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西遊記二十六回讀後感

西遊記二十六回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1-01-21 06:37:41

1. 西游記第26回讀後感

《西遊記》的故抄事告訴我們一襲些道理:任何事一開始總是非常艱難的,但只要能樹立信心和勇氣,經過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也就印證了一句老話:萬事開頭難。一開始只要堅持住了,經過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後,成功一定是歸你所有的!當我翻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故事時,立刻被它吸引住了。故事中倔強正直、機智勇敢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任勞任怨的沙僧和正直單純的唐僧都被作者刻畫得栩栩如生。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神話故事。這一路上,他們翻火焰山、打白骨精,歷經了千難萬險,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妖魔鬼怪的阻撓,終於取到了真經成了仙。這本書通過這些故事,體現出孫悟空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追求精神。這個故事深刻地告訴了我們正義是一定會戰勝邪惡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不達目的不罷休,絕對不能氣餒,這種精神正是我們青少年所需要的。而且,好吃懶做也是不行的,只有機智靈敏、英勇果斷才能事半功倍。我們在學習時,或者在生活中不應該遇到一點挫折和困難就放棄,挫折和困難是可以克服的,動動腦筋,努力一把,咬咬牙不就過去了嗎?一旦戰勝了困難和挫折,那勝利還會遠嗎?

2. 西遊記第二十六回讀後感字多一點

話說孫悟空把鎮元大仙的人參果樹打倒,非要孫悟空活樹否則就要鬧到如來處。別的先不說,說說孫悟空去的這三個地方,三島。這都是什麼地方?照凡人的話說就是人間仙境,但照神仙的話說就是偏遠地區,貧民區。你想想這些地方會有什麼大能耐的神仙?果然沒有一個有用的。那孫悟空為什麼不去天宮去找呢?這要從鎮元大仙說起,鎮元大仙是地仙之祖,但他和天庭系卻很一般,勢力也不大。早年他也可能拿著他的人參果去參加過王母的蟠桃會,但他的人參果太少,口感或許沒有王母娘娘的蟠桃好,所以也沒大有人待見他,以後可能再也沒去過。這一點孫悟空是知道的,所以他沒有去天宮去找。他也知道找三老等級的人是沒用的,但是他們可以把這件事給散出去,知道的人多了,或許事情有回轉的餘地。但他在海上轉一一圈後終於忍不住去找觀音菩薩了,最後是觀音把樹給救活了。那麼這里就有一個問題,鎮元子是地仙之祖,也是祖師一級的大仙,是比觀音高好多代的神仙,難道他沒有辦法活樹嗎?答案是他肯定有辦法,那這都鬧的那樣呢?
整個事件可以說是鎮元子策劃的。前幾回是《四聖試禪心》,那個地方離五庄觀不遠了,唐僧的到來鎮元大仙是知道的。那天他撒謊說去彌羅宮聽講借故離開,實際上是躲在附近,靜觀事情的發展。這從他來回的時間可以推算出,鎮元大仙是頭一天走的,第二天日上三丈回來的,就算是24小時吧,按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公式,地上一日天上應當是4分鍾,就算他來回不佔時間,那麼他聽講也不止四分鍾,所以他就沒去。果然,孫悟空把他的寶樹給推倒了,他的機會來了,而且他也算準了孫悟空要找觀音求救,這就是他要的結果。最終的結局是他們在長壽山五庄觀開了一個小型的「蟠桃會」以人參果為道具,和佛家結盟了。
看《西遊記》里這段:那大仙十分歡喜,急令取金擊子來,把果子敲下十個,請菩薩與三老復回殿,一則謝勞,二來做個人參果會……時菩薩與三老各吃了一個,唐僧始知是仙家寶貝,也吃了一個,悟空三人亦各吃一個,鎮元子陪了一個,本觀仙眾分吃了一個。
你看鎮元大仙是個什麼人:有用的人都吃了個整個的,沒用的人,「本觀仙眾分吃了一個」,本觀仙眾一共有48個就吃一個吃得著嗎?
這就是鎮元大仙辦的事,不厚道,也不地道。
以人參果為道具,和佛家結盟是鎮元大仙的最終目的。

3. 西遊記26——30回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 (四)

