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武夷山莊游記

武夷山莊游記

發布時間: 2021-01-18 04:53:10

1. 游武夷山記的評析

游記作於公元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武夷山在福建省崇安縣西南,以溪泉專山林聞名天下。十里之屬中、九曲之內,丹山綠水,詭異奇現,有大王峰、幔亭峰、天游峰等名勝。南朝顧野王記山雲:「千岩競秀,萬壑爭流,美哉河山,真人世之希覯。」對武夷九曲,前人記之已多,後人再記,很容易重復;但游武夷又必記九曲,這使游記措筆增加了難度。袁枚這篇游記採取了虛實結合的寫法。先以數語從山的形勢與游者的樂趣上概括武夷的迷人之處,然後對九曲—一點染,以溪水的曲折、山的峭拔為中心,進而以自己在文學創作中的感受來論山的奇特,暢言人生哲理。既把景色呈現在讀者面前,又激起人們深層次的思考。

2. 武夷山作文 要求:1游記513字

第一天,我們來到天游峰,迎面是一塊如刀切似斧劈的巨大岩石,這就是武夷專山最大的石頭,武夷山游屬記作文.蜿蜒的小路一眼望不到頭.上山路極險,是在山石上鑿出來的,只能一人通過,而且,只能上,不能退.膽小的便上不去了.爬天游峰的人密密如蟻,長長一對.紅紅綠綠的小旗子在飄動,五顏六色的衣服在晃動,笑聲,喊聲尖叫聲在山間回盪.我們團隊的小朋友爭先恐後地向山頂爬,我也不甘示弱.沿著陡峭的石階,挽著險阻的扶手,憑著一股沖勁,爬了好幾段石階.可是,山越登越高,路越爬越陡,步子越來越沉重.這時,我突然想起一句諺語: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定能上絕頂!於是我一鼓作氣,經過汗流浹背的一番努力,終於爬上了山頂.當我把天游峰踩在腳下時,才真正體會到了無限風光在險峰.極目遠眺,武夷山的美景盡收眼底,剛下過雨,千山往壑全都籠罩在朦朦朧朧的雲霧中,構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畫.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去九曲溪漂流.我走上竹筏,穿好救生衣,懷著興奮坐上了竹筏.竹筏便順流而去,進入了如詩如畫的九曲溪.竹排在溪水中輕輕地漂流.抬頭,是兩岸青山;俯首,是碧綠

3. 求助:武夷山游的心得怎麼寫急啊!

下面的給你參考一下,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改一改吧,希望可以幫到你, 至今我還是難以忘記當我來到大紅袍第一次近距離站在五夷山腳下,那種驚喜和震撼的感覺。武夷山是值得你用上三天(三日套票)慢慢享受的。我和LG是帶上當時只有五歲的女兒一起自助遊玩五夷山的,起程之前也是看了不少游記和攻略做了很多功課的,真是受益非淺,雖然事過一年,記憶猶新,廢話少說,就總結一下要點,希望能對大家也有些幫助。1、武夷山是一個人流量非常大的旅遊景區,所以錯開旅遊旺季是必要的。若非要在雙休日可以盡量安排一些人流量少的景點先玩,比如從大紅袍至水簾洞那段經典路線,走得人很少,但的確很美,讓你能盡情享受原始森林的幽靜。而一線天、天游這時是去不得的,聽說是要排長隊的。2、如果你的假期足夠長的話,可以與廈門同游。我們就是武夷山、廈門八日游。3、從上海到武夷山的卧鋪火車票是肯定買不到的(我們是去年黃金周後去的,但我LG第一天去買就被告知沒有了,雖然之前也有看到游記上寫到,但沒能事實證明還真不相信,所以請你做好思想准備),而且火車上也是補不到卧鋪票的,我們只能座了一晚上,由於火車提速,早晨四點多就到五夷山了。而從五夷山到廈門的火車雖然也買不到卧鋪票,但上車後補個票就能舒舒服服的睡上一晚上到廈門了。4、我們是在網上訂的,酒店價格非常便宜,衛生基本也能保證。5、記得離酒店不遠處有個賣早點的小店,東西非常好吃而且很實惠,他家的扁食(後來到廈門的吳再添吃扁食也沒他家的好吃)皮很薄肉質很有彈性,再來碗拌面吃得飽飽的很是滿足。五夷山的小飯店都不貴,我們是一頓比一頓吃得更便宜,兩大一小就點上兩菜一湯,一大碗米飯足矣,100元搞定,記得有筍炒肉片、木耳炒蛋、紅睛魚(不去魚鱗的)都挺好吃的。 7、我們第一天包車去了青龍大瀑布,在山山水水下我們三口之家還是玩得很盡興。8、虎嘯岩的好漢坡我女兒一樣能自己爬。從虎嘯岩去往一線天的路上我們正巧遇上有人在折野枇杷,我們派女兒問人討了幾枝,那味道真叫好,至今難忘。一路風景也不錯。9、一線天還是很名符其實的,非常窄,把我女兒給嚇哭了。10、為了去看雲寶寶,我們一早叫醒女兒前去天游,但令人失望的是沒能在雲窩(好象有好多個)里找著雲寶寶,大概是我們還不夠早吧。在尋找雲寶寶的動力下我們帶女兒很早爬上了天游峰。雲窩、仙浴潭、桃源洞、疑無路帶給了我們無窮樂趣。美麗的九曲溪映照著五夷山,從高處遠眺便能深深體會到了碧水丹山之說。我們還有多餘時間又蹬上了與天游峰遙相呼應的另一座山峰(記得好象叫筆架峰),玩得真是意猶未盡!

