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原版電視劇全集
Ⅰ 西游記原著與電視劇的差別
1、電視劇中三打白骨精後唐僧怒逐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都苦勸唐僧不要趕走大師哥;原著中豬八戒一個勁的添油加醋,一心讓唐僧趕走猴子,沙和尚則沉默是金。
2、電視劇中孫悟空好像除了和二郎神武力單挑時不分勝負外,和其他的妖怪神仙武力單挑時全部占上風(注意,我說的是武力,而不是法寶和法術);原著中能和猴子武力上平分秋色的太多太多,超過一半的妖怪頭目都有這個本事。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電視劇續集在這個問題上作了糾正,妖怪們翻身了,已經能和猴子不分勝負了,比如青牛精那一集,還有真假美猴王那一集,都處理成了平手的戲。
3、電視劇中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竟然把玉皇大帝逼到桌子底下,原著中孫悟空根本就沒能闖進凌霄寶殿,只是打到殿外,被雷將圍住。
4、電視劇中如來氣質鎮定,談吐儒雅;原著中如來經常爆粗口罵人。不止如來,有些其他人也是。
5、電視劇中白龍馬與九頭蟲的矛盾是原著中沒有的。
6、唐僧在電視上還算是慈悲為懷的聖僧,師兄弟三人雖然沖突不斷,但總還算是兄弟情深,但原著中唐僧怯懦,自私,一副世俗嘴臉,師兄弟三人也是貌合神離,各自肚腸,在獅駝嶺那幾回,孫悟空就曾拿獅駝嶺三兄弟同生共死的情誼與自己這三兄弟做對比,並表達出失望的情感。
7、電視劇中蠍子精只是靠「特殊兵器」分別戰勝悟空和八戒,武功是很低微的,但原著中蠍子精可是了不得,以一敵二,力戰悟空和八戒,雖然最後也是靠特殊兵器取勝,但起碼武功是相當高的。
8、電視劇中唐僧向女兒國國王承諾來世之緣,但原著中唐僧可沒對任何一個女子動過情。
9、電視劇中九頭蟲和後面的蜈蚣精都死了,但原著中兩個妖怪都沒死,九頭蟲受傷逃走下落不明,蜈蚣精被毗藍婆帶回去看門了。
10、電視劇中獅駝嶺那集的孔雀是自己編的,原著中沒有。
11、美化了唐僧的形象,在電視劇中,唐僧更像一個高僧。而在原著中,唐僧的形象太膽小而且有失高僧身份。比如收悟空的時候,電視劇是中是一個人去的,而在小說中是唐僧因為害怕懇求那個大唐的獵戶讓他多送一程的時候聽到悟空的喊聲的。還有比丘國,唐僧聽說國王召見並要挖他的心, 「三藏戰兢兢的爬起來,扯著行者 哀告道:「賢徒啊!此事如何是好?」行者道: 「若要好,大做小。」沙僧道:「怎麼叫做大做小?」行者道:「若要全命,師作 徒,徒作師,方可保全。」三藏道:「你若救得我命,情願與你做徒子徒孫也。」」 電視劇中弱化了這一情節也是為了塑造唐僧的高僧形象。
12、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中李定,張稍二人被描述為兩個賢人。還相互做了很多詩歌。而在電視劇中則被描述為老漁夫貪得無厭捕的魚太多而導致涇河龍王被斬讓人感覺都是那個老漁夫的錯,其實在原著西遊中更傾向於是龍王的錯。
13、電視劇中在孫悟空為五庄觀的人參樹求醫方時曾去了方寸山找菩提祖師,經菩提點化而去了南海找觀音。但原著中並無這一節。 相比較來說,電視劇中的情節更簡單明了,故事更完整,更容易理解。西遊原著中有大量詩歌但用電視語言很難描述。但卻無法表達出西遊記的「游戲文章」的味道。 就比如如果讓電視劇中的唐僧說出「你若救得我命,情願與你做徒子徒孫也」這樣的話來,大家都會覺得怪怪的,但在原著中出現就不會出現
Ⅱ 老版西遊記電視劇全集下載
我倒是有,不過是在我們學校下載的,外網好像下載不了
連著續集7G多,不帶續集4G多
我的網路硬碟沒那麼大容量,放不上去,如果要的話我可以發你郵箱
只不過,你的郵箱是?
