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里的好詞好句
Ⅰ 原版西游記中的好詞好句
第八回
試問禪關,參求無數,往往到頭虛老。
磨磚作鏡,積雪為糧,迷了幾多年少?
毛吞大海,芥納須彌,金色頭陀微笑。
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
誰聽得絕想崖前,無陰樹下,杜宇一聲春曉?
曹溪路險,鷲嶺雲深,此處故人音杳。
千丈冰崖,五葉蓮開,古殿簾垂香裊。
那時節,識破源流,便見龍王三寶。
『試問禪關,參求無數,往往到頭虛老。』禪宗之始,是某次釋迦牟尼佛以某一因緣登座,「拈花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分付摩訶大迦葉』」。然後禪宗在西土代代相傳,至二十八祖達摩,觀「震旦有大乘氣象」,乃渡海東來,是為東土禪宗初祖。至六祖慧能後,禪宗漸弘。六祖曾回答來聽法的神秀法師的弟子說:「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但禪宗愈弘愈廣,未必學人都是上上根,於是有禪師慈悲,別開方便,設禪關,參話頭,以接引有緣。奈何人心萬象,種種差謬,往往到頭虛老。
『磨磚作鏡,積雪為糧,迷了幾多年少?』磨磚作鏡是一個禪宗的典故,《五燈會元》有:『開元中有沙門名道一,在衡岳山常習坐禪。師知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什麼?」一曰:「圖作佛。」師乃取一磚,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什麼?」師曰:「磨作鏡。」一曰:「磨磚豈能成鏡耶?」師曰:「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成佛?』其中的師為南嶽懷讓大師,為六祖的傳法弟子,道一大師世人稱馬祖道一,後為懷讓大師的法嗣,大弘禪宗。積雪為糧與磨磚作鏡同意,皆為妄用工夫。少年求道,多有夙因,但若不得其門,徒然玩弄,不入道途。
『毛吞大海,芥納須彌,金色頭陀微笑。』四大海水入於一毛孔,須彌山納入芥子中,這事兒成嗎?毛吞大海、芥納須彌,可以在《維摩詰所說經》中找到出處。維摩詰是和釋迦牟尼佛同時代的一位大士,我們都熟悉的王維王摩詰,其名與字都取自於此。當時的情況是:毗耶離城中,長者維摩詰示疾,釋尊也正在這城裡,讓弟子們去代為探視,結果諸大弟子都曾在維摩詰居士那裡吃過憋,都表示不勝任這個工作,甚至連彌勒菩薩等大士也表示曾有類似經歷,不勝任該工作,最後是代表智慧的文殊師利菩薩接下了這一艱巨任務,和一眾人等往視維摩詰居士。文殊菩薩和維摩詰居士一番言對後,佛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動念想:我們這一大幫人怎麼坐啊,結果讓長者維摩詰給教育了一通。教育歸教育,該坐還得坐,維摩詰居士於是問文殊師利菩薩:您游歷諸方佛土,哪裡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師子之座」?文殊菩薩說:「東方度三十六恆河沙國,有世界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今現在。彼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其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嚴飾第一。」文殊師利菩薩看來比Google厲害。「於是長者維摩詰現神通力,即時彼佛遣三萬二千師子座,高廣嚴凈,來入維摩詰室,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見!其室廣博,悉皆包容三萬二千師子之座,無所妨礙。於毗耶離城,及閻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見如故。」舍利弗尊者見此很是感嘆,維摩詰告訴他:「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納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嬈魚螢黿鼉水性之屬,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諸龍鬼神阿修羅等,不覺不知己之所入,於此眾生亦無所嬈。」好了,毛吞大海、芥納須彌屬不可思議解脫境界,這里明顯沒有我啥事,也無緣置喙。後來禪師接引學人,多有用此典的。金色頭陀微笑,就是前面所說禪宗初傳的典故。金色頭陀是佛弟子中頭陀第一的摩訶迦葉,身有金光,故以金色頭陀相稱。
