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之車遲國鬥法
⑴ 西游記 車遲國鬥法 簡述
虎力、鹿力、羊力來到車遲國後被國王尊為國師,在全國獨尊道教,把眾佛教徒驅服道家做苦役。佛教徒大多被虐死。
唐僧師徒西行到達車遲國,見五百佛教徒被道眾暴力驅使,鬼哭狼嚎。悟空化為道徒,打探情況後勸慰眾僧人,說聖僧唐僧將取經路過,唐僧大徒弟孫悟空法力無邊,能救眾僧出苦難。唐僧趨朝換文西行,國師不許,要追究夜晚之事。
悟空正和國師爭執間,忽眾百姓來求國師祈雨,國王就命唐僧和國師賭祈雨。國師被悟空所破,三國師都死於非命,現身才知是虎、鹿和羊。
國王見狀,心悅誠服,換關文送唐僧師徒西行登程。唐僧又請國王重尊佛教、國王允准。師徒出城之日,已看到城門上貼有招僧榜文,眾僧也群集道邊為唐僧師徒送行。
⑵ 西遊記車遲國鬥法的簡述
一、雲台顯聖 唐僧和鹿力大仙在高台上坐禪,羊力變臭蟲擾亂唐僧注意力,悟空變「蜈蚣」叮鹿力,唐僧勝。 二、隔板猜物 唐僧和羊力競猜櫃中物,先後為宮衣(破爛流丟一口鍾),仙桃(桃核),道童(和尚),唐僧勝。 三、與虎力比求雨 悟空與各仙約定好信號,唐僧求雨成功。 四、砍下頭顱還能長上 悟空與虎力比砍頭,悟空先,虎力差土地害悟空未成;虎力砍頭時悟空變一狼狗銜頭而走,虎力現原形死亡。 五、開膛剖肚 悟空與鹿力比剖腹,變一鷹叼走它的內臟,鹿力死亡。 六、滾油鍋 找來北海龍王破羊力的「冷龍」,羊力死亡。
話說唐僧取經路過車遲國,這個國家很大,很富裕,只是國王敬道滅僧。孫悟空依慣例前去打探,一是探路,二是探有沒有妖怪,他好立功果。
孫悟空變作一個道士,去問兩個小道士,小道士說,你來對地方了,這城中文武官員好道,富民長者愛賢,大男小女見我等拜請奉齋,就是萬歲君王也好道愛賢。
孫悟空又去問一群和尚,和尚們說:「我們這一國君王,偏心無道,只喜得是老爺等輩,惱的是我們佛子。」
在和尚眼裡,國王無道,怎麼無道?偏心。只喜歡道士,不喜歡和尚。
來到廟里,和尚們說:「這寺是先王太祖御造的。」可見,車遲國原先是信佛的國家。怎麼後來就不信佛了呢?
原來,只因二十年前,一場乾旱,國王拜天求雨而起。
一個道士對孫悟空說出了原因:「你不知道,因當年求雨之時,僧人在一邊拜佛,道士在一邊告斗,都請朝廷的糧餉。誰知那和尚不中用,空念空經,不能濟事。後來我師父一到,喚雨呼風,拔濟了萬民塗炭。卻才發惱了朝廷,說那和尚無用,拆了他的山門,毀了他的佛像,追了他的度牒,不放他回鄉,御賜與我們家做活,就當小廝一般。我家裡燒火的也是他,掃地的也是他,頂門的也是他。」
這里的和尚很悲慘,和尚們被朝廷捉了去,賞給道士們當奴僕使喚。車遲國的地界很寬,「各府州縣鄉村店集之方,都有一張和尚圖,上面是御筆親題。若有官職的,拿得一個和尚,高升三級;無官職的,拿得一個和尚,就賞白銀五十兩。」
和尚悲慘的原因:是他們求不來雨,空念空經,空吃朝廷糧餉。
道士得志的原因:是他們的三個師父能呼風喚雨,拔濟萬民。
孫悟空聽說他們的師父能呼風喚雨,估計就是妖怪,於是,動了心思,想拿他們立功果。
這三個師父乃是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都在車遲國做國師。他們雖有些小法術,但還不是正果,應該算作妖怪。不過,他的「五雷法」卻是個真的。
這「五雷法」有什麼用處?
原文1. 天君道:「那道士五雷法是個真的。他發了文書,燒了文檄,驚動玉帝,玉帝擲下旨意,徑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下。我等奉旨前來,助雷電下雨。」
原文2. 原來那些土地神氐因他有五雷法,也服他使喚。
從這兩點可以看出,道士發的公文是真的,既能求得雨來,又能使喚土地。那麼,這三個傢伙就絕對是天庭系的妖怪。雖然他們沒有正式編制,但依然可以發布一些正式的公文,驅使一些低級的小神,並且一報上去,玉帝就批。
看樣子,他們還只是呆在基層鍛煉的晚輩,已經上崗執行公務20年了,只是還沒轉正。許多朋友對此難以理解,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情況啊。
因此,這三個國師,准確地說,還處於「半妖半仙」的狀態。能不能最終圓滿的成為有正式編制的神仙,就要看他們在試用期的表現如何。
憑良心說,他們表現的較好,弄的車遲國20年風調雨順。並且,他們也並不是做惡多端之輩。
1. 他們解決車遲國的乾旱問題,比較得人心,若逢天干,就會有鄉老們來求國師降雨,國師有求必應,拔濟萬民塗炭,這是在做好事。
2. 他們對國王忠心耿耿,除了負責降雨工作,還想盡種種辦法,蓋三清觀為國王祈福延壽。
3. 最重要的是:他們不是要吃唐僧肉的妖怪。也沒看到車遲國有吃人的記錄。就憑這一點,他們可以算做是妖怪中最好的妖怪了。
他們僅僅只是對本地和尚不太友好,究其原因,還是怪那些和尚自己沒本事。
這國師是因二十年前的乾旱問題來的,按說,不至於和取經隊伍發生沖突,那麼,這一場沖突又是怎麼發生的呢?我們來看一下整個過程:
起先,是孫悟空打死了兩個小道士,晚上又夥同八戒、沙僧去三清觀,毀了聖像,偷吃供品。
出家人,又趕路,辛苦,偷吃也就偷吃了,可以理解,如果他們不出聲,也沒什麼事,吃完了回去睡覺,第二天倒換關文,繼續上路,不就行了?
