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雲頂游記
1. 求一篇寫《雲頂山游記》的作文
雲頂山行政上隸屬於同安汪前村的荇後自然村,從島內過去只要坐上開往同安的公車都可以,坐到小西門下車,剩下的就只能坐摩的了。上山原本是有一條剛修的環山公路,但因山高坡陡彎多考慮到安全的原因現在禁止通車(摩托車允許通行)。從汪前村旁邊的山林有小路可以通到荇後村。全程6公里,步行1.5小時。 從進入汪前村的山林開始,就讓人有神清氣爽的快意。樹林里植被種類很豐富,正值春天,山林一派欣欣向榮的生命氣息前呼後擁地襲向人前。剛長出的芽孢像一個個蜷縮的嬰兒般嬌嫩得讓人不忍觸碰,而舒展開的新葉又呈現出與深綠色的老葉不同的紅色或者鵝黃色,色彩對比即強烈又顯得那麼和諧,生命的神奇與更替讓人一覽無余。穿過被一條條被公路斷開的林中小路,有的路段還沒完全修好,只能趴下腰手腳並用爬上去。越往高處走杜鵑花的面積越大,開始是掩映在樹叢的「萬綠叢中一點紅」爬過一個很陡的山坡後眼前豁然開朗,幾片山坡如一個大型的生鐵鍛造場般,一簇簇一串串一樹樹一叢叢一點點一片片火紅的杜鵑花熱烈的盛開在千山萬壑間,熾熱的太陽本就愰人眼睛,突然間面對如此熱烈的場面更是讓人一時反應不過來,獃獃地愣住了。 以為這就是風景絕佳處了於是不願再往前走,在花兒的軟硬兼施下只好頂著太陽繼續前行。不曾想繞過一條短短的山路後,一片平整的壩子出現了,零零落落的房舍被一圈黑黝黝的山林包裹著,林中隱約可見一些星星點點的紅色,這大概就是荇後村了吧。跑到路邊的村舍一問果然是,但雲頂山卻不是眼前杜鵑花盛開的這片山坡,而是對面有點裸露出山體的山頭。---出自於濟寧彼岸教育語文教研組
2. 雲頂山游記作文700字
十月的一天,秋高氣爽。我們一家三口和爸爸的朋友們去爬雲頂山。
車緩緩地開著,望著窗外的景象,聽著 「卡拉揚」指揮的「維瓦爾蒂」的《四季》CD,別提有多高興了!
當車駛入山區,兩邊的樹木、散發著清香的果園、朴實的農民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鄉村圖畫,我的眼神在這幅「畫」和「梵高」的一幅鄉村畫之間穿梭。
這次旅遊中,最有意思的不是爬山,而是在山腳下遊玩的時候。
車子大約開了兩個小時的時候,我被路邊一個像「司母戊鼎」的放大版的銅鼎雕像吸引住了。它由於反射了太陽光而滿身金光閃閃,顯得榮華富貴。車又開了一陣子,到了山腳下的一個小山村。那裡兩邊有高大的樹木、干凈的街道,還有農家飯的香味飄過來。我們買了些蘋果、石榴、葡萄,又找了一戶農家,吃了農家飯。本以為農家飯就是農民做的家常飯,但實際上可不是咱們城市普通的家常便飯。我們吃了大黃蜂蛹、我叫不上名字的好幾種蟲子(大小都有)、野蘑菇、芋頭、山菜、又大又香的花捲……我還摘了農家院里一個柿子,可好吃了!
進山了,山上到處都是景色,我像是在金子島上的淘金者,這看看、那看看。我們把車放到停車場,開始爬山。兩邊的花、草、樹木真是千姿百態、大小各異。過了一個來小時,我們到了山頂,我站在山頂的岩石上,真是高處不勝寒。
下山的時候,這里有號稱亞洲地區最長的竹長廊,它是由一顆顆竹子做成的。它像一縷燙過的長發,從山頂蜿蜒到山腳下的停車場。有人說竹長廊可能有上萬個竹台階,每隔二、三十個小台階,兩邊便會各有一排竹椅和一個竹製的垃圾桶。
竹廊中有一塊提示牌,上面寫著「不許跑動」,這不好笑,好笑的是它的英文:「Don』t Move!」漢語的意思其實是「不許動」!我頓時把肚子都笑疼了。
這雖然不是我見過的最高的山,也不是我見過最陡的山,但這雲頂山風景獨特,彷彿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