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牛頭牆遺址

牛頭牆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24 12:29:19

㈠ 牛頭掛在家裡什麼地方

可以掛在家中正北牆

㈡ 牛頭山有哪些景點

牛頭山森抄林公園地處湖北省十襲堰城區,總面積1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3%,2001年被評為AA級旅遊區。
牛頭山森林公園擁有固定資產200餘萬元,苗木資產1000萬元,苗木繁育基地200畝,可為社會批量提供廣玉蘭、雪松、桂花、深山含笑等50餘種綠化樹苗。境內山清水秀,植被繁茂,峰巒疊嶂,氣候宜人,開發包裝有盆景園、岩石園、岩屋溝、老虎寨、神農采葯、犀頭拜將、梅園、鏡子潭、高峰寺、思古亭、百年櫟樹、虎延池、車城一覽等一批景點。盆景園有各種盆景2000餘盆,其中火棘、水楊梅、臘梅、水白梅等造型各異,頗具欣賞價值;岩石園成片石頭各具形態,令人流連忘返;老虎寨歷史悠久,是一座珍貴的古遺址,寨內的白虎廟、泰山廟、財神廟、白虎石、亂石坡、峰包山、中子山等大量廟宇遺址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個尋古探幽的好去處。

㈢ 老牛坡遺址的簡介

老牛坡遺址位於西安市灞橋區洪慶街道辦燎原行政村范圍內,地勢東高西低,依灞河流向呈西北-東南分布。遺址西起袁家崖村,東至沙河溝,南及灞河二級階地,北達安家莊村南,面積約100萬平方米,是一處以商文化堆積為主的大型古代遺址。
2010年11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並受陝西省文物局委託,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組織專業人員,對西安至商洛高速公路穿越老牛坡遺址路段發現的夏商文化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約5800平方米,揭露出灰坑129座、陶窯4座、墓葬25座、房子8座、灶坑5個、坑3座、溝2條,出土陶、石、玉、骨、蚌、銅等各類文物600多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灰坑以大、中型者居多,形狀有圓形、長方形和不規則形。根據形狀、大小及與相鄰遺跡現象的關系判斷,這些灰坑有的為陶窯的操作間,有的可能為廢棄後的半地穴式房子。比較規整的小型灰坑多為窖穴類性質。陶窯均為豎穴式,由窯室、窯箅、火眼、火膛及操作坑等部分組成,有的火眼上還殘留著控制火候的塞土塊。這種豎穴式陶窯與新石器時代橫穴式陶窯相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火力,提高窯室溫度和陶器質量。
本次發掘發現商代墓20座,夏代墓4座,清代墓1座,均為小型墓葬。商代墓中有隨葬品的墓僅有5座,均為陶器,組合為鬲、豆、罐或鬲、罐,有的僅有1件陶鬲。墓葬底部帶有腰坑,內有殉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為主,另有兩座俯身葬和一座亂葬墓。墓葬沒有發現葬具痕跡,大小僅能容身,絕大多數墓也沒有隨葬品,推測這些墓葬的主人可能為地位低下的手工業者、貧民或奴隸。夏代墓葬4座,均有隨葬品,數量8~2件不等。其中M6出有6件陶器和2件石器,M24出有2件彩繪陶器。
房址絕大多數為半地穴式,有的房子還殘存著進入房間的斜坡台階,有的房子內帶有儲藏生活用品的小窖穴,有的地面殘留有踩踏面。地面房子只有一座,殘甚,僅存兩個較大的柱礎石磉和幾個小柱洞,應是一座較大的房屋建築。發現的三座坑,其中一座出有較多的卜骨、人頭骨和動物骨,另外還有一具完整的中年女性的骨架,在其盆骨下方發現一枚銅鏃,可能與這位婦女的死因有關。從出土文物和較多個體的人頭骨來看,推測該坑為祭祀性質的坑。另兩座坑較大,形制、大小、深度、方向基本相同,長方形豎穴土坑,口大底小。其中一座中層出有一付完整的馬骨架,底層有數塊大河卵石;另一座底部布滿大河卵石,並有兩個大柱洞。這兩座坑的性質是祭祀坑?還是儲藏坑?有待今後進一步研究判斷。發現的一條南北向的溝,殘長70多米,其內發現有較多相當於二里頭文化晚期的陶器和殘片,沒有晚至商代或以後各代的器物,該溝的形成時代應不晚於夏代。該溝內共出土石璧10餘件,應具有特殊含意,對該溝的性質和用途值得深入思考。
老牛坡遺址是陝西規模最大的一處商代遺址,同時也是商王朝在西部疆域最大的一個「根據地」。雖然以往的考古發掘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本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除出土大量有較高研究價值的文物外,較多商代半地穴式房子的發現,基本上可以確定這里就是老牛坡遺址商代晚期平民、手工業者及低下等人的居住區,為了解老牛坡遺址商代聚落布局聚落布局提供了重要資料。另外,本次在老牛坡遺址發掘出的相當於夏代的墓葬、灰坑及長溝,是目前發現的分布最西的夏文化遺存,說明夏王朝的勢力范圍已到達了關中中部地區,為我們研究夏文化的分布范圍及夏代的政治疆域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墓地位於遺址南側,除發現有車馬坑、馬坑外還發現有墓葬50多座,中型墓槨室有邊箱,這是已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墓葬邊箱實例,對於研究夏文化的發展歷程和商文化的分布、商代多國文明的發展進程具有重大意義。

