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洋縣遺址

洋縣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19 18:04:33

① 寶山商代遺址是商代什麼時期的遺址

寶山商代遺址
陝西省漢中境內的陝南寶山商代遺址考古發掘最近獲得突破性進展,房屋遺址及大量出土的陶器、骨器、青銅器等文物,證實了漢水上游地區早在夏商時期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活動區域。
寶山遺址位於今城固寶山鎮寶山村,北依秦嶺,南瀕漢水。由西北大學文博學院副教授趙叢蒼率領的考古小組發現,遺址房屋基礎平面一般為長方形,多為木骨泥牆形式,結構清楚,保存良好。其中一個建築基址面積超過一百平方米,布局設置規格等級很高;同時發現了很多小開間聯作長條形建築基址,最長的一處達十五米以上,極富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寶山遺址出土了高頸小底樽、折腹杯等陶器近三十種,造型新穎獨特,燒造精緻細膩,為早期陶器之精品。這里出土的成年男女、幼童墓及直肢葬、屈肢葬等多樣的墓葬形式為研究當時的葬儀葬俗提供了翔實的實物資料。
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漢中地區的城固、洋縣等地相繼批量出土商代時期的青銅器,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但因未見同時期遺址的發現,致其文化性質等一直眾說紛紜。
有關專家認為,最近在寶山遺址的發掘成果,對於確認城固、洋縣等地商代青銅器群的文化性質,進而認識漢水上游地區青銅時代文化面貌,研究漢江流域與長江三峽地區夏商時期文化的聯系以及中原文化的關系等,都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實物資料

② 建國以後中國因建新的建築被拆毀的古建築有哪些

揚州唐城遺址部分古城牆和護城河遭破壞
炸山採石危及陝西唐陵遺址 唐十八陵多已被破壞
安徽宿州煤礦修鐵路破壞近百平米文物遺址
河南800公里楚長城遺址遭人為破壞損毀殆盡
鄭州商代都城遺址私搭亂建破壞嚴重
江蘇13座宋元糧倉被毀建樓盤 曾列去年十大考古
京滬高鐵工地商周遺址遭施工隊破壞
安徽宿州煤礦修鐵路破壞近百平米文物遺址
重慶3000年前商周遺址已遭毀滅性破壞
甘肅馬家屲村新石器文化遺址遭大量盜挖
陝西洋縣唐代公主墓遺址遭破壞
寧波市細菌戰遺址紀念碑遭破壞
南京商周遺址遭到野蠻破壞
內蒙包頭趙長城遺址遭破壞 長城粗放保護待改變
專家稱樓蘭遺址因人為破壞20年後可能消失
會寧府遺址植被遭破壞 古城牆30年矮一米多
錢學森回國建立首批實驗室被夷為平地

