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老遺址
1. 宿遷有哪些名勝古跡
1.掛劍台、乾隆復行宮、項王故里、皂制河龍王廟、真如禪寺、宿遷孔廟、清涼寺、閩商會館天後宮……不勝枚舉。而彭雪楓烈士墓園、宿北大戰紀念館、「雙溝慘案」紀念館、陳毅紀念館等地則是感受紅色旅遊的最好景點
2.境內的雙溝地區是世界人類起源的中心之一,下草灣文化遺址」是江蘇目前發現最早的人類活動所在地,相傳夏、商、周三代,古族。遠古時期,徐夷在此生息。秦代置下相縣,東晉設宿豫縣,唐代宗寶應元年,為避代宗李豫諱,改稱宿遷至今。
3.這里也是西楚霸王的故鄉。
4.沭陽則是虞姬的家鄉
2. 宿遷有多少年歷史
宿遷,位於江蘇省北部,是著名的「楊樹之鄉」、「水產之鄉」、「名酒之版鄉」和「蠶權繭之鄉」。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宿遷市歷史悠久,境內有江蘇省發現最早的古人類活動遺址——「下草灣文化遺址」,是中國歷史上不以成敗論英雄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里。
在淮河岸邊,5萬年前便有先人臨水而居,稱為「下草灣人文化遺址」。相傳夏、商、周三代,古族徐夷在此生息。公元前113年,泗水王國在此建都,傳五代六王,歷時132年。秦代置下相縣,東晉設宿豫縣,唐代宗寶應元年改稱宿遷至今。宿遷風光秀美,景觀眾多。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駐蹕宿遷,贊嘆宿遷為「第一江山春好處」。宿遷,原名宿豫,位於江蘇北部淮水之陽。
地級宿遷市1996年建市,現下轄泗陽縣、泗洪縣、宿城區和宿豫區、宿遷經濟開發區、蘇宿工業園區、湖濱新城開發區、洋河新城,總面積8555平方公里 。
3. 江蘇宿遷有什麼名勝古跡
乾隆行宮
龍王廟復行宮,原名為制「敕建安瀾龍王廟「,坐落於宿遷西北20公里處的古鎮皂河。
敕封顯佑伯行宮
行宮現存門樓二樓帶有戲台,頂部木雕百鳥朝鳳,兼有戲台和出入通道兩種功能,在中國建築史上較為少見,故被視為宿遷境內重要的古建遺存之一。
項王故里
國家4A級旅遊景區。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屬人文風景旅遊區。項王故里坐落於宿遷宿城區的項里居委會,古黃河與大運河之間,徐淮路東側。是為了紀念蓋世英雄項羽於唐宋時修建。
雪楓公園
雪楓公園建成於2007年9月,佔地320畝,分為紀念瞻仰、水景游覽、勵志教育和配套服務等四大功能區,現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宿北大戰紀念館
宿北大戰紀念館地處宿遷城區幸福路中心廣場北端,屬人文風景旅遊區,是宿遷公園、陵園合一的新景區,園內有七處烈土紀念碑、紀念塔、雕像和革命文物陳列館,並有各種新式建築。
宿遷耶穌堂
宿遷耶穌堂始建於1925年。教堂為西方傳統建築形式,磚木結構,平面呈十字方形,分上下兩層,面南,東西長20.67米,南北深19.37米,建築面積近400平方米
4. 關於宿遷的歷史文化有哪些
有京杭運河貫穿境抄內,西楚霸襲王項羽的故居,乾隆下江南所住的乾隆行宮【龍王廟】,擁有魚米之鄉的洪澤湖,鳥類的天堂清清駱馬湖,「意楊之鄉"的泗陽,也曾出土很多珍貴的西漢文物。
5. 宿遷的歷史文化
有京杭運河貫穿境內,西楚霸王項羽的故居,乾隆下江南所住的版乾隆行宮【龍王廟】,擁有魚權米之鄉的洪澤湖,鳥類的天堂清清駱馬湖,「意楊之鄉"的泗陽,也曾出土很多珍貴的西漢文物。
6. 江蘇省宿遷市有哪些名勝古跡
1.掛劍台、乾隆行宮、項王故里、皂河龍王廟、真如禪寺、宿遷孔廟、清涼寺、閩商會館天版後宮……不勝權枚舉。而彭雪楓烈士墓園、宿北大戰紀念館、「雙溝慘案」紀念館、陳毅紀念館等地則是感受紅色旅遊的最好景點
2.境內的雙溝地區是世界人類起源的中心之一,下草灣文化遺址」是江蘇目前發現最早的人類活動所在地,相傳夏、商、周三代,古族。遠古時期,徐夷在此生息。秦代置下相縣,東晉設宿豫縣,唐代宗寶應元年,為避代宗李豫諱,改稱宿遷至今。
3.這里也是西楚霸王的故鄉。
4.沭陽則是虞姬的家鄉。
7. 宿遷老縣城遺址在哪現時還有那些古跡存在
項羽手栽槐
8. 宿遷有哪些名勝古跡
1.乾隆行宮.
