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類雜志
⑴ 請問游記散文類可以投稿到哪裡
可以先投雜志試試水,游記散文類的書,我也遇到編輯求過,但都是匯集,就是一本書基本包括了20多個地方,每個地方都是幾千字的散文游記,匯總成一本書。你這種,又是新手,還是一個地方,一般很少有出版社會收,建議選取裡面的內容投那些有游記欄目的雜志,這種雜志挺多,可以去天使領域論壇的浮雲殿版塊看,約稿靠譜。
⑵ 有哪些旅行和游記類的書籍啊,一定要是寫實的。
1.旅遊隨筆
作者:春風楊柳更新日期: 2013-01-05
2.超越視覺(美國《國家地理》典藏圖片集)
作者: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出版: 中國旅遊出版社更新日期: 2012-02-22
3.撒哈拉的眼淚:三毛傳
作者:朱雲喬更新日期: 2012-12-28
4.印度誘惑(全文)
作者:海帆出版: 中國旅遊出版社更新日期: 2012-12-20
5.摳門小妞的歐洲窮游記(你也可以570歐走遍西班牙、葡萄牙)
作者:小米的森林出版: 萬卷出版社更新日期: 2012-12-07
6.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
作者:新世紀書局出版: 科學出版社更新日期: 2012-12-07
7.迷藏——藏地秘境Ω大穿越
作者:行者六九出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更新日期: 2012-12-07
8.尼泊爾(微笑的星夜)
作者:草草出版: 旅遊教育出版社更新日期: 2012-02-22
9.去最幸福的四國找幸福(《國家地理》記者丹·比特納力作)
作者:[美]丹·比特納出版: 中信出版更新日期: 2012-12-07
⑶ 最好的旅遊雜志是
《戶外探險》來是一本倡導健康的源新生活雜志,內容以戶外活動、自助旅行和登山探險三部分為主。也是國內第一本以介紹戶外休閑生活為主的實用指南雜志。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中國一本關於地理的雜志月刊,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主辦。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較為出名的一本有關地理的雜志。
《Outside》於1978年在美國創刊,是美國發行量最大的戶外雜志之一。2006 年《Outside》來到中國,中文名為《戶外》。《戶外》將繼續秉承《Outside》「倡導積極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為中國讀者提供全球同步的戶外現象、行為、事件的客觀報道,並涉獵人文地理、科學探險等內容。在講述精彩有趣的戶外故事和戶外人的同時,我們努力傳遞一種樂觀向上的價值觀—— 夢想、勇氣、自我實現、熱愛自然、追求自由
⑷ 關於國內旅行的雜志有哪些
國家地理雜志,非常不錯的,很推薦。國內的有旅遊導報,上面有很多驢友的游記和一些優惠信息。
⑸ 求游記、散文類的投稿方式,報刊,雜志類的都可以。
有專業旅遊雜志和一般雜志的旅遊欄目,風格都不同,有的需要小資風情,版有的需要細權節生活感悟,有的需要那種打拚闖盪精神,有的需要風景和故事融合,專業雜志要求更高,旅遊地點都要和編輯先商量好,免得重復,照片要求也高,樓主要投稿,可以多看看雜志要求,這樣旅遊的時候可以更加重點關注一些細節。
天使領域論壇的浮雲殿版塊有很多靠譜約稿,一些青春雜志都需要旅遊欄目,包括中學生雜志,還有一些專業旅遊雜志,你可以翻找一下,包括收散文的,因為各個欄目要求都不同,所以也不好說,你小馬過河吧~
⑹ 有哪些雜志刊登游記呢
lz你好,如果你覺得你的文章內容精彩,文采斐然那你可以考慮一些好的旅遊類雜志如旅行者,旅遊天地等等,他們的稿費也很高的...
如果只是寫隨筆那可以考慮世界博覽,前面他們會刊登隨筆的
其他的雜志游記也收的,像環球花雨,青年文摘等等
一開始投稿也許會碰壁,但逐漸熟悉後肯定會成功的!
加油!
⑺ 游記散文一類的文章可以投哪家雜志比較容易中
《青年文摘》或者《讀者》
其實沒有什麼容不容易中的說法,寫得好,到哪兒都好,建議與其找好過的雜志,還不如花時間把文筆多練練
⑻ 推薦幾本旅遊雜志,要多半是以游記的形式來介紹旅遊地,比較像《青年文摘》後面的旅遊介紹。
中國國家地理,OutSide戶外,戶外探險這三本都看過,都很不錯推薦!
