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婚配
❶ 《西游記》里有一集是豬八戒撞天婚配女婿,出現了四個菩薩,是哪四個
黎山老母、南海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
電視劇《西遊記》第八集,小說第二十三回,黎山老母、文殊、普賢、觀音三菩薩一共四人在一處深山老林中論道,其間提到要考驗唐僧四人西去取經的決心。於是四人化成一母三女的富貴寡婦人家,請君入瓮。唐僧、孫悟空、沙和尚態度堅決,只有八戒按耐不住、蠢蠢欲動,於是黎山老母設計「撞天婚」的方法讓豬八戒選妻,結果自然是八戒中計,被吊在樹上。
(1)西遊記婚配擴展閱讀
豬八戒,是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的四大主要角色之一,法號悟能(由觀世音菩薩所取),渾名八戒(由唐僧所取),是唐僧的二徒弟,孫悟空的二師弟,沙僧的二師兄。
在原著中,自投為豬胎之後,生的豬頭人身,體型肥胖碩大,皮膚黑灰,獠牙長出嘴外,外形醜陋嚇人。武功高強,力大無窮,精通三十六般變化,所持的兵器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親賜的上寶沁金鈀(俗稱九齒釘耙),重達五千零四十八斤,為一藏之數。
豬八戒前世為執掌天河十萬水兵的「天蓬元帥」,因調戲霓裳仙子並且惹來糾察靈官後,又拱倒鬥牛宮被貶下凡塵,卻錯投豬胎,在福陵山雲棧洞落草。後受觀音菩薩點化,入贅高老莊務農,等待取經人。
孫悟空收伏他之後,成為唐僧的徒弟之一,唐僧給他取名「八戒」,與孫悟空、沙悟凈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幾經劫難,因保護唐僧有功,成了正果,被佛祖封為「凈壇使者」。
在現代出版書籍《西遊記前傳》中講述了其來歷,電視劇《西遊記後傳》中,由於其平定三界浩劫有功,再度被佛祖禪封為「木母金蓮佛」。
❷ 西遊記中都出現了那些習俗
1、撞天婚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代的婚姻傳統,某種程度上也一直延續至今。即便是戀愛自由的今天,多少人的婚姻還是順承了父母的意志,而放棄風險,擁抱妥協。
我們來看看,以唐朝生活為背景的《西遊記》中那另類的徵婚形式——撞天婚。都說撞大運,撞天婚也就是按照「天意」來實現婚配。
《西遊記》8、9回之間的附錄里,提到了陳玄奘的身世。其父陳光蕊,中得狀元,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又被丞相家的千金砸中腦袋,當然是綉球砸中的。
2、「打胎」
53回中,師徒四人行至女兒國,三藏和八戒喝了子母河裡的水,結果:「他兩個疼痛難禁,漸漸肚子大了。用手摸時,似有血團肉塊,不住的骨冗骨冗亂動。」
兩個大男人「懷孕」了,這對於兒時的我們,不得不說是一大樂事,同時也為這師徒四人揪了一把心。隨後悟空排憂解難,在村舍里一再催問,終於得知了西梁女國的習俗。
3、祭河神
悟空等人在與車遲國三個妖僧鬥法取勝後,又被通天河阻攔。夜色中,投宿陳家莊,得知了通天河上岸有靈感大王廟,這里的民俗就是每年都要祭祀保風調雨順的靈感大王。
這不難讓人想起,西門豹的故事,同樣的騙局,千百年來,也許一直在某處發生。不說傳銷、不說安利,光想想邪教,可能是盜用了一些心理學、哲學、社會學、佛學的知識,並進行一定程度的加工與演繹,就形成了一種「騙學」。
4、「撮土」
撮土,就是把土聚攏成堆。《西遊記》中,多次出現觀世音菩薩救助唐僧等人,幾乎每次觀音菩薩歸去時,唐三藏都會「撮土焚香」,恭敬送別。
唐三藏最需要觀世音的時候,恐怕就要數桀驁不馴的猴王還未懾於緊箍咒的時候,觀音菩薩化成一個年高的老母,贈送嵌金花帽和定心真言。
5、「女王」席
「東閣之下,又聞得一派 笙歌聲韻美,又見兩行紅粉貌嬌嬈。正中堂排設兩般盛宴:左邊上首是素筵, 右邊上首是葷筵,下兩路盡是單筵。」所用飲食器有「鸚鵡杯、鸕鶿杯、金叵羅、銀鑿落、玻璃盞、水晶盆、蓬萊碗、琥珀鍾。」
這個場面比山妖舉行的喜宴場面大多了,有樂隊奏美樂侑食,有美女侍候,有多官陪席,所用器皿均屬珍奇,這些人間禮儀,貴家排場,字面上是「西梁」女王,實際上還是明代中華風尚。
❸ 《西遊記》中,如果唐僧真的與女王結婚,女兒國會變嗎
女兒國本就是一個只有女性的國家,如果唐僧真的與女王成婚了,那女兒國一定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唐僧魅力也是一目瞭然的,不說一路多少人想吃他的肉,單說多少女妖精要搶他回去和他成親就一個手數不過來了。況且女兒國國王是見到唐僧第一面就看上他了,從頭到尾召見與相處眼睛就沒離開過唐僧。國王一個人獨享丈夫,面對全國女兒都虎視眈眈,就算她是國王她也鎮壓不住整個國家。都說美女一笑可傾城,唐僧還俗也不相多讓啊。
