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平津戰役遺址有什麼

平津戰役遺址有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1-23 17:33:50

Ⅰ 平津戰役有什麼歷史意義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個戰役。 東北解放以後,據守張家口、北平、天津、唐山一線的國民黨華北「剿總」傅作義集團50多萬人,面臨東北、華北解放軍的聯合打擊,已成驚弓之鳥。是撤是守,蔣介石、傅作義各有打算。雖然他們的主張不同,但都對自己的力量估計過高,而對我軍的力量估計不足。因此傅作義集團採取了暫時固
守平津,確保海口,以觀戰局變化的方針。為了防止傅作義集團南撤西退,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決定以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主力聯合舉行平津戰役,就地殲滅傅作義集團,並採取了這樣幾條措施:東北野戰軍立即結束休整,取捷徑以最快速度隱蔽入關,突然包圍唐山、塘沽和天津之敵,斬斷敵人海上退路;徐向前兵團停止攻打太原,楊成武兵團撤圍歸綏(現呼和浩特),以免傅作義作戰失利後向西北逃跑;通過與傅作義進行談判,將其穩住等。 在平津戰役中,解放軍參戰總兵力100多萬人,中央決定由林彪、羅榮桓、聶榮臻三人組成黨的總前委,林彪為書記,統一指揮作戰和接管平、津、張、唐等地的一切事宜。平津戰役開始以後,我軍首先對傅作義集團進行分割包圍,截斷其西退、南撤的通路,將這只驚弓之鳥變成了籠中之鳥。然後按照毛澤東確立的先取兩頭後打中間的攻擊次序,逐一殲滅被圍困在新保安、張家口、天津等地的敵人,解放了天津和塘沽。天津解放後,北平守敵25萬人陷於絕境。為了保護北平這座文化古城,中央軍委決定繼續同傅作義談判,爭取和平接管北平。通過談判,傅作義接受毛澤東提出的「八項和平條件」,率部接受和平改編。 1949年1月31日,平津戰役勝利結束,人民解放軍進駐北平城,北平宣告完全解放。一個多月後的3月15日,中共中央由西柏坡遷到北平,人民解放軍總部也隨之遷到北平。又過了6個多月,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定都北平,並改北平為北京。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三大戰役中最後一個戰役,此役共殲滅、改編國民黨軍52.1萬人,人民解放軍傷亡3.9萬餘人。這一偉大勝利,是軍事打擊和政治爭取相結合的結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業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並從此寫就新的歷史篇章。

Ⅱ 平津戰役紀念館怎麼樣

簡介:平來津戰役紀念館,位於源天津市紅橋區,是一座全面介紹平津戰役的現代化展館。紀念館於1997年建成,佔地4.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由勝利廣場、主展館、多維演示館和軍威園四部分組成。 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平津戰役紀念館基本陳列包括:戰役決策、戰役實施、人民支前、偉大勝利、英烈業績五個部分。該館是反映中國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之——平津戰役的專題紀念館。聶榮臻元帥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2017年12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
注冊資本:120萬人民幣

Ⅲ 平津戰役紀念館的館舍介紹

平津戰役紀念館位於天津紅橋區,是一座全面介紹平津戰役的現代內化展館。主要由容多維演示館、紀念廣場、勝利花園、序廳、戰役決策廳、戰役實施廳、人民支前廳、偉大勝利廳、英烈業績廳等組成。多維演示館運用現代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結合全景式超大屏幕環球電影、背景畫、戰場微縮景觀和音響,生動逼真地再現了平津戰役的宏大場面 陳列內容比較豐富,有戰役決策、戰役實施、人民支前、偉大勝利、英烈業績等五個部分組成。紀念館主體建築雄偉挺拔、氣勢磅礴,既蘊含中國傳統韻味,又富有現代審美風格。前區是暖灰色花崗岩飾面斗拱造型的三層。 展館,古樸莊重;後區是金屬材料構成的巨大銀灰色球體建築,恢宏壯觀。聶榮臻元帥親筆題寫的「平津戰役紀念館」七個金色大字,鑲嵌在展館的巨大牌樓式眉額上,為紀念館增添了光彩和神韻。

