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手都游記

手都游記

發布時間: 2021-01-22 05:02:19

『壹』 用白描手法寫游記300字

暑假裡媽媽、外公、外婆、姐姐和我,去了蘇洲的獅子林遊玩
為什麼叫獅內子林呢?這是因為容這個園林在獅子岩下面,裡面又有九獅峰,所以才得名。裡面有許多太湖石,堆起來就像一個個迷宮,大大小小有二十多個山洞。當年乾隆皇帝來這里遊玩,象走進了迷宮,怎麼也走不到盡頭,出來之後心情特別愉快。臨走時特下了一道聖旨,嘉獎當地官員。在這二十多個個山洞中,最特別的是棋盤洞,那裡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當年八仙中的呂洞賓和鐵拐李聽說獅子林有趣,便相約去玩,可是走了好長時間,也走不出來,於是呂洞賓用劍刻了一個棋盤,兩人在裡面還下起棋來,棋盤洞因此傳說出了名。
獅子林真有趣。

『貳』 製作一張英語手抄報內容以華山游記為題才

Last sunday. I and my father, mother, grandparents, brother went to huashan
by bus. In the morning we came down the mountain. I saw wooded mountains, wild flowers bloom. We climb up the hill along the mountain path. Come halfway up the mountain, I feel a little tired, began to rain,My West Lake silk umbrella missed,. Dad said to me,「Jane, don』t do anything halfway.」at last,So I insisted reached the top, the top of the scenery so beautiful.We were flying kites, I was thirsty, my mother bought me a bottle of water, .finally we went home.finally,Since then, I've kept the umbrella。i was very happy

『叄』 格雷夫游記的手抄報

《格列佛游記》是喬納森·斯威夫特的一部傑出的游記體諷刺小說,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幻想的離奇情節,深刻的剖析了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另外,同名電影和動漫,也是根據該小說改編的。

小說簡介

1726年在英國首次出版,受到讀者喜愛,一周之內售空;三周售出一萬冊。出版兩個多世紀以來,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作者運用諷刺影射的手法,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的社會矛盾,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敗和罪惡,並抨擊了侵略戰爭和殖民主義的危害。盡管是對宮廷和政治家的諷刺,但作品卻超越了它的時代和地方的局限,尤其是前面的那兩個部分,被認為是「文學的偉大寶庫之一」。創作背景
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於1710年至1714年間,曾出任以羅伯特·哈利及亨利·聖約翰的托利黨的公共關系官員,後來政黨交替,輝格黨上台,托利黨黨員被清算。於是作者透過第一部小人國的歷險暗諷當時的政治。其次,作者後來到愛爾蘭任教,愛爾蘭當時受到英格蘭的高壓統治,於是作者通過第三部諸島國游記反映愛爾蘭農業的衰敗。
這部書完成於1726年。《格列佛游記》的構思源於與朋友的一次聚會,斯威夫特談到當時的政界種種貪婪無恥的行徑時激動萬分嬉笑怒罵間,信筆開始了第一卷的創作。成熟後經過無數次的增刪修改終於1726年匿名發表,並立刻在英國社會引起了很大的爭議。200多年來,它被譯成幾十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編輯本段
作者簡介

喬納森·斯威夫特(英語:Jonathan Swift,1667年11月30日-1745年10月19日),英國諷刺作家、政治家、文學家、詩人,以諷刺作品名垂青史,代表作為《格列佛游記》、《一隻桶的故事》等。他是一名
喬納森·斯威夫特
牧師,一位政治撰稿人,一個才子。他出生於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一個貧困家庭,由叔父撫養成人,六歲上學,在基爾凱尼學校讀了八年。1682年進都柏林著名的三一學院學習,他除了對歷史和詩歌有興趣外,別的一概不喜歡。還是學校「特別通融」才拿到學位。之後,他在三一學院繼續讀碩士,一直到一六八六年。1688年,愛爾蘭面臨英國軍隊的入侵,他前往英國尋找出路。
接下來的十年是對斯威夫特一生中具有重要影響的關鍵時期。他通過親戚的關系,在穆爾庄園當私人秘書。穆爾庄園的主人坦普爾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政治家,也是位哲學家,修養極好,這無疑給斯威夫特起了積極的,甚至是導師性質的作用。這從政治或者其他較實際的角度看,對斯威夫特可能是一種失望,但就一個諷刺作家來說,近十年的時間卻使他得到了充分的學習。他早期的兩部諷刺傑作《桶的故事》和《世紀戰爭》正是在這里寫成的。格列佛游記圖書圖片(20張)
1723年,英國政府委派政治流氓伍德為愛爾蘭鑄銅幣,弄得民不聊生。斯威夫特連續發表幾封公開信,鼓勵愛爾蘭人民起來反對鑄幣陰謀。他成了愛爾蘭民族獨立自由運動的領導者。斗爭取得勝利後,他又赴倫敦為愛爾蘭人民的利益奮斗。當他返回愛爾蘭時,無數農民自發從水陸兩路迎接他。
離開穆爾庄園後,斯威夫特回到愛爾蘭繼續做他的牧師。為了教會,他投入到政治活動中去。他在後半生寫了無數的政治小冊子,獲得了相當的聲譽。雖然他一時間名聞遐邇,可他的內心是孤獨的。他甚至一步步走到了絕望的邊緣。他經歷了一切,也看透了一切,於是,他寫了《格列佛游記》。
1745年10月19日,斯威夫特在黑暗和孤苦中告別了人世,終年78歲。
《格列佛游記》是一部奇書,它不是單純的少兒讀物,而是飽寓諷刺和批判的文學傑作,英國著名作家喬治·奧威爾一生中讀了不下六次,他說:「如果要我開一份書目,列出哪怕其他書都被毀壞時也要保留的六本書,我一定會把《格列佛游記》列入其中。」在這本書中,斯威夫特的敘事技巧和諷刺才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反映。
作品的主人公里梅爾·格列佛是個英國外科醫生,後升任船長;他受過良好教育,為祖國而自豪,在職業和政治兩方面似乎都頗有見識,可是他本質上卻是一個平庸的人,而斯威夫特正是利用了主人公的這種局限達到了最充分的諷刺效果。 全書由四卷組成,在每一卷中格列佛都要面臨常人難以想像的特殊情況。
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是英國啟蒙運動中激進民主派的創始人,十八世紀英國最傑出的政論家和諷刺小說家。他父親是定居愛爾蘭的英格蘭人,早在他出生前七個月就已去世。斯威夫特由叔父撫養長大,就讀於著名的都柏林三一學院(以天主教的「三位一體」命名)。在當時,擔任教會的神職是窮孩子的最穩妥的出路;但斯威夫特厭惡神學和那些煩瑣的哲學課程,他的志趣在於歷史及文學。憑著一紙表示不堪深造(其實他後來還是取得了碩士及博士學位)的「特許文憑」,他只好到母親的遠親鄧波爾爵士家去作私人秘書,處境無異於「識字的奴僕」。不久,他便以見解精闢、諷刺犀利的文章顯示了才華。他的一篇揭露政府貪污行徑的政論,直接促成了英法停戰,以至有人稱那項和約為「斯威夫特和約」。他後來雖然成了首相的親信和女王演說詞的起草人,成為別人巴結的對象,但仍以清貧為榮。
斯威夫特沒有官銜,給報社審稿不取報酬;哈利首相給他寫文章的獎金,被他憤而退回,聲明自己不是被僱傭的文人墨客。女王及其要臣終因畏懼他的聲望和諷刺文章的影響,將他逐出倫敦。他到都柏林後積極投入愛爾蘭人民爭取自由獨立的斗爭,接連發表了戰斗性極強的文論,使英國的殖民政策不得不有所收斂。斯威夫特深受愛爾蘭人民熱愛,在他因匿名作品被當局懸賞緝捕時,人們保護他;在他最後一次訪英歸來時,人們鳴鍾舉火,用儀仗隊簇擁他返回寓所。斯威夫特晚景凄涼,親人去世,頭暈耳聾,每逢清醒,仍執筆寫作,直至七十八歲逝世。 斯威夫特的傳世之作中,以《格列佛游記》Gulliver's Travels,1726)流傳最廣,也最為各國讀者所喜愛。該書通過里梅爾·格列佛船長之口,敘述了周遊四國的奇特經歷。但仔細體會,卻處處揭露著英國社會的黑暗現實,並寄寓著作者的理想。
他是愛爾蘭民族獨立自由運動的領導者,斗爭勝利後,他又赴倫敦為愛爾蘭人民的利益奮斗。他是英國18世紀前期最優秀的諷刺家和政治家。
編輯本段
小說目錄