4. 《徐霞客游記》之《游武夷山日記》譯文

譯文:

二月二十一日 走出崇安縣南城門,尋覓乘坐的船。西北面一條溪水從分水關流來,東北面一條溪水從一 溫一 嶺關流來,匯合後流注於縣南,通過郡、省而流入大海。船順流而下三十里,見溪邊一座山峰橫斜,一座山峰獨立高聳。我感到驚詫而很注意,那橫斜的就是幔亭峰,高聳的就是大王峰了。

山峰南面有一條溪流,向東而流入大溪的,就是武彝溪了。沖佑宮背面依傍山峰,前臨溪水。我想先抵達九曲,然後順溪流探勝歷奇,於是舍棄沖佑宮而不登其門,逆流而進。流水很急,纖夫們赤腳行走於溪流之間以挽船前進。第一曲,右邊是幔亭峰、大王峰,左邊是獅子峰、觀音岩。

而溪流右邊瀕臨溪水的叫水光石的,上面幾乎遍滿題詩、刻字。二曲的右邊是鐵板幛、翰墨岩,左邊是兜鍪峰、玉女峰。而鐵板幛的旁邊,崖壁陡峭筆立,其間有三個孔穴,作「品」字形狀。三曲的右邊是會仙岩,左邊是小藏峰、大藏峰。

原文:

二月二十一日 出崇安南門,覓舟。西北一溪自分水關,東北一溪自一 溫一 嶺關,合注於縣南,通郡、省而人海。順流三十里,見溪邊一峰橫欹,一峰獨聳。余吒而矚目,則欹者幔亭峰,聳者大王峰也。峰南一溪,東向而入大溪者,即武彝溪也。沖佑宮傍峰臨溪。

余欲先抵九曲,然後順流探歷,遂舍宮不登,逆流而進。流甚駛,舟子跣行溪間以挽舟。第一曲,右為幔亭峰、大王峰,左為獅子峰、觀音岩。

而溪右之瀕水者曰水光石,上題刻殆遍。二曲之右為鐵板嶂、翰墨岩,左為兜鍪峰、玉女峰。而板嶂之旁,崖壁峭立,間有三孔作「品」字狀。三曲右為會仙岩,左為小藏峰、大藏峰。

出處:出自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記》之《游武夷山日記》。

(4)武夷山莊游記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徐霞客的游歷大致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始自丁未年(1607年)泛舟太湖、登洞庭山,但因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雖然他的母親也鼓勵他,並為他製作遠游冠,以壯行色,但直到天啟五年(1625),他每次出遊的時間都不會太長,甚至有些年整年家居未出。

