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是什麼國遺址
① 重慶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屬於什麼國的
中國七國時期,也就是我國的戰國時期,人們往往會認為戰國七雄中的秦國管轄蜀地(回秦守李冰父答子修都江堰)
戰國七雄是指中國戰國時期七個最強盛的諸侯國的統稱,而秦國在崤山以西之外,據史料記載,當時重慶為巴國國都。所以重慶不是七國中的哪個國家
② 重慶歷史上屬於哪些王國
夏商時期,三峽地區是中國主要岩鹽產區,由於鹽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貨之一,由此在巫山地區催生了早期的巴國文明。
先秦時期,諸侯國巴國先後在枳(今重慶涪陵區)、江州(今重慶渝中區)、墊江(今重慶合川區)建都。周莊王八年(前689年),巴國與楚國激戰於那處(今湖北省荊門市東南),雙方相持數月,巴人不敵而歸。巴楚之戰時斷時續,幾乎貫穿整個巴史。
周慎靚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張儀帶兵滅巴之後,屯兵江州,築巴郡城(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區長江、嘉陵江匯合處朝天門附近。是為史載重慶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
漢朝時候巴郡稱江州,為益州刺史部所管轄。漢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岑彭由江州入蜀平定公孫述。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劉璋分置永寧郡,治江州。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復為巴郡。漢獻帝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諸葛亮由江州入蜀平定益州。
三國時期,蜀漢李嚴在江州築大城。晉朝改永寧郡為巴都郡。晉桓溫討伐李勢,朱齡石平定譙縱,皆由江州入蜀。南朝宋齊復為巴郡,郡治皆為江州。南朝梁元帝太清四年(550年),武陵王蕭紀於巴郡置楚州,西魏文帝大統十七年(551年)改為巴州,北周閔帝元年(557年)又改楚州。魏晉南北朝時期,巴郡先後是荊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個轄區。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廢郡,以渝水(嘉陵江古稱)繞城,改楚州為渝州,治巴縣。這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隋煬帝大業初年,州廢,復為巴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為渝州,唐玄宗天寶初改南平郡,唐肅宗乾元初復為渝州。唐代延續渝州之稱,為劍南道轄地。
宋代時,屬夔州路管轄,崇寧元年(1102年),因趙諗謀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變」之意,改渝州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
宋朝末期,蒙古軍隊大舉南侵,先後攻陷閬中、德陽、資中、遂寧等多個四川重鎮。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夏,四川成都已危在旦夕,10月,蒙軍為堵截從重慶救援四川成都的援軍,在重慶合川打響釣魚城之戰(或稱釣魚城保衛戰)。在戰斗中被稱為「上帝之鞭」的蒙古大汗蒙哥(元憲宗)被流彈擊中身亡,此後歐亞各戰場蒙古眾王回師爭奪汗位,使得宋王朝延續20年,甚至改變了歐亞戰場的格局。
南宋景定二年,蒙古中統二年(1261年),蒙軍攻破四川,宋軍退守重慶,彭大雅出任重慶知府。為防禦之需,彭大雅竭盡全力拓修重慶城,向北擴至嘉陵江邊,向西擴至今臨江門、通遠門一線,范圍大致比李嚴擴建的江州城擴大了兩倍,奠定了此後直至明清重慶古城的大致格局。南宋景炎三年,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正月,重慶被蒙古軍隊攻破,入城時蒙軍遭到激烈抵抗,後蒙軍在重慶大肆屠殺。而合川釣魚城直到南宋祥興二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才被佔領。[6] 釣魚城保衛戰長逾36年,寫下了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例,因此被歐洲人譽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80年)立重慶路總管府,管轄四川南道宣慰司,隸屬於四川行省。
元順宗至正二十年(1360年),農民起義軍領袖明玉珍建都於此,國號「大夏」,轄今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平夏,復改為重慶府,隸屬於四川布政使司,轄2州、11縣、1廳,包括巴縣、江津、長壽、永川、榮昌、綦江、南川、合州、涪州、銅梁、大足、璧山、定遠、江北廳。
