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桑峪遺址
① 皇藏峪的來歷是什麼
皇藏峪原名黃桑峪,因漢高祖劉邦隱藏於此,故更名皇藏峪。
漢朝,劉邦稱帝前,曾因避秦兵追捕而藏身於此。
南朝梁大同年間(535-546年),始建黃桑寺。
南朝宋(425年),開國皇帝劉裕之子劉義隆在天門山興建天門寺院。
隋朝,皇藏峪內龍泉寺始建。
唐朝,皇藏峪內天門寺毀於戰亂。
宋朝端拱年間,皇藏峪內登雲寺更名為瑞雲寺,重建天門寺。
元朝至正年間,禪僧靜本等大修擴建天門寺。
明朝宣德四年(1429年),知州楊秘重建,更名為「天門禪院」。
清朝康熙年間,瑞雲寺修建藏經閣。
1994年11月,籌建蕭宿銅靈邊區革命烈士陵園。
2010年8月,中央文史研究館在皇藏峪成立創作基地。
2016年4月26日,重修千年古剎龍泉寺。
(1)前桑峪遺址擴展閱讀:
旅遊信息
乘車方式:蕭縣北站-蕭縣汽車總站-皇藏峪專線-皇藏峪
營業時間
07:30-18:00
皇藏峪+天門寺全票:80元
皇藏峪:60元
② 秦嶺山脈的起終點全長約多少
秦嶺山脈的起終點全長約1600多千米,為黃河支流渭河與長江支流嘉陵江、漢水的版分水嶺。
秦嶺大致可分為西、中、東三段。西段分為三支,北支為秦嶺,也稱南岐山或大散嶺;中支為鳳嶺,有黃土堆積,水土流失比較強烈;南支為紫柏山,在留壩的西北稱柴關嶺。
這些山嶺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而以紫柏山最高,海拔達2610米。秦權嶺西段分別成為清姜河與嘉陵江、嘉陵江左岸支流與沮水河干、支流以及褒河一些支流的分水嶺和發源地。
(2)前桑峪遺址擴展閱讀
秦嶺山脈的氣候:
秦嶺山地對氣流運行有明顯阻滯作用。夏季使濕潤的海洋氣流不易深入西北,使北方氣候乾燥;冬季阻滯寒潮南侵,使漢中盆地、四川盆地少受冷空氣侵襲。因此秦嶺成為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
秦嶺以南河流不凍,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土壤多酸性。秦嶺以北為著名黃土高原,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河流凍結,植物以落葉闊葉樹為主,土壤富鈣質。秦嶺山地、白龍江流域尚保存連片森林,並有珍貴動物和植物。
③ 宿州有哪些名勝古跡
宿州市有:1. 閔子騫祠2. 虞姬墓
3. 皇藏峪4. 林探花府
5. 聖泉寺6. 五柳龍泉7. 中國奇石館
。宿州全市有1 虞姬墓座落在今靈壁縣城東15華里,宿(縣)泗(縣)公路南側。虞姬為項羽的寵妾,當年項羽四面楚歌,虞姬自剔而葬於此。
2 陳勝、吳廣起義遺址---涉故台位於宿州市墉橋區西寺坡鎮涉故台村,東距津浦線7KM,西至206國道8KM,交通十分便利。這里古代是一片沼澤地,故名「大澤鄉」。中國第一次農民大起義---大澤鄉起義即發端於此。
3 皇藏峪位於蕭縣東南20餘公里的龍崗山中,為山東古老丘陵的延伸部分,山脈大致南北走向,最高峰海拔374米,一般為100—300米,相對高度20—30米,山頂平緩,山坡較陡。,黃藏峪原名黃桑峪,因峪內長滿黃桑樹而得名。漢高祖劉幫稱帝前曾因避秦兵追捕而藏身於此,故改名皇藏峪。《漢書地理志》記載:「漢高祖微時常隱芒、碭山間,即此山有皇藏峪,漢高祖避難處」。皇藏峪為陶墟山系南部的剝蝕低山丘陵,山岩為石灰岩體,有許多天然洞穴及井泉、山石景觀)四周峰巒層疊,澗水淙淙。峪中天然森林三千多畝,有146種樹木和六百多種草葯。在平疇千里的淮北大地,有此高峰幽谷,實為難得,乃是徐淮地區遊人嚮往之地。
4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蕭縣東南20餘公里的龍崗山中,為山東古老丘陵的延伸部分,山脈大致南北走向,最高峰海拔374米,一般為100—300米,相對高度20—30米,山頂平緩,山坡較陡。
5 林探花府座在宿州市楊庄鄉林庄,系清代武探花林方標的府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林方標,字錦堂,力大過人,善施兵器,武藝高強,清嘉慶辛未武科探花,清代名將,歷任甘州提標、城守參將、衢州總兵、浙江提督等職。探花府尚存房屋58間,是一處保存較為完整的建築群,其建築布局、房屋結構、磚雕、木雕、彩繪等裝飾都具有典型的北方建築風格,有著重要的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探花府原有房屋81間,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府門前空場樹立旗桿4根,高11米左右,旗桿座分列大門兩側。主體建築四進院落,明三暗五式,主體建築的西部還有三進側院建築。主體建築後面原設有花園和養魚池,花園左側有練武場,陳設有各式武器,可供參觀。
