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遺址反映

遺址反映

發布時間: 2021-01-23 18:45:32

❶ 含嘉倉遺址能夠反映

隋唐洛陽城遺址,是中國隋唐兩代的東都城遺址。在河南省洛陽市區及近郊,南專望龍門,北依邙山,東逾瀍水屬,西至澗河,洛水橫貫其間。\r\n \r\n隋唐洛陽城始建於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是隋、唐、五代以及北宋的都城,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以及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它主要由宮城、皇城、郭城、東城、含嘉倉城、上陽宮、西苑、離宮等8部分組成,佔地47平方公里。

❷ 能反映我國母系氏族社會情況的兩處典型遺址是

姜寨遺址, 陝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

母系社會又稱母系氏族制社會。氏族社會的專早、中屬期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緣關繫上的社會組織,是按母系計算世系血統和繼承財產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會的第一階段。

在母系氏族制前期,人類體質上的原始性基本消失,被稱作「新人」,屬於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到母系氏族制後期,現代人形成,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早期。中國境內的新人化石和文化遺存遍及各地,其主要代表有河套人、柳江人、峙峪人和山頂洞人等等。

母系氏族實行原始共產制與平均分配勞動產品。早期母系氏族就有自己的語言、名稱。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緣,崇拜共同的先始。氏族成員生前共同生活,死後葬於共同的氏族墓地。隨著原始農業及家畜飼養的出現,作為其發明者的婦女在生產和經濟生活中、在社會上受到尊敬,取得主導地位和支配地位。

❸ 平遙古城遺址遺跡反映怎樣的社會狀況

平遙古城就是依抄據漢族傳統的「禮制」思想規劃建設起來的,完全反映出明清時期漢文化的歷史特色。從城池的規模來看,古城城方三里。古代城市的等級與規模都遵循國家典章制度的「禮」序標准,不能逾越。最高等級的城市為國都,也就是天子居住的城市,城方九里;其次為諸侯都城或後來的州郡府城,大的為城方七里、次的為城方五里;縣城則一般為城方三里。平遙古城完全符合這一「禮」序等級,城牆的每一邊長都接近1.5公里從古城布局來看,體現了《周禮》「辨方正位」的思想。辨方正位在布局上,大至整個古城區、小至四合院落無不追求「人、天地、建築」之間的和諧,即「天人合一」思想的支配。這種關系主要體現在:五方四象、突出中心,強化中軸、西南為尊等一系列漢族文化傳統的「禮」序與習俗的布局程式,「五方」即東西南北中,「四象」指古代標志四方及四色的四種靈獸的符號,即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四方之內就是「中」,「中」是統治者的象徵。「古之王者,擇國之中而里宮」,象徵帝王一統天下。平逼古城將象改權的縣衙布局在全城的中心~

❹ 圓明園遺址公園反映了什麼歷史事件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大肆搶掠園內珍寶文物並公開拍賣,還下令焚毀園內建築,大火三日版三夜不滅.1900年八國聯軍攻權入北京時,園內殘存文物被洗劫一空.兩次浩劫使圓明園成為一片廢墟,火燒圓明園更成為我國近代史上的一頁痛史.

❺ 遺址和歷史書籍哪個可以更好反映當時情況

(1)圖一是山頂洞人的骨針,圖二是山頂洞人的裝飾品,他們都是山頂洞人版曾經用過的權.
(2)圖一是山頂洞人的骨針,圖二是山頂洞人的裝飾品,由圖一和圖二可知:製作這樣的裝飾品和骨針都需要一定的磨製和鑽孔技術.這就表明山頂洞人已經掌握了這些技術,骨針和裝飾品的出現進一步說明山頂洞人已學會用骨針縫制衣服,還懂得愛美等.
(3)研究遠古人類生活狀況的方法很多,有從出土文物中了解,還可以上網查找、去圖書館查找、訪問、參觀歷史博物館等.
故答案為:
(1)山頂洞人.
(2)製作這樣的裝飾品和骨針都需要一定的磨製和鑽孔技術.這就表明山頂洞人已經掌握了這些技術,骨針和裝飾品的出現進一步說明山頂洞人已學會用骨針縫制衣服,還懂得愛美等.
(3)上網查找、去圖書館查找、訪問、參觀歷史博物館等.

❻ 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的考古發現共同反映了一個什麼歷史現象

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的共同特點是反映的是農耕文化,都處於新石器時期,都使用的是磨製石器

❼ 哪一遺址反映了夏朝的文明

夏墟,夏朝的都城遺址,一般指洛陽二里頭遺址。

墟是有人住過而現已荒廢的地方,如殷墟,加朝代名,則指歷史上該朝代都城遺址。由於都城變化,夏墟、殷墟都有不同地點的。

中文名
夏墟
地址
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
簡介
夏朝的都城遺址
發掘時間
1959年
快速
導航
發掘沿革

遺址價值
位置境域
洛陽市盆地的夏朝都城,發掘過的有偃師二里頭遺址夏墟。
年代分布約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一說前1730年~前1720年)。1959年開始發掘,遺存可劃分為四個時期。遺址內發現有宮殿、居民區、制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跡。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遺物,其中的青銅爵是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二里頭遺址是二里頭文化的命名地,並初步被確認為夏代中晚期都城遺址。
二里頭遺址位於洛陽盆地偃師市二里頭村,該遺址南臨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黃河,范圍包括二里頭、圪壋頭和四角樓等三個自然村,面積約3平方公里。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里頭遺址對研究華夏文明的淵源、國家的興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設、王宮定製等重大問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學術界公認為我國最引人矚目的古文化遺址之一。
發掘沿革
1899年甲骨文的發現和1928年安陽殷墟的發掘,證實了殷商的存在。對《史記·殷本紀》的肯定,必然引發出《史記·夏本紀》也為信史的認識。由此,二十世紀50年代考古界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課題。1959年夏,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率隊在豫西進行「夏墟」調查時,發現了二里頭遺址,從此拉開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

二里頭遺址宮殿基址群發掘現場
經考古工作者對二里頭遺址數十次的考古發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獲,1977年,夏鼐先生根據新的考古成果又將這類文化遺存命名為「二里頭文化」。該遺址范圍為東西約2公里,南北1.5公里。包含的文化遺存上至距今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下至東周、東漢時期。此遺址的興盛時期的年代為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六世紀的夏文化時期,考古界將其主要階段稱為「二里頭文化」。
二里頭遺址的考古發掘已持續了四十多年,遺址內發現的二里頭文化遺跡有宮殿建築基址、平民居住址、手工業作坊遺址、墓葬和窖穴等;出土的器物有銅器、陶器、玉器、象牙器、骨器、漆器、石器、蚌器等。遺址的中部發現有30多座夯土建築基址,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宮殿建築基址群。其中,最大的兩座已正式發掘。宏偉的1號宮殿建築基址平面略呈正方形,東西長108米,南北寬100米,高0.8米,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根據出土的遺跡現象,可以將1號宮殿建築基址的主殿復原成一個「四阿重屋」式的殿堂,殿前有數百平方米的廣庭。基址四周有迴廊。大門位於南牆的中部,其間有3條通道。這樣的宮殿建築只有掌握了大量勞動力的統治者才能建成。由此也可證明,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二里頭遺址的宮殿建築,雖時代較早,但其形制和結構都已經比較完善,其建築格局被後世所沿用,開創了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的先河。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