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馬爾康的松崗土司官寨遺址

馬爾康的松崗土司官寨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25 00:48:51

㈠ 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有什麼因人而出名的古跡

梭磨鄉—48km—卓克基土司官寨—0.5km—西索民居—7km—馬爾康鎮(昌列寺)—16km—松崗八角碉—77km—大藏寺

卓克基官寨門票60元
馬爾康縣境內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卓克基土司官寨、直波碉群。又因地處藏民族嘉絨地區的腹心,經過長期的民族融合,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嘉絨藏族風土人情[1]。獨特的壘石為屋建築傳統和「邛籠」式建築風格,悠久的嘉絨藏戲藝術,別具特色的飲食文化,異彩紛呈的嘉絨服飾,氣勢宏偉的鍋庄舞,製作精良、獨具特色的民間工藝品,神秘的大藏寺,精美的唐卡畫和絕倫的酥油花等等,讓人留連忘返,倍感神秘,是阿壩州以嘉絨民俗風情為特色的旅遊勝地。綺麗的高山峽谷風光,既具有雪山的巍峨峻美,又有河谷春的花艷、夏的濃郁、秋的多彩、冬的粗獷。杜鵑、紅葉、懸冰、流珠、把馬爾康的春、夏、秋、冬描繪得斑斕艷麗,聖洞、城堡、古岩畫、土司官寨把馬爾康神奇的故事演繹得悠遠神秘,奇石、奇樹、岩泉、飛瀑更為馬爾康平添無限魅力。
http://www.57uu.com/sc/abz/107/

㈡ 松崗鎮的旅遊景點

松崗鎮境內有直波抄碉群和襲松崗土司官寨遺址等景點。 松崗土司官寨位於距馬爾康縣城15公里的松崗鎮松崗村、梭磨河南岸的山樑上,該官寨歷經數代土司的維修、擴建,規模巨大,當時是顯赫一時、最後一次大規模建造官寨是清康熙年間,創建該官寨的土司名叫昌旺爾甲,他為了顯示和張揚自己的權力和光耀,就在原土司官寨的基礎上修建了規模巨大豪華典雅、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的新官寨、其建築外觀酷似西藏布達拉宮,自稱「布達拉宮第二」,也有「小布達拉宮」的稱號。可惜,如此美麗、宏偉的建築卻毀於一場大火,令人扼腕痛惜,如今我們所看見殘存的雙碉全賴於它的堅固而倖免遇難。

㈢ 馬爾康縣的景區景點

克莎民居
克莎民居位於茶堡區從恩村,是「邛籠」式民居建築,專高達7層、20多米,為屬阿壩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松崗直波古碉
松崗直波古碉是阿壩州保存完好、規模較大的古碉,共由兩座碉堡組成,分別高37米和29米,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藏寺
大藏寺位於沙爾宗鄉,於1414年由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弟子阿旺扎巴大師建造,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第二扎倉」,地位僅次於格律派祖庭甘丹寺。
昌列寺
昌列寺位於英波洛村昌列山上,始建於公元十三世紀四十年代,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的著名寺院之一。
卓克基土司官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於卓克基鎮,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建築,始建於1918年,是末代土司索觀瀛設計並組織修建的。

