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西遊記評論家

西遊記評論家

發布時間: 2021-01-25 01:23:20

① 魯迅先生稱西游記為什麼

魯迅先生稱西遊記為「神魔小說」。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首次提出"神魔小說"的概念,他說:"且歷來三教之爭,都無解決,互相容受,乃曰'同源',所謂義利邪正善惡是非真妄諸端,皆混而又析之,統於二元,雖無專名,謂之神魔,蓋可賅括矣。"

《西遊記》是神魔小說中最有名的,也是中國小說甚至中國文學、中國經史子集所有著作中知名度最大的著作。

(1)西遊記評論家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

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② 評論家為什麼說西遊記中豬八戒集忠勇、可愛、善良、淳樸於一身呢

從二師兄的出身開始分析吧,二師兄以前是天蓬元帥,如果不具備一定的忠勇專和能力是不可能達到這屬種神位的,大師兄總是戲稱二師兄「獃子」,對於沙師弟卻從未有這種親昵的稱呼,可見八戒平時是憨態可掬的,能調劑組織氛圍的不可或缺的存在,所以他是生動的,可愛的,八戒盛興的確善良,沒有歪心眼並且屬於居家過日子的好丈夫類型,讀過西遊記不得不提他在高老莊的艷遇,如果不是取經,相信早過上只羨鴛鴦不羨仙的幸福日子了,八戒愛財卻不斂財,這也是持家的本性,夠淳樸。

③ 名家點評 西遊記

1、《西遊記》是一部以拯救墮落的人心與人精神為鵠的作品;《西遊記》也是一部描寫反貪題材的作品。——劉戈

《西遊》曼衍虛誕,而其縱橫變化,以猿為心之神,以豬為心之馳,其始之放縱,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歸於緊箍一咒,能使心猿馴伏,至死靡他,蓋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謝肇浙

2、《西遊記》至多不過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說、神話小說;他並沒有什麼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過有一點愛罵人的玩世主義。這點玩世主義也是很明白的;他並不隱藏,我們也不用深求。」——胡適

3、然作者雖儒生,此書實出於游戲,亦非語道,故全書僅偶見五行生剋之常談,尤未學佛,故末回至有荒唐無稽之經目,特緣混同之教,流行來久,故其著作,乃亦釋迦與老君同流,真性與原神雜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隨宜附會而已。」——魯迅

4、《西遊記》一書,自始至終,皆言誠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學,並無半字涉於仙佛邪淫之事。或問《西遊記》果為何書?曰實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清代學者 張書紳

(3)西遊記評論家擴展閱讀:

毛澤東一生都對《西遊記》抱有極高的熱情,直到晚年還將各種版本的《西遊記》搜集起來互相比對,這為我們解釋一部古典神魔小說為何能在階級斗爭為綱、政治運動頻繁的年代不斷走紅,提供了一個線索。

對於《西遊記》中出現的角色,毛澤東往往有獨到的解讀,比如他認為唐僧是修正主義的伯恩斯坦,豬八戒是自由主義者等等,但所有角色中讓他情有獨鍾的還是大鬧天宮的孫悟空。

毛澤東在不同階段的講話和著作中經常提到孫悟空,雖然其中也有借孫悟空七十二變藏不住尾巴來比喻知識分子的負面評價(《批判梁漱溟的反動思想》),但總體上卻跟這個富於浪漫主義英雄氣質和反叛精神的「齊天大聖」惺惺相惜。

1957年5月12日,毛澤東在中南海豐澤園會見阿爾巴尼亞議會代表團時,就指出中國有個最革命的孫猴子反對過玉皇大帝的專制,並將中國人民比作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推翻了蔣介石和帝國主義的專制。作為終生致力於「打破一個舊世界」的革命者,毛澤東非常欣賞孫悟空「強者為尊應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的反叛精神。

④ 六小齡童30歲女兒至今單身,當看到正面照片後,為何沒人敢娶

孫悟空,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蓋世英雄。

對此,你怎麼看?

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⑤ 大家來評論一下新西遊記好看嗎

挺好,很有新鮮感!

