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西遊記作文500字

西遊記作文500字

發布時間: 2021-01-18 18:45:34

1. 作文-西游記人物形象分析 500字左右

《西遊記》中最主要的人物不是赴西天取經的唐僧,而是一路上保護唐僧的孫悟空。雖然孫悟空是花果山中一塊吸收天地精氣的仙石孕育而生的,他的出生充滿了神異的色彩,但這個神話人物的性格形象,卻有豐厚的生活依據及其現實基礎。具體說來,在孫悟空這一形象的塑造中,融入了大量市井和江湖生活的經驗和素材。悟空最初拜菩提祖師為師,這祖師雖然取的是佛家的名字,卻又被人稱作神仙,他的言行作為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江湖市井人物。從他身上,孫悟空沾染了一些江湖氣息,也開始了解了一些江湖生活的經驗,他後來的英雄生涯包括大鬧天宮在內,使他變得更加精明敏捷,江湖歷練也積累得越來越豐富。從原型上說,大鬧天宮其實只是明清時代小說中市井英雄大鬧京都,如《喻世明言》中的《宋四公大鬧禁魂張》、《七俠五義》中的白玉堂鬧東京一類故事的翻版。他們的大鬧從根本上說並沒有什麼明確的政治目的,往往只是恃才負氣,不能容忍別人小覷輕視自己,而極力顯露自家的本領,而他們賴以成功的手段,最主要的是神偷善騙的伎倆和隨機應變的本事。孫悟空亦是如此,他的大鬧天宮和後來在西天路上降妖伏魔,也主要是以巧偷善騙、靈巧善變這兩種本事為憑仗而克敵制勝的。此外,書中的天宮靈霄寶殿、地府森羅寶殿、西天大雄寶殿,也都可以還原為人間的金鑾寶殿。

孫悟空歷盡劫難的西天取經故事的原型,其實是一種闖盪江湖的歷險記。與市井英雄一樣,非凡的本領要在這一過程中受到考驗,好漢的形象也只有經歷這種磨練才獲得最好的證明。所不同的是,在這里,江湖風波幻化為美麗或猙獰的妖魔鬼怪、險山惡水、毒霧迷瘴、各種誘惑和騙局。至於現實社會的江湖風波中常見的佔山為王、攔路打劫、謀財害命,以及英雄們行俠仗義、拔刀相助,在《西遊記》中也是屢見不鮮的。這正成就了孫悟空的出凡入聖的英雄品格。本來,在《大唐西域記》中,西域本身已充滿了瑰異的風土景色,經過藝術想像的加工渲染,生成了火焰山、子母河、女兒國等故事單元,更增加了小說的神異色彩。在這種加工渲染中,行旅客商往來江湖的生活經驗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現實依據,使小說中的取經故事內容充實,細節生動。而市民文學中的英雄傳奇傳統,也將孫悟空的形象從最初的取經故事中那個單薄的猴行者提升為一個江湖好漢,又從一個單純的江湖好漢升華為富有使命感的英雄。孫悟空性格形象的形成過程,也正是取經故事不斷豐富、發展,直至在《西遊記》中完成、定型的過程。

在歷史演進中,孫悟空的形象不斷豐富充實,並完成了多樣性的統一。在南宋《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和元明之際楊景賢的《西遊記》雜劇中,唐僧占據了最突出的位置,孫悟空還沒有成為整個故事的主角。《西遊記》改變了取經故事的傳統結構,將孫悟空作為小說的第一號主角隆重推出。小說前七回開門見山,通過對孫悟空神奇的身世和大鬧天宮的描寫,為英雄人物設計了一個漂亮的登場亮相。這是孫悟空英雄生涯的開始,接下來除了簡短的一段介紹唐僧出場的穿插以外,就展開了西天取經的艱難而漫長的歷程。西天取經當然是全書的主幹,而前七回卻為後面的故事發展奠定了基礎,為孫悟空在取經路上的作為提供了充足、可信的理由。唐僧的出場被相應地後推至大鬧天宮以後,僅這一位置的變更,就足以說明唐僧的重要性在小說中已相應降低了。

