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陵城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26 00:51:06
⑴ 曲阜陵城教委倉門小學即現在杏壇小學校長花了多少錢當上的
打電話給生活幫或者拉呱 讓媒體曝光一下
⑵ 位於今安徽壽縣的蒼(倉)陵城遺址有何歷史
《方輿紀要》 壽州西北有蒼陵城。《魏書·地形志》雲,壽春,故楚,有倉
陵城是也。戴改、增同。會貞按:《環宇記》引此作倉陵,無城字。而《北齊書
·慕容儼》及《皮景和傳》則稱倉陵城,與《地形志》同。考《梁書·夏侯夔傳》
中大通六年,帥軍人於蒼陵,立堰。此見蒼陵之始。又《陳書·樊毅傳》作滄陵。
證以《詩·王風·黍離》悠悠蒼天《釋文》,蒼本漢書·揚雄傳·甘泉賦》東燭
倉海。《文選》作滄,蒼、倉、滄通用。惟《皮景和傳》言城在淮北,與此淮水
逕北異,當誤,在今壽州西南。)又東北流逕壽春縣故城西,(朱此上二十六字
訛作《經》,戴改《注》,全、趙同。守敬按:《環宇記》稱此為西壽春縣,引
《壽春記》秦始皇二十三年置。秦及前秦為九江郡治,後漢屬九江郡,魏、晉為
淮南郡治。東晉改壽陽,宋、齊曰睢陽,為南梁郡治。後魏復曰壽春,為淮南郡
治。《環宇記》秦縣,在壽春縣西四十里,又有故縣,在縣西一里。《一統志》,
今壽州治。)縣鄧楚考烈王自陳從此。(守敬按:《漢志》文。《史記·楚世家》,
考烈王二十二年,東佧壽春。楚先都東,見《渠水》篇。)秦始皇立九江郡,治
此,兼得廬江、豫章之地,故以九江名郡。(守敬按:《漢志》,九江郡,秦置。
王先謙曰,《江水注》,始皇二十四年置。《江水注》無之,乃全氏《漢志稽疑》
說也。九江在尋陽南,界漢廬江、豫章二郡間,二郡皆秦九江郡屬地,故酈氏言
兼得二郡地,以明郡名九江所由來。)漢高帝四年為淮南國,孝武元狩六年復為
九江焉。(會貞按:《漢志》文,六年作元年。據《史》、《漢表》當在元年,
此六字誤無疑。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