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遼金元遺址
Ⅰ 描述遼夏金元時期戰爭與和平
這是一個復雜的時期,時而戰爭,時而和平,遼和宋打,夏也和宋打過,金元都和宋開戰過,他們也互相打仗。
Ⅱ 吉林歷史的宋遼金元
遼朝時分屬於東京道、上京道。 金朝時大部分地區屬東京路統轄,其餘分屬咸平路、上京路、北京路。 元朝時部分地區屬遼陽行省開原路咸平府。
Ⅲ 古代的遼國和金國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遼國首府,黃龍府是現在的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
Ⅳ 遼宋金元時期的文化景象是怎樣的,請舉一例證明。
宋朝經濟文化發展是我國的重要時期,經濟文化發展繁榮,城市迅猛發展 商品專經濟的高度繁榮,新興屬的市民階層地位日益提高。同時。市民文化的崛起,更重要因素,它標志市民獨立的形成,是中國歷史的一件大事。
其中宋朝海上絲綢之路非常的繁榮,前幾年在南海發現的古沉船可以證明。還有朝當時發發行中國最早的紙幣「餃子」。商品經濟發展城市作為地區經濟的地位大大加強,而且手工業特色城市如景德鎮,對外貿易特色城市如泉州的大量涌現是的城市在地區流通的樞紐作用更加突出,經濟職能開始佔了比較重要的位置。
文化:在市民文藝發展中重要意義,便是瓦舍的興起,瓦舍的特點:1擁有相對固定的演員隊伍:2不受時間,氣候限制。娛樂;如:雜居,蹴鞠,清樂,影戲等。反映了市民文藝為代表(或主體)市民動態文化的繁榮。到宋代,隨著城市經濟的空前繁榮,市民階層的隊伍不斷壯大。他們的誕生,本身就是中國經濟史上、尤其是城市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不僅預示了中國古代城市傳統的職能和特色在宋代已經發生了新的變化,盡管這種變化在當時乃至後世封建社會都不是那麼十分明顯。
Ⅳ 固安有遼金元遺址嗎
遼金元遺址
海州鄉窩堡村
海州鄉窩堡鄉政府所在地
1979年
布紋瓦、陶瓷殘片、瓦滴水、元代醬版 [1] 油釉陶碗權、明蝠虎紋青花瓷碟
歷家窩堡
東升鄉歷家窩堡村南
500米
1980年
陶瓷殘片、布紋瓦、建築飾件
方 家 屯
方家屯真政府東北
700米出山崗坡地上
1980年
布紋瓦、青磚、獸面瓦璫
蛤 蟆 山
敖力營子村北蛤蟆
山南坡
1980年
蓮花瓣紋瓦璫等;石雕:人、馬、
猴等殘部。
墩 台 山
西關屯鄉邊檯子村北
1980年
青磚、布紋瓦、陶瓷殘片、人物
戲俑、銅鏡。
六 家 子
北四家子鄉劉家
子村西1000米
1980年
鐵花瓷器、盆、缸、碗等器殘片
Ⅵ 宋遼金元建築的金代建築
金朝立國後,先建都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遷中都大興府(今北回京,見金中都)答,最後遷至南京開封府。中都建設規模宏偉,宮殿用漢白玉為台基欄桿,綠琉璃瓦,色彩強烈,裝飾華麗,奠定了元、明宮殿建築的基本風格。現存重要的金代建築有大同善化寺的三聖殿和山門,五台佛光寺文殊殿,朔縣崇福寺,繁峙岩山寺等。後二者還保存大幅金代壁畫,是現存最早的寺院壁畫遺物。
金代統治者崇儒,修復曲阜孔廟,又修理諸岳廟、瀆廟和後土廟。重修後留下的鐫刻平面圖碑,是關於古代建築群的重要資料(見金後土廟碑)。
金代建築頗富創造性,所謂「制度不經」,如採用大額承重梁架,大量減柱移柱(如佛光寺文殊殿、崇福寺彌陀殿),對元代建築頗有影響。
宋、遼、金時期仿木磚作常見於磚石塔、磚石墓室。侯馬金代董氏墓中的磚雕舞台場景是中國劇場建築的最早資料。
Ⅶ 遼金元時代什麼時候
看過金庸電視劇你就知道了,遼和北宋並立於世,遼滅了北宋,漢人建立了版南宋,最後遼被金朝權完顏阿骨打滅了阿骨打的後代,也就是金的族人跑到了很北邊躲了起來,金又被蒙古成吉思汗的後代滅了,蒙古又滅了南宋,建立了元朝,元朝就是蒙古,蒙古最後被朱元璋的明朝滅了,明朝持續了百來年,金朝阿骨打的後代此時已經把金改成了滿,漢人稱為韃靼,又把明朝滅了,成立了清朝,也就是清朝實際是金的後代
Ⅷ 宋遼金元建築的都城
元建首都大都城於金中都的東北郊,為今天北京城的前身。大都城的規劃明顯比附《考版工記》中的權王城制度。它是繼隋唐長安城、洛陽城以後中國最後一座平地起建的都城,在體制上是按街巷制建造的。大都城水源充沛,利用城內河道和預建的下水道網,排水便利,街道和居住區布置得宜,反映了當時城市規劃的先進水平。元代開鑿自大都經通州、臨清抵達杭州的大運河,使南北經濟聯系加強;又分全國為若干行省,急遞鋪和驛站由大都輻射全國各地。這些措施為明清繼承下來,奠定了600多年以北京為中心的統一國家的局面。
Ⅸ 蔚縣遼金元遺址在哪找的到
蔚縣遼金遺址
Ⅹ 後金在遼寧撫順新賓等地的遺跡有哪些
。「撫順」這一名字最早見於1384年,當時的明朝在渾河北岸高爾山下建磚城一座,取名撫順城。所謂撫順,就是「撫綏邊疆,順導夷民」之意。撫順是清王朝發祥地。1616年,努爾哈赤在撫順所轄新賓滿族自治縣的赫圖阿拉稱汗,自此拉開了中國清朝的歷史序幕。