⑥ 浙江一小學生指出西遊記漏洞,專家:反駁不了,難道吳承恩錯了

《論語》中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和思考歷來是一件並重的事,不思考的人讀了再多的書也沒有用,只會變成個不懂變通的書獃子,不讀書單純在腦子里構建天馬行空的想法的人,也很難腳踏實地成就一番事業。

之後有媒體采訪馬思齊,她說自己是在母親的影響下才能在讀書時得到這么多收獲,她的媽媽非常喜歡看書和做筆記,家裡光是《紅樓夢》的批註和評論就寫了好幾本。也是母親告訴她,要帶著思考去讀書。

2019年,馬思齊的作文《體育課——內臟故事》還獲得了六屆新少年全國中小學生作文大賽特等獎。這個成就離不開她平時的閱讀和積累,也不開母親的言傳身教。

⑦ 名家對《西遊記》的有關評論

錢文忠:《西遊記》直射漢民族的性格

《西遊記》從大的角度來講,最能反應中國傳統的國民性。在唐僧師徒中,有三個是虛幻人物,這三個人中最討巧的是誰?是豬八戒,唐僧最喜歡的實際上是豬八戒。這么一個投機取巧的人在小說裡面很受讀者的喜歡,也很受他師傅的喜歡。孫悟空能幹但不馴服,唐僧念緊箍咒來管他,像這樣的人物描寫,背後揭示了中國國民性當中非常多的東西,比如我們對人生的態度,對真理的態度,對追求這個過程的態度。《西遊記》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哈哈一笑,也不是孫悟空的金箍棒只能變成旗桿的尾巴,它要說的內容更多。四大名著中恐怕更需要被進一步研究和探討,被進一步感受和闡釋的,恰恰是我們以為婦孺老少皆知的這部《西遊記》。
附:
周汝昌評四大名著:忠義誠情

周汝昌分別以一個字概括了四大名著的精神實質,將《三國演義》的精神宗旨歸結為一個「忠」字,將《水滸傳》的精神宗旨歸結為一個「義」字,將《西遊記》的精神宗旨歸結為一個「誠」字,將《紅樓夢》的精神宗旨歸結為一個「情」字。而他對四大名著的評說也分別圍繞著這四個字做文章,可謂抽繭剝筍、層層推進

**********************************************************************

著名學者馬瑞芳、周思源、沈伯俊、錢文忠共論「四大名著的中華文脈」,尤其是他們對四大名著的妙語點評,更是精彩絕倫。

馬瑞芳:背上《紅樓夢》可以走天涯

《紅樓夢》充滿了三趣:情趣,諧趣和雅趣。它又不僅僅是小說,它把中國古代文學的各種樣式,詩詞歌賦都吸納進來了,把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建築、園林等等都利用起來為小說家講故事服務。《紅樓夢》是最好的小說,是怎麼看怎麼好玩的小說,所以毛主席在兩萬五千里長征中,除了軍事以外的書全精簡了,但保留了一本《紅樓夢》。

有人說,中國可以沒有萬里長城,但是不可以沒有《紅樓夢》,這話說得很誇張,但想想有幾分道理,咱們現在有多少人離開中國到全世界各地,想家了背上《紅樓夢》走天涯,不管走到哪兒都可以把《紅樓夢》興致勃勃地看下去,所以一本《紅樓夢》在手,五千年偉大文明的祖國就留到心裡了。

周思源:《水滸傳》充滿了陽剛基因

《水滸傳》代表了一種似近又遠的文化記憶,因為我們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東西似乎離我們已經非常遙遠了,可是它又時不時地在我們眼前晃動。不說別的,就說最近那張野生華南虎的照片鬧得全國上下不得安寧,要是擱到「水滸」的那個年代,南宋到元末明初那個年代,絕對沒人爭這個是真的還是假的,那肯定是真的。「水滸」還充滿了陽剛基因,這在魯智深身上尤為突出,懲惡揚善,嫉惡如仇,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相比而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當中陽剛基因要比陰柔基因略少一點。

沈伯俊:《三國演義》對民族性格影響最大

在四大名著中,對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影響最大的就是《三國演義》。它是一部「說大事」的書,它跟《水滸傳》關系最親近,但是和《水滸傳》相比又不一樣,《水滸傳》裡面很多人物充滿了英雄氣概,「三國」人物更多的是體現了一種國事情懷,我們看「三國」,不太關注日常生活家庭關系,比如曹操有幾位夫人,有多少兒子,羅貫中關心的是天下大事社稷蒼生,這就是《三國演義》的文化品格中最突出的一點。而這個關心與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與億萬民眾的愛憎褒貶血肉相連,正因為這樣,《三國演義》在中國人民當中產生了遠遠超出它自身藝術水準的巨大影響。《三國演義》和它延伸的諸多文化現象不僅是廣義三國文化的主要內容,而且是中華文化的有機成分,它不僅僅是一種久遠的記憶,實際上它還影響著我們的當下生活。

⑧ 名家對中國古代四大名著的評論!

