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嶺頭錫礦坑遺址
『壹』 愛我中華識字歌的 全文怎麼找
愛我中華識字歌
錦綉中華,富饒遼闊。傲立東方,地大物博。候呈五類,北冷南熱。時差越四,東晨西夜。 陸疆綿延,十餘鄰國。沿海島嶼,伍千多個。綠洲良港,偉岸岩坡。山巒疊翠,萬里沃野。江河奔騰,浮光金躍。無際森林,獅奔獸穴。虎吼狼叫,鷹飛鳥窩。蒼茫草原, 肥驢壯騾。牛羊滿圈,興旺牧業。燥燙沙漠,旱舟駱駝。水底世界,魚游蝦樂。神州可愛,到處春色。紫禁皇陵,雕梁畫棟。寶閣名樓,蓬萊仙境。寺塔廟觀,布達拉宮。墓碑石窟,編鍾陶俑,岳墳悼英,昭君獨冢。趙縣古橋,卧波霞虹。蘇堤垂柳,撲蛾巡蜂。錢塘漲潮,怒濤排空。湖秀池絕,潭滲泉涌。赤壁遺址,觸撓猶紅。邊關要塞,孤煙曾青。 壺口瀑流,嘉峪恢宏。版納串珠,九寨碧逞。雪域藏村,煩躁定靜。夕焰廣照,朗瑪齊晴。太魯獻珍,濱灘亞龍。鏡泊走船,一碧萬頃。銀裝素裹,松花溜冰。三峽豪奇,巍峨泰衡。各嶺挺拔,釋佛幻夢。絲綢暮道,怪崖異洞。肉厚汁多,哈密庫洪。自流灌溉,葡萄坎井。廢堡垮塌,蘭亭美景。夠朴蠟染,嶄新風箏。廊坊戒台,廈門官廳。伊犁咸陽,崑山儀征。悠久歷史,燦爛輝煌。炎黃二帝,傳說先王。堯舜禹湯,周朝繼商。秦漢兩晉,南北 隋唐。宋元明清,封建斃亡。亂臣賊子,主昏輔奸,喪德擾民,陷害僚員。陽奉陰違,挑撥離間。趁便漁巧,迷惑視線。剝削壓榨,災根本源。威嚇蠅營,綱秩混亂。賄賂勒財,刮及賤犬。拘押偵訊,刑法很慘。羅織罪狀,乃辟獄監。造謠誣蔑,誘供亦慣。屈死未央,銜黑負叛。血脈貫續,婚姻家族。諸輩稱謂問辨仔細。祖宗爺奶,爸媽叔父。姨嬸舅姥,姑婆伯母。兄弟姐妹,娘哺爹育。栽培兒孫,孝翁媳婦。夫妻緣分,感情第一。偶出矛盾,初戀常憶。督促鞭策,共勉激勵。甘辛與嘗,白頭比翼。我在社會,如苗居壤。溝通必需,健康成長。談吐文雅,舉止端詳。穢語臟話,自損形象。衣著干凈,臉潤志爽。唇含微笑,永保舒暢。親戚朋友,危困應幫。欠債須還,損壞賠償。見義當為,邪惡不讓。訪貧問窮,美德高揚。盲聾啞殘,尋找街巷。狹窄岔途,跌跪或撞。無軌車輛,數秒一趟。您飼哨鴿,陪送赴廠。耗材剩屑,切削玉檔。鉗狠扭釘,煤冶錫礦。碼層擱型,忙碌工匠。學習理論,提高覺悟。銳意進取,積極向上。忠於職守,敬業尊崗。鑽研技能,增加素養。只求甚解,新路敢闖。虛廉受惠,驕貪遭殃。憤發努力,誠懇坦盪。明禮誠信,勤儉莫忘。勇負責任,聲譽眾享。公平競爭,並肩前往。工作認真,遵紀循章。團結協同,互相謙諒。有過承擔,糾缺何妨。功來不搶,情緒高昂。依靠集體,共創榮榜。抓緊善機,稍縱即逝。批左擋右,恩念怨棄。吃苦耐勞,寬厚仁慈。示優避短,遇賢看距。剖錯則醒,捐嫌拋隙。報仇升冤,去侮記恥。掙賺付稅,傑績希盼。偽劣假貨,便宜圖占。吃喝抽賭,坑蒙拐騙。故態復萌,卑鄙堪慚。腐霉丑渣,借屍魂還。聞鈴即起,鋪床拖地。灑掃庭除,快速刷洗。穿鞋戴帽,整潔站序。帶隊迅捷,仰對旗幟。師生詠唱,肅然致禮。刻苦訓練,准確行動。休吵勿鬧,聽從號令。勞逸皆顧,精魄充盈。愉悅身心,持之以恆。鍛煉賽事,拼搏奪冠。吩咐囑托,警惕惰懶。克服焦慮,盡按裁判。男剛女柔,力麗兼顯。吸氧呼碳,田徑場館。氣槍射擊,撐竿跨欄。盯住紙的,挽弓放箭。閉嘴控勁,屏息停喘 。單杠吊環,投鉛扔彈。駕駛摩艇,劈浪帆板。尼芬蛙泳。眨眼湊前。乒乓羽毛,舞蹈緞絹。毅壓群芳,鎖錘棍桿。碰踩逼擠,退躲趨援。邁腿悄晃,跑步摸籃。踢蹦撤截,倒勾救遠。幸虧歪斜,轟回反彈。側握釣柄,品茶遞扇。揉腹震肢,熟悉敘談。掏櫃拿取,贈獎磁件。腳脫鞋襪,浴室淋澡。使桶潑水,泡沫浸漫。皂液掠膚,均勻攪拌。省市府區,假期已完。鄉鎮弄戶,駐校開班 。袋裳帳毯,薄被絮棉。