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遺址公園在哪
① 請問元大都裡面的皇城和宮城都在那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布局
元大都平面呈東西短、南北長的矩形,城牆全長60里又240步,辟十一門,南、東、西三面各三門,北面二門,被附會為哪吒「三頭六臂兩足」。
營建大都時,先在全城的幾何中心位置建「中心之閣」,然後以此為基準向四面拓勘城址。
中心之閣以南為皇城。皇城四周建紅牆,又稱「蕭牆」,其正門稱欞星門,左右有千步廊。蕭牆的東牆外為漕運河道。皇城並非以大內宮城軸線為基準、東西對稱,而是以太液池為中心,四周布置三座宮殿——大內、隆福宮和興聖宮,這種布局反映了蒙古人「逐水而居」的特點。大內正門為崇天門,北面為厚載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崇天門前有金水河,河上有周橋(相傳今北京故宮內之斷虹橋)。大內正殿為大明殿,是元帝理政和居住的場所,面闊十一間,後有廊廡連接後殿。大明殿之後為延春閣,為皇後居所。此外還有玉德殿、內藏庫、鷹房、羊圈等建築。
皇城外,南面和東南為官署區,北面積水潭一帶為鬧市,東面為太廟,西面為太社稷,加之城垣每面各開三門(北垣例外),均符合《周禮•考工記》中「九經九軌」、「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相關記載。
在中心之閣西面,為鼓樓、鍾樓,是全城的報時機構。鍾鼓樓之西為積水潭,是元代漕運終點,也是全城最繁華的商業區,有米市、面市、緞子市、皮帽市、金銀珠寶市、鐵器市、鵝鴨市等市廛,還有望湖亭、萬春園等園亭。
元大都的道路為土路,在建城時在城市主幹道兩側設置了排水明溝,用條石砌築。明朝之後,許多明溝被加蓋覆蓋,變為暗溝。
② 元大都遺址在哪
元大都土城遺址位於北京市區北部海淀區、朝陽區境內,北土城路南側和西土城路西側。至元四年(1267)元世祖忽必烈營建大都,至元十三年(1276)大都城垣建成,周長28.6公里,四隅建角樓,平面布局呈長方形。城牆基寬2.4米,牆體為夯土築成,故又稱土城。元後期又於各門外加築瓮城。明築北京城時,將北城牆南移5里,使北部土城廢棄,成為遺址。今遺址尚存約12公里,城牆外圍還有護城河的遺跡,是規模最大、最能反映元大都城市規模、布局、方位的重要歷史遺跡,1957年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③ 元大都的地點在哪是故宮嗎
元大都,或稱大都,突厥語稱為「汗八里」(Khanbaliq),意為「大汗之居處」。自元世內祖忽必烈容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為元朝國都。其城址位於今北京市市區,北至元大都土城遺址,南至長安街,東西至二環路。
④ 元朝大都中都上都在哪裡
元大都:位於現今北京市市區,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元中都:位於河北省張北縣饅頭營鄉,始建於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它的建造者為元世祖忽必烈的孫子元武宗海山。
元上都:城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草原。
元朝的都城隨著時間的遷移不斷地變更,甚至達到一種共存的局面。這其中有的是作為元朝發源地,有的是軍事意義,有的則是用來為元朝皇帝避暑之用。元朝以及蒙古帝國時期,一共修建了四處都城,分別是元大都,元上都,元中都。
(4)元大都遺址公園在哪擴展閱讀:
元代大都的名稱,在源自漢語的「大都」之外,還大概源自畏兀兒語的Khanbaliq,khan是汗,baliq是城市,Khanbaliq就是汗之城,音譯為「汗八里」或「汗八里克」。這個詞在《馬可·波羅游記》的各種西文譯本里有兩種拼寫形式,Cambuluc和Kanbalu,所以這兩種形式都常見於當時的西文文獻。
元大都位於金中都舊城東北。其城郭殘垣,在薊門橋西南仍可以看見,並設有標志「元大都城牆遺址」。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西起海淀區學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黃亭子,折向東經馬甸、祁家豁子直到朝陽區芍葯居附近,大體與地鐵10號線北段重合。
⑤ 元大都護城河在哪
京是六朝古都,金中都城和元大都城的四周均有護城河。今德勝門外的土城溝回便是元大都護城河的答遺跡。 土城溝水污染
1368年(明洪武元年),明朝軍隊攻佔元大都後,為易於防守,於1371年將元大都北城牆南移,並利用高梁河、積水潭(太平湖部分)作為北護城河。1419年,又將元大都南城牆南移,並新挖開護城河(即前三門護城河)。對於元大都的東、西護城河,則仍按元代舊制,只是分別向南伸延與前三門護城河接通。此後,在修築外城城牆時,又開挖了外城護城河(即今南護城河),並將各條護城河的水都匯集到東便門,經大通橋,入通惠河。自此形成了與北京城牆相配套的護城河格局,並在此後的500多年中,逐步變成了老北京城風貌的重要標志。
⑥ 想帶爺爺去公園,爺爺93歲,要用輪椅,想去北京元大都遺址公園或景山公園,請問停車費多少,停哪裡比較好
如果去景山,你可以從西門進去,把車停在北海公園的東門,那裡有車位,大約5塊錢,元大都遺址的二邊有胡同,能停車,不收費.
