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抗日戰爭遺址
❶ 安徽抗日戰爭遺址
三年游擊戰爭
1932年11月29日紅軍主力西移後,國民黨以10多個師繼續"清剿" 鄂豫皖根據地。12月30日鄂豫皖省委開會譴責張國燾的逃跑主義,並決定重組二十八軍以堅持皖西斗爭。1934年9月25日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進入安徽省境。安徽進入了保存革命力量、保衛紅色土地的游擊戰爭時期。
皖西三年游擊戰爭
1935年2月3日二一八團與鄂東北獨立團合並,第三次重建紅二十八軍,高敬亭任軍政委。從此紅二十八軍活動在皖西的潛山、太湖、舒城、霍山等地,與國民黨的封鎖、清剿斗爭,開始了堅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直到1937年7月13日紅二十八軍到達岳西縣南田村,與中共皖鄂邊區特委書記何耀榜會合,根據國內形勢,積極准備與國民黨進行停戰談判,共同抗日。
高敬亭(1901-1939),河南新縣人
紅二十八軍第三次重建地--太湖縣涼亭坳(今屬岳西縣)
皖南三年游擊戰爭
1934年7月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內部番號紅七軍團)在團長尋淮洲、政委樂少華、參謀長粟裕等率領下,從江西瑞金出發,於9月25日到達皖南歙縣的石門,先後活動於歙縣、休寧和浙江的淳安、開化等縣的崇山峻嶺間。11月4日中央軍區命令紅七軍團同閩浙贛蘇區的紅十軍及新升級的地方武裝合編,成立紅軍第十軍團,劉疇西任軍團長。原紅七軍團改編為第十九師,尋淮洲任師長。12月中旬紅十軍團譚家橋戰斗失利後,粟裕等率領部分紅軍到浙南開展游擊戰爭。留下一個偵察營與皖南紅軍游擊大隊合編,組建皖南紅軍獨立團,由偵察營長熊剛任團長,劉毓標任政委,堅持在皖南地區開展游擊戰爭。
譚家橋戰斗遺址--今黃山市黃山區譚家橋石門崗
劉毓標(1907-1997)江西橫峰人。
❷ 詳細介紹福建永安抗戰遺址
抗日戰爭時期,永安曾作為福建省的戰時省會達七年半之久(1938年8月-1945年5月)。當時,隨省政府內遷永安的政府機關、 軍警機構、金融單位、大中專學校以及學術研究機構和團體多達一百多個,一批共產黨人、愛國進步文化人士也相繼匯聚永安。在環境極其惡劣的情況下,這些共產黨人、愛國進步人士不顧個人安危,奮然而起,以筆作為武器,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進步文化活動,推動抗日救亡運動。戰時的永安,有9個出版社、19家印刷所、15家書店,先後出版了13種報紙、129種期刊、700多種圖書,形成了一個抗日情緒高漲、進步文化繁榮的局面,為推動全面抗戰,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繁榮東南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歷史地位和影響在當時的國統區僅次於重慶和桂林。
時過六十多年後,這些當年的抗戰遺址目前還較完整的保存有省政府辦公地(現永安文廟),中國國民黨直屬台灣黨部(文龍村土堡),省主席陳儀、劉建緒公館(吉山春谷齋,現春谷山莊),省教育廳(吉山「劉氏宗祠」),省立音樂專科學校(現吉山酒廠),省立永安中學(吉山「東方月」),省防疫大隊(吉山「萃園」)等20餘處,且大部分集中在吉山村。吉山村位於永安城區西南郊5公里處。
2004年,永安市人民政府對當年省政府的辦公地――永安文廟進行了大規模修復,並設立了抗戰進步文化陳列館,展出了大量的抗戰實物。2005年,又投資30多萬元將吉山挹秀樓開辟成永安抗戰文化名人館,以圖片、文字和實物的形式介紹了在抗戰時期為永安的抗戰事業做出貢獻的45位名人,還整修了22座抗戰遺址及古民居,
❸ 廣東省廣州(佛山)市附近哪裡有革命根據地或抗日戰爭遺址
廣州市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水蔭路410號,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是為紀念1932年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一·二八」淞滬抗日戰役中陣亡將士,於1933年由華僑捐資建成的。目前,陵園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和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省市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❹ 歷史上留下的戰爭遺址有哪些
魯北地區最早的烈士祠——牛庄烈士祠
紅軍四渡赤水戰斗遺址
全國最大的新四軍無名烈士墓群--定遠王小廟
哥廷根朱德故居
遼寧省撫順市平頂山慘案遺址
張公祠(張公陵園)
榕江烈士陵園
金寨縣革命博物館
八路軍115師師部舊址
中共山東分局舊址
新四軍軍部舊址
大青山戰斗遺址
山東省戰工會遺址紀念館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
山西國民師范紀念館
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
侵浙日軍投降舊址
古田會議紀念館
一.二一運動紀念館
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舊址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上黨戰役紀念館
太行太岳烈士陵園
沙家浜新四軍紀念橋
