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遺址少女
⑴ 中國古代建築賞析
秦漢時代的建築
秦、漢建築成就
一、秦王朝歷史雖然短促,但在建築上留下的彪彰業績,卻是千載以後仍為世人所仰嘆的。阿房宮、驪山陵、萬里長城,以及通行全國的馳道和遠達塞外的直道,工程浩大宏偉,予後世建築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影響;漢代興建的長安城、未央宮、建章宮、上林苑和諸多的禮制建築,也都是十分宏偉壯麗的。這些大規模工程,在施工的組織和實施方面,必定十分復雜艱巨,然而又都能得到順利解決,古人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和經驗,就是在今天也是十分令人折服的。
二、中國的木框架建築,特別是以抬梁式為主流的結構形式,到秦、漢時期已經更加成熟並產生了重大的突破。首先是在大跨度梁架方面,秦咸陽離宮一號宮殿主廳的斜梁水平跨度已達10米。可以想像,雄偉的阿房宮前殿的主梁,一定不會小於這個跨距。而千年後另一宏大建築——唐長安大明宮含元殿的主梁,亦未超過這一限度。這表明至少在秦代,對木結構梁架的研究和使用,就已達到了極高的水平。高層建築的木結構問題,到漢代也得到了解決(雖然西漢武帝時所建的井干樓結構是用大木套疊的井干)。抬梁式木構施於高層建築的形象,可見於畫像磚及陶樓建築明器,其柱、梁、枋、斗拱的結構與組合形式已很清晰。因此可以斷言,這類建築的出現,不應遲於東漢中期。它們的產生和運用,使得中國建築又有了新的突破,名噪一時的「高台建築」退出歷史舞台不是沒有原因的。
三、陶質磚、瓦及管道的使用,到秦、漢時亦有了新的發展。陶磚不但用於鋪砌室內地面,而且用作踏道,在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還被用於貼砌牆的內表面。磚瓦的表面上,還要模印成紋樣。漢代則大量用磚於地下工程,例如西漢長安城的下水道,以及許多空心磚墓和磚券墓的地下結構。它們是否也曾用於地面建築,目前未見實物。但從少量陶樓明器中看到牆面有劃為縱橫磚縫的表示,而且至少還有兩例陶樓下部已施用半圓拱券。此外,前述畫像石中多次表現之弧狀拱橋的形象,應非當時人所臆造。在某些畫像磚和畫像石中的建築台基,似乎也是以條磚包砌其外表面的。若干建築的正脊,亦有類似的磚砌現象。
⑵ 五胡十六
五胡十六國真的存在過嗎?
答曰:當然存在過,這是中華歷史上一版段不堪回首的時代。
胡人真權的兇殘的吃漢人?以漢人的女子小孩為軍糧嗎?
答曰:吃人在戰爭中並不罕見,而且有些原始部落有食人以獲得能力的傳統,所以當時的胡人吃人是肯定的。而且含有對漢人的威懾作用
中國也會有人吃人這么不堪的歷史嗎?
答曰:中國的歷史並不都是綾羅綢緞肥馬輕裘文采風流的,也有很多如同地獄一般的時代,也有充滿了背叛與殺戮的丑惡風俗。但是這並不能妨礙我們熱愛這個國家。
半坡遺址裡面據說就有食人痕跡,但我以為是宗教的可能比較大;真正以人為食充飢的,也有很多,比如曹操就干過
⑶ 每一座城市甚至每一處區域都有一個地標建築,在成都城西青羊區有什麼地標建築嗎
藍光·西環里由國際大師楊邦勝操刀,以極簡的線條外觀與大面積的玻璃幕牆,成為青羊區引爆人氣的建築之一。
⑷ 誰能提供關於唐山的感人故事
文摘說明:此文摘自《天涯社區》散文天下,作者王劍冰是近年我國散文創作中,涌現出來為數不多的散文大家之一。
二十年後
王劍冰
沒有誰能想到,唐山會和一場地震聯在一起。當上天要把地震這個東西扔給唐山時,也許是想和當時這個產值佔全國百分之一的重工業城市開個不大不小的玩笑。百分之一的概念是什麼?就是說有一百個唐山就等於全國的收入了。
唐山是一塊肥肉。唐山到處是揚眉吐氣的煙囪,橫七豎八的鐵道從各個廠礦伸出來。從天空俯瞰,那煙囪就像是一片巨大的樹林,而鐵道是凸露地表的根系。成百萬的人們日夜忙碌著,為這些煙囪冒出更多的煙氣,為這些鐵道擦磨得更亮。
那個時候,中國人還不大懂得對污染這個詞的反感,只顧得自豪了。能不自豪嗎?這里的煤炭,這里的鋼鐵,這里的陶瓷,這里的水泥,這里的機車,這里的電力,哪個不是在中國的嘴上咂咂叫響呢?