『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
十地,是菩薩所證之次第,從一至十,漸近佛果,所謂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十地之後有等覺位,是菩薩最後位。等覺後是妙覺,就是佛果位。菩薩我們知道得多了: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稍微陌生點的還有大勢至菩薩等等。這些大菩薩都是已歷十地的,其中還有些是屬於倒駕慈航,已經圓證佛果,卻現菩薩相以利眾生。說到菩薩,要是依著西遊記的路數,立刻腦海里的形象就是仙雲陣陣,滿目金光。其實這些形象沒有觸及菩薩的核心。什麼是菩薩?佛教是天竺傳過來的,菩薩是音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覺的意思,薩埵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有情,就是眾生,另一個意思是勇健。所以菩薩含有三層意思:一個是志求覺悟的眾生,這是「自覺」;一個是致力於使眾生覺悟,這是「覺他」;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勇猛求大覺——自覺覺他。說到薩埵這個勇健的含義,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古德有言,那啥「乃大丈夫事,豈將相之所能為!」
三乘,指三乘佛法: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乘有運載義。聲聞乘的最高果位是阿羅漢,就是西遊記里常出現的羅漢,緣覺乘的最高果位是辟支佛,這個詞西遊記里也出現過。
四生,是指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幾種受生方式,在佛教里,有情眾生基本都可以歸入某種受生方式里,四生是佛教里的一種以受生方式為判斷依據的有情分類方法。因為四生基本含括了所有有情眾生的受生方式,所以四生也用來指代一切有情眾生。
六道,就是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六道。是佛教里以有情眾生的正報身心和依報世界為判斷依據的有情分類方法。和四生一樣,也被用來指代一切有情眾生。
「悟時超十地三乘」,可不得了,一悟頓超菩薩十地,超越所有聲聞、緣覺和菩薩境界。那是什麼境界?佛的境界。悟有漸悟頓悟,有依智解而悟知其理的解悟,及依修行而體證其理的證悟。若果入妙覺,當屬證悟。這種情況,就是所謂「即身成佛」吧。
「凝滯了四生六道」,既然已經超越十地三乘,證入妙覺,則已經盡斷無明,了凡夫的分段生死和前諸聖位的變易生死,不再為業力左右輪轉生死,所以說「凝滯了四生六道」。詞作者馮尊師是金丹大家,對佛法能深入至此,很讓人驚訝。但是此處「凝滯」一詞,用得並不是很恰切。
『誰聽得絕想崖前,無陰樹下,杜宇一聲春曉。』
這是有難度的地方,也是歧義最多的地方。還是先從詞義著手,看看馮仙師在搞什麼飛機。絕想崖,也有的版本是絕響崖。先說絕想,笛卡兒的名言「我思故我在」,純從字面來看,也道出了「想」對人的重要。絕想,人能啥也不想嗎?學心理的很愛同志,一起來研究。
佛教里有一宗,叫唯識,在中國的開宗,一般歸到唐朝玄奘法師,就是西遊記里唐僧的原型。他從天竺取回並主持翻譯了很多從前中土未見的經典,其中有不少是有關唯識的經典,而且他在天竺時,曾在那爛陀寺從戒賢法師修學五年,主要是唯識的內容。玄奘法師回國後(唐朝海歸?),入住慈恩寺,後人稱慈恩大師,所以在中土自他而起的唯識宗,又被稱為慈恩宗。唯識對這類問題有很細致的研究。
這里說的「想」,約等於佛教里說的「意識」,是佛教常說的八識裡面的第六識。唯識裡面說,一般人有兩種情況會出現意識的停頓。哪兩種情況?極重睡眠和極重悶絕。處於這兩種狀態下,不僅思維活動暫停,而且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都處於停頓狀態,換言之,對外界沒反應。如果是極重睡眠,就意味著怎麼捅他他都沒感覺,放什麼好吃的在他鼻子前,他都不知道這回事只管死睡,這得睡得多沉啊!不累到一定份兒都睡不出這狀態(自從開始寫博,估計我每天晚上睡眠都是這個狀態,^_^)。