第一卷 小人國之旅
第一章 略述格列佛自身及其家庭——出遊的最初動機——海上船隻失事,泅水逃生——利立浦特境內安全登陸——被俘,押解到內地。
第二章 利立浦特皇帝在幾位貴族的陪同下前來看在押的格列佛——描寫皇帝的儀容與服飾——學者們奉命教授格列佛當地語言——他因性格溫順搏得皇帝的歡心——衣袋受到搜查,刀、手槍被沒收。
第三章 格列佛給皇帝和男女貴族表演一種極不尋常的游戲——描寫利立浦特宮廷中的各種游樂活動——格列佛接受某些條件後獲得自由。
第四章 關於利立浦特首都密爾敦多以及皇宮的描寫——格列佛與一位大臣談帝國大事——格列佛表示願為皇帝效勞對敵作戰。
第五章 格列佛以特殊戰略阻止了敵人的侵略——被授予高級榮譽稱號——不來夫斯庫皇帝遣使求和——皇後寢宮失火;格列佛幫忙搶救了其餘的宮殿。
第六章 關於利立浦特居民的情況:他們的學術、法律、風俗和教育兒童的方法——格列佛在該國的生活方式——他為一貴婦人辯護。
第七章 格列佛得到消息,有人陰謀指控他犯有嚴重的叛國罪,只好逃往不來夫斯庫——他在那裡受到歡迎。
第八章 格列佛僥幸找到離開不來夫斯庫的辦法,經歷一些困難後,安全回到自己的祖國。
第二卷 布羅卜丁奈格游記
第一章 關於一場大風暴的描寫;船長派出長舢板去取淡水;為了看看那是什麼地方,格列佛隨長舢板一同前往——他被丟在岸上;被一個當地人捉住,隨後帶到一個農民家裡——他在那裡受到招待,接著發生了幾起事件——關於當地居民的描寫。
第二章 關於農民女兒的描寫——格列佛被帶到一個集鎮,接著被帶到了首都——旅途中的詳情。
第三章 格列佛奉召入宮——王後從他的農民主人手裡把他買下來獻給國王——他和國王陛下的大學者們辯論——朝廷為格列佛提供了一個房間——他深得王後的歡心——他為祖國的榮譽辯護——他和王後的侏儒吵嘴。
第四章 關於這個國家的描寫——修改現代地圖的建議——國王的宮殿及首都概況——格列佛旅行的方式——主要廟宇的描述。
第五章 格列佛經歷的幾件險事——一名罪犯被處決的情形——格列佛表演航海技術。
第六章 格列佛討好國王和王後的幾種方法——他表現了他的音樂才能——國王詢問關於英國的情況,格列佛就此所做的敘述——國王的意見。
第七章 格列佛對祖國的愛——他提出一項對國王極為有利的建議,卻遭拒絕——國王對政治一無所知——該國學術很不完善,且范圍狹窄——該國法律、軍事和政黨的情況。
第八章 國王和王後到邊境巡行——格列佛隨侍——格列佛詳細敘述他離開這個國家的情形——他回到英國。
第三卷 勒皮他 巴爾尼巴比 拉格奈格 格勒大錐 日本游記
第一章 格列佛開始第三次航海——為海盜所劫——一個心腸毒辣的荷蘭人——他來到一座小島——他被接入勒皮他。
第二章 勒皮他人的性格和脾氣——他們的學術——國王及其朝廷——格列佛在那裡受到的接待——當地居民恐懼不安——婦女的情形。
第三章 在現代哲學和天文學中已經解決了的一種現象——勒皮他人在天文學上的偉大進展——國王鎮壓叛亂的手段。
第四章 格列佛離開勒皮他——他被送往巴爾尼巴比——到達巴爾尼巴比首府——關於首府及其近郊的描寫——格列佛受到一位貴族的殷勤接待——他和貴族的談話。
第五章 格列佛得到許可前往參觀拉格多大科學院——科學院概況——教授們所研究的學術。
第六章 再說科學院——格列佛提出幾項改進的意見,都被榮幸地採納了。
第七章 格列佛離開拉格多——到達馬爾多納達——沒有便船可坐——短途航行到達格勒大錐——受到當地行政長官的接待。
第八章 格勒大錐概況(續)——古今歷史訂正。
第九章 格列佛回到馬爾多納達——航行至拉格奈格王國——格列佛被拘禁——被押解到朝廷——他被接見的情形——國王對臣民十分寬大。
第十章 拉格奈格人受到格列佛的贊揚——關於「斯特魯德布魯格」的詳細描寫;格列佛與一些著名人士談論這個話題。
第十一章 格列佛離開拉格奈格,坐船前往日本——又從那兒坐一艘荷蘭船到阿姆斯特丹,再從阿姆斯特丹回到英國。
第四卷 慧駰國游記
第一章 格列佛出外航海,當了船長——他的部下圖謀不軌,把他長期禁閉在艙里,後又棄他於一塊無名陸地——他進入這個國家——關於一種奇怪動物「野胡」的描寫——格列佛遇見兩只「慧駰」。
第二章 格列佛由一隻「慧駰」領到家中——關於房屋的描寫——格列佛受到接待——「慧駰」的食物——格列佛因吃不到肉而感到痛苦,但最終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他在這個國家吃飯的方式。
第三章 格列佛得到「慧駰」主人的幫助和教導,認真學習它們的語言——關於這種語言的介紹——幾位「慧駰」貴族出於好奇前來看望格列佛——他向主人簡單報告他的航海經過。
第四章 「慧駰」的真假觀——主人不同意格列佛的說法——格列佛更為詳盡地敘述自己的身世和旅途經歷。
第五章 格列佛奉命向主人報告關於英國的情況——歐洲君主之間發生戰爭的原因——格列佛開始解釋英國憲法。
第六章 再談安女王統治下的英國——歐洲宮廷中一位首相大臣的性格。
第七章 格列佛對祖國的熱愛——主人根據格列佛的敘述對英國的憲法和行政發表看法,並提出類似的事例加以比較——主人對人性的看法。
第八章 格列佛關於「野胡」的幾種情況的敘述——「慧駰」的偉大品德——青年「慧駰」的教育和運動——它們的全國代表大會。
第九章 「慧駰」全國代表大會進行大辯論,辯論結果是如何決定的——「慧駰」的學術——它們的建築——它們的葬禮——它們的語言缺陷。
第十章 格列佛的日常生活安排,他跟「慧駰」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因為他經常跟它們交談,他在道德方面有很大的進步——他們的談話——格列佛接到主人通知必須離開這個國家——他十分傷心,昏倒在地,可還是順從了——他在一位僕人的幫助下設法製成了一艘小船,冒險出航。
第十一章 格列佛的危險航程——他到達新荷蘭,打算在那兒定居——被一當地人用箭射傷——被葡萄牙人所捉,強行帶到他們的船上——船長對他的熱情招待——格列佛回到英國。
第十二章 格列佛闡明記事真實可靠——他出版本書的計劃——他譴責那些歪曲事實的旅行家——表明自己寫作並無任何險惡目的——有人反對,格列佛答辯——開拓殖民地的方法 ——格列佛贊美祖國——他認為國王無權佔領他描述的那幾個國家——征服那些國家的難處——向讀者做最後告別;談到他將來的生活方式;提出忠告;游記結束。
編輯本段
主人公大事表