白洋淀雁翎游擊隊紀念館
微山湖——鐵道游擊隊紀念
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
東北烈士紀念館
紅岩革命紀念館
冉庄地道戰博物館
廣西右江革命文物館
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
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瑞金革命紀念館
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
黃崖洞兵工廠
八路軍總部舊址:磚壁舊址
八路軍總部舊址:王家峪舊址
「小平橋」和「伯承橋」
山西武鄉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哈達鋪紅軍長征遺址
紅軍紅軍長征邛崍紀念館
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
辛亥革命烈士陵園
總理孫中山紀念碑
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紀念群雕
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紀念碑
孫中山銅像
勝利亭
三烈士亭
起義門
七十二烈士之墓
彭劉楊三烈士塑像
烈士祠
紀功坊
黃興銅像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紅樓
工程營遺址
庚子烈士墓
楚望台
拜將台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長征紀念碑碑園
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舊址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三灣改編舊址
革命聖地——西柏坡
西柏坡紀念館
關向應同志故居
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
葉挺南昌指揮部舊址
賀龍率領的第二十軍指揮部舊址
朱德創辦的軍官教育團舊址
朱德南昌舊居
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
紹興風雨亭
紹興大通學堂
秋瑾墓
秋瑾烈士紀念碑
秋瑾故居
舟山鴉片戰爭遺址公園
舟山定海鴉片戰爭紀念館
浙江舟山定海三總兵雕塑
浙江寧波鎮海威遠城
鎮海林則徐紀念堂
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
鎮海安遠炮台
蛇口林則徐銅像
紐約林則徐銅像
虎門鎮遠炮台
虎門鴉片戰爭博物館
虎門銷煙池遺址
虎門威遠炮台
虎門蛇頭灣炮台
虎門沙角炮台
虎門沙角節兵義墳
虎門炮台舊址
虎門南山炮台
虎門林則徐紀念碑
虎門靖遠炮台
虎門海戰博物館
廣州洲頭嘴抗英紀念雕塑
廣州三元里人民抗英紀念碑
❺ 有哪些抗戰遺址所在的省份
北京市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位於北京市豐台區宛平城內
宛平城、盧溝橋位於北京市豐台區
平北抗日烈士紀念園位於北京市延慶縣張山營鎮韓郝庄村
天津市
在日殉難烈士·勞工紀念館位於天津市北辰區鐵東北路
盤山烈士陵園位於天津市薊縣官莊鎮北盤山南麓
河北省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中山西路343號
蘇蒙聯軍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油簍溝鄉狼窩溝村
潘家峪慘案紀念館位於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火石營鎮潘家峪村
清苑冉庄地道戰遺址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冉庄鎮冉庄村
狼牙山五勇士跳崖處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小蓮花峰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陵園路60號
山西省
平型關大捷遺址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白崖台鄉
百團大戰紀念館(碑)位於山西省陽泉市獅腦山
八路軍總部王家峪舊址和紀念館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韓北鄉王家峪村
忻口戰役遺址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高城鄉忻口村
左權將軍殉難處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麻田鎮北艾鋪村十字嶺
內蒙古自治區
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舊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得勝溝鄉蘑菇窯村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海拉爾紀念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北山
諾門罕戰役遺址陳列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阿木古郎鎮
