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泥古老遺址
A. 西部地區的名勝古跡
1、兵馬俑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帝的陵園,也稱驪山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0公里的驪山北麓,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其規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內涵之豐富,為歷代帝王陵墓之冠。
2、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坐落於於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
3、塔爾寺
塔爾寺位於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蓮花山坳中。塔爾寺院依山勢建築,由眾多殿宇、經堂、佛塔、僧舍等組成,布局嚴謹,建築巍峨,金碧輝煌,氣勢恢宏,是我國著名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
4、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面向東,南北長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錯落、鱗次櫛比,上、下最多有五層。
莫高窟是古建築、雕塑、壁畫三者相結合的藝術宮殿,尤以豐富多彩的壁畫著稱於世。到處都畫著佛像、飛天、伎樂、仙女等。有佛經故事畫、經變畫和佛教史跡畫,也有神怪畫和供養人畫像,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裝飾圖案等。
5、林芝巨柏林
巨柏,又稱雅魯藏布江柏木,特產於雅魯藏布江和尼洋河下游海拔3000米~3400米的沿江河谷里,藏語又稱為「桂辛秀巴」。林芝地區八一鎮東南方10多千米處的巴結鄉有一片巨柏保護點,這也是西藏兩個古柏保護點之一,塔形的樹冠以及挺撥的樹干十分惹眼。
B. 西亳的西亳遺址
1984年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隊在河南偃師縣城西發現了一處商代早期的都城遺址,規模宏大,而且恰好有一條叫「屍鄉」的溝橫穿城址。經過對考古發掘資料和古文獻的研究,初步斷定這座古城址就是商湯所都的「西亳」 。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北依邙山、南臨洛河、西距漢魏洛陽故城約10公里,西南距夏都斟鄩二里頭遺址約6公里。古城遺址全部湮埋在今地表以下。
經過15年的勘察、發掘,迄今探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宮城三重城垣。大城城垣西南兩面較直,北垣東段向東南斜收,為避開城址東南一個陂池,東垣中段偏南部位的牆體又向西南折收,使城址平面略呈刀形。城牆南北最長1700餘米,東西最寬1200餘米,南端僅寬740米。可確認的城門有5座;北垣近中部1座,東、西垣對應部位各2座。
小城位於大城西南部,南北長1100米,東西寬740米。牆寬6~7米。其南牆、西牆和東牆的南段同大城城牆重合,大城西牆北段、北城牆全部、東城牆的大部則為新建。宮城位於小城縱向軸線偏南部位,面積約4萬平方米,四周有寬約2米的宮牆。宮殿建築群密集分布於宮城的中、南部。現已發掘的有4號、5號、6號、2號、7號等宮殿建築。
洛陽偃師商城是商滅夏後最早建立的商城,商城小城的始建就是夏商分界的界標。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已投資在此建設商城遺址公園 。
C. 藁城台西商代遺址的發現和發掘過程
據當地群眾反映,茨城解放前在西「台疙瘩」,曾挖出不少青銅器。
1965~1972年間,台西村民在西台南側取土時,發現過成組的青銅禮器和一件長達39厘米的玉戈,以及銅鼎、琉、暈、覦、匕、矛、蹲、石磨等。經國家文物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鑒定為商代中期(約公元前14世紀)的文化遺存。特別是在這里出土的鐵刃青銅鎖,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重視。
1973年,河北省文管處組成考古隊,對台西商代遺址進行發掘。先後共揭露面積1889.75平方米,發現房屋遺址14座,水井兩眼,灰坑134個,墓葬112座(其中有奴隸殉葬墓10座)。出土文物有陶器、石器、玉器、青銅器等3000多件。據科學工作者推斷,最早在這里勞動生息的是仰韶文化時期的人們。
台西遺址主要包括商代中期的居住遺存和墓葬。
這里發掘的14座商代房址,根據地層疊壓關系和出土物比較,分為早期和晚期。
