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奇琴伊察遺址

奇琴伊察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19 04:34:24

❶ 奇琴—伊察遺址在春季和秋季的第一天展現什麼圖像

建築所能體現的某些宗教觀念遠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復雜,古瑪雅城奇琴—伊察遺址,專在春季的第一天和屬秋季的第一天,每年兩次落照在200英尺高的卡斯蒂諾金字塔上,剛好使塔身顯現出一條巨蛇的側影,而這個金字塔的頂端果真有著把帶羽的蛇尊為神的廟宇。

❷ 古瑪雅城奇琴—伊察遺址上有哪些發現

一位墨西哥人在古瑪雅城奇琴—伊察遺址上有驚人發現,即在春季的第一天內和秋季的第一天,每年兩次容落照在200英尺高的卡斯蒂諾金字塔上,剛好使塔身顯現出一條巨蛇的側影。而這個金字塔的頂端果真有著把帶羽的蛇尊為神的廟宇。

❸ 奇琴伊察古城有哪些特點

瑪雅文化從瓜地馬拉太平洋沿岸一直延伸到墨西哥南端尤卡坦半島,從公元3世紀末一直延續到公元16世紀西班牙人佔領墨西哥時為止,至今仍然是人類社會的一大奇跡,人們對它神秘的過去還知之不多。

在尤卡坦半島神秘的城市中,最引人注目、不易忘懷的是顯赫一時的「羽蛇」城奇琴伊察。法國著名的瑪雅史學家雅克蘇斯坦爾認為,「奇琴伊察」就是「伊察人之井邊」的意思。所謂「伊察人」,就是在5世紀左右從瓜地馬拉佩騰地區和墨西哥中部地區來到尤卡坦半島,建立了瑪雅新王朝,並把自己的首都定在奇琴伊察的瑪雅人。在瑪雅人來到之前,這里居住著托爾德加人。他們是墨西哥的土著印第安人中的一個部族,也曾經創造過燦爛的文化。瑪雅人來到尤卡坦半島後,融和了托爾德加人的文化,創建了奇琴伊察的瑪雅—托爾德加混合文化。瑪雅史學家把它稱之為瑪雅古典時期的後期瑪雅文化。他們崇拜的就是「羽蛇神」和雨神。聳立在奇琴伊察城中心的一座顯要的建築物就是羽蛇神金字塔。所以奇琴伊察也被瑪雅史學家稱之為「羽蛇」城。

奇琴伊察是瑪雅人的一個重要據點。在南北近四千米的「羽蛇」城裡,神廟,宮殿、街道、祭壇、廣場等都建築得井井有條,這表明,當時的瑪雅人有著良好的社會組織。公元987年,托爾特克族占據了這座城市,作為他們的首都,瑪雅文明受到了沖擊。在公元11~12世紀期間,奇琴伊察處於鼎盛時期。托爾特克族人建築了非凡的石殿、柱廊和府第,把瑪雅文明和托爾特克文明交織在一起。佔地兩萬平方米的廣場四周排列著的1000根近23米高的圓柱,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附近是圓柱支撐的廳堂、下陷的庭院、有列柱的游廊和金字塔形的神廟。大約在1224年,奇琴伊祭的瑪雅勇士們趕跑了托爾特克人,重新占據了該城。這里成為統治者托比辛昆沙柯多新的首府。「昆沙柯多」在托爾特克語中為「羽蛇神」,瑪雅語中稱之為「古古柯」。俯視全城的金字塔廟就是為他建造的。奇琴伊察作為權力中心的時期並不長,在遭到尤卡坦半島上另一強大的部落——瑪雅藩的進攻後不久,大約在1224年,奇琴伊察地區就被遺棄了。現在人們所見到的奇琴伊察的大片遺跡,既不全屬於瑪雅風格,也不純粹是托爾特克風格,而是糅合了兩種文化思想模式的錯綜復雜的混合體。

