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戶縣甘停鎮有商周遺址
1. 陝西富平有哪些革命歷史
大明宮遺址,大雁塔,青龍寺
重點文物
陝西境內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延安革命遺址 1937-1947年 延安市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漢至宋 漢中市
大雁塔 唐 西安市
小雁塔 唐 西安市
興教寺塔 唐 西安市長安區
西安城牆 明 西安市
西安碑林 漢至近代 西安市
葯王山石刻 隋至明 銅川市
半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豐鎬遺址 周 西安市長安區
阿房宮遺址 秦 西安市
漢長安城遺址 西漢 西安市
大明宮遺址 唐 西安市
黃帝陵 黃陵縣
秦始皇陵 秦 西安市臨潼區
茂陵(漢武帝劉徹墓) 西漢 興平市
霍去病墓 西漢 興平市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唐 禮泉縣
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墓) 唐 乾縣
順陵(武則天之母楊氏墓) 唐 咸陽市
陝西境內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西安事變舊址 1936年 西安市
藍田猿人遺址 舊石器時代 藍田縣
周原遺址 西周 扶風縣、岐山縣
司馬遷墓和祠 西漢至宋 韓城市
陝西境內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瓦窯堡革命舊址 1935年 子長縣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 1937-1946年 陝西省西安市
大佛寺石窟 唐 彬縣
鍾山石窟 北宋 子長縣
昭仁寺大殿 唐 長武縣
西嶽廟 明至清 華陰市
西安清真寺 明至清 西安市
秦雍城遺址 東周 鳳翔縣
秦咸陽城遺址 戰國至秦 咸陽市
黃堡鎮耀州窯遺址 唐至元 銅川市
長陵 西漢 咸陽市
杜陵 西漢 西安市長安區
橋陵 唐 蒲城縣
扶托村 商周 西安市戶縣
陝西境內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姜寨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臨潼區
鄭國渠首遺址 戰國 涇陽縣
魏長城遺址 戰國 華陰市、大荔縣 、韓城市
統萬城遺址 十六國 陝西省靖邊縣
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包括青龍寺遺址) 隋、唐 西安市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 隋、唐 麟游縣
灞橋遺址 隋-元 西安市
華清宮遺址 唐 西安市臨潼區
武侯墓 三國 勉縣
泰陵 隋 咸陽市
永陵 西魏 富平縣
仙游寺法王塔 隋 周至縣
府州城 五代-清 府谷縣
西安鍾樓、鼓樓 明 西安市
水陸庵 明 藍田
2. 我想了解陝西省西安市戶縣大王鎮東村的歷史
大王鎮地處戶縣東北大門,位於省委、省政府「一線兩帶」核心和西安 —— 咸陽經濟圈腹地。轄 27 個行政村, 149 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1225人,耕地面積32300多畝,行政區域面積23.3平方公里 , 其中鎮區面積5.2平方公里 , 鎮區總人口7800餘人。大王鎮是重要的交通樞紐,省108國道、西戶、咸戶公路穿境而過,鎮區距西安11公里,距咸陽15公里,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20公里,隴海鐵路西余支線沿鎮而過,是咸陽地區上西漢高速公路的必經之地。