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良渚遺址
㈠ 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浙江省哪裡
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內,總佔地面積3平方千米,始建於公元前3300年。
良渚文化的年代為距今5300-4300年,持續發展約10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考古學文化。分布於長江下游一帶,共發現了136個遺址。良渚古城遺址,是長江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城址,在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發現之前,是中國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譽為「中華第一城」。
(1)杭州良渚遺址擴展閱讀:
2018年1月26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致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良渚古城遺址」作為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良渚古城的普通居民住在城的外圍,貴族住在城中央的30萬平方米的莫角山土台上。除了莫角山巨型台址,良渚古城中部位置還有中國新石器時代末期最高等級墓葬——反山墓地。
㈡ 浙江良渚古城遺址正式申報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了嗎
浙江良渚來古城遺址已經於北京源時間2018年1月26日正式申報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
按照《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2019年的申報項目,必須在2018年2月1日格林威治時間17:00前,遞交到總部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為確保萬無一失,在國家文物局郵寄申遺文本的同時,良渚遺址管委會派了3名工作人員,專程飛往巴黎,當面遞送文本。
按照申遺規則,收到《申遺文本》後,世界遺產中心會委託世界文化遺產的第三方專業評委機構——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對《申遺文本》進行項目評估。
㈢ 你覺得「良渚古城遺址」最令你震撼的地方是什麼
我認為良渚古城遺址最令人震撼的地方是城市的布局三重向心式的結構,在之後的版幾千年的都權城都有這樣設計良渚還是這些5000年古城中其中規模最大的,擁有最完善水利系統的,最大規模的工程建設的,以及良渚城特有的良渚石鉞文。
㈣ 良渚遺址被外國學者贊不絕口,中國的世界遺產那麼多,為何良渚古城最特別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這是意味著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世界第一,它背後的那些故事,更是中國歷史的見證,7月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世界遺產大會上,良渚古城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55處,位居世界第一,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在考古發掘中,出土的陶器玉器都是貴的文物,在揭開其神秘的面紗同時,其背後的故事也一點一點浮出水面。
2019年7月6日,這是一個銘刻歷史的日子,浙江的「良渚古城遺址,正式成為中國第55處世界遺產,在發現的遺存中,大致歸納為4種主要類型:一是分等級墓葬,二是水利系統,三是古城遺址,四是以玉器為代表出土器物,這些全部是遺產區范圍內所出土的文物,分布在兩山之間的河網平原地帶100多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形成4處相對獨立的地塊,遺址核心區域面積達到290萬平方米,有「中華第一城」之稱,從135多處遺址發掘出來的文物有陶器、玉器、石器、象牙、漆器、嵌玉、石犁等1200多件,內涵豐富的令人贊嘆,這是中外學者贊嘆和良渚與其它不同的原因。
㈤ 杭州西湖離良渚古城遺址多遠
從杭州西湖抄到良渚古城遺址途徑襲:莫干山路、G104,全程25.4公里,開車約1小時36分鍾到達。
西湖風景區
進入北山街,行駛110米
右轉,進入環城西路,行駛1.9公里
請直行,進入莫干山路,行駛12.9公里
請直行,進入G104,行駛7.4公里
右轉,從G104到祥彭線,行駛950米
左轉,進入祥彭線,行駛2.1公里
良渚古城遺址
㈥ 良渚文化遺址的歷史意義
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新石器時代文化
,因發現於浙江餘杭良渚鎮而得名,距今約5300─4000年
,經半個多世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初步查明遺址分布於太湖地區。在餘杭市良渚、安溪、瓶窯三個鎮地域內,分布著以莫角山遺址為核心的50餘處
良渚文化遺址,有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內涵豐富,范圍廣闊,遺址密集。八十年代以來,反山、瑤山、匯觀山等高台
土冢與祭壇遺址相復合。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發掘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項課題,它關繫到國家的起源。良渚城
柱形玉器
新石器時代良渚牆的發現讓人更加確信中華文明至少誕生於距今5300年至4300年之前。良渚文化一向被譽為「文明的曙光」。在中國史前文明的各大遺址中,良渚遺址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考古人員2007年11月29日在杭州宣布,一座290多萬平方米的5000年前的古城在良渚遺址的核心區域被發現。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等考古學家指出,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首次發現同時代中國最大的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也是至今所發現的,可稱為「中華第一城」。良渚古城的發現,改變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認識,標志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分布於餘杭境內的「良渚遺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國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遺址群將成為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