傳說乾隆七下江南,都是走運河.必經宿遷.每次經過宿遷時,都要在此駐足賞景,
並有三次在運河旁的一小鎮拜天祭祀.當時官府便再此修建了這做行宮,得到了乾隆大帝的賞識.乾隆行宮是一座保存很完好的古建築群,有很多歷史古跡,花草叢,生鳥語花香.
2.項王故里.
項王故里位於宿遷市南郊1公里廢黃河堤下,是西楚霸王項羽的誕生地(項羽的故鄉在宿遷市西南郊區).
項王故里佔地0.5公頃,裡面的項王蠟像館里有楚國時期的各種人物蠟象,容貌威武,相貌逼真.在院子里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樹木,花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植槐.是項羽小時侯親手種的,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3.駱馬湖風景區.位於市郊區依山而建,傍水而立,交通方便.這里有各種各樣的沙灘運動休閑,
快艇,游泳等水上娛樂項目,同時配備了餐館,酒店等,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在我家附近這三個景點在全國都是很有名氣的,當然還有很多,不過我不怎麼了解,也沒去過.還有宿遷是全國有名的楊樹之鄉,老百姓養成了到處栽樹的好習慣.家前屋後,河旁塘邊,田間地頭到處都是樹,從遠出看去,鬱郁蔥蔥,綠的讓人透不過氣,在江蘇這個發達的省里,這是一個沒有污染的人間聖地,世外桃原!我覺得就3處吧..
9. 宿遷有哪些古跡
王廟行宮
行宮龍王廟行宮,原名為"敕建安瀾龍王廟",坐落於宿遷市西北20公里處的古鎮皂河。該建築群始建於清代順治年間,改建於康熙23年。後經雍正、乾隆、嘉慶皇帝的復修和擴建,形成了現在佔地36畝,四院三進封閉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築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頓於此,並建亭立碑,帑金修繕,故又俗稱為"乾隆行宮"。1983年,江蘇省人民政府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二OO一年六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王廟行宮建築群,布局嚴整,規模宏大,軸線分明,左右對稱,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整體呈長方形,內外宮牆。中軸線上建築物主次清晰,錯落有致。自南向北,整個建築群分為六大部分。最南端為古戲樓,古戲樓向北,為青磚鋪設的寬闊廣場。廣場北側是山門,山門的正上方,青磚鑲嵌著乾隆皇帝御筆題寫的七個鎦金大字"敕建安瀾龍王廟"和一方"乾隆御筆"印。
在第一道院落的中心位置是乾隆皇帝下旨建造的御碑亭,碑亭正中聳立著一塊5米高的御碑,碑帽的正面鐫刻"聖旨"二字,碑身正面刻有聖旨全文,主要內容記敘了康熙、雍正皇帝建廟的原由和修廟的經過。碑身的背面和碑帽的兩面分別鐫刻有乾隆22年、27年、30年、45年、49年下榻此處所題寫的御筆詩文。整個御碑亭的設計,造型大方,凝重端莊,充分顯示了皇家建築的特點、風格以及獨有的藝術魅力。
在御碑亭的兩旁,建有鍾、鼓二樓。乾隆皇帝下榻此廟時,撞鍾擊鼓,兩廂奏樂,以最高禮儀恭迎皇帝的駕臨。
御碑亭的北側是龍王廟行宮的主要建築龍王殿。龍王殿,雕梁畫棟,斗拱飛檐,結構嚴謹,裝飾華麗,金碧輝煌,氣韻無窮。乾隆皇帝五次下榻龍王廟,均在這里朝政議事,敬神祭祖。