一般人的情況是這樣,不過睡得死沉和極度昏迷好像都跟禪關沒啥關系。有沒有其他的情況是「絕想」的狀態呢?有,世上總是有些「不一般」的人。按佛教的禪定劃分方法,在兩種定境中,意識是停止的:無想定和滅盡定。依教理,前一種禪定是共定,從很多其他傳統也能證入,其果為無想天,後一種是能入阿羅漢位的禪定,解脫凡夫分段生死。
絕想大概如此,那為何以絕想為崖?修行人的兩種禪定絕想,一個會導致色界無想天的果報,雖然超勝五欲世間,但仍在六道生死,不足為取;一個會入阿羅漢位,雖斷分段生死,未出變易生死,若以為勝境,則成趣寂果。之所以用「崖」配「絕想」,是想告訴學人,此路不通,不可以為勝境而趣入。如許眼目,令人不由得想起《首楞嚴》。
在很少的版本里,「絕想崖」被寫成「絕響崖」。絕響崖,直接的理解,是不會迴音的崖,你在哪個懸崖前喊一聲會沒有迴音?若從文字上看,絕響崖和後面的無陰樹更配,但從義理上看,絕想崖蘊味更豐。這或許是馮尊師最後用絕想的原因。而且,用「絕想」,人們也能想到「絕響」,這被後來的「絕響崖」版所證實。
絕想崖暫時到這里,該輪到無陰樹。無陰樹,直接的理解,是沒有影子的樹(鬼啊~~)。青天白日之下,樹怎麼會沒有影子?這里無陰樹和絕響崖之類,是禪宗話頭中的一種情形,不贅。從義理上細解無陰樹,會發現它實際上和絕想崖很般配。佛教里,陰,有蔭覆、積聚意,能覆本明智慧,增長生死,有五陰之說,後來的翻譯更多地把它譯為「蘊」,所以「五陰」也作「五蘊」,指色、受、想、行、識。既然五陰蔭覆本具智慧德光,增長生死,那麼若破除五陰,不就完活了嗎?事實也是如此,不過連開個車都有那麼多說道,更別說如許大事了,尤其人與人個體之間差異很大,所以如何破除五陰,還是有些理論和注意事項。「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破除五陰,是按從粗到細的順序,從色陰到識陰。前面「絕想」里說的定性聲聞的趣寂果,未出識陰區宇,還算不得「無陰」,不過也快了,若絕想崖前止步,未入歧途,別成聲聞緣覺,那麼就會進至「識陰盡」的地步,也就是「無陰」了。由此「無陰」,進而超諸階位,入於妙覺。
無陰是這樣的意思,為何以「樹」配「無陰」呢?樹象生發,能結果,喻從諸陰盡而入佛圓覺果。前句說『悟時超十地三乘』,這個「悟」是什麼?從教理上說,應該就是相當於這里的無陰、楞嚴經里講的識陰盡,識陰既盡,下面呢,就會一悟頓超,飛一樣地越諸階位,「入於如來,妙庄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寫到這里,想起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的形象見多了,西遊故事裡,盡看觀音菩薩給悟空救火了,那他的本事哪裡來的呢?俺心裡一直珍藏著一段釋迦牟尼佛采訪觀世音菩薩,談成長歷程的報道,獨家資料披露啊!觀世音菩薩對釋迦牟尼佛說:「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厲害厲害,怪不得能給悟空當消防員!不過,在「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之前,他說的是「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大概就是識陰盡、「無陰」的狀態。然後「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就是『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凝滯了四生六道」,是超越世間,「超十地三乘」,是超越出世間。上面那段觀音菩薩自述的成長歷程,被稱為耳根圓通法門。「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多一句嘴,耳根圓通法門,不是隨逐聲塵。
為什麼到這里我想起了觀世音菩薩呢?就是因為下面那句『杜宇一聲春曉』。
還是老樣子,先說說典故。相比這一句,李商隱的「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更著名,望帝春心托杜鵑和杜宇一聲春曉,用的是同一個典故:古蜀帝杜宇,號望帝,對農業生產建設很關注(古代版三農問題?),以致他死後化為杜鵑,就是布穀鳥,每到春天來臨便啼叫不止,催民春耕春種。所以杜鵑一叫,農人就知道春天到了,該播種了。還有杜宇失其位(有政治斗爭和桃色新聞等版本),欲復位不得,化為杜鵑等說法。
杜宇一聲春曉,布穀鳥一叫,春天就來了(貧嘴張大年他弟,「哥,我的春天也來了」,張大年:一屁股坐到水坑裡)。這跟前面搭界嗎?搭,太搭了。春曉象徵生發潤化,正是諸陰已盡,入於菩薩金剛干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一超直至如來妙覺。