箱包配套,凳椅菜飯。質檢合格,座炕溫暖。采購鑰匙,郵寄票券。零幣儲蓄,給鈔貸款。彼此雙贏,融洽夥伴。悲哀愁悔,傾訴慰勸。諷刺斥罵,辭錯允歉。淘罷庸俗,奮攻追趕。級組隸屬,該屆推薦。你這咱那,介紹漸倦。倚憑深誼,普奏凱旋。翻譯書稿,貢品把玩。詩詞曲賦,典籍浩瀚。孔孟老莊,閱讀誦覽。藝術殿堂,旨趣非凡。識音知律,錄譜頌篇。述哲教數,擴乘縮減。科貿股份,銷售實踐。拍賣評估,討價沒偏。副頁訂冊,今卻愧見。撇捺豎折,刪繁隨簡。跟蹤電腦,指疾敲鍵。基礎鑄牢,鞏固階段。考核審測,接捧試卷。至重若輕,穩操勝算。智慧須用,蠢僅映懶。筆墨臨帖,輕描淡寫。授課決疑,搞懂檢索。角度特殊,選題概括。查詢專刊,論據搜獵。資料崇詳,唯倡挖掘。惱恨偷盜,抄襲剽竊。吧嗎唉予,了乎又也。天下規矩,全球議辦。外交目標,安寧發展。益己助他,億民誓願。維護和平,強者風范。仗勢凌弱,恰是霸權。籠絡盟邦,條約簽聯。涉別內政,詭計百般。愚蠻狂妄,脅迫炮艦。經濟懲罰,派軍侵犯。得寸望尺,怕硬欺軟。耀武揚威,何惜冒險。私慾膨脹,屢累終反。士豈容辱,捍衛貞嚴。驚慌畏懼,衰敗表現。膜拜乞求,招構劫難。沖突頂峰,戰斗難免。敵存滅禍,消卸毒焰。抗拒妖魔,尚謀喚膽。統帥運籌,總率局面。小兆察著,由它跳變。鋼鐵長城,抵禦凶頑。雄兵猛將,枕戈待旦。摧枯拉朽,執銳披堅。講究節奏,掌殺手劍。倘敵來犯,部署務殲。歲末農閑,系鍬拴鐮。祝福吉祥,易宅喬遷。蔬粱具足,慶賀豐產。郊區劉氏,侄嫁吳鑒。邀請賓客,拾挪乏眠。拂曉預備,企獲誇贊。埋葬垃圾,修飾牆院。抹瓦塗漆,羨慕旅店。擦透玻璃,每次查驗。廁所另樣,噴灑裝扮。點首欣賞,窗晶幾艷。瑞鵲登枝,烏鴉鳴晚。馬靜呆槽,兔乖睡圈。蛇逃澤渠,鼠竄岡灣。猴勾爪牙,俯蹲抖顫。貓狗搖尾,菊花朵瓣 。匯召蜜蜂,徹晌倍鮮。棒稈搭棚,拆掉遮掩。皮鼓銅鑼,設席肆宴。張燈掛彩,丈幅再懸。佳句覆框,命其貼遍。載歌放喉,喜聚且歡
『貳』 (三)時間分布規律
南嶺鎢錫多金屬礦床最顯著的共同特徵是以突發的方式在燕山期集中成礦。大量同位素成礦年齡研究揭示,華南大多數熱液礦床,雖然其礦種、類型、構造環境和其他成礦背景有很大差別,但均形成於燕山期。燕山旋迴在華南大約只持續了100Ma。若從中元古代算起,它在華南已知的地質演化史中僅占不到十分之一的時間,但卻形成了該區絕大多數熱液礦床,成礦在時代上的集中性實屬世界罕見。華南「燕山期成礦大爆發」現象及其與同期花崗岩的密切關系已成為我國礦床研究者的共識。
根據南嶺成礦帶鎢錫多金屬礦床成礦時代的統計(圖3-7),燕山期成礦作用又可分為90~100Ma、130~140Ma、150~160Ma3個成礦階段,其中150~160Ma成礦年齡尤為集中(湖南新田嶺鎢礦、錫田錫多屬礦、九嶷山大坳鎢錫礦、香花嶺鎢錫錫多金屬礦、瑤崗仙鎢礦、黃沙坪鉛鋅錫多金屬礦、芙蓉錫多金屬礦田、柿竹園鎢錫多金屬礦、粵北鋸板坑鎢錫礦、梅子窩鎢錫礦、江西淘錫坑鎢礦、漂塘鎢錫礦、大吉山鎢礦、天-門山-紅桃嶺鎢錫礦田),是區內成礦的高峰期。
圖3-7 南嶺地區錫多金屬礦床成礦年齡頻率圖
130~140Ma為次高峰期成礦期,這一期間湖南柿竹園(133Ma)、騎田嶺白臘水(133Ma、137Ma)、江西西華山(139.8Ma、137.4Ma)和粵北鋸板坑(143Ma)第二階段礦石以及江西岩背(128Ma)和廣西爛頭山鎢錫礦(136.1Ma)形成。
90~100Ma是華南另一次較大規模的成礦作用,如粵西銀岩,廣西大廠錫礦等。