明清時期設川東道,管轄巴縣、江津縣、長壽縣、城口縣、綦江縣、南川縣、永川縣、榮昌縣、銅梁縣、大足縣、璧山縣、武勝縣、合川縣、江北縣、奉節縣、巫溪縣、巫山縣、雲陽縣、萬縣、開縣、達縣、宣漢縣、開江縣、渠縣、大竹縣、萬源縣、忠縣、酆都縣、墊江縣、梁山縣(今梁平縣)、酉陽縣、秀山縣、黔江縣、彭水縣、石砫縣、涪陵縣等36縣。
③ 重慶在三國時期哪個國
重慶在三國時期叫蜀來國。
①在夏商時源期,重慶出現了蜀國,到公元前316年改為秦滅,三國時期屬於蜀漢。東晉十六國時期,此地屬於成漢。
②成漢被東晉滅亡後,大部分時間屬於東晉,但曾被前秦佔領過一段時間。南北朝時期屬於南朝。
③在五代十國時代,先後屬於前蜀、後蜀。之後屬於宋朝,直至南宋末期才被蒙古佔領。其餘時間,重慶都屬於中原政權控制下。
④ 重慶國民舊址
重慶國民政府舊址位於渝中區人民路232號(舊地名國府路)原市人大辦公樓。
⑤ 重慶市有哪些國家級名勝古跡
重慶名勝有很多,總的來說可以分為自然風景類、公園休閑類、革命懷舊類、古代遺跡類、古城古鎮類、宗教建築類,下面我只是列舉了八大主要著名景點。
1、縉雲山
縉雲山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古名巴山。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並被定為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縉雲山總佔地面積76平方公里,海拔350米—951米。縉雲山景色宜人,植物資源豐富。
景色特點:景區古木參天,翠竹成林,環境清幽,景色優美,素有「小峨眉」之稱,是觀日
出、覽雲海、夏避暑、冬賞霧,飽覽自然風光的最佳去處。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樹木蔥蘢,森林面積達13平方公里,植物資源豐富。共有植物246科,922屬,1966種,其中有桫欏、水杉、銀杏、紅豆杉、伯樂樹、無刺冠梨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45種;有縉雲槭、縉雲四照花、縉雲黃芩等特色植物38種,是長江中上游地區具有代表性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林區和植物物種基因庫。山上竹林茂密,品種多達十餘種。 有節肢動物2綱,20目,147科,1264種;陸生野生脊椎動物共4綱,21目,51科,189種。先後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中國中小學綠色教育行動野外實習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重慶市環保教育基地」、「重慶市綠色教育基地」等稱號。
縉雲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爐峰、獅子峰、聚雲峰、猿嘯峰、蓮花峰、寶塔峰、玉尖峰和夕照峰等九峰。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峰最險峻壯觀,其餘各峰亦各具風姿。 縉雲山系全國自然保護區。該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森林1300餘公頃,生長著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雲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珍稀植物。山中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此樹是1.6億萬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種。素有「小峨嵋」之稱的縉雲山,堪稱觀日出,覽雲海,夏避暑,冬賞霧,以及觀賞常綠闊葉林自然景觀的絕佳去處。
2、白公館
白公館位於重慶市,原是四川軍閥白駒的別墅,故名。1939 年國民黨軍統局將此地改建為監獄,1943年中美合作所改為第一監所。 監獄背靠歌樂山 ,四周高牆、電網密布,牆外製高點上有崗亭和碉堡。大門終年緊閉,只有側面開一小門與外界相通。獄內有牢房20間。
抗日愛國將領黃以聲,同濟大學校長周均時,愛國人士廖承志,共產黨員宋綺雲,徐林俠夫婦及幼子「小蘿卜頭」等皆是被囚禁於此。著名的小說《紅岩》便再現了監獄內部殘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黨人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最多時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關押於此。1939年軍統特務頭子戴笠為審訊,關押的保密起見,將其選中為軍統局本部直屬看守所。原白公館大門終日關閉,從側面一小門進出,原儲藏室改為地牢,原防空洞改為刑訊洞。在院內牆上寫有「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等標語。 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後,白公館曾改為來華美軍人員招待所,到1945年又作為特別看守所重新關人。至解放前夕,關押的除息峰監獄撤銷後轉移來的「政治犯」如黃以聲、許曉軒等二十餘人外,還有重慶行轅二處第二看守所寄押的劉國志、周從化、周均時、張澤後等三十人。 白公館是一處使後人緬懷英烈並為之扼腕嘆息的革命遺跡,去重慶旅遊的朋友們絕不可錯過。
