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阿薩古城遺址
⑴ 古城尼尼微的遺址是如何被發掘的
幾千年過去,人們除了從史書上知道曾經有過尼尼微這座城市之外,其它就一無所知了內。容1842年,一位叫博塔的法國考古學家,在反復琢磨了《聖經•約拿書》之後,來到了伊拉克的摩蘇爾市。在流經摩蘇爾的底格里斯河左岸,他發現了一大一小兩個小山崗。大的叫「庫容吉克」,小的叫「約拿之墓」。博塔認為這兩個山崗就是古城尼尼微的遺址。他挖掘了一段日子,竟一無所獲。
1845年,有一位名叫萊亞德的英國考古學家,也按照《聖經•約拿書》中對尼尼微城址的描述,找到了這里,對庫容吉克山崗進行了長達6年的發掘,終於找到了辛赫那裡布的王宮和亞述巴尼拔王的部分藏書室。證明這里就是亞述帝國的首都尼尼微。
⑵ 帕爾米拉古城遺址的古城現狀
帕爾米拉曾經是公元前1世紀建立於敘利亞沙漠中部綠洲的國家,擁有較高的文明,憑借其世界貿易中心的地位獨霸西亞,繁榮持續了300年之久。2世紀60年代歸羅馬帝國統治。273年遭戰爭破壞而衰落。
如今的帕爾米拉古城遺址佔地6平方公里,由於歷史上帕爾米拉地處幾種文化的交匯處,其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藝術和建築既有古希臘、古羅馬恢宏大氣的風格,又有本地傳統和波斯文化的神秘與華麗。帕爾米拉遺跡是偉大的。在遺址眾多的古跡中,貝爾神廟是最為雄偉的羅馬式建築,這也是遺跡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另外,一座座類似碉樓的高塔,便是昔日的陵墓大的,它顯現了一個宮殿的富麗堂皇,它交融了東西方的藝術智慧,凝聚了古人對神靈的信仰和崇拜。宮殿、神廟、陵墓在這里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帕爾米拉遺跡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遊客。在沙漠之中,如果沒有這座古城的存在恐怕巴爾米拉城永遠都不會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人們也不會為了目睹它的風采而跨過漫漫黃沙。帕爾米拉遺跡不僅僅是石頭,也不僅僅是是圓柱,而是人類古老文明的家園。
3座殿堂呈U型分布,圍成一座廣場。在城中曲道迴廊處,有一個古羅馬角斗場,邊上有宮殿殘牆。一條青石道路,通向古殿深處,這就是著名的帕爾米拉大街。
城內還有龐大的地下墓室,當時可容納200多人,已在大馬士革博物館內重建。
目前已被炸毀。
⑶ 成都五大古城遺址是哪五個
1、洛帶古鎮
洛帶古鎮地處成都市龍泉驛區境內,是成都「東山五場」之一,被譽為專「中屬國西部客家第一鎮」。
⑷ 新疆有哪些古城遺址
奇台古城遺址,焉耆四十里城博格達垶古城,龜茲古城遺址,樓蘭故城遺址,焉耆七個星千佛洞遺址,等等
⑸ 帕爾米拉古城遺址的歷史故事
不可一世的羅馬帝國正當春秋鼎盛之際,堂堂一國之君的瓦列里安在征討波斯的戰斗中竟然做了俘虜!這事發生在公元260年。起因是羅馬帝國在東部的盟國、同時也是屏障的亞美尼亞被波斯王子沙普拉所攻破,負有保護之責的羅馬不能不感受到深刻的羞辱和危急。於是,瓦列里安不顧自己年事已高,決定御駕親征,親臨前線,去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波斯小子。他不遠千里,渡過了幼發拉底河,在埃德薩的城根附近和波斯國王相遇,結果卻是一戰而敗,成了沙普拉的階下囚。
