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地藏王菩薩坐騎
㈠ 西游記中哪一位菩薩的坐騎不曾下畀為妖【觀音,普賢,文殊和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的坐騎:諦聽,登場於《西遊記》第五十八回,在真假美猴版王鬧到地府時,指點他們權應該去找如來佛祖辨別真偽。不曾下界為妖。
觀音菩薩坐騎:金毛犼,登場於《西遊記》第六十八回到第七十一回,在朱紫國化名賽太歲,為妖劫走朱紫國王後。
普賢菩薩坐騎:白象,文殊菩薩坐騎:青獅,皆登場於《西遊記》第七十四回到第七十七回,在獅駝嶺為妖。
㈡ 西遊記里的諦聽為什麼是人形的,諦聽不是地藏菩薩的坐騎嗎
諦聽乃是地藏菩薩經案下伏著的通靈神獸。可以通過聽來辨認世間萬物 尤其善於聽人的心,在名著《西遊記》中有述說諦聽辨別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㈢ 《西遊記》佛教四大菩薩坐騎都有哪些:只有它不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是如來佛祖怙恃之一。文殊菩薩又稱法王子,為智慧之象徵,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表示智能之利),能斬群魔,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一獅子(表示智能威猛)。
㈣ 西遊記中的四大菩薩,他們的坐騎分別是什麼
觀音菩薩坐騎「朝天吼」。觀音菩薩的坐騎,在四大名著《西遊記》中就曾出現過!在唐僧師徒四人,到朱紫國時,碰到一個手持鈴鐺的「妖怪」!雖然法力不是很高強,被孫悟空略施小計就搞定了!但人家後台強呀!最後「觀音菩薩」現身將其帶走!當然在「封神榜」中也曾出現過,當時名為「金光仙」只是當時觀音菩薩也叫「慈航道人」!
普賢菩薩坐騎「六牙白象」。在《西遊記》中六牙白象,也就是普賢菩薩的坐騎。出現過一次,在獅駝嶺和青獅、大鵬結為兄弟,三妖是獅駝嶺的大王,而白象,也是二大王。跟他大哥,青獅帶領十萬妖怪,在獅駝嶺可是無惡不作!
文殊菩薩坐騎「青獅」。文殊菩薩的坐騎,是一隻青色的獅子,在《西遊記》中,文殊菩薩的青毛獅曾經兩次下界:一次是做了烏雞國的國師,進而將國王沉入井中,自己做了國王;第二次是做了獅駝嶺三兄弟的老大,吃人干壞事,無惡不作。兩次下凡,可謂是凡心不死。
地藏王菩薩坐騎「諦聽」。地藏王的坐騎,在《西遊記》中算是最靠譜的一位了,也就是在真假美猴王的時候出現過一次,因諦聽天生技能,被的地藏王菩薩叫去分辨,誰是真「大聖」誰是假「大聖」,出場過一次,在知道誰是真的,誰是假的時候還不敢說出來!也是一直陪在地藏王菩薩身邊的坐騎。沒去凡間做妖怪!
㈤ 西遊記 地藏菩薩 諦聽
卻說那兩個行者又打嚷到陰山背後,唬得那滿山鬼戰戰兢兢,藏藏躲躲。有
先跑的,撞入陰司門里,報上森羅寶殿道:「大王,背陰山上,有兩個齊天大聖
打得來也!」慌得那第一殿秦廣王傳報與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卞城王,
五殿閻羅王、六殿平等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忤官王、十殿轉輪王。
一殿轉一殿,霎時間,十王會齊,又著人飛報與地藏王。盡在森羅殿上,點聚陰
兵,等擒真假。只聽得那強風滾滾,慘霧漫漫,二行者一翻一滾的,打至森羅殿
下。
陰君近前擋住道:「大聖有何事,鬧我幽冥?」這大聖道:「我因保唐僧西
天取經,路過西梁國,至一山,有強賊截劫我師,是老孫打死幾個,師父怪我,
把我逐回。我隨到南海菩薩處訴告,不知那妖精怎麼就綽著口氣,假變作我的模
樣,在半路上打倒師父,搶奪了行李。師弟沙僧,向我本山取討包袱,這妖假立
師名,要往西天取經。沙僧逃遁至南海見菩薩,我正在側。他備說原因,菩薩又
命我同他至花果山觀看,果被這廝佔了我巢穴。我與他爭辨到菩薩處,其實相貌、
言語等俱一般,菩薩也難辨真假。又與這廝打上天堂,眾神亦果難辨,因見我師。
我師念《緊箍咒》試驗,與我一般疼痛。故此鬧至幽冥,望陰君與我查看生死簿,
看假行者是何出身,快早追他魂魄,免教二心沌亂。」那怪亦如此說一遍。陰君
聞言,即喚管簿判官一一從頭查勘,更無個假行者之名。再看毛蟲文簿,那猴子
一百三十條已是孫大聖幼年得道之時,大鬧陰司,消死名一筆勾之,自後來凡是