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大王鎮黨委、政府一班人齊心協力,真抓實干,藉助西部大開發的強勁東風,憑借獨有的地域優勢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按照 「 圍繞一個中心(小城鎮建設)、抓住兩個重點(基層組織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三個突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打造大王食醋品牌) 」 的發展思路,鎮村兩級幹部帶領全鎮群眾迎難而上,開拓進取,苦幹實干,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這一執政興國、執政為民的第一要務。
大王鎮是一個商貿重鎮。明弘治十一年(公元 1498 年)於此古要道設店鋪,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即成為商貿集散地,號稱大王鎮至今已有 500 多年歷史。歷史上著名的兆倫鍾官城遺址是我國自秦代至清朝全國貨幣製造中心,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和開發意義。鎮區面積5.2平方公里,鎮區總人口7800餘人,現有事業單位22個,大型集貿市場3個,鎮區工業企業126戶,商業攤點2000餘家,日交易量已達千萬元以上, 集會人流每日多達2萬餘人次。輻射帶動周邊長安、周至、興平、咸陽及戶縣南部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戶縣北部、西安西部、咸陽南部一個大型的商貿古鎮。 2003年,鎮黨委、政府邀請有關專家通過實地調查、勘測設計、規劃論證,製做完成了《大王鎮 2003-2020 年城鎮建設規劃》,為大王發展描繪出美好的藍圖。
大王鎮是一個工業重鎮。鎮域內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猛,全鎮現有中外合資、私營企業 400 多家,形成了以造紙、釀造、玻璃工藝加工、鑄造等為主的主導產業。全鎮現有投資 300 萬元以上的塗布紙廠 7 個,包裝紙箱廠 45 個,彩印廠 21 個,已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包裝紙箱生產基地。有食用醋、保健醋企業 35 個,創出了 「 福春 」 、 「 益康 」 、 「 錦興 」 三大名牌,並先後在楊凌農博會上獲獎,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另有建材企業 18 個,鑄造企業 14 個,各企業積極引進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實施二次創業,取得了長足發展。鎇塢紙業有限公司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總投資已達 2000 萬元以上,成為集造紙、紙箱、化工、鑄造為一體的企業集團,並榮獲 「 中國表面處理工程優秀企業 」 稱號。光達工藝玻璃有限公司產品銷往歐美國家,出口外匯率逐年上升。長發鋁業有限公司,引進外資 3000 多萬元進行技術改造,華城鋼桿照明器材廠、西安惠寧造紙廠、長城造紙廠等企業效益連年增長。非公有制企業可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 9000 餘人。截止 2004 年底,完成鄉鎮企業總收入 31997 萬元,鄉鎮工業總產值 30150 萬元,出口交貨值 480 萬元。鄉鎮企業入庫稅金 578 萬元,引進大型項目 6 個,引進資金 3800 萬元,新發展大、小企業 35 戶。