良渚文化延續上千年後突然消失了,後來有學者認為這是過度依賴單一糧食作物稻穀造成的。[2]但若是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前述觀點顯然並不能成立。因為在此之後的馬橋文明盡管在文化層面上與良渚時期差異甚大,可這兩個時期的同地居民卻令人出乎意料的擁有著完全一致的獨特遺傳結構,所以較大可能性的排除了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劫難。並進一步以此來判斷,其文明程度在末期的急遽衰退更有可能是由人文因素所造成的,例如遭受到同一時期境外不同文明的毀滅性入侵及征服,從而致使當地的原有文明體系產生了巨大的轉變。
㈦ 誰發現了良渚遺址誰命名了良渚文化
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的施昕更先生首先在良渚鎮一帶發現並發掘了多處史前遺址。夏鼐先生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名稱。
遺址特點:
1、良渚遺址空間布局上以城址為核心,分等級墓地分布於城址東北約5公里的瑤山以及城址內的反山、姜家山、文家山、卞家山等台地,城址北面2公里至西面11公里范圍內則分布著外圍水利系統。
2、城址是良渚古城遺址的核心,北、西、南三面被天目山余脈圍合。長命港、鍾家港等古河道逶迤穿過這片城址,與城址內外星羅棋布、縱橫交錯的河流湖泊,共同形成了山環水抱的選址特徵。
研究價值:
1、良渚遺址所反映出來的「良渚精神」,是中國文明傳統的部分之一,開創了曾經盛極一時的「良渚社會」。
2、良渚遺址可實證中華文明的發展特徵—多元一體,並真實、完整地保存,它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傑出代表性的東亞地區史前大型聚落遺址。
(7)杭州良渚遺址擴展閱讀
歷史意義:
1、良渚文化以神人獸面紋為代表的紋飾和成組使用的固定形器、具有象形和表意功能的刻畫符號所反映的文化形態,對後來中國社會意識和思維的發展影響深遠。
2、良渚古城的發現,改變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的原有認識,標志5000年前的良渚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時期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
3、良渚文化規模農業和大型營建工程顯示當時社會剩餘勞動空前增多。社會財富的非平均分配導致社會分化日益加劇並成為普遍現象,使顯貴者階層、准國家制度形成,露出後來中國宗法政治之端倪。
參考資料
網路-良渚遺址
網路-良渚文化
㈧ 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浙江省的哪個市
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內[1],總佔地面積3平方千米,始建於公元前3300年[2]。
良渚文化的年代為距今5300-4300年,持續發展約10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考古學文化[3]。分布於長江下游一帶,共發現了136個遺址。良渚古城遺址,是長江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城址,在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發現之前,是中國最大的史前城址[4][5],一直被譽為「中華第一城」。[4]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1],良渚古城是中國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的一個區域性早期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
㈨ 良渚遺址位於哪裡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良渚街道和於湖州市德清縣三合鄉。
良渚遺址,主要集中版在浙江權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良渚街道境內,地處中國長江下游環太湖流域,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持續發展約10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群。
良渚遺址發現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遺址群中發現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禮器最具特色。這些遺跡、遺物的發現,顯示出良渚文化遺址群已成為證實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它的發現對研究長江下游地區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㈩ 良渚古城具體位置在哪裡
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內,是中國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的一個區域性早期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所在。長江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城址,在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發現之前,是中國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譽為「中華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
(10)杭州良渚遺址擴展閱讀:
良渚古城遺址作為良渚文化的權力中心和信仰中心,是一個以稻作農業為經濟基礎、並存在社會分化和統一信仰體系的早期區域國家的傑出見證,它存在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長江下游地區。它為中國以及該地區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銅時代早期的文化認同、社會政治組織以及社會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無可比擬的證據。
良渚古城遺址說明了從小規模新石器時代社會向具有等級制度、儀式和工藝的大型綜合政治單位的過渡。它包括早期城市化的突出例子,表現在夯土遺跡、城市和景觀規劃,以及表現為遺產內的墓地差異、空間組織的社會文化戰略和物化權力的社會等級。它代表了中國在五千多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傑出的城市文明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