據有史書記載,瓦列里安囚禁波斯的日子極其悲慘,身著紫袍但戴著枷鎖的他被作為失勢的偉大人物的典型,拴在街頭示眾;凡是波斯君主上馬的時候,他腳下蹬的便是羅馬皇帝的脖子。在瓦列里安因過度的羞辱和悲哀死去以後,他的皮囊被填進乾草做成人形,一直保存在波斯最著名的神廟里,成了一個比愛虛榮的羅馬人經常建立的假想的銅像或大理石雕像更為真實得多的紀念碑。
讓羅馬帝國的袞袞諸公們稍感欣慰的是,在傲慢的沙普拉得意洋洋班師凱旋之際,遇上了帕爾米拉人奧登納圖斯。他從敘利亞的小村莊和沙漠地帶的帳篷里聚集了一支游擊隊,神出鬼沒地干擾波斯軍隊的撤退,並伺機搶走他們的戰利品——珍珠、財寶乃至那位做了俘虜的羅馬皇帝的好幾個艷若天仙的女人。不勝其擾的波斯王子最後不得不在慌亂中退回到他的老巢,以至在一段時間里蟄伏於幼發拉底河東邊不敢西向。作為附庸國的帕爾米拉,此舉多少為泱泱羅馬帝國挽回了一點顏面。奧登納圖斯這個外族人由於為羅馬被俘的皇帝報了仇,因而受到羅馬的元老院和人民的尊重,據說還接受了瓦列里安的繼位者——他的兒子伽利埃努斯的獎賞。
奧登納圖斯既然有如此英雄作為,而羅馬帝國又表現得這樣無厘頭,帕爾米拉好像沒有理由不脫離羈絆獨立單干。於是乎,奧登納圖斯乘勢明詔大號,自立為帕爾米拉國王,成為公元三世紀羅馬帝國有名的「三十僭主」之一。公元前1世紀,羅馬人入侵敘利亞,帕爾米拉充分發揮了它在地理上的防禦優勢,同時這里也成為地中海地區和古代東方的中轉站,是絲綢之路上最為繁華的商業重鎮。它聯系著波斯灣和東西方各國的貿易往來,持續了長達400年之久的繁榮。此期間,作為旅行商隊必經的交通中樞,帕爾米拉對於運輸的貨物徵收重稅,從而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並建起了一系列重要的建築。如雄偉的貝勒神廟,始建於公元32年;著名的帕爾米拉大街,則是公元2世紀,羅馬皇帝哈德良統治時期的傑作等等。
公元3世紀60年代,奧登納圖斯當上國王之後,又不惜巨資和人力,建造了富麗堂皇的宮殿,過上極盡享樂的王室生活。然而樂極生悲,不久,奧登納圖斯遭到暗殺。關於奧登納圖斯的死,曾有種種傳說。但比較可信的一種說法是,奧登納圖斯的侄子——一個名叫麥尼奧的青年,邀了幾個大膽的同夥,在一次盛大的宴會上,把他的叔叔置於死地。原因是在一次狩獵活動中,麥尼奧有一個魯莽的行為,惹怒了他的叔叔奧登納圖斯,奧登納圖斯派人牽走了他的馬匹——這在野蠻人中被視為一種極大的侮辱——並將這個冒失鬼關了一段時間的禁閉。奧登納圖斯沒想到這次懲罰,和他的侄兒結下了冤讎,而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
奧登納圖斯死後,他的第二任妻子芝諾比婭接替了王位。從此,帕爾米拉進入了一段全新的歷史。芝諾比婭再創輝煌,當歷史遭遇上了芝諾比婭這位女性,實在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記載。她自稱是埃及艷後克莉奧帕特拉的後裔。她和她的祖先同樣具有不同凡俗的美麗。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是這樣描述芝諾比婭的:她膚色微黑,牙齒雪白如貝,一雙黑色的大眼睛閃爍著不同一般的神采,卻又是那樣溫柔,令人迷戀。她的聲音洪亮而優美。她的不次於男人的理解力因刻苦學習而更形完美,吉本一生未娶,但不知他是否有過女友,看他對於一千幾百年前的芝諾比婭如此不吝詞藻之華美,應該對異性還是有感覺的。
芝諾比婭能文能武。她精通希臘文、埃及文和敘利亞文,對拉丁文字也略能知曉;她著書立說,自編了一套東方歷史概況以方便使用;她還在博學之士郎吉努斯的指導下,自由地比較荷馬和柏拉圖彼此不同的美。芝諾比婭經常和她喜歡狩獵的夫君奧登納圖斯到野外打獵,從而養成了能夠吃苦耐勞的體魄,乃至她在後來貴為一國之主時,還討厭坐在帶篷子的豪華車中,而願意騎馬代步。