❹ 奇琴伊察的簡介

帕倫克是反映瑪雅建築藝術的一處遺址。它坐落在墨西哥恰帕州境內崇山峻嶺間的一塊坡地上,反映瑪雅人當年建城定居多選擇倉林山嶺的特點。據在這里發現的刻有紀年的瑪雅碑證明,這座城市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六四二年。
帕倫克的建築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在金字塔上的「銘文神廟」。金字塔為正方形,共十層,向上逐層縮小,最低一層有梯階九級,其餘有梯階七級,共七十二級。「銘文神廟」就建築在金字塔頂平台上。平頂,有五個門,走廊上有壁畫、浮雕,廟的四壁都是雕刻的碑文。可惜,到二十一世紀初都一直在還未破譯這些瑪雅象形文字,至今無人知曉這些碑文的真正含義。這里的建築物幾乎都是平頂或有平台。金字塔的台階象徵通往宇宙的階梯,這是瑪雅建築的典型特徵。
墨西哥的金字塔與埃及的金字塔雖然形狀相似,但有所不同,現已發現的墨西哥金字塔絕大多數都是供古代印第安人各部落祭祀神明的祭壇,而不是陵墓。然而帕倫克的金字塔卻是一個列外。它是公元前七世紀時帕倫克統治者巴卡爾的陵墓。據說這座金字塔是巴卡爾出生後不久就開始建造的,歷時幾十年,全部用巨石建造,在巴卡爾76歲去世時才建成。因而人們對此頗為興趣怏然。進入這座墓室,必須拾級登上金字塔,進入銘文神廟,然後沿著螺旋形的石台階才能下到墓室。據考古學家分析,這座陵墓可能還有正門,但因金字塔是巨石砌成,發掘時不想損壞金字塔而放棄了尋找。墓室的平面頂作假拱,全用石條砌成,高七米,長九米,最寬處為四米。墓室後壁正中鑿一龕,內有一浮雕武士像,左右兩壁各有浮雕武士像三尊,墓室前端的中央置有一石棺,高約1.1米,長約2.8米,寬約2米,棺內壁四面均有浮雕紋。棺蓋厚達27厘米,重達5噸。棺蓋面及四周亦滿雕花紋。在石棺內中央向下鑿一石穴,它的前端為橢圓形,穴內塗滿紅色。巴卡爾仰卧在石穴內,頭戴綠玉石面具,頸、胸、手、腕、足等處分別佩有玉制的項鏈、串珠、指環和小球。左足側前,置綠玉太陽神偶像等。
在金字塔的右前方有一宮殿。宮殿中間是一個大院,看來是當時王室觀看競技或演出的場所。走廊壁上有各種繪畫和浮雕,經歷了1000多年的時光,其顏色雖已黯淡但仍可辨認,綠色尤為清晰,後走廊的東北角有蒸汽浴室,先用火燒灼一塊巨石,然後將水澆在石上發出蒸汽,供王室沐浴。在宮殿的前方,有方形塔一座,共五層。宮殿和高塔的四面,還有類似宮殿的建築物。金字塔前是一個巨大的廣場,它是城邦的重要的活動中心。
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的一座非凡的石頭城。其中的一些最古老的建築和金字塔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由托爾泰克人和瑪雅人建造。
奇琴伊察由石制建築,寺廟和庭院構成。一個巨大的「人祭球場」座落在城市的一端。(「人祭球賽」一種非常特別的游戲,兩支隊伍需要嘗試把球踢過場地兩端的鐵環。之後,獲勝隊伍的隊長會作為給神的祭品而砍頭。)盡管這座城市歷史上遭到了時間和掠奪者的破壞,仍然有不少漂亮的石頭雕像存留。
在城市中央矗立著宏大的庫庫爾坎的金字塔,西班牙人稱之為「城堡」。它建造於13世紀,佔地面積大約為180平方英尺,高達78英尺。根據瑪雅的慣例,庫庫爾坎建立在一個更古老並稍小的金字塔之上。
直到13世紀,奇琴伊察都是一個繁榮的城市。此後,瑪雅爆發了叛亂和內戰,導致了這座城市的迅速沒落,並再也沒有恢復。到西班牙人在16世紀征服尤卡坦的時候,城市中心已經被很大程度地遺棄而成為了廢墟