遼寧省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位於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望花南街46號
中國(沈陽)審判日本戰犯法庭舊址陳列館位於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黑龍江街77號
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位於遼寧省阜新市太平區孫家灣街道新園街1號
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陳列館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新撫區寧遠街43號
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位於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濱河東路
吉林省
偽滿皇宮博物院暨東北淪陷史陳列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光復北路
楊靖宇烈士陵園位於吉林省通化市渾江東岸靖宇山
黑龍江省
東北烈士紀念館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曼街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平房區新疆大街47號
孫吳日本侵華罪證陳列館位於黑龍江省黑河市孫吳縣城東
侵華日軍東寧要塞遺址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縣三岔口鎮
「八女投江」殉難地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刁翎鎮三家子村
上海市
上海監獄陳列館位於上海市虹口區長陽路147號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位於上海市寶山區友誼路1號臨江公園
江蘇省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水西門大街418號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鍾山北麓
中國戰區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舊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南京軍區大院內
拉貝故居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廣州路小粉橋1號
抗日山烈士陵園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縣班庄鎮
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鄉劉老莊村
新四軍紀念館位於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建軍東路
浙江省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長生路53—55號
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展覽館位於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羅漢井5號
台灣義勇隊紀念館暨台灣義勇隊成立舊址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酒坊巷84號
安徽省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位於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大通街道礦南社區
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雲嶺鎮
江西省
廬山抗戰紀念館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牯嶺鎮河西路506號
抗日陣亡將士陵園位於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鏡山
山東省
膠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煙台市棲霞市桃村鎮英靈山
地雷戰紀念館位於山東省煙台市海陽市文山街11號
馬石山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諸往鎮上石硼村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陵園前街4號
費縣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費縣薛庄鎮台兒庄大戰紀念館位於山東省棗庄市台兒庄城西南郊鐵道游擊隊紀念園位於山東省棗庄市薛城區臨山路
滕州市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棗庄市滕州市大塢鎮仁山
河南省
彭雪楓紀念館位於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建設東路378號
