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遺址保護
❶ 我國早期人類遺跡的分布特點
概括而言,我國原始人類遺址都分布在江河流域,土地資源豐厚的平原地帶。這樣,他們就不用跑到老遠的河邊取水,一般都是分部在靠近長江或者黃河流域的地方居住。
具體來講,中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分布在黃河、長江、珠江等大江大河流域。 中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分布廣泛,自北向南,自東向西都有分布。 遠古人類遺址分布於我國東部的較多,分布於我國西部的較少。
中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布與水源有關,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附近,如珠江、黃河、長江等。
分布原因:原始人類主要依賴捕魚、畜牧、種植等簡單勞作生存,對水資源土地資源要求較高,因此會選擇氣候適宜,土地肥沃的地帶居住,這樣更有利於繁衍生息。
(1)中國古遺址保護擴展閱讀:
1,元謀人遺址
元謀人遺址位於雲南省元謀縣大那烏村北約500米的山腰,距縣城7公里。元謀人化石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之一,後正式被定名為"直立人元謀新亞種",簡稱"元謀人"。
遺址中還出土有雲南馬、劍齒虎、劍齒象等早更新世動物化石,打制石器及炭屑。元謀人遺址的發現,證明了雲南高原是人類早期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它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中國人最早的老祖先的遺址。
2,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腳下,是一座古人類遺址博物館,始建於1953年。
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先生在龍骨山發掘出第一顆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距北京市區約48公里。
3,紅山文化遺址
紅山文化因首次發現於赤峰紅山後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淪河、老哈河流域為中心,分布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
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群體為紐帶的部落集團。經濟形態以農業為主,兼以牧、漁、獵並存。它的遺存以獨具特徵的彩陶與之字型紋陶器共存、且兼有細石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4,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
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在西安東部滻河東岸的二級階地上發現了半坡遺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發現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
1954一1957年,先後進行了五次較大規模的發掘,揭露面積1萬平方米。已發掘出46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還有粟、菜籽遺存。
5,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遺址(Hemu Site )是中國晚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寧波餘姚市河姆渡鎮,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是中國採用榫卯技術構築木結構房屋的實例。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細則的第一章 總 則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下列文物受國家保護:
(一)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和石刻、壁畫;
(二)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的以及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實物、代表性建築;
(三)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
(四)歷史上各時代重要的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和圖書資料等;
(五)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
文物認定的標准和辦法由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制定,並報國務院批准。
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同文物一樣受國家保護。 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根據它們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可以分別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上各時代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代表性實物等可移動文物,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於國家所有。
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屬於國家所有。國家指定保護的紀念建築物、古建築、石刻、壁畫、近代現代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除國家另有規定的以外,屬於國家所有。
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的所有權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改變而改變。
下列可移動文物,屬於國家所有:
(一)中國境內出土的文物,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國有文物收藏單位以及其他國家機關、部隊和國有企業、事業組織等收藏、保管的文物;
(三)國家徵集、購買的文物;
(四)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贈給國家的文物;
(五)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其他文物。
屬於國家所有的可移動文物的所有權不因其保管、收藏單位的終止或者變更而改變。