《西遊記》的哲學---轉貼

在《西遊記》成書的時代(十六世紀前後),東西方在思想文化方面都有人集大成的現象,只不過歐洲集大成者是哲學家,而古代中國缺乏邏輯思維的傳統,所以只能由小說家通過小說來完成。因此人們在《西遊記》中看到儒家、道教、佛教的思想和作者對三者統一的表達,更深入地看還可以發現全書主題是贊揚人對世界的改造,並圍繞著「我是誰」、「開端與終結」、「統一與區別」這三大哲學問題展開的。
根據記載,《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出生於一個祖輩先為官後從商的家庭,他自小就聰明過人有博覽群書,這些條件促使他成為文化的集大成者。


但凡說到中國哲學,人們大都喜歡從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開始,因為這個神話奠定了中國哲學「天人合一」的思想核心。《西遊記》一開始也就寫到這個神話,之後孫悟空由仙石孕育見風出世的情況也近似開天闢地,暗喻人與宇宙的近似,人是小宇宙。作者還把世界劃分為四個大洲,這種劃分方法與今天我們將世界劃分為七大洲何其相似。

人類需要小部分思想家站在去代替整個人類思考,而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還認為這些思想家應該成統治者——哲學王。吳承恩通過石猴成為眾猴之王的故事表達了類似觀點。故事是這樣的,有猴子提議誰能探索到瀑布的源頭回來並不傷身體者可以為王,自然,石猴站出來並成為王。作者是借探索瀑布比喻思考宇宙及人類種種問題,這需要勇氣和智慧。

石猴當上王之後沒有被享樂所迷惑,還沒有停止思考,就像古羅馬的哲學家皇帝奧古斯都。「死亡」是哲學的最重要問題之一,石猴也被這個問題所困惑,於是毅然他離開王位去尋找能幫他解決問題的智者(神仙)。

「正名」在儒家哲學中很重要,神仙知道石猴沒有名字就立刻幫他起了個「孫悟空」,這是個集合佛、道兩家精髓的名字。如神仙所說,「孫」這姓「正合嬰兒之本論」,《道德經》有關於人復歸「嬰兒」的論述。佛家求領悟「空」,道求領悟「無」,兩家相通,所以「悟空」。

道家認為萬物不離五行又可以互相轉化,這是「七十二變」的理論基礎。神仙為孫悟空區別了「爬雲」與真正的騰雲駕霧的區別,這又與航天的第幾宇宙速度的區分。看到孫悟空用毛變出自己的分身的描寫,「克隆」是一下子就能想到的科技。

一個勢力強大了必然會和其它勢力發生沖突,善於思考的猴王想到了這點,他甚至還更進一步想到會引起戰爭。吳承恩通過孫悟空的想法表達了《孫子兵法》中「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思想。

孫悟空作為一個「天才」,他的武器(做事方式)當然很特別。他在龍王里得到的「定海神針」是大禹治水時測量江河深淺的一個定子,寓意人對大自然的改造,孫悟空用它作為武器合乎全書對人的能動性的贊揚。之後又發生了孫悟空塗改生死薄的事情,這連同蟠桃、仙丹一樣反映了人類自古以來對長生不老的追求和嘗試。

在天上養了一個多月馬回來後,孫悟空發現地上已經過了十多年,這個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國人已經注意到時間的相對性。 大鬧天宮中出現的各中法術寶,留給人們很多想像,這里不多說。值得注意的是如來跟孫悟空的打賭。作者通過猴子怎樣也飛不出佛祖掌心的故事明顯是表達《道德經》里「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科學家大概也會把這個故事用於說明微觀世界混沌無序、宏觀世界和諧有序的現象。

悟空、八戒、悟凈、龍馬,這四個觀音為唐僧選的徒弟都是犯法之人,正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佛道兩家又都相信人性本善,於是給與四人「勞動改造」的機會。取西經的五人團隊,現在已經有許多職場版本。這五人還是五中人類性格的典型,吳承恩在現代大概可以去研究心理學。他對人性入木三分的批判體現在觀音院那章,道貌岸然的觀音院院長為一件袈裟竟然做出殺人放火的惡行。