老天也許出於某種妒嫉,或者說想做一次試驗,就把一個地球上四百年未遇的特大地震擲給了唐山。世界上誰能活四百歲呢?即是說這之前沒有誰體驗或者見識過這么大的地震。搬出聯合國所有資料,也未能見到這么一次對人類毀滅最大的災難。
於是唐山又出了一個產品,創了個國際名牌。現在全世界都知道中國的唐山了,死去的唐山人和活下來的唐山人又有了新的自豪。他們以自己的身心為這個地震作了一次死亡與生存方式的實驗。這個實驗釋放的波能,相當於美國扔在日本的一百顆原子彈。兩顆原子彈就讓日本天皇看到了末日,承受一百顆震能的唐山呢?
如實地說,唐山確實經受了毀滅性的打擊,任何地面上的東西都化為了廢墟。天空中望見的那片樹林(煙囪)全部攔腰折斷,鐵道像舞蹈家甩出去的波浪優美的長綢。
閑了的時候我總是想,地震這玩藝兒真是個怪物,那麼大的一個地球,單單在唐山那麼一個點點上發生一次裂變,就好像一個大的機體上的某個神經部位輕輕地彈動了一下,小小的唐山就完了。有人說唐山就是建在了那根神經點上,而誰又能知道那根神經點四百年動一次呢?
這一次就該我輩趕上了。有的說唐山地震是唐山下邊掏煤掏空了,影響了地殼的神經,所以才震。怪的是整個唐山沒有塌下去。歷史上滄海桑田的事也不少。有考證說四川盆地還是一個巨大隕石砸成的呢。如果唐山整個地陷落了,親歷唐山的紀載也就沒有了。而現在還好,還有很多人能說說當時地震的所歷所感,就像一部錄像機或錄音機一樣。盡管當時還沒有一部這樣的設備神靈般地運作。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三時四十二分,這個讓人驚讓人咒讓人恨的時刻,人們正沉睡在夢鄉里的時刻,沒有一個人能夠知道巨大的恐怖和災難正悄悄走來,沒有任何一個地震預報點發出任何警報。人們在革命的年月里睡得很坦然,很安詳。不少人就這么一直睡了過去,一直睡到現在都沒有醒過。祖國有強大的解放軍守衛著,誰敢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破壞人民財產呢?唐山很安然。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三點四十二分又過了五十三點八秒,一道耀眼的藍光猛然騰起,霎時全唐山亮如白晝,就像一串照明彈為一場戰役打出了前奏,接著便是萬炮齊轟地吼叫和山崩地裂般地抖動。夾雜其間的是不知從何處颳起的濃烈的旋風式的黑風,塵土盪揚,飛沙走石。
這時的唐山顯得那般可憐無奈,它成了洪濤中的孤兒,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大地在顫抖,搖晃,像一台巨大的攪拌機在左右著一切。