時間 主要時間
1699年5月4日 乘「羚羊號」起航
1699年11月5日 漂流小人國
1701年9月24日 離開小人國
1702年4月 回國
1702年6月20日 乘「冒險號」起航
1703年6月 到達大人國
1706年6月3日 回國
1706年8月5日 乘「好望角」起航
1707年4月 到達飛島國
1709年5月6日 離開拉格奈格,去往日本
1710年6月9日 到達日本長崎
1710年4月10日 回國
1711年8月7日 以船長身份乘「冒險家號」起航
1714年5月7日 到達慧駰國
1715年2月 離開慧駰國
1715年11月5日 到達里斯本
1715年11月24日 離開里斯本
1715年12月5日 回國
編輯本段
故事梗概

小說以外科醫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險的經歷為線索,一共由四部分組成。
第一卷 利立浦特(小人國)
外科醫生格列佛隨航程途遇險,死裡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國),被小人捆住獻給國王。格列佛溫順的表現逐漸贏得了國王和人民對他的好感,他也漸漸熟悉了小人國的風俗習慣。在格列佛的幫助下,利立浦特國打敗了同樣是小人國的「不來夫斯庫」帝國,但是格列佛不願滅掉不來夫斯古帝國,使皇帝很不高興。這時,皇後寢宮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撲滅,誰知卻讓皇後大為惱火。於是,小人國君臣貫通一氣准備除掉格列佛。格列佛聽到風聲,趕快逃出利立浦特,後來來到不來夫斯古帝國,最後平安回到英國。
第二卷: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作者原稿中為布羅卜丁賴格)游記
格列佛在利立浦特人的心目中是個龐然大物,但一到布羅卜丁奈格,他就像田間的鼬鼠一般小了。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時,遭遇風暴,被刮到了一個陌生的陸地,那裡的居民身高猶如鐵塔,他被大人國的一位農夫當做玩物帶回。為了賺錢,農夫把格列佛當作小玩藝裝入手提箱里,帶到各城鎮表演展覽,讓他耍把戲,供人觀賞。後來,他被皇後買去,得以與國王相助。國王召見他,他慷慨陳詞,誇耀自己的祖國的偉大,政治的賢明,法律的公正,然而遭到國王的抨擊與駁斥。
格列佛在該國的第三年,陪同國王巡視邊疆.由於思鄉心切,他假裝生病,來到海邊呼吸新鮮空氣。天空中的鷹錯把他住的箱子當成烏龜叼了起來。幾只鷹在空中爭奪,箱子掉進海里,被路過的一艘船發現,格列佛獲救後,乘船回到英國。
第三卷:勒皮他(飛島國)、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日本游記。
在家待了一段時間,格列佛又隨「好望號」出海。這一次,格列佛所乘的船遭賊船劫持,格列佛僥幸逃脫,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飛島救起.這些人的相貌異常,衣飾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國王和貴族都住在飛島上,老百姓則住在巴爾尼巴比等三座海島上.格列佛離開飛島後,來到巴爾尼巴比進行訪問,並參觀了島上的"拉格多科學院".這所科學院研究的都是些荒誕不經的課題,結果造成全國遍地荒涼,房屋坍塌,人民無衣無食.
接著,格列佛來到巫人島.島上的總督精通魔法,能隨意召喚任何鬼魂,格列佛因此會見了古代的許多名人,結果發現史書上的記載很多不符合史實,甚至是非顛倒.而後,格列佛又游覽了拉格奈格王國,見到一種長生不老人"斯特魯布魯格".離開該國後,格列佛來到日本,然後乘船到荷蘭,後回到英國。
第四卷:慧駰國游記
格列佛被放逐到"慧駰國"。這兒馬是該國有理性的居民和統治者。而"慧駰"(雅胡、野胡、耶胡、野猢等多種名稱是翻譯的問題)則是馬所豢養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舉止言談在"慧駰國"的馬民看來是一隻有理性的"列胡"。 在"慧駰國"各種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駰"國.然而"慧駰"國決議要消滅那裡的列胡.所以格列佛的願望無法實現。無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離開該國打道回府。格列佛懷著對"慧駰國"的嚮往,一輩子與馬為友.並且厭棄了世俗,決心不與他人同流合污。將慧馬與列胡作對比,凸顯了理智、仁慈、友誼的人性的可貴和貪婪、無信,嫉妒的醜陋。
編輯本段
主題思想

小說第一卷中所描繪的小人國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國的縮影。英國國內托利黨和輝格黨常年不息的斗爭和對外的戰爭,實質上只是政客們在一些國計民生毫不相乾的小節上勾心鬥角。
小說的第二卷則通過大人國國王對格列佛引以為榮的英國選舉制度、議會制度以及種種政教措施所進行的尖銳的抨擊,對英國各種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懷疑和否定。
小說的第三卷,作者把諷刺的鋒芒指向了當時的英國哲學家,脫離實際、沉溺於幻想的科學家,荒誕不經的發明家和顛倒黑白的評論家和歷史家等。