若把春曉像上面那樣作徹悟解,則『杜宇一聲春曉』別含機關,或可解為聞得杜鵑一聲而徹悟。禪宗史上這樣聞聲而悟的例子還不是一個兩個,說兩個好玩的。第一個簡直就是這一句的真人版,有個僧人讀《法華經》至「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忽疑不決,行住坐卧,每日體究,都無所得。忽然春月聞鶯聲,頓然開悟,遂續前偈曰:「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至百花開,黃鶯啼柳上。」
再一個情節就更強,基本上都夠一集電視劇了。主人公是香嚴智閑,在百丈懷海禪師那裡參學,百丈懷海是前面磨磚作鏡那裡面馬祖道一的法嗣,是禪宗史上重要人物。香嚴在百丈那裡性識聰敏,卻參禪不得。百丈禪師圓寂後,他到百丈禪師的弟子溈山禪師那裡繼續參學。
溈山禪師跟他說:「我聽說你在百丈先師那裡,問一答十,問十答百。這是你聰明伶俐,意解識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
香嚴被這一問,蒙了。回到住的寮房裡,把平日看過的文字從頭要找一句酬對,卻怎麼也找不到,自己嘆息說:「畫餅不可充飢。」
然後他幾次求溈山說破,溈山告訴他:「我要是告訴你,你以後就得罵我了。我說的是我的,終不幹你的事。」
香嚴是個聰明伶俐的人,香嚴更是個有脾氣的人。這不自己不明白,人家還不告訴么,他就把從前所看的文字都一把火燒了,告訴自己:「我這輩子不學佛法了,就作個長行粥飯僧,免得勞心傷神。」
不過他的脾氣主要是氣自己透不過,到還不盡是針對溈山和尚或佛法。他這個決心,也是很認真下的,不是一時意氣。他泣辭溈山,也告別自己曾經頃盡心力的參學生涯,遠去他方(背影,芒鞋緇衣,落日,秋風,草木搖落,畫外音: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
香嚴從此到也真的像自己下的決心那樣,作長行粥飯僧。一日,他做掃除,扔一個破瓦片時,恰巧打到一棵竹子上,「空」地一聲,香嚴忽然省悟!
馬上他就回到自己的住處,沐浴焚香,遙禮溈山禪師,贊嘆感謝:「和尚大慈,恩逾父母。當時要是為我說破了,怎麼會有今天這回事!」於是香嚴禪師做了一首誦: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鏡頭一晃,溈山和尚那邊,聽說這件事和他的頌後,對他的弟子仰山說:「此子徹也。」
色色原無色,空空亦非空,靜喧語默本來同,夢里何苦說夢。
有用用中無用,無功功里施功,還如果熟自然紅,莫問何時修種。
其他:
西遊開篇(選自第一回)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水簾洞(選自第一回)
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回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餚渣。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誇。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象個人家。
花果山(選自第一回)
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卧。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通天河(選自第四十七回)
洋洋光浸月,浩浩影浮天。
靈派吞華岳,長流貫百川。
千層洶浪滾,萬迭峻波顛。
岸口無漁火,沙頭有鷺眠。
茫然渾似海,一望更無邊。
晚風古意(選自第六十四回)
岩前古廟枕寒流,落目荒煙鎖廢丘。白鶴叢中深歲月,綠蕪台下自春秋。
竹搖青佩疑聞語,鳥弄餘音似訴愁。雞犬不通人跡少,閑花野蔓繞牆頭。
五客詩詠(選自第六十四回)
禪心似月迥無塵,詩興如天青更新
好句漫裁摶錦綉,佳文不點唾奇珍
六朝一洗繁華盡,四始重刪雅頌分
半枕松風茶未熟,吟懷瀟灑滿腔春
古風·月夜懷故(選自第三十六回)
皓魄當空寶鏡懸,山河搖影十分全。瓊樓玉宇清光滿,冰鑒銀盤爽氣旋。
萬里此時同皎潔,一年今夜最明鮮。渾如霜餅離滄海,卻似冰輪掛碧天。
別館寒窗孤客悶,山村野店老翁眠。乍臨漢苑驚秋鬢,才到秦樓促晚奩。
庾亮有詩傳晉史,袁宏不寐泛江船。光浮杯麵寒無力,清映庭中健有仙。
處處窗軒吟白雪,家家院宇弄冰弦。今宵靜玩來山寺,何日相同返故園?