㈣ 松崗碉群的簡介

松崗直波八角古碉群景區位於馬爾康縣城17公里的松崗鄉直波村,藏語意為「峽谷口上的官寨」,建於清乾隆年間,為松崗土司建,雖為碉群,實有三碉,碉為石木結構,八角,整體由下向上漸內收呈台錐形。其中一座高29米,一座高41米,另一碉已殘。為省政府第三批公布之文物保護單位,嘉絨地區有「千碉之鄉」的美譽,而作為全國文物保護的碉樓卻僅此一處。
四川馬爾康縣,風景秀美,著名電視劇《塵埃落定》曾在這里拍攝取景。馬爾康縣直波村,有一座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的43米高的八角碉樓,半個多世紀來,已經傾斜2.3米,經歷3次大地震而屹立不倒,被稱為中國版的「比薩斜塔」。2001年7月,直波碉樓被國務院認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站立松崗橋頭,仰視二碉,一雄踞村北山脊上,一聳峙村中,相距50米。碉為石木結構,八角整體由下向上漸內收尾台錐形,其中一座高31米,如直刺藍天的無塵墨劍,另一座高28米,如從空而落,玉筍刺空,各有一勢。另兩碉已殘敗不堪了。兩碉對峙,可敵萬軍,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據傳雙碉內有暗道相通,碉底有井可儲糧食數月不腐。 對面上坡上的官寨遺址是顯赫一時的松崗土司官寨遺址。當時修建的富麗堂皇,所耗人力和才力在當時四土地區來說是「四土之最」,有「布達拉宮第二」之稱。可惜,如此美麗、宏偉的建築其命運同阿房宮一般毀於一場無情的大火。如今所見殘缺不全雙碉和遺址也算後人來憑吊夕日的一種見證。
建造規模
建於清代中葉直波村的兩座為八角碉,相距50米,石塊合泥砌成,內有木製樓梯,內呈圓形,外面呈八角形。南碉內徑8米,每角兩測邊長2.05米,牆厚0.95米,調高29米,共7層。北碉內徑8.5米,每角兩測邊長2.15米,調高24.7米,共6層。第二層開一門,據傳內有地道與河流相連。
景點介紹
站立松崗橋頭,仰視二碉,一雄踞村北山脊上,一聳峙村中,相距50米。碉為石木結構,八角整體由下向上漸內收尾台錐形,其中一座高31米,如直刺藍天的無塵墨劍,另一座高28米,如從空而落,玉筍刺空,各有一勢。另兩碉已殘敗不堪了。兩碉對峙,可敵萬軍,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據傳雙碉內有暗道相通,碉底有井可儲糧食數月不腐。 對面上坡上的官寨遺址是顯赫一時的松崗土司官寨遺址。當時修建的富麗堂皇,所耗人力和才力在當時四土地區來說是「四土之最」,有「布達拉宮第二」之稱。可惜,如此美麗、宏偉的建築其命運同阿房宮一般毀於一場無情的大火。如今所見殘缺不全雙碉和遺址也算後人來憑吊夕日的一種見證。

㈤ 為什麼要去看卓克基土司官寨的意義和目的

為什麼要去看卓克基土司官寨的意義和目的?
要去看卓可基土司官寨的目的,主回要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恢復他答的原來面目,對於我們國家的歷史文物和民族文化有很好的展現和修復工作
卓克基土司官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於距馬爾康縣城7公里的卓克基鎮西索村。寨始建於1718年清朝乾隆年間,為四層碉房,1936年毀於大火,1938年-1940年,土司索觀贏組織人力進行重建。
1935年7月,MAO同志及中央機關長征途中曾在官寨住宿一周。1988年,卓克基官寨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卓克基土司官寨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以及豐富的旅遊資源。

