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烏湖游記
『壹』 萬綠湖游記作文550字
才早春呢,空氣中還殘留著冬的氣息,可是那無處不在的生機,是藏也藏不住的。
撐開一把紅傘,我在雨中漫步,不知不覺中來到了紅梅公園。許是下雨的緣故吧,這里幾乎沒有什麼人,而正是這樣,才讓我欣賞到了這如夢似幻的春雨。
這雨極細極小,放眼望去,真似霧一樣迷濛。它們悄然落下,動作迅速而又無聲,落在草坪里,一片片新綠就像是用水彩筆剛塗抹過的,不仔細看,根本就無法瞧見草葉上的水珠。人們都說花兒是要用水來襯托的,一點不錯,花朵上散落的都是一點點的希望,它們在准備著將花朵最完美的一面展現出來。那麼,這漫天飄散的,不都是最珍貴的希望之水么?
移步湖邊,卻朦朦朧朧地看不真切。這雨也真是,非要製造這樣的畫面嗎?是的,一定要。因為春雨的身形就是朦朧飄渺的,誰也沒有看過它的真實面貌,最多隻是依稀記得它有一位少女蒙著面紗向你回眸一笑。春雨快速墜入湖中,我甚至看不見漣漪,它們彷彿是一群催眠的小精靈,讓湖水無波無瀾,沉浸在自己的夢里。其實,每一個走在春雨里的人兒,都在做一場夢,一場不知什麼時候醒的夢。我伸手接著細密的雨珠,若有所思……
春雨迷濛,此時此刻,也許有一個和我一樣的女生,坐在窗前,放下手中的筆,凝神去看窗外的雨;春雨迷濛,此時此刻,也許有一個農民,在田裡鋤地,忽然停住,仰頭望那滿天的雨,贊嘆春雨貴如油;春雨迷濛,此時此刻,也許有一個趕路回家的人,跑得氣喘吁吁不得不停下來,但他忽然覺得在雨中漫步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春雨正伴他左右;春雨迷濛,此時此刻,也許有一個遊子正踏上離家的旅途,春雨飄散,他的心中忽然一陣酸澀,這是家鄉的春雨啊……
紅傘落地,我陡然驚醒。原來,這只是一場夢……
這如夢似幻的春雨啊……
『貳』 西藏自駕游攻略
入藏線路
川藏線入藏線路,總的來說分為川藏南線和川藏北線,北線景色以藏傳佛教文化為主,南線景色以自然風光為主,大多數自駕入藏者都是走的川藏南線這條線路。
『叄』 作文好的給我進!!!
今天,絢麗繽紛,五彩斑斕。隨著太陽徐徐上升,學校組織學生去郊遊,目的地就是**。
**位於咸陽以北六七公里處,那裡有古代許多的皇帝、大臣的陵園,《封神榜》里的周文王和周武王,也是被埋葬於此呢。在古代,這里被看做風水寶地,即使是現在,這里也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我們驅車前往,路上,兩旁翠綠的垂柳迎風飄揚,好像在向我們招手,歡迎我們的到來。忽然,我發現路邊有許多和我年齡相仿的孩子在地頭賣西瓜,出於好奇,我們停下車,決定探個究竟。當我們剛走到她們附近時,那些孩子馬上站起來,揮手喊到:「叔叔阿姨,來買個西瓜吧,瓜甜得很。」「你們怎麼不上學呀?」我問道。「上呢,現在放假了,幫家裡賣西瓜,給我掙學費。」一個小女孩回答道。聽到這里,我很感動,打心眼裡佩服她。最後我們決定多買幾個西瓜,也算是盡一點所能來幫助她們吧。
買完瓜後,我們繼續前行,不久就到達了目的地――**,決定了就在此野餐。老師們在地上鋪開了涼席,同學也拿出了早已准備好的水果和飯菜,這時,小a打開了車上的音樂。啊!優美的樂曲伴著可口的晚餐加上秀麗的風景,真是美妙極了!這時,地上的小蟲子爬到了我們的涼席上,咦?難道它也想參加我們的晚餐嗎?於是我拿了一些食物,撒下去,它們馬上就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
此時的天空已經布滿了晚霞,小鳥自由的翱翔著,夕陽發出了可愛的光輝,空氣中陣陣泥土的清香沁人心脾,眼前的一切真讓我陶醉,大自然好美啊!我想,它就像一個大家園,我們都是它的孩子,它給了我們這么美麗的一個家,我們當然有責任去珍惜它、保護它,只有這樣,才能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才能讓我們的家園更美好!
不知不覺,天已經微微泛黑了,我們在滿是歡歌笑語中結束了這次旅程,真是一次令人難忘的旅遊!
