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試播版有哪幾集
㈠ 82年的《西游記》為何播出一次就被封了
其實82版本《西遊記》就是我們熟知的經典86版西遊記,而且當時82年到86年,據說在是試播期間,而且初步成為一個故事系列的時候,是在86年成功剪輯整理成11集電視劇。所以86年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西遊記》版本,而且這也是為何沒有82版西遊記的主要原因,其實82年的西遊記其實當時播完並沒有封只是進行了整改和片長的調整,之後又重新整合在一起成為了86版的《西遊記》。
3,除妖烏雞國劇情被重拍。
其實老粉絲都知道,當是由於生產條件有限,因此只是82版本也正是因為拍了除妖烏雞國劇情之後,反應強烈,因此才有了後面的系列電視劇,也因此導致後來這一劇情又被重新拍攝,而且當時場景據說都有新的調整。
總的來說,82年的《西遊記》其實就是後來的86版西遊記,至於裡面的情節被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刪改或者後來重拍的原因。
㈡ 西遊記86版中,《多想棵小草》一個男的唱的,男的是誰
這首歌全名應該是《他多想是棵小草》,是央視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第四集《困囚五行山》1986年前十一集試播時的插曲,由丁小青演唱。1988年《西遊記》全部播出時,插曲已改為《五百年桑田滄海》,由郁鈞劍演唱。
這兩首歌,是同一首曲的兩首不同歌詞。從歌詞方面來說,《他多想是棵小草》的歌詞體現側重於孫悟空對自由的嚮往;《五百年桑田滄海》的歌詞則側重於孫悟空五百年的內心修煉,更能體現原著」心猿「的精髓。
郁鈞劍,1956年4月16日出生於廣西桂林,國家一級演員、歌唱家。郁鈞劍的演唱情真意切、灑脫流暢。講究歌詞詞意的表達和韻律的韻味,音色甜潤醇厚,吐字清晰。他一直堅持將美聲唱法的技巧運用到民族民間歌曲的演唱當中,同時,也注意吸取通俗唱法的長處,使自己的演唱風格既有濃郁的民族韻味又有時代氣息的鮮明特點。他擅長演唱民歌和抒情歌曲,曾多次獲獎,如中國「金唱片獎」,「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中國音樂電視、中國軍旅音樂電視金獎等。
㈢ 拍86版西遊記條件艱苦嗎
一位攝影師,一台攝像機,拍了6年——它是一部拍攝起來異常艱苦的電視劇。
[《西遊記》劇組在央視春晚的合照]
1982-1988年·1998-1999年,先後共發行②部:《西遊記》25集·《西遊記續集》16集。由楊潔導演,⑥小齡童·遲重瑞·徐少華·汪粵·馬德華·閆懷禮主演。《西遊記》的拍攝難度不亞於唐僧取經。
82年《西遊記》拍3集在央視試播,開始有了名氣。雖然拍攝場地涉及全國多個省市,甚至還出國取景,但是劇組的條件其實非常艱苦,每頓飯只有5毛錢的配額,到廣州這些已經貴起來的地方,①碗餃子2塊5,才6個,男生根本吃不飽,導演自己掏錢給工作人員吃飯。
為了找到符合劇組要求的場景,楊潔導演帶領團隊,走遍了全國除西藏·青海·寧夏·湖北·台灣之外的26個剩拍攝時,主創人員多次遇險,楊潔有次差點從山上跌入懸崖,師徒④人拍攝走過瀑布的場景時也差點滑腳跌落。就連白龍馬,也曾多次遭遇跌落溝渠等險情。
《西遊記》的導演和攝像其實是夫妻,兩個人①起在外天南地北拍攝《西遊記》長達6年,無暇照顧家中12歲的幼女丫丫。
因為經費少安全措施只好節約。吊威亞的時候,演員常常摔傷,有①次閆懷禮(沙僧)170多斤重,摔在攝像師王崇秋的腦袋上,攝像師當場就暈過去了。
楊潔導演和王崇秋攝像去香港學習吊威亞。82年剛拍西遊時劇組缺乏指導,大家不知道特技怎麼弄。攝像王崇秋想盡辦法都缺乏真實感,碰巧遇到①個香港人說得把人吊起來。但TA.也是圈外人不懂內里,於是劇組就去香港學習吊威亞,終於成功。
劇組里沒有區分主演和配角,主演的待遇和其TA.人是①樣的,沒有助理,沒有保姆車,沒有優待。拍攝結束後①樣要和劇組①起搬運幾車皮的設備工具。缺少龍套演員的時候,①樣要和劇組①起化妝救場。
當年吊威亞是非常危險的事,常常威亞的繩子都磨得很細了,還在冒險用。師徒④人每次吊完威亞,都要慶幸自己又活下來,尤其是孫悟空和豬⑧戒主要吊威亞的,每次結束後如果無摔傷,都互相擊掌歡慶①番。師徒④人都摔下來摔傷過。
《西遊記》拍了整整⑥年時間,只有①個攝像機,不能同時多角度拍攝,效率很低,條件也十分艱苦。
㈣ 《西遊記》基本都是實景拍攝,有什麼特效嗎
電視劇中 有一集叫做真假唐僧,那時有兩個唐僧站在一起,小時候在看的時候都不知道是怎麼弄的,直到長大後才發現,是用摳圖和疊加的技術,來完成了兩個人,如今回過頭再看真假唐僧這個鏡頭我們會發現,做的確實有點差勁,因為那時的特效雖然做的沒有現在這么好,但也是很不容易了。
紅孩兒的三昧真火,這個其實不能算特效了。為了看起來真的口吐火焰,劇組採取了借位的辦法,紅孩兒噴火基本上都是側面的鏡頭,在小演員遮擋的後面,用噴火器同步射出火焰。
㈤ 86版的《西遊記》拍了多久
《西遊記》拍攝時間長達20年。
拍攝時間表:
1982年8月拍攝試集《除妖烏雞國》,於當年國慶節播出。
