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松山遺址
1. 請問銅陵有什麼好玩的,著名的景點嗎
以前有滴水崖相思洞什麼的,不過現在其實都因為環境問題變得不太雅觀了版。銅陵的山比較權多,你們可以去爬爬山啊,比如筆架山、螺絲山什麼的,或者去天井湖公園,可以劃船,晚上的時候去新的市政府那邊,夜景不錯。如果想去稍微遠一點的地方的話,可以坐船去老洲。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大通廟,有公交車直接到。
2. 銅陵附近好玩的地方
一、城市中心旅遊區
1、銅流源頭景亦秀——銅官山 銅都廣場
2、佳景勝過美沃洲——五松山
3、天然秀色冠江南——天井湖公園
4、瓊樓鳥瞰趣盎然——螺螄山青年公園
5、道教洞天景尤奇——葛仙洞公園
6、休閑娛樂絕佳地——東湖休閑娛樂中心
7、時代氣息競風流——城市廣場
二、鳳凰山風景區
1、金鳳展翅形傳神——鳳凰山 大通古鎮
2、河水難隔至深情——相思樹
3、八寶之地引鳳凰——鳳凰落腳石
4、曠古簾泉成奇觀——滴水崖
5、體味原始與古樸——金榔古樹名木
6、山清水秀瞻前賢——陳翥墓園
7、山腰石有千年潤——靈竇泉
三、大通沿江景區
1、千年江南古埠——大通古鎮
2、八百里皖江第一跨——銅陵長江公路大橋暨橋南公園
3、歷史上的小上海——和悅洲
4、水中「熊貓」的天堂——淡水豚自然保護區
銅陵長江大橋5、珍稀動物的樂園——皖陵養殖場
6、長江中的大草原——「太陽島」
7、銅陵的「制高點」——天門山
四、工業旅遊景點
1、悠久歷史展雄姿——金牛洞古采礦遺址
2、中國之最今世奇——羅家村大煉渣
3、國際合作碩果豐——金隆銅業有限公司
4、銅花飛濺別樣紅——金昌冶煉廠
5、千磨萬琢出玲瓏——金蝸牛銅工藝品廠 銅都大道
6、琳琅滿目賽勝景——銅商品市場
7、藝術展示銅特色——城市銅雕塑
8、文明長廊喜迎賓——銅都景觀大道
五、農業旅遊景點
1、遊客紛紛齊稱道——鍾鳴農家樂
2、科技創新更誘人——新橋農業示範園
3、一片清涼景自新——葉山林場
4、四季長青春意濃——大通蔬菜基地
5、「三分天下自春色」——鳳凰山牡丹園
六、紅色旅遊景點
1、大通自立軍起義指揮部遺址——大關口
2、中共銅陵特支遺址——錢家灣
3、中共銅陵縣第一次黨代會會址——新屋裡周家小學
4、中共皖南地委機關駐地——鍾鳴上山繆
5、抗日英雄垂千古——范家灣烈士墓
6、「渡江第一船」登陸點——文興洲王家旭
7、憑吊先烈激後人——笠帽山烈士塔
七、宗教文化旅遊景點
1、銅陵宗教文化概況
2、九華山「頭天門」——大士閣
3、銅陵首座佛教寺廟——上清涼寺
4、荊公賜匾聲名赫——大明寺
5、竹篁木森聞禪聲——雲崖寺
6、蜘蛛救主獲聖封——護國寺
7、「送子賜福」人氣旺——西明寺
八、歷史古跡旅遊景點
1、大通五里亭
2、大通鍾樓
3、周氏古名居
4、和悅洲的十三條巷子及青石儲水池
5、趙祠古戲樓
6、江村古民居
7、大通龍泉古井
3. 安徽有哪些風景
江淮旅遊區
所在地
旅遊景點
合肥 合肥城隍廟、逍遙津、周瑜墓、三國遺址公園、大蜀山、天鵝湖、翡翠湖、南艷湖、少荃湖、岱山湖、雙鳳湖、方興湖、瓦蚌湖、北雁湖、王咀湖、巢湖風景名勝區、徽園、包公園、包氏宗祠、袁術古堆墓、合肥大劇院、安徽博物院、六家畈古民居、歐洲風情街、吳復墓石雕群、三河古鎮、李鴻章故居、安徽名人館、清風閣、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大陳墩遺址、劉銘傳故居、李鴻章享堂、渡江戰役紀念館、孫立人故居、合肥市野生動物園、紫蓬山國家森林公園、岱山湖旅遊度假區、豐樂生態園、壩上街、淮河路步行街、三孝口、四牌樓、三里庵、小東門、百花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園、五里井、三里街
滁州
琅琊山風景區、醉翁亭、高郵湖旅遊度假區、高郵湖、明皇陵、吳敬梓紀念館、狼巷迷谷、滁州西澗、清流河、女山湖、碧雲湖、豐樂亭、清流關、白鷺島、皇甫山、滁州長城影視基地、小崗村
六安 天堂寨、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萬佛湖、大別山莊、橫排頭、銅鑼寨、皖西大裂谷、佛子嶺
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
所在地
旅遊景點
黃山 黃山、齊雲山、西遞宏村、屯溪老街、花山迷窟、徽州古城、潛口、唐模、呈坎、棠樾、新安江山水畫廊、南屏、盧村、白際鄉、湯口鎮、關麓、塔川、漁梁村、太平湖、翡翠谷、牯牛降風景區、芙蓉谷景區、打鼓嶺、雄村景區、新安江濱水旅遊區、潛口民宅博物館、豐樂湖、賽金花故居、東黃山旅遊度假區、宋代瓷窯遺址、九龍峰、木坑竹海、徽州文化園、徽州大峽谷、三溪風景區、鳳凰源、黃山野生猴谷景區、許村、十八道彎、擱船尖、許國石坊、霞坑、協里、漁梁
