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遺址簡介
❶ 圓明園的遺址在哪裡
圓明園遺址公園位於中國北京市區西北的海淀區。
圓明園是一組清代的大型皇家園林,佔地350公頃,約合5200畝。圓明園規模宏偉,融會了各式園林風格,運用了各種造園技巧,再現詩畫意境,被大多數中國園林學家認為是中國園林藝術史上的頂峰作品。被當作是中國古典園林平地造園、堆山理水集大成的典範。清朝時一些在中國的外國傳教士參觀圓明園之後將其稱作「萬園之園」。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它始建於康熙46年(1707年),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佔地350公頃,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餘年間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圓明園,曾以其宏大
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和「萬園之園」。1860年10月慘遭英法聯軍洗劫並付之一炬。
1976年11月,圓明園管理處成立,1988年1月圓明園遺址公園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 6月29日,圓明園遺址公園正式開始對社會開放。經過1990年、1993年兩次征地,圓明園遺址公園回收了盛時圓明園規模的全部土地使用權。1996年9月被六部委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11月,圓明園遺址公園被北京市國防教育委員會命名為「北京市國防教育基地」。2000年9月,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復《圓明園遺址公園規劃》。2008年11月20日通過國家旅遊局4A景區評審。2010年10月12日,榮獲「北京新十六景」之一,成為最新的代表京都魅力的16張名片之一。
❷ 圓明園遺址有何歷史價值
文化價值來:中國文化的精粹一部分自是集中在皇宮,另一部分就集中在圓明園。 藝術價值:圓明園不是一個普通的一個公園,普通一個花園,而是整個我們中華各民族五千年文化藝術的一個創造,集中了中華五千年各族優秀文化遺產的於一處。 歷史價值:圓明園遺跡,已經成為一段歷史的見證和紀念,挺立的斷壁殘垣寫著中華民族曾經的屈辱。這是國家的傷,民族的痛,侵略者的罪證
❸ 誰有圓明園遺址的照片
簡介:圓明園復遺址公園制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部偏東,西北去西直門二十華里。其東南角為清華大學西門。圓明園遺址公園為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圓明園遺址公園建成於1988年,僅存山形水系、園林格局和建築基址,假山疊石、雕刻殘跡仍然可見。在「西洋樓」舊址建有園史展覽館,供人瞻仰憑吊。
❹ 圓明園遺址的資料有哪些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相鄰,由長春園和萬春園三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
圓明園始建於十八世紀清康熙年間(公元1709年)至公元1772年才基本建成,是康熙賜給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園林,用於打發空閑。1722年雍正即位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儲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年間,圓明園進行了局部增建、改建,在東面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萬春園,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年間,綺春園進行了修繕和拓建,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年間,國力日衰,財力不足,道光皇帝寧願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圍獵,但仍對圓明三園有所改建。
圓明園於1860年遭英法聯軍焚毀,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上至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西郊皇家園林再遭劫難。在抗戰時期,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壞。最後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圓明園也受到某些破壞。
遭焚毀後的圓明園遺址在新中國成立後開始被保護起來,1956年北京市園林局開始採取植樹保護措施,1976年圓明園遺址隨成立專營機構。1988年6月29日,圓明園遺址向社會開放。
❺ 圓明園和圓明園遺址公園是一回事嗎
不是一回事。圓明園是一個很大的范圍,可以指以前完整的圓明園,也可以指單獨的一座圓明園(不包括長春園和綺春園),或者是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的統稱。
而圓明園遺址公園是最近三十年才開始建設的。它特指現在的圓明園。
❻ 圓明園遺址廢墟石頭在圓明園哪兒
圓明園最著名的廢墟石頭是西洋樓景區的大水法,在圓明園遺址公園的東北角。
圓明園始建於康熙46年(1707年),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佔地350公頃(5200餘畝),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2100畝),有園林風景百餘處,建築面積逾16萬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餘年間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
