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幌金繩老太婆
『壹』 西游記金角大王的姥姥
《西遊記》中,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的干媽是九尾狐狸。
金、銀角大王為什麼要拜狐狸精做乾娘?
《西遊記》平頂山蓮花洞裡面的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兩個魔頭,按理說本領也挺大,而且還有五件從太上老君那兒偷來的寶貝,卻為什麼非要認九尾狐狸精為乾娘呢?這個九尾狐狸精究竟是什麼來頭?而竟然讓兩個從天庭下來的童子變成的魔王甘願放下身段,三拜九叩?
那麼,我們從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的五件寶貝說起。奪寶蓮花洞這一個橋段是整部《西遊記》裡面寶貝最多的橋段了,而且,這裡面的寶貝,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高,可謂「高大上」。
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從天庭下界的時候,偷了老君的五件寶貝——紫金紅葫蘆,羊脂玉凈瓶、七星劍、芭蕉扇和幌金繩。
這五樣東西,看似平常,其實並不尋常,這是太上老君的物件,太上老君一共六件寶貝,加上金剛琢,六件湊齊了就。這老君也算是倒霉,自家的仙丹和寶貝太多,動不動就被童子啊,坐騎啊什麼的偷了,到了下界為妖,而且還個個都厲害,讓孫悟空很頭疼。當然這是題外話。
這五件寶貝呢,暗合五行之屬,又扣八卦之位,其中紫金紅葫蘆屬於離火,羊脂玉凈瓶屬於坎水,七星劍屬艮兌金,芭蕉扇是震巽木,幌金繩是乾坤土。你看,太上老君是道教的始祖,所用的東西和法寶,自然都是道教的源頭的物件,您想想,這能不厲害嗎?
那麼,這倆魔王分寶貝合陰陽,或者配雌雄,有沒有問題?二魔各執一寶,一水一火,一坎一離,煉龍虎,配雌雄。可是寶貝明明有五個,多出去一個,就是這個屬於乾坤土的幌金繩,怎麼辦?
於是就把幌金繩單獨拿出來,給了九尾狐狸了。那麼為什麼是九尾狐狸?又回到了我們剛開始的問題了。
幌金繩其實是兩個魔王送給九尾狐狸的,而且,要認九尾狐狸作乾娘,自然得有個拿得出手的見面禮或者說「拜娘禮」,這個幌金繩當然就是見面禮了。那麼,為什麼是幌金繩?
老五給你來分析,這九尾狐狸精在平頂山可算是有名號的,即使在整個妖界,也是有頭有臉的「妖物」了。
早在上古時期,就有九尾狐狸的記載,還記得《封神榜》嗎?裡面的妲己就是個九尾狐狸精,還是女媧座下的弟子。想想看,做妖精做到這么久,這么有突破性,怎麼能沒有背景呢?所以,這倆小童子剛剛下界為妖,盡管拿了道家的頂尖級寶貝——暗合陰陽八卦的寶貝,也不得不屈尊拜了九尾狐狸的山頭。強龍不壓地頭蛇,九尾狐狸精這么多年的修為,經歷的世面多了去了,也不算辱沒兩個剛下界的小妖。
當然了,這倆魔王雖然是下界為妖,卻也不忘初心,對於道士還是很尊重的,一再強調,對上山的道人們予以尊敬和關照。而銀角大王變化成一個老道就是很好的證明。
那麼,金角銀角兩個人真的就那麼怕九尾狐狸嗎?當然怕,不僅怕,而且對那些小妖們也不敢殘暴,不敢輕易下手懲罰,原因在於,這些小妖們很可能就都是九尾狐狸精送給他們的!而且九尾狐狸精還有個親弟弟,喚作狐阿七大王,手下有妖兵不少,實力也很不一般。
精細鬼和伶俐蟲用真的寶貝換來了悟空的假寶貝,被騙了之後,老魔暴躁如雷道:「罷了,罷了!這就是孫行者假妝神仙騙哄去了!那猴頭神通廣大,處處人熟,不知那個毛神,放他出來,騙去寶貝!」對他們也沒有更多的懲罰,這就是他們作為客居,不敢在此造次的原因。
那麼,除了拜山頭,兩個魔王拜九尾狐狸精做乾娘還有其他原因嗎?這個當然是有的,我們從小說《西遊記》里太上老君道:「那兩個怪:一個是我看金爐的童子,一個是我看銀爐的童子。只因他偷了我的寶貝,走下界來,正無覓處,卻是你今拿住,得了功績。」可見太上老君一直在尋找兩個童子,更多的是尋找這幾件寶貝。
而且,這兩個魔王下界為妖卻不是太上老君的本意,怎麼說?原著中早有體現。老君道:「不幹我事,不可錯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薩問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師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可見,觀世音菩薩跟老君借了三次,才借來這倆童子,卻沒想到這倆貨下界之前偷了太上老君的寶貝,這才惹惱老君,一路尋找。
所以,他們拚命躲藏,身份上自然要有個背景,有個靠山,於是就認了九尾狐狸精做乾娘,在平頂山上站穩了腳跟,也為了掩人耳目,有個妖怪的名分,不讓老君找到他們。