這攪拌機左翻右卷,然後左卷右翻,撕扯著,抻拉著,上下掀動著,巨大的轟鳴在頭頂在腳下滾動,那是一顆接著一顆、一堆接著一堆的原子彈在撂著,發泄著,狂笑著。唐山一處處被扭曲,一片片被削平,一點點被吞食。
到處是火光到處是喊叫到處是巨響到處是黑暗到處是沉默……二十三秒鍾,誰眨了一下眼睛,一個百年發展的重工業城市被夷為了平地。
比廣島慘烈百倍的廢墟,成為世界歷史上最驚心的一座紀念碑。在這些廢墟下面,有二十四萬多具屍體,十六萬多重傷員,輕傷者無計其數。
數天之後,全國大大小小的醫院診所住滿了從唐山運來的傷員,唐山終於在全國人民的懷抱中痛哭失聲。趙麗蓉的家鄉方言變得熟悉而親切。
我之所以向讀者再一次述說唐山大地震,是因為我親歷了這場史無前例的災難,並毫毛未傷地活了下來。人說人生有兩種行為,經歷與表達。我這笨拙的語言也許表達不出什麼,但總是祥林嫂般見著人就想說說。
唐山是和我開了個玩笑,唐山很友好,說你來吧,我們這兒有好事等著你,我就來了,想好事來了。結果是在我十九歲的年齡段受了一次毀滅性的打擊。十九歲,未免還過於天真,單純地以為世界到處是鮮花和愛情。唐山友好並不表明地震的友好,外地來唐山而葬身的一萬多遇難者也是有約而來的吧,誰知道來了是上了死神的傳送帶呢。
為到這個老家所在地「上山下鄉」,我著實經歷了一次成熟。而這種成熟在七個月後的大震面前顯得又是多麼可憐。那天晚上我所在的村子剛剛排練完了節目。一把小提琴使我成為兩天後慰問駐軍的一員。走回家去的時候是午夜十二點半。屋內燥熱,飛蟲爬滿了紗窗。揮物去打,這邊跑了那邊又來。奇怪的念頭再多也不會想到有隻世界上最大的惡魔正在兩小時以外猙獰而來。
似乎是剛剛睡著,猛然的轟響中,我敢說我一下子就看見了迄今為止看到的最美麗的閃光。那五光十色的光芒帶著巨大的沙浪打在窗子上,我的心裡來不及感嘆,身子已不由自主地在一個大篩子里交給命運了。炕、凳子、櫃子,屋裡所有的東西和整個的屋子都在高頻率地顛簸、顫動。牆皮抖落後四處飛濺。燈泡與屋頂相碰發出沉悶的響聲。大塊的玻璃鏡子從對面飛來,在床上摔成了碎片。
我的雙手緊扒著炕沿,我想抓摸住一件東西,可怎麼也抓摸不住,炕沿好像大篩子的邊口,在我的手中跑來跑去。我驚呼著、大喊著,那是一種絕望的哀鳴。我想整座城市上百萬人都會發出這樣的哀鳴。豈止是人,還有各種沉眠抑或活動著的動物。這是招誰了惹誰了,向誰能夠祈求,千萬別千萬別……不,沒有誰理會你,你茫然無救,你的頭在脹大,你到了盲目無知精神崩潰的地步!
我只想是核戰爭於瞬間爆發了,是誰先向我們扔了毀滅性的原子彈,肯定連毛主席都沒料想到。毛主席現在怎樣,北京安全嗎?解放軍還擊了嗎?我現在怎麼辦,往哪兒躲,往哪兒跑,跑出去能活嗎?能受得了那強大的沖擊波嗎?