實際上,在《西遊記》中,唐僧這個人物的作用已幾乎淡化成故事的一個緣起,他是支撐取經故事框架的柱子,沒有他,取經就失去理由,下面的故事也就無從展開了。在他完成了這一結構作用之後,作者似乎不再保持先前對他的那種濃厚興趣,將其視同雞肋,置之不理,因此他的形象相對單薄蒼白,缺乏血肉,也不再有發展。盡管這樣,他的軟弱、不識世務、慢性子,仍然與堅強、精明、急性子的孫悟空,貪饞動搖的豬八戒乃至忠心耿耿、沉默寡言的沙和尚形成鮮明的對照。唐僧雖然佛學修養深湛,卻空有書本知識,缺乏實際處事能力,其原型來自那些不通世故的書生(書獃子)。小說對他時有溫和的諷刺,也可以看作是對明代士人「頭巾氣」的嘲笑。觀音傳授的緊箍咒,在小說中是作為唐僧的權威的象徵,更重要的是,它使唐僧、孫悟空、豬八戒三個人之間的關系不流於簡單化,故事的戲劇性也因之增強了。

如果說孫悟空的生活原型來自市井,他見多識廣,行走江湖,久經歷練,那麼豬八戒的生活原型則來自農村,更准確地說,他其實代表的是市井眼中的農民形象。豬八戒長期住的高老莊,是一個農村式的閉塞環境。他眷戀家園,也正是安土重遷的傳統農民意識的反映。個性上,他朴實憨厚,而又常自私地為自己打算;他有一些農民的精明,實際上又目光短淺。他形象粗陋笨拙,可愛亦可笑。他的武器九齒釘鈀形狀滑稽,讓人忍俊不禁。這釘鈀不見於傳統兵器譜中,實在是從耕地種菜的農具中衍生想像出來的,卻很吻合豬八戒的個性形象。豬八戒在危險關頭的動搖、畏縮與孫悟空的堅定、百折不撓恰恰形成了對照。在小說中,他常常是孫悟空耍笑的對象,這正是初入城市的農民常受市民嘲笑的現實的反映。從這一點上看,《西遊記》是站在城市立場上的,它的敘述立場與《金瓶梅》相近,而與《水滸傳》的否定城市迥然不同。

豬八戒本身的形象特點與市民的審美趣味及其娛樂需要相結合,使豬八戒在小說中很容易被塑造成一個喜劇色彩濃厚的角色。事實上,在很多時候,豬八戒的喜劇使命的實現,有賴於其他人尤其是孫悟空的配合。孫悟空性格樂觀自信,談吐機智幽默,連妖魔鬼怪也照樣戲弄。取經路上,他和豬八戒兩人之間插科打諢,調笑戲謔,也為出生入死的漫漫征途增添了不少輕松詼諧的意味。豬八戒這一角色猶如戲曲中的丑角,他的形象塑造顯然受了元明以來戲曲傳統的影響。同時,《西遊記》的語言充滿機智、俏皮和幽默,自然是吸收了包括民間說書在內的市井曲藝的語言特色的結果,這構成了全書語言的喜劇風格。

一般地說,真正的英雄人物產生於悲劇之中,而孫悟空卻是一個喜劇的英雄。這與小說本質上是一部童話有關。童話以兒童的眼光觀察世界,洋溢著自由天真的游戲氣氛,充滿著生動活潑的想像,充滿了樂觀和希望。童話就是兒童的神話,在兒童的眼裡,萬物都有生命。《西遊記》是神話題材的小說而富有兒童天真浪漫的意趣,是成功的童話;題材類似的《封神演義》在這方面則失敗了,它失在過分虛誕。所謂兒童天真浪漫的意趣,首先指小說多以動物為主角。《西遊記》中從孫悟空、豬八戒、龍馬到大小山精水怪,幾乎包括了所有的動物,構成了一個兒童們目不暇接的動物園。其次,對這些動物的觀察描寫,又處處透出兒童的心理、眼光和興致,既保留動物的形象特徵和生活習性,又融入兒童的心理及性格特徵,深受兒童的喜愛。所以,盡管妖魔鬼怪凶惡猙獰,卻並不令人恐懼,反而讓兒童覺得新奇可喜。猴的頑皮好動,近似兒童。小妖的舉止口吻、天真出洋相,也像一群快樂嬉鬧的孩童。第三,孫悟空常視除妖為游戲,聲稱要順便抓幾個妖精耍耍,而且喜歡惡作劇,這都是兒童典型的生活形態,即生活的戲劇化與游戲化。最後,小說中某些情節的樸拙乃至不合理,甚至前後故事間的非邏輯關系,如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有時不會變化、天篷元帥出身的豬八戒有時竟不會騰雲駕霧等,都是合乎童話思維原則,而不宜以成人世界的認真態度對之的,否則便索然無味了。明代中後期,一批激進的文人致力於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如李贄提出「童心說」,提倡童心,即回到人的原初狀態,回到心靈天真未鑿的狀態。《西遊記》這一童話能在明代中後期出現,就是以明代中後期追求內心真誠、心靈解放的社會文化思潮為背景的。從這里可以看出,《西遊記》這樣一部神話題材的童話小說同樣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文化精神。