大王鎮是一個綠色農業重鎮。鎮黨委、政府利用交通便利的優勢,接受西安 —— 咸陽經濟圈的輻射,積極發展城郊型農業。到 2004 年底,全鎮實現農業產值 0.7 億元。按照省 108 國道沿線設施農業帶、咸戶路中棚草莓帶、渭河苗木花卉旅遊示範帶的布局,大力發展鎮區設施精品農業,鎮區 108 國道沿線已建成 100 余棟日光溫室大棚菜、果基地,咸戶路中棚草莓已達 300 余棟,宋東、宋西已建成 2000 余畝無公害蔬菜基地,成為西安、咸陽重要的 「 菜籃子 」 。鎮區北部渭河苗木花卉旅遊示範帶作為山川秀美工程列為國家級重點投資項目。長慶油田投資 1000 萬元建設的渭河苗木花卉基地已初成規模,建成後將成為西安、咸陽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大王鎮地理環境優越,交通優勢顯著,治安秩序良好,發展潛力強勁,是各屆客商投資興業的一片樂土。小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必將進一步推動鎮區乃至戶縣以北地區經濟的發展,優化縣域經濟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從而輻射帶動西寶、咸戶沿線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實現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經濟發揮應有的作用很大。
3. 陝西 戶縣都有那些景點
精品路線
東南線:
高冠觀瀑——亞健高爾夫球場揮桿健身——三論宗祖庭草堂寺禮佛,瞻仰鳩摩羅什舍利塔——長峰旅遊中心休閑——太平國家森林公園登山探幽,賞北方最大的瀑布群。
●農家樂園:①草堂營農家樂 ②煤場農家樂 ③曹全堂農民畫展室賞畫。
●野境探秘: ①太平西寺溝探尋原始風光 ②紫閣峪探訪玄奘遺骨之謎。
西南線:
全真祖庭重陽宮觀國寶祖庵碑林——王重陽修道「活死人墓」——避暑勝地清涼山——觀音山度假區——秦嶺腹地朱雀國家森林公園感受大自然幽靜古野的原始情調。
●農家樂園:澇峪八里坪農家樂
●野境探秘:①甘峪溝探尋夏啟與有扈氏甘之戰遺跡,觀甘峪山水風光。 ②澇峪郭清溶洞觀賞自然奇觀。
北線:
戶縣龍窩酒廠參觀傳統釀酒工藝——渭河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園體驗現代農業科技,採摘鮮果。
●野境探秘:① 渭河古渡,觀賞沙鷗漫天飛翔、水天一色場景。
②兆倫鍾官城遺址,探尋秦漢國家鑄幣場遺跡。
城區旅遊線路:
中樓遠眺——農民畫展覽館感受戶縣農民畫風采,領略民間藝術魅力——東韓農民畫庄別墅式的住宅,花園式的農庄,讓您融入農家歡樂之中——渼陂泛舟、嬉水——品嘗戶縣機場烤肉。
環山旅遊精品線:
高冠觀瀑——三論宗祖庭草堂寺禮佛,瞻仰鳩摩羅什舍利塔——亞健高爾夫球場揮桿健身——太平國家森林公園登山探幽,賞北方最大的瀑布群——阿姑泉牡丹苑觀景賞花——清涼山尋訪老子蹤跡——朱雀國家森林公園感受大自然幽靜古野的原始情調。
●農家樂園:①草堂營農家樂 ②杜家莊農家樂 ③澇峪八里坪農家樂 ④太平煤場農家樂
●野境探秘:①烏桑峪觀亞洲最大的天生石橋——仙人橋。 ②登圭峰,極目遠眺。
4. 戶縣的歷史
公元前21世紀至前16世紀,夏朝設有「扈,氏,國」。這是戶縣地區建置最早的方國,也是「戶縣」地名的由來,夏朝的重要事件甘之戰和甘誓都發生在戶縣附近。
商時設「崇國」;周時,作「豐邑」;秦代改「扈」為「鄠」;西漢時設「鄠縣」。歷代延續,
夏代戶縣為有扈氏國,與夏同姓姒,為夏之屬國。夏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奴隸制國家,這時國家常以氏族名稱作為國名。如「夏後氏」為「夏國」,「有扈氏」為「扈國」。有扈氏國為戶縣地區建置最早的方國,也是戶縣地名的由來。
商代戶縣有崇國,其後有豐邑,都是商之屬國。商代戶縣的甘亭、甘盤也是商之屬國。
春秋戰國時期周平王東遷,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
秦代在咸陽設內史,兼治三輔,戶縣屬內史管轄。
漢初置鄠縣,屬右扶風,高帝九年屬內史,武帝太初元年屬右扶風,東漢仍屬右扶風。
三國戶縣屬始平郡。
晉代戶縣屬始平郡。
北魏戶縣屬京兆郡。
西魏戶縣屬雍州京兆郡。
北周戶縣屬京兆尹。
隋朝戶縣屬京兆郡。
唐代戶縣屬關內道京兆府京兆郡。開元二十一年戶縣屬京畿道。
五代梁時戶縣屬大安府。唐、晉、漢、周戶縣屬京兆府。
北宋戶縣屬永興軍路京兆府京兆郡。
金代陝西分6路,戶縣屬京兆路京兆府。
元代陝西設行中書省,下轄6路,戶縣屬奉元路。
明初戶縣屬關內道西安府。
清代仍依明制,戶縣屬西安府。
民國元年廢陝西布政使司,全省分7府,戶縣屬西安府。
1964年9月10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通知,經國,務,院批准,將「鄠縣」改為「戶縣」。
