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官窯遺址管理處
① 從長沙怎麼去長沙銅官窯遺址文化公園
長沙往北上長湘公路往湘陰方向,到丁字灣處,在第2個紅綠燈左轉300米,然後右轉上郭亮大道,直行大概10來公里,再左轉,就進入銅官窯遺址文化公園旅遊區,有路標,很好找的
② 長沙銅官窯遺址的歷史文化名鎮雄風
長沙銅官窯陶瓷
城縣銅官鎮是全國五大陶都之一,系長沙市歷史文化名鎮。然而,如今這 里不少珍貴的歷史文化遺跡遭到破壞,有的古跡瀕臨湮沒。記者獲悉,為重振古鎮雄風,銅官鎮已全面啟動申報湖南歷史名鎮工作。 銅官是三國吳楚的交界處,是一座商貿陶瓷古都。銅官古鎮緊臨湘江,沿江與唐代長沙銅官窯連為一體,長沙銅官窯與銅官古鎮有著不可分割的「血緣」關系,號稱「十里陶城」,是長沙湘江風光帶水上旅遊線的主要碼頭。
《水經注》載:「銅官山,亦名雲母山,土性宜陶,有陶家千餘戶,沿河而居……」指的是銅官鎮至石渚河一帶的制陶產業。早在千餘年前的唐代,銅官鎮及其東南瓦渣坪就形成了上千人生產的窯場,長沙銅官窯的瓷壺上,冠有「天下第一」、「天下有名」等字樣。 陶瓷玩具
記者2006年7月26日在古鎮實地采訪看到,由於歷史變遷和人類活動影響,不少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遭到破壞,有的古跡將瀕臨湮沒。范家窯古窯位於銅官古鎮誓港街義渡亭東向的山坡上。窯址周圍均被居民住房壓蓋,只有一處約20平方米的窯基顯露地面,僅存原窯牆的砌體磚及窯基磚,大小陶瓷碗器的碎片一層壓著一層。誓港街位於銅官古鎮北端,與靖港鎮隔河相望,街長約700米,寬5-7米,是銅官地區的重要商埠。據介紹,誓港老街最有特色的是街中段的渡船亭,又稱「義渡亭」,始建於光緒七年。而現在,由於沿河公路的修建,原誓港老街僅保留一截,街面的麻石大部分被破壞,只在草叢深處可依稀看見長約50米的麻石街的痕跡。 銅官鎮的文化古跡雖遭損壞,但許多遺址還在,部分鋪面和木樓建築得到一定程度的保存。如位於昔日誓港街南端進街處的吳楚橋現雖經道路改造,橋面變成水泥路,但橋址還在。泗洲廟至今廟基尚在,廟前一對古樟仍鬱郁蔥蔥。泗洲廟道光十八年重修時,捐資人的功德碑仍保留了下來。更珍貴的是廟中曾用花崗石雕塑的「十八羅漢」在四十年前免遭毀壞後,被人藏在一個防空洞內,至今仍在。
在建設規劃中,銅官將著手開發長沙湘江水上精品旅遊線,即長沙—杜甫江閣—橘子洲—月亮島—銅官窯遺址—銅官古鎮—杜甫守風亭—靖港古鎮—長沙電廠等。修復興建杜甫銅官守風亭,修復銅官雲母寺水運碼頭。目前,銅官鎮已確定加速古鎮保護開發的思路,強力打造銅官窯、銅官古鎮、靖港古鎮旅遊圈,期待真正實現保護和搶救歷史文化遺產。
③ 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歷史背景
長沙銅官窯興起於公元8世紀中後期,至公元10世紀五代時期而衰,距今約有1000多年的歷回史。長沙銅官窯遺址位於答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丁字鎮彩陶源村,是指在唐代出現在潭州(今長沙)石渚湖、銅官一帶的瓷器作坊。它是世界釉下彩瓷的發源地,打破了當時只有青瓷和白瓷的單一格局,被稱為「漢文化向外擴張的里程碑」,在世界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鼎盛時期,銅官窯瓷器遍布亞洲各地、遠至非洲,出口29個國家和地區,通過水運,從湘江入長江,經揚州、寧波、廣州口岸,開辟了一條通往南亞到北非的「海上陶瓷之路」。唐代詩人李群玉的《石渚》用這樣的詩句描述了當年銅官窯大規模傍山建窯、柴火燒瓷的壯觀場面:「古岸陶為器,高林盡一焚。焰紅湘浦口,煙濁洞庭雲。」
④ 銅官窯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這里我們要來區分下銅官窯遺址和新華聯銅官窯古鎮,雖然兩者是鄰居,但是一回個收費,一個免費呢。而現在我答們所說的銅官窯遊玩,也主要指這兩個地方。
新華聯銅官窯古鎮》》
特色在於:古風建築群,各種演藝以及快閃活動,博物館群,風格獨特的街景等,更多請參考:古鎮景點
銅官窯遺址:我們更多的是說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於長沙市望城區書堂山街道彩陶源村,是湖南省唯一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而長沙銅官窯博物館則是銅官窯遺址公園的核心內容和標志性建築。遺址公園的大門是仿龍窯背的造型,磚石疊砌不平,有一種深重渾厚的歷史感,彷彿穿越了千年而來!在遺址公園內,還可以體驗陶瓷的製作過程,品味長沙窯茶器烹制的茶,親身感受長沙窯的陶瓷文化。
銅官窯遺址的特色:你能夠體驗和感受到陶瓷文化的演變以及發展歷史,並且可以親手體驗製作陶瓷的樂趣。
門票費用:免費
⑤ 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保護范圍
窯區原貌猶在,窯包依舊林立,文化堆積層沉靜地躺在地下。千年的文化之根版之源靜默在湘江之濱的一個小權鎮上,孤獨清靜。昨日,記者在長沙銅官窯遺址管理處看到,這里始終未曾進行過大規模的開發建設。為免破壞舊貌,未經允許,任何人不得進入這個千年古窯的核心保護區。