寶塔聽夜(選自第六十二回)
四壁寒風起,萬家燈火明。六街關戶牖,三市閉門庭。
釣艇歸深樹,耕犁罷短繩。樵夫柯斧歇,學子誦書聲。
雷音古剎
頂摩霄漢中,根接須彌脈。巧峰排列,怪石參差。懸崖下瑤草琪花,曲徑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卻似火燒金;白鶴犧松立枝頭,渾如煙捧玉。彩鳳雙雙,青鸞對對。彩鳳雙雙,向日一鳴天下瑞;青鸞對對,迎風耀舞世間稀。又見那黃森森金瓦迭鴛鴦,明幌幌花磚鋪瑪瑙。東一行,西一行,盡都是蕊宮珠闕;南一帶,北一帶,看不了寶閣珍樓。天王殿上放霞光,護法堂前噴紫焰。浮屠塔顯,優缽花香、正是地勝疑天別,雲閑覺晝長。紅塵不到諸緣盡,萬劫無虧大法堂。
Ⅱ 西遊記中的好詞好句有哪些
好詞:
1.卧魚將腳 2.飄揚翠袖 3.搖拽緗裙 4.玉筍纖纖 5.金蓮窄窄
好句:
1.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
2.自古紅顏多專薄命,懨懨無語對東風屬.
3.閨心堅似石,蘭性喜如春。
4.嬌臉紅霞襯,朱唇絳脂勻。
5.蛾眉橫月小,蟬鬢迭雲新。
6.若到花間立,游蜂錯認真。
好段:
1.一氣無冬夏,三秋永注春。炎波如鼎沸,熱浪似湯新。分溜滋禾稼,停流盪俗塵。涓涓珠淚泛,滾滾玉團津。潤 滑原非釀,清平還自溫。瑞祥本地秀,造化乃天
2.褪放紐扣兒,解開羅帶結。酥胸白似銀,玉體渾如雪。肘膊賽冰鋪,香肩欺粉貼。肚皮軟又綿,脊背光還潔。膝 腕半圍團,金蓮三寸窄。中間一段情,露出風流穴。
3.山野風光,自然,清新.是永遠的西天朝佛路上的深秋,那樣溫柔的節氣,山色萬物皆有神明.
Ⅲ 西遊記中的好詞好句
西遊記中的好詞好句
好詞:
翻波躍浪 吐霧噴風 尋蛇撥草
撲鷂分松 星辰燦爛 洗心滌慮
芥納須彌 曹溪路險 鷲嶺雲深
千丈冰崖 五葉蓮開 簾垂香裊
抖擻神威 磨磚作鏡 積雪為糧
天龍圍繞 花雨繽紛 理圓四德
指解源流 三乘妙典 五蘊楞嚴
共樂天真 智滿金身 惡氣遮漫
好句:
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
乳窟龍珠倚掛,縈回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餚 渣。
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誇。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
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象個人家。
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
波翻雪浪蜃離淵。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
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 前,麒麟獨卧。峰頭時聽錦雞鳴,
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
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藤蘿 密,四面原
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水痕收,山骨瘦。紅葉紛飛,黃花時候。霜晴覺夜長,月白穿窗透。
家家煙火夕陽多,處處湖光寒水溜。白蘋香,紅蓼茂。桔綠橙黃,柳衰谷秀。
荒村雁落碎蘆花,野店雞聲收菽豆。
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打得那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形。好猴精!