對了,要不要帶續集也說一下~~~~
Ⅲ 西遊記有幾個版本的電視劇
不知道你算不算國外的作品,國內的有最熟悉的當然是六小齡童版,另外還有張紀中版,浙江衛視版,96年TVB也拍過,主演是張衛健,第二部是陳浩民
Ⅳ 西遊記原版和電視劇版的對比,有什麼不同,好不好
劇情沒什麼太大的變化,讀原版一般會給人留一種想像的空間,而電視劇版將人物形象都進行了刻畫呈現在屏幕上,畫面感強!但原版的電視劇還比較注重那個時代的傳統吧,沒有太多流行的詞語。這比較符合情景,而且電視劇版的演技尤其眼神演的很是細膩傳神。
Ⅳ 西遊記電視劇與原版對應
電視劇重心在於宣揚猴子的反抗精神(隱射反封制度);而西遊記原著里,是宣揚道家貶低專佛家,其中最大屬反差就是電視劇,猴子打到凌霄寶殿中把玉帝打到桌子下,而原著中猴子只到凌霄寶殿門口就被一個小小的保安頭子王靈官戰平;然後36位雷部神將完全把猴子圍住。
Ⅵ 西遊記每集名稱
一、1986年老版電視劇《西遊記》每集的名稱有:
第一集:美猴王誕生;
第二集:封為弼馬溫;
第三集:大鬧五天宮;
第四集:被困五行山;
第五集:唐僧來搭救;
第六集:禍起觀音院;
第七集:收徒豬八戒;
第八集:坎途逢三難;
第九集:偷吃好人參;
第十集:三打白骨精;
第十一集:智激美猴王;
第十二集:奪寶蓮花洞;
第十三集:除妖烏雞國;
第十四集:大戰紅孩兒;
第十五集:鬥法降三怪;
第十六集:途經女兒國;
第十七集:計收芭蕉扇;
第十八集:掃塔辨奇冤;
第十九集:誤入小雷音;
第二十集:猴子辦神醫;
第二十一集:錯墜盤絲洞;
第二十二集:四探無底洞;
第二十三集:傳藝玉華洲;
第二十四集:玉兔被猴收;
第二十五集: 往生極樂天。
二、《西遊記》又稱央視86版《西遊記》,改編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同名文學古典名著,該劇中是演員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汪粵、馬德華、崔景富、閆懷禮、劉大剛等主演。
(6)西遊記原版電視劇全集擴展閱讀:
1、1988年2月1日,首次將全本《西遊記》搬上屏幕,也首開電視劇出國拍攝的先例。這部電視劇在有限的藝術、技術條件下,創造了一個充滿幻想的神話世界,生動地表現了唐僧師徒四人不畏艱險的頑強精神。《西遊記》的成功,也得益於六小齡童的精湛表演,他所演繹的孫悟空,幾乎成了觀眾心中的一個定式。
2、《西遊記》忠於原著,唐僧穩重端莊,孫悟空機敏詼諧,豬八戒愚直滑稽,沙和尚憨厚忠勇。該劇通過描述唐僧師徒降妖服怪,歌頌了取經人排除艱難的戰斗精神。幾乎全國的電視觀眾都收看過這部劇。
Ⅶ 86版西遊記目錄
86版《西遊記》共25集,西遊記續集16集,前後41集。
86年版《西遊記》25集全:
第一集 猴王初問世;第二集 官封弼馬溫;第三集 大聖鬧天宮;第四集 困囚五行山;第五集 猴王保唐僧;第六集 禍起觀音院;第七集 計收豬八戒;第八集 坎途逢三難;第九集 偷吃人參果;第十集 三打白骨精。
第十一集 智激美猴王;第十二集 奪寶蓮花洞;第十三集 除妖烏雞國;第十四集 大戰紅孩兒;第十五集 鬥法降三怪;第十六集 趣經女兒國;第十七集 三調芭蕉扇;第十八集 掃塔辨奇冤;第十九集 誤入小雷音;第二十集 孫猴巧行醫。
第二十一集 錯墜盤絲洞;第二十二集 四探無底洞;第二十三集 傳藝玉華洲;第二十四集 天竺收玉兔;第二十五集 波生極樂天。
拓展資料:
2000年續集16集全:
第一集 險渡通天河;第二集 師徒生二心;第三集 真假美猴王;第四集 受阻獅駝嶺;第五集 遇仙孔雀台;第六集 如來收大鵬;第七集 情斷黑水河;第八集 收伏青牛怪;第九集 祈雨鳳仙郡;第十集 大鬧披香殿。
第十一集 絕域變通途;第十二集 淚灑隱霧山;第十三集 救難小兒城;第十四集 緝盜菩薩域;第十五集 還魂寇善人;第十六集 觀燈金平府。