『肆』 烏鎮游記作文!!!800字
經過幾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烏鎮。
烏鎮,像許多江南小鎮一樣,有穿過小鎮的狹窄河道,有傍水而築的朴實民居,有烏蓬船悠悠地在小河上盪過,有巷子深處升起的裊裊炊煙,有農婦在通向河道的石階上浣洗……而不同於其他的江南小鎮,烏鎮少了一些商業氣息,更多的,是一種文化氣息,這源於那裡的景,那裡的人,那裡的文化。
小橋。烏鎮的橋不算多,但已足夠獨特。走過蜿蜒的石子路,繞過許多彎道,眼前,出現了一座橋,雖然有些大,卻也是一塊一塊用石頭砌起來的,一樣結實,一樣美觀,一樣真實。再看看橋頭的石刻字,得知它叫「逢源雙橋」。這是河道的第一座橋,所以叫逢源。穿過弄堂,走過一戶戶人家,便看見了一座小橋,這座橋就是江南古鎮所特有的石拱橋,精心雕琢,顯得立體的花紋使人心怡,站在石拱橋上,可以看到船夫搖著槳徜徉於碧水中,一臉泰然。這就是烏鎮的橋,大的給人豁然,小的則給人舒心。烏鎮如果沒有這些橋,肯定沒有這般精緻,沒有這般古樸,沒有這番意境,就像一幅精美的畫少了修飾。烏鎮的橋不多,但卻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妙趣橫生。
流水。水,永遠是江南古鎮的主題。悠悠流淌著的是傍河居民的生活主線,水承載著他們的希望,承載著他們的淳樸流向更遠的地方。這里的水,碧綠碧綠,這里的人,清清澈澈。我們坐上了烏蓬船,船慢慢地游盪開來,船夫站在船尾,熟練地擺動著槳,盪開一陣陣漣漪,船左右搖擺著向前盪著,左右房舍似乎也在搖擺著,倚在扶手上,隨著船搖擺著,突然感覺,好像一下子擺脫了城市快節奏的生活,融入了一片安寧祥和的小鎮生活中了,這里的一切,隨著水流慢慢飄盪著,遠方,成片的楊柳隨風搖擺,是愜意,是安逸。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嚮往威尼斯,因為那裡是水城,因為水給人以安逸,當水成為城市的主命脈的時候,人們就真的慢下步子來了,也許這是一種回歸,生活方式的回歸。烏鎮的水,就是這樣,這樣的水,孕育出了水一樣的人。
人家。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烏鎮,養出了一方淳樸善良之人。穿過深深的弄堂,路過許多人家,他們似乎從不被遊客們打擾,依然各自生活著,悠閑地生活著。有人敲著木魚,說著些我們聽不懂的話,也許是在禱告吧,有人則在自家園子里種菜,不時地,有小狗會跑到路當中,抓抓癢,作揖,或是,就呆在路當中,不走了。還有八哥見人就說「你好」,逗得遊客不時稱贊。這番生活情趣,不得不令人嚮往。我甚至想,這里,是不是許多中國文人被貶官之後的世外桃源呢。
文化。烏鎮除了有秀美的風景,和藹可親的人,不可或缺的,是它的文化。文化始終是使一個古鎮永遠吸引人的力量,有了文化,古鎮彩繪分外奪目,才會將其深邃展現在人們面前,才會讓人們來讀懂它。走進一個個小小的門洞,裡面無不是一種精髓的文化。我走進江南百床館,裡面陳列著從明代到近代的床,上至皇帝御用之床,下至普通百姓之床,這是床的發展,也是歷史,這些床的雕刻都十分講究,一看便知是能工巧匠一刀一刀精心雕琢而成,想來現在的床雖然大而舒適,缺少了一番心血,少了一種工藝,也少了一種文化,一種木雕文化。這種床,保留在烏鎮,也成為烏鎮的文化瑰寶。再走過一段高高低低的石板路,穿過狹小的巷子,就是藍印花布的作坊,大大的園子里掛著長長的布條,等著曬干。藍印花布是江南的特色,也幾乎成了它的象徵,小而精細的花紋透出的是一種細致,藍色襯出的是一種古樸。看雪白的布經過能工巧匠地改變成了美麗的藍印花布,不得不感嘆烏鎮人的手巧,也許這種手藝只有在烏鎮才看得到,因為這里原汁原味地保留了這種文化的傳承,這種風格,是屬於烏鎮的,是屬於江南古鎮的,因為只有在這里,穿著藍印花布的衣裳,坐在河邊看過往的烏蓬船,才是和諧。烏鎮除了有這些工藝外,還出了一位文人——茅盾。他的《子夜》、《春蠶》、《霜葉紅似二月花》都是聞名遐邇的作品,他的故居依然透著一股文化的氣息,牆上掛著「有志竟成」的字樣,那應該他的座右銘吧,書桌上,簡潔地放著幾本書,書頁早已泛黃,他的學識,見解卻不會發黃,而是愈陳愈精。茅盾故居的布置非常簡單,會客室里只有兩把椅子,一張桌子,也許,對於一個文人來說,這已經足夠了。也許中國許多文人都是這樣,過著清貧簡單的生活,正是這種清貧,正是這種生活,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君子」,這讓我想到了魯迅,看過他的三味書屋,一樣儉朴,一樣充滿文化氣息,只是魯迅還有一個百草園,可供閑暇用。而茅盾,所有的時間都在書里了。走出茅盾故居,再往前,便看到了保存尚好的當鋪,推開有石獅子的大門,轉過幾個彎,就到了當鋪,一個大大的「當」字寫在牆上。跨過高高的門檻,站在水泥地上,交換物品的窗口很高很高,窗口也很小,別的地方都用木條弄成小孔狀,這樣奇奇怪怪地結構聽說是為了防止斗毆,以便公平交易。看來古時候人也懂得經濟理財。從旁邊的小門可以繞到當鋪里的工作人員坐的地方,踩在石庫門般的地板上,可以聽到自己的腳步聲,還有迴音,登上三節樓梯,坐在木凳子上,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視角轉到旁邊的牆上,那裡是一塊板,上面是一些可以活動的字塊,就像拼圖一樣。古人就通過他們來記住人們當物品的時間與期限,古人就用這樣的方法代替了現在的電腦,也夠聰明的。這就是古時候最常見的交易方式,現在像這樣保留下來的當鋪也不多了。烏鎮就有幸將其保留了下來,也不失為一種經濟文化。