可第二天到國王處倒換關文的時候,三個國師趕來阻攔說:且慢,他們昨天如何如何......
那麼,這國師怎麼知道昨天的事就是他們幾個乾的呢?
《西遊記》第45回,孫悟空讓三個國師喝了他們的尿之後說:「我弄個手段,索性留個名罷。」大叫道:「吾將真姓,說與你知。大唐僧眾,奉旨來西......蒙你叩拜,何以答之?哪裡是什麼聖水,你們吃的都是我一溺之尿!」
那道士聞得此言,攔住門,一齊動叉鈀掃帚瓦塊石頭,沒頭沒臉往裡面亂打。
孫悟空把聖像毀了,供品也偷吃了,尿也給他們喝了。為什麼還要說出「大唐僧眾」的真實姓名來?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因此,這一次的佛道交鋒,是孫悟空主動挑起來的,不像前三次,是道派先惹的他們。
孫悟空為什麼要沒事找事呢?為了功果。我們來看前三次:
1. 黃袍怪,玉帝包庇了,孫悟空沒撈到功果。
2. 金銀童子,送了老君人情,孫悟空又沒撈到功果。
3. 紅孩兒,觀音菩薩弄去了,孫悟空還是沒有撈到功果。
他已經空費了三趟力了啊!花那麼大代價,業績就是上不去!你說咋辦?!現在好不容易碰到幾個道行淺的,他能就這樣輕易放過嗎?!
於是,在孫悟空的循循誘導下,雙方開始了鬥法。
比求雨,比靜坐,比猜物,逐次升級,越賭越大,一直賭到砍頭、剖腹、下油鍋的時候,雙方都把性命押上了,孫悟空才哈哈大笑道:「造化,造化!買賣上門了!」
這買賣,就是功果。
這一次,三個國師死在孫悟空手裡,孫悟空連得了三個功果。羨慕的豬八戒見了,咬著指頭,對沙僧道:「我們也錯看了這猴子了!」
或許有的朋友會問,為什麼這一次沒有天上的大神仙來救這三個妖怪呢?這一回妙就妙在孫悟空並沒有「降妖捉怪」,而是在和他們「賭博」,既然是賭嘛,技不如人,願賭服輸!
三個國師都死了,那國王就倚著龍床大哭,淚如泉涌,只哭到天晚不住。
他哭什麼呢?沒人給他求雨了,也沒人給他祈福了。這個損失大呀!還要按孫悟空的,再出榜招僧,招這些和尚來做什麼?吃白飯啊,這些和尚又不會求雨。
從利國利民的角度來講,留這三個國師性命,應該是利大於弊的。至少他們可以求雨,還能做點事,並且也沒見他們做什麼壞事,不是孫悟空說的那麼嚴重。
如果孫悟空不取他們的性命,雙方最多就是平手,國師怎麼著都拿他們沒辦法的,最後必然還是各走各的路。這才是對大家都有好處的做法。只是這樣一來,孫悟空的功果就又沒了。
孫悟空呢?他才不管你咧,功果一到手,下一步是什麼?馬上開路。
行者高呼道:「他本是成精的山獸,同心到此害你,因見氣數還旺,不敢下手。若再過二年,你氣數衰敗,他就害了你性命,把你江山一股兒盡屬他了。幸我等早來,除妖邪救了你命,你還哭甚?哭甚!急打發關文,送我出去。」
⑶ 西遊記 車遲國鬥法梗概 200字
車遲國鬥法梗概如下:
唐僧師徒西行到達車遲國,見五百佛教徒被道眾暴力驅使,鬼哭狼嚎。悟空化為道徒,打探情況後勸慰眾僧人,說聖僧唐僧將取經路過,唐僧大徒弟孫悟空法力無邊,能救眾僧出苦難。唐僧師徒到來,眾僧跪拜,把四人擁入智淵寺。
晚上,道徒群集三清殿做法事。悟空夜中飢餓,於是約八戒、沙僧到三清殿偷吃貢品。一小道報知國師,國師引眾進殿,向三清拜求仙丹。悟空偷撒尿於瓶中交國師,國師發現受騙,怒打三人,三人駕雲而回。
第二天,唐僧趨朝換文西行,國師不許,要追究夜晚之事。悟空正和國師爭執間,忽眾百姓來求國師祈雨,國王就命唐僧和國師賭祈雨。在悟空的扶持下,唐僧祈雨即來,而虎力不能亦不服。悟空又以使龍王現身使國王信服,願送師徒西行。
羊力又從中作梗,要與唐僧賭賽隔板猜物,又被悟空暗中捉弄而失敗。國師又要和唐僧比高台坐禪。悟空化彩雲使唐僧登高台,又捉去鹿力大仙暗害唐僧的臭蟲,然後,化一條蜈蚣,使鹿力從高台摔下來。
虎力大仙惱羞成怒,與悟空賭利刀砍頭,鹿力大仙願賭剖腹剜心,羊力大仙賭赤身下油鍋,但一一被悟空所破,三國師都死於非命,現身才知是虎、鹿和羊。
國王見狀,心悅誠服,換關文送唐僧師徒西行登程。唐僧又請國王重尊佛教、國王允准。師徒出城之日,已看到城門上貼有招僧榜文,眾僧也群集道邊為唐僧師徒送行。
(3)西遊記之車遲國鬥法擴展閱讀:
車遲國鬥法內容:
1、雲台顯聖
唐僧和羊力大仙在高台上坐禪,羊力變臭蟲擾亂唐僧注意力,悟空變「蜈蚣」叮鹿力,唐僧勝。
2、隔板猜物
唐僧和鹿力競猜櫃中物,先後為宮衣(破爛流丟一口鍾),仙桃(桃核),道童(和尚),唐僧勝。
3、滾油鍋
找來北海龍王破羊力的「冷龍」,羊力死亡。
4、開膛剖肚
悟空與鹿力比剖腹,變一鷹叼走它的內臟,鹿力死亡。
5、砍下頭顱還能長上
悟空與虎力比砍頭,悟空先,虎力差土地害悟空未成;虎力砍頭時悟空變一狼狗銜頭而走,虎力現原形死亡。
表現出孫悟空本領超群,善惡分明,忌惡如仇。一雙火眼金睛,善於識破妖魔詭計,不被妖精的外表所迷惑,勇於降妖伏魔,毫不留情,不畏強權的性格特徵。