七十年代核戰爭的教育真是深入人心了。要不是院中有活人叫喊,我可能被急速錯位的門窗擠在里邊永遠不會出來了,而這個思想與行動的艱難復雜的過程,只不過短短幾十秒鍾。
跑出來後,又遇到了難以承受的恐懼:星光一絲全無的暗夜中,前邊十幾根火柱子沖天噴著熊熊大火。那是地火嗎?會燃燒到這里嗎?腳下和頭頂一陣陣顫抖一陣陣轟鳴。
天空漸漸出現亮色,才知道還能有黎明光臨。天還在,天上不是飄下雨絲了嗎?這是一種物質對另一種物質的關懷。由此才漸漸醒過神來,滿眼淚光地迎接這種關懷。
再亮些時,方知道那十幾根火柱子原來是一千米外耐火材料廠的折斷的大煙囪。此時已少氣無力地喘著粗氣了。
活著與死亡就這么簡單。有人沒跑倒活了,有人跑出去,反被砸死了;有的地段人員無一倖存,有的地段卻沒死一人。我為我的活著感動著。眼前的道路上,一汽車一汽車拉著的半裸全裸的傷員向市裡開去又駛回。
我無助地呆愣著,更是無助地呆望著這個滿目焦土的不復存在了的城市。我熱愛這個城市,這個城市是我兒時生活過的地方,雖說是在城市的某某邊緣上。我隨父轉業到的那個小城我怎麼也喜歡不上來,說白了我還是嚮往大城市,嚮往有一天能到這個城市的哪個煙囪底下當一名使其冒煙的人。盡管這是個奢望。
第一步我只有先下鄉,先看著那些自行車後邊夾著白鋁飯盒的人們來去匆匆。品著他們的自在,心裡也就有了幾分自在,就在田地里好好地幹活,好好地表現,哪一天工廠招知青,就有去的可能了。
那時就希望唐山建設快點。陡河電站開始建了,在當時這可是全國最大的電廠,日本人幫助建的;車輛廠擴建了,那可是給毛主席造專列的地方;陶瓷廠似乎又多了,一家挨著一家,新征的地都快圈到我們這邊了,唐山陶瓷可是名揚海內外呀。等吧,會等著的。我渴望著一個無形的關懷悄然光臨,說你們這幫人全都鍛煉好了,經組織批准可以進廠當工人了,哈!沒想到把地震渴望來了。
除了心理上的打擊,還有精神上的打擊,十九歲就覺得這世界走到頭了,沒被震死也是白活著了。老天也真夠狠的,先來個大震,接著給你點小雨讓你瀉瀉火,然後就大雨瓢潑,黃水湯子順著廢墟的縫子四下橫流,幾天過後又是毒毒的日頭。
正是暑伏天,死屍的氣味一股股地從扒不過來的廢墟下彌漫出來。我心裡真是難過極了,我的母親似的家鄉完全沒有了復元的生氣。
一車車的死屍被翻斗車拉到郊外。可想而知,二十四萬具屍體得多少車拉,多少墳坑能夠埋掉。最後墳坑不得不挖到我所在的市區邊上了。一天夜裡,我家不遠的地里挖了三個大坑,一個大坑扔進了七十多個塑料袋子。上面只覆了薄薄的浮土,車就開走了。
我和另兩個民兵正在地里巡邏,先不知道來的人在偷偷地干什麼,就躲在暗處往車燈那裡看,一看就明白了。等人走後,我們輕輕地上前在坑上踩了踩,以便覆土瓷實些,以便下邊的魂靈相互抱得更緊密些。他們各自許不大熟悉,在沒有熟人認領的情況下,就被集中處理了,這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呀。
後來這地里長出了大白菜,棵棵都豐碩可愛。分菜的時候我離得遠遠的。
地震是個冷血殺手,不管是好人壞人美人醜人一樣對待。我們要去慰問的解放軍大部分沒有倖免。救死扶傷的醫院震沒了,醫護人員還等著救護呢。中小學校後來在防震棚里復課,每個班都只到了一小部分,許多熟悉的面孔都不見了,孩子們抱在一起失聲痛哭。
地震過後那些天,我常常在鄰著公路的防震棚前呆坐。我會看到一個個自行車橫著豎著捆綁著從城裡挖出的親人屍體,推回鄉下。推車人默然的神情好像是推著幾袋子糧食。遇熟人見面,相互停下,互致的活語是:「你家幾口哎?」
唐山雖然毀滅了,卻很少有哭聲!這是這座母親般的城市留給我的比地震更深的印象。
還有一個印象,我在多篇文章中都沒有提到,這個印象的火花一亮就讓我激動不已。
