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去運河游記

去運河游記

發布時間: 2021-01-25 07:30:05

『壹』 古運河暢想曲這篇游記為什麼從唐朝詩人張繼寫起

張繼唐代詩人。字懿孫。襄州(今湖北襄樊)人。生卒年不詳。天內寶十二載 (753)中進士。張繼在容至德中與劉長卿同為御史,大歷年間以檢校祠部員外郎分掌財賦於洪州。與皇甫冉、劉長卿交誼頗深,歿於洪州後,劉長卿曾作《哭張員外繼》痛悼之。 張繼詩現存約40首,主要是紀行游覽、酬贈送別之作,多為五七言律詩及七言絕句。語言明白自然,不尚雕飾。七絕《楓橋夜泊》情致清遠,歷來為人所稱,北宋時已刻石於蘇州(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卷中)。自歐陽修《六一詩話》就「夜半鍾聲」提出疑問之後,後人紛紛致辭,大多均列舉例證,以明唐代僧寺半夜鳴鍾的事實。張繼詩還有若干首表現了對於時事和人民生活的關切,如《閶門即事》描寫農民被召從軍後田園荒蕪的情景,《酬李書記校書越城秋夜見贈》反映安史亂中唐室播遷、財政拮據的狀況。還有《送鄒判官往陳留》一首,寫齊宋一帶備受戰爭破壞,其中「女停襄邑杼,農廢汶陽耕」,「火燎原猶熱,風搖海未平」幾句,為《中興間氣集》編者高仲武所贊賞。 席啟寓刻《唐詩百名家全集》和《全唐詩》均存張繼詩 1卷。事跡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和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張繼考》。

『貳』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市區號

淮安的區號:
0517
淮安位於江蘇省中北部,江淮平原東部。
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緊密圈層城市。

『叄』 臨澧博物館游記作文600字

10月22日,學軍小學全體二年級的學生來到了杭州運河博物館參觀。運河博物館坐落於京回杭大運河畔,答古老的拱宸橋旁邊。大多數同學沒有來過這里,博物館大氣而幽雅的設計讓同學們興致高昂,好奇心大起。走進博物館大門,我們在大廳里看到了室內的水幕和水池,流水潺潺,讓大家聯想到了悠悠的古運河。
博物館分為「大運河的開鑿與變遷」、「大運河的利用」、「運河畔的城市」和「運河文化」 等幾個部分。繼續走進館內,我們看到了各種在運河附近出土的文物,有農具、工具、錢幣等等,一件件都訴說著自己的故事。展廳中有一把考古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戈,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歷史 近距離地觀察這些古物,讓大家彷彿穿越回了幾個世紀以前,感受歷史的溫度。接著,我們看到了巨大的運河河道模型、造型獨特的古代船隻模型,以及和運河有關的名人蠟像。尤其是「運河模擬游艙」 ,讓我們有身臨其境之感。通過這些展覽,我們了解了一千多年以來運河發展的歷史進程,原本熟悉的運河,變得更加親切了。

『肆』 淮安這個城市怎麼樣

淮安先由清江浦的地方升為清江市,後來向北聯上淮陰縣城就改淮陰市,再後來往南聯上淮安縣級市的城就改成淮安市,加了兩個縣城,淮安這個城市是大的。

淮安位於江蘇省中北部,江淮平原東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緊密圈層城市,淮河生態經濟帶首提首推城市 ,坐落於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處在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線上,擁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為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發源地之一。

淮安有2200多年建城史。秦時置縣,境內有著名的「青蓮崗文化」遺址。曾是漕運樞紐、鹽運要沖,駐有漕運總督府、江南河道總督府。歷史上與蘇州、杭州、揚州並稱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曾經淮安「因運而興、因運而盛」,有「中國運河之都」的美譽。中國大運河淮安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淮安地處江蘇省長江以北的核心地區,鄰江近海,為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區位優勢獨特。是江蘇省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長江三角洲北部地區的區域交通樞紐。

淮安人傑地靈,是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的故鄉。歷史上誕生過大軍事家韓信、漢賦大家枚乘、巾幗英雄梁紅玉、《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民族英雄關天培、《老殘游記》作者劉鶚等。