當我第三次讀完這本重重的《西遊記》時,心裡有了不少的感觸。
第一次時,我覺得孫悟空很厲害,很會打架,會變許多樣子;唐僧很無能;豬八戒像一隻懶「蟲」;而沙和尚則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第二次,我就覺得孫悟空很可愛;唐僧非常的傻;豬八戒是一隻傻獃獃的東西;而沙和尚則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徒弟吧。而這一次,覺得孫悟空非常的機靈,且也非常的忠心(特別是對唐僧);唐僧非常的善良、朴實而又顯得仁慈;豬八戒傻得可愛;沙和尚則給人一種忠誠而又老實的印象。在《西遊記》中共有九九八十一重考驗,最後,他們師徒四人經歷了千辛萬苦取得了真經。當然,在故事中訴說了許許多多的磨難,我就不多說了。
《西遊記》的故事告訴我們一些道理:任何事一開始總是非常艱難的,但只要能樹立信心和勇氣,經過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也就印證了一句老話:萬事開頭難。一開始只要堅持住了,經過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後,成功一定是歸你所有的!當我翻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故事時,立刻被它吸引住了。故事中倔強正直、機智勇敢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任勞任怨的沙僧和正直單純的唐僧都被作者刻畫得栩栩如生。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神話故事。這一路上,他們翻火焰山、打白骨精,歷經了千難萬險,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妖魔鬼怪的阻撓,終於取到了真經成了仙。這本書通過這些故事,體現出孫悟空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追求精神。這個故事深刻地告訴了我們正義是一定會戰勝邪惡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不達目的不罷休,絕對不能氣餒,這種精神正是我們青少年所需要的。而且,好吃懶做也是不行的,只有機智靈敏、英勇果斷才能事半功倍。我們在學習時,或者在生活中不應該遇到一點挫折和困難就放棄,挫折和困難是可以克服的,動動腦筋,努力一把,咬咬牙不就過去了嗎?一旦戰勝了困難和挫折,那勝利還會遠嗎?

4. 西遊記26回讀後感200字

話說孫悟空把鎮元大仙的人參果樹打倒,非要孫悟空活樹否則就要鬧到如來處。別的先不說,說說孫悟空去的這三個地方,三島。這都是什麼地方?照凡人的話說就是人間仙境,但照神仙的話說就是偏遠地區,貧民區。你想想這些地方會有什麼大能耐的神仙?果然沒有一個有用的。那孫悟空為什麼不去天宮去找呢?這要從鎮元大仙說起,鎮元大仙是地仙之祖,但他和天庭系卻很一般,勢力也不大。早年他也可能拿著他的人參果去參加過王母的蟠桃會,但他的人參果太少,口感或許沒有王母娘娘的蟠桃好,所以也沒大有人待見他,以後可能再也沒去過。這一點孫悟空是知道的,所以他沒有去天宮去找。他也知道找三老等級的人是沒用的,但是他們可以把這件事給散出去,知道的人多了,或許事情有回轉的餘地。但他在海上轉一一圈後終於忍不住去找觀音菩薩了,最後是觀音把樹給救活了。那麼這里就有一個問題,鎮元子是地仙之祖,也是祖師一級的大仙,是比觀音高好多代的神仙,難道他沒有辦法活樹嗎?答案是他肯定有辦法,那這都鬧的那樣呢?

整個事件可以說是鎮元子策劃的。前幾回是《四聖試禪心》,那個地方離五庄觀不遠了,唐僧的到來鎮元大仙是知道的。那天他撒謊說去彌羅宮聽講借故離開,實際上是躲在附近,靜觀事情的發展。這從他來回的時間可以推算出,鎮元大仙是頭一天走的,第二天日上三丈回來的,就算是24小時吧,按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公式,地上一日天上應當是4分鍾,就算他來回不佔時間,那麼他聽講也不止四分鍾,所以他就沒去。果然,孫悟空把他的寶樹給推倒了,他的機會來了,而且他也算準了孫悟空要找觀音求救,這就是他要的結果。最終的結局是他們在長壽山五庄觀開了一個小型的「蟠桃會」以人參果為道具,和佛家結盟了。
看《西遊記》里這段:那大仙十分歡喜,急令取金擊子來,把果子敲下十個,請菩薩與三老復回殿,一則謝勞,二來做個人參果會……時菩薩與三老各吃了一個,唐僧始知是仙家寶貝,也吃了一個,悟空三人亦各吃一個,鎮元子陪了一個,本觀仙眾分吃了一個。
你看鎮元大仙是個什麼人:有用的人都吃了個整個的,沒用的人,「本觀仙眾分吃了一個」,本觀仙眾一共有48個就吃一個吃得著嗎?
這就是鎮元大仙辦的事,不厚道,也不地道。