吉鴻昌將軍紀念館位於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鴻昌大道
湖北省
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
張自忠將軍紀念館位於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襄沙大道55號
湖南省
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公墓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青年路
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碑和紀念館位於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廠窖鎮
衡陽抗戰紀念城位於湖南省衡陽市雁峰區岳屏公園
南嶽忠烈祠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衡山香爐峰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芷江受降舊址和紀念館位於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芷江
鎮七里橋村
飛虎隊紀念館位於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芷江機場東
廣東省
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水蔭路113號
東江縱隊紀念館位於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羅浮山景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
昆侖關戰役舊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興寧區昆侖鎮
海南省
瓊崖紅軍雲龍改編舊址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雲龍鎮雲龍墟
重慶市
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舊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
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磁器街
庫里申科烈士墓園位於重慶市萬州區西山公園
四川省
趙一曼紀念館位於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翠屏山
貴州省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晴隆山
雲南省
騰沖國殤墓園、騰沖滇西抗戰紀念館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騰沖縣
龍陵抗日戰爭紀念館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龍山路
陝西省
西安事變紀念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建國路69號
延安革命紀念館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橋溝鎮王家坪村
瓦窯堡革命舊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子長縣
洛川會議紀念館位於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永鄉馮家村
❻ 福建有什麼抗日戰爭的遺址
地處福建東南山城的永安,和抗戰時期的陪都重慶、西南邊陲桂林齊名,成為抗戰文化名回城,是答福建抗戰中的「第二戰場」,抗戰時期,永安曾作為福建省的戰時省會達7年之久。1938年5月,隨著國民黨福建省政府內遷永安,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的感召和地下黨的團結影響下,一批愛國知識分子、進步青年,相繼從祖國各地雲集到永安,形成了一支以永安為中心、廣泛的抗戰文化統一戰線隊伍。他們以筆作武器,以刊物為陣地,忘我工作,追求進步,把自己的全部智慧乃至寶貴的生命,毫不吝嗇地獻給偉大的民族解放事業,促成了永安抗日文化的高漲與繁榮。
❼ 抗戰遺址,旅遊勝地
台兒庄。
位於山東省濟寧市。現在為地級市。台兒庄大戰是抗戰以來國民黨軍隊英勇抗擊日寇的最英烈的一戰,也上第一次獲勝利的一戰。
冉庄。
位於河北省。是抗戰時期共產黨領人民抗戰的地道戰的原址。
沙家浜。
位於江蘇省。革命樣板戲《沙家浜》、電視連續劇《沙家浜》講的就是這里的故事。
旅遊勝地那太多了。
東北的:
漠河、五大連池、扎龍保護區、哈爾濱的太陽島、牡丹江的威虎山、長春的電影製片廠、長白山、沈陽故宮、旅順港、老虎灘、本溪溶洞。
山東的:劉公島、蓬萊閣、泰山、曲阜三孔、靈岩寺
河南的:白馬寺、少林寺、龍們石窟、嵩山、雞公山
湖北的:武當山、黃鶴樓
湖南的:長沙嶽麓山、毛澤東故居、劉少奇故居、張家界、鳳凰古城
貴州的:黃果樹瀑布
雲南的:西雙版納、麗江古城、大理、
四川的:九寨溝、峨眉山、樂山、都江堰、長江三峽
陝西的:延安、西安、華山、驪山、華清池、秦始皇墓、兵馬俑、黃帝陵
山西的:晉商大院、綿山、五台山、恆山、大同石窟
寧夏的:一百單八塔、沙湖
內蒙古的:昭君墓、大草原
甘肅的:青海湖
新疆的:天池