86版《西遊記》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品,楊潔執導,戴英祿,楊潔,鄒憶青共同編劇,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汪粵、馬德華、崔景富、閆懷禮、劉大剛等主演的一部41集(86版25集+續集16集)古裝神話劇。
該劇講述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輔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師徒四人一路搶灘涉險,降妖伏怪,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修正果的故事。
1986年春節該劇一經播出,轟動全國,老少皆宜,獲得了極高評價,造就了89.4%的收視率神話,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電視劇,重播次數超過3000次,依然百看不厭,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
拍攝過程:
1982年2月25日劇組成立;7月試拍了《除妖烏雞國》一集;10月1日該集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該集在1986年重拍,其中僅保留了試拍版本的一小部分片段)。
1982年—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計收豬八戒》、《三打白骨精》兩集。1986年春節期間播出前十一集。其中由張暴默演唱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
同年,拍攝完成《奪寶蓮花洞》、《除妖烏雞國》(重拍)、《大戰紅孩兒》、《鬥法降三怪》、《趣經女兒國》、《三調芭蕉扇》、《掃塔辨奇冤》、《誤入小雷音》、《孫猴巧行醫》九集。
1987年1月29日(即農歷正月初一),為了介紹《西遊記》的拍攝情況,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名為《齊天樂》的晚會。同年,拍完《錯墜盤絲洞》、《四探無底洞》、《傳藝玉華洲》、《天竺收玉兔》、《波生極樂天》五集。
1988年2月1日起,前25集全部播出,其中由蔣大為演唱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2000年春節,《西遊記》續集播出。
Ⅷ 西遊記電視劇老版86年每集概括
第1集 猴王初問世
在東勝神州傲來國海濱的花果山頂有一塊仙石。一日,仙石轟然迸裂,驚天動地,化出了一個石猴。這石猴靈敏聰慧,他交結群猴,在水簾洞找到安家的好所在。群猴尊石猴為美猴王。
美猴王為尋找長生不老的仙方,獨自駕筏,漂洋過海,來到一所漁村。他拾得衣衫,偷來鞋帽,並去飯館飲酒吃面,鬧了許多笑話,也學了幾分人樣。猴王一路尋訪,終於登上靈台方寸上,在斜月三星洞拜見了菩提祖師。祖師為他取名孫悟空。
第2集 官封弼馬溫
龍王、閻王上玉帝處告狀,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撫猴王,請他上天作官。悟空欣然前往,在武曲星君的捉弄下,玉帝封他做了弼馬溫。當悟空明白了自己不過是個馬夫後,大怒之下回轉花果山,扯起大旗,自稱齊天大聖。
第3集 大聖鬧天宮
悟空與二郎各顯神通,大戰不休,不分勝負。太上老君從空拋下金剛套,將悟空打倒。玉帝命天兵將悟空押上斬妖台,刀砍斧剁,雷打火燒,卻絲毫無損。