5. 西遊記的26回讀後感

當我第三次讀完這本重重的《西遊記》時,心裡有了不少的感觸。
第一次時,我覺得孫悟空很厲害,很會打架,會變許多樣子;唐僧很無能;豬八戒像一隻懶「蟲」;而沙和尚則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第二次,我就覺得孫悟空很可愛;唐僧非常的傻;豬八戒是一隻傻獃獃的東西;而沙和尚則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徒弟吧。而這一次,覺得孫悟空非常的機靈,且也非常的忠心(特別是對唐僧);唐僧非常的善良、朴實而又顯得仁慈;豬八戒傻得可愛;沙和尚則給人一種忠誠而又老實的印象。在《西遊記》中共有九九八十一重考驗,最後,他們師徒四人經歷了千辛萬苦取得了真經。當然,在故事中訴說了許許多多的磨難,我就不多說了。
《西遊記》的故事告訴我們一些道理:任何事一開始總是非常艱難的,但只要能樹立信心和勇氣,經過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也就印證了一句老話:萬事開頭難。一開始只要堅持住了,經過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後,成功一定是歸你所有的!當我翻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故事時,立刻被它吸引住了。故事中倔強正直、機智勇敢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任勞任怨的沙僧和正直單純的唐僧都被作者刻畫得栩栩如生。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神話故事。這一路上,他們翻火焰山、打白骨精,歷經了千難萬險,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妖魔鬼怪的阻撓,終於取到了真經成了仙。這本書通過這些故事,體現出孫悟空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追求精神。這個故事深刻地告訴了我們正義是一定會戰勝邪惡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不達目的不罷休,絕對不能氣餒,這種精神正是我們青少年所需要的。而且,好吃懶做也是不行的,只有機智靈敏、英勇果斷才能事半功倍。我們在學習時,或者在生活中不應該遇到一點挫折和困難就放棄,挫折和困難是可以克服的,動動腦筋,努力一把,咬咬牙不就過去了嗎?一旦戰勝了困難和挫折,那勝利還會遠嗎?

6. 《西遊記》第二十六回感悟

第二十六回:來孫悟空三島求自方,觀世音甘泉活樹

師徒四人路過五庄觀,觀主有事外出,命徒弟摘幾個人參果款待唐僧,唐僧懼怕沒有吃,果子而後被觀童吃掉。八戒慫恿悟空偷人參果。

觀童對唐僧出言不遜,說師徒四是盜賊,悟空怒搗人參果園。觀主回來後對其相逼,悟空只得四處求方醫樹,觀音用甘泉將樹醫活。悟空與觀主結為兄弟。

(6)西遊記二十六回讀後感擴展閱讀:

《西遊記》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遊記》以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

7. 西遊記第二十六回到第三十回讀後感,急!

《西遊記》這個讀後感在這里主要是通過《西遊記》來強調他的一個戰斗的一個經理。

8. 西遊記第二十六回主要內容150字

第二十六回:孫悟空三島求方,觀世音甘泉活樹

師徒四人路過五庄觀,觀回主有事外出,命答徒弟摘幾個人參果款待唐僧,唐僧懼怕沒有吃,果子而後被觀童吃掉。八戒慫恿悟空偷人參果。

觀童對唐僧出言不遜,說師徒四是盜賊,悟空怒搗人參果園。觀主回來後對其相逼,悟空只得四處求方醫樹,觀音用甘泉將樹醫活。悟空與觀主結為兄弟。

(8)西遊記二十六回讀後感擴展閱讀

大鬧五庄觀原因:萬壽山莊觀中有樹結人參果,吃後長生不老。觀主鎮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參果款待唐僧誤認人參果為嬰兒而未敢食。悟空偷果三個,與八戒、沙僧分食。八戒嫌少,絮絮叨叨。二童子大罵唐僧。 悟空難忍毀罵,將樹弄倒。

二童設計把唐僧師徒鎖入正殿。師徒們夜間逃走。鎮元子縱雲趕上,以袍袖將唐僧一行盡籠而回。夜間師徒再次逃出。又被鎮元子命將悟空下鍋油炸,卻被悟空以石獅變成自身將鍋砸穿。悟空為醫活果樹,拜見觀音,觀音與悟空同來,復活果樹。

鎮元子開人參果會,款待觀音、諸仙與唐僧師徒,並與悟空結為兄弟。由此可以看出,悟空大鬧五庄觀的首要原因,還是童子冤枉悟空多偷了一個人參果(而實際悟空他們只偷了3個,另一個掉到土裡消失了)。

9. 《西遊記》第二十六回感悟,幾十字就好急急急急急急啊

做事情不要沖動,沖動就是給自己找麻煩,凡事要寬容。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回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答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上歷經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該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明代社會現實。



(9)西遊記二十六回讀後感擴展閱讀:

《西遊記》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遊記》以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