5. 西安戶縣的歷史文物
兆倫鑄錢遺址 位於大王鎮兆倫村,又名鍾官城鑄錢遺址。明崇禎十四年(1641)《戶縣志··勝地遺跡》載:「鍾宮,在鄠縣東北二十五里,始皇收天下兵(古者以銅為兵器),銷為鍾鐻,此或其處也。」《元和郡縣志》卷二雲:「鍾官故城,一名灌鍾城,在鄠縣東北二十五里,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銷為鍾鐻處。」《三輔黃圖校正》雲:「《元和》作鍾官,極為正確,蓋為水衡都尉鍾官令鑄錢之地,為上林鑄錢三官之一。」《三輔黃圖》誤官為宮。畢沅《關中勝跡圖志》亦雲:「鍾官城在鄠縣東北二十五里,元和郡縣志一名灌鍾城,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銷為鍾鐻處。」灌者煉鑄之意,即是秦代煉鑄鍾鐻的地方。漢滅秦後,繼續沿用此鑄造場地,尤其到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實行國家統一鑄幣,專令上林三官鑄錢,此處便成為主要鑄錢幣的場所。遺址北近西寶公路,南跨郿塢嶺高地,東臨蒼龍河故道,西至兆倫村和梧村間,東西寬約600米,南北長約1500米,總面積近90萬平方米。20世紀50年代將蒼龍河改道,開挖的新河自東南向西北從遺址中部穿過。70年代由於生產活動(平整土地)頻繁,特別是新河的治理,使遺址區內先後暴露出陶范、建築遺物及建築夯土台等。在新河東岸發現木炭灰土層,東西長約25米,南北寬約16米,灰層厚度50——70厘米,其中夾雜有較多銅渣。在灰土層以南還有一段舊范磚堆砌的牆基,此應是重要的冶鑄區域。
遺址區內發現最多的是錢范,在蒼龍河故道以西分布較廣,有的地點竟堆積1-2米厚。有西漢五銖范和王莽時期多種錢范,分為銅范和陶范兩種。陶范分為陶范母和陶背范,其中絕大多數為陶背范。五銖錢陶背范為長方型,表面抹有0.4——0.6厘米厚的細泥,其上制有錢型。范體為夾沙,沙粒均勻,在范體一側留有V形澆鑄口。鑄口右側與另一端正中各有一定位榫。另外還有一種小五銖錢陶范。僅新莽時期錢范即有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大泉五十、小泉直一、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壯泉四十、貨泉、大布黃千、次布九百、幼布三百、貨布等12種。在「大泉五十」陶范上發現有「鍾官前官始建國元年三月工常造」的題銘。另外在遺址內還發現有「鍾官錢丞」封泥。(見《戶縣志》678頁)
秦萯陽宮遺址 《三輔黃圖·秦宮》載:「萯陽宮,秦文王起,在今鄠縣西南二十三里。」明崇禎十六年《鄠縣志》載:「秦萯陽宮,在鄠縣西南二十有三里,秦文王所造也。秦王政九年,嫪毐作亂,族,遷太後於雍萯陽宮,即此。」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如璉編《鄠縣志》載:「秦萯陽宮,在縣西三里,秦文王所造也。秦王政九年,嫪毐作亂,族,遷太後於萯陽宮,即此。父老相傳,今陂頭東岳宮即其舊址。舊志西南二十三里,誤矣。」此後屢次重修鄠縣志皆沿其說。(見《戶縣志》679頁)
漢上林苑遺址 上林苑創建於秦。秦亡後,漢高祖發布詔令,允許農人在上林苑開墾耕種,上林苑所剩無幾。漢武帝恢復並擴建上林苑,將大片地方劃為禁區,「帝初修上林苑,群臣遠方各獻名果異卉三千餘種植其中」(《三輔黃圖》)。擴建後的上林苑「延亘四百餘里,有離宮七十所,皆容千乘萬騎」(《三輔故事·關中記》),成為皇帝游樂狩獵場所。《三輔黃圖·雜錄》又雲:「關中八水皆出入上林苑……灃水出鄠南灃谷,北入渭;澇水出鄠西南,北流入渭。」澇水縱貫戶縣中部,灃澇二水皆出入上林苑。可知戶縣大部分地區皆入上林苑中。(見《戶縣志》680頁)
隋甘泉宮遺址 《古今圖書集成》102冊:「甘泉宮,隋宮。在鄠縣西南二十里,對甘谷。」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鄠縣志》載:「甘泉宮在鄠縣西南二十里,對甘泉谷。」據考證,甘泉宮遺址在縣西南約10多公里的石井鄉栗峪口之老牛坡下。其宮雖廢,但遺跡尚存,依稀可見依山建築,有甘泉,水甘冽,天旱不涸。明正統元年(1436)在其址修建明陽寺。有明正德十二年(1517)所立《重修明陽寺記》碑一通,載有「甘泉故址」等字。(見《戶縣志》680頁) 公輸堂 又名源遠堂、祁村宮。位於縣城北11公里渭豐鄉祁南村。為全國僅存小木作天宮樓閣式古建築。其雕刻精細絕倫,似得木匠祖師魯班(公輸班)之巧得名。