❹ 西遊記的十個故事簡介 好的話追加分
1悟空拜師學藝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2悟空打鬧地府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版十類盡權除名
3悟空打鬧天宮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
4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5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行者降魔
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
6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凈
7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觀行者竊人參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庄觀
8 大聖殷勤拜南海 觀音慈善縛紅孩
9 三清觀大聖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
10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
11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
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
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
12 妖邪假設小雷音 四眾皆遭大厄難
13 黃獅精虛設釘鈀宴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
❺ 西遊記全部情節概括
西遊記的情節概括: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書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畫生動,規模宏大,結構完整,並且《西遊記》富有濃厚的佛教色彩,其隱含意義非常深遠,眾說紛紜,見仁見智。可以從佛、道、俗等多個角度欣賞,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
(5)西遊記婚配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像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遊記》以它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
《西遊記》的藝術特色,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像,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
《西遊記》的藝術想像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說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孫悟空活動的世界近於童話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豐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於現實生活,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人情。
《西遊記》的人物,情節,場面,乃至所用的法寶,武器,都極盡幻化之能事,但卻都是凝聚著現實生活的體驗而來,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折射出世態人情,讓讀者能夠理解,樂於接受。
《西遊記》的藝術魅力,除了它的奇異想像,就要數它的趣味了。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西遊記》可以說是趣味性和娛樂性最強的一部作品。
雖然取經路上盡是險山惡水,妖精魔怪層出不窮,充滿刀光劍影,孫悟空的勝利也來之不易,但讀者的閱讀感受總是輕松的,充滿愉悅而一點沒有緊張感和沉重感。
❻ 西遊記中神仙變化的招親情節
四聖試來禪心