③ 陝西123件國寶級文物都有哪些

延安革命遺址 1937-1947年 延安市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漢至宋 漢中市 大雁塔 唐 西安市 小雁塔 唐 西安市 興教寺塔 唐 西安市長安區 西安城牆 明 西安市 西安碑林 漢至近代 西安市 葯王山石刻 隋至明 銅川市 半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豐鎬遺址 周 西安市長安區 阿房宮遺址 秦 西安市 漢長安城遺址 西漢 西安市 秦陵兵馬俑
大明宮遺址 唐 西安市 黃帝陵 黃陵縣 秦始皇陵 秦 西安市臨潼區 茂陵(漢武帝劉徹墓) 西漢 咸陽市 霍去病墓 西漢 咸陽市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唐 咸陽市禮泉縣 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墓) 唐 咸陽市乾縣 順陵(武則天之母楊氏墓) 唐 咸陽市 陝西境內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西安事變舊址 1936年 西安市 藍田猿人遺址 舊石器時代 藍田縣 周原遺址 西周 扶風縣、岐山縣 司馬遷墓和祠 西漢至宋 韓城市 陝西境內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瓦窯堡革命舊址 1935年 子長縣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 1937-1946年 陝西省西安市 大佛寺石窟 唐 咸陽市彬縣 鍾山石窟 北宋 子長縣 昭仁寺大殿 唐 咸陽市長武縣 西嶽廟 明至清 華陰市 西安清真寺 明至清 西安市 秦雍城遺址 東周 鳳翔縣 秦咸陽城遺址 戰國至秦 咸陽市 黃堡鎮耀州窯遺址 唐至元 銅川市 長陵 西漢 咸陽市 杜陵 西漢 西安市長安區 橋陵 唐 蒲城縣 扶托村 商周 西安市戶縣 陝西境內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姜寨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臨潼區 鄭國渠首遺址 戰國 咸陽市涇陽縣 魏長城遺址 戰國 華陰市、大荔縣 、韓城市 統萬城遺址 十六國 陝西省靖邊縣 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包括青龍寺遺址) 隋、唐 西安市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 隋、唐 麟游縣 灞橋遺址 隋-元 西安市 華清宮遺址 唐 西安市臨潼區 武侯墓 三國 漢中市勉縣 泰陵 隋 咸陽市 永陵 西魏 富平縣 仙游寺法王塔 隋 周至縣 府州城 五代-清 府谷縣 西安鍾樓、鼓樓 明 西安市 水陸庵 明 藍田縣 延一井舊址 清 延長縣 陝西境內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甜水溝遺址 舊石器時代 大荔縣 花石浪遺址 舊石器時代 洛南縣 元君廟--泉護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華縣 康家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老牛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商 西安市 櫟陽城遺址 戰國至漢 西安市 京師倉遺址 西漢 華陰市 良周遺址 秦、漢 澄城縣 東渭橋遺址 唐 高陵縣 玉華宮遺址 唐 銅川市 西漢帝陵 西漢 咸陽市、西安市 唐代帝陵 唐 富平縣、蒲城縣、三原縣、涇陽縣、禮泉縣、乾縣 三原城隍廟 明 三原縣 鳩摩羅什舍利塔 唐 戶縣 公輸堂 明 戶縣 倉頡墓與廟 明、清 白水縣 泰塔 北宋 旬邑縣 香積寺善導塔 唐 西安市長安區 西安城隍廟 明、清 西安市 白雲山廟 明、清 佳縣 八雲塔 唐 周至縣 涇陽崇文塔 明 涇陽縣 彬縣開元寺塔 北宋 彬縣 韓城普照寺 元 韓城市 韓城文廟 明 韓城市 韓城城隍廟 明 韓城市 黨家村古建築群 明、清 韓城市 耀縣文廟 明 銅川市耀州區 澄城城隍廟神樓 明 澄城縣 鎮北台 明 榆林市 重陽宮祖庵碑林 鍾馗故里、財神劉海故里 元至清 戶縣 慈善寺石窟 隋、唐 麟游縣 洛川會議舊址 1937年 洛川縣 楊家溝革命舊址 1947~1948年 米脂縣 陝西境內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龍崗寺遺址 舊石器時代至漢 南鄭縣 石峁遺址 新石器時代 神木縣 石摞摞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 佳縣 李家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鄉縣 北首嶺遺址 新石器時代 寶雞市 東龍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漢 商洛市 橫陣遺址 新石器時代 華陰市 李家崖城址 商至周 清澗縣 梁帶村遺址 周 韓城市 楊家村遺址 周 眉縣 法門寺遺址 南北朝至清 扶風縣 麟州故城 唐至明 神木縣 秦東陵 秦 西安市 張騫墓 漢 城固縣 明秦王墓 明 西安市 蔡倫墓和祠 清 洋縣 精進寺塔 唐至宋 澄城縣 長安聖壽寺塔 唐 西安市 長安華嚴寺塔 唐 西安市 百良壽聖寺塔 唐 合陽縣 昭慧塔 唐 高陵縣 開明寺塔 唐 洋縣 大秦寺塔 宋 周至縣 太平寺塔 宋 岐山縣 武陵寺塔 宋 永壽縣 神德寺塔 宋 銅川市 法王廟 宋至清 韓城市 北營廟 元 韓城市 五門堰 元 城固縣 吳堡石城 明至清 吳堡縣 周公廟 明至清 岐山縣 榆林衛城 明至清 榆林市 張良廟 明至清 留壩縣 扶風城隍廟 明至清 扶風縣 玉皇後土廟 明至清 韓城市 玄武廟青石殿 明 合陽縣 慶安寺塔 明 渭南市 咸陽文廟 明 咸陽市 盤龍山古建築群 明 米脂縣 姜氏庄園 清 米脂縣 豐圖義倉 清 大荔縣 靈岩寺摩崖 漢至民國 略陽縣 石泓寺石窟 隋至明 富縣 楊珣碑 唐 扶風縣 萬安禪院石窟 宋 黃陵縣 易俗社劇場 民國 西安市 渭華起義舊址 1927年 華縣 吳旗革命舊址 1935年 吳起縣 保安革命舊址 1936年~1937年 志丹縣

