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游記
1. 訥爾古納河游記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訥爾古納來河游記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源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額爾古納河游記
作者:劉長貴
在額爾古納市東側,流淌著對蒙古民族具有特殊意義的河流——額爾古納河,蒙古民族就是在這條河邊生息、發展,並逐漸壯大強盛起來。額爾古納河的上游海拉爾河自於牙克石進入呼倫貝爾高原,流至阿巴該圖山附近,始稱額爾古納河,流到洛古河後始稱黑龍江。額爾古納河除去源流海拉爾河,長900公里,額爾古納河總流域面積15萬平方公里。額爾古納是蒙古語「捧呈、遞獻」之意。額爾古納河作為搖籃和母親,不僅哺育了蒙古民族,也滋潤了兩岸的土地。
1988年深秋,我因公去額爾古納市,有幸得主人賞賜,在一晴日,遊了額爾古納河。有我的兩個助手同行。
早餐後出行前,主人向我們每人發一頂帶紗布套的草帽,說是防蚊子的,還發一把鐮刀,說是開路用的。自賓館驅車南行十餘分鍾,就出城到了野外,一片灌木林橫在前邊,一望無邊;走進林中,可見有紫丁香、紅玫瑰、沙棘、老過眼、刺槐、山榆、野山楂、野山棗等等,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字子的灌木……
2. 劉傑文的人物簡介
劉傑文,「以下簡來稱劉某」、自「電子工程師劉某」,他用這些網名創造了不少天涯、磨房熱帖,並完成名為「雪山烏托邦」的眾籌項目,兩次眾籌成功,湊款70餘萬,其人其事其書,在中國戶外圈廣為流傳。
2001年徒步絲綢之路,2002年徒步去西藏,根據兩次徒步經歷創作長篇小說《去西藏》;
2012年,去美國工作生活,根據旅美見聞,寫作並出版長篇游記《小劉美國游記》;
2012年辭職旅行,深入藏地秘境,搭木屋,采山貨,與當地人一起生活,出版旅行隨筆集《雪山烏托邦》;
2014年發起名為「雪山烏托邦——500塊做雪山木屋業主」的眾籌項目,引發廣泛關注。
2015年發起名為「雪山烏托邦——500塊,在雪山安個家」的眾籌項目,建成藏家青旅、登山大本營,以及雪山營地。
2015年5月至7月,一個人在藏地秘境,荒野生活了49天
現於滇藏交界處的梅里雪山,創建「有時遇見熊」,與當地藏民一起賣自采山貨
3. 劉氏會館游記作文400字
今天,我們去參觀劉氏三兄弟的故居。劉氏故居位於江陰市西橫街49號,坐西朝東,粉牆黛瓦,飛檐翹角,是一座普通的清末江南民居。
走進大門,院兩側的天竺就映入了我們的眼簾。這天竺是劉氏三兄弟的父親劉寶珊親手栽種的,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鬱郁蔥蔥,珊瑚珠似的小紅豆點綴在綠葉叢中,為這兒添了幾分高潔、幽雅。從它細弱而又倔強生存的枝幹上,我似乎看到了劉氏三兄弟的影子。
邁過一道門檻,我進入了第一進序廳。正中牆上高掛一塊匾額,上書「劉氏三傑,江陰之光」,仔細一看,還是冰心奶奶的親筆題詞呢!匾下是劉氏三兄弟的巨幅頭像,他們都微微含笑,默默地注視著人們。這就是劉氏三兄弟:文學家劉半農,二胡演奏家劉天華,音樂家劉北茂。左右兩側的牆面上貼著他們的生平事跡概述,仔細一看,讓人不由得嘖嘖贊嘆。起初還以為劉氏故居土得掉渣的我,一下子被三兄弟的傑出成就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所折服,故居在我眼中也高大了許多。
正堂右側是劉氏兄弟的父母劉寶珊夫婦的卧室,一張老式木床,幾個已經掉漆的衣櫃,一切都顯得那麼簡陋。左側便是劉家私塾,正面掛著孔子的畫像,靠牆整齊地擺放著四張長條桌子,那是孩子的課桌。當年三兄弟和周圍的孩子在他父親的指導下,在這里讀書、習字、對課,刻苦地學習著。雖然他們家境貧寒、父母早逝,但他們沒有因此自卑、痛苦,而是執著追求、自強不息,真讓人深深敬佩。
穿過中間的天井,我們踏著幽幽的青石路,走進故居的第二進,中間是思夏堂,是劉氏兄弟為了紀念他們的祖母——夏氏而題此名。思夏堂兩側分別是劉半農和劉天華的卧室,卧室不足十平方米,擺上幾件簡單的傢具就顯得很擁擠了。劉天華的卧室里還擺放著二胡、琵琶這些他時時演奏的樂器,是他把「不登大雅之堂」的二胡和琵琶,從民間推向了世界,《光明行》《良宵》等不朽名曲從這里傳遍大江南北。
順著青石路繼續向前走,穿過「老井」「曬醬台」「廚房間」,我來到了劉氏三兄弟小時候嬉戲玩耍的小院兒——竹園中。那幾枝細細的翠竹在春風中輕輕搖曳,顯得小巧樸素,可這小園留下了劉氏兄弟多少童年快樂的記憶。難怪,劉半農用他的《教我如何不想她》這首千古傳唱的詩作為世人講述了這深深故鄉情!
走出故居,回首遙望,《光明行》高亢激越的旋律彷彿在我胸中升騰,劉氏兄弟執著奮斗追求光明的精神再一次深深地打動了我。
4. 買了劉耀文的春遊記算集資嗎
不算啊,集資是指粉絲把錢都聚集起來交給大粉還是數據組啥的。
5. 仙游記的介紹
神話小說《仙游記》,劉瑞昌著。也是劉瑞昌的兩部「仙」書之一。
6. 4年級以劉老莊游記為話題的作文400字
這周星期六抄,是難忘的。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郴州的「萬花岩」,別提有多美了!
走近岩洞中,特別涼快,導游說,這兒可是冬暖夏涼的。真是神奇得很。
路上的景色都很美,有的我已淡忘了,但有幾處我記得很清楚。
走著走著,我們看見了一座石頭。那像個滄桑的老人。老人似乎在望著什麼,我的想像張開了翅膀,越飛越高。我彷彿看見了——那個滄桑的老人,守護著一座天梯,那座天梯通向長壽果林許多妖魔鬼怪都來上天梯,試著去摘。可沒有一個成功回來。因為當妖魔鬼怪靠近時,老人那眼睛中便射出一道金光,於是妖魔鬼怪便化為烏有。
「接下來我們看到這里……」隨著導游的聲音,我扭過頭來,經不住贊嘆:「哇,太美了!」「好像一棵大樹……」爸爸喃喃自語。「不錯,確實是一棵『樹』。」導遊走過來問,「這棵『樹』非常神奇,是吧?」我不住地點頭:「嗯,是啊,真的很神奇!」
大自然真神奇,在時間的流逝中,用無形的畫筆,畫出一幅幅美麗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