早期房子清理出2座,為半地穴式。晚期房子清理出12座,大部分為木製梁架的地面建築,有硬山頂式、平頂式房子和斜坡頂式廈子等類型。
房子的形制、結構以及建築技術,都比早期建築有很大進步。以第二號房子為例,是一座南北向30平方米的雙間建築。南北全長10 35米,東西寬3.8米,中間隔牆將一房分為兩室。房屋牆壁也已經脫離了仰韶、龍山和商代前期使用「木骨泥牆」階段,下半部夯土築起,上半部用土坯砌壘。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屋山牆上留有「風窗」,這更是開創了房屋建築史上防潮濕設備的先河。這座房子營造還曾使用人牲祭祀,不僅有牛、羊、豬三牲,還有男女活人做祭祀犧牲。
遺址存有房址、器物和墓葬等。房室多為地面建築,亦有兩座半地穴式。室內有灶、窖穴。房屋用夯土壘築,巾間隔牆兼有草泥垛成和土坯混築,內外塗抹草泥。在建築過程中使用了人和三牲做為祭祀犧牲。
灰坑較多,從屬於房室和墓葬.形制以圓形或橢圓形為主,坑內出土數目不等的人及動物骨架。
同時在此處遺址還發現兩眼水井,分屬早晚期。井內有木製水桶,可用手提取。
文化遺物包括陶器、石器、骨角器、蚌貝器,漆器、甲骨、紡織品、植物種仁以及陶文符號等。
陶器多為夾砂和泥質灰陶,亦有其他彩陶。紋飾繁多,既有生活用器,又有生產工具。
石器一般都經磨光,刀、鏟、鐮最多。骨角器加工精細,表面有光澤。
蚌貝器有鐮、刀、鏟、魚鉤、鏃、環等。
漆器表面呈浮雕式花紋,先雕刻,後塗漆。
甲骨均鑽、鑿、灼三者兼施。
紡織品以麻布為主,兼有絲品,證明當時紡織技術已有較高水平,已有養蠶、絲織和麻織。
植物種仁經鑒定均蹲葯用的桃仁和郁李仁,聯系同址出土的醫療器具砭鐮,可以認為當時社會的醫葯事業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陶文及符號,前者系文字,後者系數字及其他符號,這對於認識了解當時整個社會的進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台西遺址的另一大部分是墓葬。清理的112座墓葬亦叮分為早晚二期。墓式為長方形豎穴土坑,最大的一座長3.4米,寬1.5米。
成人墓有棺無停,小孩墓棺槨俱無。有奴隸殉葬。基主以仰身或側身直肢葬居多,俯身直肢式居次。
隨葬器物有陶器、銅器、骨角器、玉石器、蚌貝器、卜骨、漆器及絲織品等。
從獲取的遺物考察,有學者認為台西與中原地區的安陽、鄭州商代遺址有許多共同點,但亦表現了自己的特性;而和江南幾處重要的商代遺址之間卻存在著文化上的某些聯系。
這說明江南和中原商代文化之間是互相影響的。另一種意見認為,它與晉中和北方長城地帶的文化亦有聯系。
總之,台西文化處於中原文化和北方長城地帶二者之間,具有兩大地域文化交錯彰響的雙重特點。
D. 70萬年前的北京人西侯度遺址是怎麼由來的
在山西省南部芮城縣西北隅,有一個地方叫西侯度,黃河從這里的西邊和南邊繞過,在村後的北坡,考古學家發現了一批石製品,其中包括有切割痕跡的鹿角、燒骨和大量動物化石。這批石製品共有32件,包含的類型有石核、石片和石器,原料主要為各色石英岩,也有少量的脈石英和火山岩。從石核和石片打制精度來看,打制的技術雖然比較原始,但已包括了錘擊、砸擊、碰撞等方法。石器種類已初步分化,可大致分為單面或雙面的砍斫器,凹刃、直刃、圓刃的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狀器等。這些石器大多由石片加工而成。
在與石器一起的一些遺物中,有帶切割或刮削痕跡的鹿角,有燒過的動物骨骸、角和牙齒,許多動物的頭骨被砸碎。說明當時的人們獵取動物後,曾經肢解、燒烤獵物,甚至砸開獵物的頭骨,並將餘下的碎骨隨地拋棄,而將長角加工成某種器具。與這批石製品共存的動物化石種類也很多,主要有兔、刺蝟、大河狸、大象、麋鹿、野牛、野豬、羚羊等。根據古地磁法的年代測定,西侯度石器的年代距今已有180萬年。
E. 中國最古老的神廟遺址發現於何地這一發現的意義如何
中國最古老的神廟遺址是遼寧西部建平縣境內的牛河梁女神廟遺址。
遺址是大型祭壇、女神廟和積石冢群址,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其布局和性質與北京的天壇、太廟和十三陵相似。5000年前,這里存在著一個具有國家雛形的原始文明社會。這一重大發現把中國古代史的研究從黃河流域擴大到燕山以北的西遼河流域,並將中華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對中國上古時代社會發展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築史、美術史的研究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F.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那麼中國最古老的城市遺址在哪
西侯度遺址是我國早期猿人階段文化遺存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地質時代為距今約180萬年的更新世早期,是目前中國境內最早的一處舊石器文化遺址,位於山西省芮城縣西北隅中條山之陽的西侯度村。