⑷ 西遊記中車遲國鬥法的主要內容
師徒四人來到車遲國。國王寵信三位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封他們為國師。他們作威作福,欺壓僧人,悟空大為不平,設計戲耍國師。
悟空攜八戒、沙僧潛入三清殿,三人分坐神位,盡情享用供品。三位國師以為三清顯聖,連連祈禱長生。悟空、八戒、沙僧以尿水作聖水賞賜給三位國師。
待三人變回原形,眾道方知受騙。次日,唐僧師徒到王宮倒換官文,三國師在殿上要求追究三清殿之事,雙方在殿上爭執不休。
正巧城中半月無雨,國王承諾若唐僧等人求得雨水,便為他們倒換官文。虎力做法祈雨,起先狂風大作,電閃雷鳴,稍後卻艷陽高照,未降半滴雨水。原來悟空上天請眾神相助,待自己給信號時再行降雨。
經過一番比試之後,三國師全部死於悟空之手,國王這才知道三人原來都是妖怪,國王感謝唐僧師徒,欲拆道觀,使道士為僧仆。
唐僧誨曰應禮佛敬道保江山永固,國王謹遵教誨。國王欲拆道觀,使道士為僧仆。唐僧曰禮佛敬道才可江山永固,國王謹遵其教誨。
(4)西遊記之車遲國鬥法擴展閱讀:
車遲國出場妖怪:
國中有三個妖怪,即大國師虎力大仙、二國師鹿力大仙、三國師羊力大仙。三人幫助車遲國解脫旱魃。國王大喜,尊為國師,至此全國獨尊道教,把眾佛教徒驅服道家苦役。
唐僧師徒西行到達車遲國,見五百佛教徒被道眾暴力驅使,號哭連天。行者變化為道徒,打探情況後勸慰眾僧人,說聖僧唐僧將取經路過,唐僧大徒弟行者法力無邊,能救眾僧出苦難。
唐僧師徒到來,眾僧跪拜,把四人擁入因供奉的是國王像沒被拆掉的智淵寺,國王就命悟空和國師賭賽祈雨。行者祈雨即來,而國師不能亦不服。行者又以使天神現身使國王信服,願送師徒西行。
國師又從中作梗,要與唐僧賭賽隔板猜物,又被行者暗中捉弄。國師又要和唐僧比高台坐禪。行者化彩雲使唐僧登高台,又捉去鹿力大仙暗害唐僧的臭蟲,然後,化一條蜈蚣,使虎力大仙從高台摔下來。
虎力大仙又與行者賭隔板猜枚,行者屢屢暗中換掉箱內的物件,令虎力大仙每次都敗。虎力大仙惱羞成怒,與行者賭利刀砍頭,悟空先砍,虎力差土地害悟空未成;
虎力砍頭時悟空用毫毛變一黃狗銜頭而走,虎力不能像悟空一樣生頭,幾聲呼喊,斷頭不來,就頸中噴血,現形身亡。
⑸ 車遲國鬥法原文
車遲國鬥法原文來源自:
《西遊記》吳承恩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強欺正法心猿顯聖滅諸邪
話說那國王見孫行者有呼龍使聖之法,即將關文用了寶印,便要遞與唐僧,放
行西路。那三個道士,慌得拜倒在金鑾殿上啟奏。那皇帝即下龍位,御手忙攙道:
「國師今日行此大禮,何也?」道士說:「陛下,我等至此,匡扶社稷,保國安民,
苦歷二十年來,今日這和尚弄法力,抓了丟去,敗了我們聲名,陛下以一場之雨,
就恕殺人之罪,可不輕了我等也?望陛下且留住他的關文,讓我兄弟與他再賭一賭,
看是何如。」
那國王著實昏亂,東說向東,西說向西,真個收了關文,道:「國師,你怎麼
與他賭?」虎力大仙道:「我與他賭坐禪。」國王道:「國師差矣。那和尚乃禪教出
身,必然先會禪機,才敢奉旨求經;你怎與他賭此?」大仙道:「我這坐禪,比常
不同:有一異名,教做『雲梯顯聖』。」國王道:「何為『雲梯顯聖』?」大仙道:「要
一百張桌子,五十張作一禪台,一張一張疊將起去,不許手攀而上,亦不用梯凳而
登,各駕一朵雲頭,上台坐下,約定幾個時辰不動。」
國王見此有些難處,就便傳旨問道:「那和尚,我國師要與你賭『雲梯顯聖』
坐禪,那個會么?」行者聞言,沉吟不答。八戒道:「哥哥,怎麼不言語?」行者
道:「兄弟,實不瞞你說。若是踢天弄井,攪海翻江,擔山趕月,換斗移星,諸般
巧事,我都幹得;就是砍頭剁腦,剖腹剜心,異樣騰那,卻也不怕;但說坐禪,我
就輸了。我那裡有這坐性?你就把我鎖在鐵柱子上,我也要上下爬,莫想坐得住。」
三藏忽的開言道:「我會坐禪。」行者歡喜道:「卻好,卻好!可坐得多少時?」三藏
道:「我幼年遇方上禪僧講道,那性命根本上,定性存神,在死生關里,也坐二三
個年頭。」行者道:「師父若坐二三年,我們就不取經罷;多也不上二三個時辰,就
下來了。」三藏道:「徒弟呀,卻是不能上去。」行者道:「你上前答應,我送你上去。」
那長老果然合掌當胸道:「貧僧會坐禪。」國王教傳旨,立禪台。國家有倒山之力,
不消半個時辰,就設起兩座台,在金鑾殿左右。
那虎力大仙下殿,立於階心,將身一縱,踏一朵席雲,徑上西邊台上坐下。行
者拔一根毫毛,變做假象,陪著八戒、沙僧,立於下面,他卻作五色祥雲,把唐僧
撮起空中,徑至東邊台上坐下。他又斂祥光,變作一個蟲,飛在八戒耳朵邊道:
「兄弟,仔細看著師父,再莫與老孫替身說話。」那獃子笑道:「理會得,理會得!」
卻說那鹿力大仙在綉墩上坐看多時,他兩個在高台上,不分勝負,這道士就助