淮安有著名的紅色旅遊景區周恩來故里景區、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黃花塘新四軍軍部紀念館、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等,生態旅遊景區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里運河文化長廊、洪澤湖古堰景區、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清晏園、金湖水上森林公園等。

『伍』 誰知道安徒生的資料急!!!!!!用!!!!!!!!!急用!!!!!1

H.C.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是丹麥19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1805年4月2日他生於歐登塞城一個貧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父親是個窮鞋匠,曾志願服役,抗擊拿破崙的侵略,退伍後在安徒生11歲時(即1816年)病故。當洗衣工的母親不久後改了嫁。安徒生從小就為貧困所折磨,先後在幾家店鋪里做學徒,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自幼酷愛文學,幻想當一名歌唱家、演員或劇作家。為了尋找自己的出路,實現心中的願望。1819年14歲的他離開了使自己異常壓抑、矛盾卻讓自己萌發了毅然走上藝術之路的歐登塞,隻身來到首都哥本哈根。開始在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當了一名小配角,後因嗓子失潤被解僱。由此轉入學習寫作,但寫出的劇本完全不適宜於演出,沒有為劇院所採用。1822年得到劇院導演約納斯•科林的資助,就讀於斯萊厄爾瑟的一所文法學校。艱苦的生活之路並沒有動搖他的信念,反而使他心中澎湃著更加激揚的熱情。這一年他寫了《青年的嘗試》一書,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爾特的筆名發表。這個筆名包括了莎士比亞、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1827年發表第一首詩《垂死的小孩》。1828年,升入哥爾哈根大學。畢業後始終無工作,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於1829年問世。這是一部富於幽默感的游記,頗有德國作家霍夫曼的文風。這部游記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會的初步承認。此後他繼續從事戲劇創作。經過8年奮斗,終於在詩劇《阿爾芙索爾》的劇作中嶄露才華。因此,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歷時5年。
1831年他去德國旅行,歸途中寫了旅遊札記。1833年去義大利,創作了一部詩劇《埃格內特和美人魚》和一部以義大利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即興詩人》(1835),小說出版後不久就被翻譯成德文和英文, 為他贏得了國際聲譽,是他成人文學的代表作。1838年獲得作家獎金國家每年撥給他200元非公職津貼。
「為了爭取未來的一代」,安徒生決定給孩子寫童話,出版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此後數年,每年聖誕節都出版一本這樣的童話集。其後又不斷發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漸擱筆。近40年間,共計寫了童話168篇。安徒生創作的童話可分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童話多充滿綺麗的幻想、樂觀的精神,體現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特點。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達的花兒》、《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野天鵝》、《丑小鴨》等。中期童話,幻想成分減弱,現實成分相對增強,在鞭撻丑惡、歌頌善良中,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憂郁情緒。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影子》、《一滴水》、《母親的故事》、《演木偶戲的人》等。晚期童話比中期更加面對現實,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悲苦命運,揭露社會生活的陰冷、黑暗和人間的不平,作品基調低沉。代表作有《柳樹下的夢》、《她是一個廢物》、《單身漢的睡帽》、《幸運的貝兒》等。
1843年,安徒生認識了瑞典女歌唱家燕妮.林德,真摯的情誼成了他創作中的鼓舞力量。但他在個人生活上不是稱心如意的。他終生沒有結過婚。晚年最親密的朋友是亨里克和梅爾徹。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梅爾徹的宅邸去世。

『陸』 誰知道淮安在什麼地方

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淮安,曾是南船北馬交匯之地,清乾隆年間盛極一時,與運河沿線的揚州、蘇州、杭州並稱為「四大都市」,並享有「壯麗東南第一州」之譽。

淮安歷史上英才輩出,共和國開國總理周恩來就出生在這里,此外還有漢代軍事家韓信,漢代辭賦家枚乘,抗金女英雄梁紅玉,《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民族英雄關天培等,《老殘游記》作者劉鶚也是在淮安長期定居期間創作了《老殘游記》這一名作。