2. 西遊記讀後感500字

《西遊記》讀後感
寒假期間,我看了一本課外書——《西遊記》,的確讓我受益匪淺。《西遊記》的內容豐富多彩。這本書講述了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除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了真經的故事。
其中的四個人,一是唐僧,他心地善良,誠心向佛。二是孫悟空,他形義大膽,所有的妖怪都怕他。三是豬八戒,他憨厚可愛,貪財好色,但是不缺乏善心。第四個是沙和尚,他敦厚老實。其中我最喜歡孫悟空,因為在書中孫悟空不僅有七十二變,而且武藝十分高強,腦子很聰明,眼睛一轉總能想出好辦法,在關鍵時刻總是他救了大家。他就是是只機靈,聰明,可愛的小猴子,一高興起來就上竄下跳的,兩手在胸前直繞花。我覺得唐僧沒什麼本事卻還是師傅,在故事裡他出力最少,但最後功勞卻最打,我覺得對孫悟空來說很不公平。
其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最令我氣憤。白骨精為了吃到唐僧肉就變成了村姑,老太婆,老頭,可逃不過孫吾空的火眼睛睛,把他們全打死了,可唐僧以為孫悟空殺了人,於是把他趕走了。
孫悟空可真可憐啊!他被師傅冤枉,自己非常的傷心,為什麼唐僧那麼不相信孫悟空,我覺的唐僧做的一點也不對,他不分清紅皂白就趕走孫悟空,要是我是他,我就相信孫悟空,信認他不會殺人,誰讓唐僧只是凡夫俗子呢!雖然孫悟空被逼離開了,可他心裡還是放不下師師傅。當聽豬八戒聽說師傅被妖怪變成啦老虎,他馬上就去就師傅。後來他們和好如初。我覺得孫悟空非常有情有義的猴子,雖然被人冤枉了他,可他並沒有恨那個人。一路上他保護師傅,默默無聞的付出辛苦,他們可真勇敢啊!我應該向他們學習。
我要做一個勇敢,默默無聞,付出辛苦,不半途而廢的人。