④ 陝西省漢中市洋縣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急>

洋縣地處抄漢江之濱,青山碧水襲,風景秀麗。境內可開發的旅遊項目繁多,現已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有:世界珍禽朱䴉生態園游覽區,古柏環繞的龍亭蔡倫墓祠和蔡倫紙文化博物館,金碧輝煌的智果寺藏經樓,松青竹茂、四季如春的石關青武山(青山觀瀏覽區),群峰競秀、層巒疊翠的華陽森林公園(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古樸雄偉、結構精美的開明寺塔。儻濱公園正在籌建之中,還有風光旖旎的兩角山、金雞山,「宮殿鎖煙霞,流泉萬壑幽」的豐都山,「雷向江中驅亂石,水從天上倒狂瀾」的黃金峽奇觀等待開發的生態休閑旅遊項目和自然風光旅遊項目

⑤ 中國最具潛力的十大古鎮

下面一一介紹:

1
青木川古鎮景區位於寧強縣西北角,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處,枕隴襟蜀,素有「一腳踏三省」之譽,是陝西省最西的一個鄉鎮,距縣城115公里,西去227公里即是世界級風景名勝區九寨溝,是陝西關中、陝南、湖北通往九寨溝、黃龍景區的捷徑,區位優勢明顯。
青木川在明朝成化年間發展成為西部商賈雲集之邊貿重鎮。因其地理位置特殊,是入川的要道之一,秦蜀之咽喉,兵家必爭之地。民國時期,政亂匪患,因地僻人雜,官府無力統治,亂世中,成就了當地一位傳奇人物——魏輔唐,魏在鄉里建立武裝,政由己出,游離於政府管治,外地難民為逃避災荒、戰亂雜賦,據統計有全國13個省4000多人來此定居,也因此使青木川一度輝煌。
魏輔唐掌握了當地大權後種植罌粟發家買槍,擁有上千人,成為陝甘川邊界強大的武裝集團,建立統治一方的特殊局面長達二十餘年,成為陝西獨一無二的地方統治人物,先後當過寧強縣獨立自衛隊大隊長、寧西人民自衛隊總隊長、陝甘川三省九縣治安聯防處副處長。魏輔唐高度重視文化,致力發展教育事業,辦中學,辦劇社,送鄉里貧困學生到成都、重慶、西安等地念書。
在他的經營下,青木川很繁華,有洋行、商戶、茶館、酒店,現在僅866米長的回龍場老街就遺留有經歷百年滄桑保存仍然完好、風格迥異的清末民初古建築二十餘處,古建築房屋260餘間。古街上近百戶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四合院,二進二出的兩層結構,建築風格有明清時期的旱船式,也有西方教堂式。其中最有名的有「唐世盛」、「榮盛魁」、「榮盛昌」、「輔友社」等,另由新老宅院兩處、輔仁中學一處。這些明、清、民國等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古建築群,古樸獨特,雕梁畫棟,風格典雅,是不可再造的歷史文化遺產。
在青木川老街的附近還有古碑群、古祠、古棧道、古建築等歷史古跡,有「秦隴三棧道」、摩岩石觀音、鄧艾將軍石、二郎神腳印、石門關、金缸峽等,特別是人文、民俗傳奇吸引了古今文人騷客前來觀光題詠。
青木川物華天寶,資源豐富,境內的國家級青木川自然保護區,分布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4種,二級保護動物17種,尤以大熊貓、金絲猴、獼猴、羚牛為代表的珍稀物種成為區域的指示性動物,野生動物學家發現金絲猴與獼猴同域分布的現象,引起了世界野生動物界的關注,是野生動物界待解之謎,被專家譽為「天然的動植物基因庫」。
2
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同里位於江蘇省吳江市城區的東部,北離蘇州18公里,東距上海80公里,擁有「全國首批20個國家重點公園」、「中國十大影視基地」,「中國人居範例獎」、「國家衛生鎮」、「中國最佳規劃城市」等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其核心景區退思園是全國文保單位,並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同里因此成為江南水鄉古鎮中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所在地。
同里以「小橋、流水、人家」的神韻被譽為「東方威尼斯」。鎮外五湖環抱,鎮內15條河流縱橫交錯把古鎮劃為19個島嶼,而建於各個年代的55座橋又將各個島嶼串成一體,形成了依水成街、環水設市、傍水成園的水鄉風格。「五湖環抱於外,一鎮包含於中」、「家家臨水,戶戶通舟,醇正水鄉,舊時江南」,這是2005年CCTV中國魅力名鎮評選頒獎辭中對同里作出的評價。
同里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根據史料記載,同里建鎮於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歷史上先後出狀元1人、進士42人、舉人93人。為了使古鎮文化生動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同里古鎮陸續修復開放了退思園、崇本堂、嘉蔭堂、三橋、明清街、「蓬萊仙境」羅星洲等、「珍珠塔」、「松石悟園」、肖甸湖「森林公園」、「中華X文化博物館」、「古風園」等大小景點20餘處。此外,一年一度的「同里之春」國際旅遊文化節、中國同里「天元杯」圍棋賽、「中國同里水鄉麗人」評選活動、暮鼓晨鍾成為了同里的四大旅遊節慶品牌活動,極大了提升了同里古鎮的旅遊知名度。
