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二里頭遺址最新動態

二里頭遺址最新動態

發布時間: 2021-01-18 14:34:50

『壹』 二里頭遺址內的墓葬內有什麼

二里頭遺址內的墓葬有幾十座和手工業作坊,包括鑄銅、制玉、制石、制骨、制陶等作坊遺址。二里頭宮城距今已有3600多年,可視為以後歷代宮城的祖源。

『貳』 二里頭遺址的遺址演變

新世紀以來的鑽探與發掘結果表明,二里頭遺址沿古伊洛河北岸呈西北—東南向分布,東西最長約2400米,南北最寬約1900米,北部為今洛河沖毀,現存面積約300萬平方米,估計原聚落面積應在400萬平方米左右。其中心區位於遺址東南部的微高地,分布著宮殿區和宮城(晚期)、祭祀區、圍垣作坊區和若干貴族聚居區等重要遺存;西部地勢略低,為一般性居住活動區,常見小型地面式和半地穴式房基以及隨葬品以陶器為主的小型墓葬 。 從第二期開始,二里頭都邑進入了全面興盛的階段,其城市規劃的大的格局已基本完成。中心區由宮殿區、圍垣作坊區、祭祀活動區和若干貴族聚居區組成,這一時期的遺存開始遍布現存300萬平方米的遺址范圍。新的發掘結果表明,宮殿區在此期已得到全面開發。其中,3號、5號基址所代表的大型多進院落宮室建築群開始營建,院內開始埋入貴族墓;該區域的外圍垂直相交的大路已全面使用。官營作坊區興建了圍牆並開始生產銅器,可能還有綠松石器 。
從判定考古學文化最重要的元素——陶器上看,具有二里頭文化特色的陶器群形成於二里頭文化第二期 。作為東亞歷史上最早的核心文化,在文化因素上取大范圍吸收、大規模輻射之勢的二里頭文化,也是始於二里頭文化第二期的 。自二里頭文化第二期始,二里頭文化向北越過黃河,向東、西方向也有所推進,而向南推進的力度最大 。
公元前1750年左右,二里頭文化的居民開始在此營建大型聚落。二里頭文化一期時的聚落面積就超過了100萬平方米,已發展成伊洛地區乃至更大區域的中心。如此迅速的人口集中應為來自周邊地區的人口遷徙。這一時期的出土遺物包括貴族用器,如白陶、象牙和綠松石製品,以及青銅工具,但由於晚期遺存對該期堆積的嚴重破壞,聚落的布局尚不清楚。
宮殿區的面積不小於12萬平方米,其外圍有垂直相交的大道,晚期築有宮城。大型宮殿建築基址僅見於這一區域。貴族聚居區位於宮城周圍。中小型夯土建築基址和貴族墓葬主要發現於這些區域。其中宮城東北和宮城以北,是貴族墓葬最為集中的兩個區域。綠松石器製造作坊和鑄銅作坊都位於宮殿區以南,已發現了夯土牆。這一有圍牆圈護的作坊區應是二里頭都邑的官營手工業區。祭祀活動區位於宮殿區以北和西北一帶,東西連綿約二三百米。這里集中分布著一些可能與宗教祭祀有關的建築、墓葬和其他遺跡。
都邑主幹道網位於宮殿區的外圍。已發現的四條大路垂直相交,略呈井字形,顯現出方正規矩的布局。保存最好的宮殿區東側大路已知長度近700米。大路一般寬10餘米,最寬處達20米。這幾條大道的使用時間均較長,由二里頭文化早期沿用至最晚期。這是迄今所知我國最早的城市道路網。
這一龐大的中心城市最終在二里岡文化晚期淪為一般聚落,遺存僅見小型房址、灰坑、墓葬等,它們疊壓或打破了二里頭文化的宮殿基址。此後,聚落徹底廢毀。
二里頭都邑的中心區分布著宮城和大型宮殿建築群,其外圍有主幹道網連接交通,同時分割出不同的功能區。製造貴族奢侈品的官營手工業作坊區位於宮殿區的近旁;祭祀區、貴族聚居區都拱衛在其周圍。上述種種,無不顯示出其王都所特有的氣派。由上述發現可知,二里頭遺址是迄今可以確認的最早的具有明確規劃的都邑。就現階段的認識而言,二里頭遺址的布局開中國古代都城規劃制度的先河。 二里頭文化第三期持續著第二期以來的繁榮。總體布局基本上一仍其舊,道路網、宮殿區、圍垣作坊區及鑄銅作坊等重要遺存的位置和規模幾同以往。但與前一期相比,這一階段的遺存也出現了若干顯著變化,值得關注。首先是在宮殿區大路上偏內側增築了宮城城牆,宮城城牆圍起的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一大批大中型夯土建築基址興建於此期。在宮城南大門中軸線上,興建起了面積達1萬平方米的1號基址。宮城東部,二里頭文化第二期時由前後相連的多重院落組成的3號、5號基址已廢毀。這一區域有一個宮室建築和使用的空置期,前後約數十年的時間,原來的3號基址的遺墟上散布著小型房址和灰坑等。新建的2號、4號基址另起爐灶,採用單體建築縱向排列,壓在被夯填起來的3號基址的原址上。其中2號基址的主殿和部分院落,是在填平夯實3號基址北院內的大型池狀遺跡的基礎上建成的。兩個時期的建築格局大變,同時又基本上保持著統一的建築方向和建築規劃軸線,是頗耐人尋味的 。
隨著宮城城牆與一批新的大型建築基址的興建,宮城內的日常生活遺跡,如水井、窖穴等在數量上顯著減少。這一現象似乎昭示了宮殿區功能的變化。在圍垣作坊區的北部,一處面積不小於1000平方米的區域被用作綠松石器的生產。與此同時,鑄銅作坊開始生產作為禮器的青銅容器。除了青銅禮器,貴族墓中也開始隨葬大型玉禮器,其奢華程度較二里頭文化第二期又上了一個台階。聯繫到大型宮室的營建,有學者認為真正的「朝廷」與「宮廷禮儀」應是發端於此期的 。