『貳』 《西遊記》中九尾狐狸為什麼有太上老君的幌金繩
《西遊記》中九尾狐狸為什麼有太上老君的幌金繩?這是《西遊記》裡面頗具爭議的幾大問題之一。類似的還有:不會三昧真火的牛魔王是那個用三昧真火燒猴子的紅孩兒的親爸爸嗎?太上老君和羅剎女都有芭蕉扇,他倆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嗎?觀音菩薩願意收紅孩兒為「善才童子」,是照顧誰的關系嗎……等等。
『叄』 西遊記里金角大王的媽媽
九尾狐狸。
據《西遊記》,平頂山的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稱呼壓龍山壓龍洞的九尾狐狸為為母親,可能是二妖後認的干媽,因為金角和銀角是太上老君看守八卦爐的童子下界為妖,老君的童子不可能有狐狸精的媽媽,只能是下界為妖後認的干媽。至於金角、銀角親媽是誰,原著沒有說明。
《西遊記》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聖騰挪騙寶貝
——二魔(銀角)道:「還有七星劍與芭蕉扇在我身邊,那一條幌金繩,在壓龍山壓龍洞老母親那裡收著哩。如今差兩個小妖去請母親來吃唐僧肉,就教他帶幌金繩來拿孫行者。」……那老怪聽得人哼,轎子里伸出頭來看時,被行者跳到轎前,劈頭一棍,打了個窟窿,腦漿迸流,鮮血直冒,拖出轎來看處,原是個九尾狐狸。
『肆』 西遊記中太上老君與九尾狐是什麼關系為何送幌金繩給她
太上老君是非常喜愛這只九尾狐的,而當時他送幌金繩給九尾狐,是因為他覺得他和這只九尾狐非常有緣分。九尾狐在世界上是非常稀有的,很少人會能夠見到它們,而且它們的生命是非常長的,想要碰到九尾狐也是要看緣分的,而當時太上老君因為他的年齡大,也有能力,所以就碰到了九尾狐,而且九尾狐也幫助他做過一些事,所以他就送給九尾狐了一些東西以表示感謝。
太上老君對這只九尾狐其實是非常喜愛的,而正是因為喜愛才會送她禮物。
『伍』 西遊記第34回魔王巧算困心猿大聖騰那騙寶貝,本回中的老妖怪是誰的母親悟空從,那兒騙到了什麼寶貝
第三十四回來 魔王巧算困源心猿 大聖騰那騙寶貝
悟空變老妖進洞,被吊起的八戒識出,走了風聲。銀角大王與悟空大戰。悟空拋出壓從老妖處得的幌金繩將對手捆住。銀角大王念松繩咒解脫,反用繩捆住悟空。悟空變出鋼銼,銼斷繩子脫身。又變成小妖偷走幌金繩。銀角大王用葫蘆裝了悟空。悟空騙魔開啟葫蘆,乘機逃出,再潛入洞,偷得葫蘆。
『陸』 西遊記之金角銀角的奶奶
壓龍洞老怪,中國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人物,居住在壓龍山壓龍洞,是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的乾娘,後在前往蓮花洞的途中被孫悟空一棒打死,原來是一隻九尾狐狸。
第三十四回魔王巧算困心猿大聖騰那騙寶貝
原文節選:
老魔道:「還有那三件?」二魔道:「還有七星劍與芭蕉扇在我身邊,那一條幌金繩,在壓龍山壓龍洞老母親那裡收著哩。如今差兩個小妖去請母親來吃唐僧肉,就教他帶幌金繩來拿孫行者。」
……
只見有兩扇石門,半開半掩,不敢擅入,只得吆叫一聲:「開門,開門!」早驚動那把門的一個女怪,將那半扇兒開了,道:「你是那裡來的?」行者道:「我是平頂山蓮花洞里差來請老奶奶的。」那女怪道:「進去。」到了二層門下,閃著頭往裡觀看,又見那正當中高坐著一個老媽媽兒。你道他怎生模樣?但見——雪鬢蓬鬆,星光晃亮。臉皮紅潤皺文多,牙齒稀疏神氣壯。貌似菊殘霜里色,形如松老雨余顏。頭纏白練攢絲帕,耳墜黃金嵌寶環
『柒』 西遊記第三十回中的老妖怪是誰的母親
西遊記讀書筆記30字 VIP專享文檔
2019-02-07 10頁 4.27分 李鵬亞
用App查看
西遊記讀書筆記30字
【篇一:西遊記讀書筆記30篇(共8篇)】
篇一:《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
看到這個題目,或許很多人會覺得很好笑:到今天才看《西遊記》,會不會太幽默了。說起來很慚愧,雖然我在很小的時候已經接觸過少兒圖書版的《西遊記》,也看過不少於十次的電視劇、動畫片,對其中的各個角色的性格和曲折有趣情節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但真正品讀原著,卻是近段時間的事情。曾經我以為自己不會去翻閱厚厚而相對晦澀的原著,覺得看電視劇挺好的,既簡單易懂,又有充分的視覺和聽覺享受。但是,當我打開著作,一樣的故事,一樣的人物,書本比電視劇更精彩更扣人心弦,讓人恍若進入了一個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全然忘記了身外的世界。
(1)孫悟空