❺ 奇琴伊察古城遺址位於哪個地方

奇琴伊察古城遺址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北部的尤卡坦州首府梅里達以東120千米。它回是美洲最發答達的、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之一,即瑪雅文化遺址。這座古城建於公元435年,11世紀~13世紀城市發展達到頂峰。城內有瑪雅文化中期和後期建築物數百座。1988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瑪雅文化遺址

「奇琴」,瑪雅語意為「水中之口」,因地表水多沿石灰岩孔隙滲漏到地下,只有在溶洞頂部岩層塌落的地方才能見到水,成為有水的天然井,故此得名。古建築群集中在南北長3千米、東西寬2千米的地帶,共有676座建築物。城市建築以天象確立方位,布局嚴密,結構合理,主要建築多圍繞方形天然水井或位於通向水源道路的兩側。城市分新、老兩部分,南部老奇琴伊察具有瑪雅文化特色,有金字塔神廟、柱廳殿堂、球場、市場和觀象台等。

❻ 西爾韋納斯·格里斯沃爾德·莫利的發掘奇琴伊察

奇琴伊察遺址位於梅里達東部75英里(120公里)處,尤卡坦州中北部的內陸平原上。據最早的記載,16世紀的征服者來到這里,這個地方開始為歐洲人所知。在西班牙征服尤卡坦戰爭中,在當地人猛烈而持久的反抗下,西班牙人在1530年代初期試圖將此作為一個營地,作為向內陸區域發動進攻的基地。然而他們在長達幾個月的戰爭後放棄了這個基地。1542年,他們重新回到這個區域,並成功地在梅里達的另一個叫做「Tho」的瑪雅城市的建立了首府。
雖然當地原住民尤卡坦瑪雅人依然生活在附近,甚至就生活在以前的范圍內,然而奇琴伊察在西班牙人第一次到來之前已經荒蕪了很久。「奇琴伊察」(Chichen Itza)的名稱來自於當地的居民,遺址長期以來是他們朝聖和舉行典禮的地方,由於西班牙人如狄亞哥·迪蘭達(Diego de Landa)的記載而為開始被人知曉。名稱的意思大約是「伊察井口」,「井」位於靠近聖泉(Sacred Cenote)的地方,而「伊察」是以前這里居民的名稱。在被佔領3個世紀後,除了附近建立了幾個種植園外,遺址在斯蒂芬斯和卡瑟伍德到來前依舊保存相對完好。
當時整個遺址的具體范圍還不清楚,如今已經被認為是尤卡坦地區最大的瑪雅遺址。沒有顯著的證據表明具體遺址荒蕪了多久,盡管與其他中南美洲的瑪雅地區內更早被廢棄的遺址比起來似乎時間不長。
1924年,當莫利和他的團隊開始第一次挖掘時,奇琴伊察是一個荒蕪的地方,有幾座大型的損毀的建築和許多小型建築,其中大部分被掩埋在土壤和植被下面。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初期,一些知名的考古學家如特奧貝托·馬勒(Teoberto Maler)、阿爾弗雷德·莫斯萊(Alfred Maudslay)等人曾分別考察過遺址的一些地區,拍攝並做了相關的記錄。雖然他們縝密記錄了他們的發現,但是並沒有大規模挖掘。業余考古愛好者奧古斯塔斯·勒普朗根(Augustus Le Plongeon)和他的妻子艾麗斯·迪克森(Alice Dixon)曾經試圖發掘遺址,但是由於經費不足,收獲甚少。盡管如此,勒普朗根還是修復了一個雕像,並命名為「查克莫」(Chac-Mool),成為遺跡中最著名的雕像之一。雖然之前的調查有一些有趣的結果,遺跡的大部分地區還是與它1842年第一次被探險家約翰·弗洛伊德·斯蒂芬斯(John Lloyd Stephens)和弗雷德里克·卡瑟伍德(Frederick Catherwood)發現時幾乎一樣,他們詳細的旅行報告點燃了公眾對這個區域的興趣。 1924年,帶著與墨西哥政府簽訂的可續簽的10年挖掘合同,莫利和他的向導厄爾·H·莫里斯(Earl H. Morris)、藝術家安·阿克斯特爾·莫里斯(Ann Axtel Morris)和瓊·夏洛特(Jean Charlot)、以及其他人一起開始了他們的第一次勘測。他們選擇了看起來是遺址的中央廣場的一個區域,那裡有一些暴露在外面的柱子。出乎他們的意料,他們發現了一排排獨自站立的柱子。他們的驚奇主要是由於在傳統的瑪雅建築中,這種柱子幾乎沒有出現過。這種建築群在建造和排列上不是瑪雅風格。如今這個建築群被稱為「千柱建築群」(Complex of a Thousand Columns),盡管實際上並沒有1千根柱子。這種排列方式更象是一千公里之外中墨西哥文明的建築風格。特別是,這個建築和其它逐漸被發掘的建築與圖拉的建築風格很接近,圖拉被認為是前哥倫布時期托爾特克的首府,托爾特克則位於今天墨西哥城的北面100公里處。