Ⅳ 天津博物館,周鄧紀念館,平津戰役紀念館之類的,那個比較有意思

班級活動,還是天津博物館比較好,內容豐富,男女皆宜,而且還有個銀河廣場

其次是周鄧紀念館
至於平津戰役紀念館,只是比較符合男生的口味

Ⅳ 高分!!急求!!天津的革命歷史遺跡有哪些

1、 望海樓教堂
望海樓教堂是一座典型的法國式天主教堂,磚木結構,正面有三個內塔樓,容呈筆架型,內部並列兩派立柱,看起來有些陳舊和滄桑。去的時候是星期天,人們正跪在墊子上虔誠地做彌撒,唱頌歌,鴿子在教堂的窗戶上安靜的休憩,一片祥和。如果不是立在教堂側面的一塊白色的介紹牌,人們很難相信在一百多年前這里曾發生過那樣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介紹牌已經破損不堪,字跡也很難辨認,依稀可見天津教案等幾個字。時過境遷,很多事情已經被人們遺忘,但歷史卻不應該也不會被忘記。「火燒望海樓」,史稱「天津教案」。
2、千像寺遺址
千像寺素有「盤山明珠」之譽,位於盤山東麓的千像寺,總佔地面積7200平方米,始建於唐開元年間,遼、明、清各代均進行過修建或重建。千像寺依地勢在中軸線上修建有前、中、後三進大殿,皆正南北向。正殿和天王殿之間左右兩側各有東西向的配殿一座。寺前東側有遼聖宗耶律隆緒統和五年立的《盤山佑唐寺創建講堂碑銘》一通,碑銘記錄了千像寺的來歷。千像寺曾是我國重要的佛教聖地之一。明清時期曾三次重建。抗日戰爭時期,千像寺被毀於日本侵華的戰火,成為一片廢墟,現僅存各殿基址。
此外還有平津戰役紀念館。

Ⅵ 平津戰役紀念館除了身份證,其他證件管用嗎

根據規定,23種有效身份證件是:居民身份證、臨時身份證、戶口簿、內軍官證、軍人保障卡、武警警容官證、士兵證、軍隊學員證、軍隊文職幹部證、軍隊離退休幹部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中華人民共和國來往港澳通行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外國人居留證、外國人出入境證、領事館證、外交官證、海員證、護照、外交部開具的外國人身份證明、地方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開具的護照報失證明和鐵路公安機關填發的乘坐旅客列車臨時身份證明

Ⅶ 平津戰役紀念館的歷史相關

作家田茂泉介紹,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第2、第3兵團及地方武裝一部在北平(今北京)、天津、張家口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性決戰。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
人民解放軍完成對傅作義集團的分割包圍,切斷其南撤西逃之道路。1948年11月23日,東北野戰軍主力開始由錦州、營口、沈陽等地出動,向平、津、塘、唐地區挺進。25日,華北軍區第3兵團由集寧地區東進,29日向張家口地區守軍發起攻擊,相繼佔領柴溝堡、萬全、沙嶺子等地,形成對張家口包圍之勢。傅作義急令在北平的第35軍(欠1個師)及懷來(今懷來鎮)的第104軍第258師乘汽車連夜馳援張家口;又令昌平的第104軍主力移至懷來,涿縣的第16軍移至南口、昌平間,以確保北平與張家口的聯系。
人民解放軍逐次殲滅新保安、張家口、天津國民黨軍。人民解放軍在完成了對傅作義集團的戰略包圍和戰役分割之後,按照毛澤東的指示精神,採取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戰法,逐次殲滅被圍的傅作義集團。
傅作義率部接受改編,北平和平解放。天津解放後,北平國民黨守軍25萬人,陷入了人民解放軍的重重包圍之中。中共中央軍委為保護這一文化古城,決定繼續進行談判,爭取以和平方式進行接管;同時,亦訓令部隊作好強攻的准備。
自1948年12月中旬起,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部已就和平解決平津問題,與傅作義派出的代表進行過多次談判。1949年1月14日,毛澤東發表《關於時局的聲明》,提出與南京國民黨政府及其任何地方政府和軍事集團進行和平談判的「八項條件」。在天津解放的第2天即1月16日,平津前線司令部致函傅作義,敦促其當機立斷,站到人民方面。同時,中共地下組織和愛國民主人士及傅部之開明人士亦作了有力的工作,傅作義接受了人民解放軍提出的條件,並派副總司令鄧寶珊到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部談判,於21日達成了和平解決北平的協議。22日,北平守軍開始撤出城外聽候改編為人民解放軍。31日,古都北平宣告解放。北平的和平解放,是中國人民革命運動中最重要的軍事發展和政治發展之一,成為執行毛澤東提出的以「八項條件」解決國民黨軍的第一個榜樣。

