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按照游
❶ 按照游覽順序寫一篇游記
我在暑假的時候去旅遊了,那裡在繁華的市中心又建起了一座風景如畫的濱河廣場。它與古老的中百一店遙遙相望,東臨雄偉的鼓樓大橋,南面橫著東城河,綢帶似的伸向遠方,四周樹木林立,繁花似錦。這里成了泰州人消閑、遊玩的好去處。
一日,和風習習,我緊緊牽著媽媽的手,踏著夏日傍晚的余輝,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嚮往已久的濱河廣場。
一進廣場,只見人來人往,人們個個面目含笑。沿著石子鋪成的小路往前走,一路花香撲鼻,蜻蜓紛飛,放眼望去,只見團團火紅的不知名的花兒在風中搖曳,如一抹抹晚霞在天邊緩緩移動,只只蜻蜓在花叢中穿梭,有的則全然不顧外面的喧鬧,靜靜地站在花上,似在傾聽花的細語。緊靠著的是兒童的天地,一群群孩子玩滑梯的、盪鞦韆的、吊杠的……個個笑得合不攏嘴,歡聲笑語不斷傳來,讓人感覺無盡的暢意。
從孩子群中擠過,便來到了廣場的正中心。只見一頂高大的白色船帆高高撐起,像碩大的帳篷在風中輕輕搖晃,船帆的四周鑲著點點燈光,閃閃爍爍,時隱時現,如幻境一般,帆船下聚集著一大堆人,我用力擠進人群,只見一年輕小夥子穿著冰鞋,隨著音樂像一隻小燕子在輕快地飛翔著,時而高高抬起一腳,張開雙臂,如大鵬展翅;時而低頭彎腰,急速俯沖,如猛虎下山;時而來個空中倒立,如小猴撈月,周圍喝彩聲,掌聲此起彼伏,我也情不自禁地跟著喊起來:「好,好。」
我依依不捨地離開廣場中心,徑直向南走去。那裡也是歌聲嘹亮,人聲鼎沸。放眼望去,只見燈火通明,無數根水柱竄向天空,忽而變成各種形狀,有如險峻的山峰,有如彎彎的拱橋,有如晶瑩的巨球,有如垂掛的珍珠水簾,音樂漸低,水柱也變得安靜下來,慢慢地降低,收縮,又變成了朵朵一模一樣的盛開的秋菊,水珠也漸次落入湖中,一點一點盪漾開去,燈光照在上面,雖是晚上,卻分明看得清湖底的水草、游魚晃動著嬌巧的身子快活地嬉戲、玩鬧。這時,我多想變成一根水草、一條游魚和他們一起嬉鬧,可是我不能,我只好俯下身子,挽起雙手,捧起水喝上一口,啊,好涼快!冰河廣場的水汩汩地流進心田,讓我無法忘懷了。
我不禁愛上了這美麗的風景地了。
❷ 按照瀏覽路線寫的游記作文
郭亮村位於河南省新鄉市萬仙山風景區,早就聽說那裡景色很美,被稱為「中華影視村」,電影《舉起手來》就是在那裡拍攝的。星期六,我和媽媽跟舅舅開車去那裡看望寫生的明明姐,我心裡高興得樂開了花。下面是作文網游記作文欄目為您准備七篇《游郭亮村》作文。
篇一:游郭亮村
星期天,我和媽媽還有一些叔叔阿姨一起來到了位於輝縣市西北部太行山境內,距新鄉市70公里的萬仙山。這兒1990年被確定為「河南省風景名勝區」,現為國家級4A風景區和省級地質公園。
上午,我們先來到了影視村——郭亮。影視基地國內有很多,多為人工所建,但萬仙山基地不是人工修建的,是自然天成的。村落周圍,層巒疊嶂,峰奇嶺峻,風景秀美,吸引著一代代影視人,著名導演謝晉、馮小寧等在此拍攝了《走出地平線》、《清涼寺的鍾聲》、《舉起手來》等一部部等家喻戶曉的影片。郭亮村被譽為「華夏影視村」、「中國第一影視村」。萬仙山俊秀的景色,吸引著眾多書畫家、攝影家前來寫生、采風。中央美院、廣州美院等100多所藝術院校把萬仙山定為寫生基地,每年有數萬名學生在這里臨景習作。據說,郭亮村還是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的司令部所在地,是著名將領許世友戰斗過的地方。
到達郭亮村,必須穿過一條長1300米,寬6米,高4米的「絕壁長廊」。千百年來,郭亮村的人要想走出大山,與外界交流,只能從「天梯」出去。天梯高百餘米,建在懸崖之上,以險峻而得名最寬的地方有1。2米,最窄的地方只有0。4米,720級台階。天梯因為蜿蜒曲折,臨淵而行,所以稍有不慎便會命喪崖底。多少年來,郭亮人吃的油鹽醬醋和日用品都是從天梯下背上來,買來的牛犢、小豬全是從山下抱上來,養大後,再繞道30多里經山西地界下山去賣。
天梯維系著郭亮人的全部生活,被郭亮人稱為「生命梯」。為使郭亮的鄉親們不再貧困,為讓身後的子孫不再行走險峻的天梯,1971年秋天在村黨支部書記申明信的提議下,村民申新福、王懷堂、申福貴和其餘十三個村裡的壯勞力在歷盡6個寒暑在絕壁上開鑿出了「絕壁長廊」,終於使天塹變通途!他們共用掉了12噸鋼材,打爛了4000把8磅重的鐵錘,清理了石碴24000立方米。為此,王懷堂等村民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走在「絕壁長廊」上,聽著導游的講解,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我驚異於郭亮村人民堅強的毅力,拼搏的精神和那不屈於大自然的鬥志!如果我們具備這種精神,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的嗎?