在接下來的幾個挖掘季節,他們擴展了挖掘范圍,在東面的小山發現了一些其它的特別的建築,如美洲虎神殿(Temple of the Jaguar)和勇士神殿(Temple of the Warriors)。1927年,他們在這個建築下面發現了一個更古老的建築,在進一步發現了獨一無二的查克穆爾雕像後將其命名為查克穆爾神殿(Temple of the Chacmool)。這些建築中有很多壁畫,再一次展現出非瑪雅風格,或者說是瑪雅和非瑪雅的混合體。他們還修復了一個特別的圓形建築-埃爾卡拉科爾(el Caracol),後來被確認為天文台。由墨西哥政府開展的另一個考古發掘隊也開始在遺址工作。兩個項目劃分了挖掘的區域,幾年來並行工作,雖然互相提防但是表面還是做出熱情的樣子來。
莫里斯負責監督日常的工作,夏洛特為壁畫做速寫,莫利自己則復制了所有他能找到的碑銘,尤其是日期部分。因為所有的碑銘上的日期都是用縮寫的方式記 錄的,即「短期積日制歷法」,只能表示一個事件發生在260年的范圍內,很難區分出事件具體發生在哪一個特殊的范圍。到了項目的末期,莫利在這方面的有些 工作被赫爾曼·拜爾(Hermann Beyer)更綜合的分析方法取代。拜爾記錄道:
我經常與西爾韋納斯·G·莫利博士有不同的意見。毫無疑問,他是少數研究過奇琴伊察象形文字的考古學家之一,我同意他關於有很多日期和時間的古帝國城市的碑銘的研究結果,但是我發現只用他的方法無法分析奇琴伊察的日歷,因為那裡的象形文字太少了。
項目的後期逐漸把重心移到完成主要建築的修復工作上,因為莫利運作這個項目有兩個目的:其一是研究,另一個是修復,從而通過旅遊業產生預期的經濟效益。 他們的研究結果發現奇琴伊察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建築風格的混合體:不僅是有各種各樣的瑪雅風格,如普克(Puuc)、里奧貝克(Rio Bec)和切尼斯(Chenes)風格,還有受墨西哥風格影響重大的建築,如埃爾塔欣(El Tajín), 更多的是托爾特克風格。這些證據表明遺址在中世紀就有人居住,並於在後古典期達到一個空前繁榮的階段,遺址顯然曾經是一個主要國家。從他們發現的綜合風格 的建築和一些關於瑪雅人的傳說的記載中,形成了這樣一種理論,即奇琴伊察曾於公元10世紀某個時期被遙遠的西部的托爾特克人入侵和征服,並控制了本地瑪雅 人大約一個世紀左右。反過來,他們被一個後來形成的混合的瑪雅墨西哥民族-伊察所取代。後來的證據表明確切的入侵時間是987年,其首領為一個傳奇的托爾 特克統治者-他被稱作Topiltzin Ce Acatl Quetzalcoatl,名字來自中亞美利加洲神靈羽蛇神(Quetzalcoatl)。
通常,莫利對於其它外來民族影響瑪雅的觀點持反對態度。但是在這個案例中,由於入侵發生在後古典的衰敗時期,他覺得可以接受這種觀點。尤卡坦托爾特 克的入侵的觀點成為大部分瑪雅學家堅持的觀點。然而,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的最新研究對這種觀點提出了疑問,很多人現在認為實際上並沒有入侵過程,相似 的建築風格主要是由於文化傳播和貿易,事實上,已經有證據表明這個時期的文化傳播在兩個方向上都存在。
奇琴伊察的年代依舊是辯論的主題,古典瑪雅的衰落也是一個謎。(在中心和南部的遺址都沒有證據表明大量的墨西哥人曾被入侵的軍隊殺戮。)然而,卡內 基的挖掘極大地增加了有效的信息資料,並且以范圍獨立而著稱。卡內基運作的遺址重建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今天遺址已經成為中美洲和墨西哥參觀人數最多的 前哥倫比亞廢墟之一,每年遊客超過百萬名。

