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關游記
Ⅰ 正陽關游記350字作文
約上女友,漫不經心的攜手漫步於河邊的小樹林中,打開心窗,體會情景合一
Ⅱ 介紹一下濟南的名勝古跡(好完的,好看的地方),還有我想去看海,應該去那呀威海』煙台還是青島
千佛山
著名佛教名山,位於市區東南,高21米。古稱歷山,隋代開鑿石佛後,始稱千佛山。山上有唐代古剎興國寺,寺後千佛崖上有隋代的六十餘尊佛。千佛崖下還有極樂洞、黔婁洞和龍泉洞,其中極樂洞中十六尊佛像最高達三米。
千佛山上新近又增添了一處勝境棗萬佛洞,它將我國佛教之精華的敦煌、龍門、麥積山和雲岡「四大名窟」於一洞,由萬千彩塑和壁畫構成一座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石窟藝術博物館。已故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老親自為「萬佛洞」題名。
交通:2、31、48、K51、K56、游66、游68路可達。
門票:20元,萬佛洞15元
趵突泉
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位於老城區西南,享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譽。趵突泉在《水經注》上有記載:「泉源上涌,水涌如輪。」趵突,即形容泉水上涌跳躍之狀。此泉有三個泉眼,終年噴涌,周邊面積50餘畝。水質優良,泡茶清香可口,泉東有望鶴亭、茶座等。
交通:5、41、49、K54、K96、游66、85、102、103、104路可達。
門票:15元
五峰山
位於長清區東南十公里處,與泰山、靈岩山並稱「魯中三山」。因有會仙、志仙、群仙、望仙、聚仙五個秀麗的山峰並列而得名。
這里群山綿延,山青水秀,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古時道教十分興盛,道觀規模宏大,分南、北兩觀。北觀即「洞真觀」,觀內碑石林立,宮觀殿字數百間,主要有玉皇殿、真武殿、三元殿、清冷亭、石牌坊等。歷史上,宮觀殿宇幾遭戰火破壞,現堂存歷代碑碣百餘塊,尤以「崔先生像贊碑」最為珍貴,此碑書畫、刻俱佳,多為歷代金石家所著錄。南觀稱元都觀,又名玄都觀,是明朝德王府的陵園,陵內有明德庄王、德懿王、德懷王、德恭王、德定王、德端王六座寢墓,最近發掘的德庄王墓,其規模與明十三陵墓相差無幾。近年來,長清縣投資修復了這里的大部分古跡,開辟了盤山道,增添了許多新景觀。觀內的千歲銀杏樹,系省內第二大銀杏樹,枝繁葉茂,果實累累,潺潺泉水從清冷亭玉女盆流出,常年不竭,九十一級台階斜立蜂,勝似泰山天階;順盤山道登覽峰巔,猶如置身泰山捨身崖,陡峭峻險,五峰仙境盡收眼底,綠樹、黑瓦、紅牆掩映成趣,分外迷從。
交通:每周五到周日8:00解放橋乘游61路直達,往返票價10元。
門票:20元
食宿:五峰仙庄是有11座古樸典雅、且具有現代化裝飾的別墅,與五女峰古今媲美,相映生輝。
看海建議去威海,那裡的海比較干凈,也很安靜。
Ⅲ 青島4日游指南~~~
不知道有沒有訂好酒店?可以在台東訂一個酒店,不貴,而且交通方便內,吃飯也方便。
嗯,說幾個容經典吧,可以自己安排,青島4天足夠遊玩的了。
八大關--歐式風格的建築
棧橋--來青島都要去玩的
石老人--海水浴場,和第一海水浴場差不多
極地海洋世界或者海底世界--這個上海應該也有,個人喜好啦,夏天去極地海洋世界應該涼快點
如果喜歡爬山可以去嶗山--有旅遊大巴上山的
北九水--靠山,有泉水,有小瀑布
八大關,棧橋,極地海洋世界可以安排在一天 因為都是前海一線
喜歡陽光海灘 可以在海水浴場泡一個下午
基本上在青島 把沿海一線走遍了 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爬山或者購物啦
祝你玩得愉快!