國有文物所有權受法律保護,不容侵犯。 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主管全國文物保護工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文物保護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擔文物保護工作的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文物保護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文物保護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重視文物保護,正確處理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與文物保護的關系,確保文物安全。
基本建設、旅遊發展必須遵守文物保護工作的方針,其活動不得對文物造成損害。
公安機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海關、城鄉建設規劃部門和其他有關國家機關,應當依法認真履行所承擔的保護文物的職責,維護文物管理秩序。 國家發展文物保護事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文物保護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國家用於文物保護的財政撥款隨著財政收入增長而增加。
國有博物館、紀念館、文物保護單位等的事業性收入,專門用於文物保護,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佔、挪用。
國家鼓勵通過捐贈等方式設立文物保護社會基金,專門用於文物保護,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佔、挪用。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國家加強文物保護的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文物保護的意識,鼓勵文物保護的科學研究,提高文物保護的科學技術水平。
第十二條 有下列事跡的單位或者個人,由國家給予精神鼓勵或者物質獎勵:
(一)認真執行文物保護法律、法規,保護文物成績顯著的;
(二)為保護文物與違法犯罪行為作堅決斗爭的;
(三)將個人收藏的重要文物捐獻給國家或者為文物保護事業作出捐贈的;
(四)發現文物及時上報或者上交,使文物得到保護的;
(五)在考古發掘工作中作出重大貢獻的;
(六)在文物保護科學技術方面有重要發明創造或者其他重要貢獻的;
(七)在文物面臨破壞危險時,搶救文物有功的;
(八)長期從事文物工作,作出顯著成績的。
❸ 2006年4月18日,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江蘇省文物局和無錫市文化局聯合發起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論壇」在
小題1:D 小題2:C ❹ 關於中國文化遺跡保護的法律有哪些
1982《中華來人民共和國文物自保護法》 ❺ 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的建設宗旨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回尚,團結廣大文答化遺產保護、研究和管理工作者,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承認並遵循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的章程。從事文化遺產保護理論、方法與科學技術的研究、運用、推廣與普及,為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提供專業咨詢服務,促進對文化遺產的全面保護與研究 ❻ 中國的世界遺產
權威回答: ❼ 中國的旅遊遺跡的保護和利用3000字的論文
這種東西居然如此大搖大擺的發出來? ❽ 中國四大古城有那些 徽州古城,位於安徽黃山市歙縣徽城鎮境內,它又叫歙縣古城,從秦朝始建以來,至今已有2000餘年,而從唐代開始,這里一直是郡、州、府治所在地。2000多年來,徽州古城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續建和重修,如今還保留著瓮城、城門、古街、古巷和古牌坊等,具有濃郁的徽派風格。 閬中古城,位於四川省閬中市境內,它是古代巴國蜀國重鎮之一,戰國時曾為巴國最後一個首都,從公元前314年,第一次設置閬中縣以來,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了。 探訪古城,你會發現至今還有張飛廟、永安寺、五龍廟、閬中滕王閣(非南昌滕王閣)、觀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川北道貢院等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學界譽為四川最大的「風水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的晉中市平遙縣境內,雖然現在看起來,平遙古城內多是明清時期的建築,但是它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大約是公元前800年前後,如此算來,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號稱是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麗江古城,是許多旅遊愛好者最為熟悉的一座古城,也是各大平台宣傳最多的一座古城。它位於於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境內,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紅色角礫岩鋪就,和平遙古城一起,是中國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之一。 (8)中國古遺址保護擴展閱讀: 這四個古城都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是燦爛的漢族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分別代表了地域的特色和一定歷史時期的風貌,具有鮮明的特色。對研究漢族建築,歷史,人口,風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些古城充分體現了漢族傳統建築風格和規劃思想。是顯示漢族歷史文化特色的標志性古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四大古城 ❾ 網曝陝西發現秦始皇政務大殿遺址,為何遺址不斷地被發現 許多人對於荊軻刺秦王,這一故事都非常熟悉,而荊軻刺秦王的地點也是在秦始皇政務大殿。而這一次在陝西發現了秦始皇政務大殿遺址,可以說讓很多人都非常振奮,也讓許多中國人感到自豪。其實在我國發展過程當中可以看到,考古學家對於一直的發現一直都非常重視。同樣我們也可以看到國家對於古代遺址的保護也加大力度,對於保護我國古代歷史,不僅是傳承我國傳統優秀文化,這些遺址所具有的藝術、文化、歷史價值,對於人類發展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如今我國考古學家的重大發現,對於人類歷史探索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推進作用,同樣對於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在如今人們也非常重視,而對於古代遺址的參觀,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非常關注。雖然說考古學專業對於許多人來說都非常高深莫測,甚至在未來就業當中影響自己的發展,但是希望年輕人能夠投身於對於古代文化的傳承以及探索當中。 熱點內容
|