據傳元代天歷年間,山西太原府祁縣南渠里李金榮創立圓頓正教亦稱白陽三會,被尊為教主,其勢力逐漸發展到陝西關中一帶。明天順至成化年間(1458~1476)人稱單四爺的教徒,為傳教從四方集資,組織能工巧匠在祁村,歷時11年建成源遠堂。堂內天宮樓閣的佛龕原供有眾多佛像,故又名萬佛堂。
公輸堂原有殿堂四進,前三進已盪然無存,只留藏有天宮樓閣一進,面闊三間,進深7.13米,高6.10米。外觀為普通硬山式建築,內部樓樓並列,閣閣相連,層層疊疊。每間外檐都設有極其精細的六抹透花隔扇門,門額上飾以出五跳斗拱,斗拱上置異常華麗的重樓。門內則為富麗堂皇的天宮樓閣,閣頂為斗八藻井或斗四藻井。天宮建築有各式繁復精巧的重樓、三重樓、角樓等,堂閣多達213棟。閣與閣之間以飛廊連接。天宮結構自下而上共六個層次,最下為隔架,向上依次為垂掛平台、斗拱平座、樓閣底層、樓閣二層、樓閣三層,最上為藻井。上萬件構件,件件相套,層層組合,交織出密集的幾何圖案,此種格板套合的箱體結構,是比較少見的獨特結構方式,其特點是用材輕巧,整體性好,不易變形。公輸堂結構除輕巧牢固之外,斗拱密集如蜂房,藻井迴旋似水渦的造型,嚴謹而華美,富於韻律感。
堂內有八塊鏤空板門,上半部均由各種不同形狀的花朵組成,花心原均鑲有明珠,猶如滿天繁星,更增添天宮樓閣的豪華與神秘。一個很小的套鎖梅花由24件形態各異的花瓣組成,不用粘合劑,全部鑲套穿鎖而成,合縫嚴密,渾然一體,精巧至極。
公輸堂遍飾彩繪,瀝粉貼金,其用料系由石藍、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和赤金等調配而成。作畫方式採用現已瀕於失傳的「卧金點翠」與「紫龍罩」工藝,色澤鮮艷,經久不變。所繪仙草花卉、龍鳳博古等,各富神姿,尤其是數十幅人物畫,或道侶捧圭,或仙姬出遊,或講經論道,或捧茶獻果,無不傳神達意,栩栩如生。公輸堂彩繪的地文(底子)厚度只有一毫米左右,由於很薄,不易起皮脫落,所以歷時近600年依舊完好。堂內東次間中室門框上,雕刻一副瀝粉貼金楹聯雲:「法堂巍巍雕刻若得公輸巧,聖像翼翼彩繪似有道子能。」這是對公輸堂雕刻和彩繪技藝的真實寫照。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見《戶縣志》683頁)
大觀樓 建於明崇禎八年(1635),「仿會城(西安)之制而為之」,原名文昌閣,清乾隆十年(1745)重修改稱大觀樓。因位於縣城東、西、南、北四街中心,習慣稱為中樓,亦有稱鍾樓的。樓體為木質結構,廣深各三間,外加圍廊成五間,樓閣兩層,重檐三滴水,四角攢尖頂。兩層樓檐下均施出一跳單下昂斗拱。樓內有扶梯,可登上四面有木格扇門的二層大廳,廳外有迴廊環繞,可憑欄遠眺四周景色。樓體通高24米,下有方形磚砌基座,邊長22米,四望如一。座中有闊5.58米,高4.12米的十字卷洞與四條大街相互貫通。鑒於過往車馬穿樓過洞諸多不便,民國三十六年(1947)將樓四周房屋拆除,使道路繞樓而行。在東、南、西、北卷洞上端各嵌有長1.83米,寬一米的青石匾額,分別書刻有迎旭、覽勝、瞻紫、拱極八個結體端莊的大字。
清代、民國大觀樓均有維修。1957年和2000年曾兩度亮椽揭瓦,更換腐朽的椽柱和舊瓦。1980年為防止基座不再崩塌,於外圍加修40公分厚鋼筋水泥層,外砌30公分厚仿明大青磚,並將原由東南角登樓單台梯,改為由東西兩邊登樓雙台梯,將原基座上磚圍牆改為水泥圍欄。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見《戶縣志》685頁)
6. 西安鍾馗故里歡樂谷
鍾馗故里歡樂谷
坐落於西安環山旅遊路戶縣石井鎮終南山阿姑泉牡丹園下的「鍾馗故里歡樂谷」,是在「唐•賜福鎮宅聖君鍾馗」的故里遺址上發展的以鍾馗文化為主題的度假樂園,「鍾馗故里」商標已經注冊,該中國傳統文化項目已申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到真根正宗,才可以領略真正的鍾馗文化。
鍾馗故里歡樂谷項目計劃總投資1.2億元,總佔地面積800餘畝,共分三期工程完成,一期投資已完成1500餘萬元,其中賓館部有別墅式標准客房100餘套,休閑區面積30餘畝,會議餐飲建築1200餘平方米,住宿餐飲部可一次接待300餘人的會議和聚會活動,休閑區可一次接待上千人游覽。