那是地震前幾天的事情,隊長說:「跟我上陡河水庫送菜去。就坐上小拖拉機去了,去才知道是給紀念毛主席暢游長江舉辦的游泳大軍送菜。全市的青春精華幾乎全集中到這里了,一個廠一個廠、一個學校一個學校的方陣列隊走過,然後扛著標語、紅旗撲向水中。我們的拖拉機趕到時,正被一隊女子方陣擋住去路。這群數百名姑娘組成的方隊,身穿紅色泳衣,飽滿著青春的胸脯,甩動著手臂從我眼前經過。我一時被那健美白皙的身形和活潑秀氣的臉蛋驚呆了,一個個小辮垂肩、長辮飄逸,黑紅白三色在陽光下耀眼奪目。這是我十九歲的青春中從未有過的艷遇。我感到體內有一股熱流滾動。唐山姑娘的美麗那麼鮮艷地刺激了我。我羨慕那些在她們後邊跟來的男青年隊列,我如果是他們中的一員,許會和其中的一位相識。我敢說從她們中選任何一位都不會猶豫後悔。
可沒幾天大地震發生了。當我看著一車車被拉出城市的屍體時,我的眼前不斷掠過那白皙健美的形象。唐山人死傷過半,那群年輕的生命還會有幾個存活呢?那是唐山的英華呀!也許我們村的大坑裡就有。
地震是在三點四十二分發生的,被扒出的人大都穿著短褲甚或光著身子。這群美麗的青春慘然於幾十秒的暴虐,有的許正做著美夢,有的醒而無助,瞬間便將魂靈化做了後來的一蓬蓬細嫩的大白菜。唐山郊外方圓百里的大地,由此而變得更加肥沃。人們知道滋潤這土地的是什麼。
還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人們在裝死屍時,發現了一個少女,這少女健美的身材和漂亮的臉型讓抬屍者多看了幾眼,說最後再裝吧。他們不忍將美麗的東西壓在底下。拉到屍坑處,還是先將少女放在一旁,在剩最後幾具屍體時,下起了大雨。等躲雨過來再往坑裡抬時,禁不住最後看了這少女一眼。這時便發現少女臉上有了些變化,她慢慢地活了……連死神也為這些大男人所感動,讓少女又返回了人間。
地震給了唐山巨大的損失,也給了唐山巨大的財富,那便是唐山人的精神。多少年來,唐山人忍受著親人傷亡、財產損失的悲痛,一車一車地把廢墟運出去,又一塊磚一片瓦地讓唐山重新站立起來,半個半個的家庭相繼組合,讓愛的基因重新著床。
有人統計過,唐山清理出去的廢墟,如果堆成一米寬兩米高的牆,可長達一萬五千公里。這些廢料給秦始皇填充長城,不知老先生是否歡迎。
地震使唐山人變得向善,這種善良一直持續到今天。你常常聽見他們叫你「大哥」「大姐」而不叫你「哎」或「師傅」,讓你感覺你是他們當中的一位親人。唐山人也變得豪爽、變得豁達、變得勇敢。這些性格的產生或改變,誰能說不是地震的賜予呢?
唐山使清明賦予了新的意義,唐山會在這一天沉浸在一片雨聲中,讓淚水洗出一個個親
人的面容。沒有墳墓,沒有靈堂,唐山人只是在曾經埋過親人的田地前,在大大小小的路口祭拜、默哀,焚燒他們的心曲。清明過後,唐山人又投入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二十年後重回唐山,當我在公共車上買票,在櫃台上買東西,在道口問路,那些個俊麗的服務員、那些個友好的年輕人表現出自然的熱情時,我總在心裡說,我愛你們,我的家鄉人!我的家鄉人,好好活著吧,為了我們死去的親人,為了那些寄予我們希望與失望的人,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活得更好。
你在街上,在工廠,在商店,在唐山人工作或學習的地方,你會覺得他們就和其他地方的普通人一樣,那麼富有朝氣、富有活力、富有生活的樂趣。然而他們哪個人沒有地震的創傷呢?哪個家庭和家族中沒有殘缺?只是他們不願也不便多說罷了。難道把一塊表示死亡人數和財產損失和痛苦程度的告示牌整日背在背上?這就是唐山人,心裡有無數淚水,而又樂觀面世。
我在外面一說起經歷過唐山大地震,立時就會有眼睛瞪著我,緊接著一連串問話投過來。而回到唐山,我的這種自豪感盪然無存,盡管我對每一個唐山人表示出少有的親切感。我的目光變得溫柔而友善,見人就有種親人相見的感覺,就想拉拉話,問問長短,談談地震。但經歷地震的人太多了,每個人都在心中藏著一部「地震史」。