老牛坡遺址是商文化西部的一處重要遺址,面積大,遺存豐富,大型建築基址、青銅冶鑄和較高等級墓葬的發現,說明這里是商王朝在渭水流域的一處中心聚落遺址。
老牛坡遺址現遺存有商代的房址、灰坑、墓葬與車馬坑、陶窯等。遺址中發現的大型宮殿基址、青銅冶鑄殘渣和陶范等,是商王朝在渭河流域的一個大型聚落,對於研究夏、商文化的發展和分布有重要意義。
老牛坡發現的商代墓地最為引人矚目。墓地共45座,灰坑21個,依據地勢圍繞幾個較大墓葬成組而建。其葬具為木質,現僅存木板灰痕,出土文物豐富,有銅器、玉器、陶器等。其中銅器最為豐富,造型各異,有鼎、觚、戈、鉞、斧、鑿、錐、鏃、人面形飾、牛頭形飾、鳥獸形飾及車馬飾等。
遺址出土的玉器也有自己的特徵。
玉器造型介於玉鐲和玉琮之間,是一種中間形態,一些玉器還繪有盛行的勾勒鳳鳥紋,造型獨特,是研究商文化和這一歷史時期藝術品的極好資料。
遺址中許多墓葬還發現了馬坑和車馬坑,還有一些墓葬發現了人殉現象,考古發現有的人被割下頭後放入墓葬殉葬,可見當時殘暴的歷史現實。

㈣ 苗族為什麼要把牛頭掛在高高的牆上

牛是苗族的神靈,地位崇高,在任何祭祀中、牛頭也是一種神秘的象徵。一般作為生意人或者家庭的辟邪和鎮宅之物。

早在原始時代,人類的動物信仰和圖騰信仰中就包括了牛。中國古代典籍《山海經》中有人面牛身的神靈形象;苗族、布依族等許多民族都實行過牛崇拜;

印度的《吠陀》及信仰中將牛視為神聖的獸類;古埃及氏族嚴禁捕殺牛等動物,認為這是他們各氏族祖先的親族;南非許多氏族以牛為圖騰;中非有的部落尊稱牛為「父親」。

牛,是苗族同胞崇拜的圖騰。每年逢有關節日,他們都要祭牛,祭牛時的虔誠神情,與祭祀祖先一樣,崇敬至極。苗族人服飾中的蠟染、刺綉品,蘊藏著豐富的牛文化;寨門攔路酒,必以牛角杯盛酒;苗族人親牛器重牛,認為牛是最吉祥的動物。