這里環境優美,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林草茂密,溫泉噴涌,泉水叮咚,魚翔淺底,溪流縱橫,牡丹競放,百鳥爭鳴,空氣清新,自然原生,孫悟空與阿姑泉牡丹的神話傳說更增添了她的神秘韻味。玉樹瓊樓,雅而不孤,隱山近市,真乃世間桃源。此處南依風光旖旎的中國中央公園—秦嶺,俯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秦川大地,北臨環山旅遊路,自古城西安僅20分鍾車程。史載這里還是唐僧師徒一行西天取經時專程拜望並吃住行玩過的地方;人間牡丹的發祥地;孫悟空初戀的地方;萬年盛典•砸碟打碗的發祥地。這里有中國北方首創的吉祥十二生肖別墅式星級賓館,設施齊全、服務周到、溫馨如家,為您提供祈福、食宿、休閑、游覽、停車(設有室內獨立停車位)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是您修身、修心、休憩的最佳之選。
系列文化活動
歡迎您到真根正宗,住鍾馗故里,品鍾馗文化,觀鍾馗影視,享中榜得魁,得賜福鎮宅。
1、住真根正宗鍾馗故里:鍾馗故里有吉祥十二生肖別墅式星級賓館供你住宿,其神威賜福鎮宅、中榜得魁、福祿壽禧安伴你到永遠。
2、參與「鍾馗文化端午節」系列活動(農歷五月初五)。
3、看鍾馗像及碑子、葫蘆、寶劍、槌、擎天柱、寶扇:鍾馗玉石巨像、鍾馗故里碑、古碑、鍾馗巨型葫蘆、寶劍、槌、擎天柱、寶扇
4、欣賞商標:欣賞「鍾馗故里」等注冊商標。
5、看鍾馗畫展:鍾馗藝術工藝展室,各種字畫供你觀賞,並可由,「華夏馗王」馬顯鋒先生及「關中馗王」楊旭先生現場為您作畫。
6、看鍾馗書籍:多種版本的鍾馗古籍供你閱讀或選購。
7、看鍾馗影視、戲劇:多種版本的鍾馗影視戲劇供你觀賞或選購。
8、跳鍾馗舞蹈:觀看並參與跳鍾馗及祭祈活動。
9、敬鍾馗:為鍾馗請香一柱或其它祈福活動。
10、請鍾馗:在鍾馗故里將真根正宗開光鍾馗請至家中「賜福鎮宅」、中榜得魁。
11、鬧鍾馗:集體參加類似於斗雞的鬧鍾馗活動。
12、登秦嶺終南山:登臨鍾馗家鄉秦嶺國家中央公園的中段終南山,你將享受到登上奇峰俯瞰八百里秦川的樂趣。
13、砸鍾馗運福:萬年聖典,砸碟打碗,用碗碟砸各種運福。
14、鍾馗神威,祛病驅邪:以鍾馗神威,達到祛病驅邪之目的。
15、洗鍾馗浴:用福泉水在鍾馗故居內盪滌心靈及肉身,祈福祛病驅邪。
16、觀賞鍾馗壁畫:欣賞鍾馗系列壁畫。
17、重走神仙路橋及白馬河:重走唐僧拜鍾馗曾經走過的神仙路橋及白馬河。
18、品嘗鍾馗餐飲:喝鍾馗福泉水,飲鍾馗黃酒,吃鍾馗飯菜。
19、乘中魁轎:乘坐中魁轎祈福,從而中榜得魁。
20、許願:在鍾馗故里系許願繩連心鎖許美願。
21、欣賞古諺:欣賞鍾馗系列古諺。
22、欣賞阿姑神泉、白馬河、神仙路、流沙河遺址、古剎彌佗寺——萬年古跡,風霜雪雨,史載為憑。
23、欣賞神話傳說:《鍾馗故里孫悟空與阿姑泉牡丹的傳說》、《鍾馗與唐玄奘的傳說》。
24、欣賞關於十二生肖的成語及吉祥字解:人生是樹,文化是根。
25、欣賞牡丹花及名貴植物:這里是人間牡丹的發祥地,國花牡丹,洛陽居次,雍容華貴,怡情怡智。
26、欣賞秦嶺野生花卉研究保護園:原汁原味,原產地文化保護,中國中央公園的縮影。
27、阿姑神泉湖賞魚、垂釣:魚水精神,休閑有餘。
28、放生池:放棄苦難,收獲幸福。
29、神威健身中心:釋放壓力,縱情歡樂。
30、創編關於兔子的歇後語:比比文氣。
31、獵兔、守株待兔:比比武威,顛覆古語。
32、搶錢中心:試試你的身手。
33、男右女左,年年有餘:以摸魚測測你的手氣。
34、欣賞十八景:欣賞鍾馗故里之十八景。
35、享受古裝服務:服務人員著古裝進行服務。
36、享受文化停車:享受德才福祿壽禧安仁義禮智信道和美善停車位,並設獨立室內車庫停車。
37、漫步鍾馗大道:走鍾馗故里的條條吉祥大道。
38、欣賞神秘鍾馗像:觀看只有在雨中才能顯現的古神秘鍾馗像。
39、欣賞名人政要留影:欣賞名人政要來鍾馗故里的留影。
40、上網:在電子室進行上網沖浪。
41、祈福塗鴉壁:將你的心願寫畫在此處祈福。
7. 戶縣景點