Ⅳ 寫一篇去八大關玩後的體會
八大關游記
聽說八大關是青島旅遊必看景點之一。今天真有幸爸爸帶我去八大關回遊玩。到答了八大關,爸爸向我介紹說:「八大關有八條路以八個關名命名,分別有函谷關路、嘉峪關路、紫荊關路、正陽關路等八條路,我們現在正站在紫荊關路上。我和爸爸繼續向前走去,我們穿過一片枝葉茂盛的樹林,不久我們就來到了海邊,在海邊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岩石縫里捉魚的情景,剛剛退潮大大小小的魚被困在岩石縫里,不過美中也有不足之處,岩石縫里長著海草等植物成了魚兒們的藏身之地,我本來想抓幾條魚回家喂養,結果不但沒抓到魚,我的衣服和鞋也濕了。但我不想放棄,一個小時過去了,爸爸看看手錶說:「快走吧,要不就趕不上公交車了」。一開始我沒有理爸爸,但在爸爸再三嘮叨下,我才戀戀不舍的走了。八大關體現了青島「綠樹紅瓦、碧海藍天」的特點,這里有鬱郁蔥蔥的樹林。八大關的景色還有很多很多,寫也寫不盡說也說不完。
Ⅳ 青島3日自費游幫忙介紹一下,全面一點。。。
你好!歡迎來青島!給你介紹幾個景點!希望你喜歡!
八大關
八大關是因8條道路以長城重要關隘而命名,位於市南區中部匯泉角的海濱。這八條道路是韶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武勝關路、嘉峪關路、函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居庸關路、山海關路,實為「十關」路,因有「兩關」不出名,所以被稱為八大關。
五四廣場
位於市委,市政府大樓南,香港中路與東海西路之間,是城市東部新的休閑旅遊中心。廣場以東海路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中軸線上市政府辦公大樓、隱式噴泉、點陣噴泉、「五月的風」雕塑及海上百米噴泉,富於節奏地展現出莊重、堅實、蓬勃向上的壯麗景象,在大面積草坪和風景林襯托下,更加生機勃勃,充滿現代氣息。主體雕塑「五月的風」以螺旋上升的風的造型和火紅的色彩,充分體現了「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基調和張揚騰升的民族力量。作品與周圍海天自然環境以及園區寧靜典雅、舒適祥和的氛圍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園區蔚為壯麗的景觀。
棧橋
棧橋是青島的象徵。遊人漫步於棧橋海濱,可見青島新月型的城市輪廓,棧橋似長虹卧波,回瀾閣熠熠生輝。所謂「長虹遠引」、「飛閣回瀾」即出於此。遠處,小青島上白色的燈塔亭亭玉立。東側和北側,紅瓦綠樹交相輝映,各式建築參差錯落的分布在海岬坡地之上。西側,現代化的高樓大廈緊靠海岸拔地而起,壯麗恢宏。沿岸的防波堤由花崗岩壘砌,高出水面10餘米。漲潮時,驚濤拍岸,激起簇簇雪白浪花,引來無數遊人觀看;潮退後,赭色岩礁和金色沙灘露出水面,海灘上滿是趕海拾貝的遊人。每逢風平浪靜之時,成千上萬只海鷗自由地翱翔,使美麗的青島灣充滿了勃勃生機。
北九水
國家AAAA級質量等級旅遊區(點)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澗清溪一條琴。
即墨
即墨東瀕黃海,南依嶗山,是青島近郊市,素有「青島後院」之稱。全市總面積178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5萬公頃,轄1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1個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1033個村莊,109萬人口。
青島大學
青島大學是一所具有豐厚文化底蘊和濃郁的時代氣息的新型綜合大學,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大學,是青島市唯一的綜合大學。學校位於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座落在浮山腳下,依山傍海,風景秀美,是讀書做學問的上佳場所。
海底世界
現代化大型海洋生態旅遊展示項目,集海底觀光旅遊與海洋科普教育於一體,並創下兩個世界第一和多項全國第一:擁有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單體亞克力圓柱展缸、世界海洋館中展示種類最為齊全的海洋標本館;是國內惟一一家擁有開放式實驗室的海底世界,國內第一家從國外引進熒光壁畫的海底世界,國內首家採用180度常規視窗、254度大視窗和360度圓柱視窗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海底隧道結構的海底世界。其精心的設計與依山傍海的自然風貌相融合,形成了青島黃金海岸上一道獨特的亮麗風景線。