馬鞍山 濮塘風景區、甄山寺、靈墟山、李白墓園、朱然陳列館、採石磯、太白樓、雨山
蕪湖 蕪湖方特、赭山風景區、天門山風景區、鏡湖公園、九蓮塘公園、蕪湖濱江公園、銀湖公園、馬仁奇峰、丫山花海石林、響水澗、蕪湖博物館、徽商博物館、雨耕山、王稼祥紀念園、廣濟寺、中山路步行街、鳩茲廣場、大浦鄉村世界
銅陵 天井湖、五松山、浮山、葛仙洞、銅陵鍾鳴、江南文化園、護國寺、雲崖寺、大士閣、五里亭、岱鰲山
宣城 敬亭山、謝朓樓、太極洞、桃花潭、江村、績溪龍川、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王稼祥故居、查濟古鎮、赤灘古鎮、三吳紀念館、障山大峽谷、石佛山、湖村(太極村)、黃田村、徽杭古道、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池州 九華山、杏花村、升金湖、平天湖、牯牛降、南溪古寨、蓬萊仙洞、九子岩、九華天池、大王洞、九天仙寓景區、大歷山、東流古文化區、龍源旅遊度假村
安慶 天柱山、司空山、巨石山、菱湖風景區、獨秀園、麻塘湖、花亭湖、嬉子湖、龍眠山、大龍山、小孤山、白崖寨、鷂落坪、妙道山、浮山、六尺巷、陳獨秀紀念館、安徽中國黃梅戲博物館、五千年文博園
皖北淮河旅遊區
所在地
旅遊景點
宿州 皇藏峪、聖泉寺、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磬雲山國家地質公園、大五柳、涉故台、垓下古戰場遺址、扶疏亭、車牛返、閔子騫祠、宿州三角洲公園、虞姬文化園、黃河故道濕地自然保護區、永堌古鎮、蕭國古城、王子雲故居、中國古鞋博物館、漢墓群、白土古鎮、中國宿州白居易文化園、靈璧奇石文化園、蕭窯遺址、蕭縣城隍廟、蕭縣博物館、鳳山森林公園、費村、朱陳村、陶潛墓、林探花府、蘇邁墓、三仙台、宿州古城牆、梅山森林公園、宿州市植物園、天門寺、金寨文化遺址、虞姬墓、賽珍珠故居、白居易東林草堂遺址、雪楓公園、中國百孝文化園、突山風景區、郭庄知青園、宿州博物館
蚌埠 淮河文化廣場、珠園、淮畔觀柳、花鼓燈嘉年華、塗山、龍子湖、張公山、雙墩遺址、白乳泉、張公湖
阜陽 八里河風景區、潁州西湖、阜陽生態園、迪溝
淮北 相山森林公園、龍脊山、清龍寺、南湖、華家湖、臨渙古鎮
亳州 花戲樓、古井酒文化博物館、華祖庵、天靜宮、柘王宮、曹操公園、新四軍紀念館、鄭店子、萬佛塔、曹操地下運兵道、莊子祠、華祖庵、湯王陵、曹操宗族墓群、亳州市博物館
淮南
八公山、上窯山、舜耕山、壽縣古城、焦崗湖、龍湖公園、春申君陵園、新四軍紀念林、淮河民俗風情園、卧龍山
4. 銅陵有哪些旅遊景點
銅陵的旅遊景點有:天井湖公園、浮山景區、大通古鎮景區、鳳凰山景區、永泉農庄、銅陵博物館等。
1、天井湖公園
銅陵天井湖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銅陵市區主幹道長江西路北側,以堤山自然分割為東湖、南湖和北湖,三湖水面通連,距銅官山約5千米。湖中有一口「上通天,下通海」的井,名曰天井。湖因井、園以湖而得名。天井是坐落於天井湖公園的一大奇觀,因地下湧泉,終年高出湖水面2米左右。
2、浮山景區
浮山是一座文山,有「中國第一文山」的美譽。現存483塊摩崖石刻,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浮山孕育了明清時期以著名的思想家、科學家方以智為代表的中國最大的家族學派「方氏學派」;孕育了清代獨領風騷的文學流派桐城派。
孕育了現代美學大師朱光潛;孕育了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黃鎮等一批歷史文化名人。浮山風景區包括浮山、白盪湖、白雲岩三大景區,總面積76.7平方千米,主景區浮山面積19.1平方千米。
3、大通古鎮景區
大通位於安徽省銅陵市西南,古名瀾溪,扼九華、望黃山、臨皖江、依銅都,建鎮已有千年。它曾與安慶、蕪湖、蚌埠齊名的安徽「四大商埠」之一,清末民初,是大通古鎮的鼎盛時期,小小的古鎮上居住著10餘萬人,鶯歌燕舞,有著「小上海」的美譽。
隨著歲月流逝,大通鎮繁華不再。瀾溪、和悅老街已被正式列入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2016年大通獲批中國首批特色小鎮,2017年大通古鎮風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4、鳳凰山景區
鳳凰山位於銅陵市義安區順安鎮南部,屬國家AAAA級風景區,鳳凰山形勝鳳凰,由橫山、面山、靈風山、潭山、金山等構成。早在明朝「景泰」年間,詩人周鐸就書寫「廬外山高插半天,石邊孤井聚甘泉,鳳凰一飲千年後,尚有遺跡萬古傳」等十六首「鳳凰八景」詩贊美過鳳凰山。