例如萬曆三十八年(1610)、三十九年(1611)、四十年(1612)、四十三年(1615)、四十五年(1617)、四十七年(1619)、天啟元年(1621)、二年(1622)都未出遊;泰昌元年(1620)出遊63日;天啟三年(1623)出遊54日。

第二階段則自天啟五年(1625)他母親王孺人逝世後直到崇禎十二年(1639),他的旅遊「不計程亦不計年,旅泊岩棲,遊行無礙」,這期間歷游浙、閩、贛、楚、粵西、黔、滇等地。

吳國華為徐霞客作《壙志銘》,說他的游歷「最奇者,晚年流沙一行,登昆侖天柱,參西番法寶,往來雞足山中,單裝徒步,行十萬余里,因得探江河發源,尋三大龍脈」。

徐霞客的游歷日記,在他自己有生之年並未加以整理編次。他於崇禎十三年(1640)從雲南回到故家之後,將游歷所記原稿托給他的家庭教師季夢良整理。季夢良先是推辭,後來要接受這項任務之時,徐霞客就過世了,這些文稿被徐的友人王忠紉攜去,但此時文稿已有部分遺失。

不久,王前往福建任官,僅將原稿略加排序,即交徐霞客之子徐屺帶回。徐屺仍將文稿托給季夢良說:「非吾師不能成先君之志也。」於是季夢良「遍搜遺帙,補忠紉之所未補,因地分集,錄成一篇」。

《徐霞客游記》形成一部完整著作形式,是季夢良的整理之功,這也是《徐霞客游記》的第一個抄本。

5. 武夷山自助一日游旅遊攻略

7:30到達一線天路口。

從武夷山旅遊圖上看,一線天路口0.7公里到一線天,然後0.3公里到石門岩,然後3公里到虎嘯岩。如果正常從一線天路口進入一線天景區就需在景區售票處購票。武夷山實行通票制,有六個景點,好像分別是一線天、虎嘯岩、天游峰、武夷宮(估計含有大王峰,也有說大王峰不要票的)、大紅袍、水簾洞。另外有玉女峰景區,此景點聽說只能遠觀不能攀爬。門票上只有景區游覽線路圖,標有這七個景點,另有六張各景點的小圖像,到一個景點撕一下或者打個孔,對這6個小圖像偶只能分辯出五個來,所以具體這六個景點是什麼不是很明確。

通票如果是一日游,就是110元,二日游120元,三日游130元,沒有學生票。景點都是這幾個,偶對此種票價劃分感覺挺有意思的。如果是野導可能提出55元帶你一日游,具體什麼情形不得而知。

從一線天路口沿來時的公路往回走大概200米,右側的田間有一條小路。沿途遇到兩次岔路,先是左邊,後是右邊,原則是直行,以兩三峰之間的谷地為目標,在茶園間穿行。路有時不是很清晰,但是可以辨認。從兩三峰之間穿過後,下行,直到遇到另一條兩山之間谷地的小路,這里的谷地別之前穿過的谷地要寬闊的多。選擇左行(估計右行也能進入景區,不妨一試),馬上又遇到岔路,選擇右行,很快就會進入景區的石板路。

9:00到達一線天景區

一線天簡介:一線天位於武夷山群峰的西南端,又名靈岩,一線天是武夷山最奇特的岩洞,靈岩巔頂斜覆而出,覆蓋著靈岩、風洞、伏羲三洞。岩頂裂開一罅,長約一百餘米,寬不及一米,從右邊的伏羲洞探身入內,可見一線天光如跨空比虹,令人嘆為觀止。遊人須手腳並用,側身而過,洞內常可見到稀有的哺乳動物白蝙蝠,為遊人平添一份奇趣。中間的風洞也通一線天,徐徐清風從洞中緩緩滲出,宛如一台巨大的天然空調。盛夏時節,遊人在此稍坐片刻即暑熱全消。左邊的靈岩洞有一泓清泉,人稱聖水井。相傳古時有葛姓仙人曾再次降伏蛇妖,古靈岩洞又稱葛仙洞。與一線天相對的是樓閣岩,巨大的岩壁上布滿了大大小小數百個洞穴,狀如樓閣上的門窗,當地人稱其為神仙樓閣。