1、鍾馗故里歡樂谷:西安鍾馗故里歡樂谷度假村屬國家級AA免費旅遊景區。她地處世界地質公園秦嶺終南山核心區,是在「唐·賜福鎮宅聖君」鍾馗故里遺址上建設的以秦嶺山水和鍾馗文化為主題的旅遊度假勝地,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之大成。
融旅遊、客房、餐飲、會議、鍾馗文化體驗功能為一體。鍾馗故里有世界地質公園秦嶺終南山腹地得天獨厚的山水人文環境,景點星羅棋布,且交通便利,距西安、咸陽僅三十分鍾車程,隱山近市,雅而不孤,真乃世間桃園。
5、金龍峽風景區位於秦嶺北麓將軍山西側。距西安三十公里。環山旅遊路和西漢高速路在此交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捷。金龍峽被譽為:「中國北方第一峽」,碧山銀瀑,奇峰怪列,宛如一條穿雲吐霧的巨龍在秦嶺懷抱中騰空飛翔。
8. 陝西歷史遺跡
大明宮遺址,大雁塔,青龍寺
重點文物
陝西境內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延安革命遺址 1937-1947年 延安市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漢至宋 漢中市
大雁塔 唐 西安市
小雁塔 唐 西安市
興教寺塔 唐 西安市長安區
西安城牆 明 西安市
西安碑林 漢至近代 西安市
葯王山石刻 隋至明 銅川市
半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豐鎬遺址 周 西安市長安區
阿房宮遺址 秦 西安市
漢長安城遺址 西漢 西安市
大明宮遺址 唐 西安市
黃帝陵 黃陵縣
秦始皇陵 秦 西安市臨潼區
茂陵(漢武帝劉徹墓) 西漢 興平市
霍去病墓 西漢 興平市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唐 禮泉縣
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墓) 唐 乾縣
順陵(武則天之母楊氏墓) 唐 咸陽市
陝西境內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西安事變舊址 1936年 西安市
藍田猿人遺址 舊石器時代 藍田縣
周原遺址 西周 扶風縣、岐山縣
司馬遷墓和祠 西漢至宋 韓城市
陝西境內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瓦窯堡革命舊址 1935年 子長縣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 1937-1946年 陝西省西安市
大佛寺石窟 唐 彬縣
鍾山石窟 北宋 子長縣
昭仁寺大殿 唐 長武縣
西嶽廟 明至清 華陰市
西安清真寺 明至清 西安市
秦雍城遺址 東周 鳳翔縣
秦咸陽城遺址 戰國至秦 咸陽市
黃堡鎮耀州窯遺址 唐至元 銅川市
長陵 西漢 咸陽市
杜陵 西漢 西安市長安區
橋陵 唐 蒲城縣
扶托村 商周 西安市戶縣
陝西境內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姜寨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臨潼區
鄭國渠首遺址 戰國 涇陽縣
魏長城遺址 戰國 華陰市、大荔縣 、韓城市
統萬城遺址 十六國 陝西省靖邊縣
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包括青龍寺遺址) 隋、唐 西安市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 隋、唐 麟游縣
灞橋遺址 隋-元 西安市
華清宮遺址 唐 西安市臨潼區
武侯墓 三國 勉縣
泰陵 隋 咸陽市
永陵 西魏 富平縣
仙游寺法王塔 隋 周至縣
府州城 五代-清 府谷縣
西安鍾樓、鼓樓 明 西安市
水陸庵 明 藍田縣
延一井舊址 清 延長縣
陝西境內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甜水溝遺址 舊石器時代 大荔縣
花石浪遺址 舊石器時代 洛南縣
元君廟--泉護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華縣