他師兄一功:將腦後短發,拔了一根,捻著一團,彈將上去,徑至唐僧頭上,變作
一個大臭蟲,咬住長老。那長老先前覺癢,然後覺疼。原來坐禪的不許動手,動手
算輸。一時間疼痛難禁,他縮著頭,就著衣襟擦癢。八戒道:「不好了!師父羊兒風
發了。」沙僧道:「不是,是頭風發了。」行者聽見道:「我師父乃志誠君子,他說會
坐禪,斷然會坐;說不會,只是不會。君子家,豈有謬乎?你兩個休言,等我上去
看看。」
好行者,嚶的一聲,飛在唐僧頭上,只見有豆粒大小一個臭蟲叮他師父。慌忙
用手捻下,替師父撓撓摸摸。那長老不疼不癢,端坐上面。行者暗想道:「和尚頭
光,虱子也安不得一個,如何有此臭蟲?……想是那道士弄的玄虛,害我師父。哈
哈!枉自也不見輸贏,等老孫去弄他一弄!」這行者飛將去,金殿獸頭上落下,搖身
一變,變作一條七寸長的蜈蚣,徑來道士鼻凹里叮了一下。那道士坐不穩,一個筋
斗,翻將下去,幾乎喪了性命;幸虧大小官員人多救起。國王大驚,即著當駕太師
領他往文華殿里梳洗去了。行者仍駕祥雲,將師父馱下階前,已是長老得勝。
那國王只教放行。鹿力大仙又奏道:「陛下,我師兄原有暗風疾,因到了高處,
冒了天風,舊疾舉發,故令和尚得勝。且留下他,等我與他賭『隔板猜枚』。」國王
道:「怎麼叫做『隔板猜枚』?」鹿力道:「貧道有隔板知物之法,看那和尚可能夠。
他若猜得過我,讓他出去;猜不著,憑陛下問擬罪名,雪我昆仲之恨,不污了二十
年保國之恩也。」
真個那國王十分昏亂,依此讒言。即傳旨,將一朱紅漆的櫃子,命內官抬到宮
殿。教娘娘放上件寶貝。須臾抬出,放在白玉階前,教僧道:「你兩家各賭法力,
猜那櫃中是何寶貝。」三藏道:「徒弟,櫃中之物,如何得知?」行者斂祥光,還變
作蟲,釘在唐僧頭上道:「師父放心,等我去看看來。」好大聖,輕輕飛到櫃上,
爬在那櫃腳之下,見有一條板縫兒。他鑽將進去,見一個紅漆丹盤,內放一套宮衣,
乃是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用手拿起來,抖亂了,咬破舌尖上,一口血哨噴將
去,叫聲「變!」即變作一件破爛流丟一口鍾;臨行又撒上一泡臊溺,卻還從板縫
里鑽出來,飛在唐僧耳朵上道:「師父,你只猜是破爛流丟一口鍾。」三藏道:「他
教猜寶貝哩,流丟是件甚寶貝?」行者道:「莫管他,只猜著便是。」
唐僧進前一步,正要猜,那鹿力大仙道:「我先猜,那櫃里是山河社稷襖,乾
坤地理裙。」唐僧道:「不是,不是,櫃里是件破爛流丟一口鍾。」國王道:「這和尚
無禮!敢笑我國中無寶,猜甚麼流丟一口鍾!」教:「拿了!」那兩班校尉,就要動手,
慌得唐僧合掌高呼:
「陛下,且赦貧僧一時,待打開櫃看。端的是寶,貧僧領罪;如不是寶,卻不屈了
貧僧也?」國王教打開看。當駕官即開了,捧出丹盤來看,果然是件破爛流丟一口
鍾。
國王大怒道:「是誰放上此物?」龍座後面,閃上三宮皇後道:「我主,是梓童
親手放的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卻不知怎麼變成此物。」國王道:「御妻請退,
寡人知之。宮中所用之物,無非是緞絹綾羅,那有此甚麼流丟?」教:「抬上櫃來,
等朕親藏一寶貝,再試如何。」
那皇帝即轉後宮,把御花園里仙桃樹上結得一個大桃子
——有碗來大小——摘下,放在櫃內,又抬下叫猜。唐僧道:「徒弟啊,又來猜了。」
行者道:「放心,等我再去看看。」又嚶的一聲,飛將去,還從板縫兒鑽進去;見是
一個桃子,正合他意,即現了原身,坐在櫃里,將桃子一頓口啃得乾乾凈凈,連兩
邊腮凹兒都啃凈了,將核兒安在裡面。仍變蟲,飛將出去,釘在唐僧耳朵上道:
「師父,只猜是個桃核子。」長老道:「徒弟啊,休要弄我。先前不是口快,幾乎拿
去典刑。這番須猜寶貝方好。桃核子是甚寶貝?」行者道:「休怕,只管贏他便了。」
三藏正要開言,聽得那羊力大仙道:「貧道先猜,是一顆仙桃。」三藏猜道:「不
是桃,是個光桃核子。」那國王喝道:「是朕放的仙桃,如何是核?三國師猜著了。」
三藏道:「陛下,打開來看就是。」當駕官又抬上去打開,捧出丹盤,果然是一個核
子,皮肉俱無。國王見了,心驚道:「國師,休與他賭鬥了,讓他去罷。寡人親手
藏的仙桃,如今只是一核子,是甚人吃了?想是有鬼神暗助他也。」八戒聽說,與沙
僧微微冷笑道:「還不知他是會吃桃子的積年哩!」
正話間,只見那虎力大仙從文華殿梳洗了,走上殿道:「陛下,這和尚有搬運
抵物之術,抬上櫃來,我破他術法,與他再猜。」國王道:「國師還要猜甚?」虎力
道:「術法只抵得物件,卻抵不得人身。將這道童藏在裡面,管教他抵換不得。」這
小童果藏在櫃里,掩上櫃蓋,抬將下去,教:「那和尚再猜,這三番是甚寶貝。」三
藏道:「又來了!」行者道:「等我再去看看。」嚶的又飛去,鑽入裡面,見是一個小
童兒。好大聖,他卻有見識。果然是:
騰那天下少,似這伶俐世間稀!
