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大同北魏遺址

大同北魏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20 09:24:22

『壹』 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也北魏時期開鑿的,著名露天大拂17米,端坐在危崖絕壁中,笑眯眯地俯視著什麼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

『貳』 大同北魏鹿苑好不好

歷史上的北抄魏鹿苑襲初建於道武帝天興三年,位於大同東方山與白登山之間,西傍御河一帶,是北魏王朝大型皇家園林。據史料記載,這里當年林木蔥郁、湖水瀲灧,兔、鹿等野生動物棲身其間,成為皇家祭祀、狩獵、休閑娛樂、避暑之地。

大同市從2001年開始論證規劃重建北魏鹿苑,目前已建成一大批重點景觀,到2007年全部建成,總投資預計達1.1億元,集文化傳播、旅遊觀光、休閑娛樂為一體,一座在北魏時期鹿苑遺址上興建的園林,已成為古城大同展示北魏歷史風貌的重要窗口。

穿過一座氣勢恢宏的高大牌樓,一條350米長的街道上建有30多套仿古鋪面,所有建築都按北魏時期風格定位,構成北魏文化一條街。過街後,由北向東走,可看到一座城門,城門上掛有「北魏鹿苑」金字牌匾,穿過城門向前走,可看到一座道武帝拓跋琺的巨型銅像,躍馬彎弓,隨後是兩面形象生動的漢白玉九龍壁。上台階後,便是古樸典雅的寧光宮和永樂宮建築群。建築群中心立著一尊高9.99米、重達480噸的漢白玉大佛。主景區南北兩側有馴養梅花鹿的鹿場,蓄水12萬立方米的人工湖和分別容水2600立方米的太陽島、月亮灣,更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叄』 歷史:北魏為什麼在大同和洛陽修建石窟

二者都是北魏的都城

『肆』 除了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大同還做過哪些都城,時間共多少年呢

公元313年,拓跋猗盧修建盛樂城作為北都,修整平城舊城作為南都。

公元315年,正式建立代國。大同作為南都歷史比代國的建國時間更早,但作為國都應從建國時間開始計算,到代國被前秦苻堅滅國(376年),大同作為代國南都歷史應該為61年。

公元386年,鮮卑人拓跋珪重建代國,以盛樂為都,但直到北魏建立前的12年間,並沒有再提到以平城為南都的資料。

有人把重建代國的這12年認為是大同作為陪都的歷史,可能是把之前的代國與重建的代國混淆,導致陪都時間統計錯誤。

北魏首都

公元398年6月,拓跋珪改國號為“魏”,即“北魏”,並於7月遷都平城。

北魏是南北朝時期的第一個王朝,至公元493年,孝文帝遷都洛陽,大同作為北魏首都的時間,為95年。

金、宋、西夏形勢圖

元初陪都(西京)

元初沿襲了遼金時期大同作為西京的建制,至1288年才由西京路改為大同路。

如果從忽必烈即可汗位,改國號為“大元”(公元1271年)開始算,大同作為元初西京的時間,為17年。

建都歷史總結

大同從北魏前身代國開始,到遼、金、元王朝,作為都城的歷史,都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這是由大同所處的特殊區位和地形所決定的。大同三面環山,易守難攻,在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交匯處,擔負著兩種不同文明沖突的戰略防禦重任,故游牧民族強盛時,需要南下中原,就需要有這樣一個大本營(或大本營之一)作為跳板,來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代國南都(61年)、北魏首都(95年)、北魏陪都(41年)、遼國陪都(78年)、金國陪都(103年)、元初陪都(17年),大同歷史上作為都城歷史,共計約395年。

『伍』 山西大同北魏司馬金龍夫婦墓出土的屏風漆畫是什麼樣的

1965年山抄西大同北魏司馬金龍夫襲婦墓出土的屏風漆畫,採用了色彩渲染及鐵線描的手法,鐵線描剛健勁挺、流利、色彩富麗,與同時期名畫家顧愷之的風格極為相似。該屏風描繪的內容大多是有關帝王、將相、烈女、孝子、高人、逸士等,旁加題記。其畫面以紅漆為底,勾墨線,施黃、白、青綠、橙紅、灰藍等色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陸』 大同為什麼是北魏的都城

大同的建城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到五世紀時,北魏建都於此,從此大同的名聲與日俱增。以後,遼、金也都以此作為陪都進行了建設。到明時,大同被列為全國「九邊」之一。歷史上對大同的形成做出最大貢獻的朝代當首推北魏,次則遼、金、明、清。而今日的大同市則是古代大同的繼續和發展。