高的是山,峻的是嶺;陡的是崖,深的是壑;響的是泉,鮮的是花。
那山高不高,頂上接青霄;這澗深不深,底中見地府。
因感這月清光皎潔,玉宇深沉,真是一輪高照,大地分明,對月懷歸,
口佔一首古風長篇。
石徑重漫苔蘚,柴門蓬路藤花。四面山光連接,一林鳥雀喧嘩。
密密松篁交翠,紛紛異卉奇葩。地僻雲深之處,竹籬茅舍人家。 說甚麼昭君美貌,果然是賽過西施。柳腰微展鳴金佩,蓮步輕移動玉肢。
月里嫦娥難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宮妝巧樣非凡類,誠然王母降瑤池。 只聽得那路南山坡下,有犬吠之聲。但見:紫芝翳翳,白石蒼蒼。
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蒼蒼半綠苔。數點小螢光灼灼,一林野樹密排排。
香蘭馥郁,嫩竹新栽。清泉流曲澗,古柏倚深崖。地僻更無遊客到,門前惟有野花開。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會家不忙,忙家不會。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
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
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峰岩重疊,澗壑灣環。虎狼成陣走,麂鹿作群行。無數獐豝鑽簇簇,
滿山狐兔聚叢叢。千尺大蟒,萬丈長蛇。大蟒噴愁霧,長蛇吐怪風。
道旁荊棘牽漫,嶺上松楠秀麗。薜蘿滿目,芳草連天。影落滄溟北,
雲開斗柄南。萬古常含元氣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
見鞍思駿馬,滴水思親人
師徒們過了黑水河,找大路一直西來。真個是迎風冒雪,戴月披星。
行彀多時,又值早春天氣。但見:
三陽轉運,萬物生輝。三陽轉運,滿天明媚開圖畫;萬物生輝,
遍地芳菲設綉茵。梅殘數點雪,麥漲一川雲。漸開冰解山泉溜,
盡放萌芽沒燒痕。正是那:太昊乘震,勾芒御辰;花香風氣暖,
雲淡日光新。道旁楊柳舒青眼,膏雨滋生萬象春。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仙常結果,修竹每留雲。
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
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冷氣分青嶂,餘流潤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回滿地奇葩。
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
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
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
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25、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相個人家。
刮風有處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無懼,雷聲永不聞。
煙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千峰開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纏老樹,古渡界幽程。
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時節,冬覓黃精度歲華。
天產仙猴道行隆,離山駕筏趁天風。飄洋過海尋仙道,立志潛心建大功。有分有緣休俗願,無憂無慮會元龍。
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
奇花瑞草,修竹喬松。修竹喬松,萬載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時不謝賽蓬瀛。
幽鳥啼聲近,源泉響溜清。重重谷壑芝蘭繞,處處巉崖苔蘚生。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
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
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
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貝闕,說不盡那靜室幽居,直至瑤台之下。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庄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雲光。
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
髽髻雙絲綰,寬袍兩袖風。貌和身自別,心與相俱空。物外長年客,山中永壽童。一塵全不染,甲子任翻騰。
古者,老也;月者,陰也。
正是: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
天花亂墜,地涌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慢搖麈尾噴珠玉,響振雷霆動九天。
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開明一字皈誠理,指引無生了性玄。
月在長空,水中有影,雖然看見,只是無撈摸處,到底只成空耳。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去時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輕體亦輕。舉世無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當時過海波難進,今日來回甚易行。別語叮嚀還在耳,何期頃刻見東溟。
月明清露冷,八極迥無塵。深樹幽禽宿,源頭水溜汾。飛螢光散影,過雁字排雲。
不遇至人傳妙訣,空言口困舌頭干!
顯密圓通真妙訣,惜修生命無他說。都來總是精氣神,謹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體中藏,汝受吾傳道自昌。口訣記來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涼。得清涼,光皎潔,好向丹台賞明月。月藏玉兔日藏烏,自有龜蛇相盤結。相盤結,性命堅,卻能火里種金蓮。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
筆峰挺立,曲澗深沉。筆峰挺立透空霄,曲澗深沉通地戶。兩崖花木爭奇,幾處松篁斗翠。左邊龍,熟熟馴馴;右邊虎,平平伏伏。
55、幽禽□睆聲,丹鳳朝陽立。石磷磷,波凈凈,古怪蹺蹊真惡獰。
56、世上名山無數多,花開花謝繁還眾。爭如此景永長存,八節四時渾不動。誠為三界坎源山,滋養五行水臟洞!