㈥ 卓克基土司官寨的建築特色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於馬爾康縣城東南約7公里的卓克基鎮,地處梭磨河與西索河交匯處的高地上,也是馬爾康至成都、小金兩條公路的交叉點,依山傍水,景色秀麗。在交通不發達的歲月,這里是嘉絨藏區東去汶川進入內地的必經之路,北面經草地可走甘青兩省,南經小金可至雅安、西昌,西經金川、丹巴可到甘孜、西藏。被稱為扼控川西北高原山地交通的鎖鑰。卓克基土司官寨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建築,始建於1918年,是末代土司索觀瀛親自創意設計並組織修建的。整個建築由四組碉樓組合而成封閉式的四合院,院內中心部分為天井,單層面積達1500平方米。正面南樓為一樓一底建築,其底層由大門入內,系門廳;二層為漢式「會客廳」亦稱「外賓廳」,為土司接待漢族官商客旅的專門場所,頂為平頂,如今天的陽台,用於沐浴陽光,觀賞景色,或向隔河仰視的西索村差人發號施令。官寨正對面的北樓為四樓一底,一、二、三層為庫房、客房、茶房等,四、五層正中為大經堂,兩側則對稱排列著黃教、本教等藏傳佛教各大教派的經堂;四層經堂牆外有懸挑出牆外的木質轉經迴廊,廊內安置有一列牛皮包裹的木質經筒。官寨左右兩面的西樓、東樓分別為三樓一底、四樓一底建築,是土司及家眷的住房、書房、廚房、庫房及當班大管家、小管家、雜役的住房;西樓、東樓左邊分別有階梯式木樓梯直通頂層,各樓房靠天井處又有一周木質迴廊作為同層各樓道間往來的通道。在官寨左面聳立著一座與西樓連通的四角形的碉樓,初建時共9層28米,現僅存6層、余高20米,形態穩健,氣勢軒昂,不僅是土司及家人在緊危情況儲藏珍貴物資及藏身的防禦性建築,同時亦是土司至高無上的權力、地位和財富的象徵。
紅軍當年的會議室
官寨的屋頂採用了嘉絨傳統的密梁式粘泥夯築平頂和漢式三角木行架構成的懸山式屋頂兩種結構形式。由於官寨整個建築依山就勢,在側立面又採用前低後高的拖廂做法,因此各樓面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層次清晰,別有洞天。官寨建築的屋面共分三個層次,最低層為南樓的平屋頂,距地表高度7米;次層為西樓的懸山式屋頂,距地表高度16。40米,最高層由官寨東樓的懸山式屋頂及北樓的懸山式屋頂所組成,其高度為19。50米。東、西、北樓屋頂上覆有小青瓦,正反相扣,檐前有滴水裝置。 官寨四周牆體均用片石砌成,用石灰加糯米汁勾縫。牆體厚達1米,採用內直外收的砌法,上窄下寬,整個牆體處於抗壓狀態,成為建築的承重主體,加之內部木結構橫梁的互相支撐拉合,整個建築亦下大上小,重心向內,穩定性強。牆體四周開有內大外小的小窗作通風和瞭望防禦之用。
官寨的外部裝飾以石塊、片石的天然成色作為基調,從而使整個建築顯得古樸凝重,與整個自然環境渾然天成。四面牆體正中鑲嵌石刻彩繪的天神或地神,相傳有鎮妖、避邪之功能。四角上各安置一木雕龍頭,龍頭上各系一銅質風鈴,常作吟風嘯月,歌秋頌春之音。官寨的內部以木板或石牆隔成63間大小房屋,各屋又以各種藏漢傢具填充空間,使屋內布局合理,井然有序。大小經堂內帷幔低垂,神燈長明,香煙繚繞,內牆四周繪有佛本生經的故事等內容的壁畫,色彩艷麗,筆法細膩。置身其中,會有一種「語默動靜,一切聲色,盡是佛事」的感觸。 上藏民的樓房,必須扶著圓圓的木扶手才上得去,可能是要盡量節省空間的緣故,樓梯一級一級挨得密密匝匝的,按漢族的習慣覺得一點也不好走,每登上一步都非得要有耐心不可!土司管家的工作室兼卧室,以及卧室里間擺放著的碩大無比裝糧食用的木箱。管家在土司的家庭里有至高無尚的地位,基本上他是這個家族經濟和政治的核心人物。仔細端詳了掛在牆壁上的管家的尊容,看上去的確深沉睿智沉穩中又帶些陰騭,完全一副非凡人物的舉止。其實他的起居並不奢華,甚而可以叫住樸素。但看上去簡單的陳設中卻處處顯露出大管家的威儀!從房屋裡間的谷倉可以顯露出這個家庭的豐衣足實和管家的精明強干。接著走進土司家庭用膳的房間,這里的布置相對來說就豪華了許多,走進去給人一種金碧輝煌又有些融融和和的感覺。土司家庭的用餐是嚴格地規定了座次尊卑的,主座自然是土司和正室夫人,他倆的座位居高臨下,座前擱一長條幾案,下面是一張長桌,桌凳上都鋪著五彩織錦般的羊絨,桌子的左右兩邊的上方必須坐著土司的兒子,接下去是兒媳,兒孫,正對著土司和夫人的才是女兒和姐妹之輩。
土司的卧室
走進了土司的卧室,房間很寬很有氣派就陳設的精美自不必說,牆上土司及夫人的合影更讓人回味,十七代土司大人索官瀛闊臉飽額,一副作深遠沉思的模樣,尊容神聖不可侵犯;他的正室夫人是個美麗溫柔的漢家女子,她細膩的容顏給人一種平靜溫暖的感覺,使人相信她是一個相夫教子,憐恤下人的好主子!他們的卧具肯定是整個官寨最好的,床是藏家風格,床面很寬朗,上面盡是繽紛色彩象徵著吉祥如意的繁花盛景。卧房的里間是珍藏金銀珠寶的所在,裡面的寶物晶瑩閃爍,數不勝數,讓人驚諤於這個家族的鼎盛輝煌,但同時又會聯想到這是由多少奴隸的骨血所凝固而成繁榮,富貴以極在奴隸制社會自然也殘忍以極! 二樓看了看,走進紅軍事跡展覽廳,1935年7月初,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同志在此居住了一周,並召開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專門討論了民族地區的有關問題。當時由於藏漢的隔膜,紅軍的民族政策的人文色彩濃厚,哪怕紅軍進入這個地方遭到土司指揮下的民團的阻擊,紅軍也是盡量地少損傷民族的利益,有些喜劇的是,在艱難進擊過程中,紅軍發射了兩枚信號彈,土司及家人以為漢人放了神火,這是無以抗拒的,於是就率眾倉惶逃竄,使紅軍不費一槍一彈地攻下了官寨。以後紅軍非常尊重藏文化,沒有任何傷損官寨利益的舉止,世世代代成了藏區的佳話,也以此促進了藏漢的和合!長征幾件期間紅軍先後在馬爾康及卓克基駐留一年之久,留下了眾多的革命遺跡。當我們看到陳列室里紅軍在藏區一帶險山惡水中進行艱苦卓絕戰斗的濃縮圖時,無不感懷中國革命的曲折艱辛,中國革命最終能取得徹底的勝利,真正是那個外國記者所說的「人間奇跡」!這些享受勝利果實的一代人又一代人是真的的不敢忘恩啊!
走向一樓,每間屋看了一看,不過是些農具,器械,糧食之類。和每個民族一樣,人們都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向大自然索取又奉獻,人才有了生存之源生命之本,因此一個藏民說得好:「是這樣的山川河流給了我們生存的根本,我們知道要永遠和大自然保持親睦和合的關系,每天我們都要向天地禱告,希望在冥冥之中它能永永遠遠地使我們人類生活得稱心如意!」
卓克基土司官寨規模龐大,構造精細,幾乎囊括了嘉絨藏族建築藝術之精華,是藏漢民族建築藝術高度融合的典範,也是土司制度興衰和艱苦卓絕紅軍長征精神的歷史見證。2005年,被列入全國100個紅色經典旅遊景區之一。