如今,「千年古鎮,世界同里」又實現了由傳統的古鎮觀光游向生態游、水上游、鄉村游的華麗轉身,北聯油菜花節、肖甸湖森林公園的建設發展以及其他配套設施的完善將打開同里旅遊的新篇章。
3
黃姚古鎮位於廣西賀州市昭平縣境內,地處桂林灕江下游,距桂林200公里,素有「夢境家園」之稱,名列廣西名。
黃姚古鎮發祥於宋朝開寶年間,有900多年歷史的文化,黃姚鎮在明清時期因地處三江水路要沖而繁華一時,全鎮按九宮八卦方位而建,姚江穿鎮而過,鎮里眾多明清建築頗具特色。全鎮方圓3.6平方公里,區域地形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內奇峰林立,古木參天,溶洞幽深,清溪環繞。鎮內山水岩洞多,亭台樓閣多,寺觀多,祠堂多,古樹多,楹聯匾額多。
古鎮的選址在布局上充分利用守衛山脈地勢和自然環境,依山而建,周圍有真秀峰、螺山、酒壺山等山峰環抱,姚江水在古鎮盤旋而過,穿街走巷,古鎮一式的青磚灰瓦建築,古榕、古橋、古巷的和諧映象,極具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學意境。古鎮建築選材均是因地制宜,古鎮周圍均有石山環繞,喀斯特地貌的石山給古鎮的建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黃姚古鎮的民居住宅建築,是祖輩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也是古鎮中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有著類似的建築格局,統一的建築色彩,豐富的建築細節變化,歷經百年滄桑,依然散發出熠熠光彩。古鎮民居住宅大約有三百多間,建築面積一萬六千平方米,因地制宜,依山而建,至今仍然保存著較為完好的清代建築樣式。住宅主要以東西向為軸心,錯落有致地修建於兩旁。住宅屋頂多為硬山頂,還有懸山頂、歇山頂,灰瓦磚石結構,二層庭院式小樓,樓高牆厚。
2005年9月19日黃姚古鎮被被亞太地區旅遊合作組織、世界華僑華人旅遊合作組織和中外旅遊品牌推廣峰會組委會聯合推介為「中國最具旅遊價值古城鎮」,成為我國最具旅遊價值古城鎮之一,也是廣西唯一獲此殊榮的古城鎮。
4
華陽古鎮旅遊景區位於秦嶺南坡陝西洋縣北部深山區的華陽鎮。景區南距洋縣縣城75公里,背依太白,西接城固、留壩,東連佛坪、周至縣,總面積29906公頃,規劃旅遊區面積15500公頃。是洋縣華陽鎮轄區內集自然保護區與秦嶺珍稀動植物觀賞、生態人文觀光、紅色、科考修學、探險、宗教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秦嶺南坡山嶽型綜合性生態旅遊區。
古鎮建於秦漢、興於唐宋,唐清時曾設縣治,是歷史上有名的古道驛站、古軍事要沖、古經濟政治重鎮。古鎮內明清建築保存較為完好,古華陽縣縣城城牆殘垣輪廓尚在,宋元時期的華陽鎮古塔和古戲樓風格獨特,文武官員衙門、客棧、當鋪、酒樓、荼樓等鋪板門一條街600多米300餘間為主體的明清建築群至今保存完好,是深山中罕見的明清時期古鎮風貌。鎮內紅二十五軍司令部被列為全國百家紅色旅遊景區之一「川陝革命紀念館」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鎮保留明清風格建築較多,老街商鋪林立,至今依然可見當年的古當鋪、染房、驛站、旅店、署衙、城堡、寶塔、戲樓、寺廟、古道等遺址。古人曾用「城在山頭市在舟,萬家煙火一船收;下有魁樓鎖咽喉,上有寶塔系古渡;山環兩岸排衙走,誰差三道繞曲流;莫道華陽無名地,石有將軍嶺卧牛。」的詩句來描繪華陽古鎮的八大盛景。
5
西塘,古稱胥塘、斜塘,又名平川,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的積淀,春秋戰國時代,西塘就是吳越兩國相爭的交界地,故也有吳根越角之稱。
西塘古鎮的街道有各種各樣的類型,有些街道是在繁華的商業街上,在這樣的街道上可以瀏覽商鋪的建築和琳琅滿目的當地土特產和旅遊產品。有些街道是依河而建,在這里一邊欣賞頭頂上的長廊建築,另一方面可以享受河面吹佛的清風,觀賞遊船和河對面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
江南古鎮西塘的民居既有明清特色但是也很純朴,這里的居民一切都在安詳的環境中生活,盡管每天有無數的遊客打擾著他們,卻還是悠閑地工作、學習、做生意和坐在家門口拉著家常,這里的環境影響並養育著這里的居民。
西塘地勢平坦,河流縱橫,自然環境十分幽靜,一拱如月的石橋,槳聲四起的流水,青瓦灰牆的人家,處處綠波盪漾,家家臨水映人。小鎮上保存著完好的明清建築群落,廊棚和古弄堪稱"雙絕",具有別樣的風韻。
西塘最有名,最繁忙的一座橋--永寧橋。它位於西塘古鎮的十字路口,往來的行人絡繹不絕。這里連接著西塘的標志性建築--煙雨長廊(或稱金色長廊)還連著曾經最繁華的長廊--北柵街。和以前最繁忙的水道--燒香港,以及現在最有名的商業街--西街。所以這里定是商家必爭之地。光酒樓家就有好幾家。尤其是仿古的明清食代。大量的木結構,仿古的建築,寬闊的店面,實在是氣派。站在永寧橋上,環顧四周。可將西塘大部分區域盡收眼底。
古鎮西塘,河堤彎曲,垂柳舞絲。憑欄遠眺,青黛隱現山巒天色交融,更逢落花時節,平添愁緒。多思情之或如朝露剎那凝消,或如杜康芳醇永留。