3. 西遊記人物之孫悟空作文,不少於500字

孫悟空是一個個性十足的人物。一部《西遊記》的情節發展史就是孫悟空形象性格的形成史、發展史。作品是圍繞著孫悟空如何戰勝各種妖魔鬼怪險阻艱難來結構全文的。在眾多人中,孫悟空也是最惹人喜愛的。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的孫悟空,訪師求道,學得了超常本領,而後闖龍宮取得如意金箍棒,入地府撕生死簿,鬧天宮推翻了金鑾寶殿,這個天真爛漫的孫悟空的身上有著獨特的個性。拘無束。以下是有關摘記:
猴王到龍王那想要臆見得心應手的兵器。他看見了那定海神針,然後又對天光看處,上
有「如意金箍棒」一行字,且那金箍棒可大可小,並道:「你都站開,等我再叫他變一變看。」
在這段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出他獨來獨往,充滿自由,我行我素的性格
二、入地府撕生死簿——無拘無束,調皮。摘記:
孫悟空打了閻羅王差來的勾死鬼,揮動金箍棒,一路打了森羅殿,並強行勾銷了生死簿
上同類的名字,然後摔下它道:「了帳,了帳,今番不歸你管了!」
他調皮是猴子的天性,且凡是他想做的,誰也無法阻擋。
三、鬧龍宮——無所畏懼。摘記:
孫悟空守蟠桃園監守自盜,將「千年一熟,人吃霞舉飛升,長生不老」與「九千年一熟,
人吃了能與天同壽」的熟桃掠食一空。還將蟠桃宴上的玉液瓊漿,百味八珍,佳餚異品,偷食了個飽。又推倒太上老君的八卦爐。
大鬧天宮這個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機智的,堅強的孫悟空形象。可以看出他叛逆,不願受拘束,不墨守成規的個性。
四、取經路上——精明頑皮,愛作弄。摘記:
(1)他故意叫豬八戒去巡山探路,自己則變成小蟲,暗中監視愛偷懶的豬八戒。
(2)孫悟空為救烏雞國國王向太上老君要金丹,老君開始硬是不給,討價還價。可最後還是拿出一顆。悟空假裝要嘗嘗,試試真假,一口吞下。
孫悟空天資聰明,思想跟行動都敏捷如風,他雖奉命保唐僧上西天取經,但仍有猴性。
作為全書的主人公,孫悟空的形象栩栩如生,性格鮮明。充沛的生命力及勇敢、智慧和毅力於身。在他的身上,閃耀的是英雄的風采,凝聚的是自由勇敢的靈魂,凡是他想做的,誰也無法阻擋。他生來就不服天地管。這也常常造成了師傅誤解,因而屢次受到了不公平待遇。這更突出了他的個性,使他同古代小說中描寫的其他英雄人物有了明顯的區別。

4. 西遊記人物簡介作文500字

西遊記》產生於十六世紀的中國明朝嘉靖公元
1522
—1566)時期,距今已四百多年了.作者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居士
,
《西遊記》是吳承恩中年時期寫成初稿,後來經過潤飾而成的.他在前代多年積累下來並在民間流傳的有關唐僧取經的文學作品和故事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再創造,並且把原來的以唐僧取經為主的故事,改為孫悟空為主的戰天斗地史.
孫悟空是全書中最光輝的形象."
大鬧天宮"突出他熱愛自由,勇於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經"表現他見惡必除,除惡必盡的精神.孫悟空大鬧天宮失敗後,經過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鎮壓,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個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個頭戴緊箍,身穿虎皮裙,專為人間解除魔難的英雄.在重重困難之前頑強不屈,隨機應機,就是鎮魔者孫悟空的主要特徵.
《西遊記》描寫的幻想世界和神話人物,大都有現實生活作基礎,同時在神奇的形態下體現了作家與人民的某些美好願望.八十一難,七十二變,各種神魔的本領都充滿幻想色彩;五花八門,奇光異彩的寶貝,顯然是人們為了征服自然或戰勝敵人才假想出來的.《西遊記》
構成了浪漫主義的基本藝術特徵.
《西遊記》把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峻的批判藝術地結合起來,使不少章回妙趣橫生,完滿地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鮮明愛憎.九九八十一難所包含的四十一個小故事也都通過僧徒,神佛,妖魔間的錯綜關系表現出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這無數充滿斗爭的幻想情節中,意味深長地寄寓了廣大人民反抗惡勢力,要求戰勝自然,困難的樂觀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時代的社會現實.

5. 求西遊記讀後感500字左右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離奇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遊記》以孫悟空和豬八戒、沙僧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為線索,一路上跟妖魔和險惡的自然環境作斗爭,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
從一些實際的例子可以看出,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各的特點:唐僧——誠心向佛、品格端正;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降妖除魔,保護唐僧,立下了大功;豬八戒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有時還吵著嚷著要分行李,但他性情憨直;沙僧忠厚誠懇,任勞任怨,正直無私,一心一意保護唐僧西行,謹守佛門戒律;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本事,但甘心當好後勤;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事、豬八戒的活潑、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格端正,不怕任何困難,有堅定的信念以及意志,慈悲善良。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歷了八十一個磨難,讓我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的精神。這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
總之,讀了這部書,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有堅定的毅力,不畏艱險,才能取得成功。