青島中山公園
匯泉廣場一路之隔的是青島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中山公園。公園三面環山,南向大海,天然造就了這處風景佳地。園內林木繁茂,枝葉葳英,是青島市區植被景觀最有特色的風景區。公園中心有一條長1華里的"櫻花路"。每年4月下旬開花,燦若雲霞,蔚為奇觀。各地遊人慕名而來,人流如潮,稱為"櫻花會"。 公園東傍太平山,山南麓的青島植物園內,近百種林木與公園的四時花木連為一體,樹海茫茫,鬱郁蔥蔥,游覽其中,給人以清新悅目、欣欣向榮的感覺。
即墨一中
即墨一中的前身是1904年德國基督教會創辦的萃英書院,是青島地區建校最早、歷史最長的學校。先後被確定為首批「山東省規范化學校」、「中國名校600家」、「中國西部地區教育顧問學校」,在省內乃至全國享有相當的聲譽和影響力。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包括理學、工學、農(水產)學、經濟學、文學、醫(葯)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和歷史學等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校訓是海納百川,取則行遠。
仰口風景游覽區
山東 / 青島
還沒人想去/還沒人來過
游記(0) / 圖片(3)
國家AAAA級質量等級旅遊區(點)
花石樓
第二海水浴場東端有一處伸入海中的呷角,「花石樓」就座落於此處。
青島酒店管理學院
第一海水浴場
坐落於匯泉灣的青島「第一海水浴場」,規模最大,有更衣室、淋浴、餐廳等一應俱全。這里風景優美,遠處狹長的匯泉角,浪打紅礁,綠蔭遮地;幽靜的八大觀,花木掩映,樓影朦朧。而近處的海灘,碧浪金沙,形如彎月,一幢幢更衣室,五顏六色,精巧玲瓏。倘若在盛夏,寬闊的沙灘上擠滿了消夏避暑的人群,人們裸露的肌膚、色彩斑斕的泳裝、成排的遮陽傘,以及海水中歡樂嘻笑的人們,構成好一派生動迷人的景象!
嶗山
全國的名山中,唯有嶗山是在海邊拔地崛起的。繞嶗山的海岸線長達87公里,沿海大小島嶼18個,構成了嶗山的海上奇觀。嶗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過去最盛時,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長春、張三豐等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觀大多毀壞。保存下來的以太清宮的規模為最大,歷史也最悠久。 山海相連,山光海色。 當你漫步在嶗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邊是碧海連天,驚濤拍岸;另一邊是青松怪石,鬱郁蔥蔥,你會感到心胸開闊,氣舒神爽。因此,古時有人稱嶗山是「神仙之宅,靈異之府」。傳說秦始皇、漢武帝都曾來此求仙,這些活動,給嶗山塗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石老人
青島石老人觀光園行政歸屬青島市高科技工業園石老人村,是一家自主經營的集體企業,開業時間是2001年5月。觀光園位於石老人國際旅遊度假區內,依山面海,自然風光秀麗。石老人村於1999年開始籌建。觀光園佔地面積1200畝,百畝茶樹生產基地全部鋪裝先進的節水灌溉設施,修建高效果菜生產大棚 2000平方米,現代化展示大廳1000平方米,引進熱帶作物30多種,栽植、改良林果、樹木300多畝;同時以石老人神話傳說為基礎,修復和新建了一批觀光景點,諸如:農業先賢供奉、文武閣、天運殿、觀光懸棧等。 將大自然的美景、動人的神話傳說和現代的高效農業生產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各具特色而又相得益彰,具有較高的游覽觀賞和休閑娛樂價值。
音樂廣場
音樂廣場位於浮山灣畔,東接五四廣場,北臨少兒活動中心,佔地面積為36000平方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以音樂為主題的休閑廣場.
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
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日照市區以北15公里,是1992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在日照大沙窪林場的基礎上建立的首批國家森林公園之一, 是山東省旅遊規劃「五區一線「中海濱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Ⅵ 沙灘游記 作文
看看行不行!