淮安不僅人傑地靈,而且風景優美,沿大運河,環洪澤湖,既可領略自然風光,又可觀賞名勝古跡。境內的盱眙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和明祖陵,以及秀美的河湖風光,為淮安新世紀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淮安概況

區號:0517

郵編:223000

位置:位於蘇北平原腹地,京杭大運河與古淮河交匯處,境內有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澤湖。全市總面積1.01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218平方公里。

人口:全市總人口近500萬,其中市區人口246萬。

區劃:轄清河區、清浦區、淮陰區(原淮陰縣)、楚州區(原縣級淮安市)和金湖、盱眙、漣水、洪澤4縣。

淮安原名淮陰,於2001年2月1日始改名為淮安。淮安市是江蘇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古往今來一直是軍事要地。2005年開始通了火車,告別了蘇北一直沒有火車的歷史。

行政區劃

2005年,淮安市轄4個市轄區、4個縣。

淮安市 面積8962平方千米,人口523萬人(2004年)。
清河區 面積 134平方千米,人口 32萬人。郵政編碼223001。
清浦區 面積 293平方千米,人口 32萬人。郵政編碼223002。區人民政府駐承德南路66號。
楚州區 面積1439平方千米,人口119萬人。郵政編碼223200。區人民政府駐淮城鎮。
淮陰區 面積1264平方千米,人口 87萬人。郵政編碼223300。區人民政府駐王營鎮。
金湖縣 面積 737平方千米,人口 36萬人。郵政編碼211600。縣人民政府駐黎城鎮。
盱眙縣 面積2430平方千米,人口 74萬人。郵政編碼211700。縣人民政府駐盱城鎮。
洪澤縣 面積1009平方千米,人口 39萬人。郵政編碼223100。縣人民政府駐高良澗鎮。
漣水縣 面積1656平方千米,人口104萬人。郵政編碼223400。縣人民政府駐漣城鎮。

淮安市概述

淮安地處蘇北腹地,北接連雲港,東北接鹽城市,偏南接揚州市,南鄰安徽省,西連宿遷市。總面積10072平方公里,總人口524.06萬,現轄4縣4區。

淮安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秦時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境內有著名的"下草灣文化"和"青蓮崗文化"遺址。歷史上曾是潛運樞紐、鹽運要沖,明清鼎盛時與蘇州、杭州、揚州並稱為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淮安人文答萃,歷史上誕生過大軍事家韓信、漢賦大家枚乘、巾帽英雄梁紅玉、《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民族英雄關天培、《老殘游記》作者劉鶚等。淮安是一代偉人周恩來的故鄉,劉少奇、陳毅等許多老一輩革命家也曾在淮安留下光輝的足跡。

淮安是物產富饒的魚米之鄉。西有"日出斗金"的洪澤湖,東有盛產魚蝦鱉蟹的高郵湖、白馬湖。全境平原廣袤,土地肥沃,糧豐林茂,水域寬廣,盛產水產、蔬菜、林果、各類禽畜及優質糧油等農副土特產品,形成了蔬菜、畜禽、生豬、水產、林木等五大主導產業,是全國聞名的綠色農副產品產加銷基地。礦產資源豐富,地下蘊藏有岩鹽、芒硝、凹凸棒土、石油、天然氣等非金屬礦產,已經探明的岩鹽儲量1300億噸,居世界首位。

淮安是新興的工業城市。全市有各類工業企業近3萬家,其中包括淮陰卷煙廠等10戶大型企業集團和江蘇清印集團等50戶重點企業,形成了以化工、機械、冶金、紡織、煙草為主體並具有一定基礎的工業體系。全市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技術不斷升級,生物工程、節能環保、新興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正在興起。

淮安是迅速崛起的交通樞紐城市。境內公路、鐵路、水路四通八達,已經建成和即將建成的京滬、寧宿徐、淮鹽、宿淮、寧淮等五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新長鐵路縱貫全境,水運河道縱橫交錯,初步形成了一個以高等級公路為主骨架、水陸並舉的交通網路,凸顯了淮安在江蘇乃至全國的交通樞紐地位。