唐僧師徒四人一路西行。源一日天色已晚,見前面一戶人家,便入戶借宿。聞得這戶家財萬貫,三個女兒長得如花似玉,想招夫立家。唐僧聽後嚇得連叫「阿彌陀佛」;悟空不喜此道,便也不放在心上;沙僧一心跟隨師父取經,也不願留下;惟獨八戒起了色心,急著去見三個女子。見了老婦人連聲叫娘,央求招他為婿。老婦人讓他與三個女兒撞天婚,撞著哪個就與他婚配。八戒在三個女兒中左迎右抱,磕磕碰碰,結果一個都沒撞著,懊惱不已。第二天醒來,師徒才發現,原來自己昨晚睡在樹林之中,根本沒有什麼漂亮的房屋,好色的豬八戒被緊緊地綁著,倒掛在一棵樹上。大家這時才明白是菩薩在試他們的誠心。
❼ 西遊記:豬八戒:請問大姐芳齡多少是否婚配在哪一集
西遊記續集第四集——受阻獅駝嶺
❽ 西遊記十個故事情節概括
1、大聖大鬧蟠桃宴:悟空管理蟠桃園,監守自盜,又赴瑤池,喝光仙酒,吃盡太上老君葫蘆內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眾天神。
2、大鬧天宮:太上老君將悟空置入煉丹爐燒煉,四十九天後,悟空出來,大鬧天宮,玉帝請來如來佛,如來將五指化為大山,壓住悟空。
3、偷吃人參果:唐僧師徒路過萬壽山五庄觀,借宿觀內。觀主鎮元大仙外出聽經,囑咐童兒以人參果款待唐僧。唐僧見果害怕不敢吃,兩童子就吃了。八戒恰巧窺見,就慫恿孫悟空到後園偷果。悟空偷得三枚人參果,與兩個師弟分吃。
4、計收豬八戒:高老漢夫婦招贅悟能為女婿。酒宴上,悟能酒醉現出真面目,嚇到了大家,悟能只能將高小姐鎖在後花園,不許她與父母家人見面。悟空與師父來庄投宿,悟空使用巧計,弄清了豬悟能的來歷,經觀音點化,唐僧收他為徒,給他取名豬八戒。
5、車遲國鬥法:唐僧在車遲國要趨朝換文西行,國師不許,提出鬥法,經過祈雨,下油鍋,砍頭三次鬥法之後,三國師都死於非命,現出原形。
6、真假美猴王:唐僧因悟空打死強盜把他攆走,六耳獼猴精趁機變作悟空模樣,打傷唐僧,搶走行李關文,悟空跟沙僧回去驗真,經過在多路神仙辨別,仍分辨不出,最後還是如來識破假猴。
7,降服黑熊怪: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請貼,變為老住持赴會。因被識破,只好請來觀音。觀音變為道士,勸熊怪服下悟空變的仙丹,悟空在肚內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門。
8、三打白骨精:白骨夫人一心想吃唐僧肉,於是三次分別變化為村姑、老婦、和老翁,打動唐僧的憐憫之心。唐僧果真上了白骨精變化的當,但三次均被孫悟空識破,金箍棒打「死」。唐僧認為孫悟空濫殺無辜,決心趕走悟空。
9、金公施法滅妖邪:八戒將妖洞之門築破,妖怪拋出樹根做成的唐僧頭,被悟空識破。又拋出真人頭,騙過三徒。悟空、八戒決心報仇,屯那怪相戰,悟突變成瞌睡蟲,使眾妖睡倒,又去後園解下師父再次入洞將怪綁出,八戒一耙將其築死,原來是一豹精。
10、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前方火焰山擋路,悟空向牛魔王妻羅剎女借扇,悟空得到定風丹再到索戰,被扇不動;接著變成蟲子入洞,飛到茶水中,被羅剎女飲下肚,在腹內翻騰。羅剎女只得將扇借給悟空,悟空扇火不息,方知假扇。
(8)西遊記婚配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
所以說《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開創者。
作品評價
1、《西遊記》至多不過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說、神話小說;他並沒有什麼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過有一點愛罵人的玩世主義。這點玩世主義也是很明白的;他並不隱藏,我們也不用深求。」——胡適
2、然作者雖儒生,此書實出於游戲,亦非語道,故全書僅偶見五行生剋之常談,尤未學佛,故末回至有荒唐無稽之經目,特緣混同之教,流行來久,故其著作,乃亦釋迦與老君同流,真性與原神雜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隨宜附會而已。」——魯迅
3、《西遊記》是一部以拯救墮落的人心與人精神為鵠的作品;《西遊記》也是一部描寫反貪題材的作品。——劉戈
4、《西遊記》曼衍虛誕,而其縱橫變化,以猿為心之神,以豬為心之馳,其始之放縱,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歸於緊箍一咒,能使心猿馴伏,至死靡他,蓋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謝肇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