2016年2月,根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准與《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經有關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機構推薦,安徽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銅陵市鳳凰山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5、永泉農庄
永泉農庄位於銅陵葉山腳下,地處沿江高速、銅宣杭高速、合銅黃高速公路的交匯處,距銅陵東高速出口1千米處。離銅陵市區20千米,至蕪湖、馬鞍山、合肥、南京、黃山和九華山的車程在30—90分鍾。
農庄依山傍水,毗鄰葉山林場;500畝山林自然天成;70畝水面垂釣樂園;200畝原森林天然氧吧;在建設中不僅沒有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同時還營造了大面積觀賞性果木、園林。自然環境幽靜,常年負氧離子含量達到8000立方以上,是休閑、養生、度假的理想場所。
6、銅陵博物館
銅陵市博物館於2006年9月30日開館,是地方性青銅文化專題博物館,全面展示銅陵地方特色的青銅文化,分蜚廉折金、銅地初曦、礦冶遺韻、青銅遺珍、吳楚爭雄、當代銅工藝等6個部分。銅陵礦冶歷史始於商周,盛於唐宋,延至當代,數千年綿延不斷。
陳列展覽以青銅文化為創意主軸,通過展示精選的260餘件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館藏青銅器和80餘件當代銅工藝品,採用現代高科技展示方式模擬采冶鑄場景,再現古銅都銅陵三千多年的悠久的采冶鑄歷史和遺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銅陵
5. 銅陵市區里有什麼好玩的地方么
天井湖公園(國家AAAA級風景區)、工人公園、青年公園、板栗山兒童樂園、銅都廣內場、螺絲山廣容場、筆架山廣場、皖江游園以及獅子山區的鳳凰山景區(有金牛洞、相思樹、滴水涯、牡丹園等等)、郊區的大橋風景區、大通古鎮(大士閣、和悅老街、白暨豚基地)等等眾多旅遊觀光的好地方!
6. 銅陵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推薦
1、銅陵鳳凰山
安徽銅陵鳳凰山風景區位於銅陵的東南方向,是銅陵最具特色的景區。鳳凰山景區是鳳凰落腳的地方,是美好吉祥、聖潔高貴的寶地,有著許多奇妙動人的傳說。鳳凰山形勝鳳凰,由橫山、面山、靈風山、潭山、金山等構成。境內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是銅陵家喻戶曉的旅遊勝地。早在明朝「景泰」年間,詩人周鐸就書寫「廬外山高插半天,石邊孤井聚甘泉,鳳凰一飲千年後,尚有遺蹤萬古傳」等十六首「鳳凰八景」組詩贊美過鳳凰山。鳳凰山景區1998年被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現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2000年被國家林業局和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葯用牡丹之鄉」,是銅陵首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鳳丹的核心產地,也是全國聞名的中國南方牡丹觀賞基地。2013年被國家農業部授予「中國美麗田園」稱號,2015年8月鳳凰山村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2015年長三角最佳慢生活鄉村旅遊度假區。
鳳凰山在國家AAAA級風景區的基礎上,通過品牌性特色旅遊項目的建設,帶動整個景區的全面開發,使其成為具有廣域范圍市場影響力的,集文化觀光、文化體驗、健康養生、生態休閑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
2、浮山景區
浮山俗稱浮巢山,位於安徽省樅陽縣境內,是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安徽省風景名勝區。在合肥黃山高速公路出口處,面積19.1平方公里。
浮山風景優美,三面環水的地理特點,構造了山浮水面水浮山的獨特奇觀。浮山在佛教禪宗史上地位顯赫。在東南亞等華人圈中影響深遠,浮山既是千年佛教聖地,又是我國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之一。浮山還是文化名山歷代騷人墨客留下近500塊極其珍貴的摩崖石刻。
浮山南臨白盪湖,西鄰菜子湖,北靠長江,山水渾然一體,猶如一葉輕舟漂於水面,有海上蓬萊之美譽。山色蒼秀,岩嶂壁立,關口險隘,河湖環繞,景色絕佳。