㈦ 阿壩州以前真有土司嗎

土司制度是在經濟交通等客觀條件不能滿足中央集權對邊地統治要求時,產生的一種中央政權對邊地實施統治的一種方式,其特點簡述為:世官其地,世有其土,土民世耕其地,世為其民。
阿壩州的嘉絨藏區,從元朝始至有解放前夕,實行土司制度。
過去有十八土司之說。這十八個土司為:明正土司(甘孜州康定)、冷邊土司(甘孜州瀘定東北)、沈邊土司(甘孜州瀘定)、魚通土司(甘孜州道孚)、穆坪土司(雅安地區的寶興)、革個咱土司、巴旺土司、巴底土司(三土司都在甘孜州的丹巴)、綽斯甲土司(金川西部)、祈浸土司(金川)、贊拉土司(小金)、沃日土司(小金東北部)、黨壩土司、松崗土司、卓克基土司、梭磨土司(四土司都在馬爾康)、雜谷腦土司(理縣)、瓦寺土司(汶川)。
以上十八位土司曾在十八世紀,受清廷的封號。到了清末,明正、冷邊、逃邊、魚通四個土司,被趙爾豐改土歸流而撤銷。剩餘的14土司地區,就是今天的嘉絨藏族地區。
清代土司有四種類型,即土司、土官、土屯和土弁。土司制大體如下:
指揮司,設指揮使,正三品。
宣慰司,設宣慰使,從三品。
宣撫司,設宣撫使,從四品。
安撫司,設安撫使,從五品。
招討司,設招討使,從五品。
長官司,設長官使,從六品。
綽斯甲土司為安撫使,卓克基土司、松崗土司和黨壩土司均為長官使。
各土司間互不相屬。土司為一地區最高統治者,掌管政治、經濟、軍事、司法大權。土司住的官寨為土司衙門,內設大管家、輪值大頭人、秘書長。凡大事由土司召集乘務各大頭人開會決定,這種會叫「大頭人會議」。如綽斯甲土司的「大頭人會議」成員為10個。