《戶外探險》是一本倡導健康的新生活雜志,內容以戶外活動、自助旅行和登山探險三部分為主。也是國內第一本以介紹戶外休閑生活為主的實用指南雜志。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中國一本關於地理的雜志月刊,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主辦。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較為出名的一本有關地理的雜志。
《Outside》於1978年在美國創刊,是美國發行量最大的戶外雜志之一。2006 年《Outside》來到中國,中文名為《戶外》。《戶外》將繼續秉承《Outside》「倡導積極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為中國讀者提供全球同步的戶外現象、行為、事件的客觀報道,並涉獵人文地理、科學探險等內容。在講述精彩有趣的戶外故事和戶外人的同時,我們努力傳遞一種樂觀向上的價值觀—— 夢想、勇氣、自我實現、熱愛自然、追求自由……
⑼ 有哪些雜志,報刊的在線投稿需要散文類,游記後感類的
建議你抄去寫手之家,雪晴故事襲網,豆瓣小組(如豆瓣稿費銀行)看看
裡面有各種雜志、公眾號、報刊和網站的約稿函,稿費標准,徵稿要求都有明確的標注
很多網站編輯也在裡面發布約稿函,還有其他寫手的探路心得
祝你成功,有問題可追問~
⑽ 關於旅遊游記方面的書有哪些推薦
推薦您看LonelyPlanet,孤獨星球。
提到旅行,有一本書的名字,可以說是全世界背包客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它就是風行全球的《LonelyPlanet》(中文一般翻譯為《孤獨星球》或《孤獨行星》)。每年,這套指南都要賣出600多萬冊,佔到所有英語旅行指南銷售數額的四分之一。《LonelyPlanet》出版社也因此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旅行指南出版商,旅遊者們更是形象地將這套旅行指南稱為背包客的「聖經」、「寶書」。
38年前,托尼·惠勒和莫林·惠勒這一對來自英國的新婚夫婦,從倫敦出發,途經亞洲,一路行走至澳大利亞。這次蜜月旅行誕生了第一本《孤獨星球》,也使得惠勒夫婦與旅遊結下不解之緣。
《孤獨星球》的成功不僅僅是一個商業神話,也是一個文化現象的代表。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出現了一些反叛資本主義價值觀和西方中心主義的「嬉皮士」。他們憧憬東方,希望游歷東方,進而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如今,喧鬧一時的嬉皮運動已成為歷史,但《孤獨星球》的字里行間依然散發著特有的獨立、理性的旅行態度。
這種獨立、理性的旅行態度著實影響了一批人。美國《紐約客》雜志的一名作者曾經這樣回憶自己帶著《孤獨星球》旅行的故事。他說:「它教會了我,也教會了一個時代的人,怎樣獨自一人自信地走遍全世界。」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孤獨星球》作者托尼·惠勒和莫林·惠勒夫婦認為旅行是一種人類的本性,也是地球生物的本性。旅途中,人類的天才智慧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旅途中,有新奇的感受,有神奇的發現,有生活的改觀,有人生的超越。真正的旅行是一種人生體驗。 至今,惠勒夫婦仍在不停地旅行,因為他們相信,旅行是讓人與人見面的「唯一方式」,旅行還可以拉近這個誤解重重的世界。64歲的托尼堅信,「這個星球既是可愛的,也是孤獨的。旅行同樣如此。」他說,「我仍然是個有旅行癮的人,塞給我一張機票馬上就可以啟程。」
有趣的是,在惠勒夫婦看來,旅行指南並不是旅行必備品,真正要攜帶的是旅行的心境:懷著謙卑,不帶成見,敏銳地感受隱藏在風景後的歷史。
「孤獨星球」開始的作者只是惠勒夫婦,但現在共有超過200位作者為「孤獨星球」寫作。惠勒夫婦會為作者提供旅費、住宿費和其他相關費用,拒絕其他的任何商業贊助。「孤獨星球」對作者的要求是「精確、有趣,盡量全面」,有時候還要用「性感的語言」,對任何一個國家和景點,不僅可以表達自己的喜歡,還可以表達「我討厭你」。事實上,「孤獨星球」最吸引背包客的就是它的誠實,還有不同作者充滿個性的文字和敘述。「孤獨星球」很少介紹大路貨,經常深入一般旅行手冊不會涉及的偏僻地點,各種交通方式、雞毛小店都不會漏過。更重要的是,每一本書都會告訴你幾個省錢絕招——對於幾乎永遠在路上,囊中通常不夠寬裕的背包客來說,這一點無疑最具吸引力。 中國是一個新興的最大的旅遊市場,同時也是新興的背包客市場。許多老外背包客湧入中國,而越來越多的國內背包客也邁出國門,這也使背包客讀物在中國有了市場,前幾年的朱兆瑞的《三千美金游遍世界》就曾賣得很火。從去年下半年三聯書店推出《孤獨星球指南》中文版以來,目前已出版澳大利亞、歐洲、德國、英國、義大利、柬埔寨、東南亞、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的旅行指南。如果你想一個人去上述地方,帶一本《孤獨星球指南》應該是不會讓你後悔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