現在看唐山,還有兩點遺憾,一是重建新唐山時道路設計得還是窄了些,那時不存在拓寬拆遷的問題。城市建設應該有一種磅礴的大氣,而這種大氣正是地震所給予的。二是唐山應以地震為題開發一個旅遊城市。全世界都知道唐山大地震,地震時是個什麼樣子,現在又是什麼樣子,必是很多人想了解知道的,因為地震仍在威脅著人類。那麼,新唐山在初建時就應果敢地將廢墟群落留得大些、完整些,作為唐山的一角一直留存於後世,就像西安半坡遺址。當然半坡是後來發掘的,太小氣了點。我們是保留現場,完全可以搞成整條街、整個區般宏大的怵目驚心的一景。這個場景光賣門票恐怕也夠幾個大廠礦的效益了,而就此引發的旅遊業在世界上也會獨具—格地火爆。
我的唐山人太老實,老實得只會把傷痕抓緊時間抹掉。
一隊小學生放學了,他們活潑潑地列隊穿過馬路。一群姑娘走出廠門,銀鈴般的笑聲如放飛的鴿子。這是唐山的新鮮血液,是唐山的再生。陡河邊上那些遛鳥的練腿的老人,那些唱皮影哼梆子的中年人,他們是唐山的見證,是唐山的解說詞。
我有理由說,朋友們,到我們的唐山看看吧,盡管她在創傷醫治方面還待時間,盡管她在污染治理方面還有欠缺,盡管她還有同其他地方一樣的各種病症,但她畢竟是新生的、健美的,充滿了自信與活力。
地震二十三年過去,唐山就像一位豆蔻少女,向世人展示著自己的健美與風采,她比過去更加英姿勃發,青春靚麗。
「二十年後又是一個!」我想起了誰的一句豪言壯語。
⑸ 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彩陶最經典的紋飾是什麼
最早發現於西安半坡,距今有七千年的歷史.是我國彩陶文化歷史較早、特點突出、影響較大的一個類型.半坡彩陶的遺址,在河流的岸邊,因而半坡的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蘆、長頸瓶,另外還有盆類、罐類,與今天的盆罐大體相似.
半坡彩陶早期紋飾,多為散點式構圖.也就是說,在一件器型上,裝飾往往只佔據器面的一小部分,紋樣一般是自然形態的再現.半坡紋飾的形象可愛,表現了人類童年的天真稚氣和與自然的親切關系.仔細體味,有人與自然溶為一體的感覺,可以說是半坡人原始生活的記錄.
紋飾形象主要描繪了當時人們接觸的動物,有奔跑的鹿、魚紋、人面紋、蛙紋、鳥紋、豬紋以及由以上紋樣兩種或三種組合的紋樣.也有一些單純的任何紋樣如折線紋、三角紋、網紋等.
人面魚紋彩陶盤
仰
韶文化,高16厘米,口徑39.5厘米,1955年陝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彩陶的代表作,細泥紅陶,繪黑
陶,敞口,卷沿,淺腰,圜底近平.口沿上施以黑色,八等分的間隔處飾以條形或三角形,簡潔明了.器身為赭紅陶衣,器內壁施繪對稱的人面紋和魚紋各兩幅,構
成奇特的人魚合體,體現了半坡人對魚的崇拜之情,又似有某種原始巫術的意味,深藏奇妙的歷史待解之奧秘,引人遐思.
彩繪船形壺
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高15.6厘米,長24.厘米,陝西寶雞北首嶺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此壺形狀像船,頭尾尖尖,杯口,短頸,平肩,兩肩上各有半環耳可以系繩.在船腹處用黑彩繪有網狀紋飾,像張掛魚網,應與當時人的漁獵生活有關.
人頭壺
仰
韶文化半坡類型,高23厘米,底徑6.3厘米,1953年陝西洛南縣出土,西安半坡博物館藏.半坡類型陶器精品,泥質紅陶,既是生活實用器皿,又是人頭像
陶塑藝術品,為人頭葫蘆身形,平底,壺背有口,可盛水.少女形象,仰頭淺笑,櫻唇微啟,似在輕輕哼唱著歌曲,神態安詳.刻畫手法細膩傳神,甚為感人.