⑥ 陝西歷史遺跡

大明宮遺址,大雁塔,青龍寺

重點文物
陝西境內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延安革命遺址 1937-1947年 延安市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漢至宋 漢中市
大雁塔 唐 西安市
小雁塔 唐 西安市
興教寺塔 唐 西安市長安區
西安城牆 明 西安市
西安碑林 漢至近代 西安市
葯王山石刻 隋至明 銅川市
半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豐鎬遺址 周 西安市長安區
阿房宮遺址 秦 西安市
漢長安城遺址 西漢 西安市
大明宮遺址 唐 西安市
黃帝陵 黃陵縣
秦始皇陵 秦 西安市臨潼區
茂陵(漢武帝劉徹墓) 西漢 興平市
霍去病墓 西漢 興平市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唐 禮泉縣
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墓) 唐 乾縣
順陵(武則天之母楊氏墓) 唐 咸陽市
陝西境內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西安事變舊址 1936年 西安市
藍田猿人遺址 舊石器時代 藍田縣
周原遺址 西周 扶風縣、岐山縣
司馬遷墓和祠 西漢至宋 韓城市
陝西境內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瓦窯堡革命舊址 1935年 子長縣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 1937-1946年 陝西省西安市
大佛寺石窟 唐 彬縣
鍾山石窟 北宋 子長縣
昭仁寺大殿 唐 長武縣
西嶽廟 明至清 華陰市
西安清真寺 明至清 西安市
秦雍城遺址 東周 鳳翔縣
秦咸陽城遺址 戰國至秦 咸陽市
黃堡鎮耀州窯遺址 唐至元 銅川市
長陵 西漢 咸陽市
杜陵 西漢 西安市長安區
橋陵 唐 蒲城縣
扶托村 商周 西安市戶縣
陝西境內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姜寨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臨潼區
鄭國渠首遺址 戰國 涇陽縣
魏長城遺址 戰國 華陰市、大荔縣 、韓城市
統萬城遺址 十六國 陝西省靖邊縣
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包括青龍寺遺址) 隋、唐 西安市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 隋、唐 麟游縣
灞橋遺址 隋-元 西安市
華清宮遺址 唐 西安市臨潼區
武侯墓 三國 勉縣
泰陵 隋 咸陽市
永陵 西魏 富平縣
仙游寺法王塔 隋 周至縣
府州城 五代-清 府谷縣
西安鍾樓、鼓樓 明 西安市
水陸庵 明 藍田縣
延一井舊址 清 延長縣
陝西境內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甜水溝遺址 舊石器時代 大荔縣
花石浪遺址 舊石器時代 洛南縣
元君廟--泉護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華縣
康家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老牛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商 西安市
櫟陽城遺址 戰國至漢 西安市
京師倉遺址 西漢 華陰市
良周遺址 秦、漢 澄城縣
東渭橋遺址 唐 高陵縣
玉華宮遺址 唐 銅川市
西漢帝陵 西漢 咸陽市、西安市
唐代帝陵 唐 富平縣、蒲城縣、三原縣、涇陽縣、禮泉縣、乾縣
三原城隍廟 明 三原縣
鳩摩羅什舍利塔 唐 戶縣
公輸堂 明 戶縣
倉頡墓與廟 明、清 白水縣
泰塔 北宋 旬邑縣
香積寺善導塔 唐 西安市長安區
西安城隍廟 明、清 西安市
白雲山廟 明、清 佳縣
八雲塔 唐 周至縣
涇陽崇文塔 明 涇陽縣
彬縣開元寺塔 北宋 彬縣
韓城普照寺 元 韓城市
韓城文廟 明 韓城市
韓城城隍廟 明 韓城市
黨家村古建築群 明、清 韓城市
耀縣文廟 明 銅川市耀州區
澄城城隍廟神樓 明 澄城縣
鎮北台 明 榆林市
重陽宮祖庵碑林 元至清 戶縣
慈善寺石窟 隋、唐 麟游縣
洛川會議舊址 1937年 洛川縣
楊家溝革命舊址 1947~1948年 米脂縣
陝西境內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龍崗寺遺址 舊石器時代至漢 南鄭縣