群仙獻策,太上老君將悟空帶回兜率宮,投入八卦爐中,用三味真火燒煉,不料過了四十九日,猴王依舊活潑亂跳地蹦出丹爐,煉就一雙火眼金睛。他盛怒之下打上靈霄寶殿。
第4集 困囚五行山
玉帝請來西天的如來佛祖,如來與悟空鬥法,悟空翻不出如來掌心。如來將五指化作「五行山」,將悟空壓在五行山下。天宮舉行安天大會,歡慶收服妖猴,天下太平。五行山下,猴王孤寂冷清,歷經雨雪風霜。
第5集 猴王保唐僧
悟空經觀音指點,願皈依佛門,日夜等待取經人。玄奘路經五行山,揭起如來的壓帖,救出悟空,為他取名孫行者。師徒同行,夜宿農舍,一道白光中,唐僧的白馬消失,悟空尋到鷹愁澗,與小白龍惡戰,不曾取勝。夜間,三強盜來打劫農舍,悟空打死全部匪徒,唐僧責他殺生,悟空賭氣離開師父。
第6集 禍起觀音院
師徒二人來到觀音院,金池長老盛情接待。悟空向長老炫耀袈裟,長老頓起貪心,將袈裟借回房中觀賞。金池長老為占據袈裟,命眾僧縱火,想要燒死唐僧師徒。悟空到南天門向廣目天王借避火罩,保住師父,又吹起神風,將觀音院燒成一片瓦。
長老羞愧惶恐,跌入火中,自焚而死。寶袈裟早已被黑風山的熊怪趁火打劫而去,黑熊怪想開「佛衣會」炫耀寶物。悟空請來觀音,收服了黑熊怪。
第7集 計收豬八戒
悟能救出高小姐。高老漢夫婦招贅悟能為女婿。酒宴上,悟能酒醉現出真面,嚇走了賓客,高小姐也拒不同房,悟能只能將高小姐鎖在後花園,不許她與父母家人見面。悟空與師父來庄投宿。悟空使用巧計,弄清了豬悟能的來歷。
豬悟能曾是天蓬元帥,只因調戲嫦娥,被發下界,錯投了豬胎,經觀音點化,等候取經人。唐僧收他為徒,給他取名豬八戒。
第8集 坎途逢三難
黃風嶺上,颳起一陣怪風,唐僧被妖怪捉去。悟空為救師父,迎戰黃風怪,被妖風傷了雙眼。黎山老母變化的老媽媽醫好了悟空的眼睛。悟空請來靈吉菩薩,收伏了黃毛貂鼠變成的黃風大王。
師徒三人來到流沙河畔,悟空與等候取經人的沙悟凈幾番爭斗。觀音的徒弟木吒趕來,說明了情況,於是唐僧又收下沙悟凈為徒,師徒四人繼續西行。
第9集 偷吃人參果
唐僧師徒到五庄觀投宿。清風、明月兩位道童奉師父鎮元大仙之命,將兩枚人參果捧送給唐僧。因果型酷似嬰兒,唐僧不敢食用。
八戒慫恿悟空到園中偷來人參果,師兄弟一起分享。二道童發現少了仙果,責罵唐僧師徒。悟空一怒,推倒了人參果樹。當夜,師徒四人匆匆離去,卻被從彌羅宮回來的鎮元大仙用法術將他們捉回去。悟空答應尋遍仙方,醫治果樹。
第10集 三打白骨精
白骨夫人一心想吃唐僧肉,但又害怕孫悟空火眼金睛識破本相,於是三次分別變化為村姑、老婦、和老翁,打動唐僧的憐憫之心。
唐僧果真上了白骨精的當,但三次均被孫悟空識破,金箍棒打「死」。唐僧認為孫悟空濫殺無辜,決心趕走悟空。一紙貶書在手,悟空熱淚盈眶。唐僧想起往日師徒之情,也不免傷心落淚。
第11集 智激美猴王
師徒三人去到寶象國,國王思念女兒,懇請八戒、沙僧上山降妖。二人不是妖怪對手,沙僧被擒,八戒逃回館驛。黃袍怪變做俊俏郎君,去國中拜見岳父,並施展妖法,將唐僧變做老虎囚禁籠中。
白龍馬為救師父,變作宮女,伺機刺殺黃袍怪,卻力不能勝,受傷潛入水中。八戒來到花果山,用激將法請回孫悟空。悟空與八戒雙戰黃袍怪:原來黃袍怪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奎木狼星下界,悟空請二十七星宿將他召回天廷。悟空破除妖法,幫師父恢復原形,師徒重歸於好。
第12集 奪寶蓮花洞
西進路上,八戒巡山,被蓮花洞銀角大王捉去。銀角大王又使用移山法,一面壓住悟空,一面將唐僧、沙僧和白馬掠回洞府。悟空掙扎脫險後,經過幾番周折,終於將銀角大王裝進葫蘆內,這時,太上老君趕來,收走了由煉丹的金、銀二道童變幻的金角、銀角大王。
第13集 除妖烏雞國
烏雞國「國王」冷落皇後,又不許太子和母後相見,往日的夫妻、父子情似乎都已付之流水。唐僧師徒投宿禪寺,夜半時分,唐僧恍惚入夢:只見芭蕉樹下一口古井,青煙中一位已故的國王時隱時現,向唐僧訴說了被妖道推落井中的往事,懇請為他復仇。