西藏的:布達拉宮
廣西的:灕江
廣東的:黃埔軍校舊址
安徽的:黃山、徽州明清民居
福建的:武夷山
浙江的:千島湖、西湖
江蘇的:江南水鄉——周庄、紹興、同里等、園林——蘇州、無錫、湖州等
❽ 中國抗日遺址,
國務院2014年9月1日公布了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雲南騰沖國殤墓園、山東台兒庄大戰紀念館、山西忻口戰役遺址、湖南常德會戰陣亡戰士紀念公墓等一批國民黨軍隊抗日遺址和紀念設施入選。 除上述4處外,與國民黨方面抗戰歷史相關的紀念設施、遺址還包括: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中國戰區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舊址、廬山抗戰紀念館、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南嶽忠烈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芷江受降舊址和紀念館、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昆侖關戰役舊址、騰沖滇西抗戰紀念館、龍陵抗日戰爭紀念館等。
答題者:雨速
❾ 中山抗日戰爭遺跡
(1)阜墟戰斗
1942年春,日偽乘中山游擊隊主力部隊轉移之機,從3月16日起,從佛山、江門、番禺等地調集4000多兵力,向三、九區進行「梳篦式」掃盪。駐九區的國民黨「挺三」部隊早已聞風而逃,只剩下由共產黨領導的梁伯雄大隊堅持留守九區。此時在河沖水網地帶活動的中山抗日武裝主力已調進五桂山區,由楊日韶出任該隊領導。敵偽進攻時,楊日韶等率隊經過幾天的激戰,終因敵眾我寡,被迫撤離。市橋的漢奸立即調派一個營進駐阜墟。九區的抗日形勢陷入低潮。為挽回中山抗日形勢,5月下旬,謝立全率領主力部隊70多人,二區部隊30多人,會同楊日韶、梁伯雄部隊夜襲阜墟。戰斗共殲滅偽警中隊和偽軍一個連,繳獲長、短槍50多支。阜墟一戰鼓舞了民眾抗日的信心,為打開中山抗日戰爭的局面起到積極作用。
(2)粉碎日偽「十路圍攻
1944年1月31日,日、偽軍出動步兵8000多人,騎兵100多人,分十路圍攻五桂山區。指揮部部署逸仙大隊、義勇大隊共600多人,民兵100多人投入戰前准備,發動群眾堅壁清野,並派出主力布防於石瑩橋山嶺,扼守敵軍必經之路的大帽山制高點。是日清晨,日偽軍一路約千餘人經牛爬石進入廠瑩橋時,遭到游擊隊和民兵伏。敵人多次進攻均被擊退,遂於下午撤走。其餘九路敵軍被游擊隊小分隊用「麻雀戰術」拖住,多日無法前進和互相策應。2月3、4兩日,指揮部派出主力在民兵配合下,乘虛襲擊駐石岐、唐家之日偽軍巢穴,各小隊同時四面襲擾日偽,並破壞公路橋梁和通訊設施。敵人在四處受敵情況下,4日晚全部撤離五桂山區。此戰共斃傷日偽軍120多人,繳獲步槍林18支,燒毀敵營一座,並截回物資一批。日偽軍原計劃一個月的「十路圍攻」,僅5天就被中山抗日軍民所粉碎。
(3)粉碎日軍「四路圍攻」
1944年7月4日,日軍從各地調集1000多人及100多騎兵,分四路向五桂山區進行報復性進攻。指揮部作出了「集中主力,殲其一路,其餘以中隊為單位分成戰斗突擊小組,分散在各地開展麻雀戰,到處擾敵,以拖住各路敵人前進,避免正面接觸」的應戰計劃。南番中順游擊隊指揮部派義勇大隊的仲愷隊、黃蜂隊及連排、班排訓練班的學員約130多兵力,分成四組分別搶佔4個制高點。凌晨,負責主攻一路日軍在炮火掩護下,從石門進入,開始向張蟛蜞村背後山制高點發起進攻。游擊隊接連擊退日軍六次沖鋒。下午,日軍增援至,立即組織第七次強攻。當時義勇大隊腹背受敵,情況十分危急,幸指揮部直屬的雄獅隊及時趕到,從兩側夾擊日軍。向旗嶺、大寮、檳榔山進犯之三路日軍,均被指揮部派出的游擊小組利用地雷戰、麻雀戰所阻擊。無論日軍走到哪裡,都被扼守在橋梁要道、占據高地的游擊隊員襲擊,寸步難行,便連夜撤出五桂山區。此戰擊斃日軍少佐軍官以下近百人,繳獲武器一批。重創了日軍的力量,為五桂山抗日根據地贏得了一段相對較長的穩定發展期
(4)珠江海鷹戰
1943年春,中山抗日游擊大隊建立海鷹隊,隊長盧少彬。該隊活動於珠江口中山沿海一帶,4條大帆船和2條小船,共60多人。在開展海上游擊戰中,打擊了珠江口岸一帶的漢奸、偽軍及土匪勢力,保護了漁民的正常生產,進一步加強了與東江游擊區的聯系。
(5)抗擊日偽「六路圍攻」
1943年6月,日軍和偽軍第四十三師彭濟華部出動4個團的兵力,分六路從石門、合水口、長江、燈籠坑、石瑩橋圍攻五桂山區。中山抗日游擊大隊實行避敵主力、集中力量殲滅敵軍一路的戰術,隱蔽在大寮和長籠坑內的懸崖山澗之中,尋找機會打擊來犯之敵。日偽軍到處搜索,疲於奔命,毫無所獲。而游擊隊則乘敵不備,在山區群眾支援下,利用山澗、叢林以及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勢,到處突襲和騷擾敵軍,共斃傷日偽軍數十人。敵人原定十天的圍攻計劃,僅三天便被游擊隊所擊破。
(6)三山虎血戰
1945年5月9日,珠縱一支猛虎隊24名戰士奉命於三山虎山阻擊從燈籠坑進攻五桂山區的300多日軍,1000多偽軍。戰斗從凌晨4時打響,至上午8時,猛虎隊連續擊退敵人兩次強攻。因彈葯消耗大半,急需補充,便兵分兩路,一路13名戰士轉移陣地求援。一路11名戰士堅守陣地。留守的11名戰士最終因彈葯耗盡,9名犧牲,1名重傷,隊長在敵人沖上來時縱身一躍,滾下山去沖出重圍。此時求援的隊伍與民權隊戰士趕到,兩面夾擊山腰上的敵人。敵人措手不及,傷亡甚多,遂放棄山頭,撤出燈籠坑。猛虎隊、民權隊以少勝多,完成了掩護指揮部和主力安全轉移的任務。
❿ 抗日戰爭的寶貴遺址
全國多的是,像延安,臨沂沂蒙山,台兒庄,昆侖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