石峁遺址 新石器時代 神木縣
石摞摞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 佳縣
李家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鄉縣
北首嶺遺址 新石器時代 寶雞市
東龍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漢 商洛市
橫陣遺址 新石器時代 華陰市
李家崖城址 商至周 清澗縣
梁帶村遺址 周 韓城市
楊家村遺址 周 眉縣
法門寺遺址 南北朝至清 扶風縣
麟州故城 唐至明 神木縣
秦東陵 秦 西安市
張騫墓 漢 城固縣
明秦王墓 明 西安市
蔡倫墓和祠 清 洋縣
精進寺塔 唐至宋 澄城縣
長安聖壽寺塔 唐 西安市
長安華嚴寺塔 唐 西安市
百良壽聖寺塔 唐 合陽縣
昭慧塔 唐 高陵縣
開明寺塔 唐 洋縣
大秦寺塔 宋 周至縣
太平寺塔 宋 岐山縣
武陵寺塔 宋 永壽縣
神德寺塔 宋 銅川市
法王廟 宋至清 韓城市
北營廟 元 韓城市
五門堰 元 城固縣
吳堡石城 明至清 吳堡縣
周公廟 明至清 岐山縣
榆林衛城 明至清 榆林市
張良廟 明至清 留壩縣
扶風城隍廟 明至清 扶風縣
玉皇後土廟 明至清 韓城市
玄武廟青石殿 明 合陽縣
慶安寺塔 明 渭南市
咸陽文廟 明 咸陽市
盤龍山古建築群 明 米脂縣
姜氏庄園 清 米脂縣
豐圖義倉 清 大荔縣
靈岩寺摩崖 漢至民國 略陽縣
石泓寺石窟 隋至明 富縣
楊珣碑 唐 扶風縣
萬安禪院石窟 宋 黃陵縣
易俗社劇場 民國 西安市
渭華起義舊址 1927年 華縣
吳旗革命舊址 1935年 吳起縣
保安革命舊址 1936年~1937年 志丹縣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西安、延安、韓城、榆林、漢中、咸陽。

⑦ 漢中的旅遊

主要景點 古漢台(已建成漢中博物館) 拜將壇(亦稱拜將台) 飲馬池 漢中古城牆遺址 明瑞王府遺址(已建成蓮花池公園) 虎頭橋遺址 濱江景觀帶與橋頭廣場(含橋北廣場與橋南廣場) 午子山 蘇景園 陝南珍稀植物園 王富溝溶洞群 興元湖公園 楠竹園 桔園景區 華陽景區 國家野生朱䴉保護園 櫻桃溝 聖水寺 小南海 南湖風景區 定軍山古戰場 勉縣溫泉 註:資料來源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勉縣武侯墓 南鄭龍崗寺遺址 城固張騫墓祠 城固五門堰 洋縣蔡倫墓祠 洋縣開明寺塔 西鄉李家村遺址 留壩張良廟 略陽靈崖寺 漢中市青木川老街建築群 青木川魏氏庄園 武侯祠 漢中東塔 洋縣智果寺 良馬寺覺皇 西鄉何家灣遺址 城固寶山遺址 寧強羌人墓地 註:資料來源 世界人與自然生物圈 陝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4年10月2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青木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桑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陝西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陝西省略陽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註:資料來源 國家水利風景區 石門國家水利風景區、紅寺湖國家水利風景區、南沙湖國家水利風景區 國家森林公園 五龍洞國家森林公園、黎坪國家森林公園、漢中天台國家森林公園、紫柏山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濕地公園 寧強漢水源國家濕地公園、西鄉牧馬河國家濕地公園 省級自然保護區 摩天嶺省級自然保護區
寶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龍池獼猴省級自然保護區
馬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陝西漢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 省級重要濕地 陝西嘉陵江濕地 陝西漢江濕地 漢中漾家河濕地 漢中褒河濕地 漢中石門水庫濕地 漢中湑水河濕地 西鄉子午河濕地 漢中牧馬河濕地 鎮巴任河濕地 中國美麗田園 洋縣朱䴉梨園 西鄉縣江榜茶園 城固縣劉家營村橘園 西鄉縣蓮花村櫻桃花 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佛坪山茱萸、洋縣紅米、洋縣黑米、漢中仙毫、略陽烏雞、漢中附子、略陽杜仲、略陽天麻、略陽豬苓、鎮巴臘肉