小說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連串問題而揭露了戰爭的實質、法律的虛偽和不擇手段以獲得公爵地位的可恥行為等。
綜觀小說的全部情節,《格列佛游記》政治傾向鮮明。它的批判鋒芒,集中在抨擊當時英國的議會政治和反動的宗教勢力。小說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小人國)、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勒皮他(飛島國)和慧駰國的奇遇,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及英國資本主義在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瘋狂掠奪和殘酷剝削。
《格列佛游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歷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里,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官員不惜小丑似地做著可笑的表演。這個小朝廷是當時英國的縮影,連利立浦特的朝政風習和典章制度也同當時的英國政局一模一樣;在第二卷里,作者更是指名道姓地批評英國。格列佛長篇大論地向大人國國王介紹英國的歷史、制度和現狀,以及種種為國家為自己辨解的事,可是從大人國的眼光看來,英國的歷史充斥著「貪婪、競爭、殘暴、偽善、淫慾、陰險和野心」產生的惡果。作者借國王的話,「那樣一個卑微無能的小蟲」是「自然界中爬行於地面的小毒蟲最有害的一類」,諷刺了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在第三卷里,通過對拉格多科學院人士所從事的無聊而荒唐的科學研究,諷刺了英國當時的偽科學;有關勒皮他島的描繪則批評了英國對愛爾蘭的剝削壓迫。
小說不但抨擊了社會現狀,還在更深的層面上,直接諷刺了人性本身。在第四卷里,關於「錢」的那段議論就是如此。格列佛來到沒有金錢,沒有軍隊警察的慧駰(馬)國,向他的馬主人解釋說:「我們那裡的野猢認為,不管是用還是攢,錢都是越多越好,沒有個夠的時候。因為他們天性如此,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富人享受著窮人的勞動成果,而窮人和富人在數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我們的人民大多數被迫過著悲慘的生活……」。作者注意到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純粹的金錢關系。並由此對人性產生了疑問。
作者在對當時英國的議會政治和反動的宗教勢力進行無情、辛辣的諷刺、抨擊時,有的直言相譏,有的利用異邦人的唇舌,有的隱喻挖苦,有的以獸譏諷人,凡此種種,風趣滑稽,神情皆備。
情節的幻想性與現實的真實性有機結合,也給小說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魅力。雖然作者展現的是一個虛構的童話般的神奇世界,但它是以當時英國社會生活的真實為基礎的。由於作者精確、細膩、貼切的描述,使人感覺不到它是虛構的幻景,似乎一切都是真情實事。例如,在描述小人與大人、人與物的比例關系時,一概按一與十二之比縮小或放大。小人國里的小人比格列佛小十二倍;大人國的大人又比格列佛大十二倍。格列佛的一塊區區手帕,可以給小人國皇宮當地毯;大人國農婦的那塊手帕,蓋在格列佛身上,就變成一床被單了。在描述飛島的運行,宮殿的建築,城鎮的結構時,作者還有意運用了數學、物理、化學、天文、醫葯諸方面的知識與數據。這樣,就使人物局部細節的真實、和諧、勻稱,轉化為整個畫面、場景的真實、和諧、統一,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真實感和感染力。
作者的文筆樸素而簡練。例如文中寫到格列佛在小人國抄錄了一段官方文告,它贊頌國王是「舉世擁戴」的「萬王之王」,「腳踏地心、頭頂太陽」,等等。格列佛還在括弧里不動聲色地解釋道:「周界約十二英里」。隨著這句解釋,那「直抵地球四極」的無邊領土陡然縮為周邊不過十餘里的彈丸之地。這種反差令人捧腹。括弧里的話顯示出作者樸素又實事求是的敘述風格,他似乎無意對此評論,只是在客觀忠實地為我們解釋利立浦特的尺度。他曾經聲明:「我寧願用最簡單樸素的文筆把平凡的事實敘述出來,因為我寫這本書主要是向你報道,而不是供你消遣。」盡管小人國、大人國、慧駰國的情景各異,主人公的境遇也不相同,但整部小說的布局、風格前後一致,格列佛每次出海的前因後果都有詳盡的交待,復雜紛繁的情節均按時間、空間順序依次描述,文字簡潔生動,故事性強,因而數百年來,《格列佛游記》在歐洲各國雅俗共賞,婦孺皆知。
《格列佛游記》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幻想的離奇情節,深刻地剖析了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作品熔現實與幻想與一爐,將兩者進行對比,用虛實的反差來完善諷刺的藝術效果,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作者可翻譯為約拿旦·斯威夫特、喬納森·斯威夫特、江奈生·斯威夫特,另外已有《新格列佛游記》出版。
編輯本段
名家點評