(4)牛頭牆遺址擴展閱讀: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苗族在上古時代有「荊楚」、「荊蠻」、「南蠻」等的得名,便是如此。禹伐「三苗」的殘酷戰爭以後,中原文獻不再有「三苗」的記載。

荊楚、楚荊、荊蠻、南蠻等不同的呼喚,都是泛指苗族人們的共同體,他的前身,還是三苗,歷商、周至戰國後期,三苗後裔在「荊」、「楚」、「蠻」的抽象掩蓋下,又出現於史冊。

這些稱呼把苗和其他族稱混同在一起。宋以後,苗才從若干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的民族名稱

㈤ 牛頭在建築里是什麼

不是牛頭,而是牛腿。
牛腿是在柱或牆上突出的外挑構造。例如造房子時,為了支撐外挑陽台而在陽台板的下部增設的懸挑短梁就是牛腿。又如廠房的柱身上為了擱置吊車梁而設置的外挑部分。

㈥ 牛頭骨掛牆位置風水

未經嚴格消毒處理的動物骨不要在家裡掛,會壞事、壞風水的。經嚴格消毒技術處理的動物骨,可在家掛一掛,特別效果沒有,只要掛在不礙手礙腳,安全穩實的地方即可,完全是習俗和喜好的事

㈦ 牆上掛牛頭(骨)或羊頭(骨),有什麼含義

第一象徵意義 先祖圖騰

世界上有許多以牛為圖騰崇拜物的國家和民族。如古埃及人、波斯人視公牛為人類的祖先。而中華民族,從古至今,崇奉炎帝與黃帝為先祖。據發掘考證:炎帝原籍在今陝西省寶雞縣天台山。《史記》記載:炎帝「起於烈山、居姜水」,是姜氏部落首領。他生活在原始社會仰韶文化階段的早期。據《山海經》記載:炎帝牛首人身,實際上,其部落是以牛為圖騰。因此,古代的星回節(年節)活動都與牛祖先的崇拜有關。

在我國,將牛作為圖騰崇拜的民族還有許多。藏民族是以氂牛為圖騰崇拜物的,藏族的史料記載:藏族的一部分族源來自「古氂牛羌族」。古代羌人「或為氂牛種,越雋羌是也」;芒牛圖騰崇拜也是蒙古族的信仰,隆布策仍所撰《蒙古布里亞特史》便記載了有關蒙古族先祖「依都干在貝加爾湖漫遊時,與天子芒牛交配傳衍世代」的神話傳說。作為先祖圖騰,其文化流傳與民俗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如今,無論是藏區保存完整的有關氂牛題材的原始岩畫,還是殷商時期雕刻在青銅器皿上的牛頭紋飾,甚至包括日前出土的氂牛青銅器,都可以追溯到遠古華人以牛為祖先的圖騰崇拜文化中。

第二象徵意義 創世神話

遠古,炎帝率領他的部落在西北方沿著大河游牧漁獵,後來到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他以牛舌的嗅覺嘗草,以牛眼的敏感識谷,以牛的氣力移山倒海、造田興農,為中華民族的發展與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山海經》載:炎帝小女兒女媧,游東海「溺而不返」遂化為精衛鳥,從發鳩山(今長子)銜木石「以堙(填)東海」,這就是著名的神話傳說「精衛填海」。反映了牛首人身炎帝的創世壯舉。

在藏族創世紀神話《萬物起源》中亦載:「牛的頭、眼、腸、毛、蹄、心臟等變成了日月、星辰、江河、湖泊、森林和山川等。」這是藏族先民將其崇拜的圖騰氂牛神化或物化之後,馳騁其豐富想像力的必然結果。如今仍在安多藏族地區廣為流傳的《斯巴宰牛歌》中記載:「斯巴(含義是宇宙、世界)最初形成時,天地混合在一起,斯巴宰牛時,砍下牛頭扔地上,便有了高高的山峰;割下牛尾扔道旁,便有了彎曲的大路;剝下牛皮鋪地上,便有了平坦的原野。」