於是,多元的文化,烏鎮都保留了下來,並且,多年來,人們已經把這些文化與烏鎮,這個江南古鎮聯系起來了。烏鎮的文化是值得人們去尋覓的,因為這是我們的文化遺產。
走出烏鎮,已經很晚了,讓我不能忘卻的,是這里的古色古香,是這里的小橋、流水、人家,更重要的,是這里不可替代的文化。
再見,烏鎮。我還會來的。
『伍』 《西湖游記》然杭人游湖.「然」的意思是 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工」的意思是
精巧,精妙的意思
『陸』 琴湖游記600字作文初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詩人李白《望廬山瀑布》中的詩句。以前每當讀這首詩的時侯,我就很想去證實一下,廬山是不是真的如李白的詩中寫得那樣美麗壯觀。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告訴我,爺爺奶奶要帶我去廬山遊玩,我高興得幾天都睡不著覺。
那天早晨,我起了個大早穿好衣服,和爺爺奶奶坐火車去九江。小住了幾天後,就坐上旅遊車,上廬山了。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行程,終於來到了我夢寐以求的廬山。我迫不急待地跳下車,啊!周圍到處迷漫著大霧,感覺就像到了仙境一般。好冷,奶奶趕緊幫我穿上外套。雖然是七月份,但這里都要穿起秋裝了,難怪都說廬山是避暑的盛地。
美麗的廬山是世界級的名山,地處江西省北部,最高山峰海拔1474米。有神奇的仙人洞、傳說中的迎客松、氣勢雄偉的三疊泉、黃龍潭、烏龍潭,還有國共兩黨領導人住過的「美盧」等等。我最喜歡的就是三疊泉,聽導游說三疊泉被稱為天下第一飛泉,來了廬山不去三疊泉,就不算來廬山走了一遭。
三疊泉的美景必須爬到山頂才可以看到。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爬行,我們終於到了。只見一道清泉從山上流下,就象是從銀河落下來的,遠遠望去好似一道銀白的絲巾鑲在山間。導游介紹說三疊泉落差為155米。一疊直垂,水從70多米處一傾而下,遠看似雨雪交加,近觀似大霧彌漫;二疊高約50米,跌宕奔涌,帶起散珠細霧,凌虛而下;三疊又長又闊,洪流傾瀉,如玉龍直闖潭中,激起滾滾波濤浪花,在山色空濛中,猶如一幅生趣盎然的水墨畫。不愧被稱為天下第一飛泉。據說三疊泉是在大約在宋紹熙二年(1191),被一樵夫發現,於是傳播開去,並從此轟動了廬山內外。
看到這么美麗壯觀的三疊泉,我迫不及待地跳到水裡玩了起來,來時的疲勞也立刻拋到九宵雲外了。
廬山真是太美了,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環境幽雅,真不愧為人間仙境。通過這次旅遊,我開闊了視野,也增長了不少知識。
『柒』 微山湖游記作文400字
秋天的微山湖
初秋的微山湖是最迷人的時刻,我做夢都想去看看,沒想到爸爸今年休假,將我帶到了她的懷抱。
我們乘坐的汽船飛快的開著,船後劃劃出長長的水花,把天、水和周圍的一切連在一起。我們的船就好像在畫中游,真是美極了。
我拉著爸爸的手站在船頭,極目望去,只看見白帆點點,葦草片片,周圍的運輸隊,養魚塘都從身邊匆匆而過。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無邊無際的荷花場。要去看荷花,摘蓮蓬,大船就無能為力了我們唱了漁民的小船兒,何進了荷花叢。荷葉就想到扣的草帽,有的探出水面,站在水中,像個上崗的哨兵,守候在荷花的身旁,有的漂在水面上,像一個秘魯的磁碟,為荷花收集著雨露。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荷花,點綴在荷葉中間隨輕風搖盪,真好像是一幅無與倫比的風景畫。
這人間美景,驚奇得大家半天沒說話。後來爸爸輕聲吟出了「掐瓊湖光遠,碧水連天邊」的古人詩句。我也想起了人們贊美荷花的那句詩:「 出淤泥而不染。」忽然,一隻蜻蜓落在了這張開的荷葉上,我猛然想起了一首古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用來描繪這場景不是太形象了嗎?秋天的微山湖真是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