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遙古城游記
Ⅰ 平遙古城裡面到底有什麼好玩的值得去幾天
平遙古城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這座古城與其它古城不同回,還是一個比較完整的答生活區,也同樣是美麗的景區,進入古城是不需要購買門票的;古城內有大大小小22個景點,遍布在古城的各個角落,所謂的購買古城門票,其實是這些單獨景點的門票,是一張通票,通票價格130元/人,學生證半價,軍官證、殘疾證免票,老年人滿60周歲攜帶身份證即可免票哦!
古城內共有22個景點,全部納入通票范圍,包括:平遙城牆、日升昌、平遙縣衙署、平遙文廟、城隍廟、雷履泰故居、百川通、同興公鏢局、清虛觀、中國鏢局博物館、中國錢庄票號博物館、天吉祥博物館、華北第一鏢局、蔚盛長珍藏博物館、中國商會博物館、蔚泰厚票號博物館、古民居博覽苑、匯武林武術陳列館、中國珍奇報紙陳列館等22個景點.
一般情況下,2天左右即可
美途游記應該還有一些平遙古城的游記,閑暇時可以去看看,古城不大,景點比較集中,路也很好走,不費時間的
Ⅱ 平遙古城見聞作文300字小游記
這是一篇關於走進平遙古城的游記作文,只見在平遙古城外圍是護城河,裡面就是古城牆。進了古城就熱鬧起來,大大小小的店鋪,玲琅滿目的商品,讓人看的眼花繚亂。更多關於平遙古城的游記作文盡在巨人作文網。
我們全家坐了一天車,來到山西省平遙古城。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是中國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我國目前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的古縣城。
到這里已經七點多了,我們的大巴車不能開進城裡,只能停在城外停車場。我們坐著觀光車晃晃悠悠的進城了。只見在平遙古城外圍是護城河,裡面就是古城牆。進了古城就熱鬧起來,大大小小的店鋪,玲琅滿目的商品,讓人看的眼花繚亂。觀光車拉著我們穿過很多胡同,來到一家客棧,客棧是木結構四合院,布局嚴謹,左右對稱,院落之間多用裝飾華麗的垂花門分隔。客棧內大多裝飾精美。
第二天,我們來到古城牆,古城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時期的縣城原型,有「龜」城之稱。據說是因其方形的城牆形如龜狀:六座城門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南門為龜首,北門地勢最低為龜尾,東西四座城門是龜的四肢。城內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胡同構成龜甲上的八卦圖案。街巷格局,經緯交織,井井有條,主次分明。現在古城裡面還住著大約五萬多居民呢!
Ⅲ 游記――平遙作文200
今天,陽光明媚,空氣清新。我們一家三口來到了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一個四麵包磚的大城池裡。從建造到如今已有一千兩百多年了,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12米,把平遙縣城隔為兩個不同風格的世界——一古一今。平遙古城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縣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城堡中,我彷彿穿越到了古時候:人們穿著長衫戴著禮帽、街上賣糖葫蘆的叫賣聲、吆喝聲連連不斷。還有那讓我最好奇的是那時候男的留著長頭發。
平遙古城,你真是我們山西省的驕傲呀!