❼ 墨西哥奇琴伊察古城的南北兩側有什麼不同的特色

奇琴意為井口,天然井為建城的基礎,現有公路把它分為兩半。南側老奇琴伊察建於7世紀至回10世紀,答具瑪雅文化特色,有金字塔神廟、柱廳殿堂、球場、市場和天文觀象台,以石雕刻裝飾為主。而北側新奇琴伊察為灰色建築物,具托爾特克文化特色,有庫爾坎金字塔、勇士廟等,以樸素的線條裝飾和羽蛇神灰泥雕刻為主。奇琴伊察古城的城市建築綜合了瑪雅人的建築技巧和托爾特克人的雕刻裝飾技巧。

❽ 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位於什麼地方

古瑪雅城市遺址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州南部。南北長3公里,東西寬2公里,有建築物數百座,是古瑪雅文化和托爾特克文化的遺址。「奇琴」意為「井口」,天然井為建城的基礎。現有公路把它分為兩半。南側老奇琴伊察建於公元七至十世紀,具瑪雅文化特色,有金字塔神廟、柱廳殿堂、球場、市場和天文觀象台,以石雕刻裝飾為主;北側新奇琴伊察為灰色建築物,具托爾特克文化特色,有庫庫爾坎金字塔、勇士廟等,以樸素的線條裝飾和羽蛇神灰泥雕刻為主。

帕倫克是反映瑪雅建築藝術的一處遺址。它坐落在墨西哥恰帕斯州境內崇山峻嶺間的一塊坡地上,反映瑪雅人當年建城定居多選擇倉林山嶺的特點。據在這里發現的刻有紀年的瑪雅碑證明,這座城市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六四二年。

帕倫克的建築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在金字塔上的「銘文神廟」。金字塔為正方形,共十層,向上逐層縮小,最低一層有梯階九級,其餘有梯階七級,共七十二級。「銘文神廟」就建築在金字塔頂平台上。平頂,有五個門,走廊上有壁畫、浮雕,廟的四壁都是雕刻的碑文。可惜,現在還未破譯這些瑪雅象形文字,至今無人知曉這些碑文的真正含義。這里的建築物幾乎都是平頂或有平台。金字塔的台階象徵通往宇宙的階梯,這是瑪雅建築的典型特徵。

墨西哥的金字塔與埃及的金字塔雖然形狀相似,但有所不同,現已發現的墨西哥金字塔絕大多數都是供古代印第安人各部落祭祀神明的祭壇,而不是陵墓。然而帕倫克的金字塔卻是一個列外。它是公元前七世紀時帕倫克統治者巴卡爾的陵墓。據說這座金字塔是巴卡爾出生後不久就開始建造的,歷時幾十年,全部用巨石建造,在巴卡爾76歲去世時才建成。因而人們對此頗為興趣怏然。進入這座墓室,必須拾級登上金字塔,進入銘文神廟,然後沿著螺旋形的石台階才能下到墓室。據考古學家分析,這座陵墓可能還有正門,但因金字塔是巨石砌成,發掘時不想損壞金字塔而放棄了尋找。墓室的平面頂作假拱,全用石條砌成,高七米,長九米,最寬處為四米。墓室後壁正中鑿一龕,內有一浮雕武士像,左右兩壁各有浮雕武士像三尊,墓室前端的中央置有一石棺,高約1.1米,長約2.8米,寬約2米,棺內壁四面均有浮雕紋。棺蓋厚達27厘米,重達5噸。棺蓋面及四周亦滿雕花紋。在石棺內中央向下鑿一石穴,它的前端為橢圓形,穴內塗滿紅色。巴卡爾仰卧在石穴內,頭戴綠玉石面具,頸、胸、手、腕、足等處分別佩有玉制的項鏈、串珠、指環和小球。左足側前,置綠玉太陽神偶像等。