Ⅳ 《西遊記》中好詞好句有哪些(20句左右)
好詞:
翻波躍浪 吐霧噴風 尋蛇撥草 撲鷂分松 星辰燦爛 洗心滌慮
芥納須彌 曹溪路險 鷲嶺雲深 千丈冰崖五葉蓮開 簾垂香裊
抖擻神威 磨磚作鏡 積雪為糧 天龍圍繞 花雨繽紛 理圓四德
指解源流 三乘妙典 五蘊楞嚴 共樂天真 智滿金身 惡氣遮漫
好句:
高的是山,峻的是嶺;陡的是崖,深的是壑;響的是泉,鮮的是花。
那山高不高,頂上接青霄;這澗深不深,底中見地府。
因感這月清光皎潔,玉宇深沉,真是一輪高照,大地分明,對月懷歸,口佔一首古風長篇。
石徑重漫苔蘚,柴門蓬路藤花。四面山光連接,一林鳥雀喧嘩。密密松篁交翠,紛紛異卉奇葩。地僻雲深之處,竹籬茅舍人家。
說甚麼昭君美貌,果然是賽過西施。柳腰微展鳴金佩,蓮步輕移動玉肢。
月里嫦娥難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宮妝巧樣非凡類,誠然王母降瑤池。
水痕收,山骨瘦。紅葉紛飛,黃花時候。霜晴覺夜長,月白穿窗透。
家家煙火夕陽多,處處湖光寒水溜。白蘋香,紅蓼茂。桔綠橙黃,柳衰谷秀。荒村雁落碎蘆花,野店雞聲收菽豆。
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
乳窟龍珠倚掛,縈回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餚 渣。
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誇。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象個人家。
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
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 前,麒麟獨卧。
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
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煙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時節,冬覓黃精度歲華。
天產仙猴道行隆,離山駕筏趁天風。飄洋過海尋仙道,立志潛心建大功。有分有緣休俗願,無憂無慮會元龍。
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
Ⅳ 《西遊記》中的好詞好句有哪些
好詞:
1.卧魚將腳 2.飄揚翠袖 3.搖拽緗裙 4.玉筍纖纖 5.金蓮窄窄
好句:
1.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
2.自古紅顏多薄命,懨懨無語對東風.
3.閨心堅似石,蘭性喜如春。
4.嬌臉紅霞襯,朱唇絳脂勻。
5.蛾眉橫月小,蟬鬢迭雲新。
6.若到花間立,游蜂錯認真。
好段:
1.一氣無冬夏,三秋永注春。炎波如鼎沸,熱浪似湯新。分溜滋禾稼,停流盪俗塵。涓涓珠淚泛,滾滾玉團津。潤 滑原非釀,清平還自溫。瑞祥本地秀,造化乃天
2.褪放紐扣兒,解開羅帶結。酥胸白似銀,玉體渾如雪。肘膊賽冰鋪,香肩欺粉貼。肚皮軟又綿,脊背光還潔。膝 腕半圍團,金蓮三寸窄。中間一段情,露出風流穴。
3.山野風光,自然,清新.是永遠的西天朝佛路上的深秋,那樣溫柔的節氣,山色萬物皆有神明.