一路上滿懷期待。青島,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城市,一直是我魂縈夢繞的所在。更何況這是一座海濱城市。對於從來沒有見過大海的內地女孩來說,海,只存在於《人魚公主》的童話故事中。
在火車上看到窗外陽光下的水田,田岸邊是紅房頂的民居,紅得耀眼而歡喜。青島又由此得名紅島。
青島火車站的建築風格很特別,乍看以為是一座教堂。我幾乎驚嘆這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火車站。不是現代鋼筋玻璃的,而是歐式的,浪漫的。
出青島站,買了張地圖,直接去海邊。地圖上很清楚地可以看到,海,就在火車站邊,只需穿過一個防護堤。我似乎已經聞到了海的味道。風很清新。是我人生第一眼的大海。藍得驕傲而放肆。美得大氣而蓬勃。這就是大海了。咸腥的風使我心曠神怡。拿著地圖,跑遍青島。棧橋,海濱大道,第一浴場,炮台山,五四廣場,中山公園,八大關,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嶗山……
青島八大關,其實是道路名,由長城關隘命名。八大關號稱「萬國建築博覽會」,兩百多座風格炯異的別墅,表達的是世界上二十四個國家的建築語言。最獨特之處在於一看道旁栽種的花木就知道路名。寧武關路上種植是如火如荼的海棠。正陽關路則是盡顯風姿的紫薇。最喜歡的是韶關路。櫻花美到極致。粉的白的紅的,一樹接一樹,樹樹繁花。這是一條橫在兩條大街之間的毫不起眼的小路,歐式洋房座落在花樹之後,旖旎的大門古典高貴。這種美是一種繁華的姿態,是寧靜的珠玉金銀。有幾對新人在路邊拍婚紗照,穿白色紗裙的美麗新娘,依著他人家的大門,面露笑容地拍照。
青島擁有眾多文化名人的故居。更令人欣喜的是,這些故居就散落在沿海風景區之中,吹著海風的空擋,拐進一條小巷,就可以瞻仰到文化巨子們的舊居。沈從文故居在福山路。一條小巷裡。與洪深故居隔著幾間房。生銹的雕花黑色鐵門,花崗岩的石牆。推門進去,一個高的台階。上得台階,看到一個秀氣的女子在曬被子,暖意洋洋。
老舍故居雖然沒有找到,但是從黃縣路一路尋過去,大概能體會到他當年的生活環境。寧靜的小巷,蜿蜒盤旋。樓與樓之間的窗子挨著,光與影柔和。晚上,從五四廣場沿著海岸線往南走。海邊的木板路。路燈是間隔著開的,光線昏暗而柔和。海風在夜色彌漫中顯得有些凌厲。 經過一個叫朗園的花園別墅,庭院里在開新婚PARTY,香檳美食,燈光音樂。一曲恰恰,穿著紅色晚禮服的女人裙子開叉到大腿。奔放的激情在夜空飛舞。如此喜歡這座城市,一住就是四天。坐在沙灘上,光著腳丫,寫日記。給手機里所有的人發簡訊,告訴他們我在享受海風陽光。買很多的貝殼戴在手上。買很多的瑪瑙戴在脖子上。這就是我要的生活狀態,自由,狂熱,幻覺,溫暖。在香港中路,坐在路邊的綠色長條木椅上,給自己寫信,然後投到路邊的郵筒,把那個郵筒拍下來。下午5點的陽光,打在右臉上。面前是川流不息的車流,後面是歐式的名居。我在那個喧鬧與安靜,奢華與舒適的午後,用文字親吻自己。
青島歸來,最忘不了的是:深夜在五四廣場,潮聲澎湃。冷而暗。遇到一個落魄藝人,年輕的容顏,要給我畫像。他說,我給你畫張像吧,你的眼神很好。回到家裡,打開信箱即看到在青島寫給自己的信。拆開來有海風的味道。「我在青島,我在大海邊。光腳,面朝大海。放肆的藍,喧囂的藍,驕寵的藍,尖叫的藍。朝漲潮落。她咆哮得有規律,她歡笑中有寧靜。她的博大使她睿智祥和,她一浪接一浪,自有決斷。她自由而權勢,她是自己的王……」
Ⅶ 想7月中旬去青島玩,對青島熟悉的進來幫幫忙額~
下了飛機打個車,司機一般會走青銀高速。告訴他讓他別糊弄人。讓他回走重慶路。重慶答北路--重慶中路---重慶南路 這么一直走下來進市區最快!最省錢!!!