唐僧在歷史上是個智勇雙全的人物,但吳承恩為了突出孫悟空而把他刻畫成一個膽小多疑的人,還好他有堅強的信念和善心。至於吃唐僧肉能長生不老的說法,很另人懷疑是佛祖叫手下散播給眾妖魔鬼怪知道,好等唐僧集夠「八十一難」。唐僧為孫悟空改的名字「行者」還是十分妙的,有「行者無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意,更呼應全書「人類實踐」的主題。孫悟空向唐僧說自己的本事「大之則量於宇宙,小之則攝於毫毛;變化無端,隱顯莫測」,這是中國哲學中智者所具備的條件。

喜愛自由的悟空同死板的唐僧產生矛盾,觀音於是給唐僧「緊箍兒」,這件古人對遙距通訊的幻想的法寶很容易另人想到手機甚至藍牙,更另人驚訝的是吳承恩告誡我們手機打多了會引起頭痛!



取經路上的故事占《西遊記》全書的大部分篇幅,作者的思想在那裡更全面地表達出來。悟空在路上遇到困難就去找各路神仙幫忙,寓意人在追求智慧、自我的道路上遇到困難需要「信仰」的幫助。不過「信仰」也會偽裝成誘惑考驗人們,觀音等四聖就化身成四母女去考驗唐僧。

針對妖怪的特點,悟空請相應的神仙,所謂「一物治一物」,這體現了「五行相生相剋」和作者實事求是的思想。大鬧天宮悟空也遇到某些妖怪也要請求他人幫忙,這主要是因為妖怪有神先的「法寶」,這些法寶可以分為攻擊與收服兩類。最另悟空頭痛的還是後一類法寶,以笑口佛的「後天袋」和太上老君的「金剛琢」為代表。後天袋把幾十個天神裝進去,幸好悟空反應快才走掉,如同從黑洞逃脫的粒子。金剛琢把連金剛棒在內的眾多神仙的兵器、羅漢的金砂都套去,真有點「止戈」的意味,如同道家的「太極拳」。太上老君正是老子的神化!