浮山是一座沉睡億年之久的古火山,由富含鈉、鉀的火山岩組成。雖經大自然改造,仍保留其完整性與典型性。該火山岩盆地位於淮陽古陸、張八嶺古陸及江南古陸之間的下揚子沿江火山岩帶內。
在距今約1.4億年至1億年的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近4000萬年中,曾幾度噴發,中間還有一次岩漿入侵活動,形成了如今奇特的火山地貌。如此形成的岩石構成現在浮山主要景觀-陡崖、疊嶂、岩洞、龜裂紋、柱狀節理、噴氣孔等。其地質構造全國罕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是國內中生代粗面質火山岩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堪稱一座天然火山地質公園。
浮山還是一座佛教名山。遠在晉梁時代(266至557年)就建立了寺廟,時為浮山寺。後在陳隋年間,浮山即成為佛教天台宗智顗大量的道場。寧天禧年間,鄭州名僧遠祿來此住持,是為浮山第一代開山禪師,宋仁宗賜號園鑒大師,又賜寺名大華嚴寺,至此浮山進入佛教鼎盛時期。
浮山擁有極其豐富的人文景觀。歷朝歷代無數名流雅士、文人墨客如唐宋的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等均來此游覽。
3、天井湖景區
安徽省銅陵市的天井湖位於五松山腳下,湖面闊八十公頃,有山巒環之,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兩條曲曲折折的長堤將湖分為東湖、南湖、北湖等三湖,所缺古湖,古人戲稱移至杭州。此湖上有水源灌入,下與長江貫通,故水質清澈。南湖湖心有一島,島上有一口井,井水終年高於湖面兩米多,湖水漲則井水漲,湖水落則井水落,為一奇觀,人稱可詮「井水不犯河水」之說。相傳井水由天而來,供過往神仙小憩品茶之用,故名「天井」。後人於井上築閣以護之,名為「通天閣」。
天井湖位於市區主幹道長江西路北側,以堤山自然分割為東湖、南湖和北湖,三湖水面通連,距銅官山約5公里。湖中有一口「上通天,下通海」的井,名曰天井。湖因井、園以湖而得名。天井是坐落於天井湖公園的一大奇觀,因地下湧泉,終年高出湖水面2米左右。
這里還有美麗動人的兩種傳說:一種是講,相傳很久以前,一位仙界竊賊到銅官山-鎮山之寶,船行至天井湖,被守山老神發現,遂學雞鳴,一時四野雄雞紛紛引吭啼叫,賊神情急逃避,一篙撐穿湖底,成為天井。另一種說法是講,東海龍王小女,一日偷偷出遊,避開江海,取道天井,到湖面暢游,見一憨厚打魚郎,頓起愛心,遂變成美麗的海螺,被打魚郎網住後,打魚郎不忍賣錢買米奉養瞎眼0,放養缸中,自此家0現奇事,缸里不缺米,灶間有柴燒,小夥子早出晚歸,總是鍋里有熱飯,碗里有熱菜。一日,打魚郎臨近中午突然歸來,見一位年輕貌美女子操持家務,謎底從此揭開。正當一對有情人歡歡喜喜、恩恩愛愛之時,龍王派遣惡龍尋找小女,得見真情,遂用暴力脅迫其返回龍宮。龍女不從,拼力爭斗,惡龍仗勢行凶,想吸干湖水,旱死禾苗,擒住龍女。龍女遂變一巨大海螺,從天井倒吸海水,決心「不作仙界金玉葉,誓保人間活命泉」,於是力竭身亡,化作今市區松柏長青的螺絲山。
建園伊始,環繞湧泉建造成天井,壘石築土,建成中洲島(另建南島作為配景)。後在中洲島建通天閣,引井泉經龍嘴流落小池,再滴落湖中,以示水位落差。
公園面積1646畝,其中湖面1222畝,環湖有七座各具特色的山丘。公園自1972年開園以來,已先後建成兒童樂園、旱冰場、遊船碼頭、天井茶室、溢沁園及長廊水榭、九曲橋、通天閣、山谷碑林、牡丹園等30多處遊憩場所和風景點,加上燈飾工程和觀湖、臨湖兩廣場的裝扮,可謂名山與勝水競秀,新景與古跡爭輝。具體可分為「五松勝游、夜吟聞杵、木魚紅鱗、三千畫卷」等八大風景區。其中,「五松勝游」自公園大門至南湖九曲橋,陸地面積最大,五松山雄峙其間,為公園主景區。
唐代大詩人李白兩次來游,流連忘返,感懷高吟,先後寫下了「我愛銅官樂,千年未擬還。要須回舞袖,拂盡五松山。」等贊美銅陵的不朽詩篇11首。詩仙首次來游,便在五松山上築室讀書,寓居遊憩,是為五松書堂。宋代大詩人蘇軾、黃庭堅追尋詩仙足跡,游歷五松,也在山上建亭遊憩酬唱,是為蘇黃吟詩亭。嗣後,名宦李綱、著名詩人王十朋、林楠以及元、明、清歷代墨客名流,也紛紛慕名而來,拜謁太白祠堂,賦詩抒懷紀勝。五松書堂屢毀屢建,宋代改建,易名李太白祠堂;明代重修,改稱太白書堂。由於天井湖公園詩情畫意、令人心醉,已故著名書法家、原安徽省政協主席張愷帆曾潑墨揮毫:「繞堤楊柳萬千株,山外有山湖外湖。到眼風光皆畫卷,銅陵未必遜姑蘇。」
4、永泉旅遊度假區
1、投資情況:銅陵永泉農庄是一家集餐飲、客房、會議、高爾夫、垂釣、網球、品茗和大型私家園林等於一體的休閑娛樂度假場所。農庄佔地650畝,總投資逾8000萬元。