從縣城驅車15分鍾就可到達遺址地。迎面而來的是高大的景區牌樓,兩條寬闊的大道的景觀風貌帶深邃、整齊。可以乘車長驅,也可以下車緩行。向前走過約3公里的長廊向左繞行是寬約30米,深近3米的護城河將城市緊緊包圍,護城河成為了重要的生命屏障。走過護城河,幾條青石板路綿延開去。
環視四周,會發覺整個遺址呈圓形,據說城的造型似乎源於太陽,原始人的崇拜,美好、吉祥,象徵圓滿的圖騰。還有一說是年老的城頭山之王為了一個叫姬的年輕女子所建,那是王的妃子,一個美艷絕倫的異族女子,王怕她會離了而去,於是將城的四面河灣環繞阻斷她離去的路。一邊是情愛,一邊是故鄉,姬只能每天日落時分隔河相望故土的方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也許這真的是故事,也或許這真的有發生。
G.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古代遺址在哪
中國最古老的觀星台遺址位於河南商丘古城西南3里的闕伯台,又稱火神台,火星台。經專有關專家考證和屬史料的記載,商丘火神台是距今4500多年的一處觀星台遺址。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觀星台。
我省另一處觀星台遺址位於鄭州所轄市登封告成鎮。也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同時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之一。距今已有700年的歷史,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8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將「天池之中」的8處11項歷史建築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具體包括觀星台,嵩陽書院,嵩岳寺塔,中嶽廟,會善寺,東漢三闕(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少林寺建築群(常住院,塔林,初祖庵)。
我省河南是中華名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已經發現7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5000年前的大河文化遺址。河南文物古跡眾多,截止2014年6月我省共有5項24處世界文化遺產。
(註:資料來源網路,大河網,網路圖片)
H. 咸陽有哪些古老的歷史建築
1、明清咸陽西門遺址
明清咸陽城西門遺址位於樂育南路、電影院十字路口以南百米處,嘉惠商場門口,中山街與樂育南路的交匯處。咸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石碑悄然豎立在那裡。
2、復原明清咸陽鍾樓
咸陽鍾樓原址在永綏街南口,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道光中期重修,由於歷史原因,上世紀中期拆除。為了彰顯古都歷史遺韻,重現咸陽的歷史風采,市委、市政府重建了咸陽鍾樓,在西門遺址的百米處,新鍾樓重新屹立起執行著它的使命。
3、咸陽明清文廟
咸陽文廟是明洪武四年(1371)由縣丞孔文郁主持修建。經過明天順三年、萬曆四十三年、清康熙二十年、嘉慶二十年、同治五年、光緒十四年多次重修。1962年,文廟辟為咸陽市博物館。1980年以來,修葺彩繪了大殿、廡房,新建了小牌坊佛亭、三千兵馬俑陳列室。如今的咸陽文廟已是歷史的陳列室。
4、渭陽書院
乾隆十一年(1746),咸陽知縣柴畢主持在縣城西街建「渭陽書院」,比鄰咸陽文廟,至今已有261年的歷史。書院內靜謐古樸,往來無白丁,談笑有鴻儒,孕育了一代代書院學子。
5、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咸陽鳳凰台,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傳說秦穆公的幼女弄玉和蕭史吹蕭引鳳至此,故名鳳凰台。位於儀鳳西街北口,登台眺望,渭水縈繞,南有終南屏障,北有畢原青冢,盡觀咸陽之景。
6、安國寺與聖母宮
咸陽安國寺位於市區內儀鳳東街,坐北面南,與鳳凰台隔路南北對峙,前面門額上有「安國寺」三字,是一位伙夫用鍋刷隨意寫的,書法秀勁飄逸,頗為時人和書法愛好者所贊賞,故有「咸陽的字,安國寺」之說。庭院幽深雅靜,肅穆森然,殿內塑泥像,牆壁有彩繪。
7、新興油店
位於中山街與北大街交匯處向東不遠處,從明代開始就在此經營,為咸陽一大老店鋪。
I. 西部有哪些名勝古跡
1、陝西: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秦兵馬俑多用陶冶燒制的方法製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先燒後接,有的先接再燒。其實秦始皇時期的兵馬俑各個都有鮮艷和諧的彩繪。
2、甘肅:崆峒山