斯威夫特以幽默豐富了作品的道德含義,以諷刺揭露荒誕,並通過人物性格和敘述框架使人難以置信的事件成為現實,即使《魯濱遜漂流記》也難以在敘述的刻薄性和多樣性方面與其媲美。——(英)司各特
這部小說通過對格列佛到小人國等國的種種遭遇,集中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種種矛盾,辛辣的諷刺了英國當時的社會狀況。格列佛每到一個國度,都受到不同的待遇,耳聞目睹,無奇不有。作者對每一種情景都做了細致的描繪,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想像豐富,構思奇特,讀起來妙趣橫生。
《格列佛游記》是一部獨具特色的小說傑作。它和18世紀歐洲眾多小說一樣,繼承了流浪漢小說的結構方法,襲用了當時流行的描寫旅行見聞的小說,尤其是航海冒險小說的模式,很好的一本書。敘述主人公格列佛在海上漂流的一系列奇遇。它無疑在相當程度上受到笛福《魯濱遜漂流記》和其他一些游記體冒險小說的影響。然而,《格列佛游記》和他們雖然形式相似,性質卻截然不同。它是《桶的故事》和《世紀之戰》那類故事的進一步發展,具有與十八世紀開始興起的寫實主義小說不同的若干獨特性質。——吳厚愷《簡論諷喻體小說及其文學地位》
文學史對《格列佛游記》的評價:作品假託主人公格列佛醫生自述他數次航海遇險,漂流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智馬國幾個童話式國家的遭遇和見聞,全面諷刺,揶揄了英國的社會現實.其中「大人國」和「智馬國」社會所社會理想雖然保存了宗法社會的原始特點,但卻包含著啟蒙主義的社會原則和價值觀.作者把諷刺對象誇張變形到殘酷甚至荒誕的地步,與現代的「黑色幽默」有相通之處.
斯威夫特對英國的政治,尤其對英國在愛爾蘭的統治,有親身的體驗和深刻的認識。——楊周翰、吳達元《歐洲文學史》
劇作家蓋埃和謝立丹,小說家菲爾丁和詩人拜倫,在他們創作的個別方面,乃是斯威夫特的追隨者和繼承者。——阿尼克斯特《英國文學史綱》

『肆』 白描手法的游記作文600字作文

雲南之旅
第一部——雲南簡介
雲南在我國的西南方向,那裡有26個民族,有白族、彝族、傣族等。
告訴你雲南有兩個名字。一個是雲南、一個是春城。因為它一年四季的溫度都和春天一樣。不像其他的地方、春天暖和、夏天熱、秋天涼、冬天冷,有時還會下大雪。所以叫春城。我問了一下叔叔:「你們這里的最高溫度是多少?最低溫度是多少?」答案出乎我的意料,最冷不低於5度,最熱不超30度。夏天只有十幾度。你聽了一定想住在那裡。可是,你得住在昆明,因為昆明才好找旅館。告訴你,昆明的交通很堵,因為他們那裡兩三百米就有一個紅綠燈,本來坐公交車只要一個小時,可是在昆明就要一個半小時了。所以,我也不在那裡玩,我就坐車去石林玩了。
如果想知道我在石林玩了什麼,請看第二部
觀賞石林吧!
第二部——觀賞石林
一部分
我來到石林,聽導游說,這里以前是海底,還說最高的地方有1400多米,最低的地方有1100米左右。我問:「導游,等會兒會不會去那裡呢?」她說:「會的,就看你怕不怕,因為那是一條非常危險的小路。工作人員為了遊客的安全,專門在小路的旁邊修了扶手,免得掉下去就沒有命了。
說著就來到了石林的中央。我的眼前一下子布滿了高大的石頭。這時候。導游又說:」最高的石頭有40米。本來有50多米的,前幾年有一次地震,把石頭震了下來,所以就變低了。
走著走著,突然,導游問:「這是一個拍攝西遊記的什麼地方?」我看了看,上面象五座山,下面有個洞。我想了想說:「這里是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的拍攝地。」導游笑眯眯的說「答對了,其實,這里還有好幾個拍西遊記的地方!」
於是,我連忙爬進去看看,石頭後面是空的,正好能爬進去照相。於是,我照了幾張很有意思的、象孫悟空的照片。