他就搖身一變,變作個老道士一般容貌。進櫃里叫聲「徒弟。」童兒道:「師父,
你從那裡來的?」行者道:「我使遁法來的。」童兒道:「你來有么教誨?」行者道:
「那和尚看見你進櫃來了,他若猜個道童,卻不又輸了?是特來和你計較計較,剃
了頭,我們猜和尚罷。」童兒道:「但憑師父處治,只要我們贏他便了。若是再輸與
他,不但低了聲名,又恐朝廷不敬重了。」行者道:「說得是。我兒過來。贏了他,
我重重賞你。」將金箍棒就變作一把剃頭刀,摟抱著那童兒,口裡叫道:「乖乖,忍
著疼,莫放聲,等我與你剃頭。」須臾,剃下發來,窩作一團,塞在那櫃腳紇絡里。
收了刀兒,摸著他的光頭道:「我兒,頭便像個和尚,只是衣裳不趁。脫下來,我
與你變一變。」那道童穿的一領蔥白色雲頭花絹綉錦沿邊的鶴氅,真個脫下來,被
行者吹一口仙氣,叫「變!」即變做一件土黃色的直裰兒,與他穿了。卻又拔下兩
根毫毛,變作一個木魚兒,遞在他手裡道:「徒弟,須聽著。但叫道童,千萬莫出
去;若叫和尚,你就與我頂開櫃蓋,敲著木魚,念一卷佛經鑽出來,方得成功也。」
童兒道:「我只會念《三官經》、《北斗經》、《消災經》,不會念佛家經。」行者道:「你
可會念佛?」童兒道:「阿彌陀佛,那個不會念?」行者道:「也罷,也罷,就念佛,
省得我又教你,切記著,我去也。」還變蟲,鑽出去,飛在唐僧耳輪邊道:「師
父,你只猜是個和尚。」三藏道:「這番他准贏了。」行者道:「你怎麼定得?」三藏
道:「經上有雲:『佛、法、僧三寶。』和尚卻也是一寶。」
正說處,只見那虎力大仙道:「陛下,第三番是個道童。」只管叫,他那裡肯出
來。三藏合掌道:「是個和尚。」八戒盡力高叫道:「櫃里是個和尚!」那童兒忽的頂
開櫃蓋,敲著木魚,念著佛,鑽出來。喜得那兩班文武,齊聲喝采。唬得那三個道
士,口無言。國王道:「這和尚是有鬼神輔佐!怎麼道士入櫃,就變做和尚?縱有
待詔跟進去,也只剃得頭便了,如何衣服也能趁體,口裡又會念佛?國師啊!讓他去
罷!」
虎力大仙道:「陛下,左右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貧道將鍾南山幼時學的
武藝,索性與他賭一賭。」國王道:「有甚麼武藝?」虎力道:「弟兄三個,都有些
神通。會砍下頭來,又能安上;剖腹剜心,還再長完;滾油鍋里,又能洗澡。」國
王大驚道:「此三事都是尋死之路!」虎力道:「我等有此法力,才敢出此朗言,斷
要與他賭個才休。」那國王叫道:「東土的和尚,我國師不肯放你,還要與你賭砍頭
剖腹,下滾油鍋洗澡哩。」
行者正變作蟲,往來報事。忽聽此言,即收了毫毛,現出本相,哈哈大笑
道:「造化,造化!買賣上門了!」八戒道:「這三件都是喪性命的事,怎麼說買賣上
門?」行者道:「你還不知我的本事。」八戒道:「哥哥,你只像這等變化騰那也夠
了,怎麼還有這等本事?」行者道:「我啊:
砍下頭來能說話,剁了臂膊打得人。
扎去腿腳會走路,剖腹還平妙絕倫。
就似人家包匾食,一捻一個就囫圇。
油鍋洗澡更容易,只當溫湯滌垢塵。」
八戒、沙僧聞言,呵呵大笑。行者上前道:「陛下,小和尚會砍頭。」國王道:「你
怎麼會砍頭?」行者道:「我當年在寺里修行,曾遇著一個方上禪和子,教我一個
砍頭法,不知好也不好,如今且試試新。」國王笑道:「那和尚年幼不知事。砍頭那
里好試新?頭乃六陽之首,砍下即便死矣。」虎力道:「陛下,正要他如此,方才出
得我們之氣。」那昏君信他言語,即傳旨,教設殺場。
一聲傳旨,即有羽林軍三千,擺列朝門之外。國王教:「和尚先去砍頭。」行者
欣然應道:「我先去,我先去!」拱著手,高呼道:「國師,恕大膽,佔先了。」拽回
頭,往外就走。唐僧一把扯住道:「徒弟呀,仔細些。那裡不是耍處。」行者道:「怕
他怎的!撒了手,等我去來。」
那大聖徑至殺場裡面,被劊子手撾住了,捆做一團。按在那土墩高處,只聽喊
一聲「開刀!」颼的把個頭砍將下來。又被劊子手一腳踢了去,好似滾西瓜一般,
滾有三四十步遠近。行者腔子中更不出血。只聽得肚裡叫聲:「頭來!」慌得鹿力大
仙見有這般手段,即念咒語,教本坊土地神:「將人頭扯住,待我贏了和尚,奏
了國王,與你把小祠堂蓋作大廟宇,泥塑像改作正金身。」原來那些土地神因他
有五雷法,也服他使喚,暗中真個把行者頭按住了。行者又叫聲:「頭來!」那頭一
似生根,莫想得動。行者心焦,捻著拳,掙了一掙,將捆的繩子就皆掙斷,喝聲:
「長!」颼的腔子內長出一個頭來。唬得那劊子手,個個心驚;羽林軍,人人膽戰。
那監斬官急走入朝奏道:「萬歲,那小和尚砍了頭,又長出一顆來了。」八戒冷笑道:
「沙僧,那知哥哥還有這般手段。」沙僧道:「他有七十二般變化,就有七十二個頭
哩。」
說不了,行者走來,叫聲「師父。」三藏大喜道:「徒弟,辛苦么?」行者道:
「不辛苦,倒好耍子。」八戒道:「哥哥,可用刀瘡葯么?」行者道:「你是摸摸看,
可有刀痕?」那獃子伸手一摸,就笑得獃獃睜睜道:「妙哉,妙哉!卻也長得完全,
截疤兒也沒些兒!」