在一線天入口處有路標指示左側是左一線天,正面對的洞口是右一線天。在入口左側是個攀岩場,好像是35元,因攀岩場的遮擋,就沒有去尋左一線天的入口,排隊走右一線天。一般的旅行團都只走右一線天,因景區狹窄,行進十分緩慢,進入洞口後,看到遊客都按照欄桿的導引往右側走,而左側洞口卻沒有人去,偶就脫離隊伍往左行,原來這里就是左一線天。提示一定要帶手電筒或者頭燈,這里的一線天是最名副其實的一線天,也是偶去過的諸多一線天里最值得去的地方。將手電筒往石壁上方照射,會看到大大的白色蝙蝠飛舞,真是種很好的收獲。還可看到掛在石壁上的蝙蝠,聽到蝙蝠的鳴叫。沿左一線天上行到出口,左側是一個大平台,有鐵絲阻擋,估計是下面設了攀岩場怕上面的人將什麼雜物弄下來傷人才封閉的吧,但是那鐵絲形同虛設的,右側是下山路,估計就是繞過攀岩場上來進左一線天的路。在大平台上,可以看到對面的樓閣岩,也就是神仙樓閣,岩壁上有許多的洞穴,很是奇特。從大平台繼續向上還有路,估計能到山頂,其實山頂也不高的,向前走了走,看路不好走,也沒什麼風景,就原路返回,開始走右一線天,這時遊客少些了,但還是行走緩慢。右一線天更為狹窄,偶必須用手提著背包,縮肩側身方得通過。兩壁和台階路都是濕漉漉的,今天只是陰天尚且如此,如果下雨那更是了得,斷不可來遊玩的。武夷山很悶熱,這里人多擁擠,一路還需提包上行,感覺很是憋悶和疲累。

9:40出一線天,一線天對面的樓閣岩的左邊還有蘭岩、求天門、天下谷、螺螄洞諸景,可由樓閣岩附近的小路進去,偶只是遠觀了下,沒有去,沿來時的路返回,准備去虎嘯岩景區。

10:00繼續前往虎嘯岩,遇到岔路,右側路到衛生間,中間路到玉女峰,左側路到虎嘯岩。

選擇左行,2分鍾後遇到岔路,左側通往賓曦洞,先路過天成禪院,這里是到上虎嘯岩的路,風景較多。右側通往虎嘯岩,也就是下虎嘯岩。聽人說下虎嘯岩風景不多,選擇左行。

虎嘯岩簡介:虎嘯岩在武夷山二曲溪南。岩四壁聳峙,高勒雲際,蟠踞在一線天北面。相傳曾有仙人騎虎吼嘯其上,故名。其實虎嘯之聲,來自岩上一個石洞。山風穿過洞口,有如虎嘯,聲傳空谷,震撼群山。從九曲溪二曲溪南的「境台」旁,過石橋,穿田壠,翻小嶺,就可抵達虎嘯岩下。岩壁鐫有「虎溪靈洞」四個大字。上有虎嘯庵,旁有駐真洞,有如小兒牙牙學語的語兒泉,泉水甘洌,久負盛名。在半壁危崖中,有天成禪院。附近有虎嘯八景,分別為白蓮渡、集雲關、坡仙帶、普門兜、法雨懸河、語兒泉、不浪舟、賓曦洞,周圍還有兜鍪峰、大小觀音岩、獅子峰、駐真洞和大型岩雕觀音佛、香爐等勝景。虎嘯岩登山的路徑,婉轉曲折,彷彿是登天的天梯。從岩壁盤折而上,到了半壁,岩下向前伸出塊小平台,像一條小船的艙面甲板,這就是虎嘯八景之一的「不浪舟」。古人有詩道:「波濤滿塵界,一葉能知止;還嫌架壑船,下臨不測水」。緊鄰「不浪舟」的這個上覆危崖,下臨絕壑的岩洞,就是駐真洞。此洞可容數十人,清康熙年間崇安縣令王梓游此,見其洞前臨西溪,便改名虎溪洞,「虎溪靈洞」四字於石壁。從虎溪洞再往上,就是武夷山久負盛名的天成禪院遺址。這里岩壁斜覆,山溪迴流,地勢既高敞,又幽深。所建房屋,僅有四堵土牆,不施片瓦,風雨不侵。夜晚身居屋內,抬頭可見星月,側耳可聞水聲,彷彿置身星月上,濯魄水雲中。禪院前的石門,即虎嘯八景之一的「普門兜」,意為慈航觀世音普度眾生之門。這尊手托如意的觀世音菩薩岩雕,建於1994年。雕像高十餘米,依岩傾俯,端莊慈祥。禪院右側有道泉水,即虎嘯八景之一「語兒泉」。它進出於石隙,循崖而流,因其水流相激之聲,若小兒呀呀學語,故名。從語兒泉前行,可感覺水珠不時滴落頭頂,這就是崖頂落下來的「岩溜」。有時一整排嘀嗒不停,這就是虎嘯八景之一的「法雨懸河」。

