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開始地
㈠ 西游記第一回起因經過結果
1、起因:美猴王從花果山一仙石中出生。
2、經過:美猴王離開花果山尋求長生之道。
3、結果:美猴王拜菩提祖師為師。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東勝神洲傲來國海中有花果山,山項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澗水源頭尋到名為「水簾洞」的石洞,被群猴擁戴為王。又過三五百年,石猴忽為人生無常,不得久壽而悲啼。根據一老猴指點,石猴經南贍訓洲到西牛賀洲,上靈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見須菩提祖師,被收為徒,起名曰孫悟空。
(1)西遊記開始地擴展閱讀:
主要人物簡介
孫悟空:孫悟空是中國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的著作《西遊記》中的角色之一,諢名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豬悟能、沙悟凈的大師兄。
孫悟空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拜菩提祖師學會長生之道、七十二變、筋斗雲,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使用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隨心變化。他占花果山稱王,大鬧東海龍宮,被天庭招安為弼馬溫,又因嫌官小反下天自稱齊天大聖,然後擊敗天軍復被天庭詔安封為有官無祿的齊天大聖,大鬧天宮時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中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與如來佛祖鬥法,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唐僧:玄奘(原名:陳玄奘)(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歷史上最偉大的譯師。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遊記》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西遊記》中的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兒,法號玄奘,號三藏,被唐太宗賜姓為唐。為如來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蟬長老投胎。他是遺腹子,由於父母凄慘、離奇的經歷,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戶、修行。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
豬八戒:豬八戒是吳承恩所作《西遊記》中的角色。法號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來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因調戲霓裳仙子(屬於嫦娥中的一員,《西遊記》中「嫦娥」意指月府仙女。並非民間傳說里的後羿之妻姮娥。 )被逐出天界,卻又錯投豬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遊記
㈡ 西遊記怎麼開始
第一回 靈根孕育源流抄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一首詩最後一句: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猿猴代表的乃是心,第七回里說:猿猴道體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
問什麼要從石猴出世開始而不是直接唐僧呢,第一回有這樣一句: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這樣說了也許你會更糊塗,但西遊這本書確實不簡單,需要好好用心體會。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㈢ 誰開始認定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的