《西遊記》這部是中刻畫的人物焦點就是齊天大聖孫悟空了。孫悟空天生石猴,「不服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
除了自由,孫悟空身上還有許多其它的品質,他果敢,耿直,嫉
惡如仇,玩世不恭卻又不玩物喪志,而且他敢於向最高者挑戰,這些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
他還有說到做到的精神,取經就取經,在迢迢的西方途上和窮山惡水作斗爭,歷經了千難萬險及形象幻化為妖魔鬼怪的八十一難並降妖服怪,一路排除艱難,護送唐僧直達那西天極樂世界。 孫悟空身上的所有品質混合在一起,可以組成一個字——勇.它象徵著勇敢,這里的勇敢指的並不是不計後果的粗暴行為,而是值得贊揚的勇於付出的精神.也許孫悟空身上有缺點,但那些都是它的優點可以掩蓋的。
(2)唐僧
小時候當我看完《西遊記》動畫片時對唐僧的印象是「傻」,「軟弱無能」等等類似的詞語。但是唐僧這些個性的體現僅僅來源於他是襯托孫悟空這朵紅花的綠葉罷了。 唐僧身上的品質,也正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他善良,朴實,仁慈,優柔寡斷。 唐僧的品質,也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淳樸。這種品質,現在極為少見。
廣告
猿輔導—小學四年級語文輔導過渡期重難點名師講解
下載原文檔,方便隨時
『捌』 西遊記第三十四回中悟空怎麼騙到的幌金繩
西遊記第三十四回,悟空變成老妖進洞,被吊起的八戒識出走了風聲。銀角大王與悟空大回戰。悟空答拋出壓從老妖處得的幌金繩將對手捆住。銀角大王念松繩咒解脫,反用繩捆住悟空。悟空變出鋼銼,銼斷繩子脫身。又變成小妖偷走幌金繩。
『玖』 丫西遊記之金角大王請奶奶吃唐僧肉片段
三五步,跳到林子里,正找尋處,只見有兩扇石門,半開半掩,不敢擅入,只得吆叫一聲:「開門,開門!」早驚動那把門的一個女怪,將那半扇兒開了,道:「你是那裡來的?」行者道:「我是平頂山蓮花洞里差來請老奶奶的。」那女怪道:「進去。」到了二層門下,閃著頭往裡觀看,又見那正當中高坐著一個老媽媽兒。你道他怎生模樣?但見——
雪鬢蓬鬆,星光晃亮。臉皮紅潤皺文多,牙齒稀疏神氣壯。貌似菊殘霜里色,形如松老雨余顏。頭纏白練攢絲帕,耳墜黃金嵌寶環。
孫大聖見了,不敢進去,只在二門外仵著臉,脫脫的哭起來。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況先哄了他的寶貝,又打殺他的小妖,卻為何而哭?他當時曾下九鼎油鍋,就楔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點淚兒。只為想起唐僧取經的苦惱,他就淚出痛腸,放眼便哭,心卻想道:「老孫既顯手段,變做小妖,來請這老怪,沒有個直直的站了說話之理,一定見他磕頭才是。我為人做了一場好漢,止拜了三個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觀音,兩界山師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為他使碎六葉連肝肺,用盡三毛七孔心。一卷經能值幾何?今日卻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風訊。苦啊!算來只為師父受困,故使我受辱於人!」到此際也沒及奈何,撞將進去,朝上跪下道:「奶奶磕頭。」那怪道:「我兒,起來。」行者暗道:「好,好,好!叫得結實!」老怪問道:「你是那裡來的?」行者道:「平頂山蓮花洞,蒙二位大王有令,差來請奶奶去吃唐僧肉,教帶幌金繩,要拿孫行者哩。」老怪大喜道:「好孝順的兒子!」就去叫抬出轎來。行者道:「我的兒啊!妖精也抬轎!」後壁廂即有兩個女怪,抬出一頂香藤轎,放在門外,掛上青絹緯幔。老怪起身出洞,坐在轎里,後有幾個小女怪,捧著減妝,端著鏡架,提著手巾,托著香盒,跟隨左右。那老怪道:「你們來怎的?我往自家兒子去處,愁那裡沒人伏侍,要你們去獻勤塌嘴?都回去!關了門看家!」那幾個小妖果俱回去,止有兩個抬轎的。老怪問道:「那差來的叫做什麼名字?」行者連忙答應道:「他叫做巴山虎,我叫做倚海龍。」老怪道:「你兩個前走,與我開路。」行者暗想道:「可是晦氣!經倒不曾取得,且來替他做皂隸!」卻又不敢抵強,只得向前引路,大四聲喝起。
『拾』 西遊記有一集是關於一個老太婆妖怪叼著煙袋,嘴上有顆黑痣,坐在類似轎子的東西上被小妖抬著去吃肉,好像
那是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的那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