因為是逆向走,且沒有去下虎嘯岩,有些景點就沒有看到,但都是小景點。

從天成禪院上行,准備去賓曦洞。這里的登山路是從將石板插入岩壁搭成的,有一段還是鐵梯,陡峻驚險。

11:10到達賓曦洞。

繼續上行遇到岔路,右側通往出口720米,左側通往定命橋170米。此處有店鋪可以購物和休息。

選擇左行。11:24到達定命橋。這是在絕壁上有一條深不可測的裂罅,其間橫架一橋,左右無所依靠,人在橋上,命系其間,因此石壁上鐫有「定命橋」三字。

在到達定命橋之前,有一處平台,是一個很好的觀景所在。聽一導游介紹,左側是象鼻山,為公象,因母象被桂林的公象勾引走,所以戴了綠帽。此山真的很形象,坡壁真的像一個巨大的象鼻,山頂披著綠色的植物,也就是綠帽了。正對面的是雙乳峰,形如女性的乳房。右側的山是坡仙帶,山上有好些條紋,很有特色。

從定命橋原路返回岔路,左行前往虎嘯岩出口。

11:30到達集雲關,為一石拱門。短暫上升然後下降,到達一石拱門,名為半入雲。

之後是一條就崖鑿築的磴道,陡峻驚險,一路向下。
11:45遇到岔路,右側到虎嘯岩310米,也就是下虎嘯岩,沒什麼多景色,不值得去。左側是虎嘯岩出口330米。從定命橋到此550米。

11:50出虎嘯岩售票口。向右沿公路下行。

12:00到達天游峰路口。此處的公里牌顯示,左側到天游峰入口1.2公路,直行到玉女峰0.8公路,武夷宮2.7公路,大紅袍5.9公路,水簾洞7.6公路。

在天游峰路口有石碑,御茶園遺址。此處有一條岔路通往御茶園。

沿前往天游峰的公路前行,很快會看到御茶園的石碑,這是到御茶園的另一路口。繼續前行,會通過一座大橋,下面就是九曲,有好像漂流的竹筏通過。

12:20遇到岔路,右側據說通往酒店,左行。

馬上又有岔路,右側是一條小路,通往小九曲。這是條很關鍵的路,後來驗證完全可以從此無票進入天游峰景區。此處有一攤位,有一女工作人員售賣旅遊圖,問其可否去小九曲,答有票就可去。估計她不會查票,因為還沒有到天游峰的售票處呢,就是查票,估計也可以通過酒店路什麼的繞進去。

繼續沿大路前行,左側有山峰形似酒壇名曰酒壇峰。然後有岔路,右側指向朱熹園,外面看了看,未去。

前行馬上又有岔路,右側指向武夷書院,有書院的建築圖,看了看就繼續前行。

12:25到達天游峰景區大門,在這里檢票。

進入景區是老虎洞,進去轉了轉,出來又到達回回洞,裡面洞穴交錯,需要手電筒,能遇到蝙蝠。從進入天游峰景區到雲窩的路線較亂,不時有小岔路通向一些地方,有的還是盡頭路,這些小路估計都是廢棄的了,走的人少,都長了苔蘚,建議還是走遊人常走的石板路,這些路較寬。有一條石洞路一直通到了九曲邊上,也正好可以更近的看到別人漂流。

