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縣嘉定橋遺址
① 上海嘉定到寶應縣最早一班車幾點
你好,上海嘉定到寶應一天只有2班,6:50、13:50發車。
② 可以表示年號,也表示城市的有哪些
福建建甌:「建安」為漢獻帝劉協的年號。東漢建安元年 (196年)置建安縣。
原因:漢末天下大亂,先後在閩地設立三縣為建安、南平、漢興。其中建安以漢獻帝年號命名,意寓——建安初年,平定南方,漢室復興。
1913年與甌寧縣合並為建甌。
福建政和:「政和」為宋徽宗趙佶的年號。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關隸縣詔改政和縣。
原因: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因貢茶「銀針」深受徽宗皇帝贊賞,親賜年號為政和縣。
福建永泰:「永泰」為唐代宗李豫的年號。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析侯官縣西鄉、尤溪縣東鄉置永泰縣。
原因:不詳。
江蘇寶應:「寶應」為唐肅宗李玙的年號。 唐肅宗寶應元年(762年)安宜縣更名為寶應縣。
原因:唐肅宗上元三年農歷四月十六日(公元762年5月14日)因真如獻寶,肅宗傳旨:上元三年改為寶應元年,安宜縣更名為寶應縣。
陝西漢中:「興元」為唐德宗李適的年號。
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年)升梁州為興元府。
原因: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年),避朱泚軍亂,天子幸梁州。還都後,詔改梁州為「興元府」,位同京都長安。
陝西淳化:「淳化」為北宋太宗趙光義的年號。北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在梨園鎮立縣,以其年號賜名為淳化置縣。
原因:不詳。
江西興國:「太平興國」為宋太祖趙匡義的年號。北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以年號「太平興國」為名改平固縣為興國縣。
原因:不詳。
江西景德鎮:「景德」為北宋真宗趙恆的年號。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改昌南鎮為景德鎮。
原因:由於昌南鎮在宋代燒造成功了有「冰肌玉骨」美譽的青白瓷(又名影青瓷),並得到宋真宗的厚愛,宋景德年間(1004--1007年),真宗皇帝趙恆命令昌南鎮燒造御用瓷器,並把他的年號「景德」賜給昌南鎮作為地名,昌南鎮從此改名為景德鎮。
浙江紹興:「紹興」為南宋高宗趙構的年號。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升越州為紹興府。
原因:南宋建炎三至四年(1129~1130)高宗避金兵暫駐越州,州治山陰為臨時首都。次年,改元「紹興」升越州為紹興府,「紹興」名始此。
湖南寶慶:「寶慶」(1225年-1227年),是南宋皇帝宋理宗的年號,共計3年。
原因:南宋寶慶元年(1225),理宗趙晌登極,用年號命名曾領防禦使的封地,升邵州為寶慶府,寶慶之名始於此。
江西南昌:「隆興」為南宋孝宗趙昚的第一個年號,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改洪州為隆興府。
原因:隆興二年,守臣郭祚以孝宗潛藩申請,下三省議,特用紀元之號,賜府額曰隆興府。
浙江慶元:「慶元」為南宋寧宗趙擴的年號。南宋慶元三年(1197年)析龍泉縣置慶元縣。
原因:有胡紘者,上書朝廷,到宰相趙汝愚,以後宋寧宗就專用韓侂胄。胡紘誣陷理學大師朱熹,形成慶元黨禁,於是朝廷才在胡氏的家鄉設置。
上海嘉定:「嘉定」為宋寧宗趙擴的年號。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置嘉定縣。
原因: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