崆峒山,道教聖地,屬六盤山支脈,是天然的動植物王國,有各類植物1000多種,動物300餘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其間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有灕江神韻。
3、青海:青海湖。
青海湖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鹹水湖;中國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擁有多項中國之最。
青海湖每年12月封凍,冰期6個月,冰厚半公尺以上。湖中有5個小島,以海心山最大。鳥島位於湖的西部,面積0.11平方公里,是斑頭雁、魚鷗、鸕鶿等10多種候鳥繁殖生息場所,數量多達100,000隻以上。現已建立鳥島自然保護區。湖中盛產青海湖裸鯉。濱湖草原為良好的天然牧場。
4、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區
天山博格達峰海撥5445米,終年積雪,冰川延綿。天山天池是古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高山堰塞湖,形狀因原來為河谷而顯得曲折幽深。湖面呈半月形,南北長3.5公里(一說3400米),東西寬0.8~1.5公里,最寬處約1500米,最深處103米(一說約105米),面積4.9平方公里。
天池水一年中分豐水期和平水期,每年4-9月池水上漲,9月至次年4月池水下降,為一個輪回;其活動水位在10-13米之間,水溫年平均維持在7.4攝氏度。
5、西藏: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是藏式古建築的傑出代表,是第五套人民幣5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主體建築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宮殿高200餘米,外觀13層,內為9層。布達拉宮前辟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
J. 歐洲歷史文化中現存如今還有哪些遺址
1.瑞士Grasburg城堡
Grasburg城堡據說是昔日貴族的娛樂中心,現如今部分遺址已進行了修繕,成為當地學生、和遠足團體喜愛的度假勝地。
2.西西里島的Segesta神廟
遠望Segesta神廟會覺得它和帕特農神廟有幾分相似。神廟的建造從未完工,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Segesta神廟是沒有房頂的。其附近的露天劇場遺址重現昔日風采,現在成了音樂會和戲劇表演的舞台。
3.愛爾蘭巨人桌
愛爾蘭的County Clare聳立著體積巨大,形狀並不規則的巨人桌。而這個石頭架構在這兒已經待了數千年乃至上萬年的說法尚未得到一致認可。
4.希臘科斯島Asklepieon廟
Asklepieon廟是為醫神而建的神廟,歷史上這種神廟最多時達到了300個。Asklepieon廟歷經歷史滄桑依然保存較好,再加上其周邊風景如畫實在是個難得的好去處。
5.撒丁島Pottu Codinu
Pottu Codinu既不是城堡、又不是神廟,而是一座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的埋葬地,是人造的地面洞穴。在撒丁島的鄉間小路上依然可以看到它的歷史原貌。
6.匈牙利Visegrad小鎮
小鎮上坐落著Visegrad城堡遺址,面向公眾開放。
7.塞普勒斯北部聖伊拉里城堡
聖伊拉里城堡位於山頂上,是歐洲最具戲劇性的遺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1世紀。城堡的內部結構讓人大為贊嘆,窗外的地中海風景更是讓人心曠神怡。
8.土耳其埃索菲斯古城
埃索菲斯古城保存了大量的古寺廟、噴泉、圖書館和街道,其造型令人嘆為觀止。城中露天劇場的規模很大,堪比一個現代化的小型運動場。
9.克羅埃西亞普拉
普拉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築:寺廟、拱門、露天劇場等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中世界甚至史前時期。包括普拉競技場在內的諸多遺址都是你在旅行值得期待的好地方。
10.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羅馬劇院
普羅夫迪夫是保加利亞第二大城市,然而除了當地人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古老的劇院。有28排座位,3層看台的普羅夫迪夫羅馬劇院是當時最好的劇院。雖然幾次遭到破壞,但是今天的普羅夫迪夫羅馬劇院已被完美修復並且每晚都有演出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