南嶺地區鎢錫成礦時代具有明顯的分帶性,以湘南(騎田嶺、大坳、柿竹園、香花嶺)、粵北(石人嶂、師姑山、鋸板坑)和贛南(西華山)為中心,成礦時代相對較老,以150~160Ma為主,向四周成礦時代漸變年輕。如向東岩背錫礦的成礦時代為100~122Ma,向西大廠錫礦為90~118Ma。從更大范圍的整個華南造山系來看也具有這一趨勢,燕山早期錫礦床主要分布在南嶺的中部,包括廣西東部(栗木)、湖南南部(柿竹園)、江西南部(漂塘)、廣東北部(石人嶂、師姑山、大頂)。燕山晚期錫礦床分布在四周,包括廣西北部(大廠)、雲南東部(個舊)、廣東南部(銀岩)。對於這一現象,利用太平洋板塊向歐亞板塊俯沖模式難以解釋(毛景文等,2004)。
對單個礦床(田)來講,常常存在多期成礦的問題,如騎田嶺、柿竹園、鋸板坑、荷花坪等鎢錫礦床。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採用高精度輝鉬礦Re-Os法獲得荷花坪(224Ma)和都龐嶺(211Ma)鎢錫礦床成礦年齡為印支期,且與該區花崗岩形成年齡接近,在以後的工作中應關注印支期花崗岩的成礦問題。
『叄』 廣東省紫金縣有幾個鄉鎮
截至2018年底,紫金縣共有18個鎮。
1、紫城鎮
位於紫金縣境東北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全鎮總面積13.4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8.6平方公里,下轄10個社區居委會,2007年總人口96133人。
2、柏埔鎮
位於紫金縣境西北部,北鄰東源縣。境內稀土礦、花崗岩、石英石和水力等資源豐富,主要特產有黃毛嶂山茶,對腹痛、腹瀉等病有特效,馳名東南亞等地,古跡有朱子紀念館等。
3、黃塘鎮
位於紫金縣境西北部,北鄰東源縣,省道S242河汕線貫穿全境。全鎮總面積226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2007年總人口44642人。
4、中壩鎮
位於紫金縣境東北部,東鄰五華縣長布鎮,北毗東源縣黃村鎮。境內瓷土和金屬礦產資源豐富,有河源市投資和規模最大的瓷土開發企業中壩華鵬高嶺土廠。
5、敬梓鎮
位於紫金縣境東部,東面、北面與五華縣交界。境內花崗岩石等礦產資源豐富,敬梓村溫泉溫度62℃,日噴水量200立方米。
6、水墩鎮
位於紫金縣境東部,東鄰五華縣龍村鎮。全鎮總面積115.4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2007年總人口22739人。境內有豐富的錫礦、瓷土資源。
7、龍窩鎮
地處紫金縣境東南部,東與五華、陸河縣相鄰,南與惠東縣相鄰。全鎮總面積308.9平方公里,下轄33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2007年總人口78904人,是全縣最大的鄉鎮。
8、蘇區鎮
地處紫金縣境東南部,南鄰惠東縣。該鎮是全省著名的革命老區,2005年被省確定為紅色旅遊經典景點。
境內瓷土、水力資源豐富,鎮有小水電站5座,裝機容量4000千瓦,年發電量1500萬千瓦時,產值510萬元;瓷土場4家,年產量7萬噸,產值910萬元。主要特產有三華李等。
9、南嶺鎮
位於紫金縣境東南端,東臨陸河縣,南鄰海豐縣,北接五華縣。境內自然環境優美,有全縣第一高峰武頓山、德先樓、文天祥屯兵抗元遺址及所書「甘泉勝跡」碑刻等名勝古跡。
10、瓦溪鎮
地處紫金縣境中部,秋香江中游。全鎮總面積230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2007年總人口31980人。砷礦、鉛鋅礦和水力資源豐富,盛產山楂、毛竹。
11、九和鎮