12:40遇到路標,左到天游峰800米,此處有一石亭,據說是過去的售票亭,以前是從此進去才是景區的。

12:50遇到小岔路,右50米是聚樂洞,直行750米天游峰。建議不走小路,但偶去了,上去後遇岔路左行,是幼溪草廬遺址,岩壁有雲窩大字。

左行下坡到達叔圭精舍,一個石拱門,過去後就是一大塊平地,左邊是九曲,這里有路標和景區圖,這里才是雲窩所在地,其實雲窩是一系列的洞穴,統稱為雲窩。此處有好些旅行團,導游在此要詳細介紹的。

根據路標所示,右側路雲窩到茶洞200米,茶洞到天游峰400米,茶洞到隱屏峰350米。一般的旅行團都從此處去茶洞然後到天游峰,這里是天游峰的前山路。左側路雲窩到天游峰1250米,雲窩到桃源洞750米。

選擇左行,很快遇到岔路,左側路到桃源洞700米,右側路到天游峰1200米,這是天游峰的後山下山路,一般的旅行團都是從天游峰前山上,從此處下,不去桃源洞的。一定要去桃源洞,所以選擇左行。

很快會看到有一片鵝卵石,在九曲邊上,可以很好的跟九曲親近,這里是六曲的所在。在上面轉了轉,在河裡洗了手,感受了一下九曲。

13:15遇到岔路,右側路通往桃源洞300米,左側路通往星村4000米,估計從星村可以避票到此,有興趣者不妨一試。

選擇右行。13:25到達桃源洞。桃源洞又稱小桃源,因「風光似武陵」而得名。四面環山,內中有平地,芳草凄凄,有水潭,有房舍,有未嫁接的橘子樹,有美人蕉,有桃樹,很是清幽,可在此小憩。

桃源洞有一個桃源道觀,估計重修不長時間,油漆的顏色很新。道觀屋頂有「神仙窟室」四個字,道觀前是「八卦神壇」,這里遊客不是很多,一般旅行團是不會來的,有個別遊客在抽簽算卦。

沿桃源道觀對面的路上升,會看到一個太上老君雕塑,偶開始還以為是個老壽星,看到雕塑前香爐上的字才知道是太上老君。

繼續上升,沿途有小岔路

13:40遇到岔路,左到天游峰1330米,右到出口1210米。鬼知道這是哪個出口。天游峰景區的路標不是很好,比較雜亂,刻在石頭上,上面的小圖根本看不清,到處有到出口的指示,可能到主路就算出口吧。選擇左行。

14:25遇到岔路,右到天游峰850米,左顯示是旅遊線路,具體什麼旅遊線路不得而知。選擇右行。

14:30遇到岔路,左到天游峰600米,右到出口800米,這條路就是旅行團通常走的天游峰後山路。選擇左行。
14:40到達中正公園牌坊,此處有岔路,直行320米下坡到達天游峰,右側路通向一覽亭180米。

據說一覽亭是此處的最高點,而相反天游峰頂卻不是最高點。選擇右行。

一覽亭是一個小亭子,周圍的樹木較高,所以根本就不可能一覽。不過可以看到下面有一處較大的廟宇似的建築,估計那裡就是天游峰所在。一覽亭有路繼續下行,所以沒有原路返回,

15:00到達岔路,這里有一木牌,說因為施工,到一覽亭的路不通。岔路左側110米到天游峰。其實感覺很近,好像沒有110米。

15:05到達天游峰,天游峰海拔108.8米,相對高差215米,為武夷第一勝境。那似廟宇的建築其實是個很無聊的天游閣,上有「遨遊霄漢」的字樣。天游峰有個大平台,是觀九曲和對面山峰的很好地方,在這里觀望九曲溪風景很壯觀,這里還有人擺著望遠鏡,觀遠處山峰石壁處的千年船棺,3元一次。建議不去看,因為完全可以自己距離很近的看到船棺,偶後來就看到了。

走天游峰前山的石階路下山。原來前山路距離近些,但比較險,後山路遠些但比較平緩,所以旅行團都是前山上,後山下。

15:22到達山腳下的茶洞,左邊是仙浴潭。這里是一大片平地,有許多茶樹。

從仙浴潭轉回來直行就是出口到雲窩,左側有上山的石階小路,標牌顯示通向仙凡界、千古奇棺和狐狸洞。這條路很狹窄也很驚險,值得一走。但是估計一般遊客是不會去的。比較危險。