如何保護好這個千年古窯,讓更多人能一睹芳容,這是長沙銅官窯在新歷史下的課題。《長沙銅官窯遺址總體保護規劃》從規劃背景價值評、規劃原則、保護區劃、保護措施、環境規劃、展示規劃、管理措施、基礎設施規劃要求、投資估算等方面進行規劃。 依據有關規定,結合長沙銅官窯遺址的性質、分布和環境特點,確定遺址的保護區范圍為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重點保護區和一般保護區同屬文物保護范圍。
重點保護區范圍中核心區具體范圍為:沿國家已徵用的保護圍牆外擴大約60米的區域,東到堆子山山腳(包括都司坡),南至新河北岸,西沿胡家壠小路,北沿長坡自然小路為邊界,具體界線以保護區劃圖為准。整個保護范圍面積約為800畝。
⑥ 銅官窯遺址公園怎麼樣
和朋友開車來這邊的,聽說是新開發的旅遊景點,整個那一塊風格相識,空氣還是不錯,城市裡呆膩了,可以到鄉下走走,還不錯剛進景區,有賣菱角的,是天然的那種,在買的時候,有個工作人員的車開過去說,不能在這里賣,好吧,無奈在外邊,停車都是停在馬路兩邊,貌似有收費的工作人員,不確定,然後一直往裡走,有介紹,有展覽館之類的那種,整個逛下來,最多1個小時就可以逛完了,
⑦ 長沙銅官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發掘歷史
1956年,湖南復省文管會在文制物普查工作中發現此遺址。1957年,故宮博物院陶瓷專家馮先銘、李輝柄曾對長沙銅官窯遺址進行了調查,確認是唐至五代時期重要窯址,是一處不見文獻記載的民辦窯場。1964年,國家有關部門開始先後6次進行了考古發掘,初步弄清了遺址分布總面積約0.68平方公里,發現了石渚湖南面窯區的存在,框定了石渚湖的大致范圍,確查了76處窯址,19處采泥洞,探明了墓葬區、生活區、碼頭區、貨藏區的分布情況。其中譚家坡1號龍窯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為完好的唐代龍窯,窯址正南北方向,總長41米,最寬處3.5米,最窄處2.8米,坡度陡處23度,平緩處9度,揭露譚家坡1號龍窯考古發掘區域窯場制瓷有關遺跡28處,出土可修復文物上萬件,掌握了長沙銅官窯的窯爐構造特徵以及相應區域窯址的產品特徵,並發現了與窯業生產有關的重要建築遺跡。
⑧ 長沙銅官窯遺址的介紹
長沙銅官窯遺址,是唐至五代時期制瓷遺址1,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望城縣銅官鎮至石渚湖一帶的湘江岸邊約5公里的范圍內,總面積100多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1~3.2米。長沙銅官窯創於唐代初期,衰於五代。該窯未見於史書著錄。1956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在文物調查中發現,1957和1959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故宮博物院和湖南省博物館先後調查了石渚湖北岸瓦渣坪的窯址。長沙銅官窯以首創釉下多彩瓷和銅紅釉瓷而聞名於世,同時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書法、繪畫、雕塑、詩歌、諺語及廣告語等融入陶瓷裝飾藝術中,開創了中國瓷器裝飾藝術上的先河,其生產的產品遠銷亞洲各地及東北非等20多個國家,形成了「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與世界各國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對世界經濟文化交流產生過重要影響,具有極其重大的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是研究中國古代陶瓷藝術、湖湘文化、對外交流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也是湖南省目前最有可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地方,具有巨大的開發價值。1長沙銅官窯遺址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二五」時期全國150個重要大遺址保護項目, 2011年長沙銅官窯陶瓷燒制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榮獲湖南十年重要考古發現稱號。
⑨ 銅官窯遺址的介紹
銅官窯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望城縣銅官鎮至石渚湖一帶。南距市區27公里。發現於1957年,後經1974年、1978年、1983年多次調查發掘,出土瓷器1萬余件,分別收藏在長沙市博物館和湖南省博物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