3、渣滓洞
渣滓洞原為一小煤窯,因渣多煤少而得名。其後,軍統逼死礦主,霸佔煤窯設立看守所,分內外兩院,外院為特務辦公室、刑訊室等,內院一樓一底16間房間為男牢,另有兩間平房為女牢。關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進報」案、上下川東三次武裝起義失敗後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許建業、何雪松等,最多時達三百餘人。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特務在潰逃前夕策劃了震驚中外的大屠殺,僅15人脫險。有文藝作品《烈火中永生》《紅岩》《江姐》等以此為原型
4、重慶市人民大禮堂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位於渝中區人民路學田灣,於1951年6月破土興建,1954年4月竣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築群,也是重慶獨具特色的標志建築物之一。建築氣勢雄偉,金碧輝煌,是中國傳統宮殿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的大跨度結構巧妙結合的傑作,以其非凡的建築藝術蜚聲中外。
5、重慶野生動物世界
重慶野生動物世界是重慶交通旅遊投資集團下屬大型旅遊項目,是國家林業局2000年批准建立的西部地區首家國家級野生動物生態旅游園區,同時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集娛樂、休閑、度假、科普教育及動物觀賞、動物繁育救護於一體的綜合性特大型主題園區。
重慶野生動物世界還是全國最大的國家級野生動物生態游覽區,佔地面積5000畝,規劃引進動物430種,30000餘只(頭),包括各種珍稀動物260種,其中從國外引進的珍稀動物有金虎、銀虎、白虎、白犀、猩猩、長頸鹿、北極熊、五彩金剛鸚鵡、巨嘴鳥、火烈鳥等100種,國內引進的動物有小熊貓、羚羊、雙角犀鳥等160種5000隻,動物規模堪稱全國第一。其中數十種動物為中國及西部首次引進。 園區以全散放浸入式觀賞野生動物方式為主,共分為廣場區、步行區、車行區、表演區、後勤服務區五大功能區。 園區地理環境優越,四周青山環抱,園內湖水相連,僅水域面積達800餘畝,熊貓山、白虎山、鳳凰山三山立,碧綠湖水環繞,並與對面長林山相對,蔥綠青翠,四季氣候溫和,是日前國內最佳的野生動物飼養觀賞環境。
6、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以大足縣、潼南縣、銅梁縣、壁山縣為范圍,在此地可賞到代表
中國唐、宋時期的石刻造像藝術。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範,規模之宏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1961年國家公布寶頂山、大足石刻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釣魚城
釣魚城坐落在重慶市合川城東5公里的釣魚山上,其山突兀聳立,相對高度約300米。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傳說有一巨神於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飢饉,釣魚山由此而得名。
景色特點: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匯流,南、北、西三面環水,地勢十分險要。
這里有山水之險,也有交通之便,經水路及陸上道,可通達四川各地。 釣魚城古戰場遺址至今保存完好。主要景觀有城門、城牆、皇宮、武道衙門、步軍營、水軍碼頭等遺址,有釣魚台、護國寺、懸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飛檐洞等名勝古跡,還有元、明、清三代遺留的大量詩賦辭章、浮雕碑刻。1982年,釣魚城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8、豐都鬼城
豐都鬼城舊名酆都鬼城,位於重慶市下游豐都縣的長江北岸,是長江游輪旅客的一個觀光勝地。豐都鬼城又稱為「幽都」、「中國神曲之鄉」。鬼城以各種陰曹地府的建築和造型而著名。鬼城內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橋、黃泉路、望鄉台、葯王殿等多座表現陰間的建築。
景色特點:有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長江三峽景區名勝古跡名山,有國內最大的鬼神