淮安市位於「日出斗金」的洪澤湖東畔,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和年輕的京滬高速公路在這里交匯,璀璨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在這里共輝。市境跨古淮河兩岸,相傳大禹曾至境內治水,「使淮水永安」,市名即淮水安瀾之意。正象那悠悠的淮水,淮安的歷史源遠流長。

早在五六千年前,市境就有先民們活動的蹤跡,並留下載入史冊的「青蓮崗文化」。

~~~~歷史沿革~~~~

夏商周時期

市境已獲相當程度的開發,「交通灌溉之利甲於全國」,既有邗溝(即淮揚運河)溝通江、淮,又有陸上幹道—善道通達南北,故成為春秋戰國列強爭奪的重要地區,先後為吳、越、楚所有。

秦漢時期

秦統一六國後,推行郡縣制。市境始置縣邑有淮陰(今淮陰區碼頭鎮)、盱眙(今盱眙縣城北)、東陽(今盱眙縣馬壩)。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淮安人民蜂起響應。著名軍事家韓信即於此時仗劍從戎,立下赫赫戰功。西漢年間,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漣水縣西)、射陽(今楚州區東南)、富陵(今洪澤湖中)等縣。秦漢時期,境內農業生產條件特別是灌溉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東漢末年廣陵太守陳登築高家堰(今洪澤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護農田,並修破釜塘灌溉農田。鐵制農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廣,故雖迭經戰亂農業生產仍有較大發展。同時交通運輸也有改善。秦始皇修築的馳道自境內穿過,陳登則築邗溝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境內手工業和商業比較繁榮,文化也發展到較高水平,漢代興起家學和私學,並涌現出一批文學大家,如漢賦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

魏晉南北朝時期

市境長期處於戰爭和對峙的前沿。長年戰亂帶來的是「江淮之間,赤地千里」的凄慘景象,經濟和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值得一提的是,南齊永明七年(489年),割直瀆、破釜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淮安」之名始見。

隋唐五代時期

境內長期處於安定的環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和重新繁榮。其間大運河的開鑿和淮北鹽場的建灘對市境的繁榮產生了巨大的作用。隋大業年間,自洛陽至揚州的漕運(供給皇糧的水上運輸)要道——大運河鑿成,境內則成為漕運重要孔道。自隋至清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設置官署,委派大員掌管、督辦漕運。唐初,漣水成為全國四大鹽場之一。為運銷淮鹽,垂拱年間開運鹽河,淮安鹽運又興。楚州(治今楚州淮城)、泗州(治今盱眙縣城對岸)成為運河沿線的兩座名城,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譽為「淮水東南第一州」。

宋元時期

北宋年間,境內較為太平,漕運、鹽運得到進一步發展。政府鼓勵墾殖,修復和增建灌溉設施,引進推廣「占城稻」。「黃柑紫蟹見江海,紅稻白魚飽兒女」,正是這一時期的生動寫照。南宋和金、元對峙時期,市境再度成為前線,遭受兵火的長期荼毒。經歷長期戰亂,市境一片凄涼。而由黃河奪淮帶來的頻繁水災,又使市境雪上加霜,益加蕭條。宋元時期,境內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發展,府、州、縣學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文化名人也頗多,如著名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主修《奉元歷》的著名盲人天文歷算家衛朴,開明清寫意畫先河的著名畫家龔開,《畫鑒》作者、著名書畫鑒賞家和理論家湯卮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盱眙第一山的宋元題刻,其中不乏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趙孟兆頁等大家的珍品。

明清時期