第三象徵意義 牛王護神

牛成為民間的保護神,淵源於遠古的動物圖騰信仰,後來演變為動物神。秦代已有祭牛神的風俗。《水經注·渭水注》引《列異傳》稱牛王本為南山大樟,被人盜伐,「樹斷,化為牛入水,故秦為立裙」。《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五四引《蓼花州閑錄》:「明中原來者,雲北方有牛王廟,畫牛百於壁,而牛王居其中間。 」近代民間供的牛欄神也是擬人化的神靈,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十月一日祭祀。

藏族古籍《創世諸神》還記載:當初天牛神之子聶赤贊普從天而降,「遂來做吐蕃的氂牛部之主宰」。藏族地區「甲戎人供牛頭人身像,牆上用白石頭嵌牛頭、屋頂供奉牛頭」。至今,阿壩藏族自治州內的嘉(甲)戎藏族,家中供奉的大神還是「牛首人身」。

第四象徵意義 椎牛祭神

牛既是神靈,又是祭神的犧牲品。遠在史前時代,原始人就已經用牛骨隨葬,這是椎牛祭神之始。商周之後,祭神與征戰同樣重要。《左傳》:「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當時的最高神靈是祖先及炎帝,祭祀用品就是牛。「貞:……御牛三百。」「丁亥……卯三百牛。」在安陽考古中,也發現了大量殺牛祭祀的遺跡。當時祭天祭社也用牛,用牛等大牲畜祭祀為大牢或太牢,以羊等小牲畜祭祀為少牢。《禮記·王制》曰:「天子社稷皆太牢,諸侯社稷皆少牢。」

殺牛祭祖儀式一直流傳。民國《昌化縣志》卷一黎族「病不飲葯,但殺牛以禱,以巫為醫,以牛為葯,人牛皆死而後已。」《麗江府志·民俗》:「土人親死,既人棺,夜用土巫名『刀巴』者殺牛羊致祭,親戚男女畢集,以醉為哀。」總之,椎牛祭神,是一種祭祖祭神盛典,又是祭鬼治喪風俗,迎合人們祈求福祉、避邪安康的意願。

第五象徵意義 牛鬼阿傍

隨著鬼神觀念的演變,在牛王信仰的基礎上出現了一種牛頭鬼的形象,又稱阿傍,或連稱為牛鬼阿傍,是陰曹地府中閻王的鬼卒。據研究有二種傳說,一種來源於神農,《外書》:「神農牛首」;一種來源於佛教影響,佛教信仰閻王,他有判官、走卒。《楞嚴經》卷八謂:「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又《五句辛經》謂:「獄卒名阿傍,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持鋼鐵叉。」可見「牛鬼阿傍」是佛教傳說中陰間鬼卒、護法神人的形象。後來為道教吸收,成為牛頭馬面,或牛頭鬼。唐代杜牧用它來比喻李賀詩文風格的虛幻怪誕(杜牧:「鯨祛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後又被引喻為歪門邪道、陰暗丑惡的東西。

第六象徵意義 鞭牛迎春

中國是農業古國,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視「鞭牛迎春」這一傳統活動。《周禮·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事物紀原》中說:「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漢書·禮儀志》中說:「立春日,……京師百官皆衣青衣,郡國縣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青幘,立青幡,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 」 唐代詩人元稹的《生春》中有「鞭牛縣門外,爭土蓋春蠶」的詩句。宋朝景佑元年,全國頒行《土牛經》。清朝乾隆年間,把立春鞭土牛列為國家慶典。清康熙《濟南府志·歲時》中說:「立春日,官吏各具彩杖,擊土牛者三,謂之鞭春,以示勸農之意焉。」《義縣志·歲時》有「鞭春牛」的唱詞:「一鞭曰風調雨順,二鞭曰國泰民安,三鞭曰天子萬歲春。」可見,牛的重要性以及「鞭春牛」的風俗經久不衰。