㈧ 松崗鎮的基本概況

松崗,嘉絨藏語意為「峽谷上的官寨」,因原松崗土司官寨設於峽口得名。松崗鎮位於馬爾康縣城西15公里,梭磨河下游,東接卓克基鎮、馬爾康鎮,南鄰黨壩鄉,西界白灣鄉,北鄰腳木足鄉。鎮平均海拔2540米,地形險峻,東高西低,總面積224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2467畝、退耕還林地2752畝、林地17萬畝、草場8.2萬畝。轄莫斯都、洛威、丹波、哈飄、直波、松崗、蒲爾瑪、七里8個村,14個村民小組,36個自然村寨,533戶、2196人,城鎮人口200餘人,基本實現了水、電、路、通訊「四通」。全國最大的人工養獐場,直波古城、莫斯都古岩畫和岷江柏自然保護區等旅遊資源,恆豐、匯源、興工三個礦業公司。經濟狀況:2007經濟總收入654萬元,其中農業收入196萬元,種植業收入185萬元。糧食總產量632噸,人均有糧284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2755元,各類大小牲畜8081頭(只)。
資源狀況:松崗鎮具有較為豐富的自然、生態和人文資源,已探明的有硅、鉭、鋰等礦產資源,蓄量較大,目前已得到初步開發,有匯源硅業、興工實業公司、雙晶硅業3個民營企業;轄區內中草葯材品種繁多,出產蟲草、貝母、羌活等名貴葯材,馳名省內外,是農牧民主要經濟來源之一。松崗歷史文化悠久,轄區內有著名的松崗土司官寨遺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直波碉群,同時還擁有全國最大的人工養獐場,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莫斯都古岩畫以及直波古城等歷史人文風景。

㈨ 卓克基的卓克基土司官寨

位於距馬爾康縣城8公里的卓克基鎮西索村。卓克基土司始封於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第一任土司為斯達崩。清乾隆十五年(1750),因隨征大金川有功,擢升長官司職,共延續665年,繁衍17代。官寨既是土司辦公的衙門,也是土司及其家眷生活的地方。現存土司官寨始建於1918年,1936年毀於大火,1938年由第16代土司索觀瀛在原址上進行重建。1935年紅軍長征期間,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曾在官寨居住一周。索觀瀛熟讀四書五經,能講流利漢語,精明好學。在索觀瀛的官寨有一間叫「蜀錦樓」的房間,收藏有大量的藏文和漢文典籍。當年,毛澤東等入住官寨後,發現「蜀錦樓」里居然有如此豐富的藏書,大開眼界。一本線裝《三國演義》還放置在大理石書桌上。嗜書如命的毛澤東甚感驚訝,對卓克基土司也有了新的認識。毛澤東不但在官寨內饒有興趣的重讀此書,離開官寨後還將此書帶在身邊借讀。在官寨居住的7天時間里,毛澤東等人談古論今,指點江山,並對官寨進行詳細的考察研究。毛澤東曾感嘆:「古有郿塢,今有官寨。土司的這個城堡應該是我們在長征途中見到的最有特色的建築了。」這里也是矛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阿來的小說《塵埃落定》故事背景地,也是著名電視連續劇《長征》的開機地和外景主要拍攝地。1988年被列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整個官寨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有大小房間及展示廳63間。官寨坐北朝南,由四組碉樓組合為封閉式四合院。建築規模龐大,高大雄偉,構造精巧,囊括了嘉絨藏族石碉古建築風格於一體,融世俗與宗教建築理念為一身,獨具魅力的城堡式建築。官寨分東、西、南、北四幢樓,樓層都採用漢式迴廊,迴廊外用漢式花窗與嘉絨式窗花做裝飾。整棟建築為穿斗式結構,未用一釘一鉚,表現出高超的建築藝術。官寨中,嘉絨文化展示區主要集中在一樓及四樓的部分樓房,分為廚房、經幡房、社稷房、銀廳房、釀酒房、衣飾房等12個展廳。二樓主要是紅色文化展示廳,共11個展室。三樓主要展示土司文化。五樓及四樓的部分房間為宗教文化展示廳,主要有文經堂、紅教殿、黃教殿、長壽殿、獅面空行殿、禁食齋、僧人住房等8個展室。卓克基土司官寨是阿壩州藏羌文化走廊上的經典旅遊景區。
1984年,美國著名作家、《紐約時報》總編輯索爾茲伯里來到馬爾康,盛贊卓克基土司官寨是「東方建築史上的一顆明珠」。
門票:60 元(兒童票,身高1.3 以下免票;老年人60 周歲以上半票,70 周歲以上免票;現役軍人,學生,殘疾人憑個人相關有效證件半票)。
官寨開放時間:8:30—19:00。

㈩ 馬爾康桌克基土司官寨門票多少錢

成人60學生30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