兄弟們正都歡喜,又聽得國王叫領關文:「赦你無罪。快去!快去!」行者道:「關
文雖領,必須國師也赴曹砍砍頭,也當試新去來。」國王道:「大國師,那和尚也不
肯放你哩。你與他賭勝,且莫唬了寡人。」虎力也只得去,被幾個劊子手,也捆翻
在地,幌一幌,把頭砍下,一腳也踢將去,滾了有三十餘步,他腔子里也不出血,
也叫一聲:「頭來!」行者即忙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氣,叫「變!」變作一條黃犬,
跑入場中,把那道士頭,一口銜來,徑跑到御水河邊丟下不題。
卻說那道士連叫三聲,人頭不到,怎似行者的手段,長不出來,腔子中,骨都
都紅光迸出。可憐空有喚雨呼風法,怎比長生果正仙?須臾,倒在塵埃。眾人觀看,
乃是一隻無頭的黃毛虎。
那監斬官又來奏:「萬歲,大國師砍下頭來,不能長出,死在塵埃,是一隻無
頭的黃毛虎。」國王聞奏,大驚失色。目不轉睛,看那兩個道士。鹿力起身道:「我
師兄已是命到祿絕了,如何是只黃虎!這都是那和尚憊懶,使的掩樣法兒,將我師
兄變作畜類!我今定不饒他,定要與他賭那剖腹剜心!」
國王聽說,方才定性回神。又叫:「那和尚,二國師還要與你賭哩。」行者道:
「小和尚久不吃煙火食,前日西來,忽遇齋公家勸飯,多吃了幾個饃饃;這幾日腹
中作痛,想是生蟲,正欲借陛下之刀,剖開肚皮,拿出臟腑,洗凈脾胃,方好上西
天見佛。」國王聽說,教:「拿他赴曹。」那許多人,攙的攙,扯的扯。行者展脫手
道:「不用人攙,自家走去。但一件,不許縛手,我好用手洗刷臟腑。」國王傳旨,
教:「莫綁他手。」
行者搖搖擺擺,徑至殺場。將身靠著大樁,解開衣帶,露出肚腹。那劊子手將
一條繩套在他膊項上,一條繩札住他腿足,把一口牛耳短刀,幌一幌,著肚皮下一
割,搠個窟窿。這行者雙手爬開肚腹,拿出腸臟來,一條條理夠多時,依然安在里
面。照舊盤曲,捻著肚皮,吹口仙氣,叫「長!」依然長合。國王大驚,將他那關
文捧在手中道:「聖僧莫誤西行,與你關文去罷。」行者笑道:「關文小可,也請二
國師剖剖剜剜,何如?」國王對鹿力說:「這事不與寡人相干,是你要與他做對頭
的。請去,請去。」鹿力道:「寬心,料我決不輸與他。」
你看他也像孫大聖,搖搖擺擺,徑入殺場,被劊子手套上繩,將牛耳短刀,唿
喇的一聲,割開肚腹,他也拿出肝腸,用手理弄。行者即拔一根毫毛,吹口仙氣,
叫「變!」即變作一隻餓鷹,展開翅爪,颼的把他五臟心肝,盡情抓去,不知飛向
何方受用。這道士弄做一個空腔破肚淋漓鬼,少臟無腸浪盪魂。那劊子手蹬倒大樁,
拖屍來看,呀!原來是一隻白毛角鹿!
慌得那監斬官又來奏道:「二國師晦氣,正剖腹時,被一隻餓鷹將臟腑肝腸都
刁去了,死在那裡。原身是個白毛角鹿也。」國王害怕道:「怎麼是個角鹿?」那羊
力大仙又奏道:「我師兄既死,如何得現獸形?這都是那和尚弄術法坐害我等。等我
與師兄報仇者。」國王道:「你有甚麼法力贏他?」羊力道:「我與他賭下滾油鍋洗
澡,」國王便教取一口大鍋,滿著香油,教他兩個賭去。行者道:「多承下顧。小和
尚一向不曾洗澡,這兩日皮膚燥癢,好歹盪盪去。」
那當駕官果安下油鍋,架起乾柴,燃著烈火,將油燒滾,教和尚先下去。行者
合掌道:「不知文洗,武洗?」國王道:「文洗如何?武洗如何?」行者道:「文洗不
脫衣服,似這般叉著手,下去打個滾,就起來,不許污壞了衣服,若有一點油膩算
輸。武洗要取一張衣架,一條手巾,脫了衣服,跳將下去,任意翻筋斗,豎蜻蜓,
當耍子洗也。」國王對羊力說:「你要與他文洗,武洗?」羊力道:「文洗恐他衣服
是葯煉過的,隔油。武洗罷。」行者又上前道:「恕大膽,屢次佔先了。」你看他脫
了布直裰,褪了虎皮裙,將身一縱,跳在鍋內,翻波斗浪,就似負水一般頑耍。
八戒見了,咬著指頭,對沙僧道:「我們也錯看了這猴子了!平時間言訕語,
斗他耍子,怎知他有這般真實本事!」他兩個唧唧噥噥,誇獎不盡。行者望見,心
疑道:「那獃子笑我哩!正是『巧者多勞拙者閑』。老孫這般舞弄,他倒自在。等我
作成他捆一繩,看他可怕。」正洗浴,打個水花,淬在油鍋底上,變作個棗核釘兒,
再也不起來了。
那監斬官近前又奏:「萬歲,小和尚被滾油烹死了。」國王大喜,教撈上骨骸來
看。劊子手將一把鐵笊籬,在油鍋里撈,原來那笊籬眼稀,行者變得釘小,往往來
來,從眼孔漏下去了,那裡撈得著!又奏道:「和尚身微骨嫩,俱札化了。」
國王教:「拿三個和尚下去!」兩邊校尉,見八戒面凶,先揪翻,把背心捆了。
慌得三藏高叫:「陛下,赦貧僧一時。我那個徒弟,自從歸教,歷歷有功;今日沖
撞國師,死在油鍋之內,奈何先死者為神,我貧僧怎敢貪生!正是天下官員也管著
天下百姓。陛下若教臣死,臣豈敢不死。只望寬恩,賜我半盞涼漿水飯,三張紙馬,
容到油鍋邊,燒此一陌紙,也表我師徒一念,那時再領罪也。」國王聞言道:「也是,
那中華人多有義氣。」命取些漿飯、黃錢與他。果然取了,遞與唐僧。
唐僧教沙和尚同去。行至階下,有幾個校尉,把八戒揪著耳朵,拉在鍋邊。三
藏對鍋祝曰:「徒弟孫悟空!