6 閔子騫祠及墓座落在曹村鎮閔祠村。三面環山,泉水涌流,環境幽雅。緊傍206國道,交通便利。是我市重點名勝古跡之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閔子名損,字子騫,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名列七十二賢之首,德與顏淵齊名。閔子以孝名天下,孔子贊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間」。宋朝皇帝褒閔子為「畿聖」,歷代皇帝賜匾封公,文人墨客賦詩題記,其懿行美德千古傳為佳話。閔子墓座北朝南,高6米,直徑40米,近旁有兩座中形墓,傳說為閔子遷的兩個弟弟,墓高2米,直徑24米,總佔地約6400平方米,墓地松柏藏密,「閔墓松風」素為宿州八景之一。閔祠始建於宋,現存殿宇14間,祠內存有古柏和千年銀杏。祠外有兩座碑亭,祠東公路旁還有牌坊一座,上書「先賢閔子故里」。祠東南有孝泉和閔子故居。閔祠近傍還有騫山、曬書台、洗漱溝、荷花池、蘆花坡、洗硯池等景點。這里不僅有迷人的自然風光,還有動人的傳說故事。
7
五柳龍泉風景名勝區內龍泉湖碧波盪漾、水質甘甜、岸邊垂柳、龍柏、雪松相托,景色非常秀麗;景區的盆山洞內石筍、石柱千奇百怪,給人以豐富的想像;五柳礦泉豐富,著名的有呵泉、龍泉、珍珠泉等,屬優質礦泉水;優質的礦泉水潤育了著名的夾溝香稻米,宋代至明、清朝為皇宮「貢米」,素有「一家煮飯十家香,十家煮飯香滿庄」之譽。五柳景區除優美的自然景色外,還有龍泉寺、大方寺、閔祠、殷商文化遺址及古漢墓群等眾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實為皖北地區少有的旅遊佳境。
④ 《皇桑峪之狼》
1.覷豬熟睡,即輕舒前爪,為豬搔癢,豬身多虱,搔之甚感愜意,
2.狼微錯長牙,輕嚙豬肉回,使立,與己並肩站,答以尾輕擊豬臀,並駕而行,
3.山凹,狼兇相畢露,猛撲嚙其喉,飲其血,食其肉,乃從容而去。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⑤ 黃桑峪之狼
1 覷豬熟睡,即輕舒前爪,為豬搔癢,豬身多虱,搔之甚 感 愜意,搔到妙處,專豬四蹄平伸
2 狼心屬狗肺
3 山凹,狼兇相畢露,猛撲嚙其喉,飲其血,食其肉,乃從容而去。
建議:樓主也可以翻譯出全文 然後仔細看一次 就會知道你要找的答案了
祝你好運
⑥ 安徽宿州有那些名勝古跡
1,虞姬墓位
虞姬墓位於安徽宿州市靈璧縣城東,安徽省重點保護文物,歷經千年。2011年初,靈璧縣開始建設虞姬文化園,佔地300餘畝,總投資5000萬元,文化園包含虞姬文化展示區、霸王別姬休閑廣場、霸王文化展示區,園內亭台樓閣,雕梁畫棟,結構巧妙。
2,蔡窪風景區
蔡窪風景區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安徽省蕭縣丁里鎮蔡窪村,佔地約6平方千米,核心景點為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蔡窪環形水系蘆葦盪、郭庄知青園、伏羊美食園、淮海戰役誓師廣場、淮海戰役紀念園、淮海戰役紀念館、淮海戰役總前委五同志雕像。
3,五柳風景名勝區
五柳風景名勝區又名五柳龍泉風景名勝區,位於宿州市埇橋區北約30公里的夾溝鎮,處於徐州、淮北、宿州三市之中心,總面積約35平方公里,因景區內富含天然泉眼、龍泉、呵泉等,且有龍泉湖,當地人簡稱五柳龍泉。
4,靈璧奇石文化園
靈璧奇石文化園位於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西南的汴水之濱,佔地300多畝,其中水面80畝,工程總投資1.2億元,核心區即博物館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沿湖面四周設6個功能區。
5,皇藏峪
皇藏峪,原名黃桑峪。漢高祖劉邦稱帝前,曾因避秦兵追捕而藏身於此,故改名皇藏峪。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蕭縣城區東南30公里,是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中國最大古樹群落、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唯一一處以皇帝藏身處命名的景區。
6,新汴河
新汴河,又名汴河,古為京杭大運河中段-通濟渠。隋煬帝時,發河南淮北諸郡民眾,開掘了名為通濟渠的大運河。因故運河主幹在汴水一段,自隋代以後習慣上稱通濟渠為汴河。
南宋時期,隨著政治中心南移,通濟渠的漕運地位逐步減弱,再加上每年缺少清淤治理,運河河床逐漸淤塞斷流。1966年冬至1970年春,沿湮廢的古汴河,修整河道,命名為新汴河。
⑦ 宿州哪裡有景點
中文名稱
宿州
外文名稱
Suzhou、Soochow
別名
蘄城、宿城、雲都、四川、汴水咽喉、九州通衢內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容地區
安徽省
下轄地區
1區4縣
政府駐地
埇橋區銀河一路506號
電話區號
0557
郵政區碼
234000~235300
地理位置
安徽省東北部、洪澤湖西北部
面積
9787平方千米
人口
559.93萬人(2016年常住總人口)
方言
中原官話-徐淮片-宿州方言
氣候條件
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
著名景點
新汴河、皇藏峪、龍泉湖、虞姬文化園、蔡窪、陰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