然後給你個6日完全計劃。如果時間不足。黃島金沙灘可以不去。
第一天:棧橋--海軍博物館---小青島----魯迅公園----水族館。
第二天:小魚山----第一海水浴場---中山公園---電視塔。
第三天:嶗山一日游。
第四天:薛家島金沙灘一日游。輪渡做船過去。
第五天:極地海洋世界----雕塑園----石老人
第六天:台東--901---中山路
結束!夠累的 呵呵~~~玩下來全靠體力了~~~
建議淘寶上買張青島地圖 這樣比較靠譜
我這么說 你也是不明白的 呵呵。太抽象了有點。
Ⅷ 青島好玩的地方
你好!青島好玩的地方太多了,給你介紹幾個!
八大關
八大關是因8條道路以長城重要關隘而命名,位於市南區中部匯泉角的海濱。這八條道路是韶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武勝關路、嘉峪關路、函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居庸關路、山海關路,實為「十關」路,因有「兩關」不出名,所以被稱為八大關。
五四廣場
位於市委,市政府大樓南,香港中路與東海西路之間,是城市東部新的休閑旅遊中心。廣場以東海路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中軸線上市政府辦公大樓、隱式噴泉、點陣噴泉、「五月的風」雕塑及海上百米噴泉,富於節奏地展現出莊重、堅實、蓬勃向上的壯麗景象,在大面積草坪和風景林襯托下,更加生機勃勃,充滿現代氣息。主體雕塑「五月的風」以螺旋上升的風的造型和火紅的色彩,充分體現了「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基調和張揚騰升的民族力量。作品與周圍海天自然環境以及園區寧靜典雅、舒適祥和的氛圍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園區蔚為壯麗的景觀。
棧橋
棧橋是青島的象徵。遊人漫步於棧橋海濱,可見青島新月型的城市輪廓,棧橋似長虹卧波,回瀾閣熠熠生輝。所謂「長虹遠引」、「飛閣回瀾」即出於此。遠處,小青島上白色的燈塔亭亭玉立。東側和北側,紅瓦綠樹交相輝映,各式建築參差錯落的分布在海岬坡地之上。西側,現代化的高樓大廈緊靠海岸拔地而起,壯麗恢宏。沿岸的防波堤由花崗岩壘砌,高出水面10餘米。漲潮時,驚濤拍岸,激起簇簇雪白浪花,引來無數遊人觀看;潮退後,赭色岩礁和金色沙灘露出水面,海灘上滿是趕海拾貝的遊人。每逢風平浪靜之時,成千上萬只海鷗自由地翱翔,使美麗的青島灣充滿了勃勃生機。
北九水
國家AAAA級質量等級旅遊區(點)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澗清溪一條琴。
即墨
即墨東瀕黃海,南依嶗山,是青島近郊市,素有「青島後院」之稱。全市總面積178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5萬公頃,轄1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1個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1033個村莊,109萬人口。
青島大學
青島大學是一所具有豐厚文化底蘊和濃郁的時代氣息的新型綜合大學,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大學,是青島市唯一的綜合大學。學校位於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座落在浮山腳下,依山傍海,風景秀美,是讀書做學問的上佳場所。
海底世界
現代化大型海洋生態旅遊展示項目,集海底觀光旅遊與海洋科普教育於一體,並創下兩個世界第一和多項全國第一:擁有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單體亞克力圓柱展缸、世界海洋館中展示種類最為齊全的海洋標本館;是國內惟一一家擁有開放式實驗室的海底世界,國內第一家從國外引進熒光壁畫的海底世界,國內首家採用180度常規視窗、254度大視窗和360度圓柱視窗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海底隧道結構的海底世界。其精心的設計與依山傍海的自然風貌相融合,形成了青島黃金海岸上一道獨特的亮麗風景線。