位於紫金縣境中南部,南部與惠東縣接壤。全鎮總面積259.2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2007年總人口29898人。境內的熱水、幸福兩村溫泉水溫86℃,泉流量每日數千噸,有治病等功效。
12、藍塘鎮
位於紫金縣境西南部,秋香江中下游,南與惠東縣接壤。主要特產有竹殼茶、春甜桔等,是全縣最大的春甜桔種植基地和開發中心,2007年被廣東省認定為紫金春甜桔專業鎮。
13、鳳安鎮
位於紫金縣境西南部,全鎮總面積113.8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2430人。境內有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院士「超級稻」育種試驗基地和深圳市新龍達無公害蔬菜基地。
14、好義鎮
位於紫金縣境西南端,秋香江下游,南接惠州市惠城區。瓷土、水力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有龍潭瀑布、大江埔風光、阿婆閣炮台遺址等。主要特產有「三黃胡須雞」等。
15、上義鎮
位於紫金縣境西南部,南鄰惠東縣,西與惠州市惠城區相連。全鎮總面積178.5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2007年總人口22380人。
境內鉛鋅礦、水力資源豐富,主要特產有「三黃胡須雞」、上義花生油等。旅遊名勝古跡有東江縱隊第七支隊游擊隊區遺址、飛雲寨、清代古建築客家祖屋、九廳十八井、金峰湖旅遊度假村。
16、古竹鎮
位於紫金縣境西部,東江中游東岸,全鎮總面積278.1平方公里。屬低山丘陵地區,素有「魚米之鄉、工業重鎮、商貿之埠」之美譽。
17、義容鎮
位於紫金縣境西部,省道S343線中石線穿境而過。全鎮總面積356.2平方公里,轄25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2007年總人口55349人。
境內銅、錫、鐵和稀土等礦產資源豐富,有寶山鐵廠、寶山水泥廠、天歐礦業有限公司。主要特產有優質絲苗米、瘦肉型豬、三黃胡須雞、塘虱等,有「魚米之鄉」之稱。
18、臨江鎮
位於紫金縣境西北部,東江中上游東岸,西與河源市源城區隔江相望,北接東源縣。全鎮總面積130.9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積2000公頃、山地8000公頃。
到2009年境內設有東江金珠工業園和紫金經濟開發區臨江工業園2個工業園區,建成投產的較大型企業有正天獸葯廠、德潤鋼鐵廠、富達制衣廠等。主要旅遊景點有七寨山瀑布風景區、斬坑水庫度假區。
(3)大嶺頭錫礦坑遺址擴展閱讀:
1949年5月紫金縣解放,隸屬於東江專區。1952年改屬粵東行政區,1956年隸屬惠陽專區。1959年改屬汕頭專區,1963年復屬惠陽地區,1988年改屬河源市。
1996年,紫金縣面積3627平方千米,人口約68.9萬人,轄23個鎮。1998年末,紫金縣轄23個鎮,下設277個管理區、24個村委會、24個居委會。
2001年1月完成撤區設村工作,全縣設立301個村委會。2008年,增設瓦溪社區居委會。2009年7月,經省民政廳批准,紫城鎮、附城鎮、烏石鎮合並設立紫城鎮,全縣設18個鎮。
『肆』 紫金縣的行政區劃
紫城鎮,位於紫金縣境東北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全鎮總面積13.4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8.6平方公里,下轄10個社區居委會,2007年總人口96133人。