選擇左側小路上行。一路經過書有「留雲書屋」的石拱門,一個小亭子,一面書有「武夷山游記」的壁刻,然後就是近乎90度的直上雲梯。

15:30到達仙凡界。

再向上是玄元古洞。

之後遇到岔路,右側通向仙奕亭,為盡頭路。仙奕亭的視野極好,是在絕壁上建的小亭子,周邊有石護欄。

從仙奕亭原路返回到岔路,繼續向上,在一棵樹上掛著個木牌,好像寫著千年船棺狐狸洞,只要一分鍾的字樣,其實是騙人的,估計是商家的把戲,就是為了吸引遊客上去。之上是醒心岩。

15:39遇到岔路,右側上行通往隱屏精舍,20米,同時也是隱屏峰所在。直下行通往狐狸洞110米。

選擇右行。隱屏精舍是武夷山動植物觀測點,精舍周邊平地上有一個千古奇棺的觀測點,

返回到岔路,前往狐狸洞。

很快又遇到路標,直行通往狐狸洞100米,左側通往天游峰1090米,這是一處重要的路標,證明還有路通往天游峰的。待會從狐狸洞也還要返回此路標。另外感覺1090米也不是很准,實際驗證應該更遠些。

選擇直行到狐狸洞。

15:48到達狐狸洞,是一個貼在岩壁的小石屋,上面有「道地重光」字樣,別無他物,但是估計以前應該有洞,而且可能洞內有路通向山頂,只是現在被堵上了,成了盡頭路。在狐狸洞的附近探路,發現面向狐狸洞右側方向的遠處山崖上有一條通向山下的石階路的。

從狐狸洞原路返回,途中看對面的山,視野很好,有一個形似木船的東西掛在近山頂的壁崖上,很清晰,可能就是船棺。

到岔路後右行前往天游峰方向去。偶想起一篇從九曲邊沿山崖小路上到天游峰的游記,估計由此路去天游峰的途中會有路下山,也就是游記中記載的小路。
但是還是建議不去天游峰方向的石階路上行,很快看到右側有小路,是條廢棄路,不是很明顯。建議別走。偶是探路性質的走了,很快到了山頂,也不知道這是不是蓮花峰,如果不是,那就是繞過這個峰之後的山峰是蓮花峰。沒有遇到人,不能求證。在山峰頂上有路障擋了去路,偶越過了路障,發現還有路下坡,直到狐狸洞上方的崖邊,路極不清晰,也十分危險,估計原本有路通狐狸洞的
16:20到達峰頂,也許這才是蓮花峰。然後又是下降。

16:26下到一個有木屋的亭子,這里也是條岔路,有路標顯示直上行到天游峰390米,左側是仙釣台,沒有路,估計是遠處的一個景觀,只見一處有坡度的大石岩,不知道是不是。右側有條路下行,但路標沒有顯示。景區不推薦的路就是被廢棄的路,也就是可以避票上來的路線。

選擇右側路下降,是在石壁上開鑿出的石階路,十分狹窄,而且坡度很大,有的台階間距離只有不到半個腳掌大,石壁上還不斷滲水,很是濕滑,好在兩邊有鐵欄桿和鎖鏈。

16:34到達山腳下的九曲邊上,聽著河水流淌的聲音,心情舒暢極了。然後就是沒有什麼坡度的小石板路,繞著山腳走,左側有一片茶園。

16:40遇到一石碑,上有「架壑船虹橋板」字樣,相傳架壑船內藏有仙人的蛻骨,而考古工作者認為架壑船與虹橋板是古越人的懸棺。據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武夷山一帶就有古越人在此繁衍生息。古越人習慣聚居於溪海洋和山谷之間,善於伐木造舟,船是他們生活和生產中最珍貴的東西。當有人死去時,人們就用一根粗大的楠木刳成船形木棺來安葬。用至今仍無法解釋的方式把木棺葬於懸崖峭壁之上,這就叫架壑船,也叫船棺。而用來架支船棺或架設棧道的木板就叫虹橋板。