『伍』 求一篇雲南玉龍雪山的游記,要很多優美景色描寫,求高手賜教,水平一定要在初中之上,O(∩_∩)O謝謝

游玉龍雪山,感受大自然的奇跡!
去之前一直很期待,去了之後真的是震撼的感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偉大,那種雄偉壯麗奇觀會使人暫時忘卻塵世的喧囂!
麗江的玉龍雪山真的是大自然的奇跡,據說玉龍雪山是世界上北半球緯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山腳下百花爭艷,裡面原始森林綠樹成蔭,其險要至今無人類征服。山腳下綠樹成蔭,百花齊放!水中的虹鱒魚金樽魚游來游去,水中嬉戲,水清澈而見底。而到了半山腰的雲杉坪、白水河、甘海子、藍月谷、聽濤湖等景點, 感覺到空氣逐漸變冷,時而見到口中的哈出的水汽;山頂上是白雪皚皚,在陽光的照射下光芒四射。玉龍雪山從山腳下到山頂,幾乎整個展現了一年四季的景觀!我們去的時候晴空萬里,剛好能見到雪山全貌,據說全年大部分時間雪山都在雲里霧里,或是到了雨季,雪基本就看不到了。
俗話說:「貴人到,雪山笑!」我們很幸運的見到了雄偉壯麗而又有種「猶抱琵琶半遮面」感覺的雪山!山腰的藍月谷和白水河都十分美麗,像是到了世外桃源!藍月谷,顧名思義,那裡的水,遠遠望去藍藍的,與藍天交相呼應,而當我用手捧起藍色的水,卻發現水是清澈透明無色的!許多遊客在用藍月谷藍藍的清澈的水洗手洗面,來為自己祈福,希望自己事事順利。

玉龍雪山是麗江少數民族人們心中的自然神守護神。在那裡我們看了「印象~麗江」演出,全由當地少數民族表演,雖然他(她)們都不是專業演員,但能感受出少數民族的精神,感受出那種發自內心的淳樸人情,而且我們是在海拔最高的舞台上觀看演出。舞台的背景,就是玉龍雪山,看到帶著白雪的山頂!山頂上是藍藍的天空白雲飄飄,陽光明媚而強烈!大自然的舞台真是震撼人心!使人感覺忽然心明眼亮,彷彿經過了大自然的洗禮,忘卻了一切心中的塵埃,心裡變得明亮清澈!就讓少數民族兄弟姐妹心中偉大的自然神照拂我們!讓我們中華兒女五十六個民族共同團結在一起,共建和諧美好家園!

『陸』 問作文高手們幾個關於游記的問題

一、什麼是游記
把自己游覽一些地方的所見、所聞、所感記敘下來,這樣的文章就叫游記。
二、游記的主體與地點
主體指的是做這件事的人或集體。既然是游,就一定有游的主體。在游記的寫作中,如果缺少了人,就與說明文或寫景散文差不多了。對游記中主體的點明也有多種不同的方式,可以在一開始就點明,比如在一篇游記的開始,一位作者就這樣寫道:「今天,我們班的同學在班主任李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北京大學",點明游記的主體是"我們班的同學和李老師」;此外,游記的主體還可以在寫作過程中自然出場,也可以在文章結尾指出。如《小石潭記》的結尾寫道:「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一。」
在寫游記時,一定要注意說明游覽或參觀的地點,比如海洋館、大草原、科技館等。
三、寫作順序
在參觀游覽時,要留心自己行進的路線,因為它也正是寫游記時組織文字的線索。可以在旅遊時做個小紀錄,也可以每到一景點拍張照片幫助自己理清順序。同時,這些表示旅遊順序的句子,可以安排在每段話的開始部分,這樣整篇文章就顯得條理清楚,過渡自然了。
四、詳略分明
一次參觀游覽活動,往往看到的東西是很多的,聽到的事情也不少,是不是都要記下來寫到文章里去呢?不是的。游記雖然是對游覽過程的記錄,但卻不是面面俱到的記錄。我曾看到過一位學生寫的游記,從早上起床寫起,然後寫怎樣吃早飯、怎樣出門坐車、路上都見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一直到最後怎樣回到了家裡。這樣的寫作不是游記,而是流水帳,是沒有人願意讀下去的。寫游記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記「流水賬」。有的同學從聽說要外出遠足記起,出發前的准備,路上的瑣事,一古腦兒都記下來。而游覽參觀活動卻只有寥寥幾句。這樣喧賓奪主,使文章的中心很模糊。
想不記成「流水賬」,就要認真地選擇材料。
游記中,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觀、對表現文章主體有重要作用的事物等,要重點描寫,其它的則應該一筆帶過,或者乾脆略去不寫。所謂詳寫,可以寫這一景點獨特風光、歷史傳說、自己的親臨感受,甚至是當時見景後所生之情。至於略寫,則只須交待到過這里,或是簡單描寫景物特點即可。
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會主次分明,主題突出,玲瓏有致。
五、寫景與抒情
游記畢竟不是「導游圖」,而是繪聲繪色地記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對景物的描寫也是游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是主體,景是客體。游記中的寫景,應根據寫作的需要,有選擇、有重點地寫。游記中的景物描寫最好能夠配合文章的主題。如一位同學寫一篇游覽長城的文章,就分別著重對長城的古老壯觀與周圍干凈整潔的景區環境進行了描寫,將景物描寫與文物保護與環境保護的主題緊密地結合了起來。
寫游記只描寫景物還是不夠的,還應該在記事、寫景的同時融進自己飽滿、豐富的感情,這樣會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古人說:萬水千山總是情。在游覽山水時,詩人會大發詩興,畫家作家會靈感倍增,這都因為他們「觸景生情」。有了情感體驗,筆下的山水也就「活」起來了。因此我們寫游記時,不要忘了將自己旅遊時的點滴感受表達出來,把感情融化於景物中,就能寫出富有人性的好游記啦!

至於你想寫劃船時發生的事情,也可以。不過要詳略得當。在這里,也給你提一個小建議:可以寫在船上的所見所聞哦!