篇二:古老雄偉的平遙古城
古老的平遙古城,是我國的文物重點保護景點之一,距今有2700年的歷史。
我們一家七口開車來到了雄偉壯麗的城牆腳下,古老的城牆展現出了它堅不可摧的氣勢。看著一個個跟小土堆一樣的射擊垛整整齊齊的排列在一起,在那裡守衛著城牆。
我們一起爬到城牆上來觀賞美麗的城樓,綠色的瓦片在陽光的照耀下,好像碧綠色的玉。紅色的柱子,支撐著漂亮的城樓。
平遙古城獨特的風貌,古樸的民風、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名城,為許多人慕名前來觀賞,因此也聞名於世界。
平遙古城的美景,讓人贊不絕口。
Ⅳ 平遙古城的詳細介紹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平遙古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平遙古城被世界紀錄協會評為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2015年7月13日,平遙古城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點。2017年11月19日,獲得年度旅遊目的地聲譽獎。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世界遺產中心描述稱:平遙古城是中國古代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徵。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平遙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後,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平遙城內的重點民居,系建於公元1840~1911年之間。民居建築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主次分明、輪廓起伏,外觀封閉,大院深深。
精巧的木雕、磚雕和石雕配以濃重鄉土氣息的剪紙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集中體現了公元14至19世紀前後漢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對研究這一時期的社會形態、經濟結構、軍事防禦、宗教信仰、傳統思想、倫理道德的人類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是迄今漢民族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4)山西平遙古城游記擴展閱讀
景點
1、日升昌票號
日升昌票號成立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山西省平遙縣西達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資與總經理雷履泰共同創辦。
總號設於山西省平遙縣城內繁華街市的西大街路南,佔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用地緊湊,功能分明,是中國民族銀行業的先河,一度操縱十九世紀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其分號遍布全國30餘個城市,遠及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著稱於世。
2、文廟
文廟即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平遙文廟位於平遙縣城內東南隅,始建於唐貞觀初年,其大成殿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國現存各級文廟中歷史最久的殿宇。平遙文廟坐北向南,規模宏大,規制齊全,2004年正式向遊人開放,成為平遙古城的主要文物旅遊景點之一。
3、瓮城
瓮城,指建在城門外的小城,又叫月城,用以增強城池的防禦能力。
平遙古城的瓮城城門與大城門的朝向多數呈90°夾角(南門和下東門除外),即便敵軍攻破了瓮城城門,還有主城門防禦,由於翁城內地方狹窄不易於展開大規模兵力進攻,延緩了敵軍的進攻速度,而城牆頂部的守軍則可居高臨下四面射擊,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正所謂關門打狗、瓮中捉鱉。
Ⅳ 百度找一下三年級作文平遙古城游記
平遙古城,一座小小的圍城,表面破落,內涵豐富!
走進平遙我不禁驚訝,周長不過六千餘米的古城承載了那麼豐厚的內容。古城西門彷彿時間隧道的洞口,從跨入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完全置身在古代漢民族城市的建築、經濟文化氛圍中,恍惚時光倒流。。。
低估了平遙。原以為頭一天已登古城牆,留下大半天走一圈內城時間夠了,不想最後我們不得不狂奔著趕赴下一個景點。此行最大的遺憾就是游覽古城的時間太短了!最終通票上20個景點只到了12處。雖然剩餘的幾處與看過的某些景點內容小異大同,但我們仍覺遺憾!平遙的城牆、街市、票號、鏢局、當鋪、道觀、廟宇、縣衙署。。。每一處都想好好看。
然而,平遙值得細品的地方遠不止那些遊人摩肩接踵的開放景點。走在平遙的尋常巷陌間,不經意步入一家尋常庭院,都有可能令你感慨,讓你收獲意外。
兩千七百年歷史的平遙厚重、內斂,誰知它積淀了多少歷史碎片?!
(一)平遙城牆
平遙古城民間又叫它「龜城」。據說是因其方形的城牆形如龜狀:六座城門南北各一、東西各二。南門為龜首,北門地勢最低為龜尾,東西四座城門是龜的四肢。城內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胡同構成龜甲上的八卦圖案!
六座城門南曰迎薰門,北曰拱極門,上東太和門,下東親翰門,上西永定門,下西鳳儀門。出於軍事防禦需要均建有瓮城。
四座瓮城外城門均朝南開,唯下東門和北門的瓮城外城門朝東開。民間傳說,這是怕龜爬走而將其左腿拉直並捆在麓台塔上。
城牆三面筆直唯南城牆蜿蜒,這是因為南城牆是順著柳根河的流向而修建。於是又有「龜前戲水」之說。
平遙城牆始建年代尚無定論。現在看到的城牆修築於明朝洪武三年,平遙縣衙對原有夯土城牆進行了擴建並加高、加厚、包磚,此後幾百年間又有過20多次修整。現古城城牆高10米,寬6米,長約6公里。
(二)平遙票號
平遙著名以商賈票號為最。
明末隨著資本主義萌芽與經濟的發展,各商號迫切需要一種比現銀解運更方便、高效、廉價的解款方式,當時海內最富的晉商以其能力、魄力奠定了中國金融發展史上的里程碑。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中國第一家專營匯兌與存放款業務的票號 ----「日升昌」在平遙誕生。
「日升昌」名稱取自「如日初升,繁榮昌盛」之意。過去商家的幌子豎掛,「日升昌」三字便排列成「日日升日日」,討個好口彩。雷履泰成為中國銀行業的創始人,日升昌則成為中國民族銀行的開山鼻祖。
從此以後票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看介紹,後來全國共有票號51家,其中南幫票號8家,晉商票號43家。43家晉商票號中22家出自平遙!他們掌控了全國80%的資金流向,坐擁當年金融業的半壁江山!余秋雨在《抱愧山西》里有這樣的話:「直到本世紀初,山西,仍是中國堂而皇之的金融貿易中心。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裡那些比較像樣的金融機構,最高總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遙縣和太谷縣幾條尋常的街道間,這些大城市只不過是腰纏萬貫的山西商人小試身手的碼頭而已。」
游覽通票上有五家票號:日升昌、蔚泰厚、蔚盛長、協同慶和百川通。我們到了「日升昌」和「蔚泰厚」。
當年的票號今天看,不過是些臨街普通小院,即使赫赫有名的「日升昌」也與其他院落沒有什麼特別的不同。但可別輕看哦,就是這小院裡面的人物,當年掌控了國家的經濟命脈!