回來的路上,我們體驗了一次刺激的「過山車」!坐著電瓶車從山上下來,盤卧在懸崖絕壁上的路顯得很陡很陡。車開得很快,嗖嗖的風從耳邊吹過,再次經過「絕壁長廊」時,車像一匹脫韁的野馬直沖下去,車上的人無不尖叫,都感嘆說:「這真是『過山車』,就剩沒有倒過來了!」
在郭亮村,我不僅投入到了青山綠水的懷抱,而且深切的體會到了勞動人民的堅強,還體驗了與眾不同的「過山車」,真是不虛此行啊!
❸ 寫游記應該按照什麼步驟寫
通常有三種寫法。
一是按時間,從開始有寫到結束,有詳有略,有取有舍。
第二是空間,移步換景,一路寫過去,有詳有略,有取有舍。
第三是情感,隨著遊玩中情感波瀾的起伏寫下去,有詳有略,有取有舍,有收有放。
❹ 游記作文指導
一、什麼是游記?
游記,顧名思義,就是記游。也就是對一次出行、游覽、參觀……等的記錄。在這里,游的含義有多種:游歷、旅遊、遊玩、游覽、參觀、訪問、考察等。
二、游記的分類
游記可以分為很多種。以記錄行程為主的是記敘型游記;以抒發感情為主的是抒情型游記;以描繪景物、景觀為主的是寫景型游記;通過記游來說明一個道理的,是說理型游記。但是,不論哪一種游記,都是通過對自然風光、風景名勝、城市景觀、景觀中的人與事進行描繪,來達到記事、抒情、說理等目的。所以寫作游記時,一定要具備「游」的記錄,沒有「游」,也就不會有「游記」。
三、游記的寫作方法
不論是哪一種游記,在寫作時都要要注意以下幾點:
1、游記中的線索
有人說,寫文章如同串珠,沒有一根線索將其中各個要素聯結起來,這篇文章就會支離破碎,或者雜亂無章。寫游記更是這樣,一定要有一條合理的線索貫穿其中。這條線索也可以說是寫作的順序。游記中,最常用的寫作順序可能就是行蹤了。即按照游覽的先後次序來寫。比如一篇參觀動物園的游記,就可以按照參觀的順序一一記述。此外,還有以景物的組織關系、方位關系等作為記游的線索的。我們建議大家初學寫游記時,一定要用一定的線索來組織文章,以求在一開始就養成條理清晰的寫作習慣。
2、游記中的主體
主體指的事做這件事的人或集體。既然是游,就一定有游的主體。在游記的寫作中,如果缺少了人,就與說明文或寫景散文差不多了。對游記中主體的點明也有多種不同的方式,可以在一開始就點明,比如在一篇游記的開始,一位作者就這樣寫道:「今天,我們班的同學在班主任李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北京大學",點明游記的主體是"我們班的同學和李老師」;此外,游記的主體還可以在寫作過程中自然出場,也可以在文章結尾指出。
3、游記中的寫景
對景物的描寫也是游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是主體,景是客體。游記中的寫景,應根據寫作的需要,有選擇、有重點地寫。游記中的景物描寫最好能夠配合文章的主題。如一位同學寫一篇游覽長城的文章,就分別著重對長城的古老壯觀與周圍干凈整潔的景區環境進行了描寫,將景物描寫與文物保護與環境保護的主題緊密地結合了起來。
4、游記中的地點
在寫游記時,一定要注意說明游覽或參觀的地點,比如海洋館、大草原、科技館等。
5、記游要分清主次
游記雖然是對游覽過程的記錄,但卻不是面面俱到的記錄。我曾看到過一位大學生寫的游記,從早上起床寫起,然後寫怎樣吃早飯、怎樣出門坐車、路上都見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一一寫到,一直到最後怎樣回到了家裡。一篇游記,寫了上萬字。卻沒有任何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這樣的寫作不是游記,而是流水帳,是沒有人願意讀下去的。
游記中,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觀、對表現文章主體有重要作用的事物等,要重點描寫,其它的則應該一筆帶過,或者乾脆略去不寫。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會主次分明,主題突出,玲瓏有致。
❺ 游記怎麼寫
1.首先游記可以有日記的方式,就是流水賬的表達,至少要把游的地方的事情給大致描述出來,先把人物,時間,地點,交通,和背景等介紹在前面,要讓讀者(讀者也可以是自己)知道有一個框架,就是一群人或者一個人,在什麼時候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去了什麼地方,有個這個框架,一切就會很清楚,然後就可以開始正文了。