自從受戒拜禪林,護我西來恩愛深。
指望同時成大道,何期今日你歸陰!
生前只為求經意,死後還存念佛心。
萬里英魂須等候,幽冥做鬼上雷音!」
八戒聽見道:「師父,不是這般祝了。沙和尚,你替我奠漿飯,等我禱。」那獃子捆
在地下,氣呼呼的道:
「闖禍的潑猴子,無知的弼馬溫!該死的潑猴子,油烹的弼馬溫!猴兒了帳,馬
溫斷根!」
孫行者在油鍋底上,聽得那獃子亂罵,忍不住現了本相。赤淋淋的,站在油鍋
底道:「饢糟的夯貨,你罵那個哩!」唐僧見了道:「徒弟,唬殺我也!」沙僧道:「大
哥干凈推佯死慣了!」慌得那兩班文武,上前來奏道:「萬歲,那和尚不曾死,又打
油鍋里鑽出來了。」監斬官恐怕虛誑朝廷,卻又奏道:「死是死了,只是日期犯凶,
小和尚來顯魂哩。」
行者聞言大怒,跳出鍋來,揩了油膩,穿上衣服,掣出棒,撾過監斬官,著頭
一下,打做了肉團,道:「我顯甚麼魂哩!」唬得多官連忙解了八戒,跪地哀告:「恕
罪!恕罪!」國王走下龍座。行者上殿扯住道:「陛下不要走,且教你三國師也下下
油鍋去。」那皇帝戰戰兢兢道:「三國師,你救朕之命,快下鍋去,莫教和尚打我。」
羊力下殿,照依行者脫了衣服,跳下油鍋,也那般支吾洗浴。
行者放了國王,近油鍋邊,叫燒火的添柴,卻伸手探了一把,呀!那滾油都冰
冷,心中暗想道:「我洗時滾熱,他洗時卻冷。我曉得了,這不知是那個龍王,在
此護持他哩。」急縱身跳在空中,念聲「」字咒語,把那北海龍王喚來:「我把你
這個帶角的蚯蚓,有鱗的泥鰍!你怎麼助道士冷龍護住鍋底,教他顯聖贏我!」唬得
那龍王喏喏連聲道:「敖順不敢相助。大聖原來不知。這個孽畜,苦修行了一場,
脫得本殼,卻只是五雷法真受,其餘都了傍門,難歸仙道。這個是他在小茅山學
來的『大開剝』。那兩個已是大聖破了他法,現了本相。這一個也是他自己煉的冷
龍,只好哄瞞世俗之人耍子,怎瞞得大聖!小龍如今收了他冷龍,管教他骨碎皮焦,
顯什麼手段。」行者道:「趁早收了,免打!」那龍王化一陣旋風,到油鍋邊,將冷
龍捉下海去不題。
行者下來,與三藏、八戒、沙僧立在殿前,見那道士在滾油鍋里打掙,爬不出
來。滑了一跌,霎時間骨脫皮焦肉爛。
監斬官又來奏道:「萬歲,三國師化了也。」那國王滿眼垂淚,手撲著御案,
放聲大哭道:
「人身難得果然難,不遇真傳莫煉丹。
空有驅神咒水術,卻無延壽保生丸。
圓明混,怎涅?徒用心機命不安。
早覺這般輕折挫,何如秘食穩居山!」
這正是:
點金煉汞成何濟,喚雨呼風總是空!
畢竟不知師徒們怎的維持,且聽下回分解。
⑹ 西遊記,車遲國鬥法概括,200~300字左右吧
車遲國鬥法概括如下:
(1)、唐僧與虎力賭賽祈雨,在悟空的幫助下,唐僧祈雨成功,國師不服,後悟空使龍王現身,國王同意唐僧師徒離去。
(2)、虎力和唐僧比高台坐禪,悟空捉去鹿力大仙暗害唐僧的臭蟲,並化一條蜈蚣叮咬虎力大仙,致其從高台摔下。
(3)、鹿力與唐僧賭賽隔板猜物,悟空幾番使計,鹿力借未猜中。
(4)、虎力大仙與悟空賭利刀砍頭,悟空利用毫毛變成黃狗咬住虎力大仙的頭,使虎力大仙錯過時辰倒地氣絕身亡。
(5)、鹿力大仙與悟空賭剖腹剜心,利用毫毛變成一隻老鷹,把鹿力大仙的肝腸、心肺叼走,這樣鹿力大仙也錯過時辰倒地身亡。
(6)、羊力大仙與悟空賭赤身下油鍋悟空召來北海龍王,撤走冷龍,羊力大仙被燙死。
(6)西遊記之車遲國鬥法擴展閱讀:
《西遊記》中車遲國鬥法一回,孫悟空與三個道士賭法,把孫悟空的機智、技藝的神通寫得色舞眉飛、淋漓盡致,讓人拍案叫絕。那這場鬥法,當真就只是道派與佛派之間的較量嗎,當然不是,這三個道士並不能代表道派,而唐僧師徒四人也不能代表著整個佛派。
《西遊記》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輝映。孫悟空豪爽、樂觀的喜劇性格;滑稽諧趣卻憨厚朴實的豬八戒形象。他們幽默詼諧,機趣橫生的對話使文章增色不少。人物的性格常常通過富於揩趣的對話得到生動的表現,這也是《西遊記》充滿奇趣的又一大特點。
在人物描寫上將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也是造成《西遊記》奇趣的重要原因。所謂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謂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會性;所謂自然性,就是指所具有的動物屬性。《西遊記》展現了一個神化了的動物世界,同時又熔鑄進社會生活的內容。
⑺ 西遊記車遲國鬥法內容 原文