6. 西遊記人物作文500字

西遊記里的主要人物就是唐僧師徒四人。
今天主要想介紹的就是二師專兄 豬八戒
豬八戒,大家屬都知道,在天界是天蓬元帥,因為垂涎嫦娥的美色,觸犯天庭戒律,被貶下凡,結果一不小心選錯 了地方,墜入豬圈,於是在凡間變為豬妖。沒了帥氣的外表,倒對他沒什麼大的影響。從此以後到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不比天庭時候的日子難過。只是所謂秉性難移,色心不改的豬八戒又因為貪戀高家莊高小姐的美貌,再次觸犯天歸。於是才隨了唐僧去西天取經。
豬八戒的角色,大家也很清晰的呈現在大家眼前,好吃懶做,貪戀美色。心思單純,不過這十萬八千里的西天取經路上,他雖然沒有做出多麼大的貢獻,卻也沒有像孫悟空一樣,讓師傅用緊箍咒束縛,偶爾也會被罵,但從未聽湯生說過要將豬八戒趕走之類的話語。豬八戒也不像沙憎一樣,老實的挑著那堆沉重的東西。一路上似乎就基本上沒有什麼作用。但是,在民眾調查中得知,所有女性最想嫁的西遊記師徒四人中,豬八戒是得票率最高的。至於原因,那是眾說紛紜。有些人說豬八戒,貪戀美色,也會哄女孩子開心,會耍些小聰明,可愛,調皮。也會時不時的製造一些浪漫,送女孩子一些小禮物。

7. 創新西遊記作文500字

西遊記讀後感500字
西遊記是我最愛看的書,它是一本神話故事,也是四大名著之一。它講的是唐朝時期,有一個和尚,和他的三個徒弟一起去西天取經的艱難險阻。
他的三個徒弟有:豬八戒.孫悟空和沙僧。和大家一樣,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他神通廣大,火眼金睛,樂於助人。每次都是孫悟空把唐僧從險境中就,救出來。其次就是豬八戒了。他鼓著個大肚皮。成天好吃懶做。背著個大耙子,還天天號稱自己以前是天蓬元帥。豬八戒還是一個好人,沒有害人之心,並且終於堅持到最後的勝利。寫一個弱點很多的人能討人喜歡,讓人記住,是很不容易。沙僧老實厚道。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個鮮明的特點,每個特點都被作者表現的活靈活現。
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遇到的種種困難在我看來就像是一個人在人生路上的挫折,這本書告訴我們,人生有許多的困難,這些也許不是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克服的。所以我們需要朋友,需要有知心人一起分擔,這些困難也許是自己能克服的,所以我們在此就要鍛煉自己不怕困難,以及堅定的不後退的信心。

8. 西遊記讀後感500字。

西遊記讀後感500字
在寒假,我讀完了《西遊記》這本書,它的主要內容是,唐僧帶著三個徒弟去回西天取經。這個故答事告訴我們只要不怕吃苦,什麼事都能幹成功!

我最喜歡《西遊記》里的孫悟空。因為,孫悟空很勇敢很聰明,它的個子不高,可是,他一身本領,在有唐僧有危險的時候,他都是第一個想辦法來救他。所以,我最喜歡他。

他一路上西天取經,一共有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了西天。孫悟空是一隻石猴,他和花果山的小猴們成了親人,還當了美猴王。後來大鬧天宮,再後來當了唐僧的徒弟。然後豬八戒、沙和尚也都加入這個取經隊伍。他們終於走到西天取得了真經。我也挺喜歡豬八戒,我決的他很善良很老實,他有時候會讓我們呵呵大笑。豬八戒的樣子也很好玩,我一見到他,就覺得很好笑。他也很聽師傅的話,所以我也很喜歡他。

唐僧有時會很固執,但他最大的優點是非常善良,雖然有時會顯得有些懦弱,但柔弱的外表下,卻有一顆堅持目標、永不懈怠的心。憑借著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取得了真經。