⑦ 北京的元大都在哪裡
元大來都在北京市朝陽區芍葯居甲源2號;元大都城垣遺址在北京市朝陽區健安東路。
元大都北至元大都土城遺址,南至長安街,東西至二環路。北京元都市長垣遺址公園分為海淀段和朝陽段。它有十多公里長。它是北京市區最大的帶狀公園。它集文物保護、生態環境改善、休閑旅遊於一體。
(7)元大都遺址公園在哪擴展閱讀:
元代大都的名稱,在源自漢語的「大都」之外,還大概源自畏兀兒語的Khanbaliq,khan是汗,baliq是城市,Khanbaliq就是汗之城,音譯為「汗八里」或「汗八里克」。
這個詞在《馬可·波羅游記》的各種西文譯本里有兩種拼寫形式,Cambuluc和Kanbalu,所以這兩種形式都常見於當時的西文文獻。
不過必須注意的是,蒙古人只說「大都」、「上都」,Khanbaliq這個詞可能並不為蒙古人所用,也就是說,並不是一個蒙古語詞彙。汗八里是包括畏兀兒在內的突厥語和伊朗語各分支語言人群所使用的,他們甚至到明代還用汗八里稱呼北京。
後來元朝北撤,蒙古人仍然保留著對大都的記憶和懷念,並繼續用「大都合托」(Dayi Qota)一詞來稱呼明朝都城北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元大都
⑧ 請問 從定慧寺去元大都遺址公園怎麼坐公交車 哪站下
從定慧寺去元大都遺址公園
線路1: 從定慧寺出發,乘坐748(曉月苑小區-育新小區),在學院路(三環)換乘361(巴溝村-望京科技開發園),抵達安苑路. 約20.46公里
線路2: 從定慧寺出發,乘坐368(定慧橋-左安路),在阜成路換乘運通201(六里橋長途站-南湖渠),抵達安苑路. 約20.96公里
線路3: 從定慧寺出發,乘坐850(北七家村-張儀村),在蔣宅口換乘119(地壇-芍葯居),抵達櫻花園西街. 約22.06公里
線路4: 從定慧寺出發,乘坐733(嘉園-香山),在阜成路換乘運通201(六里橋長途站-南湖渠),抵達安苑路. 約20.87公里
線路5: 從定慧寺出發,乘坐849(青塔小區-天通北苑),在北太平庄換乘361(巴溝村-望京科技開發園),抵達安苑路. 約21.23公里
線路6: 從定慧寺出發,乘坐121(阜成門-西黃庄站),在小煤廠換乘運通101(望京新城-門頭溝蘭龍家園),抵達櫻花西街. 約21.54公里
線路7: 從定慧寺出發,乘坐601(定慧寺-金五星百貨城),在大鍾寺換乘361(巴溝村-望京科技開發園),抵達安苑路. 約25.65公里
線路8: 從定慧寺出發,乘坐運通102(錦綉大地綠色市場-趙公口長途站),在阜成路換乘運通201(六里橋長途站-南湖渠),抵達安苑路. 約21.26公里
線路9: 從定慧寺出發,乘坐603(玉泉路北口-草橋村),在白塔寺換乘409(阜成門內-來廣營),抵達安苑路. 約21.42公里
線路10: 從定慧寺出發,乘坐運通206(田村小區北門-海淀),在萬泉庄換乘361(巴溝村-望京科技開發園),抵達安苑路. 約21.69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