附城鎮,位於紫金縣境東北部,毗鄰縣城,北與東源縣交界。全鎮總面積230.9平方公里(含白溪42.5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2007年總人口38638人。鎮內礦產、水力和松木資源豐富,主要特產有黃花細葉綠茶、單叢茶、春甜桔等。主要景點有白溪——散灘水庫風景區、廣福庵等。金山民營工業園位於鎮內西郊,佔地面積3.12平方公里。
烏石鎮,位於紫金縣境東北部,秋香江上游。全鎮總面積140.5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46188人。境內水力資源豐富,主要特產有春甜桔、三華李等。主要名勝有官山嶂、楊梅坳仙人足跡等
中壩鎮,位於紫金縣境東北部,東鄰五華縣長布鎮,北毗東源縣黃村鎮。全鎮總面積170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2007年總人口8人。境內瓷土和金屬礦產資源豐富,有河源市投資和規模最大的瓷土開發企業中壩華鵬高嶺土廠。孫中山祖籍紀念館被河源市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此外,還有碧雲古洞等景點。
敬梓鎮,位於紫金縣境東部,東面、北面與五華縣交界。全鎮總面積110.3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2007年總人口28840人。境內花崗岩石等礦產資源豐富,敬梓村溫泉溫度62℃,日噴水量200立方米。此外,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中聯黃海龍將軍祠、新寨宋屋、清代嶺南才子宋湘祖墳「卧獅搖鈴」、峨山頂新石器時代古村落遺址、山谷圍風景區等名勝古跡。
水墩鎮,位於紫金縣境東部,東鄰五華縣龍村鎮。全鎮總面積115.4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2007年總人口22739人。境內有豐富的錫礦、瓷土資源。
龍窩鎮,地處紫金縣境東南部,東與五華、陸河縣相鄰,南與惠東縣相鄰。全鎮總面積308.9平方公里,下轄33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2007年總人口78904人,是全縣最大的鄉鎮。
蘇區鎮,地處紫金縣境東南部,南鄰惠東縣。全鎮總面積125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2007年總人口20259人。該鎮是全省著名的革命老區,有「血田」紀念碑、蘇維埃政府舊址(紅屋)等18處革命遺址,是河源市首批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旅遊基地,2005年被省確定為紅色旅遊經典景點。境內瓷土、水力資源豐富,鎮有小水電站5座,裝機容量4000千瓦,年發電量1500萬千瓦時,產值510萬元;瓷土場4家,年產量7萬噸,產值910萬元。主要特產有三華李等。
南嶺鎮,位於紫金縣境東南端,東臨陸河縣,南鄰海豐縣,北接五華縣。全鎮總面積100.2平方公里,下轄6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2007年總人口17725人。境內自然環境優美,有全縣第一高峰武頓山、德先樓、文天祥屯兵抗元遺址及所書「甘泉勝跡」碑刻等名勝古跡。森林、水力資源豐富,有水電站5家,總裝機容量2600千瓦,年發電量900萬千瓦時,總產值450萬元。主要特產有鹹菜、香菇、木耳、蜂蜜等。