『叄』 二里頭遺址動工時間

提法不妥,應該是發掘時間吧,這個是在年
1959年夏,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率隊在豫西進行「夏墟」調查時,發現了二里頭遺址,從此拉開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

經考古工作者對二里頭遺址數十次的考古發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獲,1977年,夏鼐先生根據新的考古成果又將這類文化遺存命名為「二里頭文化」。
二里頭遺址范圍為東西約2公里,南北1.5公里。包含的文化遺存上至距今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下至東周、東漢時期。此遺址的興盛時期的年代為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六世紀的夏文化時期,考古界將其主要階段稱為「二里頭文化」。[3]
從1960年至今,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發掘隊(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對遺址的發掘與研究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世紀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 考古人員建立了一至四期文化框架序列,揭示了1號、2號宮殿基址,發現了青銅冶鑄遺址,清理了不同等級的墓葬,確定了遺址的都邑性質。
第二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 考古人員進行了一系列的搶救性發掘,其中包括鑄銅作坊遺址;發現了多處建築遺址和墓葬,出土大量陶器、青銅器、玉器、漆器、綠松石器等。
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至今 自2001年起,工作隊對宮殿區進行系統鑽探與重點發掘,發現並清理大型建築基址數座;對宮殿區及其附近的道路進行了追探,在宮殿區外圍,發現了縱橫交錯的大路;2003年春季,對已發現的道路進行了解剖發掘,並發現了宮城城牆;2004年,又在宮城以南發現了另一堵始建於二里頭文化第四期的大型夯土牆以及綠松石器製造作坊等重要遺存。
2011年,經過考古人員一年多的考古發掘,又有一座保存很好的早期大型夯土基址被發掘。此基址台基坐北朝南,總面積超過2100平方米,由至少三進院落及東圍牆、東廡組成,至少經過三次修建或增建。考古人員推斷,其年代為二里頭文化第二期,距今3600年至3700年,這是目前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多院落大型宮室建築遺址。在宮城東北部、宮室建築群以北發現的一處巨型坑,總面積約2200平方米,據專家介紹,這一遺址,為探索偃師商城相關祭祀制度的源頭提供了重要線索。