在票號舊址看到一些老票號的內部管理規章。原來,山西票號成功的背後有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依我看,有些內容即使今天看來也不過時,現代企業管理所運用的某些手段與它竟有相通之感。
日升昌的後院懸掛著光緒皇帝所賜的匾額「匯通天下」。據說也正是從那個時期開始,興盛了五百年的晉商開始走向衰落,山西票號業在時局變化面前墨守成規缺乏應變,昔日雄風漸漸消散。
當我們在一座座老房子間追尋平遙票號遠逝的風采,禁不住唏噓感慨世間滄桑:人去矣,物還在!往事如煙,彈指已過數百年。光陰似流水,人生何其短暫。。。
Ⅵ 平遙古城游記怎樣寫急!!!
有句俗語叫做「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知道平遙這個地方,是通過去年一則頗為轟動的新聞,說是世界文化遺產——古城平遙的城牆因遊客太多而坍塌了。由此,引發了一場不小的爭論,即如何處理旅遊與遺產保護的問題。不過這又應了另一句老話,就是「壞事變好事」,這平遙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我並不清楚,可城牆的倒塌卻讓我牢牢地記住了這個名字。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的中部,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自秦朝政府實行「郡縣制」以來,它一直是縣治所在地。經過兩千多年的風雨歲月,平遙古城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成為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縣城。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平遙,總長6000多米的城牆,把整座縣城分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原貌;城牆以外稱新城,頗具現代氣息,可以說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交相輝映的旅遊勝地。
我們首先登上古城牆,在這里我們看到的是保存完好的城牆和城堡。導游介紹說,這是個呈平面方形的城牆,形如龜狀。現在的人可能對烏龜沒有什麼好感,比如常罵人烏龜王八什麼的,其中古人對烏龜懷有極其崇拜的心情,因為烏龜是長壽之物,在古人心目中猶如神靈一般。平遙古城形狀如龜,凝示著它的建設者希冀藉助龜神之力,使平遙古城堅如磐石,金湯永固。城牆上方有72個觀敵樓,牆頂外側有垛口3千個,傳說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賢人的象徵。看來孔老夫子的影響力實在是無人可敵,就連這城牆上的建築都把儒家思想給包容了進來。
從城牆上下來直奔平遙縣衙。過去我到過河南的內鄉縣衙,當時的感覺那裡果真如宣傳的那樣,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縣衙,對「龍頭在故宮,龍尾在內鄉」的說法基本上是認同的。到了平遙縣衙一看,感覺和內鄉縣衙差不多,就連布局都像是一張圖紙畫出來的。進了大門就是儀門,左邊是押送死囚的「死門」,平常是不開的,右邊的門供日常進出。儀門里邊兩側是六部,雖然都是只有一間房,卻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再往裡走就是大堂了,也就是縣太爺審案的地方。我們趕巧了,裡面正上演青天大老爺升堂的例行節目,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仔細一看,演員們年紀都不小了,差不多都是四五十歲的樣子,在這炎炎的夏日裡身穿厚厚的戲服,一絲不拘地表演著,背上都汗濕了。「案情」挺簡單,說的是一個騙子詐騙鄰居錢財的事情,經明察秋毫的縣官一審,真相大白,騙子受到了嚴厲的懲罰。