Ⅷ 天津遺址有哪些

首先告訴你,大沽炮台遺址還在,大沽口炮台位於天津市東南60公里塘沽區海河與渤海的交匯處,是「外接深洋,內系海口」的「海門古塞」。大沽口是京津門戶,海防要隘。炮台始建於明代後期,清代多次進行整。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6月,八國聯軍向大沽炮台發起猛烈轟擊,天津軍民不畏列強,浴血鏖戰,終因炮台彈葯爆炸起火,炮台失守。大沽口炮台現存炮台遺址3座,以「威、鎮、海」三字命名。大沽口炮台已成為近代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的歷史見證,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津是一座既蘊涵古都風韻,又富有現代氣息的大都市。悠久的歷史為天津留下了許多極具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的勝跡。漫步城中,那堪稱「萬國建築博覽會」的幢幢風格迥異的小洋樓、古樸典雅的天津老城、逶迤穿城而過的海河風光帶,異彩紛呈的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名人故居領人流連駐足;市郊風光秀麗的山林湖泊、綠樹環抱的深山古剎,世界聞名的萬里長城更是中外客人游覽觀光的好地方。天津還有如下風景名勝區,如果你時間充沛的話,不妨去玩玩,好玩的地方還是蠻多的!!

古文化街
初來乍到,想大致領略一番津味、古味、文化味,那最佳去處莫過於古文化街了。穿過「津門故里」的大牌坊,是600米的仿清建築群,出自數十位書法界名人之手的百塊匾額和楹聯,充滿翰墨氣息,猶如百家書法展覽。在這條街上出售古玩玉器、古舊書籍、傳統手工藝製品和民俗用品,天津的民間藝術品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風箏魏風箏、劉氏磚刻在此設有專店。

天後宮(民俗博物館)
俗稱娘娘宮,座落在天津三岔河西岸、古文化街中心。始建元代(1326年)。這座海神廟與中國沿海一些城市的「媽祖廟」相同,都是供奉一位傳說中的神女。天後宮最初為船工祭祀海神天妃,舉行酬神演出和聚會場所,每逢天妃誕辰(農歷3月23日),舉行「皇會」表演龍燈、戲曲、旱船,百戲雲集,萬人空 巷。現辟為天津民俗博物館,為天津城市發展的歷史見證,也是天津民俗文化的民祥地。

廣東會館(天津戲劇博物館)
位於天津老城中心,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為四合院式建築,戲樓建造獨特,是中國罕見的木結構建築藝術珍品。1912年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曾在這里演講。現已辟為天津戲劇博物館。

呂祖堂(天津義和團紀念館)
位於紅橋區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號。是清代供奉呂洞賓的道觀。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義和團運動興起,著名的義和團首領曹福田在這里設總壇口,成為當時義和團活動的中心。1985年修復後建立「天津義和團紀念館」。

石家大院
位於西青區場柳青鎮。是清代津門八大家之一石萬程第四子石元士舊宅。始建於1875年,佔地6千多平方米,由大、小四進院落組成,規模宏大,建造精巧。有「華北第一宅」之稱。現辟為楊柳青民俗博物館。藏有大量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磚雕等民間藝術珍品。

文廟
明代廟,是奉祀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位於南開區東門內大街。始建於明代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為市內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

李叔同故居及書法碑林
李叔同是中國著名的近代新文化運動的先驅,同時也是享譽海內外的佛教高僧。 天津是李叔同的故鄉。他的故居在海河岸邊的河北區糧店後街60號院內。這座呈「田」字形的清代建築距今已有150餘年的歷史。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紀念這位生長在天津的中國近代文化大師,1990年10月23日李叔同書法碑林河北區宙緯路揭幕。碑林系古典園林式建築,鐫刻著大師中晚期書法80多件,一座1.2米高的大師銅塑像巍然矗立其間。碑林還刻有眾多著名書法家的詠懷之作。

梁啟超故居與飲冰室書齋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他的故所和飲冰室書齋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區第一工人文化宮附近的民族路上。1924年,在他原寓所西側,由義大利建築白羅尼歐設計,建成一幢名為「飲冰室」書齋的灰色兩層洋樓,粱啟超後期許多重要著作是在這里撰寫的。

霍元甲故居和陵園
精武元祖霍元甲,以其精湛的武術技藝和強烈的愛國精神享譽中外。天津西青區小南河村的一座農舍便是霍元甲的故居。這是一個青瓦土坯牆普通農舍式的院落,房屋內陳
很高興回答樓主的問題 如有錯誤請見諒

Ⅸ 平津戰役紀念館在哪

平津戰役紀念館,位於天津市紅橋區,是一座全面介紹平津戰役的現代化展館。紀念回館於1997年建成,佔地4.7萬平方答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由勝利廣場、主展館、多維演示館和軍威園四部分組成。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Ⅹ 天津市平津戰役紀念館是什麼時間建造的

平津戰役紀念館,位於天津紅橋區,是一座全面介紹平津戰役的現代化展館。於1997建成,佔地4.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由勝利廣場、主展館、多維演示館和軍威園四部分組成。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