青島中山公園
匯泉廣場一路之隔的是青島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中山公園。公園三面環山,南向大海,天然造就了這處風景佳地。園內林木繁茂,枝葉葳英,是青島市區植被景觀最有特色的風景區。公園中心有一條長1華里的"櫻花路"。每年4月下旬開花,燦若雲霞,蔚為奇觀。各地遊人慕名而來,人流如潮,稱為"櫻花會"。 公園東傍太平山,山南麓的青島植物園內,近百種林木與公園的四時花木連為一體,樹海茫茫,鬱郁蔥蔥,游覽其中,給人以清新悅目、欣欣向榮的感覺。
即墨一中
即墨一中的前身是1904年德國基督教會創辦的萃英書院,是青島地區建校最早、歷史最長的學校。先後被確定為首批「山東省規范化學校」、「中國名校600家」、「中國西部地區教育顧問學校」,在省內乃至全國享有相當的聲譽和影響力。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包括理學、工學、農(水產)學、經濟學、文學、醫(葯)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和歷史學等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校訓是海納百川,取則行遠。
仰口風景游覽區
山東 / 青島
還沒人想去/還沒人來過
游記(0) / 圖片(3)
國家AAAA級質量等級旅遊區(點)
花石樓
第二海水浴場東端有一處伸入海中的呷角,「花石樓」就座落於此處。
青島酒店管理學院
第一海水浴場
坐落於匯泉灣的青島「第一海水浴場」,規模最大,有更衣室、淋浴、餐廳等一應俱全。這里風景優美,遠處狹長的匯泉角,浪打紅礁,綠蔭遮地;幽靜的八大觀,花木掩映,樓影朦朧。而近處的海灘,碧浪金沙,形如彎月,一幢幢更衣室,五顏六色,精巧玲瓏。倘若在盛夏,寬闊的沙灘上擠滿了消夏避暑的人群,人們裸露的肌膚、色彩斑斕的泳裝、成排的遮陽傘,以及海水中歡樂嘻笑的人們,構成好一派生動迷人的景象!
嶗山
全國的名山中,唯有嶗山是在海邊拔地崛起的。繞嶗山的海岸線長達87公里,沿海大小島嶼18個,構成了嶗山的海上奇觀。嶗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過去最盛時,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長春、張三豐等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觀大多毀壞。保存下來的以太清宮的規模為最大,歷史也最悠久。 山海相連,山光海色。 當你漫步在嶗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邊是碧海連天,驚濤拍岸;另一邊是青松怪石,鬱郁蔥蔥,你會感到心胸開闊,氣舒神爽。因此,古時有人稱嶗山是「神仙之宅,靈異之府」。傳說秦始皇、漢武帝都曾來此求仙,這些活動,給嶗山塗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石老人
青島石老人觀光園行政歸屬青島市高科技工業園石老人村,是一家自主經營的集體企業,開業時間是2001年5月。觀光園位於石老人國際旅遊度假區內,依山面海,自然風光秀麗。石老人村於1999年開始籌建。觀光園佔地面積1200畝,百畝茶樹生產基地全部鋪裝先進的節水灌溉設施,修建高效果菜生產大棚 2000平方米,現代化展示大廳1000平方米,引進熱帶作物30多種,栽植、改良林果、樹木300多畝;同時以石老人神話傳說為基礎,修復和新建了一批觀光景點,諸如:農業先賢供奉、文武閣、天運殿、觀光懸棧等。 將大自然的美景、動人的神話傳說和現代的高效農業生產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各具特色而又相得益彰,具有較高的游覽觀賞和休閑娛樂價值。
音樂廣場
音樂廣場位於浮山灣畔,東接五四廣場,北臨少兒活動中心,佔地面積為36000平方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以音樂為主題的休閑廣場.