在太子進香之時,唐僧將太子請入禪房,出示已故國王交給唐僧的信物,太子偷偷與母後見面,述說了真情。
第14集 大戰紅孩兒
在深山枯松澗有一個紅孩兒,他是牛魔王與鐵扇公主的兒子,法術高強,頑皮好勝,正等著唐僧師徒路過,一心想用唐僧肉孝敬父母。紅孩兒用苦肉計騙取了唐僧的信任,乘機將唐僧擄進火雲洞。悟空、八戒前去尋師父,紅孩兒率領一群小妖精,口噴烈火,燒得悟空、八戒落荒而逃。
第15集 鬥法降三怪
師徒四人來到車遲國。國王寵信三位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封他們為國師。他們作威作福,欺壓僧人,悟空大為不平,設計戲耍國師。
悟空攜八戒、沙僧潛入三清殿,三人分坐神位,盡情享用供品。三位國師以為三清顯聖,連連祈禱長生。悟空、八戒、沙僧以尿水作聖水賞賜給三位國師。
第16集 趣經女兒國
師徒們西行途中,唐僧、八戒誤飲子母河水,腹中有了胎氣。悟空取來落胎泉水,醫好了師父、師弟的奇恙。西梁女兒國王傾慕唐僧一表人才,甘願以國相托,婚配這位御弟。
女兒國王柔情綿綿,一再致意。唐僧雖為聖僧,卻非木石之人,內心不免微泛波瀾。但為取經大業,他毅然割斷隱隱情絲,謝絕了女兒國王的一片好意。
第17集 三調芭蕉扇
火焰山阻擋著唐僧師徒西進的去路。只有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滅火、生風、下雨。猴王以為與牛魔王有結拜之情,借扇定能如願,誰知反被公主揮動寶扇,將他一吹九萬里,直吹到小須彌山。
悟空二次借扇,變作小蟲,隨茶水進入公主肚中,公主疼痛難忍,只得答應借扇。誰知借來的卻是一把假扇,愈扇火愈大。
第18集 掃塔辨奇冤
祭賽國金光寺中,僧人們衣衫襤褸,滿面愁容,向唐僧師徒訴說一樁冤情:幾年前一陣血雨過後,寺中塔頂的舍利子佛寶無影無蹤。僧人們被罰受苦,沉冤難雪。
為查失寶之因,唐僧虔誠地持帚與悟空進塔祭掃。至塔頂,悟空擒住一個小妖,得知佛寶被碧波潭萬聖老龍王作法至潭底。悟空攜八戒入潭,先禮後兵,與龍王之女乃聖公主及九頭蟲駙馬交戰。白龍馬化做少年,入潭尋見乃聖公主,設計騙回佛寶,金光寺頂佛寶重放光芒。
第19集 誤入小雷音
荊棘嶺上,八戒揮耙開路,師徒們艱難行進。入夜,唐僧被樹精攝入木仙庵內吟詩品茶,杏仙對唐僧一往情深,獻舞呈歌,唐僧不為所動。天明始得徒弟們相救,來到「小雷音寺」。
唐僧虔誠拜入,不料寺中之佛卻是妖精幻化,將悟空扣入金缽,唐僧等束手被擒。在二十八星宿協助下,悟空方得脫身,與妖精交戰,卻被妖精收入寶袋,後經悟空請來彌勒佛,在西瓜田裡設下巧計,終於擒住黃眉童妖。唐僧師徒得以繼續西行。
第20集 孫猴巧行醫
唐僧到朱紫國金殿倒換關文。悟空哄八戒到街前,見招醫黃榜,遂揭下暗塞入八戒懷中,悄悄離去。八戒甚窘,只得帶護榜官員們到會館請師兄解圍。
悟空上殿,懸絲診脈,用奇葯醫好國王疾病,並詢知三年前國王的金聖娘娘被麒麟山賽太歲接去。於是尋至妖洞,幾經周折,在金聖娘娘協助下,盜得妖王施放火、煙、砂的三個紫金寶鈴,救出金聖娘娘。
第21集 錯墜盤絲洞
唐僧獨自化齋,錯入七個蜘蛛精洞中,欲逃不能,被蛛絲纏住。悟空前去救援,見蛛女們去濯垢泉洗澡,不便下手打鬥,只作法取走蛛女紗衣。八戒聞訊,趕至泉中,與蛛女們水中戰斗,不料也被蛛女用絲纏住。蛛女們明小妖抗抬唐僧,到黃花觀師兄家去蒸食。悟空等打死小妖,救下師父。
第22集 四探無底洞
唐僧命徒弟路救一位自稱被強盜掠入山中的女子,不料女子卻是妖精所變,在山寺中吃了兩個貪色的和尚,並使妖風把唐僧攝入險空山無底洞。
悟空先後四探妖洞:先察知妖精欲與師父成親;再入洞變成紅杏誆妖吞下,逼她放了師父。不想妖精再次攝走唐僧。悟空三番入洞,探明妖精來歷,遂上天宮告狀,迫使玉帝派托塔李天王父子隨悟空入洞,終於擒住金鼻白毛老鼠精。
第23集 傳藝玉華洲