⑧ 宋代古棧道遺址在哪

古代的蜀道中,90%的主體在漢中境內。主要有:
子午道,又叫子午谷。北口在長安縣,叫子口;南口在洋縣,叫午口,全長 420公里。鴻門宴後,劉邦被項羽貶到巴蜀地帶做漢王,就是沿子午道返回漢中。途中他聽張良的主意,燒了走後的棧道,以防止項羽南侵,又可使項羽不疑心劉邦北上。子午道的沿途有東漢發明造紙的蔡倫墓地和西漢出使西域使者張騫的墓地。
褒斜道,南口在漢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縣的斜谷,通稱褒斜谷全長470公里。棧道南端叫小石門,北端叫大石門,兩個石門通長16.3米、寬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當時開鑿山石不是用鐵器或火葯,而是原始的「火焚水激」法,據說是世界上最早的棧道。隧道內壁和石門南褒河兩岸崖上,留下漢魏以來歷代著名官員和文人雅士的提名和留詩,通稱「石門石刻」。1971年石門所在地因修水庫,有17萬方主要石刻移入漢中博物館保存。
金牛道,又叫蜀棧,金牛道是古代川陝的交通干線,北起陝南勉縣,南至四川巴中大劍關口。此道川北廣元到陝南寧強一段十分險峻。詩人李白贊嘆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就是指的這一段。
米倉道,北起陝南南鄭縣,南至四川巴中縣,因穿越米倉山而得名。米倉道全長250公里,繞山越嶺,攀行其間,如騰雲駕霧。
黨駱道,北從西安周至開始,翻越秦嶺,至漢中洋縣。
陳倉道,北起寶雞的陳倉,南到漢中勉縣。
連雲道,北從寶雞鳳縣,南到漢中的褒城。
祁山道,北從甘肅天水,南到漢中。
荔枝道,從漢中西鄉縣出發,翻巴山,到漢中鎮巴縣(定遠廳),再到四川萬源。