《水滸傳》名著讀後感,讀書筆記1500字

《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名著,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號稱「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它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它以傑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滸傳》寫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樑山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於生活不下去,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從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寶是由於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魯智深是個軍官,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結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貧民,為打抱不平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於造反,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沖擊。他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 水滸一百零八將,人物形象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吳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幾次獻策: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葯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後,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卻俠骨柔情,殺卻惡人為的是救窮苦人於水火的真漢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們面前表現出一副粗魯,野蠻。可他到了沖鋒陷陣的時候可毫不含糊,揮著62斤重的禪杖上陣殺敵。 讀了這本書我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腐敗的一面。這的確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一本書。 相關資料 《水滸傳》,明代長篇小說,是民間無名作者同文人作家集體創作的成果,其成書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流傳演變過程。《水滸傳》描寫的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發生在宋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6),因聲勢極盛,便在民間產生許多奇聞異說,流傳中不斷得到無名作者的加工增飾。施耐庵就是在長期民間傳說、民間說話藝術和元雜劇水滸戲的基礎上加工成書的。又題為《忠義水滸傳》,通行本簡稱《水滸》。一般認為是施耐庵著,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四大名著之一。 《水滸傳》是一部著名的描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展示了宋代的政治文化,市井風情,社會景觀。梁山好漢最引人注目,他們俠肝義膽,敢報天下不平,其性格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 《水滸傳》在藝術上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人物形象的塑造寫出了復雜的性格內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環境的依據,同時隨生活環境的變化而發展。人物形象帶有理想色彩,同時又深深地紮根於生活的土壤之中。《水滸傳 》不單以情節的生動緊張取勝,還有較豐富真實的細節描寫。由於小說在民間口語的基礎上創造出一種通俗、簡練、生動、富於表現力和想像力的文學語言。與內容相適應,前70回連環套式的藝術結構也獨具特色。 《水滸傳》善於通過人物的行為、語言來揭示復雜的內心世界,它不允許對人物外貌、內心活動做游離情節外的過多交待,而要求通過語言、行為、矛盾沖突表現人物的個性。《水滸傳》不僅繼承,而且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手法,使得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三國演義》,全名是《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明代文學家羅貫中編著而成的。由題目可知,這部小說是依據《三國志》寫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樣莊重,而是古代的白話文小說。與《三國志》相比,《三國演義》變得藝術性更強了。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來點評一下這部66萬字的名著。
一、真實與虛構
演義與正史的最大區別就是,演義不是全部真實的,演義是小說。人人都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的確是這樣。但是虛構,使用藝術的手法進行虛構,而不是隨便那段史實就可以拿來虛構的。比如,關公溫酒斬華雄,史書上並沒有寫這件事。又如,關於單刀赴會見魯肅,史書上寫的是魯肅單刀赴會見關羽。類似的例子當然是數不勝數。讀過之後,稍做分析,可知這些虛構的情節,大部分是為小說描述的一個個人物作鋪墊的。因為,如果僅僅是象正史中所說的塑造真實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觀相違背了。而且,作者在虛構的同時,還注意到了情節的合理性、連貫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虛構,這也就是為什麼讀過之後,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總之,作者在這方面的寫作是相當成功的,而且這些情節也表現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觀願望。
二、神化與醜化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並不完全是真實人物,而是正史經過加工後的人物,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醜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諸葛亮和關羽了。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關羽被神化的地方則是「忠」「義」。下面,我想簡單比較一下作者為什麼著重的神化這兩個人。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認為三國之中蜀漢是正統。而朱熹以前的觀點,從陳壽開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為正統。自朱熹之後,君王、大臣、百姓也開始接受朱熹的觀點,原因就是這種觀點是符合儒家思想,並能被統治階級所接受的。羅貫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觀點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於「漢室」的。這其中,作者又把諸葛亮寫成了「智」的化身,把關羽寫成了「忠」「義」的化身。這也就是為什麼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道光年間的統治者曾給關羽長達三十餘字的謚號了。
至於醜化,基本是對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歷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國演義》卻把他描述成了一個忌賢妒能的人。醜化大部分都是為神化作映襯的。
三、人物與線索
《三國演義》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義膽忠肝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忠厚老實的劉備、勇謀兼備的趙雲、狡詐多疑的曹操、忌賢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禰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對細節的刻畫,來體現人物鮮明的特點。如,寫張飛,第七十回中,作者對張飛使了一個小心眼智敗張郃的戰例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刻畫與描寫,與此同時又加入了一段諸葛亮與劉備的對話,更顯出了諸葛亮的智謀高超。
《三國演義》能夠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處理的恰到好處,就是因為作者在用筆上不僅有實寫、虛寫、詳寫、略寫、插敘、倒敘,還有作者採用了沿線索來記敘的文學手法。《三國演義》的主線索就是蜀漢政權的建立以及滅亡直至三分歸晉的過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線索。如,赤壁之戰時期,作者是從劉備、孫權、曹操三條線索來展開敘述的。而這三條線索有互有聯系,不會在一個章節之中只敘述一條或兩條線索,這樣交織進行,就會讓讀者感到很連貫,而不是只讀一條線索的冗長與乏味。
四、封建與王道
《三國演義》中表現的一個政治思想觀就是倡導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與仁政。《三國演義》中的一大部分虛構故事情節都是為了表現這種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膽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義」的藝術形象。
首先是諸葛亮。《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諸葛亮,是「忠貞」和「智慧」的化身,特別是作者對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盡筆力,大肆渲染。
諸葛亮在當時的地主階級統治集團中,是一個看問題比較敏銳、處事比較有膽識謀略、能隨機應變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這些優勢,就是因為它重視實踐。如,在曹操攻佔荊州,領兵南下時,諸葛亮曾向孫權分析當時形勢,預計到曹操必敗,正是因為諸葛亮在戰爭之前就已經對敵我雙方的優勢和弱點作了比較的緣故。又如,諸葛亮敢於使「空城計」,就是因為他對敵我將領的情況作了分析,料知司馬懿了解自己「生平謹慎,必不弄險」,從而利用司馬懿對自己長期形成的認識,採用了十分「弄險」的疑兵之計,解除了危機。然而,在更多的章節中,作者卻把諸葛亮寫成了「先知先覺」的人物。如,諸葛亮的幾次「夜觀天相」,幾次「錦囊妙計」。而在「七星壇祭風」,更是荒誕不經的描寫。類似的問題,還可以在「巧布八陣圖」「班師祭瀘水」「五丈原禳星」「定軍山顯聖」中看到。
關羽也是《三國演義》中著力描寫的人物。在作者的筆下,關羽也從《三國志》中的一名與趙雲、黃忠地位相同的武將,變成了《三國演義》中勇猛忠義的大英雄。《三國演義》如此美化關羽,完全是為了提倡封建的「忠」「義」思想。《三國演義》後,關羽就成為完全符合封建統治階級理想的人物,關羽在民間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廣。明、清的統治者曾經幾次封其為「大帝」,到處為其立廟。這就清楚的說明,通過關羽鼓吹「忠」「義」的這種描寫,是多麼適合封建統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為了提倡為封建主子賣命,《三國演義》還塑造了一系列所謂「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們為了盡忠漢獻帝誅除「國賊」曹操,「雖滅九族,亦無後悔」。作者把這些人吹捧為流芳千古的模範人物。此外,寫姜維等人物時,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寫孫夫人等人物時,鼓吹了封建的「節烈」。由此可知,《三國演義》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貫穿了作者的社會政治觀點的。
五、詩詞與歌賦
《三國演義》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詩詞歌賦,雖然數量比《紅樓夢》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詩詞是為了表達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則是出現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筆下。如,「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當,一時詭計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後人嘆曹操中計誤殺蔡瑁、張允之事。篇頭詞「臨江仙」,氣勢磅礴,讓讀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氣;讀過之後,更有一種意猶未盡、引人入勝的感覺。篇尾詩「古風」,則把三國一個世紀的興衰成敗、長達66萬字的文字概括成僅300餘字的長篇敘事詩。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是它卻像一片押韻的後記一般,帶領讀者重溫三國風雲。其最後幾句,更是引發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與認識:「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吊空牢騷。」留給讀者無限的遐想。
總而言之,《三國演義》可以說是四大名著中僅次於《紅樓夢》的精品小說。雖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們去探討,但是它留給中華民族的意義是深遠的。