瓦溪鎮,地處紫金縣境中部,秋香江中游。全鎮總面積230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2007年總人口31980人。砷礦、鉛鋅礦和水力資源豐富,盛產山楂、毛竹。名勝古跡有粵東名山烏禽嶂、文筆塔、廟祖石南母寺等。
九和鎮,位於紫金縣境中南部,南部與惠東縣接壤。全鎮總面積259.2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2007年總人口29898人。境內的熱水、幸福兩村溫泉水溫86℃,泉流量每日數千噸,有治病等功效。
藍塘鎮,位於紫金縣境西南部,秋香江中下游,南與惠東縣接壤。全鎮總面積299.8平方公里,轄26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2007年總人口73030人。該鎮是中心鎮,工農業比較發達,有投資2億多元、產值3.76億元的廣東立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和種植面積835畝、產值500多萬元的源興菜場;集市繁榮,竹製品生產歷史悠久,藍塘豬為廣東省優良種豬之一。主要特產有竹殼茶、春甜桔等,是全縣最大的春甜桔種植基地和開發中心,2007年被廣東省認定為紫金春甜桔專業鎮。主要景點有百牧羊白水寨瀑布生態風景區、壽康樓等。
鳳安鎮,位於紫金縣境西南部,全鎮總面積113.8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2430人。境內有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院士「超級稻」育種試驗基地和深圳市新龍達無公害蔬菜基地,主要特產有葯材紅山枝等,有東龍南葯種植基地,景點有鳳安小灕江。
好義鎮,位於紫金縣境西南端,秋香江下游,南接惠州市惠城區。全鎮總面積89.8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2007年總人口16304人。瓷土、水力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有龍潭瀑布、大江埔風光、阿婆閣炮台遺址等。主要特產有「三黃胡須雞」等。
上義鎮,位於紫金縣境西南部,南鄰惠東縣,西與惠州市惠城區相連。全鎮總面積178.5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2007年總人口22380人。境內鉛鋅礦、水力資源豐富,主要特產有「三黃胡須雞」、上義花生油等。旅遊名勝古跡有東江縱隊第七支隊游擊隊區遺址、飛雲寨、清代古建築客家祖屋、九廳十八井、金峰湖旅遊度假村。
古竹鎮,位於紫金縣境西部,東江中游東岸,全鎮總面積278.1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57124人;轄18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屬低山丘陵地區,素有「魚米之鄉、工業重鎮、商貿之埠」之美譽。主要資源有木、竹、水產、水果及鐵礦等,荔枝和紅瓜以質優名揚東江,有富有傳奇色彩的越王山旅遊風景區和道姑等風景名勝。境內交通便利,陸路有省道中(洞)石(壩)線穿境而過,距惠州83公里,離深圳170公里,至廣州198公里,連接廣梅汕鐵路貨運站,距惠河高速公路僅6公里;水路可通河源、龍川、惠州、廣州等地。古竹鎮是1992年經省政府批准成立的規劃開發10平方公里的紫金經濟開發區所在地,也是2002年省確認的中心鎮之一。2009年開發區建成5.6平方公里,落戶企業38家,已逐步形成眼鏡光學、塑膠、五金、紡織、電子等產業為主的工業體系。1996年11月被省特區辦評為全省十佳先進開發區之一。