『柒』 用移步換景的手法寫一篇游記

玉蒼山 游記 前面就是那莽莽蒼蒼的大山 ,車在山麓上爬行,兩旁是蔥郁的樹木, 很放肆地長著,把一條十米寬的上山公路 嚴嚴地護在中間。或許是第一次走這條山 路,生疏的道路總是讓人覺得特別的蜿蜒 曲折和漫長,然而,也會有出其不意的驚 訝。那些峰迴路轉的拐彎常常會使我們虛 驚一場,路旁不時有一兩間紅磚黛瓦的房 屋從眼前一晃而過,屋舍旁必定有幾叢青 翠的疏竹。車子風一般地掠過,那些竹葉 便在車窗上噼啪作響,一路行來,倒也不 寂寞。 玉蒼山矗立在浙閩交界之處,海拔九百多 米,可以觀日出、賞雲海、覽奇石,世稱 「玉蒼三絕」。汽車在山巒嶺壑之間穿行了 兩個多小時,在將要到達的時候,天卻下 起了雨,山頂雲遮霧繞,朦朧飄渺,把美 麗的玉蒼山景捂得緊緊的,直到轉過最後 一道彎時,才依稀看到我們將要下榻的玉 華山莊那紅色琉璃瓦的屋頂。

水,一幢幢仿歐式的小別墅精緻、典雅, 在高低不平的山坡上錯落有致,規模似乎 也不小。下了車,撲面而來的就是新鮮的 空氣,空氣濕潤、充沛,就象無數透明的 水珠,我們張開大口貪婪地吮吸著,然後 感覺全身的每個毛孔里都能湧出一股清甜 來。雨不大,但是霧特別大,霧靄籠罩著 ,眼力所達,不過五十米,那些霧在身邊 涌動,掛在四周的松樹上,樹梢含霧,松 針吐翠,順著一條平整的小路,在松林里 漫步,竟讓人如在雲堆里飄浮的感覺。 玉蒼山有一奇,便是山上多天湖,據傳有 十八個之多,這些湖散落在群山之間,終 年碧水盈盈,盛夏不涸,更為神奇的時, 湖裡還有魚類活動。但是,這樣的天氣里 ,我們是沒辦法尋幽探險了,只能把這個 當作傳說來聽聽,望梅止渴。還好,山莊 下面就有一座人工湖,在這海拔八百米的 地方築堤壩以蓄水,可說是名副其實的「 高峽出平湖」。湖面寬闊,沿著山勢把山 庄輕輕地擁住,極目望去,湖上煙霧迷朦 ,不知何處是岸,湖邊砌了一個小碼頭直 伸到湖心裡去,碼頭上拴著一隻小舟,隱 隱約約地看著有個人坐在碼頭的盡頭凌波 垂釣。撫摸著岸邊潮濕的欄桿,心中有些 羨慕那垂釣之人的雅興了。此時,從山坳 里飄來悠揚的鍾聲,大概是玉蒼山裡的千 年古剎法雲寺的晚課了,鍾聲沉悶,在山 谷的迴音里顫顫悠悠的,舉首遙想,這雲 深處的天湖現在也應該有眼前這般的秀美 吧,闃無人煙的峽谷,如畫的風景倒映在 湖底,該是怎樣的華美,又會是怎樣的寂 寞。 沒想到的是,垂釣之人居然是位年輕人。 一臉的悠閑,見我走近,乾脆放下釣桿和 我閑聊起來,自稱是山裡人家,開計程車 的,今天拉了一位客人到玉華山莊,便借 來一套釣具,准備釣幾條魚晚上回去打牙 祭。「這山裡的魚可鮮美著呢」年輕人一臉 垂涎三尺的樣子,讓我發笑。他見我興致 盎然,便提議載我到山裡去轉轉,只要付 一點油費就行,看著他滿臉的狡黠,非常 麻利地收拾好釣具,不放過任何一個生意 的樣子,我似乎看到山裡人特有的那種精 明。 傍晚的寺院里寂靜而空曠,沒有香燭的煙 火,空氣里只殘余著若有若無的梵香。幾 個老年人圍坐著閑聊,也看不出誰是和尚 ,那年輕人捧著茶坐在他們中間。

日子或許常常是這樣的場景,這樣的單調 ,遠離塵世的喧囂,在這里誰是出世,誰 是入世也說不出來了。這幾百年的緩慢歲 月里,真應該從《聊齋志異》里請幾位調 皮的狐仙來給他們增加一些茶餘飯後的談 資。 山上的天氣真的難以捉摸,回來的路上雨 就大起來了,到了晚上,更是一個接一個 的怒雷伴隨著閃電,狠狠地砸下來,電停 了,漆黑中大家驚恐地聚集在客廳里,在 搖晃的燭光下,聽著窗外噪雜的雨聲,一 道道閃電劈下來,照亮半個天空,雷聲如 錘,地動山搖。這可是海拔近九百米的高 山,也就是意味著離天近了九百米,在如 蛇一般的閃電里,我們都不由自主地戰僳 起來。突然想起古寺里的老人們,不知今 晚他們是否會如往常一般的安閑。第二天 早上起 ... 展開全部>

『捌』 《美麗的校園》作文600字,採用移步換景的手法,游記

我愛美麗的校園
校園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地方;校園,我們共同學習的地方,校園,我們共同學的地方;校園使我們一起生活的地方;校園是我們的第二個家。它像火紅的太陽照耀著我們,像春天的雨水滋潤著我們。讓我們無時無刻不忘自己肩上的重任。
「明禮善行,德潤人生」。
這醒目的標語,時刻印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沒錯,這就是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
一踏進大門,一個操場就呈現在我們眼前,操場的左右兩邊分別有一個籃球架,它們就像衛兵一樣,不怕苦不怕累,日夜守護著我們的校園,操場的四周都種著小葉榕,每逢夏天的時候,你就會看見同學們有的在樹下乘涼,有的則在樹下看書,還有的在樹下做游戲……操場的正中間,就是神聖的升旗台,鮮艷的五星紅旗飄揚在升旗台的旗桿上,顯得那麼安詳。每逢星期一,全校師生便來到操場,參加庄嚴的升旗儀式。隨著國歌,國旗有節奏地冉冉升起,師生們也都敬起了禮。
沿著左邊的樓梯往上走,你就會發現,樓梯旁邊有一個小花園,這時你會情不自禁地往右看:原來右邊也有一個小花園,這花園雖不大,可卻別有一番風味。春天,野花盛開,滿是綠色的景象,蝴蝶在草叢中翩翩起舞,辛勤的蜜蜂則在采蜜;夏天,這里的草別提有多綠了,如果是綿羊見了都會直流口水呢!秋天,這花園里唯一的一棵樹,樹上的葉子變黃了,紛紛揚揚從樹枝下落下來,猶如一隻只黃蝴蝶款款底飛;冬天,這里白雪皚皚,彷彿世界都變白了。
於是,三步並作兩步,來到了學習天堂,靜靜地聽著琅琅讀書聲,彷彿身臨其境;在仔細瞧瞧同學們聚精會神的樣子,而且個個都抖擻,他們的聲音響徹了整個校園,裝飾著美麗的校園,令無限風光的校園里錦上添花,在隆化六小里處處洋溢著學習的氣氛,處處裝飾著詩情畫意……
這就是承載了我小學年的無數快樂與夢想,眼淚與憂傷的校園,這里每一個棵樹、每一級台階、每一條走廊都是那麼的熟悉和親切,還有那兩座老舊的教學樓卻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學生。這樣美麗的校園怎能不使我們展翅高飛?怎能不使我們嚮往未來呢?