猴屬,盡無名號。查勘畢,當殿回報。陰君各執笏,對行者道:「大聖,幽冥處
既無名號可查,你還到陽間去折辨。」
正說處,只聽得地藏王菩薩道:「且住,且住!等我著諦聽與你聽個真假。」
原來那諦聽是地藏菩薩經案下伏的一個獸名。他若伏在地下,一霎時,將四大部
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間,蠃蟲、麟蟲、毛蟲、羽蟲、昆蟲、天仙、地仙、神
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鑒善惡,察聽賢愚。那獸奉地藏鈞旨,就於森羅庭院之中,
俯伏在地。須臾,抬起頭來,對地藏道:「怪名雖有,但不可當面說破,又不能
助力擒他。」地藏道:「當面說出便怎麼?」諦聽道:「當面說出,恐妖精惡發,
搔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又問:「何為不能助力擒拿?」諦聽道:「妖精神
通,與孫大聖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
這般怎生祛除?」諦聽言:「佛法無邊。」地藏早已省悟。即對行者道:「你兩
個形容如一,神通無二,若要辨明,須到雷音寺釋迦如來那裡,方得明白。」兩
個一齊嚷道:「說的是,說的是!我和你西天佛祖之前折辨去!」那十殿陰君送
出,謝了地藏,回上翠雲宮,著鬼使閉了幽冥關隘不題。
看那兩個行者,飛雲奔霧,打上西天。有詩為證。詩曰:
人有二心生禍災,天涯海角致疑猜。欲思寶馬三公位,又憶金鑾一品台。
南征北討無休歇,東擋西除未定哉。禪門須學無心訣,靜養嬰兒結聖胎。
他兩個在那半空里,扯扯拉拉,抓抓掗掗,且行且斗。直嚷至大西天靈鷲仙
山雷音寶剎之外。早見那四大菩薩、八大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尼、
比丘僧、優婆塞、優婆夷諸大聖眾,都到七寶蓮台之下,各聽如來說法。那如來
正講到這:
不有中有,不無中無。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為有,非無為無。非色為
色,非空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無定色,色即是空。空無定空,空即是
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為照了,始達妙音。
概眾稽首皈依。流通誦讀之際,如來降天花普散繽紛,即離寶座,對大眾道:
「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斗而來也。」
大眾舉目看之,果是兩個行者,吆天喝地,打至雷音勝境。慌得那八大金剛,
上前擋住道:「汝等欲往那裡去?」這大聖道:「妖精變作我的模樣,欲至寶蓮
台下,煩如來為我辨個虛實也。」眾金剛抵擋不住,直嚷至台下,跪於佛祖之前,
拜告道:「弟子保護唐僧,來造寶山,求取真經,一路上煉魔縛怪,不知費了多
少精神。前至中途,偶遇強徒劫擄,委是弟子二次打傷幾人。師父怪我趕回,不
容同拜如來金身。弟子無奈,只得投奔南海,見觀音訴苦。不期這個妖精,假變
弟子聲音、相貌,將師父打倒,把行李搶去。師弟悟凈尋至我山,被這妖假捏巧
言,說有真僧取經之故。悟凈脫身至南海,備說詳細。觀音知之,遂令弟子同悟
凈再至我山。因此,兩人比並真假,打至南海,又打到天宮,又曾打見唐僧,打
見冥府,俱莫能辨認。故此大膽輕造,千乞大開方便之門,廣垂慈憫之念,與弟
子辨明邪正,庶好保護唐僧親拜金身,取經回東土,永揚大教。」大眾聽他兩張
口一樣聲俱說一遍,眾亦莫辨;惟如來則通知之。正欲道破,忽見南下彩雲之間,
來了觀音,參拜我佛。
㈥ 地藏王菩薩坐騎是什麼
地藏王菩薩坐騎是諦聽。
諦聽是地藏菩薩經案下伏著的通靈神獸,可專以通過聽來辨認世間萬屬物 ,尤其善於聽人的心,在名著《西遊記》中有述說諦聽辨別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它集群獸之像於一身,聚眾物之優容為一體,有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
傳說是地藏菩薩的坐騎,諦聽的原身是一條白犬,因為地藏法門以孝道為基,狗性忠誠,就如同文殊之獅子表智慧,普賢之白象表大行一樣,地藏之諦聽表忠誠不二之心。
(6)西遊記地藏王菩薩坐騎擴展閱讀:
佛典載,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曾經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並在久遠劫以來就不斷發願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所以這位菩薩同時以「大孝」和「大願」的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
也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並且成為了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唐朝來華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這位出身新羅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華山也被視為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並因此成為了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來香火鼎盛。
㈦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地府時,地藏王菩薩為何不出手
孫悟空在大鬧地府的時候,地藏王菩薩之所以不出手,那是因為地藏王菩薩的實力有限,他自己也知道就算出手其實也是敵不過孫悟空的。很多人可能對此會覺得有些難以置信,畢竟地藏王也是一個菩薩,但事實就是如此。在很多神話體系當中,地藏王菩薩是屬於四大菩薩之一,不過在西遊體系當中,地藏王菩薩在靈山連排名都沒有,實力並不算是特別的高。
雖然孫悟空在大鬧地府的時候還沒有齊天大聖這個封號,但是畢竟他的實力放在那邊,在西遊的體系當中,孫悟空乃是渾元一氣太乙金仙,這個地位甚至和五方五老是平齊的,也就是說本身孫悟空的真身和如來佛祖都是平起平坐的,想要對付一個小小的地藏王菩薩,那自然是不在話下的,所以地藏王菩薩倒也是識趣,根本就不會出手。
㈧ 西遊記地藏王菩薩的坐騎諦聽厲害嗎
據說善聽具有「坐地聽八百,卧耳聽三千」的能力,又稱「地聽」,「地」蘊涵心地的意思。如地藏偈贊雲:「稽首本然凈心地,無盡佛藏大慈尊」。所以,能用心聽者為「善聽」。地聽能辨別世間萬物的聲音,尤其善聽人心,能顧鑒善惡,察聽賢愚。「地聽」諧音「諦聽」,在佛理中,真俗二諦表示世間、出世間的佛法義理,所以「諦聽」有用心聆聽真實佛理的意思。佛經中常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的辭句。後來諦聽成了九華山的鎮山之寶,被視為吉祥的象徵,而其形象也大為改觀,集眾瑞象而成為具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的瑞獸。簡言之,獨角表公斷力,如《論語》中孔子認為子路說一不二,「片言可以折獄」。龍身表吉祥,虎頭表示智勇,犬耳表善聽,獅尾表有耐性,麒麟足表四平八穩,以善為寶。
㈨ 求八大菩薩的坐騎分別是什麼神獸
1、文殊菩薩·青獅
文殊菩薩座下為一頭兇猛的青獅。 而此青獅,正是封神榜中截教通天教主門下,在萬仙陣中執掌太極陣的虯首仙。因被文殊廣法天尊以盤古幡降服,收為坐騎。
《西遊記》中,青獅兩次下凡,一次是受如來指令去烏雞國稱王三年;第二次是偷下反間在獅駝嶺與白象、大鵬佔山為王。
2、普賢菩薩·六牙白象
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一樣,為佛陀右脅侍,象徵真理。
其坐騎為六牙白象,即封神演義中的靈牙仙,截教八仙之一,鎮守兩儀陣,後為普賢真人降服。在《西遊記》中,白象隨青獅偷下凡間,在獅駝嶺佔山為王,用鼻子輕輕一卷就活捉了豬八戒。
在佛教經典中,釋迦佛的前身正是六牙白象,而摩耶夫人正是白天午睡中夢見六牙白象入懷,而後生了釋迦摩尼。
3、觀音菩薩·金毛犼
觀音菩薩以慈悲名世,她的坐騎卻是兇狠異常的上古神獸金毛吼。
根據《述異記》記載:犼為龍生九子之一,卻常與龍斗。康熙二十五年,平陽縣上空三蛟二龍圍殺一犼,雙方鬥了三天三夜,最後犼殺一龍二蛟力竭而死。
在封神中,金毛犼即截教隨侍七仙中的金光仙。而據野史記載:四大僵屍王中的犼與女媧、伏羲、昊天並列為上古四神,犼為僵屍的終極形態,四大僵屍王中的後卿為犼三分之一的靈魂所化,贏勾、旱魃是犼的低級階段。