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
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日照市區以北15公里,是1992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在日照大沙窪林場的基礎上建立的首批國家森林公園之一, 是山東省旅遊規劃「五區一線「中海濱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Ⅸ 寫日本的 《東海題記》 三山五嶽不周山,幾番功夫捅破天。不見當年老神仙,東海幾個鬼神做崇,我自當
不問政事的吳郁生,晚年在青島都做了些什麼呢?除了醉心於自己擅長的書畫、詩作,吃齋念佛之外,他還數次游歷嶗山,讓次子吳曾懃帶上相機為嶗山上的名勝古跡拍照,寫出了一本《嶗山名勝目次及旅行須知》,被譽為最早出版發行的推介嶗山的宣傳畫冊。晚年的吳郁生還迷上了看電影。
善書法卻少留墨寶
吳郁生善詩文、工書法,除了身居軍機大臣的要位,他的另一個身份還是清末著名的書法家。他在北京故宮與同僚潘伯寅(蘇州人)、翁同龢(常熟人)留有墨跡甚多,常作正楷 、行書。劉詩譜在《吳郁生島居軼事》中評價吳郁生的書法「學歐最為成功 ,晚年已盡擺脫館閣體,後致力李北海書,兼收二家之長,筆力雄健,極盡錯綜縱盪之致。」他所寫的屏對,有七言對聯雲:「願攜俠士青藤杖,試著仙人紫綺裘。」此聯曾收入商務印書館刊行的《楹聯墨跡大觀》第十冊。另有「應費明河千斛水,要分清署一壺冰;」和「宜有高鴻在廖廊,已如神駿出風塵。」兩幅對聯存在他的親屬那裡。上述三幅對聯都是吳郁生八十歲以後所書,均達到人書俱老的境界,是不可多得的作品。
吳郁生雖是個著名的書法家,但卻不輕易給人寫字,所以現存墨寶很少。在青島所書的匾額,也只有四方路瑞芬茶莊和平度路的玉生池,不知道這兩個平頭商家是託了什麼關系,才說動吳郁生。
晚年修心念佛
當然,吳郁生也有不吝筆墨的時候,那還要從他的佛緣說起。
吳氏自述二十幾歲開始涉獵佛經,並在家中設有佛堂,每天跪拜誦經。他與葉恭綽一起出遊,認為湛山之麓背山面海,左右回環,龍盤虎踞,適宜建佛寺。時任市長沈鴻烈撥地77畝,後又撥73畝,興建湛山寺。當時,因湛山寺距市區遠,所以又在衙門山(魚山)炮台舊址建了一座湛山精舍,從福山支路沿山徑而設,精舍東側立有兩座牌坊,一座是葉恭綽所書「湛山精舍」,一座就是吳郁生所題的「回頭是岸」,白底墨書,從坊下走過 ,令人對人生有幾多回味。從清亡、歷經軍閥混戰、日佔青島、國民政府接管青島,居於青島的吳郁生經歷了世道的多變,無以自解,遁入佛門並勸為名、利者「回頭是岸」。
湛山精舍為二層樓房,一方面各地居士來青島可以在這里住宿,一方面每周日青島的佛門居士和嚮往佛的人們在此聚會,湛山寺住持倓虛大師多在這里講經,吳郁生也曾在這里開講《心經》。平日里惜字如金的他卻親自手書《心經》多部廣結善緣,分送信徒,湛山寺藏經閣就藏有吳郁生手書的《心經》。
吳郁生晚年潛心內典,在他的藏書中有一本《天台三聖詩》,是唐代天台山三位高僧寒山、豐干、拾得的詩歌合集,暮年的吳郁生常常就在吳公館里批閱此書,1921年的一則批語說佛家足「發人深省、淘洗塵俗」,這已經與早年的禪悅心態大異旨趣,1938年最後一則批語:「抄寒山詩四十四首、拾得六首,時時諷之。」以85歲高齡抄寫諷誦,可見鍾情契合。他晚年絕了政緣,淡了世緣,唯獨佛緣深厚。
最愛看電影,一天兩場
據魯勇介紹,吳郁生雖然自稱脫離塵世,念佛寫經,但卻對電影和京劇不懈鍾情。早在德佔時期他已看過電影,從那時起就對這門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位於湖北路的住所距離明星大戲院、福祿壽大戲院和山東大戲院(今中國電影院)都不甚遠,他常由兒子陪同去看電影。福祿壽的服務生都認識了這位白發老者,並且知道是前清軍機大臣。他晚年嗜電影成癖,無論國產片、外國片,只要放新片子,幾乎場場必到,往往是由甲院看完後,又去乙院再看一場,日觀兩場,仍不厭倦。每次去看電影,福祿壽大戲院的副經理趙星火都要親自接待,安排最好的座位,還不收門票,趙星火還常去吳公館拜見吳郁生,並與他的兒子吳曾懃成了朋友。