自從《西遊記》問世以來的數百年間,由於它在社會上有十分廣泛的影響,所以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濃厚興趣。《西遊記》的作者究竟是誰?這就成為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研究課題。早在清初,有人就對《西遊記》上署名「邱處機」(或日「長春道人」、「邱長春」、「長春真人」)表示過懷疑,但最早明確地提出《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的,當推吳玉搢他在《山陽志遺》卷四中說:「天啟舊志列先生(按:指吳承恩)為近代文苑之首,雲『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復善諧謔,所著雜記幾種,名震一時』。初不知雜記為何等書,及閱《淮賢文目》,載《西遊記》為先生著。」
其後,阮葵生的《茶餘客話》也說:「惟《淮賢文目》載射陽撰《西遊記通俗演義》」,「世乃稱為證道之書,批評穿鑿,謂吻合金丹大旨,前冠以虞道園一序,而尊為長春道人之秘本,亦作偽可嗤者矣。……觀其中方言俚語,皆淮上之鄉音街談,……是則出淮人之手無疑。」此外,清代尚有錢大聽的《跋長春真人〈西遊記〉》、丁晏的《百亭記事續編》、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焦循的《劇說》、陸以湉的《冷廬雜識》等,或直說,或假託,或轉引,都對《西遊記》的作者問題有所論述。但他們的基本內容,都沒有超出吳玉搢、阮葵生的范圍。誠然,還有人仍主張《西遊記》不是吳承恩所作。例如,毛奇齡據陶宗儀的《輟耕錄》而認定《西遊記》的作者是元代邱長春。王培荀的《鄉園舊聞錄》,也十分肯定地說,此書乃「長春真人邱處機作」。但由於他們的論據並不充分,所以也難以成為定論。
到了本世紀的20年代,魯迅在《中國史略》一書中肯定了《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幾乎與此同時,胡適在1923年第6 期《讀書雜志》上,發表了《〈西遊記〉考證》的長篇論文,指出「現在《西遊記》的作者是一位『放浪詩酒,復善諧諺』的大文豪」,而這個大文豪就是吳承恩,並初步撰寫了吳承恩的年譜,第二年的七月,魯迅在西安講學時說:「《西遊記》世人多以為是元朝的道士邱長春做的,其實不然。邱長春自己另有《西遊記》三卷,是紀行,今尚存『道藏』中,惟因書名一樣,人們遂誤以為是一種。
加以清初刻《西遊記》小說者,又取虞集所作的『長春真人』《西遊記序》冠其首,便信這《西遊記》是邱長春所做的了。———實則做這《西遊記》者,乃是江蘇山陰人吳承恩。「(《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自此以後,魯迅和胡適的這種意見,被我國學術界的大多數人所承認。
㈣ 西遊記中什麼開始了這條河
《西遊記》中什麼開始了?這條河是3月3日開始了這條河。
㈤ 西遊記以什麼故事開始呢
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山頂有一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版圍圓,上有九竅八孔。權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
㈥ 文章開頭為什麼從西遊記開始寫起
哪篇啊?突然有種想哭的感覺,-
不經意我們都在長大。 -
以後的日子聚少離多了…… -
想想曾經的我們,那麼多青春年少,那麼多快樂時光。 -
現在都一去不復返 -
人生難得有幾個如此知己 -
遇見你們是我一輩子的幸福 -
無論今後我們身在哪個角落 -
我們的心永遠在一起 -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同樣的感受,-
剛畢業的時候我們還保持聯系,-
現在隨著時間的流逝,-
看著朋友們逐漸離開了,-
曾經的同學也開始各奔東西,-
我們聯系的次數也開始減少了,-
有時候聊一句沒一句的,-
或許在新的環境里認識新的朋友了,-
有新的交友圈了,-
漸漸地不再和以前的朋友聯系,-
有聯系的話只是自己極開始又好朋友轉變成陌生人了,-
有時候,-
有些人不需要說再見,-
就已經離開了;-
有時候,-
有些事不用開口也明白;-
有時候,-
有些路不會走也要變長;-
那些人,-
那些事,-
那些路,-
只是那些,-
只是那時候,-
已是過往總是望著天空發呆,-
那些說好不分開的朋友不在了,-
轉身陌路熟悉的,-
安靜了安靜的,-
離開了離開的,-
陌生了曾經的那些好朋友,-
多數的都不聯系了.-
說好了做永遠的好朋友,-
個別的好朋友,-
你們還記得嗎 -
在意太多的朋友,-
變得沒了自我,-
最後總是把自己丟棄在無人的荒島上,-
自己療傷.不願流露太多悲傷於是安靜總是望著手機,-
看著通訊錄里那些曾經熟悉的名字,-
莫名的想起一些人.卻不再給他(她)們打電話發信息,-
不願劃破這份沉默,-
上QQ的時候看見同學朋友在線也只是打下招呼,-
有些朋友理都不理,-
只是默默的想念那些給過鼓勵、-
給過關心的朋友.-
雖然離開了卻還是感謝,-
雖然陌生了卻還是想念.-
曾經激勵的銘記於心,-
曾經陪伴過的歲月緬懷有你們的溫暖。-
我會永遠記得你們-
也許是我的安靜讓我們陌生了-
也許是我的離開讓我們陌生了-
也許是我的沉默讓我們不再聯系了-
也許,-
那些也許,-
只是因為我……-
可是我是個倔強的孩子,-
喜歡念舊。-
你們的離開,-
只會讓我更沉默,-
只會讓我更加想念你們-
因為有你們所以很好祝你們幸福…-