4、金剛手菩薩·大白豬
金剛手菩薩手持金剛杵,具有除惡降魔的廣大神力,常侍衛佛前。有人說金剛手菩薩的坐騎是蛇,卻沒有相關出處。金剛手菩薩在藏傳佛教中是重要的雨神,他是大勢至菩薩的憤怒像,大勢至菩薩的坐騎是大白豬。
5、虛空藏菩薩·獅子、象、馬、孔雀與金翅鳥
虛空藏菩薩是密教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之主尊,他一化為五,分別是法界虛空藏、金剛虛空藏、寶光虛空藏、蓮華虛空藏、業用虛空藏等五位菩薩,依中、東、南、西、北的順序,分別乘坐獅子、象、馬、孔雀與迦樓羅。
6、地藏王菩薩·諦聽
諦聽是地藏王菩薩經案下伏著的靈獸,能通過聽覺辨別萬物,尤其善聽人心,它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西遊記》中記載他辨別出真假美猴王,只是惹不起假猴王,足見其靈性比眾菩薩水平還高,達到佛的級別。
7、彌勒菩薩·獅子
彌勒菩薩是釋迦佛欽定的接班人,作為賢劫千佛的第五尊佛,在信眾眼中,彌勒菩薩自然要繼承釋迦佛的一切,而佛降服過的最強坐騎自然是在雪山修行時吞噬佛陀的金色大孔雀王,也就是後來的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薩。故誤以為彌勒佛的坐騎是孔雀,甚至是孔雀明王。
獅子與彌勒有同修之誼,乃彌勒菩薩的坐騎。
8、除蓋障菩薩·蓮花
除蓋障是真正的女菩薩,且是修行最高,最接近佛的女人。她是文殊菩薩的老師,原名離意。 《大日經》中說她:左手執蓮華,華上置摩尼寶珠,右手作施無畏手印。
所有除蓋障菩薩像,所坐皆為蓮花。
(9)西遊記地藏王菩薩坐騎擴展閱讀: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里,菩薩坐騎屢屢出現,下凡作惡,為禍人間。
觀音菩薩的坐騎就曾出現過,在唐僧師徒四人,到朱紫國時,碰到一個手持鈴鐺的「妖怪」。雖然法力不是很高強,被孫悟空略施小計就搞定了,但最後「觀音菩薩」現身將其帶走。
在《西遊記》中六牙白象,也就是普賢菩薩的坐騎。出現過一次,在獅駝嶺和青獅、大鵬結為兄弟,三妖是獅駝嶺的大王,而白象,也是二大王。跟他大哥,青獅帶領十萬妖怪,在獅駝嶺可是無惡不作。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一隻青色的獅子,在《西遊記》中,文殊菩薩的青毛獅曾經兩次下界:一次是做了烏雞國的國師,進而將國王沉入井中,自己做了國王;第二次是做了獅駝嶺三兄弟的老大,吃人干壞事,無惡不作。兩次下凡,可謂是凡心不死。
地藏王的坐騎,在《西遊記》中算是最靠譜的一位。在真假美猴王的時候出現過一次,因諦聽天生技能,被的地藏王菩薩叫去分辨,誰是真「大聖」誰是假「大聖」,出場過一次,在知道誰是真的,誰是假的時候還不敢說出來,也是一直陪在地藏王菩薩身邊的坐騎。
㈩ 請問有沒有知道地藏王菩薩的坐騎叫什麼啊
地抄藏王菩薩的坐騎襲叫諦聽。
諦聽乃是地藏菩薩經案下伏著的通靈神獸。可以通過聽來辨認世間萬物 尤其善於聽人的心,在名著《西遊記》中有述說諦聽辨別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地藏菩薩(梵語: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得名。地藏是佛教中一位願力深厚的菩薩。佛典載,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曾經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並在久遠劫以來就不斷發願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所以這位菩薩同時以「大孝」和「大願」的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也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並且成為了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唐朝來華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