義容鎮, 位於紫金縣境西部,省道S343線中石線穿境而過。全鎮總面積356.2平方公里,轄25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2007年總人口55349人。境內銅、錫、鐵和稀土等礦產資源豐富,有寶山鐵廠、寶山水泥廠、天歐礦業有限公司。主要特產有優質絲苗米、瘦肉型豬、三黃胡須雞、塘虱等,有「魚米之鄉」之稱。主要旅遊景點有天字嶂、孔子岩、汀村溫泉生態觀光旅遊景區。
臨江鎮,位於紫金縣境西北部,東江中上游東岸,西與河源市源城區隔江相望,北接東源縣。全鎮總面積130.9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積2000公頃、山地8000公頃。轄10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2007年有常住人口6552戶31246人,流動人口1.1萬多人。是工業重鎮,到2009年境內設有東江金珠工業園和紫金經濟開發區臨江工業園2個工業園區,佔地20平方公里,已建成區5平方公里,建成投產的較大型企業有正天獸葯廠、德潤鋼鐵廠、富達制衣廠等。主要旅遊景點有七寨山瀑布風景區、斬坑水庫度假區。
柏埔鎮,位於紫金縣境西北部,北鄰東源縣。全鎮總面積134.9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2007年總人口33598人。境內稀土礦、花崗岩、石英石和水力等資源豐富,主要特產有黃毛嶂山茶,對腹痛、腹瀉等病有特效,馳名東南亞等地,古跡有朱子紀念館等。
黃塘鎮,位於紫金縣境西北部,北鄰東源縣,省道S242河汕線貫穿全境。全鎮總面積226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2007年總人口44642人。有古村落遺址、東漢古墓葬出土遺址、廣東省激流迴旋訓練基地(黃龍峽漂流)、龍灣漂流等旅遊景點。 1998年,全縣設23個鎮,下轄277個管理區、24個村民委員會、24個居委員會。1999年4月起,全縣普開撤區設村工作,進行首次村(居)民委員選舉。2001年1月完成,全縣設立301個村民委員會。2002年全縣村(居)民委員會進行換屆選舉。2003年8月,經省民政廳批准,縣先後撤並九樹、青溪、洋頭3個鎮,至年底,全縣設20個鎮,301個村民委員會、24個社區居委會。
2004年進行村民委員會規模調整,至年底,全縣完成撤並28個村委會,全縣村民委員會調整為273個。2005年全縣村民委員會進行第三次換屆選舉,至2005年11月完成。2006年經批准改名的有7個村(烏石上澄村、南崗村,水墩段布村,南嶺鎮彩頭村,藍塘博雅村,義容西平村、龍騰村)。2008年,增設瓦溪社區居委會。2009年7月,經省民政廳批准,紫城鎮、附城鎮、烏石鎮合並設立紫城鎮。至年底,全縣設18個鎮、273個村委會26個社區居委會。
『伍』 東莞大嶺頭是在哪個位置
看看這個地圖咯,東莞所有鎮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