龍王廟行宮的最後一進院落,是乾隆皇帝的寢宮。也稱禹王殿,禹王殿屬於宮式大作,屋面飾黃色琉璃筒瓦和龍吻,大殿分上下兩層,佔地面積360平方米,殿高20多米,是龍王廟行宮內最高的殿宇。乾隆六下江南,五次臨幸於此都是夜宿於這殿宇樓上,人們稱為"正宮"。與正宮相呼應的是東宮和西宮,這是隨同南下的皇妃們居宿的地方。東西宮門前植有柏、柿、桐、椿、槐、楊六樹,取意"百世同春""百世懷楊",象徵大清江山和中華民族世世代代興旺不衰。
龍王廟行宮這一珍貴的古建築群,在"文革"中一度遭到破壞,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八十年代初,經過幾百年風雨剝蝕以及戰亂和人為破壞的"敕建安瀾龍王廟",仍然以它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高超的古代建築技巧,引起了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視。從一九九九年開始,共投資1000萬元分別對龍王殿、御碑亭、鍾、鼓樓等建築物進行了大規模修繕。恢復了"敕建安瀾龍王廟"的歷史原貌。
宿遷特產宿遷宿曉紅葡萄:俗名小黑葡萄。為我國古老優良釀造葡萄品種。小黑葡萄的栽培,最早見於1901年的《宿遷縣志》上,當時洋北半壁店 (今船行) 一帶多處連片棚架栽培。
宿遷鐵球山楂:又名麻球,產於黃河故道沿線、馬陵山麓的支口、蔡集、皂河鄉一帶,1570年前後 (明代) 即有栽培。果實圓,色紅,味酸甜。
宿遷水晶山楂糕:呈玫瑰色 ,晶瑩透亮,放在報紙上能透過糕體看清文字,酷似一枚紅色的水晶。口感細膩,酸甜適口。放於手上,似有彈性。有開胃消食,活血化淤,對心血管系統的疾病也有一定療效。相傳2000年宿遷人民為懷念西楚霸王項羽而創制,初名「霸王糕」。
「黃狗」豬頭肉:由民間名師黃德 (諢名叫黃小狗) 始創,人稱「黃狗」豬頭肉,已有200多年歷史。其肉色澤紅潤,香味濃郁,肥肉酥爛,精肉鮮香,味純而正。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品嘗此肉,大為贊賞。又有「乾隆老湯」之雅稱。
宿遷黃花菜:花大肉厚,粗壯整齊,長短均勻,色澤淡黃,干而光澤,緊實柔軟,久煮不爛,微帶脆感。有大菜、大鳥嘴、大黃殼等優良品種。
宿遷五香大頭菜:因放有小茴香、花椒、丁香、八角、桂皮等5種香料,故稱。明代末年開始生產。
駱馬湖銀魚:銀魚形體纖細,明瑩如銀,無鱗軟骨,肉嫩味美,具色、香、味於一體,實屬魚中極品。冷凍保鮮銀魚遠銷各省市。「金梅牌「「太湖牌「冷凍保鮮銀魚獲江蘇省優質產品稱號。並遠銷日本、東南亞各國
埠子車輪餅 埠子:埠子車輪餅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較為欣賞的一種食品,既香又甜,既脆又酥,工藝復雜,口味獨特,是饋送親友的理想佳品,被列為江蘇省「老字型大小」食品,享譽省內外。 有葷餡、素餡、豆沙餡之分,滋陰壯陽,質優價廉。
10. 宿遷市有哪些名勝古跡
1.掛劍台、乾隆行宮、項王故里、皂河龍王廟、真如禪寺、宿遷孔廟、清涼寺、閩商內會館天後宮……不勝枚舉容。而彭雪楓烈士墓園、宿北大戰紀念館、「雙溝慘案」紀念館、陳毅紀念館等地則是感受紅色旅遊的最好景點
2.境內的雙溝地區是世界人類起源的中心之一,下草灣文化遺址」是江蘇目前發現最早的人類活動所在地,相傳夏、商、周三代,古族。遠古時期,徐夷在此生息。秦代置下相縣,東晉設宿豫縣,唐代宗寶應元年,為避代宗李豫諱,改稱宿遷至今。
3.這里也是西楚霸王的故鄉。
4.沭陽則是虞姬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