衙門里有一個類似今天的檢察院的機構,裡面陳列著一些舊時的刑具。我對其中的兩種刑具印象極深,一是木驢,這是專門用來對付犯有淫亂罪的婦女的刑具。在中國古代,女子與人通姦便是死罪,處死的方式有很多,什麼火燒啊沉塘啊,但將其放在木驢上從肉體到精神上摧殘致死的法子算是最為陰毒的,也暗含著古代男人們玩弄女性之意。二是梟首,這個「梟」字是常見的,梟雄呀大毒梟呀,可是我對梟字的含義今天卻是第一次知道。原來這個梟是一種鳥,幼梟出世後,母梟對其百般呵護,不辭辛勞四處捕食回來哺育孩子。待幼梟漸漸長大,母梟也差不多失去捕食能力了。這時幼梟就開始一點一點地蠶食自己的母親,母親就那樣一動不動地任其蠶食,至到身體完全被蠶食,僅剩下一隻頭顱。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世上竟還有如此殘忍的動物。至於這梟首的刑具嘛,自然也就是把犯人一點點切割直至僅留下頭而已。
這兩種刑具對人刺激很大,以至於我在很長時間里一想起來就想發嘔。
接下來我們去了被譽為「天下第一號」的「日升昌」票號,此票號算得上是中國金融業的開山鼻祖了。我們知道,在明朝末年,中國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由晉商、徽商引領的商業經濟蓬勃發展,自古以來依靠鏢局押送銀車的做法顯然已經落伍,於是可以辦理異地取款的票號便應運而生。道光年間,就在平遙西大街「西裕成」顏料鋪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專營匯兌、兼營存放銀兩業務的「日升昌」票號。說起這日升昌三個字也是具有特別的含義,古時升字上面有一個日字,這樣不論是從前往後還是從後往前念,都是日日升日日,當然是取財源日日往上升的意思。由於經營有方,這家票號三年後便在全國各地設立了許多分支機構,至19世紀40年代進入鼎盛時期,業務拓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在「日升昌」票號的帶動下,平遙的票號業發展迅猛,一度成為中國金融業的中心。
不過,這里需要說明一下,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把「匯通天下」的故事安在了喬致庸的身上,而事實上這件事情並不是他做的,而是日升昌票號的創始人雷履泰的傑作。
日升日票號里有一塊金元寶形狀的石凳,大家紛紛坐在上面拍照留念,也對這兒的人們強烈的商業意識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不過倒是有一點人們無法釋懷,要說這晉商的經商之路在中國恐怕是走得最早最遠的,並且還創造了足以令子孫後代仰視的輝煌業績,為什麼現在搞市場經濟了,這些傳統的商業世家包括晉商徽商們卻都風光不再,而是讓江浙、廣東等地搶盡了風頭呢?
用過晚餐後,大家興高采烈地去逛明清街。
明清街作為一個景點,白天導游已帶我們走馬觀花地逛了一下,大家對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其實我們就住在明清街的仿古客棧里,這家客棧的門口張貼著一些照片,是一些名人在此住店時與店主的合影,印象最深的就是香港鳳凰衛視的當家主持人吳小莉也曾下榻於此。
這里的仿古客棧全是清一色青磚灰瓦四合院,軸線明確,左右對稱,客房裡面是一盤大炕,炕前還有睡榻,具有很濃的鄉土氣息。當然裡面現代化的設施和其他賓館沒什麼區別,電視、空調、衛生間一應俱全。