對於京劇,同許多遺老一樣,吳郁生自在京師就喜歡看。趙琪任膠澳督辦的時候,外地名伶來青,照例「拜碼頭,送紅票」,即拜見當地官紳,送上招待票。這時,吳郁生不當官已二十多年了,已無伶人來「拜碼頭」,趙琪往往派人送來「紅票」。程硯秋來青島大舞台(永安大戲院)演出,吳郁生持紅票看過一場仍不過癮,又帶全家買票觀看,閉目持杖,沉醉其中。事有湊巧,程硯秋在大舞台相鄰的玉生池洗澡。看見吳郁生的題匾,深為賞識,詢問之下得知這是寓青的前清軍機大臣吳郁生手書,遂次日專程拜訪。吳郁生深贊程硯秋的演出,並對個別詞句提出了意見。程硯秋又送來招待票。有人說玉生池匾成為二人友誼的橋梁。吳郁生看京劇鍾情老生,而對青衣不太喜歡,從程硯秋開始改變了他的習慣。
用影像記錄嶗山
據青島史學家王桂雲介紹,來青後的吳郁生,雖然深居簡出,卻對嶗山的美景格外青睞。1913年春,他曾同寓居青島的同僚徐世昌、於式枚、李經邁、李家駒、張士珩等游過嶗山,有徐世昌《嶗山游記》刻石為證。此外,他還經常在次子曾懃的陪伴下,動輒便驅車去嶗山探古訪幽,幾乎走遍了嶗山的所有名勝古跡。父子二人去嶗山時都會帶上德國「蔡司」牌相機,隨時拍照,留下了不少游山紀念照。嶗山名勝古跡 ,他大都攝影留念,而在每處景觀,都作簡明文字說明介紹。經過精選 ,編輯成《嶗山名勝目次及旅行須知》。從獅子峰開端,至馬山,共有景點三十二處,每處景點均附有照片。對景點之間的里程、對設有德人飯店、荷蘭酒等 ,均有介紹;對寺院宮觀等廟宇也有詳細闡述,頗方便遊客游嶗山。
後來照片漸成規模,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出版《中國名勝》叢書,將其收入予以出版,書名定為《中國名勝第二十二種— 勞(嶗)山》,這應該是最早出版的推介嶗山的宣傳畫冊了。吳郁生在書扉頁上題寫「嶗山勝境」四字。並附題記雲:嶗山位於山東即墨縣東南海濱,峻而險,奇而深,實測海拔三千八百尺,其高蓋可想見,故古有「泰山自言高,不如東海嶗」之語。
去世後家人捐出藏書
遁入空門的吳郁生性情耿直謙和,晚年好行善舉。1930年後曾向家鄉的「蘇州冬季書畫濟貧會」和「蘇州書畫賑災會」捐贈數件書畫作品。又於1931年1月書「看公倒海取明月,試以銀鋪問梅仙」對聯捐獻「蘇州孤兒院」。以書代資,標價出售,救濟孤貧。
上世紀30年代初期,八大關別墅區開始建設,吳郁生父子在正陽關、太平角分別建設了兩座別墅,太平角的為平房小院,正陽關路為一棟三層樓房。1937年 ,日本侵華戰爭爆發,青島形勢危機,許多遺老逃往他處,但篤信佛祖的吳郁生沒有拋下這個在清亡時接納他的城市。雖然他一心向佛,無意世事,但日本人對吳郁生卻不肯放過,時而請他去參加「中日友好懇談會」,時而請他去「新民會」「指導一切」。吳郁生一概不去,但也心存不安,後來索性連湛山精舍也不去了,京劇也不去看了。毛世來在青島市禮堂演出《十三妹》,趙琪送來「紅票」,他長嘆一聲,卻終未前去。
1942年,吳郁生病逝於青島,享年 86歲,趙琪為吳郁生舉辦了隆重的葬儀。臨終前他將遺產平分給兩個兒子,因長子先他而亡,由孫吳寅伯與次子吳曾懃各得一半。青島解放後,吳家後人將部分藏書捐獻給青島市圖書館。位於正陽關路19號的別墅,在1953年 6月由接待委員會接收,成為青島療養院的一部分。如今這座小樓依然保存完好,成為八大關景區內的一座度假酒店。
吳郁生的子孫後來去了上海、香港,前國腳上海籍足球運動員吳承瑛正是吳郁生的重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