玉華州國王下旨逐僧。唐僧師徒來到州境,扮成客商,住進小店。適逢三個太子領兵盤查,四人分別躲進米缸、衣箱、席筒、木櫃內,被抬進宮去聽候發落。夜間,悟空用隱身術潛入宮中,作法把國王、王後、妃嬪、太監及滿朝文武頂上頭發全部剃光。國王受此教訓,自認排佛之過,禮遇唐僧師徒。
第24集 天竺收玉兔
天竺國園中一個不明來歷女子的哭聲,引起了唐僧師徒的關注。天竺國公主騎象擇親,一箭射中唐僧之帽。國王為公主和唐僧舉行盛大婚禮。
園中的女子在喜慶的樂聲中,欲投河自盡,被悟空暗中救起。悟空變作老奶奶,問明女子身世。她原是天竺國真公主,一年前在父王為他舉行的二十歲生日盛宴上,被黃風颳走。
第25集 波生極樂天
唐僧師徒過凌雲渡,乘無底船,終達彼岸,得以脫胎換骨,來到靈山。佛祖命二尊者引他們到珍樓用齋,入寶閣選經。不料二尊者卻向他們索取「人事」。
悟空不肯行賄,結果取來的竟是無字白經。他們重返靈山告狀,佛祖卻不責怪二尊者。師徒們只好把紫金缽盂送給尊者,才取得有字真經,並一一受封佛號。
(8)西遊記原版電視劇全集擴展閱讀
西遊記的幕後製作:
1982年2月25日劇組成立;7月試拍了《除妖烏雞國》一集;10月1日該集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該集在1986年重拍,其中僅保留了試拍版本的一小部分片段)。
1982年—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計收豬八戒》、《三打白骨精》兩集。
1986年春節期間播出前十一集。其中1-5集孫悟空由李世宏配音,由張暴默演唱前11集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
同年,拍攝完成《奪寶蓮花洞》、《除妖烏雞國》(重拍)、《大戰紅孩兒》、《鬥法降三怪》、《趣經女兒國》、《三調芭蕉扇》、《掃塔辨奇冤》、《誤入小雷音》、《孫猴巧行醫》九集。
1987年1月29日(即農歷正月初一),為了介紹《西遊記》的拍攝情況,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名為《齊天樂》的晚會。同年,拍完《錯墜盤絲洞》、《四探無底洞》、《傳藝玉華洲》、《天竺收玉兔》、《波生極樂天》五集。
1988年2月1日起,前25集全部播出,其中由蔣大為演唱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2000年春節,《西遊記》續集播出。
Ⅸ 西遊記電視劇目錄列表
第一集 猴王初問世
第二集 官封弼馬溫
第三集 大聖鬧天宮
第四集 困囚五行山
第五集 猴王保唐僧
第六集 禍起觀音院
第七集 計收豬八戒
第八集 坎途逢三難
第九集 偷吃人參果
第十集 三打白骨精
第十一集 智激美猴王
第十二集 奪寶蓮花洞
第十三集 除妖烏雞國
第十四集 大戰紅孩兒
第十五集 鬥法降三怪
第十六集 趣經女兒國
第十七集 三調芭蕉扇
第十八集 掃塔辯奇冤
第十九集 誤入小雷音
第二十集 孫猴巧行醫
第二十一集 錯墜盤絲洞
第二十二集 四探無底洞
第二十三集 傳藝玉華洲
第二十四集 天竺收玉兔
第二十五集 波生極樂天
(續)第一集 險渡通天河
(續)第二集 師徒生二心
(續)第三集 真假美猴王
(續)第四集 受阻獅駝嶺
(續)第五集 遇仙孔雀台
(續)第六集 如來收大鵬
(續)第七集 情斷黑水河
(續)第八集 收伏青牛怪
(續)第九集 祈雨鳳仙郡
(續)第十集 大鬧披香殿
(續)第十一集 絕域變通途
(續)第十二集 淚灑隱霧山
(續)第十三集 救難小兒城
(續)第十四集 緝盜菩提城
(續)第十五集 還魂寇善人
(續)第十六集 觀燈金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