『玖』 《格列佛游記》讀書筆記一共4篇啊!就要讀書筆記啊!有無好心人幫手寫寫啊!!

格列佛是英國一個酷愛航海旅行的人。他乘坐的船隻失事使他到了小人國。小人國的幅員並不大。他們有著奇特的風俗。國王在選拔官吏時,讓人們在繩上跳舞,誰跳得高便可以當大官。在盛大的節日里,官員們還在皇帝執著的橫桿上下表演特技。按表演技藝的高低,分別賞給不同顏色的絲帶。這個國家有兩個政黨。他們的區別是一黨穿的鞋跟高些,另一黨的鞋跟低些。
這個國家常和鄰近島國不來夫斯古發生戰爭。戰爭起因是利立浦特島國改變了吃雞蛋的習慣,不先磕破大端,而是要人們先磕破小端。國內那些慣於遵循古制的人不服,分成在「大端派」和「小端派」。國王命令格列佛把不來夫斯古滅掉,把它淪為自己的一個行省。格列佛不同意,一次,皇宮失火。由於運水困難,格列佛撒了一泡尿澆滅了大火。這使皇後十分反感。加上海軍大臣嫉妒他的功勞,財政大臣又懷疑他的妻子和格列佛私通,於是國王判處他死刑,格列佛不得不逃離了那裡
大人國的人無論體力還是理智都超過了「小人」大人國實行的是理想化的,有教養的君主制體。格列佛在利立浦特人的心目中是個龐然大物,但一到布羅卜丁奈格,他就象田間的鼬鼠一般小了。格列佛被當作小玩藝裝入手提箱里,帶到各城鎮表演展覽。後來,國王召見他,他慷慨陳辭,誇耀自己的祖國的偉大,政治的賢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一一遭到國王的抨擊與駁斥。
格列佛在該國的第三年,陪同國王巡視邊疆.由於思鄉心切,他假裝生病,來到海邊呼吸新鮮空氣.天空中的鷹錯把他住的箱子當成烏龜叼了起來.幾只鷹在空中爭奪,箱子掉進海里,被路過的一艘船發現,格列佛獲救後,乘船回到英國.
描述格列佛在勒皮他(飛島)和格勒大錐(巫人島)的游歷。這些人的相貌異常,衣飾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在科學院里,設計家們正在從事研究些荒誕不經的課題,結果造成全國遍地荒涼,房屋坍塌,人民無衣無食。在巫人島上,島主精通巫術,擅長招魂,他們博覽古今,發現歷史真相被權貴歪曲,娼妓般的作家在哄騙人世。格列佛又游覽了拉格耐格王國,見到一種長生不老人"斯特魯布魯格"。離開該國後,格列佛來到日本,然後乘船回到英國。
格列佛被放逐到"慧駰國"。這兒馬是該國有理性的居民和統治者。而"列胡"則是馬所豢養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舉止言談在"慧駰"國的馬民看來是一隻有理性的"列胡。
在"慧駰"各種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駰"國.然而"慧駰"國決議要消滅那裡的列胡.所以格列佛的願望無法實現。無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離開該國打道回府。格列佛懷著對"慧駰國"的嚮往,一輩子與馬為友.並且厭棄了世俗,決心不與他人同流合污。將慧駰與耶胡作對比,凸顯了理智、仁慈、友誼的人性的可貴和貪婪、無信,嫉妒的醜陋
你自己再改改吧

『拾』 寫一篇游記作文每段都要有修辭手法四百字左右

3月的一天,我和我家人去鄉下看油菜花,到了那我看到了一片金黃的海洋,美麗無比。可四月才是油菜花開的最美麗的時候!

遠遠的望著那片油菜花,它們是那樣繁茂,美麗,似一個金的海洋,花的天地。美麗的色澤中點點綠色顯得生機勃勃,那金色的小花如點點繁星灑在夜幕中,這邊疏,那邊密,沒有規律地分散著。小小的一叢花是那樣微不足道,而這一大片的油菜花卻顯現出一種浩浩大大的生機,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燦爛的黃中似乎擁有太陽的金光,是那般跳躍、歡快!

瞧,一群群蜜蜂圍著一排排的油菜花采蜜,多快樂啊!

風緩緩的吹起來了,油菜花也飄起來了。飄起來的油菜花像采蜜的蜜蜂,像歡快的飛蛾,想自由的蝴蝶!

瞧,蝴蝶妹妹也在油菜花周圍翩翩起舞,油菜花還散發出一股淡淡的香味,一走過去,就可以聞到一陣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那些淘氣的孩子們也在花叢中快樂的捉迷藏,你瞧,他們玩的多開心呀!這些油菜花還吸引來了許多遊客,一個小朋友看見這美麗的油菜花,很想去摘一朵戴在頭上,正想摘時,又猶豫了,好像聽到油菜花說「這花是大家來欣賞的,別摘下我」,還有的人在油菜花叢中合影留念,記錄下這美麗的時刻。我和媽媽也來到田野散步,媽媽告訴我「油菜花的花梗很細、很長,最長可以達到1米多高呢,等油菜花的花期快過的時候,就結出了小小的菜籽,農民伯伯就可以用菜籽榨出香噴噴的菜油。

我愛春天,更愛春天的油菜花!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