那麼,大同為什麼成為北魏的都城呢?這個故事還要從淝水之戰說起,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在淝水之戰中敗北,中國北方再次陷入混戰。這次失利給鮮卑拓跋部領袖拓跋?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北魏登國元年(前秦太初元年、386年),十六歲的拓跋?趁亂重興代國,即位稱代王。又在當年四月定國號為魏,是為北魏,改元登國。北魏皇始三年(398年),拓跋?將國都從盛樂遷到平城,並正式稱帝。

就是在這一年七月,拓跋?宣布「遷都平城」,並且營建宮殿,設立宗廟和社稷壇等禮制機構。在493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平城一直作為北魏的首都,並隨著北魏疆域的擴張,成為統治北跨大漠,南界淮漢,東達遼水,西抵焉耆這一廣大帝國的中心。而這,從歷史的長河來看,正是改變這座城市命運,最終使其成為遼金二代的西京、明清兩朝的邊防重鎮的關鍵性事件。

當時的平城所在的代北地區,並不是一個適宜定都的城市,那裡氣候寒冷乾旱,降水稀少,土質相對貧瘠,在漢代就不是重要的農業區。周圍多山而且道路崎嶇,農耕傳統中斷,經濟基礎薄弱。運輸物資也極為不便,這樣從中原運輸物資接濟首都也變得非常艱難。

那麼,為什麼拓跋?還要把首都定在平城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政治因素

這是當時的政治格局和戰爭形勢決定的。平城是拓跋?的發家之地,這里有他的勢力盤踞,方便計進行統治。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時北魏統治集團的發展階段。道武帝拓跋?幼年被前秦遷徙到內地,漢文化水平比較高,但就整個拓跋部來說,其社會和文化發展水平尚處於不甚發達的階段,部落聯盟的色彩濃重,一直到道武帝去世的時候,還存在著兄終弟及的繼承法,皇權仍有待強化。他需要在二者之間做一個平衡。

2:經濟因素

在經濟形態上,畜牧和狩獵是其當時鮮卑族主要生產方式。在當時的情況下,國家財政、貴族財產往往會用牲畜來計算,皇親國戚都以牧民自居,曾當眾說:「國人本著羊皮?,何用綿帛?」狩獵經濟也是如此,拓跋鮮卑原本就是一個狩獵民族,《魏書序紀》追溯其祖先事跡時說:「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業。」為了發展自己的勢力,同時也是因為當地人只適合游牧經濟,也只能在代北做首都。

『柒』 大同為什麼是北魏的都城

大同的建城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到五世紀時,北魏建都於此,從此大同的名聲與日俱增。以後,遼、金也都以此作為陪都進行了建設。到明時,大同被列為全國「九邊」之一。歷史上對大同的形成做出最大貢獻的朝代當首推北魏,次則遼、金、明、清。而今日的大同市則是古代大同的繼續和發展。

那麼,大同為什麼成為北魏的都城呢?這個故事還要從淝水之戰說起,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在淝水之戰中敗北,中國北方再次陷入混戰。這次失利給鮮卑拓跋部領袖拓跋珪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北魏登國元年(前秦太初元年、386年),十六歲的拓跋珪趁亂重興代國,即位稱代王。又在當年四月定國號為魏,是為北魏,改元登國。北魏皇始三年(398年),拓跋珪將國都從盛樂遷到平城,並正式稱帝。

2:經濟因素

在經濟形態上,畜牧和狩獵是其當時鮮卑族主要生產方式。在當時的情況下,國家財政、貴族財產往往會用牲畜來計算,皇親國戚都以牧民自居,曾當眾說:「國人本著羊皮袴,何用綿帛?」狩獵經濟也是如此,拓跋鮮卑原本就是一個狩獵民族,《魏書序紀》追溯其祖先事跡時說:「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業。」為了發展自己的勢力,同時也是因為當地人只適合游牧經濟,也只能在代北做首都。

『捌』 山西大同歷史上作為北魏的都城在當時叫作什麼名字

平城來 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自),北魏中期都城。北魏平城是在漢朝的平城縣之基礎擴建而成。從北魏道武帝拓跋圭於天興元年(公元398年)七月遷都至此,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共建都於此97年之久,前後經歷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獻文帝、孝文帝共六位皇帝,成為當時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另有山西同名古鎮和朝鮮同名城市及日本歷史名城平城京(今奈良)。

『玖』 誰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是大同北魏鹿苑

這大概是古代一組油燈燈具的造型。中間一個大的,周圍幾個小的,在古代應屬於頂級豪華型。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