撫順赫圖阿拉城是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一座擁有400餘年的歷史古城。公元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在這里登基稱汗,建立了大金政權,史稱後金。由此,赫圖阿拉城成為後金第一都城,清太宗皇太極尊赫圖阿拉城為「天眷興京」,昔日滿族「八旗鐵騎」就是從這里走向全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大清王朝。赫圖阿拉城是清王朝的發祥地,滿族崛起的地方。
薩爾滸風景名勝區
國家3A級旅遊區薩爾滸風景名勝區,原名大夥房水庫風景區,位於遼寧撫順東郊,距市中心15公里,面積26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10平方公里。爾滸真正的景觀價值還在於她歷史悠久的滿族文化,前清在這里發展壯大,努爾哈赤指揮的古今聞名的薩爾滸大戰成為後金西進遼沈,定鼎中原的序幕。
歷史上薩爾滸城堡林立,界藩城、薩爾滸山城是努爾哈赤後金政權所在地,蓮花背大營是清皇東巡行營,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個皇帝十一次在這里駐蹕。薩爾滸的行營遺址、歷史掌故、名人軼事、詩文碑刻等歷史文化內涵豐富,人文景觀沉澱厚重。
世界文化遺產清永陵
永陵位於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西北啟運山腳下,在新賓縣城西21公里,滿語稱"恩特和莫蒙安".是努爾哈赤父親、祖父、曾祖、遠祖及伯父、叔叔等皇室親族的陵墓。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始建。清天聰8 年(1634年)稱興京陵,順治16年(1659年)尊為永陵。至今已有400餘年的歷史。
永陵是著名的清初關外三陵之首(另外二陵是坐落在沈陽的福陵和昭陵)。也是我國現存規模較大,體系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寢建築群。現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它具有我國古代建築的優秀傳統和滿族藝術風格,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
陵內葬著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貼木爾、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及伯父禮敦、叔父塔察篇古。1648年,清世祖福臨追封猛哥貼木爾為「肇祖原皇帝」、福滿為「興祖直皇帝」、覺昌安為「景祖翼皇帝」、塔克世為「顯祖宣皇帝」。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曾先後九次來永陵謁陵祭祖,使永陵祭祖活動成為清代的國家大典。永陵陵園最初並沒有修建殿堂樓閣,建築均為青磚青瓦,肅穆庄嚴。隨著清王室的強盛,這座清王室營造最早、安靈最多的陵園也日趨完善。康熙十六年,永陵改建,青磚青瓦變成了紅牆黃瓦,陵園的規模和格局也基本定型。現存的永陵古建築群由下馬碑、前宮院、方城、寶城、省牲所等部分組成,總佔地面積為一萬一千多平方米。
清永陵是滿族祖先留下的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與沈陽的昭陵、福陵一起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清永陵輝煌的陵園建築與秀麗的大自然交相輝映,景色萬千,已成為海內外遊人參觀游覽的歷史名勝和與外界進行文化交流的紐帶與橋梁。
永陵由下馬碑、前宮院、方城、寶城、省牲所、冰窖、果樓等部分組成。啟運殿是永陵的主體建築。整個陵寢佔地1.1萬余平方米。
游撫順不能不游新賓,游新賓不能不游永陵。這不僅因為這里埋葬著"肇祖原皇帝"孟特穆、"興祖直皇帝"福滿"景祖翼皇帝"覺昌安、"顯祖宣皇帝"塔克世等"四帝""四後",還因為這里的一切都閃爍著蒼茫的、令人神往的歷史光照。 乾隆皇帝東巡到此,封此樹曰"神樹"並御制《神樹賦》一篇,又將其刻成卧碑傳世。現仍存於永陵宮。 永陵始建於天命九年為"東京陵",順治十五年回遷興京陵,順治十六年定為"永陵"。從康熙二十一年至道光九年的一百年間,逕相玄燁、高宗弘歷、仁宗禺琰、宣宗敏寧四朝四帝先後至此舉行隆重的祭祀大典。適時,萬人隨駕,連綿數十里。至今想來,也令人嘖嘖。
樓主 有點長 不要介意 從撫順網還有網路中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