2、地理位置:銅陵永泉農庄位於銅陵鍾鳴葉山腳下,地處蕪銅公路和銅南公路交匯處,距沿江高速公路下口500米。農庄距銅陵市區25公里,到合肥、馬鞍山、蕪湖、宣城、池州車程僅30-90分鍾左右,是江、浙、滬客人入皖到達黃山、九華旅遊景區的重要通道。農庄自然環境優雅,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3、生態環境:永泉農庄依山傍水,毗鄰葉山林場;500畝山林自然天成;70畝水面垂釣樂園;200畝原森林天然氧吧;農莊主體賓館和30棟別墅融入生態、自然之中。建設中不僅沒有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同時還營造了大面積觀賞性果木、園林。
4、建築風格:農庄建築(主體賓館、別墅)外形為後現代風格,既繼承了徽式建築青磚、白牆、小瓦的素雅、細膩,又融入歐美鄉村平屋檐、大煙囪的簡潔、粗曠,設計獨特。農庄室內裝飾,採用投資者楊樹根先生個人收藏的木雕(梁托、匾額、門窗格)、石雕、磚雕等,巧妙地運用在廳堂、走道、屋頂、牆壁等處。
5、銅陵市博物館
銅陵市博物館位於主城區學院路477號,與市一中相鄰,佔地處6畝,建築面積3100平方米。2007年5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愛教基地。同年6月被旅遊部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博物館環境幽雅,交通便捷,文化氛圍濃厚。
博物館系地方性青銅文化專題博物館,主要內容為全面展示了銅陵地方特色的青銅文化,分《蜚廉折金》、《銅地初曦》、《礦冶遺韻》、《青銅遺珍》、《吳楚爭雄》、《當代銅工藝》等6個部分。
陳列展覽採用現代高科技展示方式,模擬采冶鑄場景,史料詳實,人物逼真。文物展示部分精選的260餘件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館-銅器以及當代銅工藝品80餘件,輔之以大量精美的圖版資料,文化內涵豐富。展覽總體構思以青銅文化為創意主軸,運用藝術、新穎先進的展示手段,再現古銅都銅陵三千多年的悠久燦爛的采冶鑄歷史和遺韻。
6、漢武文化生態園
樅陽漢武文化生態園景區位於長江北岸的樅陽縣城,是皖江城市集群的核心區域,由旗山、蓮花湖、黃鎮圖書館、烈士陵園等景區景點組成,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旗山,又名幕旗山。南臨長江,遙望九華,東接羹膾寨湖,北距浮山風景名勝區30公里。旗山扼長江險要,覽江渚勝景,西周為宗子國所在地,戰國時期即為長江水道著名關津、商貿重地。據史料載,秦始皇南巡曾游經此地觀「籍柯」。漢武帝元封五年行南巡狩,親射蛟江上,薄此而出,並作《盛唐樅陽之歌》,同年置樅陽縣。三國時期,東吳名將呂蒙曾在旗山南麓築城駐防,抵抗曹操80萬大軍下江南。1949年渡江戰役期間,旗山曾為解放軍渡江作戰的重要起渡點之一。
蓮花湖,亦稱蓮花池。據《安慶府志》記載,蓮花池是清代康熙年間侍郎、清代大散文家、桐城派三祖之一的方苞的祖業。從明代中後期開始,方苞家族「桂林方氏」在中國文化界迅速崛起,人才輩出,代表人物有方學漸、方以智、方苞、方東美等近百位文化名人,形成了中國最有特色的文化巨族,被專家學者譽為「中國第二大文化名門」。
黃鎮圖書館景點位於旗山主景區北側,收集收藏陳列了樅陽歷代名人資料。
烈士陵園紅色旅遊景點坐落於幕旗山西麓,這里長眠著在渡江戰役中犧牲的革命烈士。
突出了樅陽歷史發展脈絡和歷史文化成就,一山一水剛柔相濟,山的特色,水的亮點優勢互補,形成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山水城市風貌,勾勒打造出「山水印象,人文樅陽」的景區品牌。主要體現漢武文化及生態旅遊元素,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生態資源和人文景觀,著力打造自然風景、娛樂休閑、文化活動、休閑度假、紅色旅遊5大功能區,融休閑、娛樂、商業、遊玩、觀光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文化生態旅遊景區。(來源:市文旅委)
7、大通古鎮
大通,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江南名鎮,位於安徽省銅陵市西南,地處長江下游南岸,西北與樅陽隔江相望,南以青通河與貴池、青陽交界,距「世界公園」黃山僅有180公里,與中國四大佛山之一九華山相隔90公里,銅青公路、銅貴公路、沿江快速通道和合銅黃高速穿境而過,是進出皖南旅遊區的樞紐和重要通道,是安徽「兩山一湖」(九華山、黃山、太平湖)的北大門,是九華山頭天門的所在地。安徽銅陵市大通古鎮歷史上曾與安慶、蕪湖、蚌埠並稱為安徽四大商埠,至今仍留有大量的徽式建築和古街道,為研究中國古代水運史提供了詳實的依據。近年來,由於長江行洪的需要,古鎮居民陸續遷離,大量徽派建築逐漸荒廢。為此,當地政府希望與有關部門加強合作,合理開發並挽救這座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古鎮。