境內置淮安府。明永樂年間,淮安漕運又興,清江浦開始興起。明中葉以後,黃河全流奪淮,境內水患愈演愈烈,農業衰落,魚米之鄉的盛景不再。明清兩朝都委派大員駐淮治河。以清江浦河軸心的兩淮城市扼漕運、鹽運、河工、榷關、郵驛之機杼,進入鼎盛時期,與揚州、蘇州、杭州並稱運河線上的「四大都市」。兩淮城市的繁華,帶來了人文薈萃的局面。明清兩朝僅山陽(今楚州)一縣就有進士200餘人,河下鎮還出了狀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話。這里還產生了《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著名經學大師閻若璩,「揚州八怪」之一的花鳥畫家邊壽民,中醫四大經典之一《溫病條辨》的作者吳鞠通等一批名人。

民國時期

淮安府撤銷,市境大部始屬淮揚道,後屬淮陰行政督察區。境內漕、鹽、河、榷之利皆失,進一步衰微。而長年戰亂又給剛剛興起的近代交通運輸業和工礦業以沉重打擊。中國共產黨組織於1927年成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境內成為重要的根據地和解放區,中共中央華中局、新四軍軍部、中共中央華中分局、華中軍區、蘇皖邊區政府等都曾駐節境內,劉少奇、陳毅、黃克誠、彭雪楓、鄧子恢、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人民軍隊高級將領都曾在此戰斗過。淮安人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勛。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1949年5月,成立淮陰專區。

建國後

幾經調整,至1971年今市境始全屬淮陰專區。1983年,淮陰專區改為淮陰市。1987年,轄縣淮安、宿遷改為縣級市。1996年8月,宿遷、泗陽、沭陽、泗洪四縣(市)從淮陰市析出,成立地級宿遷市,同時灌南縣劃歸連雲港市。2001年2月,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原縣級淮安市改為淮安市楚州區,原淮陰縣改為淮安市淮陰區。

建國以來,淮安人民發揚老區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後,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把一個「一窮二白」的淮安建設成為江蘇新興的交通樞紐、工業城市,全國重要的農副產品產加銷基地,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

『柒』 台兒庄古城游記600字

游台兒庄古城

今年的國慶假期,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享有「江北水鄉」美譽的台兒庄,游覽了「一幅清明上河圖,十里畫廊卷不住」的壯麗古城。

走近古城風景區,遠遠地望去,一座年代久遠、飽經滄桑的古城,巍峨聳立在前方,厚厚的城牆,高高的城樓,青色的磚,灰色的瓦,古樸而又庄嚴。城門上方鑲嵌著「台兒庄」三個白色大字,特別醒目。進了城門,一派古代建築群落,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有高大威嚴的官府,插著彩旗的店鋪酒肆,古色古香的客棧;也有江南的小橋流水,假山奇石,綠樹成行;還有穿著古代服裝拖著長聲吆喝叫賣冰糖葫蘆的小販,穿梭在運河上五彩斑斕的畫舫,特別是金壁輝煌的天後宮、文學家賀敬之就讀過的翠屏學館、熱鬧非凡的水駁碼頭,以及文匯酒樓、謝裕大茶行、
三恪堂等景點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突然使我彷彿置身於另一個世界,時光倒流,回到了過去。
在古城展覽館,我們了解到台兒庄過去是古代京杭大運河上一處重要的水上驛站,南來北往的商人都樂於在此經商買賣,這里曾有著「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繁榮景象,據說當年乾隆皇帝路過此地,看到這繁華的景象,寫下了「天下第一庄」題字。是的,古城大門前「水陸通」的牌坊,也一定見證了台兒庄往日的繁榮。

台兒庄還是一座抗戰名城,在台兒庄大戰紀念館,一邊瀏覽圖片,一邊聽爸爸講述那場戰役的故事,1938年,李宗仁將軍帶領中國軍隊在這里一舉擊敗了侵華日軍,取得了重大勝利,大長了中國人士氣,看到這里我更加喜歡這里了!

台兒庄古城游記

說起台兒庄,許多人對其印象還停留在半個多世紀以前的那場著名戰役。如今,這里的硝煙早已散去,而近年來修復改造的「台兒庄運河古城」已成為當地傾力打造的「江北水鄉、運河古城」的城市名片。