⑨ 西遊記有那些故事情節

蒙差揭諦皈依旨,謹記唐僧難數清:金蟬遭貶第一難,
出胎幾殺第二難,滿月拋江第三難,尋親報冤第四難,
出城逢虎第五難,落坑折從第六難,雙叉嶺上第七難,
兩界山頭第八難,陡澗換馬第九難,夜被火燒第十難,
失卻袈裟十一難,收降八戒十二難,黃風怪阻十三難,
請求靈吉十四難,流沙難渡十五難,收得沙僧十六難,
四聖顯化十七難,五庄觀中十八難,難活人參十九難,
貶退心猿二十難,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難,寶象國捎書二十二難,
金鑾殿變虎二十三難,平頂山逢魔二十四難,蓮花洞高懸二十五難,
烏雞國救主二十六難,被魔化身二十七難,號山逢怪二十八難,
風攝聖僧二十九難,心猿遭害三十難,請聖降妖三十一難,
黑河沉沒三十二難,搬運車遲三十三難,大賭輸贏三十四難,
祛道興僧三十五難,路逢大水三十六難,身落天河三十七難,
魚籃現身三十八難,金<山兜>山遇怪三十九難,普天神難伏四十難,
問佛根源四十一難,吃水遭毒四十二難,西梁國留婚四十三難,
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難,再貶心猿四十五難,難辨獼猴四十六難,
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難,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難,收縛魔王四十九難,
賽城掃塔五十難,取寶救僧五十一難,棘林吟詠五十二難,
小雷音遇難五十三難,諸天神遭困五十四難,稀柿衕穢阻五十五難,
朱紫國行醫五十六難,拯救疲癃五十七難,降妖取後五十八難,
七情迷沒五十九難,多目遭傷六十難,路阻獅駝六十一難,
怪分三色六十二難,城裡遇災六十三難,請佛收魔六十四難,
比丘救子六十五難,辨認真邪六十六難,松林救怪六十七難,
僧房卧病六十八難,無底洞遭困六十九難,滅法國難行七十難,
隱霧山遇魔七十一難,鳳仙郡求雨七十二難,失落兵器七十三難,
會慶釘鈀七十四難,竹節山遭難七十五難,玄英洞受苦七十六難,
趕捉犀牛七十七難,天竺招婚七十八難,銅台府監禁七十九難,
凌雲渡脫胎八十難,路經十萬八千里,聖僧歷難簿分明。
參考資料:http://guoxue..com/page/cef7d3cebcc7/99.html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