8、青山石屋寺
石屋寺座落在樅陽鎮郭橋村,相距縣城10公里的青山北麓,因其有一橢圓形巨石,兀立而起,形如屋而得名。晉代清供禪師在此建廟。元代裴仙道在此煉丹,明正德年間,西蜀圓態和尚重修石屋寺,寺前建有香亭。「文革」期間,佛像被毀,殿宇改作青山林場職工宿舍,1984年該寺主持僧真達維修石屋寺,有殿宇二進,禪房6間,現釋修德任該寺住持。
大青山位於樅陽縣城東16公里處的樅陽鎮郭橋村,一峰挺立,山色如黛,因名青山。它北接浮山,南望九華,山青水秀,如詩如畫。這里芳草連綿,雜花滿徑,澗水潺潺,霧靄裊裊,金雞洞、老虎洞,洞壑幽深,鑼石、鼓石、鷹嘴石、獅子石,怪石百態。登峰遠眺,南面滾滾長江一瀉千里,北面白盪湖水碧波萬頃,東、西有神靈賽湖和羹膾賽湖兩旁依偎,正所謂「水如青羅帶,山似碧玉簪」,是一座天然的綠色寶庫。
全山著名景點有16處,即:石屋勝境、菩薩印掌、玉洞藏春、龍隱靈泉、烏鴉候客、白驢化米、相國詩篇、仙人棋局、石鼓轟雷、金雞啼月、黑虎巡山、石柱仙題、獅子卧雲、丹池日暖、白雲送接、鳳萋梧竹等,每每春夏之際,遊人紛至沓來,醉游其間。不過,青山最具標志性的景觀還是它的「石屋勝境」。
主峰之陽,一塊平坦的巨石彷彿從天而降,高數丈,廣數十米,如巨掌前伸,為山下一根粗壯的天然石柱所承接。傳說明朝時九華地藏王駕雲朝拜OU山護國庵,因OU山經不住其重力所壓,地藏王只得將另一隻腳搭在大青山上,竟將這塊巨石踩動,滾落而下,被下方的巨柱擎住,湊巧搭成了這間「石屋」。巨石上面還留下一隻鞋印,約一尺半長,跡深逼真,此即青山十六景之一的「菩薩印掌」。入內觀看,上平如屋頂,下闊如殿堂,面積約200平方米,裡面冬暖夏涼,可坐可卧可游可居,真不愧是「玉洞藏春」!有意思的是,屋內石壁可敲擊成韻,東側作皮鼓之響,西側發銅鑼之音,音色竟各不相同。
東晉建元初,高僧青洪禪師雲游至此,見石屋大喜,便以此為隱居之所,鑿佛像於壁上,潛心研究佛理。後來他四處化緣,募得銀兩,在石屋外側擴建佛殿,名之為「青山石屋寺」。明代正統初年,西蜀圓態和尚重建廟宇,香火日盛,遂有「青山小九華」的美稱。其後興衰輪替,延續至今,寺中佛像依然,梵音遠揚。佛殿原有三重,重加修葺的兩重是清代建築,殿壁間遺存的6塊碑刻記述了石屋寺的興建始末及它走過的滄桑歷程。
石屋寺歷代住持皆深文博學,儒釋道並興。民國年間,僧釋真達為石屋寺住持,他除悉心研究佛學外,還尚習中國傳統武術及歧黃之術,慈悲為懷,武德高尚,並在革命戰爭年代與我黨地方領導人結為至交,多次冒險接待和掩護革命者,為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貢獻。寺左廂房後有一眼「龍隱靈泉」,據說真達大師為了解決群眾乾旱季節吃水困難的問題,四處探尋泉源,終於在竹園腳下親手掘得此泉。泉水常年汩汩不斷,味極甘美,有詩贊道:「龍隱千古石不開,大師真達破塵埃。從茲佛地無乾旱,一眼清泉立井台。」「龍隱靈泉」從此成為青山十六景中之一景。
古時青山還是道家-之地。相傳元至正年間,有道人裴某號「仙人」,於石屋中-,有烏鴉為其清掃庭堂,白驢化米供其飲食,即所謂的「烏鴉候客」和「白驢化米」;石屋後樹木陰翳,花香鳥語,其間有一「練丹井」,為裴仙人煉丹處所,後來據說他在青山之北的會宮嶺得道升天去了。
明朝末年,桐城學者姚康伯在石屋旁辦學收徒,大興儒教。時為姚師得意門生的何如寵,亦建書房於石屋寺旁,後中萬曆進士,官至朝廷禮部尚書,位居武英殿大學士,他在青山留下的一首「堅雲墮地閣山椒,仙隱禪棲萬古遙。為向懸崖磨數字,與他後世認前朝」的摩崖詩刻,以「相國詩篇」而獨成一景。此外,在石屋讀書的著名人士中,還有左都御史左光斗、文學家錢澄之、詩人王灼等人;書法家方守敦、文學家殷希聲等名人也為青山留下了他們的詩文題刻。
青山方圓內的住民因以何氏族人居多,故人們又稱其為「何氏青山」。青山腳下的何氏祠堂初建於清代中葉,為典型的徽派風格,是迄今保存完好的鄉村文物。氏族歷史的淵源,形成了青山何氏崇文重教的習俗,勤奮嚴謹的學風一脈相系,數代相承。自何海漁以歲貢廷試第一,授山東棲霞知縣,青山何氏初顯;海漁公仲子何如申、幼子何如寵於萬曆年間同中進士,自此青山何氏蔚為名家望族,人才輩出。民國時期馮玉祥的秘書長何其鞏,擔任過北平市首任市長。皖中教育名士何子誠,早年深受教育家陶行之言行影響,潛心致力於農村教育,著述豐碩,桃李滿園;其孫子何斯邁,作為安慶一中高二學生,榮獲第33屆國際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賽金牌,是我國自1985年第一次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活動以來取得的好成績。
青山以它獨有的水韻山魂,成為長江北岸的一處名勝佳境。它如一座溫馨朴實的庭院,披著旭日晨風,敞開了大門,迎接四方賓朋的到來!