不知道你們還會不會想起我~~~-
或許早就把我給遺忘了 -
~~同學看到的話都轉~~~~-
讓我們的同學都看到~~~-
希望我們還有聚在一起的機會~~~~~~~~~ -
珍惜身邊的每一份友情,-
無論它是不是已經過去,-
無論它會不會有將來。-
也許不會天長地久,-
也許會淡忘,-
也許會疏遠,-
但卻從來都不應該遺忘。-
它是一粒種子,-
珍惜了,-
就會在你的心裡萌芽-
抽葉,-
開花,-
直至結果。-
而那種綻放時的清香也將伴你前行一生一世…… -
讓我們向天空大聲吶喊:老同學你們還好嗎? -
㈦ 86版西遊記何時開始放映的
劇組於1982年2月25日成立。1982年7月試拍了《除妖烏雞國》一集,1982年10月1日該集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該集在1986年重拍,其中僅保留了試拍版本的一小部分片段)。 1982年—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於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計收豬八戒》、《三打白骨精》兩集,1986年春節期間播出前十一集。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由張暴默演唱。
美圖薈萃(16張)1986年拍完《奪寶蓮花洞》、《除妖烏雞國》(重拍)、《大戰紅孩兒》、《鬥法降三怪》、《趣經女兒國》、《三調芭蕉扇》、《掃塔辨奇冤》、《誤入小雷音》、《孫猴巧行醫》九集。 1987年為了介紹《西遊記》的拍攝情況,請各路「神仙」、「國王」給觀眾拜年,中央電視台錄制了名為《齊天樂》的晚會在1987年1月29日即農歷正月初一於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 1987年拍完《錯墜盤絲洞》、《四探無底洞》、《傳藝玉華洲》、《天竺收玉兔》、《波生極樂天》五集。 1988年2月1日起,前25集全部播出。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改由蔣大為演唱。 1988年春節播出,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經典之作。 這部《西遊記》,可以視為普及版,女導演楊潔把《西遊記》里大量的佛經偈語、晦澀的對白,全部刪除,只給觀眾最清楚的故事情節。
㈧ 西遊記中唐僧從哪開始去的西天
東土大唐長安,正式是在雙叉嶺遇到虎精,獵人救其性命
㈨ 西遊記開始是是怎樣的,中間發生了什麼
燈光徐起,似乎是一場浪漫而美的奔赴。躲在暖黃的光線下,盼望著立
春後醞釀的內春意盎然。一容度一載,生命的起起復復,在鐫刻的時光里來來
往往。想念一段小河破冰的歡愉,想念一段鶯歌燕舞的鬧春,想念一段百花
爭艷的芬芳。歲歲年年,朝朝暮暮都會懷念那段時光的剪影。或許,我總是在遺
忘中彷徨,痛苦的彷徨。有人說遺忘是一種成長,可我卻不贊同
㈩ 西遊記中關於「混沌初開,萬物始生,世間開始有飛禽和走獸,走獸以麒麟為首,飛禽以鳳凰」出自哪一章節
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一體拜真如。
八戒被怪咬住,沙僧被象捲住,悟空縱筋斗雲欲走,被鵬怪飛上抓住。三怪將師徒入入籠內蒸時,悟空脫身,救出唐僧等,卻魔頭察覺,又將唐僧等人捉回。悟空拜請如來,如來令文殊、普賢二菩薩分別收伏自己騎青獅和白象。如來使鵬怪落在自己頭上,現了原身。
(10)西遊記開始地擴展閱讀
本回人物介紹:
青獅
《西遊記》中的角色,原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曾在南天門前變化法身,張開大口,似城門一般,用力吞將去,唬得眾天兵不敢交鋒,關了南天門,故此是一口曾吞十萬兵。
他在獅駝嶺為王,與白象、大鵬兩個妖怪結拜,合力共捉唐僧,他是三魔王中的大哥。唐僧師徒經過獅駝嶺時,與孫悟空與豬八戒賭斗,自作聰明將孫悟空吞入肚中,被孫悟空打鬧肚子收服,之後與其白象、大鵬三番兩次與孫悟空師兄弟打鬥。最後,獅駝洞老妖被文殊菩薩收回。
白象
獅駝洞二怪本是峨眉山普賢菩薩的坐騎六牙白象,手使一柄長槍,身高三丈,卧蠶眉,丹鳳眼,美人聲,匾擔牙,鼻似蛟龍。若與人爭斗,只消一鼻子捲去,就是鐵背銅身,也就魂亡魄喪。二魔與八戒打鬥中,七八回合打敗八戒,伸開象鼻,輕輕一卷,捉住了八戒。
二魔捲住悟空,悟空用金箍棒往二魔鼻孔一捅,使二魔現出本象,答應護送唐僧師徒越過獅駝山。無奈三怪賊心不死,又經多次打鬥,普賢菩薩奉如來佛祖之命,收回老象騎著回到峨眉山。實際為普賢菩薩的坐騎白象。
大鵬
獅駝洞三魔原是只大鵬金翅雕,名號雲程萬里鵬,手使畫桿方天戟,又有陰陽二氣瓶,心計狡詐。他的陰陽瓶若把人裝了進去,一時三刻就會化為膿水。三魔捉住孫悟空放進陰陽瓶,誰知孫悟空有菩薩賜給的三根救命毫毛,變成金剛鑽,泄放了陰陽之氣。
孫悟空施展法術,逃出了魔掌,又幾經纏斗,悟空雙拳難敵四手,於是一個筋斗雲來到西天佛祖面前,請佛祖收伏三魔。如來輕動佛指,便讓三魔救了筋,不能遠飛,被迫皈依成了佛祖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