2.游記的地方經常是自然景觀,也可以是非自然景觀,但是如果去參觀可口可樂工廠,也是可以寫成一篇游記的形式,就是對象可以是很多東西,也可以把旅遊的過程描述成游記。
3.一定需要介紹此次出行的目的,可以是因為天氣好,或者因為有空,或者因為一個什麼原因而有了這次出行的計劃,這樣才可以清楚地渲染整個框架,而不至於很唐突的說就是一次出行,會顯得更加真實。
游記,可以敘述多議論少,可以夾敘夾議等,但是如果議論佔了全部篇幅就不太好,去玩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是必須要先說清楚的,不一定非得要按照時間順序,但是一定要描繪好景點,比如一次去爬山為例,就要說看到的景色,路上遇到的故事,看到的山、樹什麼的。盡量要描述清楚那個地方,讓讀者有代入感,知道去了哪裡,就好像讀者也看到了一樣。
(5)游記按照游擴展閱讀:
寫游記,最重要的是寫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而不是將其他人的東西東拼西湊地搬過來。這樣並沒有什麼意義。如何將自己內心中的想法准確表達出來,這是小編下面與大家討論的主要問題。
一篇對人們有意義的游記應該是包括了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後三個部分。很多人寫游記都只會寫出行時發生的事情。但是,出行前的准備也是很重要的。出行前所考慮的東西要更多,要了解出遊地的天氣狀況,了解風景區及其路線,還有了解一些風土人情等等。但也不必寫得太過於詳細,簡單交代如何制定自己出行線路就好,畢竟文章主要部分在出行時。
現在說出行時,來到一個地方,免不了吃吃吃,把好吃的東西拍下來,分享給讀者,文章也很有吸引力。看見風景,不要只上傳照片,讓人們了解這個地方的最好方式,是告訴人們這個地方曾經發生了什麼。比如說廣西桂林市興安的靈渠,就是秦始皇開鑿運河時留存下來的。景區裡面的飛來石,相傳是白鶴大仙飛石鎮妖。雖然只是個傳說,但也為人們了解景區提供了更多的資料。
參考資料網路-游記
❻ 游記的格式是什麼
線索
有人說,寫文章如同串珠,沒有一根線索將其中各個要素聯結起專來,這篇文章就會支屬離破碎,或者雜亂無章。寫游記更是這樣,一定要有一條合理的線索貫穿其中。游記中,最常用的寫作順序可能就是行蹤了。即按照游覽的先後次序來寫。比如一篇參觀動物園的游記,就可以按照參觀的順序一一記述。此外,還有以景物的組織關系、方位關系等作為記游的線索的。
主體 主體指的事做這件事的人或集體。既然是游,就一定有游的主體。在游記的寫作中,如果缺少了人,就與說明文或寫景散文差不多了。對游記中主體的點明也有多種不同的方式,可以在一開始就點明。此外,游記的主體還可以在寫作過程中自然出場,也可以在文章結尾指出。
寫景 對景物的描寫也是游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是主體,景是客體。游記中的寫景,應根據寫作的需要,有選擇、有重點地寫。游記中的景物描寫最好能夠配合文章的主題。
地點 在寫游記時,一定要注意說明游覽或參觀的地點,比如海洋館、大草原、科技館等。
❼ 根據滿井游記的格式寫一篇游記
桃花山游記,原創,後面的「戎州阿鬘」是我的名,你改成自己的就可以了。回
蜀地卑濕,答春分即過,淫雨連日。街巷泥濘不堪。局促一室之內而不得出。靜立窗前,天昏地晦,寒氣透衣。聞道桃花已盛,慾望觀之而未得。
初三日,雨微霽,乃與家人出南門,車行至桃花山下。滿坡春色,土膏潮潤,遍體生涼,曠然怡然,心若飛鵠翔於天地。於時濃霧未散,一望小山朦朦不明,煙籠霧罩,若博山香繞。清風徐來,飄然時現翠色,鮮妍欲滴,如倩女之面紗為風所開,觀之驚艷也。桃花將放未放,俏然粒粒團於枝頭。弱草柔苔微萌於地,有遙看近無之意。遊人雖聊聊,尋花而攝者,攀枝而倚者,抱孩而坐於石者,亦時可見。春寒雖料峭,然徒步跋涉,亦汗出如漿。凡柔條之鳴風,唧唧之鳥聲,乃至遊人之輕語,無意聽來,皆悠然含趣。始知所謂春意盎然,盎然於是也。
夫不因以游墮事,瀟然於草木泉石之間,而能有所得者,惟著述而已。此景既悅我心,適我情,焉能不志之耶?庚寅二月,戎州阿鬘記。
❽ 寫游記通常可以按照( )的順序去寫
游覽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