9、銅陵金牛洞古采礦遺址
金牛洞古采礦遺址位於銅陵縣新橋鄉鳳凰村,距市區30作公里。早先此處為一小山,山腰有一古洞。民間傳說天上神牛私下凡間,因迷戀鳳凰山風景而不思返。天帝屢屢喚之,神牛鑽入此山中,化為金銀銅。金牛洞由是得名。 自八十年代以來,當地群眾在此露采鐵礦,久而久之,山被挖平了,人們繼續掘而采之,形成一個數十米深的露天采場,並在邊坡上暴露出古代采礦井巷和採掘遺物。從清理出的古代采礦井巷結構和採掘工具、陶制生活用具來判斷,金牛洞遺址的年代始於春秋。 1992年銅陵市政府下令停止這里的鐵礦挖采,並對金牛洞進行了搶救性的修復,用92根水泥柱將整個遺址環而護之。成為我國繼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後的第二個正式對外開放的古銅遺址。 金牛洞古采銅遺址遺存豐富,場面壯觀,現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被推薦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銅陵市科技館
銅陵市科學技術館是政府投資建設的公益性設施,是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和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養的基礎性科普教育重要陣地。是國家AA級旅遊景點、省級科普教育基地、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青年文明號單位。
銅陵市科技館展教面積為2495.76平方米,一期工程於2004年12月20日建成開放。現有各類展品70件,主要展出內容包括:主樓一層為視覺、智 力、機械展廳。主要有「磁懸浮地球儀」、「模擬駕駛」、「歡樂塢」等展品。附樓一層為力學和聲光展廳。主要有「自己拉自己」、「騰空而起」、「無皮鼓」等 展品。附樓二層為磁電、數學展廳。主要有「磁懸浮列車」、「混沌水車」、「滾出直線」等展品。
科技館展品通過聲、光、磁、電等產生的奇妙現象,向觀眾生動地展現了科學的奧秘,詮釋和揭示了科學原理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啟發觀眾, 開拓思維、增強創造力。參觀者在直接參與操作展品的過程中,可以感受現代科學技術對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影響,並能親身體驗到科學技術帶來的樂趣。
7. 關於銅陵的一些傳說
銅陵有美麗動人的兩種傳說:
一種是講,相傳很久以前,一位仙界竊賊到銅官山盜竊鎮山之寶,船行至天井湖,被守山老神發現,遂學雞鳴,一時四野雄雞紛紛引吭啼叫,賊神情急逃避,一篙撐穿湖底,成為天井。
另一種說法是講,東海龍王小女,一日偷偷出遊,避開江海,取道天井,到湖面暢游,見一憨厚打魚郎,頓起愛心,遂變成美麗的海螺,被打漁郎網住後,打魚郎不忍賣錢買米奉養瞎眼老母,放養缸中,自此家中出現奇事,缸里不缺米,灶間有柴燒,小夥子早出晚歸,總是鍋里有熱飯,碗里有熱菜。
一日,打魚郎臨近中午突然歸來,見一位年輕貌美女子操持家務,謎底從此揭開。正當一對有情人歡歡喜喜、恩恩愛愛之時,龍王派遣惡龍尋找小女,得見真情,遂用暴力脅迫其返回龍宮。
龍女不從,拼力爭斗,惡龍仗勢行凶,想吸干湖水,旱死禾苗,擒住龍女。龍女遂變一巨大海螺,從天井倒吸海水,決心「不作仙界金玉葉,誓保人間活命泉」,於是力竭身亡,化作今市區松柏長青的螺絲山。
(7)五松山遺址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建園伊始,環繞湧泉建造成天井,壘石築土,建成中洲島(另建南島作為配景)。後在中洲島建通天閣,引井泉經龍嘴流落小池,再滴落湖中,以示水位落差。
公園面積1646畝,其中湖面1222畝,環湖有七座各具特色的山丘。公園自1972年開園以來,已先後建成兒童樂園、旱冰場、遊船碼頭、天井茶室、溢沁園及長廊水榭、九曲橋、通天閣、山谷碑林、牡丹園等30多處遊憩場所和風景點。
具體可分為「五松勝游、夜吟聞杵、木魚紅鱗、三千畫卷」等八大風景區。其中,「五松勝游」自公園大門至南湖九曲橋,陸地面積最大,五松山雄峙其間,為公園主景區。
8. 銅陵周邊有哪些可以一天來回好玩的地方
西湖濕地公園已建成對外開放,真是一個可以一天來回好玩的地方!