『肆』 二里頭遺址是什麼時候被發掘的

二里頭遺址被學術界公認為最引人矚目的古文化遺址之一。早在1899年和1928年,由於版甲骨文的發權現和安陽殷墟的發掘,證實了殷商的存在。

1959年夏,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率隊在豫西進行「夏墟」調查時,發現了二里頭遺址,此後,經考古工作者對二里頭遺址數十次的考古發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獲。從此拉開了夏文化考古探索的序幕。

1977年,夏鼐先生根據新的考古成果,建議考古界將其主要階段命名為「二里頭文化」。

『伍』 二里頭遺址的墓葬主人可能是末代君王夏桀嗎

很有可能。但很久以前的事,沒人敢亂下結論。

『陸』 二里頭遺址的發現有什麼歷史意義

二里頭遺址的發現的歷史意義:填補了龍山文化晚期與二里岡商文化之間文化序專列發展的空白屬,奠定了夏商文化探索的基礎。
二里頭遺址的發現和發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國內外具有重大影響。中國是地球上為數不多的有獨立起源的文明古國,是四大文明古國歷史唯一沒有間斷過的國家。但中國古代文獻中,有確切歷史記載,可以依靠的絕對年代只到公元前841年周厲王時。一些西方學者和疑古派一度懷疑夏朝的存在,懷疑禹是神話傳說中的動物(一條肉蟲),甚至主張東周以前無信史,把中國的歷史一下子縮短了一半,卻有些讓人不能接受。為此,國家在「九五」期間,把夏商周斷代工程列入重大科研項目,重點任務是要理清夏商分界與夏代的歷史脈絡。自二里頭遺址發現後,學者們為此爭論了四十年,經「夏商周斷代工程」多學科的交叉研究,新的考古發現與史書的相互印證,專家們認定,夏文化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六世紀,後來被商朝取而代之。這意味著幾乎可以從二里頭遺址摸索到中華文明的起源了,明確寫出了孔子和司馬遷沒有搜尋到的中華「家譜。

『柒』 二里頭遺址的墓主人真實身份是什麼

青石龍形器出土於故宮三號皇宮底座的貴族墓中。它被放在墓主人的右臂上,形似擁抱。在龍身上放了一個銅鍾。龍身長約65厘米。巨人捲起尾巴。龍的身體蜷縮著。它由2000多塊不同形狀的綠松石組成。每片綠松石的大小隻有0.2厘米到0.9厘米,厚度只有0.1厘米。

這一文物的發掘也引起了學術界的極大關注。有學者認為,這條綠松石龍的發掘,為中華民族龍圖騰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統的源頭,即真正的「中國龍」。

二里頭出土了三塊類似的銅板。綠松石鑲嵌獸面紋銅板裝飾是一種具有二里頭文化特色的藝術,屬於禮器類。卡體正面凹凸有圓角和腰圍,材質為青銅。動物臉的圖案是在上面做的,然後鑲上一小塊綠松石。這種器具通常在墓主人的胸部和腹部附近發現。有兩個兩邊都有洞的紐扣,可以縫在衣服上。

『捌』 二里頭遺址的文明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1980年代中後期,在河南新密市發現新砦遺址,隨後又在附近發現類型相似的回遺址,從而彌補了河南龍答山文化晚期與二里頭文化一期之間的文化空白,被稱作二里頭文化的新砦期,其下又分作早晚二期,使得二里頭文化的分期增加至六期。新砦期文化的文化遺存的特徵介於河南龍山文化晚期與二里頭文化之間,沿襲關系非常明顯,是二者的文化過渡期。1983年發現的偃師商城始建於二里頭文化第四期,距離二里頭遺址僅6公里,可以算是夏衰商興的表現,所以夏商的分界線應當在三、四期之間,前三期與新砦期屬於夏文化,而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的王城崗遺址可能是最早的夏文化的遺存。
可以看出,二里頭文明跨度時間比較大,起源於原始文明後期,發展到夏商時期

『玖』 二里頭遺址的發現告訴了我們什麼

沒有復,迄今為止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制史還只能上溯到商代,夏朝及之前的遺址發掘並沒有發現相關文字遺跡。 經考古認定,夏都斟鄩遺址就是二里頭遺址。遺址內發現有宮殿、居民區、制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跡。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遺物,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

『拾』 二里頭遺址的朝代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