在金字塔的右前方有一宮殿。宮殿中間是一個大院,看來是當時王室觀看競技或演出的場所。走廊壁上有各種繪畫和浮雕,經歷了1000多年的時光,其顏色雖已黯淡但仍可辨認,綠色尤為清晰,後走廊的東北角有蒸汽浴室,先用火燒灼一塊巨石,然後將水澆在石上發出蒸汽,供王室沐浴。在宮殿的前方,有方形塔一座,共五層。宮殿和高塔的四面,還有類似宮殿的建築物。金字塔前是一個巨大的廣場,它是城邦的重要的活動中心。

奇琴伊察是古希臘羅馬時期瑪雅人的聖殿,其鼎盛時期大約在公元五百年到七百年左右,對整個烏松布拉河盆地有著重大的影響。典雅的建築、高超的技術以及輕巧的浮雕都說明了瑪雅人的神話,證明他們是這一文明的天才創造者。

❾ 墨西哥奇琴伊察古城是哪個城市的遺址

奇琴伊察是古瑪雅城市遺址,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州南部。南北長3000米,東西寬2000米,有建築物數百座,是古瑪雅文化和托爾特克文化的遺址。

❿ 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的歷史意義

這座金字塔的設計數據均具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它的底座呈正方形,其階梯朝著正北、正南、正東和正西,四周各有91層台階,台階和階梯平台的數目分別代表一年的天數和月數。52塊有雕刻圖案的石板象徵著瑪雅日歷中52年為一輪回年,這些定位顯然是經過精心考慮的。
在庫庫爾坎金字塔的東面一座宏偉的四層金字塔被稱為勇士廟,廟的前面和南面是一大片方形或圓形的石柱,名為「千柱群」,這些石柱過去曾支撐著巨大的宮殿。它的入口處是一個用巨大石頭雕成的仰卧人形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莫爾」神像,它的後面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環繞著這片中心區方圓幾公里內還有很多奇琴伊察舊城的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
「庫庫爾坎「是瑪雅語,意為」羽蛇風神「。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奇琴伊查古城中最高大的建築、佔地約3000平方米。它9層疊建,塔頂高達30米。其塔基為四方型,越往上越小,四周各有91級台階通向塔頂平台上的神廟。為保護這所建築,除重要客人外,目前一般遊人是不準上登的。金字塔北面塔基下有一條通道通向塔的裡面。原來,塔內是一個更加陡峭的台階,共有61級,頂端也有一個神廟,裡面有隻美洲豹的石頭雕像,眼珠是用玉石鑲嵌的。
廣場一側有一座高矗的石頭建築為球戲場。瑪雅人的球戲是一種宗教活動。舉行祭祀儀式時,兩隊各由7人組成的武士上場,爭搶一個橡膠球,投進球場邊牆上的石圈裡,投中多者為勝,敗者祭天。奇琴伊查的球戲場是迄今發現的美洲印第安人文化遺址中最大的一個。
羽蛇神是墨西哥古代印第安人崇拜的神,掌管雨水和豐收。羽蛇神頭部的造型和中國的龍非常相象。包括墨西哥和我們中國的一些學者在內,世界上許多研究者都認為,墨西哥印第安人的祖先可能來自中國,中墨兩國古代文明可能有某種聯系。人們在奇琴伊查古城遺址所在的尤卡坦半島上已經發掘出多處古瑪雅人的建築,但據說還有大量的瑪雅人建築仍被埋藏在莽莽的熱帶雨林中,等待著考古學家去發現。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