⑨ 陝西有什麼名勝古跡

陝西省位於黃河中游、漢水上游,跨黃土高原中部,因在陝原以西而得名。境內北部為黃土高原,中部為渭河平原,南部為秦巴山地和漢水谷地。全省面積19萬平方千米,人口3402萬,6個地級市,7個縣級市,84個縣,省會西安市。秦嶺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以北為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較乾燥,大陸性特徵明顯,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無霜期5-6個月。
陝西歷史悠久,文物眾多。旅遊名勝有西嶽華山、西安碑林、大雁塔、西安城牆、半坡村遺址、秦始皇陵、秦兵馬俑博物館、臨潼驪山風景區、黃帝陵、昭陵、乾陵、法門等。著名土特產有臨潼石榴、火晶柿、寶雞煙葉、朝城茶椒、商洛核桃、安康金漆、紫陽綠茶、秦川牛、關中驢以及黨參、杜仲、蠶桑等。還有西鳳酒、搪瓷、毛毯等。
位於關中平原中部,北臨渭河,南依秦嶺。全市總面積近10000平方千米。市區面積約816平方千米。是陝西省省會。下轄八區(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雁塔區、未央區、灞橋區、閆良區、臨潼區);五縣(長安縣、戶縣、周至縣、藍田縣、高陵縣)。市總人口618萬餘人,有回、滿等少數民族。西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自西周時期到唐朝,先後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歷時近1100年,在我國六大古都中是建都時間最長的一個都城。西漢時,這里已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並且通過"絲綢之路"與西方諸國進行文化交流,直到唐代交往更加密切。悠久的歷史,為西安遣存下許多極為珍貴的文物古跡和著名的風景名勝,使西安成為全國重點旅遊城市,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紛紛到西安來觀光旅遊。
寶雞市位於陝西關中平原西端,渭河北岸。現轄金台、渭濱二區。是隴海、寶成、寶中鐵路的交匯處。素有"川陝甘之咽喉"之稱。著名的周塬遺址、秦都雍城遺址、法門寺地宮遺址都在本區之內,天台山、太白山森林公園、金台觀等是當前旅遊之熱點。境內資源豐富。秦嶺、關山林茂草豐,是核桃、花椒、生漆、沙棘、名貴中葯材的天然寶庫。也是熊貓、金絲猴、大鯇等稀世珍寶繁衍生息的地方。
安康概況
安康市位於陝西省最南部,為秦嶺巴山山地,北與商洛、西安兩地市毗連,自古以來就是陝南有名的"板谷川"和"魚米川"。是陝西南部新興工業城市。安康名勝古跡,風景區眾多,香溪河、擂鼓台、旬陽千佛洞、筆架山風景區等已成當前旅遊熱點。安康為我國北亞熱帶與北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動植物十分典型。為陝西茶葉,中葯材主要產區。
榆林市位於陝西省最北部,地處陝北高原與毛烏素沙漠高原的過渡區。無定河兩岸,水田連片,河網交錯,為"塞外江南"。是陝西省的雜糧主產區。煤、天然氣、石油儲量豐富,其中神木煤田是世界上少有的優質動力煤和氣體煤,靖邊是世界級大氣田,榆林歷史悠久,自秦漢以業,為兵家必爭之地,這里留下了許多故事和文物勝跡,鎮北台、統萬城、紅石峽、李自成行宮、易馬城等都吸引著中外遊客去領略北國沙漠風光。
延安市位於陝北高原,延河之濱,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的歷史文化古城,舊名膚施,素有"塞北咽喉""秦地要區"之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延安是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革命舊址140餘處,有棗園、楊家嶺、王家坪、南泥灣、鳳凰山等.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除革命遺址外,延安的名勝古跡眾多,以環城三山(寶塔山、鳳凰山、清涼山)、萬佛洞、木蘭陵園最為著名。北距延安180千米的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皇帝的陵墓。宜川縣東40千米處還可看到著名的黃河壺口瀑布。土特產有陝北紅棗、小米、洛川蘋果等

⑩ 漢中市洋縣都有哪些好耍的地方這段時間去

洋縣位於漢中盆地東部,北依秦嶺,南臨巴山,得秦巴之秀氣,浴漢水之靈波。面積3206平方公里,總人口44萬,古有「漢上明珠」之美譽,今享「朱䴉故鄉」之佳稱,是陝西省44個旅遊發展重點縣之一,也是漢中實施「146」旅遊工程重點發展區域。現有星級賓館3家,旅遊景區(點)13個,民俗園、農家樂近80家,旅遊「行、游、住、食、購、娛」六要素基本配套。旅遊資源豐富,以自然景觀和生態資源為主體,以華陽的山、黃金峽的水、蔡倫墓的人文景觀、「秦嶺四寶」為代表,特色突出,種類齊備,主要表現在:
第一,種類多。洋縣旅遊資源主要有:山水奇觀、瀑布奇觀、江河風光、原始森林、冰川遺跡、「秦嶺四寶」、歷史文化、宗教寺廟遺址等。
第二,分布廣。全縣旅遊資源豐富,可供開發利用的旅遊資源35處,主要景區(點)10處,其中省級以上文保單位5處,國家級2處。
第三,特色突出。洋縣旅遊資源的等級和品位較高。很多資源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壟斷性和獨占性。如長青生態旅遊區既有峨眉之秀,又有九寨之美, 「秦嶺四寶」—朱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出現在同一區域,具有獨特性。「東方寶石」—朱䴉資源不僅是全國,乃至是世界的聚焦點,2003年又被陝西省確定為省鳥;九十里黃金峽又稱漢江第一峽,以水急、灘多、氣勢磅礴而譽為西北的「小三峽」,兩岸的自然風光,洶涌澎湃的河水,極具原始神韻;造紙術發明家蔡倫在世界百位名人中列第七位而名揚世界,長眠在洋縣龍亭鎮。這些高品位的旅遊資源集聚著陝南旅遊資源之精華,特別在生態旅遊資源方面更是得天獨厚,是秦嶺生態資源的集聚點和代表,也是洋縣生態旅遊的品牌,在全省全國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2004年長青華陽旅遊區被省政府列為全省十大自然景觀之一和十大自然景觀建設項目之一,2006年,省政府確定長青華陽景區為全省「十一五」十大旅遊重點建設項目,列入陝西省「168旅遊產品體系」之中。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