動態人文景觀鬼國神宮;有國家級森林公園雙桂山,還有堪稱世界之最的鬼王石刻,中國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漢墓群,驚險刺激的龍河飄流,風景優美的四坪低海拔森林公園休閑度假。 主要景觀有:豐都名山、雙桂山、「鬼國神宮」、「陰司街」,是 國內最大的鬼神文化人文景觀,也是西南地區最壯觀的動態人文景觀,這里還有建築奇特壯觀,密集程度大,時代跨度大、文化價值高,在全國實屬罕見的匯南漢墓群;有正在施工建設中的樹人大鬼石刻,還有低海拔(海拔380-520米)的四坪森林公園,有三撫原始林場,龍河風景區(溶洞、漂流)等自然景觀。 名山景區林木蒼翠,建築精美,磐鼓晨鍾,江山一脈;朝霞夕照,風光醉人,廟 宇殿堂神像森羅,樓台亭閣依山而立;名人騷客流墨遺雅,碑刻詩聯韻味雋永。主要景點有全國最大的民俗文化動態人文景觀鬼國神宮,「陰曹地府」塑像群分別模擬人間訴訟、法庭、監獄、酷刑等,構思奇特,神態逼真。山上還有蘇軾、陸游、范成大等歷代名人的碑刻題詠。雙桂山國家森林公園毗鄰名山。 鬼城仿陽間司法體系,營造了一個等級森嚴,融逮 捕、羈押、庭審、判決、教化功能為一爐的「陰曹地府」。懲治生前作姦犯科者。雖閻王判官小鬼只傳說虛妄,但其懲惡揚善的社會教化功用又為人所稱道。 每年農歷三月三「鬼城廟會」,車船爆滿,遊人如織:「陰天子娶親」、「城隍出巡」、「鍾馗嫁妹」、「鬼國樂舞」等民俗民風遊行表演,驚奇諧趣,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⑥ 重慶有什麼民國陪都的遺跡嗎
有啊,蔣公辦公的地方一點都沒變.在林園.山洞路北端的林園.現在是一個解放軍的通信學院.
⑦ 重慶三國時期是叫什麼國
蜀國。
初平元年(190年),巴郡三分,永寧郡治江州,固陵郡治魚復(專今奉節),巴郡治閬中。建安屬六年(201年)復永寧郡為巴郡,固陵郡為巴東郡,巴郡為巴西郡。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諸葛亮經由江州平定益州。蜀漢章武二年(222年),劉備在巴東郡白帝城(今奉節)託孤。李嚴在江州築大城。
(7)重慶是什麼國遺址擴展閱讀:
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重慶由此得名。重慶是「紅岩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發祥地,「火鍋」、「吊腳樓」等影響深遠;在3000餘年歷史中,曾三為國都,四次築城,史稱「巴渝;抗戰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
巴渝文化是長江上游最富有鮮明個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於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國在歷史的發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間,大自然的熏陶、險惡的環境,練就一種頑強、堅韌和剽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戰而稱。
⑧ 重慶以前叫什麼國
巴國
重慶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重慶簡稱「渝」。北宋崇寧元年(回1102年),改渝州為答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趙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為宋光宗皇帝,稱為「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
夏商時期,三峽地區是中國主要岩鹽產區,由於鹽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貨之一,由此在巫山地區催生了早期的巴國文明。
先秦時期,諸侯國巴國先後在枳(今重慶涪陵區)、江州(今重慶渝中區)、墊江(今重慶合川區)建都。周莊王八年(前689年),巴國與楚國激戰於那處(今湖北省荊門市東南),雙方相持數月,巴人不敵而歸。巴楚之戰時斷時續,幾乎貫穿整個巴史。
周慎靚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張儀帶兵滅巴之後,屯兵江州,築巴郡城(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區長江、嘉陵江匯合處朝天門附近。是為史載重慶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
元順宗至正二十年(1360年),農民起義軍領袖明玉珍建都於此,國號「大夏」,轄今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⑨ 重慶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屬於什麼國的
公元前11世紀商周時期,巴人以重慶為首府,建立了巴國。後秦滅巴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