9. 十大旅遊景點排行榜 銅陵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好玩兒的景區有這些:
銅陵鳳凰山
銅陵鳳凰山:
鳳凰山位於銅陵市義安區順安鎮南部,屬國家AAAA級風景區,鳳凰山形勝鳳凰,由橫山、面山、靈風山、潭山、金山等構成。境內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是銅陵家喻戶曉的旅遊勝地。早在明朝「景泰」年間,詩人周鐸就書寫「廬外山高插半天,石邊孤井聚甘泉,鳳凰一飲千年後,尚有遺跡萬古傳」等十六首「鳳凰八景」詩贊美過鳳凰山。
浮山景區:
浮山,又名浮渡山,位於皖中偏西南、長江北岸的白盪湖濱,銅陵市樅陽縣浮山鎮。最高峰海拔165米,面積15平方公里。浮山是一座沉睡億年的古火山。遺存下來的火山口、火山鍾、火山渣(浮石)及溶岩流向,龜裂紋路和斷層裂隙,均為全國罕見。浮山又是一座佛教名山。早在晉梁時期(266——557),浮山就建有寺廟。晉梁以後,經過開發,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如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黃庭堅、左光斗、張英、方苞等。
天井湖景區:
安徽省銅陵市的天井湖位於五松山腳下,天井湖公園內。湖中有一口「上通天,下通海」的井,名曰天井。湖因井、園以湖而得名。天井是坐落於天井湖公園的一大奇觀,因地下湧泉,終年高出湖水面2米左右。
永泉旅遊度假區:
銅陵永泉農庄度假村是安徽最大的休閑度假場所,佔地650畝,總投資逾1.2億元。 銅陵永泉農庄度假村位於銅陵葉山腳下,地處蕪銅公路和銅南公路交匯處,離蕪大高速公路下口1公里。農庄距銅陵市區20公里,到合肥、馬鞍山、蕪湖(南陵)、宣城、池州車程僅30-90分鍾,是江、浙、滬客人入皖到達黃山、九華山旅遊景區的重要通道。農庄自然環境優雅,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銅陵市博物館:
銅陵市博物館新館是集文物收藏、整理保管、陳列展覽、宣傳教育、研究交流、娛樂休閑於一身重要的銅文化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機構,同時又是銅陵市銅文化旅遊的重要景點。銅陵市博物館新館成為銅陵市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
漢武文化生態園:
樅陽漢武文化生態園景區位於長江北岸的樅陽縣城,是皖江城市集群的核心區域,由旗山、蓮花湖、黃鎮圖書館、烈士陵園等景區景點組成,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大通古鎮:
大通,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江南名鎮,位於安徽省銅陵市西南,地處長江下游南岸,西北與樅陽隔江相望,南以青通河與貴池、青陽交界,距「世界公園」黃山僅有180公里,與中國四大佛山之一九華山相隔90公里,銅青公路、銅貴公路、沿江快速通道和合銅黃高速穿境而過,是進出皖南旅遊區的樞紐和重要通道,是安徽「兩山一湖」(九華山、黃山、太平湖)的北大門,是九華山頭天門的所在地。安徽銅陵市大通古鎮歷史上曾與安慶、蕪湖、蚌埠並稱為安徽四大商埠,至今仍留有大量的徽式建築和古街道,為研究中國古代水運史提供了詳實的依據。
青山石屋寺:
石屋寺座落在樅陽鎮郭橋村,相距縣城10公里的青山北麓,因其有一橢圓形巨石,兀立而起,形如屋而得名。晉代清供禪師在此建廟。元代裴仙道在此煉丹,明正德年間,西蜀圓態和尚重修石屋寺,寺前建有香亭。「文革」期間,佛像被毀,殿宇改作青山林場職工宿舍,1984年該寺主持僧真達維修石屋寺,有殿宇二進,禪房6間,現釋修德任該寺住持。
銅陵金牛洞古采礦遺址:
金牛洞古采礦遺址位於銅陵縣新橋鄉鳳凰村,距市區30作公里。早先此處為一小山,山腰有一古洞。民間傳說天上神牛私下凡間,因迷戀鳳凰山風景而不思返。天帝屢屢喚之,神牛鑽入此山中,化為金銀銅。金牛洞由是得名。 自八十年代以來,當地群眾在此露采鐵礦,久而久之,山被挖平了,人們繼續掘而采之,形成一個數十米深的露天采場,並在邊坡上暴露出古代采礦井巷和採掘遺物。從清理出的古代采礦井巷結構和採掘工具、陶制生活用具來判斷,金牛洞遺址的年代始於春秋。 1992年銅陵市政府下令停止這里的鐵礦挖采,並對金牛洞進行了搶救性的修復,用92根水泥柱將整個遺址環而護之。成為我國繼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後的第二個正式對外開放的古銅遺址。 金牛洞古采銅遺址遺存豐富,場面壯觀,現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被推薦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銅陵市科技館:
銅陵市科學技術館是政府投資建設的公益性設施,是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和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養的基礎性科普教育重要陣地。是國家AA級旅遊景點、省級科普教育基地、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青年文明號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