歷史上的台兒庄,曾是一座商賈雲集、建築風格獨特、文化底蘊深厚的秀美古城。據當地縣志記載「台兒庄跨漕渠,當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饒給,村鎮之大,甲於一邑,號稱天下第一庄」。據說當年這里是「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一派繁榮景象。但是數百年的戰火摧殘,尤其是1938年台兒庄大戰時日軍的炮火把這座文明古城夷為廢墟。
近年來,為了傳承古運河之文明,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當地政府把「台兒庄運河古城」的修復重建作為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按照「存古、復古、創古」的理念,「台兒庄運河古城」一期工程已於2010年「五一」正式對外開放。說實話,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我去過不少原汁原味的歷史名城,如雲南的大理古城、山西的平遙古城等,對這個現代重建的「台兒庄運河古城」我是持懷疑態度的,當然也是抱著挑剔的眼光來游覽的。
進入景區,首先給人的印象是彷彿來到了江南水鄉:亭台樓榭依河而建,河渠縱橫四通八達,舢板舟楫悠悠穿行,好一派水鄉雅韻喲。
走馬觀花似地游完了「台兒庄運河古城」,總的印象非常好。據了解,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經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認可的重建的古城有三座:華沙、龐貝、麗江。那麼「台兒庄運河古城」將是第四座重建的古城,整個古城建設全部完成後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未來還可能會考慮包裝上市。重建後的「台兒庄運河古城」,承載了大戰文化、運河文化和魯南地域文化,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氣、神,真可謂是大手筆啊。

台兒庄古城游記

遊玩了台兒庄古城後,思想受到了一種撞擊,認識得到了一種顛覆。因為曾經已經固化了的「真善美」概念,在這里被「假善美」所演繹。
台兒庄在古運河邊,屬於山東棗庄市的一個鎮,界臨蘇北。在明清時期曾是一座繁華古鎮,也是因為運河,使這里商賈雲集、水路通衢。就連乾隆下江南也在此小住,所以,台兒庄堪為中國北方一個具有商業代表性的古城。
古城的悲劇命運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李宗仁將軍指揮下的台兒庄大戰,雖書寫了中華兒女杭日的民族豪氣,也與此同時把一座完好的古城,以及古城的文化,在戰火中夷為平地。據載,解放後在偌大的古城遺址上,僅存的破舊不堪的商宅民居已不足十幾家。
古城不在,昔日難尋。
2011國慶大假,我在回家路上走進了台兒庄古城。行前的旅遊願望並不迫切,因為已知這是一座復古作品,不是原滋原味,肯定會處處泛假。而做為假的東西也不會透出文化之美,這是我的先見想法。
但不是先見之明,因為想法在走進古城的那一刻就被顛覆了。
這是一個壯筆巨作呀!不是模仿是復原,是恢復幾百年前的古鎮,從原本的每間屋宅商鋪到街道、碼頭,都是從數百個老人的記憶中,從數千個流落在國內外有關古城的文獻記載中,經過專家、學者、畫家的整理、研討,愣是把原來的繁華舊貌包括文化,都一股腦的折騰出來了。
我是在燈火闌珊中入住古城的,隨便找了一家客棧住下。之後便是瀏覽古城屋檐下紅燈串串的夜景,由於晚間少有遊人,所以,恍如時空逆轉,回到了幾百年前,感受到了在靜謐中那份古代氣息,伴著運河流水的聲音,很愜意,很悠閑。
夜晚真的很安靜,開著木窗,透進了運河的水汽,潤心潤肺的,似夢似醒的一夜。待天光一亮我就迫不及待地走向了清晨的古街。
在古街中新的發現是,每一處房屋都有著文字記述,都把這座房屋的歷史和文化做以勾勒描述,從功能到居者,包括曾經的故事,一一道來。我一路賞析,一路感慨著。既感慨曾經的古城風貌,也感慨山東省為英雄台兒庄投資復建的這一恢弘文化巨作。
這絕非是一般的文化經濟作品,從完整復古的構建文化就看得出來,其用心不僅在旅遊經濟上,也絕非是以假亂真的藝術訴求和匠心所在,而是用心在文化上、在歷史上,在大氣磅薄的手筆上。
台兒庄古城不同於山西平遙古城,也不同於麗江古城、周庄古街,不是被歷史無意和有意保留下的城闕、街道,而是在被歷史摧毀的幾乎殘影不在的情況下,被復活的一座文化古城。
復活的古城是假的嗎?我看不是,因為它把文化復活了,所以假的很真。
於是便有感受,假也善,假亦美。
於是也有後說,不虛此行,他年再來。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