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滎漢代冶鐵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25 13:23:06
Ⅰ 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單位怎麼樣
抄古滎鎮歷史上是著名的滎陽襲故城,早在公元前3000——5000年前,他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在這塊土地上,公元前六、七世紀,鄭國在此建設古城牆,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要道。公元前204年西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決戰於此,是兵家必爭之地。名勝古跡有古滎陽城遺址,古滎漢代冶鐵遺址,紀公廟、周苛廟、城隍廟、孔氏家廟及風景優美的黃河風景名勝區、黃河大觀、大河庄園等。
Ⅱ 古滎冶鐵遺址的遺址意義
古滎冶鐵遺址的發現,在中國乃至世界冶金史上佔有重要位置。
礦石加工場、高架、鼓風設施和礦石、煤餅等遺物,結合爐前設水井,爐後置水池等分析,可知漢代不僅已形成較高水平的冶鑄系統,而且已經使用煤講作燃料並應用了預熱鼓風的技術。
高爐附近出土大量成套的鑄造模具和鐵器成品,大多有「河一」銘文,產品以生產工具為主。發掘中還清理了陶窯14座及船形坑等與冶鑄有關的遺跡。遺址的年代為西漢中期至東漢時期。發掘材料證明它是官營的冶鑄聯合作坊,對研究我國冶金史具有重大意義。
為了探討早期人類對金屬的冶煉及應用,l986年10月,「金屬的早期冶煉及其應用」第二次國際學術討論會在鄭州舉行。中國和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瑞典、義大利、南斯拉夫、日本、印度等l2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共74人參加了會議。參觀和研究古滎漢代冶鐵遺址是這次會議的一項重要內容。其在世界冶鐵史的地位,可想而知。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