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公主墳遺址
㈠ 公主墳的來歷
海淀區西窪公主墳:西窪公主墳東到於家莊,南鄰八家村,西至鐵路線,北鄰清河。西窪公主墳原有兩所公主墳,東西並列,因此又具體分為西公主墳和東公主墳。西公主墳的墓主西公主為清太宗第十女,她是清初下嫁一等雄勇公府的。東公主墳的墓主東公主是清文宗之女榮安固倫公主,她是清末下嫁一等雄勇公府的。她們雖然相差二百二十餘年,但命運都是凄慘的,不幸的。
西公主為清太宗第十女,《清皇室四譜》卷四記載:「皇十女縣君,天聰九年(1635年)十月二十一日辰時生,庶妃妠喇氏出,為鎮國公高塞同母娣。順治八年,年十七,八月下嫁瓜爾佳氏。前封一等公輝塞,十月夫亡。十八年八月卒,年二十七。」輝塞是一等公圖賴之子,順治四年六月襲父爵,封一等公,順治五年三月因事削爵,十月去世。西公主墳佔地十六畝,原有宮門、享殿、朝房,未立碑。一等雄勇公府在1919年將西公主墳拆改。改建後的西公主墳四周仍是月河包圍,南邊有一道花欄牆,東西兩側各建橋一座供出入。與橋相對有東西排房,排房北側是月台改制的高台,台上是圓形圍牆一道,牆內栽有白果松。里邊是大寶頂一座。西公主墳歷史上一直由太監掌管,院內朝房在他們掌管時稱為禪房。
東公主墳佔地二十畝,在今海淀區環衛局附近。公主為清文宗之女,咸豐五年五月初七日麗妃他他拉氏即庄靜皇貴妃生。同治五年九月指配一等雄勇公符珍,同治九年九月封榮安固倫公主。十二年八月下嫁。天不遂人願,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主亡,年僅二十歲。東公主墳同樣也建有宮門、享殿等建築。落成不久,二十八歲的劉同裕到這里守護。榮安固倫公主的額駙符珍,在同治十一年二月擢漢軍副都統,十八年閏六月授內大臣。二十六年八月命留京辦理旗務,宣統元年(1909年)十二月卒。
解放前夕,公主墳即已被盜,公主墳的樹木也被砍伐得所剩無幾。解放初期,已被陸續砍光。直到1989年聽松堂動工,這個昔日的公主墳仍未「鏟除」凈盡。
雷橋村的公主墳:在安定門外立水橋東邊雷橋村南,佔地約數十畝,坐北朝南,有月河、三孔平橋、東西朝房、宮門、享殿、角門、月台。月台上是磚砌抹灰寶頂,下設須彌座。寶頂後邊是圈牆。紅牆內外廣植松柏樹,寶頂後邊是白果松五株。守護班房在公主墳東南。
雷橋村公主墳的公主是恭親王奕
㈡ 海寧公主墳遺址是埋葬了哪位公主
「南宋嘉國公主墓」。嘉國公主是宋孝宗趙眘的長女。宋孝宗出生在嘉興,史山以前屬於嘉興,後來屬於桐鄉,建國後劃至海寧。
㈢ 浙江海寧三星售後服務部
注意了,三星的售後服務的大部分不是做服務的,是盈利為目的的。
三星的售後都是垃圾貨
特別是北京公主墳華鷹大廈三星服務中心
㈣ 北京公主墳的來歷
公主墳,來因為埋葬有兩自位清朝的公主而得名。這兩位公主分別是莊敬和碩公主、庄靜固倫公主。莊敬和碩公主埋葬在東邊、庄靜固倫公主埋葬在西邊。
莊敬和碩公主(1981.12--1811.03),享年31歲,是嘉慶皇帝和裕皇貴妃所生,嘉慶皇帝的第三個女兒。公元1801年,莊敬和碩公主被許配給蒙古親王索特納木多布濟。
庄靜固倫公主(1784.09--1811.05),享年28歲,是嘉慶皇帝和孝淑睿皇後所生,嘉慶皇帝的第四個女兒。公元1802年11月,庄靜固倫公主嫁給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瑪尼巴達喇。
拓展資料
從努爾哈赤開始,為了對抗明朝,就開始了滿蒙聯姻。為了對抗明朝,穩定與建州接壤的科爾沁部,努爾哈赤迎娶了科爾沁明安女,這是滿蒙聯姻的開始。
滿蒙聯姻是清朝三百年的國策之一。其表現形式,就是清朝公主嫁給蒙古貴族或王爺,蒙古王公貴族的女子嫁給清朝皇室。
清朝這種國策,第一是為了拉攏蒙古族,維持北方邊境的穩定。第二是為了聯合蒙古族,維持其對關內的統治。因為相對於漢族來說,無論是滿族還是蒙古族,都是少數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