康家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老牛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商 西安市
櫟陽城遺址 戰國至漢 西安市
京師倉遺址 西漢 華陰市
良周遺址 秦、漢 澄城縣
東渭橋遺址 唐 高陵縣
玉華宮遺址 唐 銅川市
西漢帝陵 西漢 咸陽市、西安市
唐代帝陵 唐 富平縣、蒲城縣、三原縣、涇陽縣、禮泉縣、乾縣
三原城隍廟 明 三原縣
鳩摩羅什舍利塔 唐 戶縣
公輸堂 明 戶縣
倉頡墓與廟 明、清 白水縣
泰塔 北宋 旬邑縣
香積寺善導塔 唐 西安市長安區
西安城隍廟 明、清 西安市
白雲山廟 明、清 佳縣
八雲塔 唐 周至縣
涇陽崇文塔 明 涇陽縣
彬縣開元寺塔 北宋 彬縣
韓城普照寺 元 韓城市
韓城文廟 明 韓城市
韓城城隍廟 明 韓城市
黨家村古建築群 明、清 韓城市
耀縣文廟 明 銅川市耀州區
澄城城隍廟神樓 明 澄城縣
鎮北台 明 榆林市
重陽宮祖庵碑林 元至清 戶縣
慈善寺石窟 隋、唐 麟游縣
洛川會議舊址 1937年 洛川縣
楊家溝革命舊址 1947~1948年 米脂縣
陝西境內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龍崗寺遺址 舊石器時代至漢 南鄭縣
石峁遺址 新石器時代 神木縣
石摞摞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 佳縣
李家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鄉縣
北首嶺遺址 新石器時代 寶雞市
東龍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漢 商洛市
橫陣遺址 新石器時代 華陰市
李家崖城址 商至周 清澗縣
梁帶村遺址 周 韓城市
楊家村遺址 周 眉縣
法門寺遺址 南北朝至清 扶風縣
麟州故城 唐至明 神木縣
秦東陵 秦 西安市
張騫墓 漢 城固縣
明秦王墓 明 西安市
蔡倫墓和祠 清 洋縣
精進寺塔 唐至宋 澄城縣
長安聖壽寺塔 唐 西安市
長安華嚴寺塔 唐 西安市
百良壽聖寺塔 唐 合陽縣
昭慧塔 唐 高陵縣
開明寺塔 唐 洋縣
大秦寺塔 宋 周至縣
太平寺塔 宋 岐山縣
武陵寺塔 宋 永壽縣
神德寺塔 宋 銅川市
法王廟 宋至清 韓城市
北營廟 元 韓城市
五門堰 元 城固縣
吳堡石城 明至清 吳堡縣
周公廟 明至清 岐山縣
榆林衛城 明至清 榆林市
張良廟 明至清 留壩縣
扶風城隍廟 明至清 扶風縣
玉皇後土廟 明至清 韓城市
玄武廟青石殿 明 合陽縣
慶安寺塔 明 渭南市
咸陽文廟 明 咸陽市
盤龍山古建築群 明 米脂縣
姜氏庄園 清 米脂縣
豐圖義倉 清 大荔縣
靈岩寺摩崖 漢至民國 略陽縣
石泓寺石窟 隋至明 富縣
楊珣碑 唐 扶風縣
萬安禪院石窟 宋 黃陵縣
易俗社劇場 民國 西安市
渭華起義舊址 1927年 華縣
吳旗革命舊址 1935年 吳起縣
保安革命舊址 1936年~1937年 志丹縣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西安、延安、韓城、榆林、漢中、咸陽。
9. 陝西省的戶縣,為何要改名誒鄠邑區
陝西省的戶縣,為什麼要改名為鄠邑區,其實是因為政策所致。2016年11月24日,國家同意了陝西省調整西安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同年12月23日,陝西省人民政府開始陸續批復撤銷戶縣,設立為西安市鄠邑區。
2017年9月9日,鄠邑區撤縣設區正式揭牌,戶縣之名就此停用,改為了鄠邑區。鄠邑區,位於西安市的西南部,北鄰渭水,東鄰長安,西靠周至縣,總面積達1282平方千米。
1946年,陝西省人民委員會通知,經國務院批准,將鄠縣改為戶縣,1983年,戶縣劃分為西安市管轄,一直到2003年,戶縣開始了長達十三年的撤縣設區的長跑,最終成功,改名為鄠邑區。
正如《地理志》記載,古邑國,有戶古、戶國、甘亭、邑至秦改為鄠邑。典籍《辭海》裡面則顯示:鄠侯之地為鄠,位於長安西南、澇河東岸,夏時扈國、秦為鄠邑、漢置鄠縣、即今陝西省鄠縣。戶縣回歸曾用地名,的確是歷史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