4.只聽得那路南山坡下,有犬吠之聲。但見:紫芝翳翳,白石蒼蒼。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蒼蒼半綠苔。數點小螢光灼 灼,一林野樹密排排。香蘭馥郁,嫩竹新栽。清泉流曲澗,古柏倚深崖。地僻更無遊客到,門前惟有野花開"。
5.石徑重漫苔蘚,柴門蓬路藤花。四面山光連接,一林鳥雀喧嘩。密密松篁交翠,紛紛異卉奇葩。地僻雲深之處,竹籬 茅舍人家。"這些景緻與天上皇宮、神聖西天、冥界、海底龍王世界的景物截然不同,是人間山水田園風光的薈萃。
Ⅵ 西遊記中的好詞好句加賞析
佳句評析:1.形容典雅,體段崢嶸。言語多官樣,行藏正妙齡。才如子建成詩易,貌似潘安擲果輕。頭上戴一頂鵲尾冠,烏雲斂伏;身上穿一件玉羅褶,廣袖飄迎。足下烏靴花摺,腰間鸞帶光明。豐神真是奇男子,聳壑軒昂美俊英。
評析:這段詞寫得實在是妙,把一個儒雅學士的形象刻畫的十分立體。從頭到足,出奇的飄逸瀟灑!形容典雅,體段崢嶸,怨不得皇帝也認不出來呀,只怕我們見到也得生出羨慕結交之心呢!
2.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臉襯桃花瓣,鬟堆金鳳絲。秋波湛湛妖嬈態,春筍纖纖嬌媚姿。斜軃紅綃飄彩艷,高簪珠翠顯光輝。說甚麼昭君美貌,果然是賽過西施。柳腰微展鳴金佩,蓮步輕移動玉肢。月里嫦娥難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宮妝巧樣非凡類,誠然王母降瑤池。如何,若您是唐僧,只怕早已不取經了罷?呵呵!!
評析:臉襯桃花瓣,就這一句就了得了,『襯』字從宏觀上寫,寫出了女王臉型的嬌美,大約是瓜子臉吧;『桃花瓣』,從微觀上看,也可聯想到女王膚質的柔膩和白滑。
其它的更不用說了!絕色美人呀!
3.沉沉宮漏,蔭蔭花香。綉戶垂珠箔,閑庭絕火光。鞦韆索冷空留影,羌笛聲殘靜四方。繞屋有花籠月燦,隔空無樹顯星芒。杜鵑啼歇,蝴蝶夢長。銀漢橫天宇,白雲歸故鄉。正是離人情切處,風搖嫩柳更凄涼。
評析:這是玉免精中的一段詞,主要是暗寫真公主的可憐遭遇。
Ⅶ 西遊記好詞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灞波兒奔:他叫做奔波兒灞,我叫做灞波兒奔。他是鯰魚怪,我是黑魚精。
金角大王:今天真是捅了猴子窩了,前面捉了個孫行者,又來了個者行孫,現在又冒出來個行者孫,待我再出去收了他。
羊力大仙、鹿力大仙、虎力大仙:你聖水什麼味道?又騷又臭不太好喝。說不定聖水就是這個味
孫悟空&太上老君:老官,把你那丹葯借1000丸?1000丸?當飯吃吶,沒有沒有。
玉皇大帝:快去請如來佛祖!
唐僧:&&@#¥%……&*@#¥%&*&……%##%……@&#%¥……&%(緊箍咒)
Ⅷ 西遊記中的好詞好句。
西遊記書好詞:
搖拽緗裙 瑤草奇花 靈禽玄鶴 金光焰焰
拖男挈女 喚弟呼兄 瞑目蹲身 明明朗朗
白雲浮玉 翠蘚堆藍 喜不自勝 天造地設
安身之處 伸頭縮頸 抓耳撓腮 力倦神疲
搶刀奪劍 撾斧爭槍 扯弓扳弩 習舞興師
霞光艷艷 瑞氣騰騰 魂飛魄散 膽戰心驚
滿面春風 不知好歹 弦歌吹舞 酩酊大醉
踉踉蹌蹌 扯扯拉拉 東躲西藏 逞惡行凶
執戟懸鞭 持刀仗劍 頂梁靠柱 持銑擁旄
龍鳳翱翔 玲瓏剔透 三檐四簇 金闕銀鑾
西遊記書好句
1、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2、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
3、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
4、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
5、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
6、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
7、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
8、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冷氣分青嶂,餘流潤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9、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回滿地奇葩。
10、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相個人家。
11、刮風有處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無懼,雷聲永不聞。
12、煙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13、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14、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時節,冬覓黃精度歲華。
15、天產仙猴道行隆,離山駕筏趁天風。飄洋過海尋仙道,立志潛心建大功。有分有緣休俗願,無憂無慮會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