第七象徵意義 牛年生人

牛年生的小孩屬牛,民間俗稱牛人。舊社會流行一幅《丑年生人圖例》的畫冊,標志牛人每月的運氣好壞,吉凶禍福。民間信仰認為,牛年勾絞星占宮,做事應小心謹慎,三思而行。太陰星照臨,陰盛陽衰,須正道而行,以保一歲平安。不過,今人已不大相信帶有迷信色彩的東西了。

第八象徵意義 儒子精神

吃的是草,擠的是奶,耕的是地,挨的是鞭,割的是肉,流的是血……遇強不示弱,遇弱不逞強,工作最得意時就是被人牽著牛鼻子……這就是牛的儒子精神!而魯迅先生用「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詩句來表白忠誠於人民的信念,正因如此,他才會有更大的勇氣拿起筆做匕首,投向敵人。

㈧ 牛頭鎮起義的牛頭鎮起義紀念館

在壽光市西北17公里處,有一片綠意蔥蘢、水草豐茂的土地,這里陽春三月蘆筍如竹,仲秋時節蘆花飄香,魚蝦戲水,飛鳥翔集,這就是遠近聞名的抗日堡壘英雄村―――牛頭鎮村。
牛頭鎮村有著悠久的歷史,傳說西漢武帝曾躬耕於巨淀湖畔。在轟轟烈烈的八年抗戰中,牛頭鎮村的共產黨員馬保三率眾在此起義,創建了「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魯東游擊隊第八支隊」,舉起抗日大旗。
馬保三的故居,位於村的西北部,是牛頭鎮起義時的領導機關。院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9米。院內有北屋7間,磚牆瓦脊,木方格窄欞窗,東端三間為馬保三住處,中共壽光縣委籌劃起義的擴大會議就是在這里召開的。院里現有石磨一座。原先院中還挖有地道,牆中設有夾壁,現已損壞。
牛頭鎮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位於村北部,於1993年12月在巨淀湖畔落成。碑高27.5米,碑座高6米,巍然矗立,「牛頭鎮抗日起義紀念碑」十二個大字金光閃閃,面向東方,表達了壽光人民八年抗戰勝利的心聲。
紀念碑的右方是「八支隊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坐北向南,規模宏偉。入門甬路向北直通紀念館,紀念館是主體建築,在綠柳翠柏的掩映下,顯得巍峨壯觀。紀念館兩邊各建有殿堂式接待室2間,飛檐翹角,古樸典雅。整個館園綠樹蔥蘢,空氣清新,肅穆靜雅。5間大廳里展示著抗日武裝起義時的實物和圖片,共150多件。其內容分為四部分:星火燎原、巨湖風雷、高舉義旗、疆場揚威。共有圖片63幅,資料67件,展示出我黨組織為組建抗日武裝八支隊,從籌劃到起義,從建立到壯大,直到東征、西進和南下的整個戰斗里程及八支隊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浴血奮戰,前赴後繼,成為南征北戰不可戰勝的一支武裝力量。

㈨ 濰坊昌邑有哪些名勝古跡

你好,昌邑的歷史名勝古跡有:
千戈庄龍山文化遺址、 昌邑高陽候墓、昌邑埠頭戰國墓、昌邑姜氏祠堂、 高陽侯墓 、 固王冢墓群 、 都昌故城遺址 、 密鄉故城遺址 、 石埠西村商周遺址

㈩ 牛頭怎麼掛牆上

方位要根據你的戶型,位於房屋中心,面朝大門而論,

且儀器(羅盤)精準專,所以你這樣也看不屬清具體的方位的!

只有給你點建議,這種猛獸一般是不主張放家裡的,獸頭和獸角煞氣很重,所以一般選好方位化煞是可以的,但是頭對著家裡就不好了。

所以最好是把獸頭和獸角朝向戶外,可以擋屋外的煞氣又不對家裡造成影響。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