1982年—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於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計收豬八戒》、《三打白骨精》兩集,1986年春節期間播出前十一集。
1986年拍完《奪寶蓮花洞》、《除妖烏雞國》(重拍)、《大戰紅孩兒》、《鬥法降三怪》、《趣經女兒國》、《三調芭蕉扇》、《掃塔辨奇冤》、《誤入小雷音》、《孫猴巧行醫》九集。
1987年為了介紹《西遊記》的拍攝情況,請各路「神仙」、「國王」給觀眾拜年,中央電視台錄制了名為《齊天樂》的晚會於春節期間播出。
1987年拍完《錯墜盤絲洞》、《四探無底洞》、《傳藝玉華洲》、《天竺收玉兔》、 《波升極樂天》五集。
1988年2月1日起,前25集全部播出。
1998年7月開始拍攝補拍的十六集,1999年拍完,2000年春節期間播出。
(5)西遊記試播版有哪幾集擴展閱讀:
1988年2月1日,首次將全本《西遊記》搬上屏幕,也首開電視劇出國拍攝的先例。這部電視劇在有限的藝術、技術條件下,創造了一個充滿幻想的神話世界,生動地表現了唐僧師徒四人不畏艱險的頑強精神。
《西遊記》的成功,也得益於六小齡童的精湛表演,他所演繹的孫悟空,幾乎成了觀眾心中的一個定式。而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的旋律,也伴隨著該劇的播出,在一代人心中久久回盪。
《西遊記》在1986年春節一經播出,轟動全國,老少皆宜,獲得了極高評價。該劇重播次數超過3000次,百看不厭,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當年劇中的演員也都成了人們心中永恆的偶像。
超高的收視率,「霸屏」3000多次的重播,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播出,至今仍然是各大頻道暑期熱門,《西遊記》是國產電視劇的精品。這部電視劇給一代又一代人帶去童年歡樂,最終沉澱成為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西遊記》代表著那個生機勃勃、踏平坎坷的1980年代。
㈥ 央視拍的四大名著分別是在什麼時候拍攝的
《西遊記》劇組是最早成立的。《西遊記》也是最早開拍得(1982年試拍,1983年正式開拍)。該劇也內是在中央電視台最容早試播的(1986年試播前11集)
〈紅樓夢〉是最早全部播出的〈1987年正式在中央電視台播出,〈西遊記〉是1988年播出前25集〉。
〈三國演義〉是四部中最長的一部。共84集。
〈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中最晚開拍的一部。不過〈西遊記〉在1998年由中央電視台再度拍板補拍。後於2000年播出了後16集(後來經重新剪輯成15集。所以現在中央電視台重播是15集,有的地方台播放是16集的緣故)。
不過中央電視台以〈西遊記〉的最早開拍到以〈西遊記〉的最後結束完成了四大名著的拍攝。也算是有始有終,功德圓滿!!!
㈦ 播出一次就被永久封存,為何82版《西遊記》第一集就被封
要說花費時間最久、拍攝地方最多的一部電視劇,就不得不提到82版的《西遊記》了。這部電視劇在當年可是創下了收視神話的,至今還一直讓很多的人念念不忘。
82年版的《西遊記》一共拍了25集,就算是現在,也可以經常看到很多電視台在重播這部劇,可以說是經典之作。而這部電視劇能這么的受歡迎,還得要歸功於每位演員和工作人員的努力。很多82年版《西遊記》的細節,對照現在的電視劇,其實有很多的瑕疵,但是在那個年代,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就已經是十分的難得了。
不得不說,有一個這樣認真負責的導演,82版《西遊記》不成功是不可能的。也正是因為導演,才讓我們看到了這么經典的《西遊記》。
㈧ 1982年西遊記試播集哪裡看
絕版了。除非認識電視台檔案庫的人
㈨ 播出一次就被永久封存,82版《西遊記》到底怎麼了
82版《西遊記》,絕對是一部經典神劇。它創造過89.4%的收視率神話,至今重播超過4000多次,陪伴好多代人走過童年。
比如唐僧師徒四人的妝容也不過關,說好的美猴王並不美。眾所周知,唐僧有三個版本,遲重瑞和徐少華很熟,而汪粵就是出自這個試播集。不光是唐僧,王後、妖道的戲份也更換演員,重拍三分之一的戲份。
《西遊記》的幕後故事可不止這一件,任性的也不只有導演呦,拍攝技巧相當「高大上」,師徒四人個個都是片場搞怪的小能手。戲里唐三藏僧袍白馬不苟言笑,沒想到戲外也嘗試挑戰過「秋名山車神」。沒有戲的時候,在片場也是最自由奔放的一個。戲里「火眼金睛」的孫悟空,戲外卻是個近視眼,沒有眼鏡連台詞都看不清。
這么多歷史久遠的花絮,可以讓我們看到更真實的《西遊記》。那時的拍攝條件極其艱苦,所有人拿著每月幾十塊的工資,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是真的想做成一件事。《西遊記》就在這樣的條件下邊拍邊播:1983年開始每年春節播放幾集;1986年春節一口氣播了11集;1988年春節終於播出完整的25集。
雖然現在打開《西遊記》,全是五毛錢的特效和粗糙的摳圖技術。但是大家只會由心敬佩老一輩對藝術的執著,因為技術可以超越,敬業和努力的精神永遠會被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