車遲國來了三個道人,號稱虎力、鹿力、羊力,擅能呼風喚雨,幫助車遲國解脫旱魃。國王大喜,尊為國師,在全國獨尊道教,把眾佛教徒驅服道家苦役。佛教徒大多被虐而死。唐曾師徒西行到達車遲國,見五百佛教徒被道眾暴力驅使,號哭連天。行者化為道徒,打探情況後勸慰眾僧人,說聖僧唐僧將取經路過,唐僧大徒弟行者法力無邊,能救眾僧出苦難。唐僧師徒到來,眾僧跪拜,把四人擁入智淵寺。這天晚上,道徒群集三清殿做法事。行者夜中飢餓,於是約八戒、沙僧到三清殿偷吃貢品。師兄弟使法打滅殿中燈燭,道眾四散,又把三清像扔進河內,自化為三清,高坐大吃。一小道報知國師,國師引眾進殿,向三清拜求仙丹。行者先不允許,後撒尿於瓶中交國師,國師發現受騙,怒打三人,三人駕雲而回。第二天,唐僧趨朝換文西行,國師不許,要追究夜晚之事。行者正和國師爭執間,忽眾百姓來求國師祈雨,國王就命唐僧和國師賭賽祈雨。在行者的護持下,唐僧祈雨即來,而國師不能亦不服。行者又以使龍王現身使國王信服,願送師徒西行。國師又從中作梗,要與唐僧賭賽隔板猜物,又被行者暗中捉弄而失敗。國師又要和唐僧比高台坐禪。行者化彩雲使唐僧登高台,又捉去鹿力大仙暗害唐僧的臭蟲,然後,化一條蜈蚣,使虎力大仙從高台摔下來。虎力大仙惱羞成怒,與行者賭利刀砍頭,鹿力大仙願賭剖腹剜心,羊力大仙賭赤身下油鍋,但一一被行者所破,三國師都死於非命,現出真相,原來是虎、鹿和羊。國王見狀,心悅誠服,換關文送唐僧師徒西行登程。唐僧又請國王重尊佛教、國王允准。師徒出城之日,已看到城門上貼有招僧榜文,眾僧也群集道邊為唐僧師徒送行。
小說《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取經路上經過的一個國家,詳見第四十五回《三清觀大聖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和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強欺正法
心猿顯聖滅諸邪》。
虎力、鹿力、羊力來到車遲國後被國王尊為國師,在全國獨尊道教,把眾佛教徒驅服道家做苦役。佛教徒大多被虐死。唐僧師徒西行到達車遲國,見五百佛教徒被道眾暴力驅使,鬼哭狼嚎。悟空化為道徒,打探情況後勸慰眾僧人,說聖僧唐僧將取經路過,唐僧大徒弟孫悟空法力無邊,能救眾僧出苦難。唐電視劇《西遊記》中的車遲國國王王後僧師徒到來,眾僧跪拜,把四人擁入智淵寺。晚上,道徒群集三清殿做法事。悟空夜中飢餓,於是約八戒、沙僧到三清殿偷吃貢品。一小道報知國師,國師引眾進殿,向三清拜求仙丹。悟空偷撒尿於瓶中交國師,國師發現受騙,怒打三人,三人駕雲而回。第二天,唐僧趨朝換文西行,國師不許,要追究夜晚之事。悟空正和國師爭執間,忽眾百姓來求國師祈雨,國王就命唐僧和國師賭祈雨。在悟空的扶持下,唐僧祈雨即來,而虎力不能亦不服。悟空又以使龍王現身使國王信服,願送師徒西行。羊力又從中作梗,要與唐僧賭賽隔板猜物,又被悟空暗中捉弄而失敗。國師又要和唐僧比高台坐禪。悟空化彩雲使唐僧登高台,又捉去羊力大仙暗害唐僧的臭蟲,然後,化一條蜈蚣,使鹿力從高台摔下來。虎力大仙惱羞成怒,與悟空賭利刀砍頭,鹿力大仙願賭剖腹剜心,羊力大仙賭赤身下油鍋,但一一被悟空所破,三國師都死於非命,現身才知是虎、鹿和羊。國王見狀,心悅誠服,換關文送唐僧師徒西行登程。唐僧又請國王重尊佛教、國王允准。師徒出城之日,已看到城門上貼有招僧榜文,眾僧也群集道邊為唐僧師徒送行。
⑻ 簡要概述西遊記中車遲國鬥法的主要內容
虎力、鹿力、羊力來到車遲國後被國王尊為國師,在全國獨尊道教,把眾佛教徒驅服道家做苦役。佛教徒大多被虐死。
唐僧師徒西行到達車遲國,見五百佛教徒被道眾暴力驅使,鬼哭狼嚎。悟空化為道徒,打探情況後勸慰眾僧人,說聖僧唐僧將取經路過,唐僧大徒弟孫悟空法力無邊,能救眾僧出苦難。
唐僧趨朝換文西行,國師不許,要追究夜晚之事。悟空正和國師爭執間,忽眾百姓來求國師祈雨,國王就命唐僧和國師賭祈雨。國師被悟空所破,三國師都死於非命,現身才知是虎、鹿和羊。
國王見狀,心悅誠服,換關文送唐僧師徒西行登程。唐僧又請國王重尊佛教、國王允准。師徒出城之日,已看到城門上貼有招僧榜文,眾僧也群集道邊為唐僧師徒送行。
(8)西遊記之車遲國鬥法擴展閱讀:
車遲國出場妖怪:
國中有三個妖怪,即大國師虎力大仙、二國師鹿力大仙、三國師羊力大仙。三人幫助車遲國解脫旱魃。國王大喜,尊為國師,至此全國獨尊道教,把眾佛教徒驅服道家苦役。
唐僧師徒西行到達車遲國,見五百佛教徒被道眾暴力驅使,號哭連天。行者變化為道徒,打探情況後勸慰眾僧人,說聖僧唐僧將取經路過,唐僧大徒弟行者法力無邊,能救眾僧出苦難。
唐僧師徒到來,眾僧跪拜,把四人擁入因供奉的是國王像沒被拆掉的智淵寺,國王就命悟空和國師賭賽祈雨。行者祈雨即來,而國師不能亦不服。行者又以使天神現身使國王信服,願送師徒西行。
國師又從中作梗,要與唐僧賭賽隔板猜物,又被行者暗中捉弄。國師又要和唐僧比高台坐禪。行者化彩雲使唐僧登高台,又捉去鹿力大仙暗害唐僧的臭蟲,然後,化一條蜈蚣,使虎力大仙從高台摔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