有了這樣一些資質和歷練的芝諾比婭,怎麼可能甘心於做一個無所作為的帕爾米拉國君?她有野心,她要問鼎羅馬,稱霸西亞乃至世界。我們應該想像得到,她的祖先克莉奧帕特拉同樣的血液,此時就在她的胸腔里噴涌。公元3世紀是羅馬帝國的多事之秋,史稱「三世紀危機」。乘著羅馬帝國內外交困無暇東顧之際,芝諾比婭揮戈西進,羅馬帝國的一些行省紛紛倒戈;女王很快佔領了整個敘利亞,勢力一度擴展到北至小亞細亞、南達埃及的廣大地域。阿拉伯、亞美尼亞、波斯等鄰近的國家都害怕與女王為敵,表示希望與帕爾米拉結為盟國。芝諾比婭儼然已成西亞霸主。
而就在這個時候,奧勒良靠積累軍功坐上了羅馬帝國皇帝的寶座。農民出身的羅馬新主子無法容忍芝諾比婭逐漸膨脹的野心。他要給這個女人顯示他領導下的羅馬帝國的厲害。公元272年,奧勒良率領的軍隊只用了先在安提俄克後在厄麥薩附近的兩次交鋒,就把芝諾比婭女王逼到了帕爾米拉的圍城之中。奧勒良派出別的部隊先去收復了被女王奪走的埃及境內諸省,然後全力對付帕爾米拉。芝諾比婭准備頑強抵抗,後來不得不棄城而逃。她騎上她的駝隊中跑得最快的駱駝,已經逃到幼發拉底河邊離帕爾米拉僅約100公里的地方,還是被奧勒良的輕騎兵追上而抓了回來。
奧勒良焚燒了奧登納圖斯建起來的宮殿;帕爾米拉一遍狼藉,慘不忍睹。曾經想問鼎羅馬的芝諾比婭終於來到了羅馬,不過她苗條好看的身材戴上了黃金做成的鐐銬,套在她嫩白脖子上的金鎖鏈則由一個羅馬奴隸用手牽著——這是有人在奧勒良的祝捷盛典上看到的一幕。最後芝諾比婭女王瘐死獄中。一個美麗的女人和一座美麗的城市就這樣漸漸淡出了歷史,湮滅的是繁榮,保留的是文化。
⑹ 托克托縣的十三座古城遺址在現在的哪
現在的托克托縣古城,舊城,黑城等地。
⑺ 小古城遺址怎麼樣
是浙江省的古遺址,人工堆築的大土台,面積大約35萬㎡,裡面的鼎足,大型石犁、石鉞等很具那些時代的特徵,另有商周時代的印紋陶圜底罐、和鴨形壺原始瓷等,還有石刀、***、石矛、石鏃等。 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⑻ 特洛伊古城遺址詳情
特洛伊遺址
1870年,謝里曼帶著他的希臘妻子再次來到奧斯曼帝國,開始他的發現之旅。
要在希薩里克山挖掘特洛伊遺址,需要獲得奧斯曼帝國政府的允許。但謝里曼在沒有獲得准許的情況下就開始挖掘了,而且試圖買下這塊地。結果他得到的是:奧斯曼帝國政府勒令他立即停止非法挖掘。
最後,經過幾個月的艱苦談判,謝里曼終於被允許挖掘了。不過,奧斯曼帝國政府強迫他許諾:如果發現對皇家博物館有意義的古代寶物,寶物的一半將歸皇家博物館所有……
挖掘再次開始的時候已是10月份,夏天行將結束,白晝越來越短。在很簡陋的條件下,謝里曼開始了挖掘工作:最初只有8個工人,幾個裝土的籃子和少量的手推車。而令謝里曼最惱火的是他不得不給一個他不需要的人支付工資。奧斯曼帝國政府硬塞給他一個名叫喬治烏斯·薩克斯的監工,以檢查任何出土物品。他成了站在謝里曼與其財富夢想之間的又一障礙。
這些困難其實還不算最大的,希薩里克這座山給謝里曼造成的困難是最大的。在奧斯曼帝國政府禁止他擅自挖掘之前,謝里曼就已經在山頂挖出了一段石牆,這石牆有6英尺厚,建築得牢固極了。起初他興奮地認為,這就是荷馬在史詩中描寫的特洛伊城牆。但隨後他就意識到,這座山其實是由無數個世紀中的一座座古城堆積而成的。它就像千層餅一樣,一層又一層,每一層都代表著一個城市——一個在前一個廢墟基礎上建造的城市。謝里曼在山頂看到的應是一座有著2000年歷史的希臘古城遺址。而特洛伊起碼應比它還要早1000多年,所以謝里曼認為特洛伊應該在山的底層。他對上面幾層的城市遺址不太感興趣,他只想要特洛伊,真正的荷馬筆下的特洛伊。