⑹ 請以一處建築為例,結合建築藝術在欣賞要領分析該建築的藝術價值或主要特點
藝術特點比較多的,可以線下聊聊
⑺ 西安挖出7000年前骸骨,慘狀讓人震驚,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西安是著名古城,1995年,在西安市以東49公里的零口村,考古人員挖出了一具骸骨,其實在西安發現古代骸骨或者古墓都不是第一次,但是這具骸骨的出現卻帶來了一個又一個謎團,更是讓考古人員大為震撼,一般墓葬引起考古學者震撼不是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就是陪葬物品之精美貴重,可這具小小的骸骨卻是因為其慘烈程度。
當時,考古人員用刷子清理這具骸骨時,發現了一些造型奇怪的骨質東西,從形狀上看又似乎不像人骨,共清出了十多件這種東西,後經專家介紹說,這種較為扁寬,尾部帶有鉤子的東西其作用類似於箭頭,而這兩頭尖尖的大概是裝飾品,那這些東西怎麼會和這具骸骨葬在一起?難道是墓主人的隨葬品嗎?
也有專家認為是戰爭,據考古專家介紹,新石器時代,部落與部落,氏族和氏族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張,戰爭也很頻繁,女子是被俘了,而且這個女子絕不是普通的俘虜,她一定有著某種特殊的身份,只有比較核心的人才有攻擊的價值,或者兇手對女子的仇恨很深,為了報復為了泄憤。還有人猜測,女子若是雙性人,在當時社會,很可能被當作妖怪殺害,多人攻擊很可能是全部族的人所為,而且也可以解釋為何會有骨質凶器從隱蔽部位刺入。
另外骸骨的左手也被砍掉了,據考古發現,有一種史前人類特有的喪葬儀式,稱作割體葬,就在距離零口村不足100公里的大型史前部落半坡遺址,也發現了一具骸骨,死者也是右手完整左手缺失,與女子的情況一模一樣,除了半坡遺址還有多處史前遺址里,都發現了這種現象,拿掉手,拆了腿的都有,這種儀式很神秘,是不是有特殊意義也未可知。據說如果有人死了,他們的親人就會取掉死者身上的某部分,因為他們覺得不讓死者完屍入葬,他們的鬼魂就無法回歸人間受苦,所以說,這個史前慘死的女子消失的手掌,和凌亂的雙腿骨骼,可能是她的親人在埋葬時進行了割取,至於這到底是不是這具骸骨身上所有的真相,考古學家們也許會找出更多線索,也許已經沒人能夠給出最終的答案。
⑻ 七千年前人們為何將「零口姑娘」殘忍處死
1994年陝西省一個寧靜的小村莊叫做零口村,在修高速公路的時候發現了一具死狀極其殘忍的屍體,經過法醫專家通過顱相重合技術復還得出這是一個15-17歲的少女,而且還是一具7000多年前的少女。
這個案件在當震驚了整個考古界,對於陝西這個文物大省來講,挖到幾千年前的人骨,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然而這位少女的骸骨卻讓所有見過的人都為之震驚,她還沒有成年的屍骨上,遍布著36處骨骼傷害,從顱骨到頸椎以及肋骨和骨盆。到處都是骨器損傷後留下的傷口,而且他四肢的骨骼不是錯位,就是反轉斷裂,更讓人吃驚的是,使她送命的凶器居然有18件還留存在屍骨內,而有許多凶器卡在了骨骼之中,至今都無法取出。爭奪伴侶或者背叛被處死,從零口少女身上的傷口來看, 有三件骨器由會陰部刺入小腹盆腔,雖然沒有形成骨骼損傷,但器物卻滯留骨盆至今。還有一件骨器從會陰部刺入,至今還插在零口姑娘的坐骨上。這說明她的死可能和性有關系,史前是母系社會,女人主宰一切,男人只 是附屬品,而她可能正好是爭奪伴侶輸了一方,於是被對方綁著射殺。
關於零口少女的死已經是7000多年前的事了,後人也只能通過出土的相關文物進行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