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村遺址
Ⅰ 西安 漢城湖 曲江遺址公園 中的水的是從哪弄過來的不會是開採的地下水吧
不是開採的地下水,團結水庫(古漕運明渠)。由西庫、中庫、東庫及團結庫四個水庫組成,據版史料記載權,漢代這里是長安城的漕運河道,負責當時京城的貨物運輸。
水面最寬處為80米,最窄處30米,水深4至6米,湖面850畝,是集防洪保安、園林景觀、水域生態、文物保護和都市農業灌溉為一體的特色生態公園。
(1)郭家村遺址擴展閱讀
漢城湖用作西安城市污水沉澱池。由於長期接納城市污水,致使庫底污泥淤積,庫水污黑發臭,庫岸雜草叢生,庫周圍垃圾漫布,惡氣四溢蚊蠅紛飛,被市民稱為西安市最大的衛生間。
2006年,西安市政府決定實施團結水庫水環境綜合治理,2009年引灃河水入庫,形成了八百五十畝清水水面和一千零三十一畝園林景觀。2010年12月被國家水利部授予"國家水利風景區"。西岸與漢長安城遺址相接。
Ⅱ 新樂文化的內容是什麼
「新樂文化」是我國北方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遼寧省沈陽市北郊區新樂遺址的下層遺存而得名,又稱新樂下層文化。
該發現把沈陽城的歷史推到72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年代為公元前5300至公元前4800年。這一文化已成為沈陽地區史前文化典型代表和歷史源頭。
新樂遺址位於沈陽市皇姑區黃河北大街龍山路一號,市內北運河北岸的黃土高台地上,地處下遼河流域。
新樂遺址的分布范圍,以龍山路為南線向北延深,東以黃河北大街為起點向西至長江北街。
新樂上層文化以夾砂三足陶器、磨製石器為代表,新樂下層文化以夾紅褐陶壓印之字紋深腹筒形罐、打制石器、磨製石器為代表,距今約7000年,遺址有半地穴式建築居住址多座,房址中存有石磨盤殘塊。
介於新樂上、下兩層之間還有新樂中層文化。其中具有獨特文化內涵的新樂下層文化,成為新樂遺址和新樂文化遺存的主要代表。
新樂遺址是我國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一處聚落遺址。遺址已發現多處半地穴房址,最大的面積有100平方米,中型的面積有70平方米,小型的面積有20平方米,平面成長方形或圓角方形,中間有火膛,四周有柱子洞。
在新樂下層文化遺址中發現過炭化的穀物,在年代稍晚的大連郭家村遺址上層的一個席簍內,也發現了炭化的粟。說明當時新樂先民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漁獵是經常性的生產活動。
石制工具有打制的,也有磨製的,器形有斧、鏟、鑿、鏃、磨盤、磨棒等;還有細石器。
新樂文化出土的陶器多夾砂紅褐陶,火候較低,陶質疏鬆,並常飾有壓印的「之」字形紋和弦紋等,種類有直口筒形深腹罐、鼓腹罐和斜口簸箕形器等。
其中的代表斜線紋高足缽,紅陶衣、高足,通身飾以抹壓斜線和網格紋,是新石器時代的盛食器。
新樂文化中還有少量玉器、煤精製品、木雕藝術品等。煤精雕刻藝術品有球形、耳當形,晶瑩烏亮,雕工細致,在當時條件下能製成如此精細的藝術品,使人難以置信,是我國最早的煤精工藝製品。
其中「木雕鳥」,即太陽鳥木雕,是沈陽地區年代最久的珍貴文物,也是世界上唯一保存最久遠的木雕工藝品。
太陽鳥木雕從上到下都裝飾了精美的花紋,木雕上的每一處紋路都刻畫得十分精緻,遠在7000年前,人們還沒有發明金屬冶煉,更不可能有金屬刻刀出現。那麼,新樂人使用什麼刀具來進行雕刻呢?
後來在遺址中發現了許多打磨精細的玉石刻刀,這些石刀和玉刀刃口鋒利,很像當時的雕刻工具。從玉刀的鋒利程度看,很有可能遠在7200年前,新樂人就是這樣製作他們的工藝品的。
新樂遺址發現的太陽鳥木雕,發現時已經完全碳化。當時這個木雕不知是什麼原因被火燒過,也許燒過的木雕不能再當做部落的圖騰了,於是人們把它扔在角落裡,被土埋上逐漸碳化,才能保存達7000年之久。
從各種發現看,當時的新樂人已經能夠使用工具產生火種,這與我國古籍中鑽木取火的記載十分相似。
從新樂遺址中的一些陶質斜口器中,也都有反復被火燒過的痕跡。這樣的斜口器在我國同時期的文化遺址中是不多見的。
可能斜口器是新樂人在房穴中存放火種時所用的。也許斜口器還起到後來火爐的某些作用,如果假設成立的話,這可就是人類最早的火爐了。
新樂文化中的骨製品種類繁多,時代較全。其中主要是下層房址出土的骨柄、骨錐為新石器時代骨製品。骨柄從側面觀察,很像兩片骨板黏合在一起,有一道較明顯的合縫,用以鑲嵌細石片,作復合工具之用。
骨錐體扁平,尖部彎曲且鋒利,是鑽孔工具。
Ⅲ 大連有哪些中國近代革命遺址
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南山俄軍墓地,南山日俄戰爭遺址,石門子戰場遺址,關東廳地方法院舊址,蘇軍烈士紀念塔,旅順火車站,關東州廳(大連)舊址,關東軍司令部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