然而,該如何移走這座山呢?謝里曼可沒有耐心將這座50英尺高的小山從上向下一層一層地發掘。他需要發明一種考古挖掘的新方法。最後他決定開掘一條30英尺深的垂直通道。
這項工作既繁重又危險,而且通道內壁經常發生崩塌。謝里曼不得不一批一批地增加人手,支使他們一鏟一鏟地把大量泥土和石頭掏出來,然後在通道的內壁支上木板……挖掘工作就這樣一直持續到1871年。
令人遺憾的是,在他大刀闊斧向底層魯莽地發掘時,謝里曼無情地破壞掉了這座遺址上面幾層具有考古實證價值的地層!謝里曼對此的解釋是:「我的目的是掘出特洛伊,我估計它是較低地層遺址中的一個,我不得不破壞並放棄較上面的地層中許多有趣的遺址。」作為一名學過考古的專家,他的做法和說法都難令人相信。
30英尺深的垂直通道完工之後,謝里曼在遺址下面只找到了一些被鑒定為石器時代的遺物。失望在他的臉上顯現出來 :這里肯定不是特洛伊,他的發現令他費解。
謝里曼對這樣結果感到越來越困惑。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已失去了尋找特洛伊的全部希望。謝里曼是在白白浪費時間和金錢嗎?他的財產足夠他快樂逍遙一生,但他卻在野外掙扎。
時間又過了大半年。令人沮喪的挖掘工作仍無大的進展。這時候溫濕的天氣使熱病在挖掘隊伍中迅速蔓延。他向人們發放奎寧葯,給拉車的牛馬打泥罨劑,但他自己也病倒了,挖掘工作不得不緩慢下來。幸好這期間有索菲婭在。她悉心地照料他,並把《伊利亞特》牢記在心,不斷鼓勵著謝里曼。
病癒之後,謝里曼決定改變挖掘的方向。他在遺址的另一處又開挖了一條垂直通道。幾天之內,金屬物件就開始不斷出土,這又喚起了謝里曼的希望,因為他從荷馬作品中得知特洛伊戰爭的英雄們都佩有寶劍、長矛和戰車。
如今,即使是發現諸如釘子、門閂或者刀刃之類的小金屬物品,也會令謝里曼歡欣鼓舞。他充滿了期待。
隨著工程的進展,一些金屬器皿和陶罐陸續出土,特別是一種帶有梟(貓頭鷹)圖像的罐子,令他倍感興奮。梟是獻給希臘女神雅典娜的祭物,所以它一定與雅典娜有著某種聯系。謝里曼甚至認為梟是特洛伊的保護神。
1872年春天,謝里曼返回工地。他讓人們每天早5點就開始艱苦而危險的發掘工作。這時候,他僱用的工人已多達120人。他擴大挖掘規模,在遺址上開鑿了一條貫穿整個遺址的80碼長,50碼寬的壕溝,這條壕溝每天都在往下進展。
謝里曼當時和工人們一起每天工作14個小時。當信奉基督教的工人在周日離開的時候,他會讓信奉伊斯蘭教的工人接替他們繼續干。他渴望發現特洛伊的心情已經到了瘋狂程度!其實他一直都很瘋狂。
謝里曼對待工人和對待自己一樣嚴苛。他要求所僱用的工人都必須盡心盡力地工作。有一件事是他所不能容忍的,那就是吸煙。謝里曼認為吸煙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也常常是工人們偷懶的借口,所以他禁止吸煙。當工人們抗議時,謝里曼會毫不猶豫地開除他們,然後又去別的村莊僱人。謝里曼有自己的原則。
當時,全世界的人都在注視著謝里曼。他定期向英國和德國的報紙報告工作進度。人人都想知道:他會找到普里阿摩斯國王的特洛伊嗎?他會找到寶藏嗎?
8月初,謝里曼在向下挖掘40多英尺之後,發現了極有規律的石基,他認為這是城堡的牆基。他立即宣布他找到了高塔,即荷馬所描述的赫克托耳的妻子站在上面觀看平原戰爭的高塔。
但謝里曼的希望再次破滅。他們只挖出了兩堵平行的牆,這顯然不是荷馬所描述的特洛伊。又一次,謝里曼判斷失誤。而這時天氣愈加惡劣。謝里曼只能等到第二年再繼續他的搜尋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