《西遊記》讓我領悟到:想做成一件偉大的事情,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因此我們要學著勇敢,要有一顆執著的心,不斷努力奮斗,只有這樣最終才能取得成功。

9. 西遊記賞析人物500字作文

《西遊記》中最主要的人物不是赴西天取經的唐僧,而是一路上保護唐僧的孫悟空。雖然孫悟空是花果山中一塊吸收天地精氣的仙石孕育而生的,他的出生充滿了神異的色彩,但這個神話人物的性格形象,卻有豐厚的生活依據及其現實基礎。具體說來,在孫悟空這一形象的塑造中,融入了大量市井和江湖生活的經驗和素材。悟空最初拜菩提祖師為師,這祖師雖然取的是佛家的名字,卻又被人稱作神仙,他的言行作為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江湖市井人物。從他身上,孫悟空沾染了一些江湖氣息,也開始了解了一些江湖生活的經驗,他後來的英雄生涯包括大鬧天宮在內,使他變得更加精明敏捷,江湖歷練也積累得越來越豐富。從原型上說,大鬧天宮其實只是明清時代小說中市井英雄大鬧京都,如《喻世明言》中的《宋四公大鬧禁魂張》、《七俠五義》中的白玉堂鬧東京一類故事的翻版。他們的大鬧從根本上說並沒有什麼明確的政治目的,往往只是恃才負氣,不能容忍別人小覷輕視自己,而極力顯露自家的本領,而他們賴以成功的手段,最主要的是神偷善騙的伎倆和隨機應變的本事。孫悟空亦是如此,他的大鬧天宮和後來在西天路上降妖伏魔,也主要是以巧偷善騙、靈巧善變這兩種本事為憑仗而克敵制勝的。此外,書中的天宮靈霄寶殿、地府森羅寶殿、西天大雄寶殿,也都可以還原為人間的金鑾寶殿。 孫悟空歷盡劫難的西天取經故事的原型,其實是一種闖盪江湖的歷險記。與市井英雄一樣,非凡的本領要在這一過程中受到考驗,好漢的形象也只有經歷這種磨練才獲得最好的證明。所不同的是,在這里,江湖風波幻化為美麗或猙獰的妖魔鬼怪、險山惡水、毒霧迷瘴、各種誘惑和騙局。至於現實社會的江湖風波中常見的佔山為王、攔路打劫、謀財害命,以及英雄們行俠仗義、拔刀相助,在《西遊記》中也是屢見不鮮的。這正成就了孫悟空的出凡入聖的英雄品格。本來,在《大唐西域記》中,西域本身已充滿了瑰異的風土景色,經過藝術想像的加工渲染,生成了火焰山、子母河、女兒國等故事單元,更增加了小說的神異色彩。在這種加工渲染中,行旅客商往來江湖的生活經驗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現實依據,使小說中的取經故事內容充實,細節生動。而市民文學中的英雄傳奇傳統,也將孫悟空的形象從最初的取經故事中那個單薄的猴行者提升為一個江湖好漢,又從一個單純的江湖好漢升華為富有使命感的英雄。孫悟空性格形象的形成過程,也正是取經故事不斷豐富、發展,直至在《西遊記》中完成、定型的過程。 在歷史演進中,孫悟空的形象不斷豐富充實,並完成了多樣性的統一。在南宋《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和元明之際楊景賢的《西遊記》雜劇中,唐僧占據了最突出的位置,孫悟空還沒有成為整個故事的主角。《西遊記》改變了取經故事的傳統結構,將孫悟空作為小說的第一號主角隆重推出。小說前七回開門見山,通過對孫悟空神奇的身世和大鬧天宮的描寫,為英雄人物設計了一個漂亮的登場亮相。這是孫悟空英雄生涯的開始,接下來除了簡短的一段介紹唐僧出場的穿插以外,就展開了西天取經的艱難而漫長的歷程。西天取經當然是全書的主幹,而前七回卻為後面的故事發展奠定了基礎,為孫悟空在取經路上的作為提供了充足、可信的理由。唐僧的出場被相應地後推至大鬧天宮以後,僅這一位置的變更,就足以說明唐僧的重要性在小說中已相應降低了。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