圓明園遺址公園建成於1988年,僅存山形水系、園林格局和建築基址,假山疊石、雕刻殘跡仍然可見。在「西洋樓」舊址建有園史展覽館,供人瞻仰憑吊。
(6)圓明園遺址簡介擴展閱讀
「圓明園」,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康熙皇帝御書三字匾牌,就懸掛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對這個園名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准。
「圓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時期一直使用的佛號,雍正皇帝崇信佛教,號「圓明居士」,並對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選語錄》19卷和《御制揀魔辨異錄》。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禪門宗匠自居,並以「天下主」的身份對佛教施以影響,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禪凈合一」,是佛教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園林賜給胤禛(後為雍正皇帝)時,親題園名為「圓明園」正是取意於雍正的法號「圓明」。
❼ 圓明園遺址的意義
1,圓明園的遭遇,是中華民族最近那段貧弱、苦難、屈辱歷史的縮影,是一部沉重的活史書。無論這片廢墟現在所具有的東西的多寡,都不影響這部史書豐富和苦澀的內涵及其無上的寶貴價值。圓明園遺址保護牽涉到多學科的問題,
需要宏觀的文化視野。正是這種視野的多學科參照,才使我能夠初步讀懂這部「巨著」,從而認識到:保留並展露這片廢墟,比用輝煌的古建築取代或部分取代她要有意義得多!一部中國近代史,某種意義上就是遭受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
2,在這段歷史中,有兩件事是中國人民最為刻骨銘心的,一件是日本侵略者製造的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另一件就是震驚世界的英法侵略軍焚燒圓明園。
圓明園的毀滅也有力地見證了「國弱受人欺」這個簡單的道理。留住這一方遺址廢墟,可以促使國人反思、自審,激發國人自尊、自信、自強,增強民族凝聚力。在這個意義上講,她確實是一座理想而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堂。
3,一座美侖美奐的皇家園林消失了,她轉換為另一種生命,一種充滿悲情、充滿張力的文物的生命,並且有了自己的標志性臉面――西洋樓殘軀。這片廢墟,只要你看她一眼,就會立刻被她的無形磁場吸住,感到心靈震撼,進而靈魂得到凈化和升華。這就是廢墟之美的奧蘊。
(7)圓明園遺址簡介擴展閱讀
「圓明園」,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康熙皇帝御書三字匾牌,就懸掛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對這個園名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
「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准。
另外,「圓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時期一直使用的佛號,雍正皇帝崇信佛教,號「圓明居士」,並對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選語錄》19卷和《御制揀魔辨異錄》。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禪門宗匠自居,
並以「天下主」的身份對佛教施以影響,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禪凈合一」,是佛教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園林賜給胤禛(後為雍正皇帝)時,親題園名為「圓明園」正是取意於雍正的法號「圓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圓明園遺址
❽ 圓明園遺址公園的主要景點
福海景區
福海景區位於圓明園北部,以全園最大的水域福海為中心,由環列周圍的十個不同形式的洲島,與臨近水面的開闊地段共同構成。福海水面浩翰開闊、碧波盪漾,是當時皇家御園的水上游樂中心。四周佳景遍布,「方壺勝境」、「平湖秋月」、「夾鏡鳴琴」等諸多景點與福海隔而不斷,形成開朗與幽深的對比。
河道環流於海的外圍,時寬時窄、有開有合,通過十個水口溝通福海水面。大小水面互相依託,相映成趣。象徵著百川歸海,四方水流均歸福海,體現了四方歸順的寓意。
綺春園
綺春園早期是怡親王允祥的御賜花園,園名交輝,始建不會晚於雍正初年。該園於乾隆朝前葉改賜給大學士傅恆,易名春和園。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月奉旨將傅恆及其次子福隆安賜園合並歸入圓明園,定名綺春園,次年三月初九掛訖「綺春園」匾。
長春園
長春園西洋樓景區位於長春園最北部,是仿照西歐園林所建造的西洋式建築和庭院,俗稱「西洋樓」。
長春園以水面為主體,內設景點30餘處,園內主體建築為中式,但在園北的東、西向狹長地帶建有一組西式宮殿,統稱西洋樓,是中國皇家園林內首次出現的歐式建築,主要有淳化軒、海岳開襟、獅子林、如園、西洋樓、觀水法的獸戰和時鍾、黃花陣里捉迷藏、線法山上觀望威尼斯城等。
九州景區
九州景區位於圓明園西部,原是皇帝處理朝政和園居之所,如今開放參觀景區佔地約40萬平方米,包括正大光明、勤政親賢、九州清晏、鏤月開雲、天然圖畫、碧桐書院、慈雲普護、上下天光、杏花春館、坦坦盪盪、茹古涵今、長春仙館、麴院風荷、洞天深處14組園林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