往石碑左側的九曲對岸看,崖壁上果然有船棺的痕跡。

16:45遇到一直路,形成了T字路。選擇左行,很快遇到一個亭子,是觀看千古之謎武夷船棺痕跡的絕好位置。從亭子處繼續下到九曲溪邊,這里是四曲,溪邊石壁上篆刻詩句的第一句是「四曲東西雨石岩」。在溪邊的砂石上轉了轉,更近距離的看到了對岸的船棺痕跡。

原路返回到岔路,然後直行。

17:05到達小九曲茶藝館。

17:15到達一個小隧道,隧道上寫著小九曲。到隧道上的路就是進天游峰景區前遇到的通往賓館的馬路。

過隧道後就到了去天游峰景區的主路,來之前這里有個人賣旅遊圖的,現在人桌都沒有了。如果從這條路去天游峰完全可以避票的。在這里引用一下別人從此路去天游峰的游記:一早來到天游峰,慢慢向上爬,山間有個木亭子,封閉式的,還有柴火的,估計是護林人的小居。亭下面是九曲江,石礫灘,面向懸崖峭壁,那裡看到的是「懸棺遺址」。山好像就是一塊石頭,石頭的緯向一排,一些凹下去的小洞,其中一個比較大的洞,裡面是木頭堆,是散架的棺木。橫七豎八的。有兩條路,選擇下山到江邊上去。那裡的石礫還有沙灘。
17:29到達天游峰的路口,在那裡等星村到市區的中巴車。從天游峰路口到火車站路口4元。

6. 仿照武夷山寫一篇日記

我非常來喜歡武夷山,它是我自認識那麼多景物中最喜歡的。武夷山位於福建,那裡的景色美不勝收。
山上的奇石不計其數,而且非常逼真、壯觀。在那麼多奇形怪狀的巨石之中,最好玩又最驚心動魄的山峰,還是大玉峰,它遠望像柱子,近看像巨石。當遊客爬上大玉峰的時候,每個人都變得提心吊膽起來,旁邊的美景也顧不上欣賞,因為他們心裡知道稍不留神就會有生命危險。從遠處望,遊人就像一隻只黑色的螞蟻正辛苦地往上爬一座陡峭的山。
武夷山不但有奇特的山峰,還有迷人的小溪,名叫九曲溪,因為它有九個彎曲的地方,因此得名。溪水清澈見底,水下的鵝卵石五顏六色,有紅的、綠的、黃的、灰黃相間的,它們形狀不一,有圓的、橢圓的;還有一些不規則圖形。當天空下起微小的雨,水面泛起一圈圈波紋,美麗極了!
武夷山還有一棵樹,但它不是一般的樹,而是大名鼎鼎的大紅袍!大紅袍這種茶葉是武夷山的特產,味道非常香,幾乎連鐵觀音也不能與它相提並論。它在整個中國都是聞名遐邇,那個香!真不是浪得虛名的。
我最喜歡千山一碧的武夷山!

7. 武夷山一日游

武夷山,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版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權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武夷山是三教名山。[1]自秦漢以來,武夷山就為羽流禪家棲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宮觀、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還曾是儒家學者倡道講學之地。

8. 武夷山兩日游攻略

身為在武夷山待了17年的本地人,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武夷山很多價錢都是高彈性版的,意思權就是如果你不是本地人的話最好開開心心玩就是了,不建議買太多的紀念品。
接下來說正事,酒店的話你可以去「九曲客棧」訂,設施比較好,價錢也挺合理的。150元到200元左右。
武夷山兩日游的話不建議你去爬太多山。武夷山兩日游聯票價格是150元。路線建議大概是天游峰,武夷宮,大紅袍, 這些景點會比較集中一些 較為方便,第二天可以去九曲溪,有竹排。武夷山的漂流也不錯,不錯現在這種天氣還是建議你們兩人去竹排吧,價錢是一人一百,風景很好也很愜意,個人覺得值得一看。
加起來的費用你大概帶700去吧,有備無患。至於土特產如果你想買的話自然茶葉和紅菇是推薦的。不過記得不要被宰得太多,意思意思就好了不用太高檔的。我對我所有現在想去武夷山的朋友也都是這樣的建議。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