出發前的一個小插曲為我們的平遙之行增添了幾分歡樂。同行中有一位十來歲的少年乳名叫做王老二,小傢伙生得白白凈凈,濃眉大眼,很是招人喜愛,且自幼習武,有一些功夫。兩個外國人大概是被王老二的外貌所吸引,主動與他搭話,這小子平時就不怯生,再加上晚餐時喝了一瓶啤酒,表現欲大增。恰好有兩位同伴通曉英語,就現場為他們做起了翻譯。王老二摩拳擦掌,拱手抱拳打開場子,一串前滾翻閃亮登場,倒立、劈叉、亮相,引來一陣喝彩。兩位外國人又是豎大姆指,又是拍照,忙得不亦樂乎。大夥兒紛紛給王老二戴「高帽子」——「好,打得好,真是大壯國威」,小傢伙樂得一連翻了幾個跟斗。
到了街上,燈已經亮了。我們彷彿進入了時空遂道,看到的差不多完全是17至19世紀的風貌,街道兩旁邊店鋪林立,鱗次櫛比,清一色的木製兩層樓,檐下是清一色的紅燈籠,各色招牌迎風搖曳,朦朧的光芒給這古老的城市增加了幾分神秘感,透著一股古色古香的韻味。
和到其他地方一樣,到了平遙也要買一些當地特產。平遙的特產主要有三種,一是牛肉,這里的牛肉可以說是名揚天下,最著名的可能要算是冠雲的一品香了,什麼鮮辣的五香的,肉嫩味濃,香氣撲鼻。遊客中沒有幾個能夠抵禦得了它的誘惑,大多數都拎著大包小包的牛肉像是批發商一樣。其次就是綉花鞋,這種鞋子樣式雖然比較土氣,但都是手工製作,特別是女鞋色澤鮮艷,穿在腳上很能夠體現出女性的婀娜多姿,千層底的鞋底更是能夠勾起人們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再就是推光漆器了,這種漆器的製作原理我是不大懂,不過那些繪著花鳥魚蟲的梳妝盒啊手鐲啊流光溢彩,明亮如鏡,煞是吸引人的眼球,令人愛不釋手,特別受到女性的青睞。
夜漸漸地深了,街上的燈火也變得稀疏起來,大家相繼興高采烈地滿截而歸了。
離開平遙時,我沒忘問導游有關城牆倒塌的事情,她說媒體是言過其實了,倒塌的只是城牆的一小段,並且很快就修復了,對整個古城沒有什麼影響。但願她說的是事實,只是希望這樣的事情不要再發生,畢竟祖先留給我們的財富正在一點點地減少,失去了是不會再生的。
Ⅶ 喬家大院、平遙古城游記
歷時:4天費用預算:路橋費200元;門票100元/人;食宿600元/人;推薦者:許先生,28歲,車齡1年今年春節,我開車去了一趟平遙,往返里程大概1500公里。那時,剛剛拿到人生的第一輛車,一輛水晶銀東風標致307,車癮正大。選擇平遙作為目的地,一是有朋友推薦;二是考慮到一路都是高速和國道,道路條件不錯,適合我這個新人新車。因為是新手,老擔心車會出問題,臨行前去了一趟東風標致4S店,服務不錯,給我的愛車做了免費檢測,另外還了解到東標售後網點也多,平遙沿途一路都有,心裡這才完全踏實下來。早八點出發,經京石高速公路,於12:00到達石家莊,轉入石太高速,過娘子關,進入山西境內,3點鍾到達太原,當晚在太原住下。這里要提醒大家,山西境內到太原這一段路連續彎道和上下坡路比較多,行車一定要注意安全。第二天早從太原往榆次方向,上108國道,開車大約1個多鍾頭,就到了我們這次出行的一個目的地——祁縣附近的東觀鎮喬家大院。喬家大院現在名聲挺大,院內山西建築特有的磚雕、木雕、石雕等非常精美,值得一看。門票35元,但就是人太多,原來那種深宅大院的感覺現在恐怕是體會不到了。參觀過喬家大院,繼續前行,也就100公里左右,中午時分到達平遙城下。現在平遙古城是國家級保護單位,所以只能把車停在城外停車場,步行前往古城。古城內有很多古色古香的旅館,價錢也不貴,特別是由傳統民居改為客棧的地方有很多,很值得推薦。古城中最值得一轉的地方是明清一條街,商鋪如雲,如想給家裡親朋好友帶禮物,千萬不要放過這個地方。「牛肉、漆器、長山葯」並稱為「平遙三寶」,車友要到了那裡這三樣千萬不要錯過。第三日,我又驅車前往離古城一小時車程的靈石王家大院。王家大院由紅門堡和高家崖兩個院落組成,說是院,其實像座小城一樣。裡面有50多個院子,1000多房間。需提醒大家,王家大院太大,游覽時一定要選擇性觀賞風景,不然一天都逛不完。當晚我還是回古城住宿了。第四日早晨從原路返回,下午回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